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函数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6:39:15
if函数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时间:2023-12-12 06:39:15     小编:笔砚

积累经验是人们不断成长的过程,总结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流畅,段落转接自然,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我们的观点和结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一

正比例函数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函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及图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节课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等知识。在描点法的学习中初步感受了通过描点法画出图象,并感知其增感性的过程,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问题不大。

知识技能:1、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特征。2、能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3、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数学思考:1、通过“燕鸥飞行路程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2、通过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学习和探究,感知数行结合思想。

解决问题:1、能够要求运用“列表法”和“两点法”作正比率函数的图象。2、会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1、结合描点作图,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通过正比率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由于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同时渗透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比率函数的概念。

难点:正比率函数的性质。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二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近8年考查7次,以解答题为主,且综合性较强,一般涉及求交点坐标及顶点坐标。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的知识点有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a、b、c的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增减性、对称轴、顶点坐标及与x轴、y轴的交点。

2、教学目标

(1)认识二次函数是常见的简单函数之一,也是刻画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能正确地描述二次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或函数关系式说出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及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3)、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教学重点: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二次函数的平移

4、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象或函数关系式说出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及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激情导课,学生自学自做,教师进行面批,组织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检测导结反馈。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疑问,尽量让学生互相解决,教师起到帮助、组织、合作、协调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实践练题和检测导结,经过严格有梯度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同时鼓励和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学—导—练”三步为主线,以“六环节”为结构,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以问题“引”自学,以自测“显”问题,以优生“带”差生,以点拨“疏”疑点,以训练“巩”新知。

由于是复习课,因此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让他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推理、小组交流,直至最后探索出结论。以引导、探究、合作、点拔、评价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1、挑战自我;

2、考点清单;

3、夯实基础;

4、小结感悟;

5、目标检测

6、拓展延伸

7、作业布置。

1、挑战自我

出示3道有关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的中考试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引起有关知识点的回忆。第一题是二次函数对称轴的考查;第二题考察图象的平移;第三题解有关抛物线与系数a、b、c关系的题。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开篇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

2、考点清单

师生共同回忆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a、b、c

的关系3、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教学效果:预计学生对这些知识有遗忘,应积极引导回忆问题,达到对知识点有明确的认识。

3、夯实基础

师生共同探讨四道典型例题,强化知识点的灵活应用。题让学生先想后答,遇到难题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全班展示,充分发挥学生对积极主动性。

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学习二次函数有困难,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4、小结感悟:说说你在本节课解题过程中的收获及疑惑?(小组交流)

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反思回顾,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相关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目的增强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5、目标检测: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漏补缺。并要求学生在规定五分钟内完成,同时对每道题进行分数量化。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以便学生核对。同组的学生进行作业互相批改。并把结果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掌握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当堂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课下进行适当的辅导。

6、拓展延伸: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7、课后作业:《中考指导》62页——64页。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欢迎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导!

1、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课堂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2、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动手实践,而不是使合作流于形式。要把合作交流的空间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还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让全体的学生都动起来。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三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别,所以本节课采用分层教学。既创设舞台让优秀生表演,又要重视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具体题目安排从易到难,形成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能依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学习和探究xxxx考点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

3.查漏补缺,采用小组学习使复习更有效,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活动1]学生分组处理前置性作业

教师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指导。

教师重点关注学困生。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习题进行分层处理,树立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2]师生共同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自主研究,分组讨论后,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

教师重点归纳数学思想。

通过对习题的处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二次函数有关概念及性质的理解,能用函数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小组学习也使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

[活动3]习题现中考

例1(xxxx,南宁)

教师结合教材对比、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例题

教师归纳: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梯形的面积等知识。

对于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关键要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把握题型,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解题的突破口。

[活动4]例题现中考

例2(xxxx,济宁)

例3(xxxx,黔东南州)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让学生讨论回答这两道题的共同特点。

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概括、归纳出“每每型”二次函数模型的题型特点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活动5]知识提高阶段

教师给出一组习题,学生讨论完成。

知识再运用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活动6]小结、布置作业

问题

本节学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布置作业

把错题整理到作业本上。

师生共同小结,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参与小结并有不同的答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回顾思考的习惯。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四

【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能看作函数.

2.初步感受函数表示的三种形式:表格法、图象法、解析式法.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会相应地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函数概念中“唯一确定”的含义.

2.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计意图】。

本节公开课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之下,按照djp教学模式常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本节课中具体作以下几点反思:

1.函数对初中生来是第一次接触,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列举生活中有关变量的例子,让学生去感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属于概念课,根据djp教学模式下概念课的要求,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和修改学案,经过教研组多次研讨,最终形成此教学设计.

3.本节课在原有基础上作出了一些调整,在情境引入时,列举生活中的变量,并演示摩天轮模型转动,同时提出问题:在转动过程中,有几个变量?你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函数的概念,并由此进入情境1的学习,此环节由教师主讲,目的在于为后面学生讲解情境2,3作出示范,特别是在图像中,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函数关系时,由于学生还没学习直角坐标系,所以通过ppt多次演示,教会学生判断方法,为后面的练习作好铺垫.

作者简介:冉龙海,男,1980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中学校,研究方向:班主任教育工作。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五

一、说课内容: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第一节的二次函数的概念及相关习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抽象出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y=kx,ky=,k0)。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0)。

解:y=x(20/2-x)=x(10-x)=-x2+10x(0。

解:y=100(1+x)2。

=100(x2+2x+1)。

=100x2+200x+100(0。

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x,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a=100,b=200,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3(x-1)2+1(2)s=3-2t2。

(3)y=(x+3)2-x2(4)s=10r2。

(5)y=22+2x(6)y=x4+2x2+1(可指出y是关于x2的二次函数)。

(四)巩固练习。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2,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

(2)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评价分析。

本节的一个知识点就是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而要让学生自己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增加对二次函数的感性认识,侧重点通过两个实际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这种新的函数二次函数,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最大面积问题,可给学生留为课下探究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方法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均应鼓励。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六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

做一做书本p56矩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

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

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用表格表示

做一做书本p56填表

由于运算量比较大,学生的运算能力又一般,因此,建议把这个表格的一部分数据先给出来,让学生完成未完成的部分空格。

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

3、用图象表示

议一议书本p56议一议

关于自变量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难理解,讲解时,可适当多花时间讲解。

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做一做书本p57

4、三种方法对比

议一议书本p58议一议

函数的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函数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三种表示方式积压自有各自的优点,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需要。

在对三种表示方式进行比较时,学生的看法可能多种多样。只要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七

1.能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能够比较它们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异同,理解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能说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最值.

3.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4.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八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教材的安排,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作图,分组讨论对数函数的性质,提高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难点是探究底数对对数函数图象及性质变化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尤其作为对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控制难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依据进行设计的,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找到学习对数函数的思路(类比学习指数函数的思路),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改以前满堂教的方式为让学生满堂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基本流程: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本节课我是从课本中给出的“考古实例”和学生熟悉的“细胞分裂”实例这样两个材料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它的知识背景,初步感受对数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又一重要数学模型。这样处理,对数函数显得不抽象,学生容易接受,降低了新课教学的起点。我的引入材料是这样的: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问题:材料1:考古实例(材料1给出后面的观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材料2:细胞分裂实例。

过程,既化解难点,又为第一问引导学生有目的用生成细胞个数x表示出细胞分裂次数y,紧接着问学生:这是一个函数吗?将知识迁移到函数的定义,即对于任意一个y是否都有唯一的x与之相对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借助指数函数图像加以解释,从而得到x=log2y是一个函数,但它又和我们平时所见过的函数形式不一样,我们习惯上用x来表示自变量,y表示函数,所以将其改写成y=log2x,这样的函数称之为对数函数,引出本节课题。

2.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的特征)有了学习指数函数的经验,再结合以上两个实例,学生不难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定义。

3.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提炼出对数函数的概念,明确对数函数的结构特征)想一想:字母a、x、y的含义及取值范围。

1.你能类比指数函数的研究思路,说说对数函数的研究思路吗?

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研究思路,强调数形结合,强调函数图象在研究性质中的作用。

关于如何得到对数函数图像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方面描点法画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类重要的画图方法,而且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画出对数函数图像的过程,这样记忆会更深刻,所以我决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通过实物投影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对学生们的共同问题集中解决。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1)(2)(3)(4)。

我们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对数运算,所以我们坐标纸上附了列表(列表的用意:多描点,使图像更准确;便于底数分部规律、对称性等的发现.)请完成x,y的对应值表,并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九

函数。

教学。

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三要素.2.通过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与使用,使学生在符号表示方面的水平得以提升.3.通过函数定义由变量观点向映射观点得过渡,使学生能从发展与联系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映射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难点是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与使用.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方法:自学研究与启发讨论式.教学过程:

而(3)定义域是,值域是,法则是乘2减1,与完全相同.求解后要求学生明确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应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一致,这时三要素的又一作用.(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板书)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如何表示函数,以前我们学习时虽然会表示函数,但没有相系统研究函数的表示法,其实表示法有很多,不过首先应从函数记号说起.4.对函数符号的理解(板书)首先让学生知道与的含义是一样的,它们都表示是的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函数值,连接的纽带是法则,所以这个符号本身也说明函数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例例33已知函数试求(板书)分析:首先让学生认清的含义,要求学生能从变量观点和映射观点解释,再实行计算.含义1:当自变量取3时,对应的函数值即;含义2:定义域中原象3的象,根据求象的方法知.而应表示原象的象,即.计算之后,要求学生了解与的区别,是常量,而是变量,仅仅中一个特殊值.最后指出在刚才的题目中是用一个具体的解析式表示的,而以后研究的函数不一定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此时我们需要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具体的方法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

三、

小结1.函数的定义2.对函数三要素的理解3.对函数符号的理解四、作业(略)。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

if函数除了遵守一般函数的通用规则以外,还有其特有的注意事项。

1括号必须成对,上下对应。

2if函数有n个条件则有n+1个结果,即若结果只有3种情况的,那么条件只要2个就够了。

3if函数最多允许出现8个返回值(结果),也就意味着,最多套用7个if。

4多个if嵌套时,尽量使用同一种逻辑运算符。即:统一使用大于号或者统一使用小于号。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5if是个好函数,很管用。哈哈。他的格式是:=if(条件1,返回值1,返回值2)。多个嵌套的格式:=if(条件1,返回值1,if(条件2,返回值2,if(条件3,返回值3,返回值4)))。这里先写3层嵌套,4、5、6、7层同理。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一

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条件满足则输出结果1,不满足则输出结果2。可以省略结果1或结果2,但不能同时省略。

3.条件表达式。

把两个表达式用关系运算符(主要有=,,,,=,=等6个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就构成条件表达式,例如,在if(a1+b1+50b1+c150,1,1)函数式中,条件表达式是a1+b1+50b1+c150。

4.执行过程。

先计算条件表达式a1+b1+50b1+c150,如果表达式成立,值为tru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1”;如果表达式不成立,值为false,并在函数所在单元格中显示“1”。

如果按等级来判断某个变量,if函数的格式如下:

if(e2=85,“优”,if(e2=75,“良”,if(e2=60,“及格”,“不及格”)))。

函数从左向右执行。首先计算e2=8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优”,如果不成立就继续计算e2=75,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良”,否则继续计算e2=60,如果该表达式成立,则显示“及格”,否则显示“不及格”。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二

指数函数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第二课时为指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是在学习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

1.知识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数形结合,利用图像来认识,掌握函数的性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

1、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

2、难点:指数函数的定义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指数函数的性质。

3、关键:能正确描绘指数函数的图象

(三)

在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前,复习有关指数知识及简单运算,然后由实例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因为手工绘图复杂且不够精确,并且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教学中,我借助电脑手段,通过描点作图,观察图像,引导学生说出图像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从而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形数结合的能力。

一.

1,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法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三

《指数函数》是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是继第二章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之后,学生要认识的一个新的函数。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对课前准备的反思。

上课前认真备课,多次请教了指导教师孙久志老师的意见与建议,在他的指导下,我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了较为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了知识框架,了解了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做到了因材施教。

(一)对情境创设的反思。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成功之处,整堂课的问题情景创设很恰当,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本节课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采用两个实际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是来自于生活,也是服务于生活的。引出函数的一般式12y=ax'type=“#_x0000_t75”以后,我又让学生自己举几个例子,他们举的例子中有a=1,a=0,a0的情况,我又是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分析相应的函数定义域与函数值,结果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些情况不必研究或者不容易研究,自然的得到了参数a0且a12鈮?'type=“#_x0000_t75”的范围,进而让学生自己求出此时函数的定义域,此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已经呼之欲出,不言自明了,甚至学生自己已经可以给指数函数下定义了。

(二)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本节课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采用“引导启发探讨”式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和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自己画图象,自己归纳概括。刚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就对我们举的例子提出了问题,我耐心地进行了解答,正好他的问题也为下一步的讨论提供了思路,我就顺势进行了。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就比较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尽量地让学生把问题暴漏出来,因为这样的问题一般就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在和学生探讨指数函数的特性时,他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几乎把图象上能反映出来的函数性质都说出来了,每位发言的同学我都给予了肯定,大家很积极,有位同学还说出了函数增长速度的问题,我就顺势讲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三)对现代化多媒体应用的反思。

本节课的第三个成功之处是:教学课件用得恰到好处,我采用的是几何画板数学软件,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描点法作图的全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我们归纳图像与性质的一个准备工作,应该向学生展示,但是如果在黑板上演示,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较精确的计算也无法进行。几何画板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需要严谨科学的计算,而且数学其实也是一种很美的科学。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又要求老师要正确规范地板书,除了练习、例题的题目和作图的过程,其他重要内容我都进行了规范的板书,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我。在课堂中,我还用投影仪展示了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了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缺点。

(四)对于赞赏评价的反思。

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回答我给予了鼓励与肯定,而对于学生不足甚至错误的回答,指出了不足,但没有损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新课标下,我们的学生应该是自由的`、真实的、快乐的、幸福的。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数学的实际出发给学生自由、真实、快乐、幸福。

(五)对不足之处的反思。

在让学生归纳指数函数的图象时,学生总结了a1与01的代表就是我们画出的12y=2x涓?/m:tm:rpry=3x'type=“#_x0000_t75”的图像,而0y=(13)x'type=“#_x0000_t75”的图像,这样就更形象直观一些;由于上课的教室听不见铃声,时间控制得不是很准确,提前了一分钟下课,如果能利用这一分钟再稍深入地探讨一下例2中利用找中间量的方法比较两个幂的大小,这堂课就更加完满,虽然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不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但是却提醒我自己在平时的上课中就得注意小的细节问题;板书方面,行与行的疏密控制得不够准确,导致最后一行的空间有点小了。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知识介绍(200字)。

if函数是Excel中非常常用且强大的函数之一,它可以根据某个条件的判断结果来执行不同的操作。在使用Excel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判断和处理的情况,这时if函数就派上了用场。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if函数不仅可以帮助我在Excel中快速完成复杂的逻辑运算,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并且还可以使数据分析和报表制作更加灵活和准确。

第二段:if函数的基本用法和语法(250字)。

if函数的基本语法是:=IF(条件,值1,值2),其中“条件”可以是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而“值1”和“值2”则是根据条件判断的结果来返回的值。简单来说,当条件为真时,if函数返回值1,当条件为假时,if函数返回值2。通过使用if函数,我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灵活地返回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处理销售数据时,我可以使用if函数来判断某个产品是否达到销售指标,如果达到,则返回“达标”,否则返回“未达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快速准确地对销售情况进行评估,还可以使我的报表更加清晰和具有可读性。

第三段:if函数的嵌套应用(250字)。

if函数还可以进行嵌套应用,通过多层嵌套的if函数,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运算。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成绩情况来判断是否达到奖学金标准的问题。根据学校的规定,成绩在90分以上的可以获得一等奖学金,成绩在80分以上但低于90分的可以获得二等奖学金,成绩在70分以上但低于80分的可以获得三等奖学金,成绩在60分以上但低于70分的可以获得优秀奖学金,而成绩在60分以下的则没有奖学金。通过嵌套使用if函数,我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快速地判断该获得何种奖学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奖学金的标准和级别。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第四段:if函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250字)。

if函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在进行数据清洗时,我可以使用if函数来判断某个数据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如果满足,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不满足,则将其标记为异常值。这样,可以帮助我快速地筛选和处理大量的数据,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错误的可能性。另外,在制作报表和图表时,if函数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使用if函数,我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进行数据分类和汇总,并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筛选和统计。这样,不仅可以使报表更加整洁和易于阅读,还能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段:结论和心得体会(250字)。

学习和掌握if函数对于提高Excel的应用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if函数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逻辑运算,还可以在数据分析和报表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if函数,我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条件判断和逻辑运算,并且使数据的处理更加灵活和高效。不过,在使用if函数时,我也要注意掌握其语法和用法,避免出现错误和及时进行调试。总的来说,if函数是Excel中非常实用和强大的函数之一,掌握并善于运用if函数,将会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五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2006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教学中会在以下3个方面突破教学难点:

1、教师调整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

2、小组合作探索新问题时,注重生生合作、师生互动,适时用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自信。

3、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长处:高一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已学知识或用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对于本节课而言,从知识上说,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刚刚学过,本节课是知识的应用,从数学能力上说,指数比大小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这可借鉴,另外数形结合能力、小结概括能力、特殊到一般归纳能力已具备一点。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本节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第三类对数比大小是课本以外补充的内容,没有预习心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解题思路的构建,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学生能力上来看,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还需加强锻炼,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上还显不足。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即可。基于此,本节课遵循此原则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预习交流心得出发,到探索新问题,再到题后的回顾总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说、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加强理解,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1、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2、温故知新(已填表形式复习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建立平台,并为下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

3、预习后心得交流。

1)同底对数比大小。

2)既不同底数,也不同真数的对数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己总结方法及此方法适用的题型,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只需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题目表面上升到题目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合作探究——同真异底型的对数比大小。

以例3为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预计两种:一是利用换底公式将此类型转化为同底异真型,利用之前总结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二是利用具体对数的大小关系探究出不同底对数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以此来解决此类型比大小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机会,为以后的探究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另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即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本题解决后,让学生反思明白,要想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到“脑中有图”,以“形”促“数”。

5、小结。

6、思考题。

以2009高考题为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7、作业。

包括两个方面:

1、书写作业。

2、下节课前的预习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例来看,这种通过课本内容预习,而后课堂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效果不错,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时,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我参与小组讨论,对有能力的小组,在探究出一种方法后,可鼓励完成更多的方法探究,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课堂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对于学生的总结回答,可能会比较慢,我一定会耐心听,及时鼓励,给予学生微笑和语言的鼓励,效果很好。在小结环节中,对于高一学生自己小结的方法,是我一直的教学尝试,由于只训练了半学期,学生只能达到小结知识的程度,在以后的训练中还会加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小结内容,使这些数学名词让学生不再觉得抽象,而是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具体的解题工具。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六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学会用。

(2)能力目标: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图像与性质上的对比,使学生欣赏数。

学的精确和美妙之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中对于在a1与01两种情况函数值的不同变化.。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联想、思考、分析、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与指数函数类比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

(3)主动合作式学习:学生在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通过小组讨论,

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1、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指数函数和反函数的有关知识,又与本节内容有密切关系,

有利于引出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求新知。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七

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后接触到得第一个具体函数,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安排上,我更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特作如下思考:

1、设计应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探索一个具体函数,我在这部分设置了三个环节。

(1)由具体的折纸的例子引出指数函数。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动手操作与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我们生活中大量存在指数函数模型,从而便于学生接受指数函数的形式,突破符号语言的障碍。

(2)通过研究几个特殊的底数的指数函数得到一般指数函数的规律。符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认知规律。

(3)通过多媒体手段,用计算机作出底数a变换的图像,让学生更直观、深刻的感受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通过引入定义剖析辨析运用,这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作图观察探究交流概括运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合作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同时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和方法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练习前后呼应,各有侧重。

通过问题呈现,变式教学,不但突出了重点内容,把知识加固、挖深。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且注重知识的延续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环节:

1、情景设置,形成概念2、发现问题,深化概念。

3、深入探究图像,加深理解性质。

4、强化训练,落实掌握。

5、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6、布置作业,延伸课堂。各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通过学案教学为抓手,让学生先学。

老师在课前充分了解了学情,以学定教,进行二次备课,抓住学生的学习困难,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

5、学生真思考,学生的真探究,才是保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要以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推理运算空间和交流学习空间,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才可能真正唤起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引领他们走上自主构建知识意义的发展路径。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八

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函数概念和函数性质基础上对函数有了初步认识,但我所教班时平行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要总层层设问降低难度,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时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投影仪。

六.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问题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表示,剩留量用y表示。

学生回答: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0.84x。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y=2x、y=0.84x分别以01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一般地,函数是r。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的含义: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a。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都无意义)。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思考如何列表取值?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

图像。

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

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3.简单应用(板书)。

1.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大小.(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指数函数,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if函数教学设计篇十九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2),(3)。

(4),(5).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指数函数,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唯一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与图象之间关于轴对称,而此时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为何值,指数函数都有定义域为,值域为,都过点.

(2)时,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3)时,,时,.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板书)。

1.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大小.(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指数函数,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在上是增函数,且。

(板书)。

教师最后再强调过程必须写清三句话:。

(1)构造函数并指明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相应的单调性.

(2)自变量的大小比较.

(3)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后两个题的过程略.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叙述过程.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板书)。

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各组数与例1中的区别,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对(1)来说可以写成,这样就可以转化成同底的问题,再用例1的方法解决,对(2)来说可以写成,也可转化成同底的,而(3)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考虑新的转化方法,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可提示学生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1有关,可以用1来起桥梁作用)。

最后由学生说出1,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构造函数的方法: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搭桥比较法:用特殊的数1或0.

三.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与(2)与;。

(3)与;(4)与.解答过程略。

四.小结。

3.简单应用。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答案:有两个交点.

答案:15天的合同可以签,而30天的合同不能签.

if函数教学设计篇二十

“指数函数”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第二课时为指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是在学习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

在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前,复习有关指数知识及简单运算,然后由实例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因为手工绘图复杂且不够精确,并且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教学中,我借助电脑手段,通过描点作图,观察图像,引导学生说出图像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从而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形数结合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指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电脑,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接受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准确性。总之,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8872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