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模板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12:54:03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模板22篇)
时间:2023-12-09 12:54:03     小编:HT书生

总结是记忆的回顾,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前行的指南。要善于运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使总结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请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希望能给您写总结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一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中,对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点:其一,信息技术在教育模式中,以一种辅助手段推动教育的创新,使传统教学不局限于书本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且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生物时,要具有直观的思维,对生物课程包含的生物知识要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生物知识以一种视频、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二,由于生物知识的抽象化,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生物知识转变成更加形象的图片或视频,比如,生物课本中微小的生物、细菌等,只有通过显微镜才可观察到,单凭个人实验观测,难以得出精准的结论。其三,信息技术可增加初中生物的实验效果。初中生物大部分以微观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技术可将此具体化,并能对实验产生的现象做出准确的分析,让学生更加通俗的理解实验效果,使学生能够体验生物的实验趣味性与探索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其也广泛应用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在课前准备前,可通过信息网络收集相关课堂教学资料,极大丰富生物课本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兴趣。另外,教师可设计相关课外活动,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探究初中生物知识,并布置相关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指导学生自己善于动手分析与操作。比如在研究传染病时,教师可给予相关指导,让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采集资料,去了解传染病产生的原因、传播方式与预防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信息技术整合在生物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

三、整合问题探讨。

两者有效结合可大大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但在整合实践的过程中,负面问题也存在,其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的整合,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生物教学,而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还是主要的教学者。例如在植物光合课程教学时,学生可直观观察生物现象,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其中微观现象进行辅助教学的补充。其二,教师在生物教学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教学的手段。当前课程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内容改动的速度也较快,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同时,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对生物进行教学,合理规划生物教学的进度,对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把握,反之,会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使之成为传统教学工具。其三,信息技术要正确理解其作用。对初中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针对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串联生物知识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生物教学的最佳效果。比如,教师在细胞分裂或血液流动等抽象内容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其内容进行生动化与形象化的表达。再如人体骨骼结构或器官构造的教学,教师只需通过实体模型就可形象的表达。教学资料的采集,通过网络上的下载时,要筛选出符合教学内容的信息,从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

四、整合实践分析。

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过于信赖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对策:

1.搭建信息平台。两者在整合时,必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服务生物教学。信息交流平台是将教学内容与资源放在同一平台上,让学生与老师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交流,学生可通过交流平台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可在线向教师咨询解决。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学生不仅可拓展学习方式与学习视野,还可使学生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建议表达出来。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不足,甚至在课堂上存在不发言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使这些学生表述内心真实想法。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可指导学生生物学习的问题,还可帮助学生生活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想法制定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确定学生主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是转变传统教学的模式,两者整合可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信息技术与生物的整合,必须确定学生地位与教师主导教学,只有进行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更突出学生的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精力全面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教师作用教学主导,科学合理引导学生的教学,其余可由学生独立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各个领域,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随着时代事物的变化而更新。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对初中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学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两者在整合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科学指导学生对微观生物现象的理解,同时,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在线交流,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可积极提出,教师可充分指导。让学生既可充分表述自己真实的想法,还能逐步发挥自已主观能动性,达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整合的最佳效果。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二

目前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课本都含有大量的插图。插图,与文字并重,作为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插图浓缩和承载了生物科学的概况,以直观形象、简明生动为特色,涵盖了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插图,不仅可以提挈课本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几年来,本人积极利用教材中插图,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插图,轻松突破教材重难点。

直观形象有利于取得良好教学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形象兴趣,充分发掘大脑潜能,加速记忆的优势,插图作为直观形象教学的一个形式,在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有章节主题图,也有某些知识点的具体描述图,并且这些插图都是知识的重难点,也是教学时应注意的关键点和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例如:在讲解肾单位的结构图时,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按教材顺序从肾小球到肾小囊再到肾小管,同时把三者的作用、结构特点通过图形向学生交待清楚,进而使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多媒体,把课本插图放大、突显知识点连接成线,弄清弄懂弄通课本插图也就掌握了泌尿系统这章的重点,掌握了这章的关键。

二、插图与实物模型相结合,使生物实验教学有条不紊。

课本插图为平面图形,而生物体的结构是立体的,如何将平面图形理解成空间概念,或把空间图形化简为平面图形?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种转化能力,插图与模型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进行镜下观察,感知细胞的形态及结构,(小组之间互检互评,取长补短,佳片展示。)并让学生自己描述观察情况,描绘植物细胞的结构,进而通过植物细胞的立体模型和书本的平面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植物的细胞,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本节实验课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模型——插图,让学生将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课本插图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同时,学生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验,并理解、获得知识。

三、把握插图和一般图形的区别,重视生物学本质。

生物学插图教学一定要有方向性,一般讲解应采用简单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讲解,同时也可根据生物体结构的内在联系,选择相应的识图方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局部图与整体图间的关系,局部与局部间的联系。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要求学生会数食物链,会书写食物链。以苏教版八(下)p87图25—1为例,要求学生先找到生产者植物,再根据生产者所在的位置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根据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取食关系,认识食物链,书写食物链,理解食物网的概念。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教学效果好。

把握插图中知识的规律性,可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如人体心脏中各个腔和各血管中流的血液类型,学生就很难记住,或者记住后又很快忘记了,而如果运用插图分析,就会发现凡是心脏左边的腔及所连血管中流的都是动脉血,心脏右边的腔和所连血管中流的都是静脉血,这样学生无须多费时间,只要掌握心脏的四个腔及所连血管与心脏的相对位置,就可知其流动的血液类型。

四、插图与多媒体相互补充,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热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变抽象为具体,但我们也不能把多媒体奉若神明。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否比其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是否良好,要视教学内容、教师特点而定。有时“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可能更加有效,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技术作为黑板、课本的替代品,有时只会造成现代教育的表象。生物课本插图不仅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生物世界,同时也形象直观地表达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过程,感受生物科学探究的魅力。把复杂的生物现象简单化,在插图中教师正确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其实质就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取信息的过程,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过程。

当然插图教学也要注意方法,例如:在讲授植物的有性生殖时,如果把一张挂图直接挂出来,那么就会把整个过程的内容同时呈现,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复杂,不能突出老师某一阶段的讲述重点,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老师按教学程序,边讲述边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体的传粉、受精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这样能使学生在不经意中调动视听两种知觉,强化识图效果,使多媒体中的呈现与当前所讲内容吻合同步,然后教师再利用插图,把知识“和盘托出”,加以。

总结。

就能使传粉、受精这样静止的插图动起来使知识成系统把插图与多媒体教学完美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插图既是生物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生物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要起“教具”的作用,又要起“教材”的作用,新教材的大量插图给我们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巧用插图,并合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赋予图片以生命和活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形成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插图并巧妙运用教材插图这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三

观察能力不只是用眼睛去看,如果只单纯地用眼睛看,获得的知识具有片而性,不但不能总览观察对象的全局,而且不利于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至关重要。

1.综合全面的观察。

指导学生“先整体,后局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综合全而的观察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以及实验过程。例如“:植物根的生长”内容中观察植物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植物的根和根毛,掌握根尖的位置及形态,然后选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直观地认识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的位置和形态进而掌握各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学生在进行“局部”观察时要仔细地观察,发现其最本质的特点,并对各结构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再如,在组织学生观察根尖结构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根毛的形态结构,同时向学生提问,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的,对于成熟区来说有什么作用?进而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到根毛能增大成熟区的吸收而积。

2.反复观察。

无论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验操作,反复多次的观察更能保证观察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反复观察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由于生物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因此更应该根据不同时段生物的变化进行重复观察,进而更深刻地了解知识内容的本质。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如今的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缺少通过实践来验证、改进的过程。而知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牢记,将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才是生物学习的精髓所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动脑、亲手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例如,“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中学生要亲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血液在小鱼尾鳍流动的情况,思考血液在人体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否相同。在实验后,让学生将小鱼放生,进而教导学生要真爱生命、保护小动物。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还能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密切联系和发展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当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鼻腔内部结构时,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生活中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卫生?为什么叩;在学习呼吸道结构时设置问题“为什么生活中不能随地吐痰叩这些问题都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不断变革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初中阶段,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和新生事物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探讨新问题,从科学角度发现其本质并进行探究和解决。

1.开发创新潜能。

教师应意识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潜能。在课堂上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全体学生,转变思路,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实施创新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规律,实施创新教学,全而且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

(1)构建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当今社会,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方法更多地侧重于死记硬背或是题海战术。而这种负担、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内心的压抑、焦虑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鼓励,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头脑才会清醒,思路才会清晰,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关键所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乐中学,让学生愿意学。此外,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渴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从自己的兴趣选择中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标本,并运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收获并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知识不但牢固,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信心和好奇心,学生会更加乐于思考、发现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总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学生全而发展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将是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使学生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则必须落实到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当中。

而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生物新课程标准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只有重视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身处农村,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教师必须明确生物新课标所体现的基本观点。

比如在讲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内容时体现了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即细胞、组织、系统、生物体,而细胞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构成的。在讲述“消化和吸收”时,小肠的长度可达成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并且在小肠的内表面还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这种结构可以使小肠的吸收面积达到200㎡以上。这种结构使得小肠成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并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讲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比如竹节虫的体形与竹枝非常相似,称为拟态,这能有效的躲避敌害,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充分阐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当然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体现的基本观点还有许多,如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完成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后,教师的重点转移到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这直接体现了新课改的意图和新课标的贯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农村的初中学生居住地分散,所接受的小学教育层次不一,理解接受能力差距较大,并且大都没有学过自然、地理等科目,对生物学的理解仅限于语文课本上的介绍。另外,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设备严重落后,如没有学生住宿楼,没有多媒体教室,连幻灯机都是破烂不堪等。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学生每天走很长时间的路到校上课,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对知识的理解将局限于理论……这一切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农村中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居住于大自然中,每天都与各种生物打交道,对生物有熟悉感,对各种生物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也为乡村教师的生物学教学奠定了基础。作为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面对这些不利条件和有利因素,让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精神落到实处,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明知学习十分重要,但却不愿意进入学习状态,不愿去接受学习任务;强迫其学习,又会让其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要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必须要求教师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充满情趣和欢乐,荡漾着问题和好奇,洋溢着诗意和鼓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收起到双赢的效果。这种环境中充满了民主、平等、宽松、宽容、赏识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大胆的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要保持快乐的精神面貌,促使学生学习,从而能亲师、乐学。求知需求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学生求知欲的激发,离不开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讲到种子植物时,可以引用这样一则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学生听了这则谜语,再联系到种子的结构,很轻易地说出了答案。教师再进行追问:“麻屋子”指什么?“红帐子”指什么?“白胖子”指什么?它们合起来叫什么?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并对生物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2.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当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后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做的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筋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掌握生物学规律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讲“血液”这一节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将血细胞的三种成分比喻为“搬运工”、“修补匠”、“英勇的战士”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中传授了知识。

2.3利用学生熟悉生物的优势,强化其亲身体验,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够做的探究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做。比如“探究影响鼠妇生物的环境因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代用品,这样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使他们逐步形成了环保和节约的意识。

2.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因此采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生从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和导航员。按照这种师生组合,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究的实例:如“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人的瞳孔大小的变化”、“测定反应速度”等。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如例证法、类比法、角色扮演法等。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只要坚持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好新课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兴趣和思想观、价值观的培养,就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生物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须课。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其学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提高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现象以及规律的学科,在自然科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贯穿于各个行业,在各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教育事业中,多媒体技术必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之前比较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教师凭借单一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理论讲述给学生,运用普通的阶梯方法进行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中缺少创新以及多方面的研究。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减少热情,也会使得生物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解决了传统生物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1明确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目的及课件的合理性设计。

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超前发展的时期,生物科技将会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按照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时,还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生物科技发展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生动的展现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时,根据课程的内容、学习章节的目的,全面的确定多媒体的选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明确的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过程对知识点更明确的记忆和掌握。并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问题不再难懂,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明白。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应具有其合理性,有调查显示,在大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20%的教师利用他人的课件直接讲解课程,有50%的的教师是通过他人课件进行修改后而进行讲解,只有30%的教师是通过自己动手去设计自己的课件。所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多媒体本是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合为一体的,应该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还要注意课件的整体布局、风格及字体、颜色等,这些都要与实际教学的内容特点相吻合。教学时,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也是多媒体的设计者,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合理和恰当。

2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最主要优势就是其信息最大,根据初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以及爱钻研的心理,多媒体的演示方式可以使他们一目了然。若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生物的理论知识,难免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随之便不会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兴趣,则掌握好要学习的知识就更难了。若教师通过利用自己设计好的课件进行生动的演示,再加上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必然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好要学习的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是通过多媒体的多次演练,使学生的多次观看的情况下,学习到每个知识点。然后,经过教师继续对各知识点以及重点的讲述,学生掌握的更加快速和准确。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动脑,培养其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提高动手机会,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可以掌握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具有多元化、丰富性,教师通过生动的课件讲解,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有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忽视对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在通过多媒体讲解的同时,要及时并且随时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使得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尽快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能够更好的、更明确的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因此,如果只靠点击鼠标而完成生物教学,学生容易忽略传统教学中的直观教育。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不要一味的靠多媒体教学,也不要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即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相对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可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的演示,展示给学生,尽量做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相互结合,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完善的模式完成教学大纲,让学生以最容易、最轻松的方法掌握到要学习的知识。

4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都有极大的优势。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积极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对课堂上的知识比传统学习更能进一步加深印象,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物的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生物的实际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在生物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xx年11期.[2]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xx年57期.[3]王珩.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考试周刊》.20xx年30期.[4]黄玉玲.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新课程下旬》.20xx年5期.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六

生物教师可以从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加入到生物课堂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初中生物兴趣教学多媒体生物,在初中是一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学科。说它重要吧,中考才占15分,还是参考分。不重要吧!毕竟它也是一门考试学科。故生物被领导谓之小学科,家长谓之副科。学生谓之可学可不学的学科,生物课上打闹的有之,开小差的有之,写其他科作业的有之。这直接造成生物教师教学的困难。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生物教师可以从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加入到生物课堂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课,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人和人相处,往往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给学生留的好,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第一印象差,那么学生将来的学习效果也好不到哪去。那么,如何给学生留一个好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讲课的语言要生动、幽默、诙谐。由于第一节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后边的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提前拿出来:“如克隆羊多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使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学科,上完这节课还要盼望下节课。

二、设疑导入,诱发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一样。教师在讲课之前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疑问,就会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给学生造成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在心里上形成一种期待。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气氛浓厚,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才会好。例如,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都养花吗?晚上把花放在哪里?”很多同学回答把花养在室内。这时我告诉他们,把花养在室内是不科学的。这样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此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老师,前边我们刚学的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怎么会有害呢?”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很简单,一起和我学习今天的内容吧!”这样的开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欲和求知欲。

三、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師,信其道。学生只有对老师感到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人是一种感性动物,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爱憎分明的阶段。学生私下里对每个老师都有个评价:“哪个老师脾气好;哪个老师脾气差;哪个老师对学生好;哪个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学生的心里都有杆秤。作为老师对学生好一些,关心一些,多与她进行一些交流,课下和孩子们多聊聊家常,讨论一下当前的奇闻、轶事,说些开心的笑话。学生和老师自然而然的心情就近了,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努力了,否则,他自己会认为不好好学习对不起你这个老师。在我十多年所交的学生当中,有个杨xx,父母离婚,脾气怪僻,不好好学习。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没事就找他聊天,和他谈生活,谈未来。结果七科考试学科中,就生物成绩最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永远是最好的生物教学方法之一。生物知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非常紧密。比如说,在讲到人的消化和吸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穿孔等,告诉孩子们人必须一天按时吃三餐,吃多吃少对胃都不好,由于这些涉及学生健康,其自然就感兴趣,这样也就带动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的知识的学习。再讲“尿的形成”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讲一些肾炎和尿毒症的知识,告诉他们不好好保护自己身体的话就会得肾炎,甚至尿毒症。那么由于学生平时经常接触这些,那么自然而然兴趣也就来了。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也,电脑技术在不断的革新和进步中。我们的教学也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只能用录音、录像教材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的方法。现在,我们除了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影片,还可以利用电脑播放多媒体课件(文字、图像、录像、动画等),利用电脑播放习题,等等。课堂教学中这些手段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讲解《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之时让学生观看动画血液循环,对学生这个问题时就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既能增大课堂的容量,还能够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方法很多,除以上所述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教学中不管什么方法,只要不侵害学生利益,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可以拿来使用,从而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青有.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xx.[2]郭竹筠.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新途径[j].教育现代化,20xx.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七

教师平时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分组合作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告诉他们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做一些较难操作的工作;幽默的学生,可以适时调节小组中的工作气氛,让小组成员疲劳的神经得以舒缓;沉默耐劳的学生,可以多为小组成员做一些具体的服务工作;组织能力强、善于掌控大局的学生可以担当组长,给其他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教师在分组时,尽量让每个小组同时具有不同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学生,优化小组组合。让学生明白分组合作、合理分配任务可以有效弥补每个学生自身的弱点,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强项,在小组中共同协作,有效提升任务的完成效率。教师可以在分组前把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能力都列举出来,做成表格,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具备的能力上面画对号,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例如,在讲授苏科版教材“昆虫”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个学生担当“观察员”,观察实验过程中昆虫出现的相应反应;然后选出一个擅长书写的学生担当“记录员”,把与实验相关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选出一个分析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分析员”,分析出实验数据所反应的本质情况。在这个分组分工的协作中,学生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还可以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习到自身欠缺的东西,这显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定出一套实验方案,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以空气、温度、阳光、土壤为控制变量,来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把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上。

二、选准分组合作的时机,注意课堂秩序。

教师只有正确把握分组合作的时机,分组任务型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分组合作这一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解传授的知识,教师还是要详细地给学生讲解;需要用实验来证实的知识,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的分组教学,大大提升分组任务型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把生物课中值得探讨研究的教学内容作为分组任务的课题,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探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解“食物链”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物链的每一级所具有的特点,把每个食物链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写到纸上,研究其中的规律。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会大声说话,有的学生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这就需要教师在分组合作时注意保持课堂秩序,教师可以给学生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思考,也可以让每个小组的组长担当起维持各自小组秩序的任务,教师则适时到各个小组中巡视,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又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独立测验,检测分组学习的效果。

为了检测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分组学习之后,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测验,并让学生分别总结出自己所在小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教师还可以把每个学生的分数以及小组的总分数统计出来,进行小组间评比,对于表现最佳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认清自身的差距,激发小组的团队合作荣誉感,让他们在以后的合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在优势,为自己的小组做出更大贡献。

四、提升教师素养,掌控课堂氛围。

教师要想让生物课中的分组学习任务模式取得最优效果,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明白分组学习任务模式的本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合理的讨论交流当成是不遵守纪律。在小组讨论时,学生难免会说一些奇思妙想的话,只要这些话在讨论的合理范围之内都是正常的,教师不应该认为学生是在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阶段,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这些貌似不着边际的想法和话语中诞生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想象,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把自己的想法都尽情地表达出来。教师还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控好课堂大局,对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把正确合理的思想传授给学生。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从内心热爱生物学,多把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相关概念,激发他们探索生物学奥妙的强烈欲望。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充分认识分组任务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方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及分配任务,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让学生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潜能。这对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以及挖掘自身的生物探索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八

摘要:初中教育论文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基本内容,对初中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各学校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完善,不仅对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正面意义,而且是教育持续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实践;有效性。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初中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各中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各中学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使该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各中学当前在生物实验教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阻碍初中教学的发展。本文就当前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做相关研究,希望对解决初中生物教学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初中教学中,虽然一些学校设有生物学科,但是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很多学校还只是处于理论阶段,得不到深入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生物课程,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没有了解。此外,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高考制度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设置初中课程时,将生物设置成副科,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在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甚至有的学校认为副科对学生成绩不会有影响,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经常占用生物课的时间上其他主科,使初中生物在教学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深入的理解,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有负面作用,阻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发展。

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这门课开设的重要目的。但当前在一些学校中,初中实验课并没有得到重视,例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可以就实验内容相互交流沟通,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难度,表现在一些学生在讨论时并没有真正地讨论实验话题,加上教师对于教学并没有做到认真负责,所以对课堂中学生讨论其他事没有进行管理,导致整个教学纪律不良的状况,严重降低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一些中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升自己学校的教学效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使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阻碍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要求各中学对本学校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寻找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初中生物实验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课程中所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利作用。这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动手操作中体会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

2.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开高考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此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教师课件准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生物实验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影响,此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为学生今后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能力做铺垫,有利于推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各中学就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有利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的可行方法,在有效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等都得到有效提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利銮.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20xx(4).[2]张明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xx(4).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九

摘要:生物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学科,跟人类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好学生生物学习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实验的参与,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鼓励学生自己在家中做实验。

生物是一门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生物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有很多生物实验也是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比如说对于一些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实验,由于它用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在课堂上做也一时难以看到变化,因此初中生物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家动手做和自己记录实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一些需要在室外进行的实验,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有利于实验的开展,减少干扰因素。比如说在做“观察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饥饿的小动物、小木桩、细绳等工具,这个实验在做的时候要注意人跟小动物要隔开,这些工具学校里可能比较难实现,而且如果人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小动物的活动,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完成。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探究性的小实验,拓展自己的思维,打破常规,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二、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是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只有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动手实践,才会发现一些问题。而目前我国很多初中学校对于生物实验并不是很重视,觉得生物实验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只是让学生通过背实验结论和实验步骤来达到会考试的目的,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因此初中生物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真正落实生物实验,尽量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只有经过实验操作,才能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比较熟悉,从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探究性看法,发挥创造能力。这种学习效果是只靠背实验步骤所得不到的。比如说,初中学生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时候,因为要把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黑纸片选择一个叶片把它遮盖起来,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它在准备阶段就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学校里不适合做这类实验,初中生物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做,按照实验步骤操作,然后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生物实验。

三、

老师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初中生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初中生物实验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实验去检验一些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是完全不发挥作用,而是要发挥一些点拨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比如说,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初中生物老师要注意给学生强调实验安全,要让学生按照实验室规定来开展实验,不能因为追求探究而不遵守相关规定。

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师要予以解答。如,学生在做“观察细菌的形态”的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对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是很熟悉,会出现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生物老师就要先看装片在不在视野中央,然后观察学生用的是不是高倍物镜,还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显微镜下的物象变得清晰。总之,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在家中做实验,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同时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给要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秋香.制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2]暴丽国.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xx(02):276-277.[3]马丽娟.基于生产实践活动改进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4]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

1.因材施教原则。

2.学生为主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4.启发和平等原则。

1.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构建学习情境,营造参与氛围。

3.明确教学目标,开展讨论教学。

4.组织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一

初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主要素质为主,而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地球生物的认知,初中生物中同样涉及许多抽象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耐心讲解,而谈到生命这一话题更是使学生感觉晦涩难懂,所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思考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物蕴含的知识丰富多彩,传统的“读书”教育模式早已不适用了,利用多媒体进行实例讲解也已经普遍了,但是面对生命教育这一问题算是遇到难题了。向学生讲解生命的意义自然是直接切入“生命”一词。

从哲学方面来讲,生命教育指的就是培养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从自己引申到其他个体,所涉及的都是人生与哲学这类大方面的知识。另一种解释就是浅显易懂的意思,所指的就是人生观念的教育,教育大家认识生命并且尊重生命、珍爱自身、爱护他人。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更应该加强有关生命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了解生命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利而无害的,所谓“知我、知物、知人、知天”体现的就是关爱生命的问题。

二、有关生命教育的实例。

(一)案例举证。

1.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学生接触生物的首要议题,教师讲述一个婴儿的孕育到诞生,一个婴儿从孕育开始要经过38到40周的时间,母亲会为腹中的婴儿提供营养,分娩时母亲经过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放幻灯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让学生明白一个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可贵。

2.植物的生命。

许多人认为只有会跑会跳的动物才有生命,殊不知一颗随风摇摆的植物也蕴含着生命,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各种稀有物种,利用ppt或者相关的生动电影来生动展示,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深度认识,倡导学生保护植物,热爱大自然。

3.生命的珍贵。

通过一些战争片让学生切实感到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珍视,通过纪录片还原自然灾害的发生,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斗争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引起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生命的思考。

1.生命的本质。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且无一例外,区别只是物质的含量有所差异。生命结束,所有的物质便回归尘土,生命于此便永远终结,各类元素也都四散开来,最终殆尽。

谈生命的本质也是对生命教育的思考,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想必学生才能真正成长,而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自残,甚至以跳楼自杀来终止宝贵的生命。

2.生命的健康。

有一个好的身体,生命才有了本钱,初中生身体正在发育,心理正在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身体健康指的就是身体各个机能的好坏,学生应该学会照顾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学习不良的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老师遇到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通常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生命的安全。

教授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救助措施,比如遇到着火情况的应急措施、遇到煤气泄漏时的补救措施等。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普及也要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三无产品不安全,垃圾食品不可吃。

4.生命的尽头。

死亡教育是极其有必要说明的,出生即面临着死亡的问题,一个生命能够活到理想的终结点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生命从有限到无限靠的不是时间,而是体现在活出生命的价值,在享受生命的每一瞬间,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有意义,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珍惜自己的青春,使他们积极乐观地看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每一瞬間。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探得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教育的思考,初中生拥有似水的年华、花漾般的青春,让他们给予生命互信和尊重,让他们从自己身上便感到生命的价值。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谈到“生命教育”这一主题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是有其重大价值的,本文希望能够传达出一样的教育意义,将生命的含义融入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傅紫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2]马利娟.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的探究[d].河南大学,20xx.[3]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xx(5):122.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二

初中生物作为基础教育平台重要学科,与环境的关系最为紧密,最容易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本文提出几种教学手段从生物学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正确环保观。

20xx年,美国对外宣布了其国内出现了首例“超级细菌”病例,发生于一名女子的尿路感染疾病中,这是一种稀有大肠杆菌变种,美国国防部评价其等级为无任何已知抗生素可治愈,甚至药性最强悍的柯利霉素也对其没有效果,这样一种超级病毒引发了世界性的恐慌,已引起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巨大关注,人类发展至今,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愈来愈多的矛盾凸显出来,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这最根本的是要养成正确的环保观,环保观念的树立必须要从小做起,而在这其中教育起了这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学科中,生物学又是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最紧密的一门学科。生物学这门学科作为小学自然学科的延续,继承了自然学科中对环境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对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基础性的介绍,在其基础上,还介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并添加一些典型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生物这门基础学科平台建设,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人员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教材给了我们生物学教师这些引导,作为我们教学工作者,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这是本文探讨的关键问题。

生物作为一门体验式学科,它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生物实验的研究,然而纵观整个初中教学系统,大多数的教员都忽视实验这一环节。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对基础学科实验室进行建设,学校都配备了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这给我们提供了客观的便利条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以正确利用。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的讲解,介绍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一过程,通过这个体系,使得地球上的耗氧生物得以生存,只有绿色植物的量级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绿色植物释放的氧气达到转化的平衡,人类才能世代生存下去,然而只通过这样简单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对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重大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通过一个密闭玻璃罩、一只小白鼠(或其他生物)、一盆绿色植物这样的组合,形成一个简单的密闭系统,通过有无绿色植物小白鼠生命特征的变化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在没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内,小白鼠痛苦的挣扎,在加入一盆绿色植物后,小白鼠的痛苦渐渐缓解并开始移动形成一组对照。这样的实验虽然简单,但实验结果却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让学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加以引导,由小白鼠推及人类本身,使学生深刻反思出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巨大作用,最后顺理成章的提出保护环境,爱护植物,因为他们同样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环。这样的实践探索,更加有力于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反思精神,对学生的观念养成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模块可以加以利用,教育工作者要强化渗透意识,比如我们在学习生物链这一模块时,讲解了食物链的等级,说明了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即食物链的各种物质是通过生物体进行流动的,继而在课本中用了一小段篇幅介绍了日本的水俣病,在此处,教学工作者就可以进行引申扩展,讲解一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爆发的水俣病典型案例,说明当地居民因为被污染的水产品导致口齿不清,步伐歪斜,全身麻痹抽搐,同时精神和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溯源却发现其根源是来自于工厂排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的汞等重金属废液。通过演示视频及图片等素材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水俣病中汞等物质在水草、鱼虾等水产品、人的食物链流通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越在食物链的顶端,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最后通过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加以深化,引导学生从居民个体,企业,以及政府的各个角度加以思辨,更加深刻的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是人类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逃避,不管眼前利益如何巨大,我们都该站在大局的角度,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不让短期效益遮住双眼,任何其他选择在环境保护面前,必须退到第二位,不能也不该有任何犹豫,这是全人类必需要认同的共同的正确的环保理念!

生物这门学科来源于环境,我们要想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这门学科,首先就要让学生去接触周围的环境,去直观感受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观感,远远超过实验给学生们带来的感官冲击,如果说实验是我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设置,不具有普适性,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现象则会更加让学生信服。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教师讲到关于人类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时,可以带领学生在雨后看一下街道的路面,看是否有彩色油面,而这种污染就会导致土壤恶化,蒸发后还会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产生危害;对于工厂排放尾气含有硫氮等酸性有害气体,蒸发到空气中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酸雨降到地面,对一切事物产生巨大破坏,比如当前人类的皮肤癌发病率大大增高,植物枯死,土地沙化,我们带领学生去户外直观感受下酸雨对建筑物的破坏和腐蚀,还有很多与课程相关的现象其实就在生活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去观察自然,并引导他们去反思,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的观察自然的其他现象,这种探索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我们要去指导学生们学会的,这才是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意识远远的胜于其他形式的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养成了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这正是我们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也是所有生物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面对当前自然化境日益恶化的现状,生物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承担起树立学生正确环保观的使命,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力求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效,这才是我们素质化教育的目标!

[1]朱葆华.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生物学杂志,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三

所谓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并且能够独立地思考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等来设置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另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际上,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合作。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小组,采取优带差的措施,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我们进行教学,其实最终还是要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并巩固课堂所学。所以,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嫁接”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大胆地尝试,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生物这一学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敏感度,并引导其不断地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实验课。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上实验课,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有效了。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也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例如,在学习“家蚕的发育过程”一节时,生物教师就可以引用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诗句,让学生来大胆地猜测这一说法是否科学。然后再引出家蚕的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春蚕在吐完丝以后,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蛹,然后形成蚕蛾再进行产卵,也就是说蚕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精卵、幼虫、蛹、成虫,这一个发育过程就叫做变态发育。”这一节课,我又引导学生去寻找与生物知识有关联的诗句,并且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笔者还把物理学中的能量引用到了生物教学中,在教学“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一课时,这种引用就让学生对能量之间的转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像数学、化学等知识都可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四

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体系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对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能明确和深入。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对于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同仁们分享。

新课标对生物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理念,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适应这些要求与变化。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适当地改变了教学流程的具体实施。比如,对于课前提问,笔者特别将它细分为复习提问和预习提问两大方面。复习提问是对之前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扩展,考查的是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吸收情况以及课后独自探索的成果;预习提问则是笔者在上节课程结束前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规划了提问的大致方向和可以适当了解的趣味知识。这两种提问的设计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将比较教学和辅助工具教学相结合,将提纲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和伙伴教学法相结合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将知识点较好地消化吸收。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一门科目的教师十分和蔼或是幽默,就会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真诚的关心和贴心的关注感受到师爱。当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期望、尊重与体谅,自然就会信赖这位教师,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要善用疑问教学法。

质疑精神是人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疑”是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捕捉教学中的“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设置疑问的教学手段在导入新课阶段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比如,在学习“裸子植物”时,笔者就讲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松树与杨树、杏树、桃树的童话故事,用故事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急于详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真正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入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初中生学习生物,往往有种陌生感,甚至会产生“学生物有什么用”的疑惑。此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生物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就会激发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比如,可以把科学家通过研制“生物导弹”治疗肝癌,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患者寿命的新闻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生物技术的神奇,自然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生物课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能够动手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物的形、态、质的变化,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一步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并从生物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立体的、多方位的影像呈现,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呈现相关知识点,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具体的画面,受到声音的感染,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想教好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就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多方位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2]彭晓亮。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7):60.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五

所谓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并且能够独立地思考来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等来设置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另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实际上,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虽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合作。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小组,采取优带差的措施,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我们进行教学,其实最终还是要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并巩固课堂所学。所以,生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嫁接”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大胆地尝试,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生物这一学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敏感度,并引导其不断地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实验课。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上实验课,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有效了。

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也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把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例如,在学习“家蚕的发育过程”一节时,生物教师就可以引用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诗句,让学生来大胆地猜测这一说法是否科学。然后再引出家蚕的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春蚕在吐完丝以后,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蛹,然后形成蚕蛾再进行产卵,也就是说蚕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精卵、幼虫、蛹、成虫,这一个发育过程就叫做变态发育。”这一节课,我又引导学生去寻找与生物知识有关联的诗句,并且分析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笔者还把物理学中的能量引用到了生物教学中,在教学“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一课时,这种引用就让学生对能量之间的转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像数学、化学等知识都可以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六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而实验室(功能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则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试金石。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合川区从20xx年秋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新教材、新理念和新课标的使用给初中生物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生物教师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带来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xx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

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现在全国很多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已进入中考,顺应这一趋势不仅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是我市高考提前适应全国卷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建设功能完善、独立的多功能生物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器材、实验设备的统一采购和标准化配置,加强实验室药品的领用及管理,特别是危险生化药品的管理。

从每年招录入校的大学生物专业的新教师中安排一定的比例担任初中生物教师;稳定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不轻易抽调初中生物教师到高中部如果有初中生物教师人员调动需及时补齐专业生物教师。

建议分年级配置生物实验室并配置专职生物实验人员在目前编制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由本学科老师兼任但应适当减少其上课工作量。

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与登记强调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保证必要的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比例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的比重。克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实验、背实验等与现代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驰的方法。

充分利用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认识生物、探索生命的美丽与生物科学的奥迷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生物科学素养。随着初中生物纳入中考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一定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顺利地开展起来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七

生物绘图是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绘图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和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植物绘图,使中草药知识得以代代相传。在生物教学中,生物绘图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主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现在结合初中生物学的部分内容,笔者谈谈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课堂绘图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绘图来增加教学趣味。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生物课也不例外,在花的基本结构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鲜花的写生,允许运用美述画法和使用色彩,但必须把观察到的各个部分都尽量画出来,然后结合学生的作品讲评,进一步讲解。学生关注自己作品的同时,会增加聆听教师讲解的兴趣,变被动接纳为主动吸收。在讲解清楚花的基本结构后,再要求学生绘制标准生物图。

(二)利用绘图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在讲解显微镜结构时,无论是使用挂图还是实物,如果只是一味说教,难免有些枯燥,既使向几个学生提问或让几个学生自述,也只是让部分学生参与,如果能让全班学生都来绘制显微镜实物结构图,既可以检验学生的观察是否准确和全面,又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避免一言堂式的教学。讲解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再默画一遍,以巩固记忆。

(三)利用绘图来加深知识印象。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叶脉特点与花瓣基数的不同显而易见,但学生们平时可能并没有关注,因此可以让学生对照实物画出它们的不同,使他们有更直观的认识。这种做法可能比只是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在讲解更加抽象复杂的生物内部结构时,除了解剖的方法外,绘图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利用绘图来培养观察能力。例如,在讲解鱼鳍分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真的鲫鱼,然后认真描绘下来,要求把各部位的鱼鳍都画出来。绘制生物图,既减少教学的单调乏味,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利用绘图来增加理解程度。利用绘图把生物功能的讲解同生物结构的讲解结合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描述声波在耳道中的传导与描述耳的结构结合起来,把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与描述肾单位结构结合起来,把描述光在眼球中的传递与描述眼球的结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功能与结构的密切关系理解更透彻。

(六)利用绘图来简化知识难点。

在讲解抽象复杂的生物结构与功能时,生物绘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血液循环的过程,动、静脉与动,静脉血的分布,呼吸与气体交换的过程,尿液的形成过程,都是初中生物学的难点,生物绘图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将原来抽象枯燥的表述变成具体可见的演示。

(七)利用绘图来增强实验效果。实验报告可以用文字形式将实验过程,现象与结果记录下来,但是有些观察结果通过绘制生物图更能表达清楚与全面。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以及蕃茄果肉细胞时,如果要求学生绘制生物图,可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从而增强实验的效果。在生物解剖实验课中,也可以要求学生绘制生物图。

二、注意生物绘图的运用手法。

(一),把观察与绘图结合起来。观察是生物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常用的手段,认识和了解各种生物,可以进行野外观察,或参观生物园及标本室,但仅仅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写生记录,并根据对象与要求的不同,采取美术绘图或生物绘图的不同技法,以增强观察的趣味与效果。

(二),把讲解与绘图结合起来。挂图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辅助教具,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绘图更能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讲解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三),在绘图中采用不同色彩。有时,在绘图中根据内容需要采用不同色彩,有助于把生物的结构,成分或功能等的不同区分清楚,例如:牙齿的结构,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分布等。

三、绘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绘图设置要强调效果,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在设置绘图的教学中要把握好绘图的内容与时机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绘图要采取不同技法:生物绘图与美术绘图有明显不同,生物绘图更强调实际性与科学性,但有些内容采取美术画法(包括使用色彩),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其次,绘图要与讲解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边绘图边讲解,只画不讲或画完再讲,效果不佳。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绘图水平:绘图的速度与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与效果。第三,充分借助现代化手段:教师还可以在制作电脑课件中多运用绘图,利用动画演示的形式丰富绘图教学。

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力,判断力和空间认识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通过绘图的训练,学生最终能够形成立体观念,起到动脑,练脑的效用,会使形象深深地印在大脑的记忆之中,增加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课堂绘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吸引学生,。

综上所述,绘制生物图,既有益于丰富和活跃教学,又有益于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能够准确熟练地识别生物绘图,对学习生物乃至终生发展都是有益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八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没有过渡、课堂形式单一、课堂结束之前没有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都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以及听课效果,争取构建足以吸引学生兴趣、足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生物课堂。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毫无过渡,开门见山,学生翻开课本就直接进入到学习环节,这种做法表面上节省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益处,因为没有任何过渡和导入,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联系实际生活等种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使用联系实际导入法。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们很活泼地回答,列举了很多食物:面条、玉米、土豆、橙子、牛奶、羊肉等等,然后我继续问道:大家能说说这些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麦、苹果树,有的说牛羊以及各种动物。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食物与绿色食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然后我用如下导入语导入新课:“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有的直接来源于植物,有的间接来源于食物,那么,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探索吧。”这样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由上例可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用有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一方面拉近了学生和生物这一学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所以说,创新导入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传统的生物课堂一直都遵循着老师台上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课堂形式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枯燥、沉闷死板,很难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在学生一番讨论之后,我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列举一些贯穿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

(1)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2)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3)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在以上问题中,我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融合于其中,展示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通过课本或者其他资料探究问题,而学生所得到的答案正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讲授而言,学生对于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结尾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一节课学完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下次上课时就很难记得这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说,课堂结束之前不作总结,很容易导致一节课的努力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结束时,为了给学生指引梳理知识的大致方向,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我的问题来共同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换成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下节课回顾以及将来的复习。并且,这种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缜密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后梳理知识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作者:单位: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争取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十九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的有效图式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初中生物正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自然科学,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产生的效果和反思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希望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能有所帮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优化;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但很有效的思维工具,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各级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需要动手做实验的学科,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是有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此展开研究。

(一)课堂导学。

课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按照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原则,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并分发给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在独立预习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本小组的思维导图。

(二)课堂讲解。

在生物课堂开始时,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将知识点化难为易,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小组互评,分别找出各小组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最终点评。

(三)课堂练习。

老师要将思维导图对生物教学的优化作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方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们能够将本节课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宏观认识,再通过对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四)课堂答疑。

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范围。

(五)巩固提升。

在本节生物课堂结束时,老师可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引导学生再梳理一遍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对相关知识点做相关提升,让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拔高知识点。

(一)提高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本节生物课进行预习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学生会遇到很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中变得大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提高学习成绩。

将生物课堂的核心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用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是思维导读中心环节。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结合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知识点串联,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并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拔高知识点,遇到变形题目也毫不畏惧,甚至是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冷门问题,做到问题全收揽,而这也将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三)提高创新思维。

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构建思维导图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因此,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

虽然思维导图策略能够优化生物教学,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优化生物教学。

(一)善于分析,因人制宜。

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点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逐渐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知识,重在掌握。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最终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知识本身,重点在借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们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不同学生之间思维能力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老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慢慢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方式,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急于求成,只追求形式。否则,不仅将限制学生的思维,还将偏离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但与此同时,在应用该策略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高士民。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xx(01):173.

[2]韩昕蕾。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xx(14):62.

[3]严德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xx.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二十

生物教师可以从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加入到生物课堂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初中生物兴趣教学多媒体生物,在初中是一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学科。说它重要吧,中考才占15分,还是参考分。不重要吧!毕竟它也是一门考试学科。故生物被领导谓之小学科,家长谓之副科。学生谓之可学可不学的学科,生物课上打闹的有之,开小差的有之,写其他科作业的有之。这直接造成生物教师教学的困难。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生物教师可以从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加入到生物课堂中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课,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人和人相处,往往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给学生留的好,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第一印象差,那么学生将来的学习效果也好不到哪去。那么,如何给学生留一个好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讲课的语言要生动、幽默、诙谐。由于第一节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后边的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提前拿出来:“如克隆羊多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使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学科,上完这节课还要盼望下节课。

二、设疑导入,诱发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一样。教师在讲课之前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疑问,就会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给学生造成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在心里上形成一种期待。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气氛浓厚,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才会好。例如,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都养花吗?晚上把花放在哪里?”很多同学回答把花养在室内。这时我告诉他们,把花养在室内是不科学的。这样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此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老师,前边我们刚学的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怎么会有害呢?”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很简单,一起和我学习今天的内容吧!”这样的开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欲和求知欲。

三、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師,信其道。学生只有对老师感到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人是一种感性动物,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爱憎分明的阶段。学生私下里对每个老师都有个评价:“哪个老师脾气好;哪个老师脾气差;哪个老师对学生好;哪个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学生的心里都有杆秤。作为老师对学生好一些,关心一些,多与她进行一些交流,课下和孩子们多聊聊家常,讨论一下当前的奇闻、轶事,说些开心的笑话。学生和老师自然而然的心情就近了,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努力了,否则,他自己会认为不好好学习对不起你这个老师。在我十多年所交的学生当中,有个杨xx,父母离婚,脾气怪僻,不好好学习。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没事就找他聊天,和他谈生活,谈未来。结果七科考试学科中,就生物成绩最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永远是最好的生物教学方法之一。生物知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非常紧密。比如说,在讲到人的消化和吸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穿孔等,告诉孩子们人必须一天按时吃三餐,吃多吃少对胃都不好,由于这些涉及学生健康,其自然就感兴趣,这样也就带动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的知识的学习。再讲“尿的形成”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讲一些肾炎和尿毒症的知识,告诉他们不好好保护自己身体的话就会得肾炎,甚至尿毒症。那么由于学生平时经常接触这些,那么自然而然兴趣也就来了。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也,电脑技术在不断的革新和进步中。我们的教学也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只能用录音、录像教材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的方法。现在,我们除了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影片,还可以利用电脑播放多媒体课件(文字、图像、录像、动画等),利用电脑播放习题,等等。课堂教学中这些手段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讲解《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之时让学生观看动画血液循环,对学生这个问题时就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既能增大课堂的容量,还能够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方法很多,除以上所述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教学中不管什么方法,只要不侵害学生利益,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可以拿来使用,从而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青有.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xx.

[2]郭竹筠.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新途径[j].教育现代化,20x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二十一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所学习和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的严肃课堂氛围,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对生物知识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通过设疑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还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生物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使他们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逐渐增进时,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喜欢转化成学习生物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1、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进行探究。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会轻松地和教师进行知识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知识的理解,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新颖性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产生学好生物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从情感上拉近和生物学科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知识。所以,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使学生能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生物综合素质。

二、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操作,并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和分析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实验操作,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对生物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1、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操作的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设定实验方案,并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认真观察,随时记录下实验现象,并整理和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整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实验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让学生进行整理和总结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和同学分享,提高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行创新教学。

要使初中生物教学实现创新教学,教师不仅要利用好生物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激发他们思维活跃性的同时,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中,把他们带入到对大自然的探究中。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等,通过亲自观察,加深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等。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还要走入学生中间,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认真思考,积极谈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篇二十二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理念看待生命、理解生命,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不可逆性。这就要求初中教师从生命教育的视角下进行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初中教育论文;意义;对策。

生命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初中生物是一门揭示生命奥秘的学科,它解释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比如,植物向光生长,人为什么会长大,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伤口会愈合等。因此,生物课堂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好平台,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初中生物包含很多生命教育的知识,为生命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生物学主要是探讨生命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具体以动植物以及人体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自然。在中学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生物学这门学科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从植物的生长中,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全过程;从人类的进化和人的遗传发育中,学生可以体会生命的艰辛,进而促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认识生命之奇妙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课本知识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开始新课的讲解前,在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上对这些资料进行放映,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奇妙,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比如,在讲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内容时,我在课上放映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纪录片,在影片中,有些种子被埋在土质肥沃的地方,有的种子被埋在少水的地方,还有的种子被埋下以后,上面盖上了石头。在影片中,无论埋在哪里的种子,最后都能突破层层阻碍,长成植物。通过影片,学生都被生命的顽强毅力深深折服,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再比如,在讲到“生物圈中其他生物”这一章时,我给学生放映了纪录片三文鱼洄游。三文鱼洄游是一种正常的生物现象,但是这个洄游过程本身就非常励志。通过对影片的观看,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启发学生珍爱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2.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初中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我们不妨尝试新的导课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比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章,在上课之初,我就先提问学生:“有没有哪些诗句中体现出绿色植物的?比如,桃花依旧笑春风。”经我这么一提示,学生立马反映过来,纷纷将自己知道的诗句说了出来,然后我就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些植物。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安排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再比如,讲解“传染病和免疫”这一章时,我先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关于天花的资料,并引导学生朝着中国古代帝王的方向去搜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分享给其他同学。经过学生的`搜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染病以及人体免疫的认识,促进学生对生命的热爱。3.巧妙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生物占得分值不高,有些学生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及家长对生物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做课下作业时,将生物作业放到最后,做作业也不够认真,如果没时间甚至不做生物作业。面对这样的现实,生物教师要学会巧妙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生物知识。比如,在讲到“植物光合作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家中进行实验,植物可以选择小草,做四组对比试验,将一组植物放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一组放到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要罩上玻璃罩,一组放到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另一组放到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但上边要罩上玻璃罩。让学生每天进行拍照并做好文字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生命成长的美好,在感悟生命的同时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神奇,并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与兴趣。总之,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有关生命科学的自然学科,以生命教育的视角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师应该正确把握课本知识和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深刻感受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从而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1]李素云。浅谈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科学教育,20xx(2)。

[2]濮涛。在生物教学中体验生命教育[j]。生物教学,20xx(1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734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