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乡中秋节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2:33:15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0 12:33:15     小编:雨中梧

探究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我们应当时常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完美的总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越来越近,月圆之光一夜又一夜悄悄走近。多少轮中秋月圆在夜晚悄然而过,又有多少轮满月即将来临?“世间悲欢离合,月色阴晴。”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在失败面前被打败。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难过,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二

例文一:

今夜的月亮,如此皎洁;今夜的天空,如此明亮;今夜的星星,如此闪亮,今夜的我,如此忧郁……皎洁的月光洒在我身上,望着这迷蒙的月光,我想到了,想到了几年前的中秋夜……“妈妈,看!这么多星星,真是好棒,一闪一闪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陶醉着,我是一个大熊猫,叫咪咪。住在森林里,在大森林里无忧无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的竹子不是很充足,所以就要由爸爸来帮我们找竹子,我和妈妈就要等爸爸回来……我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想到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真的很开心,很幸福,于是忍不住笑了。妈妈,溺爱地说:“傻东西,笑什么啊。”“我在等爸爸,爸爸什么时候给我们带竹子啊?”“放心,爸爸会回来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嬉笑着等爸爸回来……哦!不妙!是爸爸的声音!我在森林里隐隐约约的枪声!爸爸有危险!“爸爸!”我不禁失声哭喊。妈妈也神慌意乱,把我藏在了一个山洞里,妈妈临走前,说:“咪咪,妈妈……妈妈,有,有……可,可能……不会……回,回来……”“不!妈妈,不要离开我,我离不开你!”我哭喊道,但是妈妈还是深情的吻了吻我,随后就毅然离开了……随后,我听到了一阵枪声,不禁潸然泪下……然后,我被好心人送进了动物园,动物管理员阿姨好生招待我,给我食物,房间,水,东西应有尽有,但是美中不足的,还是没有爸爸妈妈陪在我身边……但是,我还是很感动,这世间还是好人多,我们动物和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感情的,这么多人来照顾我,我真的好感动……这个中秋夜,我望着月亮,心里默默念叨:“这个中秋不再孤单,不孤单。”

例文二: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

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不仅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咏月颂月,还有借月抒怀。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人想起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例文三:

今天,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回老家过中秋节。

在老家,我见到了我的两个小外甥,一个叫川川非常乖,一个叫果果却非常淘气。在我的老家有两座院子,淘气的果果总是在两座院子间来回跑动,害得我也跑来跑去,不一会儿,我就满头大汗了。我听话的川川呢?他一边坐在床上张着嘴让我为他小馒头,一边听我讲故事,一动不动的,我不禁夸奖他:“川川真是好孩子。”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饭时间了,爸爸和哥哥抬来一个大桌子,我想:一定有许多好吃的,我一定要给我的小外甥多夹几个菜。不一会儿,爸爸和他们端来大盆大盆的菜,让我口水直流。

饭后,我看见院子里有许多没剥皮的玉米,大人们在剥玉米,我们在搞接力赛,把大人剥好的玉米,送到院子的另一边。慢慢地,慢慢地,对面成了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山了。

晚饭时间到了,这是最重要的时刻,我把月饼拿到院子里,一小块的一小块的,分给大家吃,大家都说:“真甜,真甜。”……哈哈哈……我们全家坐在院子里,望着皎洁的明月,吃着可口的月饼。

在今天,我明白了,自己快乐还不行只要家人快乐,团圆就行了,这样才是最快乐的!

中秋。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三

昨天下午四点多,我们去红树林过中秋。我们首先把吃的都放在一大块垫子上,我望着那些吃的,嘴都流口水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瓶瓶的酒,我真担心他们喝的走路都七扭八拐!

男孩子们最兴奋,只吃了一点点东西就玩儿了,女孩子也挺兴奋,她们没吃点东西就玩儿了,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心里想:反正多吃点东西力量会更足一些嘛,用不着那么早去玩儿。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别看我们这一点点人,整块垫子却充满了欢声笑语,爸爸妈妈们嘻嘻哈哈的笑着,我也好奇的凑热闹了。

我们大家都吃饱了,妈妈领着我去看月亮,本来我坐在那里哼哼唧唧的不乐意,但是爸爸答应我只看一眼就回来,我才磨磨蹭蹭的过去了。前面的景象令我惊呆了:一轮满月挂在天边,白白的,亮亮的。我陶醉了等爸爸叫我我才醒了过来,我一蹦一跳的走了,心里却还在想那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像灯一样刺眼呢?真奇怪。

过了一会儿,男生们召集我们去树木基地,我和莫斐然住在一棵枝叶稀疏的树上,翁家宝也在。我们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除了莫斐然,她说她太没有力气了,爬不动,也很害怕。我觉得爬树成了我的乐趣,不过有时候我还是被莫斐然吓得心惊胆战,明明挺壮的树,被她说的软弱无力,好像要断了似的。

我们玩的都很累了,就准备睡觉,结果太兴奋了,又玩起了猫抓老鼠,玩的气喘吁吁,不亦乐乎。当爸爸妈妈说走啦,回家啦,我们都好失望,希望再玩一会儿,但是十一点多了,大家都很困,我们就带着高兴而又失望的心情离开了。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五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每年到了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欢聚一堂,一边品尝着丰盛的果实,一边欣赏着中秋明月。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我家乡的中秋节。

作文。

希望你喜欢。

家乡的中秋节虽然比不上春节的热闹,比不上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比不上端午节有纪念意义,但是我却喜欢我们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它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赏月、聊天。记得去年中秋节我非常的高兴,吃完了晚饭,就拉着家人跑到阳台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从东方冉冉升起。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了大地,它看上去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的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我们每个人都拿了个月饼,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竟然如此好吃,我们每个人吃的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听见外面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可能是有人在放炮祝贺节日吧!我吃着月饼,突然抬起头来,好奇的对爸爸问:“爸爸,你能告诉我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爸爸笑了,亲切的对我说:“当然可以了。相传在元朝的时候,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是又怕让朝廷知道了,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放进饼里,以送饼的名义,偷偷把消息传递出去。最后起义终于成功,为了纪念,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样,就出现了中秋节。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的今天,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我听到这句诗,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乡的中秋节。我爱家乡的中秋节,更爱中秋节一家人围座一起喝茶赏月其乐融融的温馨景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夜幕降临,家乡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郊外的风景区云洞岩赏月。今年的月亮十分圆,像一个大大的月饼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望着那皎洁的月亮人们不禁遐想联篇:嫦娥和玉兔真的在月亮上翩翩起舞吗?吴刚酿的酒真的那么香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说到月亮,说到中秋,你是不是马上就想起了美味可口的月饼呢?家乡的月饼琳琅满目。口味众多,有:巧克力馅的。有芝麻馅的……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月到中秋分外圆。到了晚上,我们全家都团聚在一起赏月。

“瞧!月亮出来了!”我们听到弟弟的呼喊声抬头一看,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普照在美丽的大地上,一个个月饼在月光下显得那么美味,它把我们几个小朋友吸引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弟弟乘我们不注意偷偷地咬了“状元”饼一口,开心地说:“状元饼好好吃呀!”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把我们全家都逗乐了。开始博饼了,妹妹首先博到“*”,弟弟摇摇手中的骰子,闭着眼睛喃喃低语:““状元”,“状元”!”没想到却博了一个“二举”,失望极了。轮到爷爷了,只见他手掌合拢,随意掷下骰子,哇!

居然是“状元”呢!月饼陆陆续续的没了,有趣的中秋博饼慢慢地接近尾声,美好的中秋节转眼间就要结束了,望着故乡的明月,我恋恋不舍地说:“玉兔姐姐,明年再见!”小朋友,你们说我家乡的中秋节是不是很有趣呢?欢迎你们到我家乡来亲自体验!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一大清早,爸爸妈妈就上街买菜去了。我就在家里剪“喜”字,贴在墙上,给家里增添喜气。

下午,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乎着杀鸡、切菜等……我就在卧室里折纸鹤,每11个串成一串,表示欢迎中秋节的到来。

晚上,爸爸妈妈姑姑做菜时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动作比以前利索多了。爷爷奶奶看着丰盛的晚餐,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餐,做好准备,等待月亮的出现。

月亮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我们洗过手,手里拿着塑料叉,我等不急了,叉起月饼咬了一口,爷爷看见了,刮了我一下鼻子,说:“小馋猫。”弄得我怪羞的。月亮慢慢地,越来越圆,越来越亮,发出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我们的身上,好像披上了银色的衣纱,漂亮极了。我指着月亮说:“快看呀!快看呀!月亮好美呀!”爷爷奶奶看了看了月亮,说:“月亮真美呀,让我貌同品尝月饼吧!我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赏月吃饼。爸爸妈妈各拿着一杯陈年老酿,双双走到爷爷奶奶的跟前,齐声说:“祝爷爷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不老。”爷爷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我盼望着美梦成真的那一天。

俗话说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十四的月亮十五圆。那天我与家人做在月下边吃月饼边赏月。那月饼带着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还伴有香甜的味道。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静静的。只留一片墨蓝色的天空。这我回想起小时候曾在北方生活过。那时有无数颗星星映在天上。那星星好像一个个金黄的梨挂在哪好似树藤的天上。反正在印象当中月亮要比这里大,星星也一样。而且是黄里透白的。

啊!我看见那月亮的下半部分有一些阴影。莫非那就是嫦娥的寒宫,我想象着嫦娥抱着玉兔坐在窗下看着天空。她的嘴里还嚼着月饼。那月饼的皮是像冰一样的精致,那馅是像沙一样软。今年嫦娥也学会节省了,她也没做新衣服。她身上穿着那件白色的裙子配上长长的粉红色的披肩,好似回到几百年前的样子。别有风韵。玉兔戴着一个卡通型的眼镜,显得好斯文。寒宫里灯火通明不过用的都是蜡烛或是led灯。门卫和佣人安排了很多。里里外外非常安全。生活不再是锦衣玉食,而是简单朴素。嫦娥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那人生的俊美好似兰陵王。他陪伴着嫦娥度过了中秋节。玉兔也不再是千年小妖了,它变成人形后有不少人追它。为此寒宫里变得特别热闹。

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月饼已经被家里人吃光了。咳,只能吃水果了。月亮依然又大又圆又皎洁。有时也被从旁边所漂浮过来的薄云遮住,像位姑娘用纱布遮住脸一样。

总之这个中秋节我过得很快乐。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幻想。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语乐融融。中秋之夜是个祥和,美好的夜晚,家家欢聚一堂,坐在月光下吃月饼,该是多么舒服呀!去年的中秋节我是在我奶奶家过的,那一天,亲人们都来了,还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最热闹,我们一家欢聚一堂,坐在阳台里等待月亮仙子的出现,可是等了半天,连月亮的影儿都没见着。我有些灰心丧气,抓起一个月饼吃起来,我心里有些纳闷。

为什么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呢?我就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在元朝的时候,君主怕子民造反,就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这十家还要供养一个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横行霸道,人民叫苦连天,一位正义的大臣看不下去,就在中秋月下,给月饼里塞进许多写着"爱国正义,推翻王朝,一起连手,还我河山"的字条,把这些月饼送到人们家里。人们看到字条,就有了动力,最终,推翻了腐败的元朝。往后,就有了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

听完奶奶讲的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突然,弟弟叫了一声;"快看,月亮升起来了!"我们望着那皎洁的月亮,眼圈都红了,想到了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归家的人。这时,奶奶从冰箱里拿出几大盘月饼和许多好吃的,摆放在月亮的下面,听说这叫做供奉月亮。奶奶在烧香敬纸,我看着头顶上的月亮,她越来越亮,仿佛正对着我们笑呢。这个晚上,奶奶家的笑声一直到十二点才结束。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家乡的中秋更是热闹。我喜欢中秋节,明月皎皎,寄托着我们的思念。每当我看到月饼,就会想起亲情味浓的中秋来,吃到月饼,就会想起那民风独特的家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七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我有供月神,吃月饼的习俗。晚上的团圆饭过后,家长们摆上了水果和月饼,供月神,供完月神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水果。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吃东西呢也是有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那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吃了祭品就会更吉利,更有福气。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还有在河边放河灯的习俗。团圆饭后孩子们自发地做起了橘子灯,我们吃完橘子把橘子皮做成一盏花灯,在里面放半根小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放到附近的小河里,橘子灯顺水流走了,带着孩子们的祈祷和愿望,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美好时活的向往。

我喜欢家乡的传统节日,更喜欢家乡的中秋节。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八

我的家乡是首都北京,这是一个很大很美的城市,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假期的时候。

很高兴我能住在天安门的脚下,每一天都跟看五星红旗的步伐生活。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所有政治、经济集中的地方,虽然我还不是很了解这些,但每次听爸爸妈妈说的时候,我都很有兴趣。我的家乡有很多著名的景观,比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这都是外地游客喜欢去的地方,为此我也感到很自蒙。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以后把我的家乡北.京建设得更好!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九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也有不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其中四大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就让我爱得深沉。

每年中秋节的月亮格外的圆,明亮,好像一个得到糖的小孩,整个世界只有它在发光,发亮,感染着周围的一切!哟,不如去街上逛逛吧!嗯,什么味道?心里暖暖的!哟,原来街头的小__在炒田螺,还真是饿了,咕咕咕咕咕……恩,赶着回家,下次再尝尝小__的手艺!

家里里里外外都张灯结彩,特别热闹。什么三姑六婆,姨妈姑姐,一个不少,群员到齐。看!二叔他们一家都来了,就连在__留学的小_姐姐也回来了,心里莫名多了一份温暖。

家乡的中秋就这样,平凡却有着满满的幸福!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

中秋节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近了。前几日去超市,到处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中秋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突然有些怀念家乡的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总是在我们的期盼和等待中如约而至。中秋节前夕,母亲总是会做很多月饼,月饼比超市卖的要大很多,但没有超市卖的月饼那么精致那么花样繁多,可却甜美无比。除了这些小月饼,母亲还会在中秋节当天准备一个超级“大月饼”,月饼里的馅是芝麻、花生和白糖,晚上母亲会烧一堆柴火,待到柴火燃尽后,把那个超级大月饼放到平锅里,然后上面再盖一个从邻居家借来的同样大的平锅,之后把柴火灰盖到平锅上,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一个黄灿灿美味无比的大月饼就出炉了。在我们的期盼中,母亲把这个大月饼切成四份,每人一份,咬一口甜美酥脆好吃至极。我和弟弟总是很快地把自己的那一份吃得精光,生怕吃慢了被人抢了去。

吃完月饼我们会在葡萄架下玩耍,父亲也会拿出他珍藏已久的陈年老酒喝一点。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空气很纯净,月亮很圆。

在童年的记忆里,中秋一直是和家里人一起度过。直到大学毕业后去了另一个城市工作,在另一个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家,在中秋的时候,在异地的我还是会想念家乡的中秋节和我至亲至爱的亲人。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一

在我的家乡河唇,中秋节同春节一样隆重。这天,一些到外地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来过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会被我们当地人称作“团圆节”。

每年中秋前,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准备最好吃的月饼和各种新鲜水果。奶奶说,这是为晚上“拜月光”所准备的。到了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就会早早地把大阉鸡杀好宰净,然后和一大块一刀切的猪肉一起放锅里煮熟,再和月饼、水果之类的供品一起挑到“社”里“拜公”,希望“阿公”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吉祥顺利!

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来了。我们早早在院子里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了月饼、水果,准备开始“拜月光”的活动。我把那个最大的月饼摆在桌子中间,两旁放着最新鲜的水果,一家老小就开始一边赏月一边吃东西。此时,大人们往往会告诉小孩:吃东西得先吃祭过月神的祭品,因为吃了之后小孩子会变得更乖、更聪明、更有福气!不过,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小孩子才不会认真地坐在那里赏月呢,而是在皎洁的月光下追逐嬉戏,院子成了我们小孩子快乐的天堂。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二

家乡的中秋节很宁静,两盘月饼,一盘水果,一杯茶,想到都要醉了。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赏月,听爸爸讲天上的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银河、北斗七星……呼呼,好美的童年的家乡的中秋节啊!家乡的中秋节是否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别人家乡的中秋节的美景吧。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

对联。

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记得小时侯最喜欢过中秋,在我心目中,中秋比春节还好玩,因为可以玩火球!从我记事开始这样的习俗就存在了,每到夜色开开来临,就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出门了,在家门前的马路上把几天前就准备好的火球点着了,然后沿着马路,成群接队的出去玩,胆子大点的会去田野里!

不知道是现在已经是大人了,还是怎么了发现中秋没有小时侯好玩了,街上也没以前热闹,可能是现在孩子少了,马路宽了,玩火球的小孩也只是星星点点,记的小时侯,我家门前的马路一眼望去,是长长的火龙,排成”一“字行,依稀记得,我把中秋节的场景写成。

作文。

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作文写的好。

我做过调查,只有我家的镇上有这个风俗哦!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因为老爸老妈小时侯就经常玩!不过他们那时穷,只是用干芦苇还是什么的扎成捆,点着了烧的,从我小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火球了,因为火球轻巧。火球是用布包裹着棉花,在用铅丝把它扎起来,要裹的紧些,扎成球状,可大可小,然后把扎好的火球放在煤油或汽油里泡制,泡的久点,当然点着了火团也是最旺的,在用竹竿挑着铅丝,拿着竹竿火就烧不到人了。昨天晚上我还看见有的小孩拿的不是火球,像是装酒瓶的盒子,四面剪了,用透明的塑料的硬壳把剪掉的地方封上,在里面点上一支蜡烛,也用竹竿挑着,一般都是女孩子拿,因为她们胆子小而且也安全。

晚上家里还要祭拜月亮,在院中放一个桌子,对准月亮的方向。桌上放有水果,两到三样,月饼,还有家里做的饼,也要是圆行的,在放上酒,并倒在酒杯里。还要点上一束香。家里的每个成员依次的要对着月亮磕三个头,还要许愿哦!向月亮诉说美好的心愿!

小时侯为了玩火球都是没吃饭就出去了,玩了一圈回来草草的急冲冲的吃点,给月亮磕头(对于这个还是很慎重的),祭拜完就又拿了一个火球出去了,通常在那天晚上我们都会疯到十点才回家,而且不可以空手而归,即使在外面拿根稻草回来也可以,还有就是如果火球还是亮的也是不可以把它带回家的,好象这样不吉利,反正长辈让这么做,我们就听着,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也许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分俗吧!

可能这也是我们这里最具有特色的节日了,其他的节日都和别的地方差不多!希望这种习俗能够长久的存在!好怀恋小时侯的中秋!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三

中秋节前夕,心中有些期许,想象手捧香味蔓延、有着月亮般脸庞的小饼,一口口都与心灵深处涌出的洪潮相融。亲手放飞寄存我对月亮、对中秋的倾心爱恋的许愿灯,希望它可以传达我对月亮朦胧衣纱,披拂月光与凄美的赞叹。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着《中秋晚会》,一年又一年内容相似又枯燥的节目使我心里出了神,偷神地目光转向窗外,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风哥哥时不时在她耳边夸她几句,就害羞地把脸藏在云层里,蒙上一缕细纱,显得有些娇气,但更多的是迷人。她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悄悄从云纱中偷偷地把眼睛露出来,看我们过节呢!

与古代的节日有所不同,古代人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那时的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也因为这个,中秋节更加受人们重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的思念在中秋节这一天终于可以倾泻出来,也无实不是一个促进社会与亲情发展的好作用吧。可嫦娥却在后悔着她冲动后的结果。一颗长生不老丹使她与爱人永世隔离,月亮的光芒把她对爱人的爱慕贮藏在玉兔身上,与她相伴。凄美的爱情与她的美貌一样记忆在心间。

我喜爱中秋节朦胧月色与星空交织成一幅和谐优美的月夜景色,喜爱幻想月夜传说的懵懂爱情,喜爱家人观景欢声笑语的尽情欢乐。欢乐、凄美、神奇构成我中秋惆怅的心情,月光的纱衣披在全身,感受它欢乐又凄苦的回忆。

恋中秋,念中秋,爱中秋。爱欢乐,爱团圆,爱景色。希望月亮娃娃—都嘟着嘴关注我们的赏月、欢乐。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四

我爱中秋,圆圆的月光,圆圆的月饼。我爱月亮,淡淡的光芒,淡淡的美丽。我爱夜幕,安静的颜色,安静的守护。月亮有了夜幕显得更加清美。而中秋节无疑是其美的极致表现。

晚饭过后的月亮分外明亮,辽阔的夜空中没有一朵白云,浓得化不开的黑夜里,一轮圆月在高空中耀眼的闪光着。天空中明亮的皓月,成为我们欣赏的美景。我们对着天空祈祷,祈求平平安安,清爽的秋风拂面而过,清清凉凉,舒舒服服,惬意极了!

中秋,总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向往,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希望我的家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五

中秋节月亮会变得很圆很圆,像一个金色的饼一样,中秋节还有个名字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在这天我们要吃团圆饭,而且还要吃月饼。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盼望着欣赏月亮,等啊等啊,月亮终于露面了。

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现在才露面,突然,哥哥说:“月亮像什么?”好吃的妹妹说:“像一个大大的月饼。”淘气的弟弟说:“像一个大飞盘。”我想了想说:“月亮像一个羞答答的姑娘。”哥哥听了后说:“说得好。”

天渐渐地黑了,我依然不想睡觉,而是想看一晚上的月亮。

(指导教师:贾志容)。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六

翻过八月历,就快到中秋节了。日历上的那三个小红字,一瞬间到达身体最柔软的部分感觉温暖但略有刺痛感。

小时候在家乡,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我围着他们的膝盖走来走去,听他们讲一些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诱惑力远不及一个小月饼。所以我经常听到一半就吵着要月饼。妈妈会从壁橱里变出月饼。大部分是村里杂货店花一两毛钱买的便宜月饼。恐怕连一块馅饼屑都买不到了,但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款待。

记得那个时候的月饼好像没有馅,有的只是塞了一两颗泥状冰糖。国内简陋的杂货店,父母口袋里拖拉扯扯的零星钞票,只能买得起那样的月饼。我一次给我和几个姐妹买了七八美分。爸爸妈妈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幸福的相视而笑。

我递了一块说:“妈妈,你也可以吃!”妈妈握了握她的手,“我们老了,牙没了,你吃吧!”那时,我天真地以为爸爸妈妈真的不想吃饭了。自己解决了贪心。吃完自己的那份,我就去劝姐姐们给我吃。而现在我发现,二十多年过去了,妈妈“变得”喜欢吃月饼,牙齿出奇的好。

屋后的葡萄架下,月光把一串串的葡萄装饰得晶莹剔透。晚风摇曳,光影飘荡,一切都是那么生动美好。父亲倒了满满一杯白葡萄酒。妈妈和我们拿起麦饭石。“来干杯吧,团圆团圆,平安无事!”父亲不善言辞,没有什么比家庭更好的了。方桌重逢更有意义。我们一口气喝完了。

如今,我们一家人搬离了家乡十多年,爸爸妈妈相识在千里之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少见。我妈妈有时会打电话问我目前的情况。我知道她想念我,她应该知道并想念他们。

妈妈又站在路口看着我回家了吗?

小学生家乡中秋节篇十七

我国北方地区,中秋节一般都在农历八月十五,而我的家乡,中秋节在农历十六。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宋朝时候,那一年的农历八月初,岳飞大败金兵,百姓送月饼犒劳岳家军。岳飞没吃百姓送来的月饼,在月饼里夹上报喜的条子,送到各地让百姓在赏月时共乐。因为舟山地处海岛,岳将军送来的月饼漂洋过海,所以比其他地方迟了一天。

八月十六那天,村子里再穷的人都会买些月饼。出门在外的家人,在中秋节那一天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八月十六晚上,月亮显得特别圆,特别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其乐融融。

我爱,因为那天是团圆的节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399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