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为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规范化的书面材料。编写教案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要。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样本,希望对您的教学设计有所帮助和指导。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一
主题活动开展至今孩子们对本主题下的一些歌曲、舞蹈都非常感兴趣,在唱唱跳跳的同时他们越发感受到了有朋友的快乐,而在之前《两只小象》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扮演角色找同伴一起表演,为此我选择了非常经典的《邀请舞》这个内容,想通过孩子对乐曲地反复听赏,感受舞曲的欢快节奏,并初次学习以邀请的方式与同伴跳舞,感受跳《邀请舞》的快乐。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夸夸自己的好朋友,感受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第二环节愿意跟着音乐节奏学习邀请舞的基本动作;第三环节通过邀请朋友跳舞,体验和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
1、愿意跟着音乐节奏学习邀请舞的基本动作。
2、尝试邀请同伴一起跳舞,体验邀请别人或被别人邀请的快乐。
音乐。
一、夸一夸——我的朋友。
1、你最喜欢班级里哪个朋友?为什么?
2、小结:你们非常了解自己的朋友,有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
二、学一学——邀请舞的基本动作。
1、师表演邀请舞的基本动作,幼儿欣赏。
说说:你看懂了哪些动作?谁来学一学?
2、师介绍舞蹈名称——邀请舞,告诉幼儿这是和好朋友一起跳的舞蹈。
3、跟着老师一起跳:脚跟脚尖跑跑跑,脚跟脚尖跑跑跑,脚跟脚尖跑跑跑,找个朋友一起跳;请你照我这样做,我就照你这样做,拍拍双手拍拍腿,转个圆圈握握手。
三、跳一跳——邀请朋友一起跳舞。
1、现在配上音乐看老师和xx小朋友一起来邀请朋友跳舞。
说说;我是怎样邀请朋友跳舞的?
2、请能力强的孩子做邀请者听音乐尝试邀请同伴跳舞。
表演的时候老师鼓励孩子一起听音乐以儿歌形式有节奏地念动作,来帮助孩子记忆舞蹈动作。
1)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邀请者,一组做被邀请者,跳完一遍互换。
2)幼儿去邀请时,老师根据音乐节奏轻声念儿歌,进一步帮助幼儿记住舞蹈动作。
将邀请舞的音乐放在“星尚doremi”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便于幼儿继续学习。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二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体验、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活动准备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1.以律动《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2.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1.完整欣赏音乐,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1.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愿担当角色表演,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在角色扮演区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动中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词版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三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四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们的耳朵听(播放音乐)。
师:喜欢吗?听了你想做什么呢?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首句拍手。
师:现在和我一起听音乐,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拍了几下手,就表示有几个乐句。
师:有几个乐句?没有我,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动作,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位置,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自己跟着音乐做出喜欢的动作,随便做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有点像什么?新疆舞,手腕要转起来!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要先做好准备。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幼儿围圈)。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作提升)。
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五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同情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欢乐颂》作品介绍。
*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六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舞蹈公开课欢乐邀请舞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们初次见面,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听。(幼儿欣赏音乐)
师:喜欢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教师边拍手边有语言轻轻提示)
师:拍了几下手?也就是有几个乐句?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
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今天学的开心吗?原来大家一起跳舞是件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好吗?(太仓市浏河幼教中心明德幼儿园王芳)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七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同情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乐颂》欢快的节奏。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欢乐颂》作品介绍。
一.欣赏音乐:
*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和对歌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小百科:《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八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会是什么呢?(幼儿欣赏音乐)。
知道礼物是什么了吗?(对了,是一段好听的音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欢快,轻松,想跳舞)。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1)、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小朋友们在每个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听听乐曲里一共有几个乐句。(教师边拍手边有语言轻轻提示)。
拍了几下手?有几个乐句?(4句)。
2)、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幼儿再次听音乐拍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说这首乐曲非常欢快,听了想跳舞,现在我们就来听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我会把你们做的动作记下来哦。(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1)、师:看,老师记了几个动作?
2)、现在我们把这四个动作连起来做一做!(一遍)。
3)、这一次,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两遍)。
4)、好的,我们听着音乐再来一遍,好吗?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三遍)。
5)、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不看图谱再来一遍)。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
师:有了好听的音乐,也有了好看的动作,我们把它变成一个邀请舞,好吗?
邀请舞有邀请的动作,可以怎么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
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1)、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2)、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
3)、师:我们继续来邀请朋友!(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得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我们回到教室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跳舞,好吗?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九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今天,我开了一节舞蹈课《快乐邀请舞》,上完这节课后我感想很多。我很喜欢这节课,总体来说我对自己上的这节课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活动的教案设计是比较成熟的,环节设计循序渐进,遵循人体的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活动选材也比较新颖,虽然也是学习舞蹈,但内容是学习一个邀请舞,邀请舞不会乏味枯燥,可以更多的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重点主要把握在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学跳邀请舞两个方面,创编动作环节相对把握较好,创编动作的时候,我在活动之前首先预设了许多的动作,都是幼儿容易想到容易做出来的动作,并且对这些动作的提问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最后把每个动作总结成优美的语言,这是为了在活动中更好的引导幼儿,启发幼儿的记忆,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堂驾驭,以免发生语言障碍。在幼儿创编的时候,再发现较美观较有创造性的动作,进行简笔画记录,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动作创编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这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掌握舞蹈动作,但是在语言的指导上还是有所欠缺。
到后面的学习邀请舞的环节时,学习邀请的动作这个环节没有配合音乐尝试,所以幼儿比较生疏,因为还没有掌握,所以整个舞蹈连贯性不好。问题就是学习邀请动作与整体舞蹈的协调的要求讲的不够清楚,动作的节拍也没有讲述清楚,。其实教案原来设计是2拍一个动作,做4次。然后考虑到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稍作了修改,改成了4拍一个动作,做两次。在活动的时候还是没有讲清楚要求,导致有的幼儿4拍一个动作,有的幼儿2拍一个动作,甚至有的幼儿不会做。但是在这里注意到了细节的把握,如:做邀请动作的时候引导幼儿眼睛要看着对方,脸上要带着微笑,有礼貌的邀请。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有三个幼儿同时去邀请了一个幼儿,后来她们中有两个后到的主动离开了,这是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问。“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邀请者同时去邀请一个人,怎么办呀?”问题抛出来,大多数幼儿没有反映,但是有几个幼儿说出来“晚来的去找其他的朋友”。也及时解决了问题。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十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教学反思:
今天,我开了一节舞蹈课《快乐邀请舞》,上完这节课后我感想很多。我很喜欢这节课,总体来说我对自己上的这节课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活动的教案设计是比较成熟的,环节设计循序渐进,遵循人体的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活动选材也比较新颖,虽然也是学习舞蹈,但内容是学习一个邀请舞,邀请舞不会乏味枯燥,可以更多的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十一
生活在城市的我,看着已经略显陌生的农历计年,一进腊月,喜事不断,鞭炮连连,小年将到满街挂满了大红灯笼和红红的中国结。我明白,中国人的“新年”终于要来了。
大人们大包小包,将年货拎回家;小朋友们试穿新衣服,踮起小脚丫,在镜子前久久不肯离去。
爸爸妈妈的手机响个不停,祝福短信一条条挤进来。我们小孩子洛有些不满地嘟起小嘴:“妈妈,快看啊!天上的礼花好美。”
包饺子可是中国人过年的必修课。爸爸妈妈分工明确,爸爸擀皮儿,妈妈包饺子。忽然冲出来个凑热闹的小家伙:“我来当搬运工,给妈妈送饺子皮。”
美的舞蹈,让人捧福德小品,轮番上阵。一家老小聚在电视机前,大大小小的眼睛被荧屏里的内容吸引。
零点的钟声刚刚响起,炮竹就争先恐后地爆开,今夜无人入眠。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十二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1、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理解图谱意思)。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四、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十三
1、鼓励幼儿能从不同的旋律、歌词、动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歌舞,引发对少数民族表达方式的兴趣。
2、感受小组、集体初步合作编舞、跳舞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集体舞"爱我中华"进场)。
一、讲讲、猜猜知道的少数民族(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大声地用有节奏的语言节奏、大胆地用各种肢体动作表达表现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数民族。)。
1、师: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大声地告诉大家?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二、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主要关注:师生间、幼儿间关于合作表演情况和方式的交流。)。
小结:今天我们不但跳了自己排练的舞蹈,还学到了一些记舞蹈动作的好方法,学习了别人好看的舞蹈动作。
三、集体跳各民族舞蹈(主要关注:1、幼儿能对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乐节奏自主地舞蹈。2、每个幼儿能否把学习到的新动作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1、听音乐顺序排列少数民族图片。
2、集体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师表演。
本次活动是一次舞蹈活动,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动作的表现。活动中,我通过欣赏、表现、个别示范、集体尝试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借助歌词进行表演。由于动作的表现有歌词的依托,因此表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通过对个别孩子表现力的关注,从而提升孩子表现的表情、动作的优美,同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动的亮点在于利用简单的道具(一个有颜色的记号),既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左右脚的区分,又降低了集体舞的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集体舞的学习以孩子自主探讨为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在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更退后一点,不要太急于抓住一个正确的答案就马上尝试,可以多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动是一种美育活动,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音乐才能也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整个活动孩子情绪愉悦、积极,表现欲望非常强。
欢乐邀请舞大班教案篇十四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即将和孩子们一起迎来红红火火的农历新年。张灯结彩、合家团圆、走亲访友、互送祝福是我们成人眼中的过年。但孩子眼中的过年又是怎样的呢?“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圣诞树下的礼物”……孩子们面对的是多元文化所带来的精彩纷呈的世界,“中国年”的印象反而变得模糊了。我们是中国人,华夏文化是我们的根,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首先要爱本国的文化。因此,为孩子营造浓浓的过年气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过年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过年习俗,体验过中国年所特有的'欢乐,从而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是本次活动的初衷。而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我们不仅要让中国孩子过中国年,还要让外国孩子也来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神韵。此外,我们还想在新春前夕,借此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嘉定学前教育的风采,为新一年的嘉定学前教育工作添上喜庆祥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迎来一个“开门红”!
本活动将于20xx2月2日在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内举行,现就活动安排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孩子们在了解“中国年”、参与过“中国年”的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过年的快乐。
2、展示嘉定学前教育风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在嘉定的公信度,更好地。
推动学前教育乃至嘉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嘉定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嘉定区实验幼儿园。
友情客串:丰庄一幼、望新幼儿园、徐行幼儿园、华亭幼儿园、沙霞幼儿园。
三、拟邀请的领导与来宾(略)。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xx2月2日上午9:00至11:30。
地点:嘉定区实验幼儿园(梅园路281号)。
五、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议程。
9:00—9:30。
1、来宾签到。
2、亲手制作压岁红包。
9:30—10:30游园会:中国传统文化大赏。
10:30—11:30动手制作并品尝中华美食。
2.具体安排。
1)多彩的传统文化。
内容。
地点。
责任单位。
狮龙迎宾。
园门口。
实验幼儿园。
压岁红包制作工场。
园门口。
实验幼儿园。
京剧社。
圆厅。
丰庄一幼。
武术馆。
塑胶场地。
徐行幼儿园。
茶道。
杰立卡教室。
实验幼儿园。
灯谜廊。
小树林。
实验幼儿园。
书画斋。
小三班。
实幼、华亭幼儿园。
纸艺坊。
中二班。
望新幼儿园。
围棋馆。
电脑房。
实幼、沙霞幼儿园。
唐装show。
多功能厅。
实验幼儿园。
2)动手制作并品尝中华美食。
地点:新大楼底楼活动室中国餐厅(一)(二)。
六、“欢乐中国年”环境创设要求。
(一)用色:
1、主色调:中国红。
2、辅助色:金色、银色。
(三)材料:
1、外出购买:中国结、红灯笼、大红布、金色布、银柳、竹制品等。
2、幼儿自制:百鸡报春图、纸灯笼、门帘、纸鞭炮等。
七、安全保卫工作。
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实验幼儿园总务部门。
安全工作方案另定。
八、宣传工作。
责任部门:局宣传科。
1、活动前:做好有关宣传工作,扩大影响,落实具体工作。
2、活动中:邀请新闻媒体采访,落实统发稿,落实摄像、摄影。
3、活动后:及时采编信息,向教育网及市、区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九、其他工作。
请柬:除了写明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以外特加注明:“所有来宾着唐装入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7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