何谓文化读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13:53:06
何谓文化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8 13:53:06     小编:温柔雨

读后感是书籍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碰撞和交流。如何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自身经历写出一篇有个人特色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一

《何谓文化》一书为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余秋雨是当代文学大家,他曾全面考察中华文明,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96座城市。

文化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是每个人会提及或触碰到甚至要研究的,因而文化与我们密切相关。但就是这样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却很难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即何谓文化。无论我们通过何种途径和手段得到最终的答案,大多是模棱两可,似云非云。因此在这样一个对文化极为注重继续发展的时代,余秋雨先生对文化做出了详尽解释。其回答分四部分,其一为:学理的回答;其二为:生命的回答;其三为:大地的回答;其四为:古典的回答。

学理的回答中,余老引借其在海外各地权威场合下关于文化的演讲,并通过其探索考证给出极为精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以“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说明“文化差异”之所在,“时间积累”积淀成“集体人格”。定义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深刻而简明。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并谈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弊病,由古及今,由进步到隐忧,深刻指明了中国文化内部矛盾和文化建设机制。对于当今时局,余老从世界文化范围内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和“文化冲突”的局限性。同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折射文化的生活气息,并列举了一枚书单劝勉每个人认识和学习中国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在本章最后与实际生活联系,向市长建言,将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向联系,体现人文关怀。

在生命的回答一章中,余老通过对谢家门孔的讲述将文化形象化,文革中萧伯纳中国学生黄佐临完成的剧作奇迹,五四运动以来巴金用百年生命完成的完美回答,或是周恩来张培恒对文化工作者的维护,每个文化巨人都在命途多舛的时代用生命诠释和维护文化的尊严,用生命向心中神圣的文化致敬,所谓生命的回答,同时也鞭策着当今每一位文化工作者的一言一行。

大地的回答讲述了余老为各历史重地撰写碑文,让历史长存,让文化永恒于山水之间。在领略大好河山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

古典的回答,对诗经古籍进行翻译和解读,充分展现了古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也时刻警醒着我们在追寻文化时不忘对其根源的回顾与探索。

而今心明文化之内涵,阔步在前行之路上。

文:贾永顺。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二

一本《何谓文化》前前后后看了有4-5个月,每周只能消化一个章节。首先还是不习惯借书看,首先不能在书上随意写写画画,也导致了最终看完并不知道用时多久。曾经每次买书都会入手后马上在第一页(一般是序言那里)写上“”,感觉只有写下这几句话这本书才算真真切切买到而且是自己独享。这也跟《何谓文化》里面讲的一样,文化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仪式,中国的文化所表现出的“仁义礼智信”,大多数也都是通过仪式来体现的。

我想最开始在确定一个习惯的时候并不会考虑文化,比如餐桌文化。人到齐了才能就餐,长辈要坐在最里面,主陪、副陪所坐的位置(当然自己家吃饭就看有没有这么讲究了),长辈先动筷子然后小辈才可以动筷子,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嗒嘴,拿筷子的时候小手指不能翘起来,吃饭要把米粒吃完(小时候父母说的是不吃完脸上会长雀斑)等等。这些仪式在最开始的时候相信只是为了方便就餐和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等。但长久的习惯最终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文化。

另外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中国三大怪象:

2.文化较难独立,政治下的文化更加符合现在的需求;

3.在文革期间所消失的部分文化正是需要我们重新拾起的,但是从我个人而言觉得这是一个断层。起码我对那个时代的文化了解基本为零。除了古代文化、抗战时期毛泽东、鲁迅等列入教材的文化产品,通过断层以后就是郭敬明、韩寒这段时间的文化。从1950年到我上高中期间的文化产品确实少的可怜。

所感所学:在工作中也好、家庭生活中也罢,甚至个人的一些生活习惯。都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说要弄一个“家风家训”,起码也要给后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人活一世,教育好2-3代子女,足矣!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三

漫步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里行间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动。然而我远没有那样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谈“何谓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爱与善良。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却少有人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这个最终目标,却让我们突然觉得亲切,觉得就像是我们从小一起唱过的歌谣,从没有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那么,源远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体现着爱与善良的呢?从那兵戈纷乱的战国时期,中华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说,“仁者爱人“,就在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就在说“止于至善”……他们把爱看做是最终的原则,最高的追求,并在中国的文化血脉中流淌了数千年。

几千年来中华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爱与善良也不曾停止过。那么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应该是一种爱的积淀吧。如余秋雨先生所写,“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对啊,我们身后的文化典籍不论多么烟波浩渺,都只是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终的、最重要的爱与善良普及。

在时间的步伐中,从不曾丢失的爱与善良的影子,也足够让我们珍视吧。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四

文化不是你获得了相关学位,不是你读了几首诗词,更不是你看了几本书就是有文化,它关乎生命,脱离世情,最终回归自然。

余秋雨在这本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部分用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作者在海内外的一些理论性的演讲。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这本书中最让我动情的部分,那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几乎用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

第三部分大地的回答,文化虽然是一个极大的课题,却又容易随风飘散,幸好它也把最坚实的印记留在大地上,那就是散布各处的文化遗址。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演出过多大的场面,只有遗迹可以见证。

第四部分用古典的的回答,作者把中国的几个经典文本翻译成了当代散文,让我们用简单的白话文读出了古今文思,古今诗情,古今哲理,在这里我们看到佛陀、庄子、屈原、苏轼是怎么看待精神天地的。

他们都不是文化的使者,而是文化的创造者,在我看来,有创造才能说明世界,说明文化。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想更进一步了解何谓文化,那么多看看余秋雨的作品吧。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五

继《文化苦旅》面世之后,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日前又推出了新著《何谓文化》。这20年来,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散文发展的走向。这类创作模式让散文成为一种承载历史和文化、言之有物的文体,其中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拷问,无疑让散文本身拥有更为丰沛的生命力。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诗歌创作日渐式微,而散文则接过了接力棒,创作方面发展有力,而且显得朝气蓬勃,不得不说“文化大散文”模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余秋雨延续了自己一直以来对文化内核的探求,通过“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对“文化”这一人类的共同命题进行了分析。书名为“何谓文化”,而不是“何为文化”,说明作者并不奢求试图去真正阐释文化的内涵,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文化巨匠的言行、学者间的辩论等多重维度,尽力去还原人们所谓的“文化”,也在当今社会普遍“渴求文化”这一重要的精神契机中,让文化不再远离生活,而更具有现实意义,甚至指导意义。

此外,《何谓文化》里,余秋雨还动情追忆了许多文化巨匠的往事,在“生命的回答”这部分中,和读者分享了谢晋、巴金、章培恒等人给他带来的文化冲击,比如大导演谢晋的儿子,曾每天在门空上张望,等待父亲回来,结果连眉毛都磨光了,“谢家的门孔就是文化的`象征,在封闭的大门上寻找一个亮点,投出一份企盼。谢晋就像他儿子,在门孔上不离不弃”。这样的文字,读来令人嗟叹。此外,还有同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等人的文化交流,所谓“读人如读书”,在文化前辈的亲身垂范之下,文化变得触手可及的,能真正给人以正能量,感人至深。

文化的深层奥义,并非简单的文艺创作,而是面对种种困境,依然能传递文明的精髓,比如余秋雨在文中讲述,萧伯纳的中国学生黄佐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三天就告别老师,远赴国难,年迈之后又创立写意戏剧观,震动国际文化界。还有巴金用百年生命身体力行的“讲真话”,用《何谓文化》里的文字来说,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最正派的精神脉络”。这样的梳理,并不仅仅针对文化,同时也是对担当、求真、务实等中国传统精神的梳理。弄清楚中国文化的隐秘传承,对文化的匮乏进行修复,这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本书无疑也是其20年来的一个重要积淀。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六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以及《寻觅中华》等,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七

对于那些一见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就反感,于是在没读书之前就来抨击书本的同学,恭喜你们,没有实证精神,在网络空间上对余先生谩骂,恭喜你们没有公共空间意识,这两点都是在《何谓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驳我吗?先读书去。其实我很理解那种人,改变这个坏习惯很困难,因为我也有这个毛病,在书店一见到一本书是韩寒写的,第一反应“哦,破书”,然后“biu”的一声就把它扔开。

这本《何谓文化》写得实在是好,以至于我无法写出一个像样的读书笔记,它本身就是余先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既然自己无能表达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几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完整,以至于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现和发挥其在原文中的含义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书每一个字都敲出来。这样一来,只好写一篇大体介绍这本书的伪读书笔记了。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怎么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气,噗)。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强烈推荐此书。看这本书而花费掉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八

继《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后,余秋雨关于文化思索的最新著述,最有价值的文化读本。

10月举行新书发布会,余秋雨20xx全国主题演讲:

9月下旬至年底,开始余秋雨全国主题文化演讲,将在北京、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全国重点省市地区做关于文化的主题演讲。

二、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恩来总理。这七篇文章,是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而本书的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三、关于“石一歌”,关于“文革”,关于“诈捐门”,余秋雨有话要说。

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澄清了说明了社会各界关心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文革经历的诸多争议。

《何谓文化》一书为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九

幸福,没有特殊定义。幸福的雏形就好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待你加入了不同的溶质,达到你所理想的味道。那,便是幸福!小时候,我和一群小伙伴天天在一起嬉戏。我们一起烤地瓜吃。那地瓜,虽不硕大,但是夹杂着泥土的味道,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那时候的我竟以为,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我觉得我好幸福!

将要踏入更高的知识殿堂,与父母的分离、与同学的割舍,无不让爱哭的我鼻子发酸。经过那么多的光景,虽然我还小,但是却似乎触摸得到真理的边缘。开始回忆往事,总结道理,也开始怀念,那曾经不让我觉察二如今又将不在的幸福。我想:我现在拥有的,不管好坏,都是能让我幸福的。珍惜现在拥有的,理智的生活着,此谓幸福!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

艾默生曾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文化是什么?为何文化如此重要?读了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你将找到这一答案。

全书分别从理性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和古典的回答四方面诠释了文化的精髓和蕴藏的含义,并且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以往的作品,对文化有着史诗般的深度解读。

文化到底是什么?即使从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也是毫无头绪的,但要知道“没有边界的国家不叫国家,没有边界的定义不叫定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曾发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学来定义它,这就像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文化话语的烟雾迷茫就如同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远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期望别人获得正解?所以想要拨开层层云雾,就该在文化上对它作出思考。对此余秋雨放下一切职责,去探索这一问题,无论是历经风霜还是岁月的波折。

文化是一篇篇理性的.结晶。学理的回答是本书中最为深奥但经反复阅读却颇有心境开阔之感,此部分主要是由余秋雨在海内外的学术演讲组成,由浅入深,一层一层揭示文化的真面目。

文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在生命的回答中,谢家门孔带你看到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谢晋,在封闭的大门上寻找一个亮点,投出一份企盼;巴金百年引领你触摸到巴金在“深刻”和“普及”之间建立的一座桥梁;在佐临遗言中倾听黄佐临在国破家亡的巨大灾难中的呐喊。就像余秋雨在书中所说:“最高贵的艺术,未必出自巨额收入、官方重视、媒体操作,相反,往往是对恶劣环境的直接回答,艺术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切文化的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不仅在国外,在中国,鲁迅也曾自觉地把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事新编》等都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从歌德到鲁迅都曾深刻的揭示过其中的负面成分。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

文化虽然是一个极大的课题,又任意随风飘散,幸好,它也有可能把最坚实的印记留在大地上,那就是散布在各地的文化遗迹,大地的回答中是沉默的山、是孤寂的塔、是静穆的庙、是嶙峋的岸、是波涛的树诠释了文化的经典。还有古典的回答更是掘出古今文思之通。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独特的精神标识。正如余秋雨在书中提到:“投入文化就是投入创造。”品读《何谓文化》,正如品读人生的精神价值,文化的精神在我心中放出异彩。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一

漫步在余秋雨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里行间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动。然而我远没有那样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谈“何谓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爱与善良。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却少有人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这个最终目标,却让我们突然觉得亲切,觉得就像是我们从小一起唱过的歌谣,从没有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那么,源远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体现着爱与善良的呢?从那兵戈纷乱的战国时期,中华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说,“仁者爱人“,就在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就在说“止于至善”……他们把爱看做是最终的原则,最高的追求,并在中国的文化血脉中流淌了数千年。

几千年来中华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爱与善良也不曾停止过。那么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应该是一种爱的积淀吧。如余秋雨所写,“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对啊,我们身后的文化典籍不论多么烟波浩渺,都只是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终的、最重要的爱与善良普及。

在时间的`步伐中,从不曾丢失的爱与善良的影子,也足够让我们珍视吧。

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二

继《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后,余秋雨关于文化思索的最新著述,最有价值的文化读本。

10月举行新书发布会,余秋雨2012全国主题演讲:

9月下旬至年底,开始余秋雨全国主题文化演讲,将在北京、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全国重点省市地区做关于文化的主题演讲。

二、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恩来总理。这七篇文章,是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而本书的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

三、关于“石一歌”,关于“文革”,关于“诈捐门”,余秋雨有话要说。

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澄清了说明了社会各界关心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文革经历的诸多争议。

《何谓文化》一书为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三

或许是因为人类有逃避孤独的本能吧,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喜欢上一些什么,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喜欢逛街,有的喜欢听音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在闲暇喜欢读《金刚经》。每于临睡前受持诵读几句,想想其中的道理。虽然《金刚经》是佛为“最上乘者说”,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慢慢的我这个凡夫俗子也开始觉得《金刚经》之中确实有大智慧了。

2、何谓《金刚经》。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就是以金刚般的智慧到达彼岸。“金刚”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属,能断万物,所向披靡。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就是摆脱烦恼,到达彼岸。因此,《金刚经》经名的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

众所周知,《金刚经》一卷是《般若经》六百卷的精华所在。其思想深刻而文字简洁优美,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极大。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以致于几千年后的我也有机会读到它。

3、如何得清静。

《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其实是所有的科学想要解决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无所企及的时候,往往会想要借助于神的启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开发、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这其实和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4、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朝露、如镜花、如水月、如闪电、如水泡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平时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实际上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象,事物的真正形象是“无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不断的生灭变化的。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都不应该执着,这就是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否则就是“着相”,即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体的讲,就是个人过多的考虑自己,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得到文凭、知识,想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想得到财富、金钱、美人,想得到名誉、地位,想得到家庭、事业,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远的呢?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文凭会贬值,知识会落后,爱情会枯萎,友情会破裂,财富会流失,美人会迟暮,名誉会消失,地位会跌落,家庭会崩溃,健康会恶化……没有什么可以是天长地久的。

5、无私奉献。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提到布施,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世界上懂得布施{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学、中学、大学,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给予,究竟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给予了别人多少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悉心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劝告,一点力所及的帮助,都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有时甚至是让人终生难忘的。

而真心给予无私奉献是不容易的,有人给予是为了沽名吊誉,或是谋取钱财……。正如《聊斋志异》开宗明义第一篇《考城隍》上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真正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奉献。

我觉得给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奉献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6、心无所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传说禅宗六祖慧能一闻此言,当下即便开悟。《金刚经》的“无住”精神,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使其保持澄明心性。当今时代是一个物欲涌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些人不再谈论人生、理想、国家、社会,而是更多地谈论电影、股票、服饰、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利。但是,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陷溺于拜金主义的狂潮,从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面对汹涌澎湃的物欲大潮,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金刚般若大智慧斩断物欲,才能将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圆的光明澄澈之境。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悠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但凭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事无问,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自在,远胜山珍海味高床大屋。

7、境由心生自由自在。

假如我们的心充满了贪、嗔、痴、疑、慢,这个世界就会是战争、偷盗、强暴、抢劫、欺骗、淫乱;相反,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智慧、慈悲,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成安定、和谐、友善的人间天堂。万法唯心,境由心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饱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虑、抑郁、无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变异等。但是现在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才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这些困境还要靠自己去积极的化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许可以从《金刚经》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金刚经》中的人生智慧为现代人解脱烦恼、增进幸福、提升生命意义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具有一般心理学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拓展阅读:受持、念诵、撰写《金刚经》的功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佛告诉须菩提:“无论是谁,若能随时随地宣讲这部经,就算只有四句偈,此处也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的供养境,他们会像对佛塔寺庙一样恭敬。何况有人全部读诵受持《金刚经》,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须菩提,此人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

此处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懂,但若没有对内容进一步分析,不太精通经论的人经常会生一些怀疑:“为什么有《金刚经》的地方,就如同有佛住世?”“念诵之人为何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因此,依靠佛经论典的教证分析很有必要,倘若真正明白了这一点,这就是闻思《金刚经》的收获。

这里,佛陀给须菩提讲了此经的殊胜功德。什么样的功德呢?按照鸠摩罗什的本意和汉地许多法师的解释,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凡是宣说这部经典,乃至四句偈以上,其所在之处是一切天龙夜叉供养的对境,犹如佛塔。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宣讲《金刚经》,他所在的地方是供养境,或者他这个人是供养境,众生应视之为佛塔般恭敬。

此处的“随说是经”,意思只能理解为宣讲,而无法包括念诵,给人的感觉是,念诵《金刚经》的人好像没有这种功德。但在藏文当中,就有“念诵”这个字眼,即无论是自己念诵,还是为别人宣说,只要是四句偈以上,该处已成了真正的佛塔寺庙,诸天人理应恭敬。所以,我觉得藏文的意思比较广一点。

为什么会有如此功德呢?一、《金刚经》诠释的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出生处。二、释迦牟尼佛在《耳饰经》中说:“末法五百世,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末法时代佛陀以文字的形象应世,既然如此,《金刚经》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果对其恭敬,必定会获得加持。三、持诵《金刚经》的人与佛身无别,《大乘密严经》中说:“谁能持诵或携带此经,五无间罪也能净除,此人实乃真正之佛塔。”四、持诵般若经的人,是佛所派来的使者,在做如来的事业,如《妙法莲华经》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因此,噶当派的一位尊者曾说:“一个人的家里若有般若经、佛塔、佛像,这就成了真正的佛堂。”

有《金刚经》之处,诸天护法也会竭力护持。唐朝末年有个人,见一处非常广阔清净,遂以欢喜心在地上抄写《金刚经》。年深日久,字迹已消失不现,但天人日夜守护该地,每当下雨雪冰雹,其他地方皆被淋湿,唯有此地是干干的一片,乡民经常到这里避雨。后来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观察,得知曾有人在此写过《金刚经》,故有天人保护不为雨淋,若无知践踏经文有极大过失,于是劝乡民不可到此躲雨。

不仅书写《金刚经》的功德很大,将其带在身上也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唐朝有个人常把《金刚经》装在口袋里,魔众准备危害他时,往往是无计可施。有一次怨敌向他射箭,虽然射中了心间,却并未穿入受伤。

当然,这些功德光是口头上讲,有些人不一定相信,只有通过各种教证来说明,才会知道《金刚经》跟佛陀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大家念诵经文时,肯定都会忆念佛陀,一旦忆念的话,佛陀就会住于你面前,《三摩地王经》云:“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

〖受持读诵〗:这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唐玄奘的译本与藏文比较相合,即“受持(汉地有些讲义把“受”和“持”分开讲,受是完全领悟,持是经常忆念。)、读诵、究竟通利(究竟通利:圆满精通了《金刚经》的所有道理。),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而义净只提到了“读诵”。

唐玄奘的译本与藏文较全面。若有人讽诵、受持、书写《金刚经》四句偈,功德自是无法言说,但如果能通达整个经义并如理作意,功德就更不待言了。之所以这样说,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道出了原由:“以此四偈,即法身全体故,如佛住世,与弟子宣说无二故也。”

鉴于此,古来汉地大德对《金刚经》特别重视,尤其是大颠禅师,一生中曾抄写1500遍《金刚经》,30遍《法华经》。要是叫我写的话,不要说1500遍,就是150遍也有点困难。因此,人的精进心确实有天壤之别。

受持四句偈有这么大的功德,精通完整的《金刚经》,定能成就最无上之法——获得如来果位,正如火中生莲一样稀有难得。而且,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实则为佛陀所在之处,一方面是末法时佛现文字相,另一方面《般若经》中云:“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供养般若,般若与佛无二无别。”所以天人会时时予以保护,不会受到邪魔外道的侵扰。即使有魔众危害你,只要诚心诚意地念诵《金刚经》,彼等必定不敢近前作害。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因为《金刚经》是一切诸佛的秘诀,哪里有此经典,哪里就如同有佛住世,有尊重佛弟子的高僧大德驻锡。”

藏文中译为“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即为有上师”。意思是说,般若所在之处,佛陀在那里,所有为众生指路的善知识也在那里,此乃佛的真正道场。

按照汉文的解释方法:般若所在之处,佛即在那里,尊重佛弟子的高僧大德也在那里。或者说,般若所在之处,佛陀在那里,诸天非人也会尊重佛的弟子。

附:《金刚经》释题与经义开讲部分节录。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此经在汉地影响极广,自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出来后,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见性的公案不胜枚举,普通人依靠它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在藏传佛教中,它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根本不同于其他般若法门。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而且,在一些长寿祈福的仪式上,人们也经常念诵此经。有关此经的缮写,拉萨大昭寺及内蒙古的古代文库中,收藏了大量用黄金、白银抄写的版本。

《金刚经》的讲义,藏地以前没有,印度只有一本,而在汉地,学习报告、注疏等各种讲义数不胜数,这一点,凡对《金刚经》有兴趣的人,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由于没有藏文讲义可作参考,所以这一次的传讲,我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依靠对藏文经文的理解给大家讲述。同时,希望你们好好参考汉地的相关讲义,通过两个月左右的学习,真正明白《金刚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

以前有种现象:某人学藏传佛教回来,就开始诽谤《金刚经》,说这部经如何如何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可怕。所以这次我传讲,一方面是让你们知道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圆融一味,根本没有任何抵触;另一方面,也为你们日后弘法提供一个很好的条件。《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大家若有机会讲法,应当尽力弘扬《金刚经》,这对汉地众生将有很大的利益!

在汉地,不管是学禅宗、华严宗还是净土宗,每个宗派都对这部经典非常重视。我们五明佛学院的四众弟子,若回去给人讲《上师心滴》,别人可能不一定接受,但是开讲《金刚经》的话,也许人人都十分欢喜。再加上许多人每天的课诵就是《金刚经》,若能了知其中涵义,这是相当有意义的。

这次讲解《金刚经》,有人建议以大圆满的方式讲,有人说以大手印的方式讲,但就我而言,一方面相续中没有这么高的智慧,另一方面,我想讲解《金刚经》的关键是让大家明白它的真正涵义,若连显宗的说法都不懂,一下子就想高攀大圆满,可能有点不太现实。

汉地很多法师和居士都讲过《金刚经》,以前我也看过一些,觉得有个别讲义不太圆满,一些理论和实修方面的内容,似乎没有真正提及。所以这次学习《金刚经》,我们先要把显宗的说法弄清楚,《金刚经》诠释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有了这个基础,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四

前言:

于我,用这个题目写文已经是第五次了。第一次是一次高中语文考试上的作文,后面的都是看了前几次所写的,而另有感悟。这一次,却是离上一次用这个题目写文已经隔了很久了。好了,闲话多说无益,请君观文。(这不同于语文课堂上的文章,笔者已经给大家分好了段落,不需要再去研究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是第几段落了。)。

何谓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人对于自己当下状况的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伴随着愉悦和充实。好像这样去领会什么是幸福已经很到位了,因为这样的一个定义似乎并没有错误。好,如果这么定义幸福是没有错误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知足就是幸福。

知足的人,对于他们当下的状况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他们知足。知足常乐,所以知足的人在感觉到满足的同时又是愉悦并且充实的。所以说,知足就是幸福应该是没有错误的。可是,没有错误就代表了正确吗?这个问题看似很无稽,但是仔细想一想同类的几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无稽。同类的几个问题正如:没有病就代表健康了吗?——还有着亚健康这种身心状态。不痛苦就代表快乐了吗?——这个问题显然不需要回答。

由此可见,幸福就是幸福,而不是说幸福就是貌似幸福,更不是说幸福就是接近幸福。

那么,究竟何谓幸福?幸福是一种人生观,对于人生的一种领悟,对于宇宙与人关系的一种感悟,对于自然的一种契合。似乎这样去领会什么是幸福已经很高深了,因为这说得有点令人感到云里雾里了。其实,这并没有多么的高深。想想我们在电视、电影里见过的得道高僧,他们领悟了什么是“道”以后的状态,不正是给人一种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吗?那正是由于他们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感受到了自然和宇宙的力量。那我们不研究玄学,对于我们如何感受这些东西呢?其实,研究什么东西都一样,天地万物有着万事万理,无论研究什么事物、什么道理,只要有所得,感受到了自己所研究的事物、道理有了突破性的成就,那么也就能有那种和得道高僧领悟了“禅机”一样的感受。

然而,那种感受就是幸福了吗?

对于自己所研究的事物或道理有了突破性的成就,人自然会觉得十分愉悦,并且是十分满足的愉悦,而且这种满足往往带着一种对于人生的领悟,无论透彻与否,领悟总是有的。所以说,由此而产生的感受是一种幸福感也未尝不可。然而这种所谓的幸福感也只是貌似幸福,甚至可以说只是接近幸福。这种感受离真正的幸福还有着一小段距离。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需要些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人生痛苦到极致的地方又在于:一个人得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但却不知道那正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正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往往会让人觉得痛苦,而这种痛苦其实往往是人咎由自取。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那么他所获取的一切对于他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意义。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等到失去了,我才知道后悔”。后悔意味着什么?那些失去了的,往往是那个人内心深处原本最想要的。

可是,无论把话题扯得有多远,终究是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的:何谓幸福?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完备的答案的,可是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又希望能有某个答案来满足他们的好奇或者渴望。所以,这里有一个说法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

人生难免会遇到许多波折,这过程中往往会让人感觉到痛苦。可往往就是这些痛苦激励着人们去努力面对自己的人生,于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多少都会有一些出彩的地方——或者由于帮助了他人而快乐,或者由于自己从事的某项研究有了成就而高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妙的风景画,这种美妙就是幸福啊。

淡然面对人生所给予你的每一次快乐和悲伤,微笑着轻轻抚摸身心的每一道伤痕,甜甜的感受着人生中每一次的温暖,人生所带给你的往往就是幸福的感受。那是真正的幸福,不是貌似幸福也不是接近幸福,而是真正的幸福。只有那样的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的接近幸福的本源——人生。

后记:

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写文了,也许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写何谓幸福,因为于人生我已看得相对淡然,我想再也不会有一个契机会让我觉得比完全淡然人生还要觉得幸福了罢。所以我会尽力的去追求对于人生的完全淡然,在这途路(文中可一直没敢用这样的词)上慢慢寻求幸福感罢。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五

继《文化苦旅》面世20年之后,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日前又推出了新著《何谓文化》。这20年来,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散文发展的走向。这类创作模式让散文成为一种承载历史和文化、言之有物的文体,其中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拷问,无疑让散文本身拥有更为丰沛的生命力。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诗歌创作日渐式微,而散文则接过了接力棒,创作方面发展有力,而且显得朝气蓬勃,不得不说“文化大散文”模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余秋雨延续了自己一直以来对文化内核的探求,通过“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对“文化”这一人类的共同命题进行了分析。书名为“何谓文化”,而不是“何为文化”,说明作者并不奢求试图去真正阐释文化的内涵,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文化巨匠的言行、学者间的辩论等多重维度,尽力去还原人们所谓的“文化”,也在当今社会普遍“渴求文化”这一重要的精神契机中,让文化不再远离生活,而更具有现实意义,甚至指导意义。

此外,《何谓文化》里,余秋雨还动情追忆了许多文化巨匠的往事,在“生命的回答”这部分中,和读者分享了谢晋、巴金、章培恒等人给他带来的文化冲击,比如大导演谢晋的儿子,曾每天在门空上张望,等待父亲回来,结果连眉毛都磨光了,“谢家的门孔就是文化的象征,在封闭的大门上寻找一个亮点,投出一份企盼。

谢晋就像他儿子,在门孔上不离不弃”。这样的文字,读来令人嗟叹。此外,还有同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等人的文化交流,所谓“读人如读书”,在文化前辈的亲身垂范之下,文化变得触手可及的,能真正给人以正能量,感人至深。

文化的深层奥义,并非简单的文艺创作,而是面对种种困境,依然能传递文明的精髓,比如余秋雨在文中讲述,萧伯纳的中国学生黄佐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三天就告别老师,远赴国难,年迈之后又创立写意戏剧观,震动国际文化界。还有巴金用百年生命身体力行的“讲真话”,用《何谓文化》里的文字来说,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最正派的精神脉络”。这样的梳理,并不仅仅针对文化,同时也是对担当、求真、务实等中国传统精神的梳理。弄清楚中国文化的隐秘传承,对文化的匮乏进行修复,这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本书无疑也是其20年来的一个重要积淀。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六

漫步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里行间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动。然而我远没有那样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谈“何谓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谈谈我读后的感想。

爱与善良。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却少有人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这个最终目标,却让我们突然觉得亲切,觉得就像是我们从小一起唱过的歌谣,从没有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那么,源远流长、群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体现着爱与善良的呢?从那兵戈纷乱的战国时期,中华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说,“仁者爱人“,就在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就在说“止于至善”……他们把爱看做是最终的原则,最高的追求,并在中国的文化血脉中流淌了数千年。

几千年来中华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爱与善良也不曾停止过。那么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应该是一种爱的积淀吧。如余秋雨先生所写,“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对啊,我们身后的文化典籍不论多么烟波浩渺,都只是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终的、最重要的爱与善良普及。

在时间的步伐中,从不曾丢失的爱与善良的影子,也足够让我们珍视吧。

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七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余秋雨。

敬读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深感中华文化之浩瀚,其对中华文化特性的归纳阐释,精炼、透彻、很有见地,值得深思。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将中国文化特性总结为“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并在书中自信的写到,“三个”道“,社会模式、人格模式、行为模式齐全,而且组合严整,构成了一种大文化的”三足鼎立“。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别人如果不承认,那是他们自己没有见识。有些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拿着西方近代建立的一些社会观念贬斥中国和中国人。”

当今的西方国家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组成了“西式文化主义”,这种“文化主义”和几世纪前所提出的“种族主义”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工业革命后,为了配合资本主义扩张和对其他种族的奴役,资本阶级资助了大量的'科学家,为“种族主义”理论提供大量的、莫须有的“科学依据”来证明白种人要优于其他所有民族,这个定论持续并影响了几个世纪,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战争和屠杀堪称是人类史上的悲剧。而现代科学事实证明伴随种族主义而产生的各项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如今,他们又想用“伪文化优势”取代“伪基因优势”,推崇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广成“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看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批判一切非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体系。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迅速发展、赢得世界瞩目同时,西方国家却在不断质疑我们的价值体系,西方的一些学者还在不断的攻击中国和中国人了。

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承了五千余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过的文明,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为中国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而基于这种源远文化和价值体系而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充满活力,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的。中国在面临人口基数庞大,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条件稳步上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种种事实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然是条康庄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自信。现在中国已经让世界看到并肯定了我们的经济成就,也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了解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不止有经济方面的共赢,也应有智慧的共享,文化的共鸣。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普及爱和善良,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要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全面、大气、博爱、值得学习的中国。

何谓文化读后感篇十八

文化这两个字,听起来似乎通俗易懂,细想却又显得高深莫测,因为你实在无法准确地去解释什么才是文化,怎样才叫有文化。本书通过四个方面的回答来阐述: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在这四个方面的回答中,我觉得学理的回答最专业,生命的回答最感人,大地的回答最透彻,古典的回答最睿智。

在《身上的文化》这一章节中,余秋雨老师提出,一个人身上要有真正的文化,必须体现为两个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着”,还必须体现为两个必要——必要贮存和必要风范。不再扮演指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去扮演文化,不再黏着指要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才能回归到文化的本性。

我们再来看“必要的贮存”,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有恃无恐”的,他所恃的是胸中的贮存。余秋雨老师列举了一系列中华文化典籍,可见中华文化的宝库里可以让我们吸取的营养太丰富,只看你是不是愿意去吸收。有了必要的贮存就自然形成了必要的风范,他概括为“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和“慈爱相”,在这里我不再细细地解释,只用一句话总结:腹有诗书自气华“。

令我颇有感触的还有《向市长建言》一文,在这里他谈到了城市文化,这对于现在的领导其实是很重要的一课,且不说市长,任何一个做着与城市管理或者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来读一读,走出所谓”城市文化“的误区——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本地古迹、大话地方特色。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作者最动情的一部分,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章节。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中极受欢迎的人物,但他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或者说是多年来受尽诋毁的作家。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写了一些文学巨匠对他的支持,其中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已故和健在的,包括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文化重建对他的影响。

也写到了一直寻找始终诽谤他的人给他的署名”石一歌“,最后他无比宽容又洒脱地写道,决定正式接受这个名字,并且以它的谐音开一间古典小茶馆叫”拾遗阁“,再开一间现代咖啡馆叫”诗亦歌“,让我想到了作者在之前写道的长者风和慈爱相,他的宽容大度正显现于此吧。

对于这一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叫《letthem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掉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themsay“后来成为余秋雨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大地的回答》收录了作者为一些古迹书写的碑文和名胜的题额,另外加上好友谢晋导演的墓碑。这一部分有些我不能全部读懂,但仍然带着崇敬的心欣赏之,这份崇敬不仅是对余秋雨老师的文笔,还有对中华古迹的虔诚与膜拜。其中尤以都江堰和净月坛最让我有感触,前者是大灾之后重建碑,后者因为它的生态文化,文化的最后指向是自然之道,这些石碑中,我觉得作者的文化与自然已经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还有余秋雨老师的书法,我虽不懂书法,也只能以一个外行的眼光去欣赏,但我忽然想起书画大师梅墨生所说,书法讲究气,一个人的气质和人格决定了它的字,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相信余秋雨的字一定蕴藏着文化的深厚力量、人格的崇高魅力和精神的自由随性。

最后一部分《古典的回答》是此书中最短的一部分,只有四篇,对佛陀的《心经》、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苏轼的《赤壁赋》的今译。作者用尽可能通俗优美的文字来翻译这几篇经典的古文,既展现了原文作者的睿智和精辟,又尽显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正如作者所说,请出古人是为了尽善尽美,至此我觉得这本书已经非常完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1442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