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如何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编写自己的教案时,可以参考这些范例的结构和思路,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一
重点句子:
1、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2、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肉为生。
3、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由于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三种“活化石”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岁月风雨,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稀有生物。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四、完成157页读读写写。
五、总结。
《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理解化石,然后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学“银杏树”时,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知道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住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着,让学生自己学习“大熊猫和中华鲟”,明白大熊猫的祖先是以食肉为生。中华鲟的特点是:大、重、少和怪。最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义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引出本课的情感目标,那就是我们要保护这些活化石。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二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 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 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的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关于时间的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你来告诉我,读了几遍课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了,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
你说的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的出自己的体会。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1、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
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的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4、小结:
对,不能。
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的宝贵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三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反思:
《回声》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和回声有关的知识。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向学生介绍回声的形成这一块上。但是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本课的生字是呱、哩、圈、纹、碰、返六个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很有规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纹(纟+文)返(辶+反),他们的读音有类似的地方。而且有三个口字旁的字,识字是很有规律的。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
4、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反思: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我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四
1、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2、能听清楚别人说的绕口令,并能进行评议。
本课用图给我们展示了同学们相互说绕口令的有趣情境。告诉我们本课口语交际就是分小组互说互评绕口令。
能快速说清楚绕口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课前老师和学生都准备一些绕口令,并背下来。
(二)上课时,先请一个同学上台说绕口令,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评议。评议的重点是说得流利、口齿清楚。
(三)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或自愿组合,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能快速地说清楚,听清楚,会评议。
(四)分组说、听、评绕口令。
(五)评选出绕口令说得最好的同学给以表扬、奖励。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一种语言游戏。是将声母、韵母或者音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来。因为要说得快,读音容易发生错误,这样可以训练发音的准确和思维的敏捷。
小花鼓 藤条和铜铃
一面小花鼓, 高高山上一条藤,
鼓上画老虎。 藤条上面挂铜铃。
宝宝敲破鼓, 风吹藤动铜铃动,
妈妈拿布补。 风停藤停铜铃停。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五
1.学会十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回忆自己小时侯是否做过类似的事情。
4.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1.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
1.大家把课文翻到第186页,看图,说说这里两个小朋友都在干些什么?
2.大家在午睡的时候有没有干过一些有趣的事情呢?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1.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两遍。
2.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自然段。2.找出生字。3.画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3.学习生字。(1.带读生字。2.让学生组词。3.让学生自己动手写,看谁写得好,并给以鼓励。4.让学生说出记好字的方法,并加以讨论)
4.带着刚刚学习过的生字来理解课文。(默读课文,发现并积累词语:噘不省人事仿佛昏睡眯缝反抗奥妙罢了等)
5.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范读1.让学生找出我和弟弟做游戏的句子。2.你能读好它吗?并加以指导)
6.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朗读说说现在为什么作为妈妈的“我”不再去逼自己的孩子午睡了?)
8.开火车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仿写185面作者和弟弟一起游戏的句子。
将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六
在这几个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情景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导入部分播放一只鸟在一条船上欢快地歌唱的图片及鸟叫声,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盲人摸象》这一课的最后几段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表演,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这一课中,我在讲解前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时,先理解了词义,接着又根据词义画了枫林姿态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图,不但了解枫林是什么样子的,还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体会的很到位。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大多数学生愁于写作。一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感觉不是没有合适的素材可选,就是语言匮乏,语句平淡无味。所写内容缺乏吸引力,主题不突出,达不到作文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我通过自己的一点探索,使学生及时走出这片窘迫的境地。自从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我感觉不论自己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自己在课堂上的初步尝试谈一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组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习作知识,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秒词佳句,提高写作技巧。阅读教学课必须目标明确,要求适当。每次上阅读课事先说明要求,先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用15分钟摘抄自己喜爱的字句,之后针对其中一篇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第二节课分组评比,各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当堂读给同学听,当堂评比。任务布置下去,短暂的翻书声后,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从学生专注的神态中,看得出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
第二节先是小组内评选,接着选出优秀习作在全班读。精选的三篇习作,其中一个同学读的是《十一支康乃馨》,他写到:读后我想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儿子,我以前没有像文中的两兄弟一样去关心体贴父母。母亲今年四十多岁了,可她每天还辛勤的工作来养活我们一家四口。我知道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而我却经常让妈妈给我干这干那,衣服全由妈妈洗,我为此而感到羞愧!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努力学习,我要让您幸福的过好每一天。真是肺腑之言,一切教育尽在不言中。
另一个同学阅读的是《鲨鱼与鲤鱼》的故事,得出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三个同学阅读的是《我是皇帝,我怕谁》。她是这样陈述的:这篇文章讲了作者想去春游但遭到了家人坚决反对的故事。这让作者感到伤心,只好偷偷溜走。这个同学联想了自己在家中处处受约束的情况,结尾大发感慨:我要大声呼吁我的家人,给我们这些可怜的小鸟一点自由吧,给我们做学生的一点自主权,行吗?文章读后发人深省!
以上就是我上过的一次阅读课实录。实践说明,只要把阅读还给学生,它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并且受益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于老师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每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那种质朴总让人感到沁入心脾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真真正正深刻地感受到了于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七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1.生字词的学习。
2.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扩大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将扩大数学挂图与课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导学习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历、史、化。
3.认识并记住字形。
(l)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重点指导:代不要写成“伐”,植右边有三横。
4.指导写字。
(l)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2.这篇课文讲述了哪几样活化石?
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八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理解课文,使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叫活化石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指名按自然段读。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4、反馈识字效果: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5、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做到正确、流利。
2、按自然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以小组为单位,先按自然段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准备介绍一种动物,以解说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并配合图片加以讲解。
6、全班评价:评选解说员。
三、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且制成卡片。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九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设计思路。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课前准备。
・・1.做课件和头饰。
・・2.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四、完成157页读读写写。
五、总结。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一
1.借助拼音读准“鲟鳞”,会认“博、珍悉绝肉核缺乏稀”等11个生字,会写“化、代、孙、植”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掌握这几个字“左窄右宽”“左右差不多高”等书写规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获取有关活化石的信息,了解古生物的知识,树立保护古生物的意识。能根据文本语言在情境中介绍银杏树和大熊猫。
3.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根据意思找句子。能读懂“长得慢极了”意思,并学会把句子意思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化石介绍引入,揭示课题。
1.分享化石图片,了解化石。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珍贵而有趣的东西,让我们一饱眼福。
鱼化石——恐龙化石——树叶化石等。
这些化石是怎么来的呢?
亿万年前,这些动物、植物都生活在地球上,人们把他们称为古生物。它们死后,有的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石头一样了,科学家把他们叫做——化石。
4.揭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动物、植物现在还活在世界上吗?消失了,看不到了,老师给你们一个词语叫做——灭绝(读)。
是的,大多数的古生物都已经渐渐灭绝了,但也有一些古生物一直顽强地活到了今天,科学家也给他们取了个名字,叫做——“活化石”。
(补充课题——“活”——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几种有趣的活化石。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155页。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2、分小节读课文,认读词语。
3、检查反馈:a读词语。
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带拼音)。
这个小节是课文里最难读的一个小节了,生字最多。老师把它放到了大屏幕上,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穿红衣服的词,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然后再连起来读读第四节。
a读词语。
b读句子正音。
c自由读。
交流,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熟悉——熟悉的树动物。
陌生——哪一个动物最陌生。
稀有鱼种(平时很难见到的鱼)。
读词语:
三、学习银杏树部分。
1.今天,我们就先去看看第一种活化石——银杏树。
课文的第几小节是写银杏树的?
2.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话,再大声地读一读。
3.交流:这段话总共有几句呀?(4句)。
句子1: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读
这就是银杏树的`果子,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白果,
知道它为什么叫白果吗?
怪不得银杏树因此又得了一个别名,叫——白果树。
白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药,治很多病呢!可见他十分——珍贵。
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很珍贵吗?珍珠、首饰、金银。
怪不得珍是王字旁,贵的下面还躲着一个宝贝呢!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读:珍贵。
珍贵的药材有很多,但为什么要把银杏树称为活化石呢?再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
3、几亿年前:
怪不得我们把它叫做——活化石。
多么漫长的时间,多么古老的银杏树啊。谁能用朗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评价:多么古老的银杏树啊。
都这么久了,还活在世界上啊!
来,我们一起读好它。
其实这句话就是在写银杏树的——年代久远(板书)。
瞧,我们读一读,想一想。就能明白这句话在讲什么,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本领呢!
句子2: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接下来请小朋友读读第二句话,想想,这句话又在写什么呢?(自读)。
一生读。
板书:样子本领这么快就学会了,真厉害!
课文说,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1)辨认银杏树的叶子”
(出示树叶。)这么多的树叶,你能辨认出哪一片是银杏树的叶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2)学习重叠量词。
这是一片银杏叶,如果像这样很多片银杏叶我们就可以说——一(片片)银杏叶。
它们像很多把小扇子,我们就说它们像——一(把把)扇子。
(出示: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
那我们要说很多块化石呢?一(块块)化石,
一块块化石一只只大熊猫一条条中华鲟。
(3)朗读。
(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记住银杏树的样子。)。
到第三句话,聪明的你能不能读懂它在讲什么呢?请女孩子先来读读。
句子3: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1、改一改,比较,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写出了银杏树的慢。到底有多慢呢?如果——。
(2)体会银杏树长得慢。
(3)指导朗读。谁能读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的感觉!
所以这句话就是在写银杏树长得慢。
(4)出示:公孙树所以银杏树又叫——“公”什么意思呀,“孙”呢?又有趣的名字呀!我们再一起叫叫这个名字。
多么古老、珍贵、奇特的银杏树啊,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小节读好。
四大组分四句合作读,
梳理写作顺序:
介绍银杏树。
就是这样先写银杏树的年代久远。再写它的样子。最后写它长得慢。非常有顺序。(一边出示句子)。
你能不能也按照这样的顺序来介绍介绍他呢?
银杏树,又叫()。它是()的树种,十分()。
银杏树的样子(),一片片叶子像()。
银杏树长得(),如果(),一直(),才能(),所以,银杏树又叫(。)。
银杏树自我介绍.
会介绍银杏树了,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把我们自己当成银杏树,来做做自我介绍。
示范:第一句改变了什么?学生仿说。
评价:已经几亿年了,多么古老的银杏树呀!
第二句谁接下去介绍介绍自己的样子?(指名介绍第二句)。
帮助改变人称。
评:他的一片片叶子像什么呀?多可爱的小银杏树呀?
第三句。
下面谁能接下去介绍(指名介绍三四句)。
评价:小银杏树,你长得可真慢,难怪人们又叫你公孙树。
(2)整段介绍。把几句话连起来,你们还会介绍自己吗?
一起来吧!
四:总结。
师:银杏树又叫公孙树从远古时代一直存活到现在,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
生自由读。
指名读。
3.写字。
看来大家已经把这些生字牢牢地记住了,还有几个生字朋友希望我们能够把它写漂亮。他们就藏在这个句子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从远古时代一直活到现在,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这几个生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左右结构)。
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右两边差不多高)。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二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关心父母,心中有他人的生活情感的体验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富有幻想,发人深思。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字、词熟读课文之后,我决定,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激疑:月亮为什么会改变心愿?我想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和疑点,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与月亮对话,与太阳公公对话,与雷公公对话。并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的感悟和品味,把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
一、活用文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与鸟儿齐鸣,与鱼儿同游,与风儿共舞。针对他们的共性,在本片段的学习中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走进文本,感知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举手表决。和第一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刷!我看到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起来了。不举手的同学请站起来。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我告诉学生我加入到站起来的同学当中。告诉同学们我发现了我们班中的十个小月亮。此时我看到举手的同学都瞪大了眼睛,我感觉到了他们的疑虑,其实,这是他们真实的反映。从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通过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换位思考,角色的扮演,和朗读的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得碰撞,情感得到升华。
三、读中感悟
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在朗读中感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和小组讨论之后,学生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说出了自己的情感。从这让我更感觉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了月亮的心愿。这里我遗忘了一个地方,就是什么是“艳阳天”我没有给孩子们进行解释。这是我的一个失误。
《月亮的心愿》的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本人进行反思,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发现课堂容量过大、过满。学生学得不够深刻,“蜻蜓点水”式的流于表面。特别是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时间过紧,方式过于单一。可以做如下调整:(1)聚焦 “难”字,以读带易。难记的字可以让学生讨论,说说识记方法。(2)学生对生字的记忆要经过不断的复现,可以加强“随文识字”。如“照顾”一词可以通过 “读——理解——感悟”来加强记忆。(3)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重点学习“月亮要下雨的心愿”,识记这一部分的生字。对月亮为什么希望下雨这一内容进行重点研读。
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能够全情投入。
一年级的阅读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们通常以识字为主。然而在《月亮的心愿》的第一课时中,我穿插了对文本的感悟。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呈现理解不够,我在教学时引导的也不够,所以学生学得不够投入,理解不够就更谈不上感悟了。在教学中可以做如下处理:(1)从“月亮的心愿”入手,读出问题,又带着问题回到文本,不然会抛出问题,又没有下文。(2)“照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珍珍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珍珍为了照顾妈妈而放弃春游的行为是对他*的爱与关心,体会其的难能可贵。
3、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常规应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读书时,不能养成拖音的坏习惯。这一切都应在平时落实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
经过教研组教师的共同指点帮助,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三
一、教材简析:
《四个太阳》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短文,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我”画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四个美好的心愿,同样也让读者们感觉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创造和善良的心灵。内容催人向上,富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纯洁的童真、童心、童趣和童乐,语言意象中折射出孩子的纯净、无暇、虚幻和希冀。作者把孩子的这种心愿和希冀融于太阳与万物之间,化于天真无暇的童谣韵语之中。景与文,文与人浑然一体,处处涌动起生命的灵动。
二、预设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4、通过读文体会作者想象之美,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象,用口语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领悟作者把自己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融入其中的人文情怀。
教学切入口: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将“美好的心愿”贯穿全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导入:
3、读课题、质疑。
【设计理念】。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把圈出来的不会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字词反馈:
2.抽读课文。
(1)、边读边想,课文里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分别送给哪个季节?
三、品读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男孩走进这四个太阳。
1、学习“绿绿”的太阳。
(1)导入:那咱们看幅画吧?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如果你在这么热的天气,你有什么愿望?
(2)自由读,理解“为什么画个绿太阳给夏天”?
(3)理解“清凉”、用“清凉”说话。
(4)理解“到处”
(5)朗读指导:
2、学习“金黄”的太阳。
(1)导入:
炎热的夏天,绿绿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清凉,那么,金黄的太阳又为小朋友送来了什么呢?请每个小朋友自由的读一下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交流反馈:金黄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3)秋天有哪些果子熟了?长句填空(课件出示:果子)。
秋天到了,熟了。
(4)指导朗读长句:(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自由读——指名读。
(5)“邀请”说话(面朝同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四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身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1、同学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和难读词句:
粮食 纳凉 装满 洞里 神气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同学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纳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纳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讪笑他们,自身还躲到大树下纳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同学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身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篇十五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出示松鼠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喜欢它吗?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激起孩子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人与松鼠的文章,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揭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新词。
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能相互帮助解决的教师不再细讲,不理解的随文学习。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1~3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3段。
(2)勾画出描写松鼠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勾画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词句,请学生演示相关动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一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5)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心里异常高兴?讨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小松鼠的机敏和父亲的吃力。
2. 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4~7段)。
(1)默读第4、第5、第6段,标出描写小松鼠神情、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组织讨论,理解重点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采用转换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胆猜测小松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句,体会父亲复杂的心情。
(4)小小辩论会: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在辩论中理解重点句子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亲战胜自我的高尚情操。
(5)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 学习惦记松鼠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饱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女儿饱含深情的问话,在朗读中感受女儿纯洁美好的心灵。
(3)读课文最后一个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4)你想对文中的父女俩说些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主动探究
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参考:关爱动物那只松鼠逮惦热爱自然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15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