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一本书后,通过文字记录下对书中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理解与思考。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参考其他读者的观点和评论,但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请大家欣赏以下的读后感范文,并从中汲取一些优秀的表达和写作技巧。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一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二
书是我的最爱,我每天都看,我有两百多本书,可最值得推荐的书,还是这本古香古色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本书。就是孔子的弟子把听孔子讲话和孔子与时人、弟子谈话时作的笔记,加以整理、编纂而成的。这本书包含了人文、生活、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让我觉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读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明白了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追上了还会担心失去它。也就是学习完要定时复习,不然会丢失它。
读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起走,必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取长补短。
读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学习首先要培养兴趣、爱好。千万不能被动学习,否则只能事半功倍。
《论语》里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枚举了。我虽然还有很多没读,但我已经被它吸引了,我坚信,他对我未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们,这就是我强力推荐的一本书——《论语》。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三
每次品味论语,皆如沐春风;或似一杯香茗,啜饮一口,便唇齿留香,久久不散。记得有一个人说过:“读经典力作,树精神高度;读天下之书,张世界之目。熟读论语,看其他书就势如破竹,带动海量知识的学习掌握。”当自己闲来无事,不如读一读论语吧!
论语将文学精华尽纳其中,即便一目十行,也可以学到大量的知识与哲理。
闲来无事,捧着一本论语,或茶余饭后,或夕阳西坠,窗前灯下,总会感觉到文学的香气沁人心脾,丝丝暖意荡漾心头。每每从中获得新知,总有心中的浪头惊涛拍岸,仿佛一艘迷航的船找到了方向。
品读论语,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对知识的仰慕,佩服文、行、忠、信的质洁行廉,赞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气概,也懂得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阴险毒辣。
品读论语,感受孔子的文人风采,倾听孔子的思想与言行,这无疑是与孔子这样的伟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会晤。
品读论语,品味人生,领略孔子的文学魅力,他会指引你一生的道路!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四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没有一点用处。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我们要温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之后,才可以稳扎稳打,学上其他的、更加新鲜的知识。所以,温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习,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走着丢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复习的话,就跌倒了50%,还不复习,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后的5%,第四天,还不复习,那么,这个东西就忘完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复习。
这就是我总结出论语的几条名言,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五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2017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六
有人说我的这种言论是在抹杀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其实不然。我主张打倒的,是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论语》。将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论语》。
所以,我主张这样读论语:仅仅把它当作一部书,不带历史偏见地来读。
这样读一读,我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
首先,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所以显得十分自然。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七
和上面的那一段相对应。让我们看看《论语》中广为人知的这段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过其中体现出来的孔子对矛盾的处理方法吗?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治长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动能顶几个人)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
说到这里,岔开说几句。因为孔子教导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对弟子所说的某句话往往是针对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说的,我们不能将某一两句话抓住看作是孔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甚至抓住几章中孔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得出“《论语》是矛盾的”的结论,而应该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我们应该相信,整部《论语》应该是统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节,更不应该断章取义地作训诂学上的文章。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八
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论语》是我国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几代弟了编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及教育思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让邻三尺”,这篇文章讲的是两个邻居从刚开始不肯退让自家的院子到后来各退三尺地,从而两家的房子都合适了并且成为了很好的邻居和朋友。通过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们要理解、多谦让对方、多替别人着想,别人快乐的同时也带给了自己的开心快乐!
《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好文章,虽然我不能理解其中更多的含义,但我想只要多读几遍,我会悟出更多更深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九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说“潜龙勿用”,我无治天下之位、之责,也无需用心地想如何“用”,何况我也许也无治天下之才、之志,但却深觉这话有理。呵呵!《论语》,字虽不多,但其蕴涵的道理却多得很难说得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一句“评语”,看似文采斐然,实则为“白描”。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正因此,弟子们疑其有所隐,夫子才发出那句“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与学生交朋友,一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师生间“打趣”的情景活灵活现。
为生之道。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明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思,“告诸往而知来者。”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负责,“不迁怒,不贰过。”努力,需知学习贵在坚持,“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笃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颜回般,做个“语之而不惰者。”兼“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一定要孜孜以求,力求知之、好之,乐之。对“道”,要有份敬畏和渴慕,“朝闻道,夕死可矣”明白“道”、悟得“道”,即使一切在那一刻停息,也心满意足!
游学之道,读后感《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0字》。全面理解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父母者还会以“养儿防老”为由,不顾及儿女的志向和感受,固执地把儿女圈在自己身边吗?孩子有志向、有能力,想飞得高远些,就让他飞吧。人这一生,经历过,才会无悔。梦,是悔的根源。虽然梦碎,也会疼。
沟通之道。桓魋来找麻烦,众弟子人心惶惶,夫子一句“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提气提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看似“知命”,顺应天意,实则自信。把一切假于天,易被理解和接受,足见其表达技巧,深谙沟通之道。
敬神之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夫子还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夫子对神是个内心有份虔敬的人,但他的敬只体现在“祭”的那一刻,夫子是个典型的实践主义者,决不把自己的得失寄托于鬼神。反观现实,有多少人沉迷于卜神问鬼,而不是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事呀!
休闲之道。“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多么令人神往!内心有着宁静和满足,眼中的神采也必然是淡定、欣然的,举手投足间气定神闲。
娱乐之道。投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知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留有余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及做事之道,“放于利而行,多怨。”识人之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自省之道,“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更有为官之道,为政之道……等等。
用心体会,《论语》中蕴涵的道理,不胜枚举。关键在于“信”,我们只有相信他,才能用心体会他的话,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才会乐于用他的理论、他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从中受益。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
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一种铁定律例来执行,而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否则就是非爱行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自己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人,使自己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至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人相遇时共品一杯茶。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一
强调只有按时温习(实践)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问题,体现了学习的乐趣和态度。最后一条非常重要,强调了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时,不应怨恨,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
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
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在知识、学问上要坦率,不能带有虚荣心,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千万不应该不懂装懂。
强调要以学习为乐。
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要常思己过,有则改之。
强调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但是应该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才能。
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时习”即是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深入理解所学的过程。学有所得,与知己交流,是学习者热诚的期待,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学得寂寞,无人喝彩,甚至被否定和批评,还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在学习上自得其乐,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承认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与表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益和收获同样重要。强不知以为知只能欲盖弥彰,显得更加愚蠢和可笑。勇敢地说“没听懂”“不明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点拨和教导,从而化不知为知。不懂时伪装懂,是耍小聪明;不懂时马上提问尽快弄懂,才是大智慧。因真诚坦白而不断进步的好学者,就是真正的智者。
“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习。“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二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读《论语》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灵收获,现在就结合工作来说一点肤浅的个人感受吧。
收获一: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这使我想起在学校领导的信任下,所担任的教科研工作,因为工作地特殊性,肩负着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虽然来到学校也两年多了,但从没走进教师们的专业领域,现在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不得不去从多种角度来考虑这些,确实压力重重。就目前的教科研工作来说,我们做的最多的是常规教研活动,如何从教师们的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小课题还没有实施。在活动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虑的不周,还希望每位老师直接提出,我们接受了你的建议,在你的建议下提高的不止是你个人,还有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
《论语》告诉我们,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我们可以做到: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理解别人,获取快乐。
收获二:读《论语》我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在我们的课堂中,通常会有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包括我在一次有一次的课堂激情的引导下,如果还有学生做小动作,不做作业造成考试成绩不及格,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在课堂上也失去过理智,责骂孩子,结果我发现孩子疏远我,躲着我,过后,我不仅在想,我的这种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还让孩子怕了你,他不敢亲近你,还会学么?最近我班里有一名每天上课打瞌睡学习成绩一降再降的孩子。我知道,这个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家长管教的问题,于是我就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想到周一我看见的是孩子脸上的青肿,问他:怎么了?他说:是爸爸用皮鞭打的。看着孩子的脸,我开始自责,为何总找理由说自己忙,不去主动和家长多联系,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理念上转变以后再共同努力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进步那么一点点,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那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尊重、宽容之声响彻云霄的今天,老师应本着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与同事相处,与孩子交流。
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和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孔子那平凡的话语中透着超凡的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哲理。需要我精心拜读、细细品味。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三
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语录,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或一些官员的对话,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思是说:学完了再去复习,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人不知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看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明朝的刘大夏。
小时候的刘大夏十分聪明,对孙子兵法更是情有独钟。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是爱不释手。他告诉别人:“我遵守了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教诲,十分高兴。”刘大夏当上官后,他的同窗来找他叙旧。刘大夏摆了一桌酒席,对同窗说:“唉,自我当官后,也只有远方来的你让我如此愉快啊!”
有一天,刘大夏在路上遇到一个醉汉,官兵大喝:"刘大人出巡,让道让道!”醉汉说:“什……什么刘……刘大人啊?”官兵说:“就是刘大夏刘大人!”醉汉说:“没听……听说过……过这玩……意。”刘大夏见状说:“算了算了,绕道走吧。”按照孔夫子的话说,刘大夏的这种行为就是君子所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我们一开始观察人,正如孔子所说,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处事。但是自从读了《论语》我才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读了《论语》之后,使我受益良多。它使我懂得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著作,才能令我们的思维更敏捷,视野更开阔,做事更合理,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不断自勉,少走弯路。才能让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符合日常行为规范。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四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五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篇十六
述而篇共三十八章,其中包括了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孔子的思想。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解读】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其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感情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在“温”与“厉”、“威”与“猛”、“恭”与“安”之间,要求一种适度。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成为中和的典范,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解读】这是对孔子行为的描述,表明了孔子对于自然仁爱的态度。钓鱼当适可而止,射鸟当不失人心,仁爱万物。不强取豪夺、滥杀无辜。在古代什么季节不能捕杀什么动物,什么季节应该特殊保护哪些动物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道德谴责。
【感悟】。
这两章是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二十字不到的两章文章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也发人深省。
孔子是“温”、“厉”、“威”、“不猛”、“恭”、“安”兼具的圣人,真正地体现了“中和位育”。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态度都不庄重,就无法去做学生的工作,更无从谈起对学生的诱导,那他肯定不会具备善于启发诱导的能力。一个教师只有情绪稳定了,态度庄重了,在学生面前才能做到谨慎行事,三思而行,也才能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每天遇到的事纷乱陈杂,“中庸”和“佛系”的心态能帮助我们稳定情绪,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
“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和凉水也能安贫乐道,可富可贵但要取之有道,这就是孔子的境界。在这样精神境界的指引下自然是情绪稳定、态度庄重的,也自然能做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对待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是其普遍性所在和永恒的生命力所系;也是我们确立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3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