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我们该如何均衡摄取各种营养呢?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总结方式和表达风格,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学会正确区分,书写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通过做借书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生仔细观察,找出异同。师随机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这些字怎样书写,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爱——暖湿——温得——待
5、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
(二)百宝箱
1、展示(图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观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讨论下自己的收获。
3、师简单介绍水城威尼斯
4、生带着感情,借助拼音读诗《水城威尼斯》
5、同桌读,背比赛。
6、生讨论诗中的两个问题:
你说那一座古桥是真?
哪一个月亮是假?
(三)大舞台
1、读云朵上的话。
2、大交流借书卡怎样做?
3、师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借书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二
1、交流在课外了解的景点。
2、阅读散文《海潮》,体会语句的精彩。
3、朗读欣赏对联。
4、开展“飞向太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一起设计阅读要求。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出示:“郁郁苍苍,娉娉婷婷的黄山松”。
2、引导学生明确“郁郁苍苍、娉娉婷婷”两个词语概括了黄山松的特点。
3、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表示景物特点的词。
4、全班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整体感知短文。
2、默读思考:这篇短文描写了什么情景?
3、和同学们一起设计阅读要求,自学短文。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出示对联,学生齐读。
2、教师简要说明对联的有关知识。
3、出示准备好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贴对联的有关知识。
4、教师指导学生赏析文中的三副对联。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学生朗读对联、背诵对联。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飞向太空,是人类美丽的梦想,不懈的追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吧!
1、出示几位中外宇航员的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他们飞向太空的辉煌经历。
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外宇航员的图片、文字资料。
1、指名讲述英雄故事。
2、小组交流听后的感想。
3、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英雄故事。
1、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传说的资料。
2、说说你心目中的外星人的样子。
3、想象你与外星人的一次会面。
4、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把你想象的情景写下来。
5、全班交流。
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8
一、我会填
二、我会读
三、百宝箱
四、大舞台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开展综合活动,学会赞美、亲近、了解和珍惜水。
2、通过搜集赞美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和热爱珍惜水。
3、通过对水的感情,学会珍惜水。
4、培养学生能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乐于戌人合作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课件欣赏:各种水的美景。
三、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水的语句。
1、古诗中的:如“唯见长江天际流”、“秋水共长天一色”……。
2、诗歌中的: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洪湖水浪打浪……”
3、现代诗文的:如“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徐志摩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划!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楚。”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并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这些有关水的语句。
五、谈谈在生活中你对水有喜欢。(如喜欢游泳的`讲与水的感情;喜欢欣赏雨景的讲雨景之美妙……)。
六、布置作业:
1、了解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
2、调查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它们从哪来的。
3、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小时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24(每天24)小时,计算一天会滴多少水。
第二课时。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展开综合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水,懂得该怎么去珍惜水。
二、引导交流,走进水的世界。
1、汇报课后调查的结果。
(1)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是怎么来的。(着重讲过滤的过程)。
(2)河面漂浮物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体会。(抓住水源污染展开)。
2、课堂小实验,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1)接水实验:看水龙头一分钟能滴多少水,并将结果乘以60(每小时60分钟)再乘以24(每天24小时),看看一天会有多少水。
(2)放大镜观察水,折射、沸腾、溶解糖等实验。
三、指导习作。
1、围绕珍惜水的话题,结合实际,谈谈平时对水的珍惜。
(1)如何珍惜。
(2)如何不珍惜。
2、指导选材,提示启发:
(1)以前曾往小河扔过脏东西、吐过痰,我想给小河写封道歉信。
(2)我和同学们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写份倡议书。
3、引发讨论,拓宽思维:你认为写些什么,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了也感兴趣?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水的诗句。
2、说一个有关水的故事。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四
1、练习想象说话,表达自己独特想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借助拼音读背古诗,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通过调查,了解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从小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1、练习想象说话。
2、室外调查
多媒体课件
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练习说话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种过什么东西?(读文中对话)
3、生试着说。
4、(出示文中儿歌),生读儿歌,老师启发:文中不仅说了谁会种什么还说了种后会怎么样?大家也试试说说看。
5、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小结。
6、拓展:回家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观察它是怎样长大的?
(二)百宝箱——吟诵古诗
1、背诵自己熟悉的古诗。
2、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3、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老师巡视指正。
4、查学生读古诗情况,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划节奏: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6、男女生赛读。
7、生独自按节奏读,背。
8、大家齐背古诗。
9、点名背诵(好,中,差各一名)
(三)课堂小结。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写字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写贺年片上的祝福话。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小朋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大家不仅认识了那么多生字,还学会了写生字,这节课我们就来总结写字和识字的方法。
一、完成“万花筒”晨的写一定,归纳写字的方法。
1、投影出示相关的内容。
2、读读“对话框”里的内容,题目要求。
3、小组讨论:写好字除了纸和笔这些客观条件外,还需要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字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全班交流写字经验。
学生a:写字要坐端正,眼睛不能离桌面太近了。
学生b:写字要态度认真,一笔一笔地认真写。
学生c:写字前要看清整个字的结构,不要把字写开了写拢了。
5、学生观察课本上田字格中的字,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7、集体评价,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好。
二、完成“万花筒“第二项,读一读,归纳识字方法。
1、投影出示相关内容。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这6组生字。
3、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偏旁与字的关系。先指导给前一个生字口头组词,理解字义,然后得出这些汉字的偏旁就与它的意义有关。
5、教师揭示形声字的概念及特点。
6、学生齐读这6组字。
7、在生字表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是形声字。
8、读一读“对话框“晨面的内容,明确有些字可根据字的一半读出字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这样读。
三、完成“百宝箱”,读背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试读,自读三遍后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3、指名读,检查是否读得准确、流利。
4、指导学生背诵。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达、追、途”和“赶、起、越”这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词句。
4、初步积累宋词。
5、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和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及教师指导的正确方法进行突破。
难点: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
突破方法: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同时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汉字,并能分辨形体特征。
2、能按要求填词写句。
3、初步积累宋词。
一、激情导入。
二、走进“写字板”
三、走进“我能填”、“我能写”
四、走进“读读背背”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为绿色校园献计策”的语文活动。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要求。
1、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小组。
2、以建议书或绿化图的形式来展示活动。
3、建议收和绿化图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
三、活动过程。
四、活动须知。
五、课堂小结。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七
设计思路:
活动玩手偶是结合了小班的主题"有用的小手"设计的集体活动,小班幼儿阶段最喜欢玩弄各种各样的玩具,小班后期幼儿自我表示的欲望明显增强。通过此活动欲培养幼儿简单的扮演能力,激发幼儿用手偶做载体自由创编对话,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还能进一步培养小朋友自编自演故事的能力。
1、尝试用手偶扮演,乐意用语言表达手偶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1、人手一只手偶。
2、音乐:找朋友。
一、介绍手偶。
(一)、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这些玩具朋友有个一起的名字叫手偶。
这些手偶的身体软软的,只能躺着,不会说话,不会动。手偶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会说话会扮演,他们想找一个喜欢他们、愿意协助他们的朋友,使他们的头、手、身体和小朋友一样都动起来。
二、尝试手偶的操作方式和简单的动作。
(一)、请每个幼儿选一个喜欢的手偶,试一试怎样帮它的头、两只手都动起来。
(二)、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身的方法。
(三)、教师介绍自身的操作方式。
1、尝试用手偶扮演儿歌。
我们一起来让手偶动起来--"欢迎欢迎,拍拍手""你好你好,点点头""跳一跳。转一转""再见再见,摆摆手"。(幼儿跟学两遍,要求手和嘴一起配合起来)。
2、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动起来方便吗?(幼儿再次尝试)。
三、用手偶跳朋友舞。
(一)、教师示范扮演朋友舞(左右手各套一个手偶)跳找朋友舞。
(二)、放朋友舞的音乐教师示范跳两遍。
(三)、幼儿找身边的一个手偶朋友,扮演朋友舞。(提升,你找到了谁说你的朋友啊?)。
(四)、我们的朋友真多啊,我们一起去找找外面的朋友一起跳舞。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八
1、学习《勤奋好学的张溥》和《苏铤马房苦读》两则小故事。活动《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通过学习小故事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意识。
3、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分辨怎样是勤奋好学,并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勤奋好学的张溥》和《苏铤马房苦读》两则小故事。活动《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通过学习小故事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意识。
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分辨怎样是勤奋好学,并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宣布活动主题。
二、学习课文。
(一)、1、听读课文《勤奋好学的张溥》(播放课件)。
2、自渎课文边看图边读。
3、想一想,说一说:
a、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张溥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b、你今后将怎样勤奋好学?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苏艇马房苦读》(出示图片)。
2、自渎课文。
3、想一想,说一说:
a、苏艇是怎样在马房苦读的?
b、听了故事你觉得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引导实际行动。
1、交流:发生在你身边的勤奋好学的故事或人物。
2、讨论:你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队员分辨怎样使勤奋好学。
2、教育队员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让队员搜集古今勤奋好学的典型事例、图片、挂图等。
2、教师了解班级队员中勤奋好学的事例。
三、活动时间:1课时。
四、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主持:
(1)宣布活动主题“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明确活动目的。
a、通过活动,使队员分辨怎样使勤奋好学。
b、教育队员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二、一小队讲勤奋好学的含义。
1、努力刻苦学习。
2、积极地、努力地、抓紧时间地学习。
三、讲故事,再讨论: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什么?
四、结合本班实际讲出本班勤奋好学的事例,让同学们猜,并说出向这位队员学什么?
五、由中队长结合《小学生守则》归纳出如何勤奋好学的好队员,并给同学们提出要求。
讨论:谈体会深化思想教育。
六、活动总结:
同学们,勤奋好学是对我们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到勤奋好学,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分析:
这次综合活动,主要是朗诵描写、歌颂母亲河的诗歌、文章。
1.查找有关母亲河的诗歌文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认真练习、排练,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写一写参加朗诵会的感想,以"保护母亲河"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步:准备资料。
一、布置任务。
在单元学习初,指导学生阅读本次综合活动的内容,指导学生确定准备哪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查找、准备材料。
第二步:练习、排演。
一、认真练习:
1.指导学生阅读活动提示,互相交流,说说怎样才能朗诵好。
2.认真练习。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几个人合作,集体朗诵。(可在课下进行练习。)。
二、排演。
1.个人准备好后,进行排演。指导学生加手势、配乐。
2.师生观看排演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学们根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
第三步:召开朗诵会。
一、提出要求:
表演要认真,要入情入境,要满怀信心,精神饱满,观众要倾听、要细细品味。
二、朗诵描写、歌颂母亲河的诗歌、文章。
三、评议。
第四步:评议、写感想、写倡议书。
一、集体评议朗诵会。
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写一份以"保护母亲河"为题的倡议书。写完后,全班交流。
三、写一写参加朗诵会的感想。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写下来。
四、活动总结。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十
1、积累带“风”字的成语。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事物写的更加形象生动。
3、初步学习赏读诗歌。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诗歌阅读
:预习课文,收集西北地区的详细地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以轻松的心情到“语文活动5”去活动活动吧,相信你一定会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导学习
(一)万花筒
1、学习我会填
课件出示题目
齐读作为示例的成语。看看这些成语有什么特征?
启发:再看看每一行中带有“风”字的成语有什么特征?
填写带“风”的成语,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多
交流补充
课件出示交流成果。
读读背背
2、学习我会写
课件出示例句
顺势介绍比喻修辞的表达作用
引导学生品位例句中比喻的妙处
你平时作文中也一定有一些精妙的比喻句,回忆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
再试着写写这样的句子
(二)百宝箱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把自己不理解的诗句画上记号。
3、播放课件,让学生形象感知。
4、学生交流讨论
5、教师引导点拨
6、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品析
7、再读,再体味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西部是一片神奇的热土,这节课我们将带着歌声和自己设计的路线一起踏上西部这片神奇的热土。
板书主题。
二、举行“西部风情赛歌会”
1、参赛者先在小组内展示,初赛。
2、各小组推举一二名优胜者参加复赛。
3、模拟比赛场面
4、让优胜者谈谈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准备过程。
5、观众互动。
6、由组织者代表发言。
三、设计“西北十日”路线图
1、看地图,西北主要有哪些地区?
2、合作设计“西北十日”路线图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5
万花筒
百宝箱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十一
总结近一段时间学生的读书心得。展示学生的读书收益,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归纳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
类化读书的步骤、方法。
总结读书的收益,展示读书成果。
课前引导学生对已经阅读的几篇同类作品进行归纳沉淀,形成成熟而稳定的见解;课堂分成三步走:一是品析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已经阅读的几篇作品,从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品析。二是感悟生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运用作品的思想内涵指导自己对生活重新认识、解释自己生活中面对的疑难问题。三是倾诉自我。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抒发自我、沉淀生活、勉励他人。
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我们班的读书活动已经开展了两个多月。还记得吗?我们在读书活动发动之初向同学们提出的读书格言:“孔子读书,韦编三绝;匡衡读书,囊萤夜读;孙康读书,凿壁偷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高尔基集蜡读书,张海迪身残不忘读书。同学们,我们就要效仿古人的读书精神,同时,我们的读书目标又要高于古人,既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更为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努力读书、认真读书!”
最近我们读了一组文章--“爱心驿站”(含:《我喜欢出发》《石缝间的生命》《心存感激》《品味春风》《凿井》《俯视你自己》《在爱的站台上送别》《做人,从常识开始》《为青春喝彩》《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把我们在读这组文章中的独特感悟展示给今天在场的老师,同学们,你们会不会胆怯?会不会保守?会不会肤浅?--让我们进行我们这节课的第一步历程:品析作品。
请同学们谈谈这些作品中给自已感悟最深的方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过程要使学生谈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个性、精美语言等方面。并适时总结。
《我喜欢出发》人生需要不懈的追求;人生追求需要远大的志向与坚强的意志。警句: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石缝间的生命》身处逆境中的人,要坚强的生活,寻找适应生存的条件,创造出人生的辉煌。警句: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心存感激》热爱生活、乐观的生活、感激生活给我们的一切,不怨天尤人。典型故事:印度的甘地扔鞋子、残疾编辑劝无鞋少女。警句:我心存感激,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忠实的眼睛,但很庆幸还没有为生活而受苦。
《品味春风》在逆境中,要看到希望,再苦都不能失去希望。警句:但我看见最多的还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也看到了春的壮丽。
《凿井》拒绝诱惑,学会放弃。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要专一而扎实的去做好一件事情,不要中途而废。编外:活人的篓子。警句: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已经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冲击。
《俯视你自己》俯视自己,才是辩证地欣赏自己,将自己提炼成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不至于迷失了自己。警句:唐太宗悼念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以站台上的送别为典型形象,指出人世间需要真诚的爱。警句: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恒地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
《做人,从常识开始》常识,即一个人应当做的。干什么不要一味去图形式,去搞花架子,应该老老实实地干。警句:大家都在期待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来做,自己则悄悄地躲避作为一个正常人该尽的基本责任。
《为青春喝彩》珍惜自己的大好青春,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警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用善意的微笑面对你周围的`人,不仅使自己愉悦,而且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改变。警句: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情。微笑永远是生活里明亮的阳光。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生活中对生活有了独特感悟,抒发出来的精华,那么,我们品读了这些文章,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作品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困惑?我们是如何重新认识生活的?我想请几位同学模拟角色,同学们对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赠送警句、进行对说。
角色一:我叫周小艳,是一个山村来的学生,我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含辛茹苦供我上学。他们天天就咸菜下饭,却给我足够的生活费;他们穿的是补丁压补丁的衣服,却让我穿得工整大方;他们为让我安心学习,不牵挂家里,每周都要骑自行车跑几十里路来看我。可是我却很笨,学习成绩没多大进步,这使我非常灰心,也觉得非常对不起我的父母。
角色二:我叫刘兵兵,是我们班绝无仅有的电脑天才,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电脑,很快便入了迷,现在,我可以轻松上网,聊天速度每分钟打字100个,打游戏我也是高手,让许多大我几岁的网虫望而生畏。别担心我会耽误学习,我的作业能按时完成,虽然考试成绩不很好,但总能及格。
角色三:我叫李晶,小时候,家长们总夸奖我说我听话、懂事,因为我话很少,不惹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爱和别人接触的毛病使我离周围的人越来越远。理解我的人会说我天生内向,可误解我的人会认为我清高自大,对人有意见,不爱帮助别人。久而久之,我更不愿理睬别人,老担心别人讽刺。我觉得我越来越孤独。
学生活动,教师的引导方向是结合作品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并能和学生在同一角度谈文学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的联系。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十二
1.感受年夜饭合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气氛,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年夜饭文化。
3.谈话中能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介绍家中的年夜饭。
活动准备各幼儿带一张自己家里年夜饭照片。
1.引出主题。
师: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到处都喜气洋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呢?
2.围绕主题进行谈话。
(1)你们家的年夜饭是怎样的?
(2)请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说说自家的年夜饭。
小结:年夜饭也是中国人的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晚餐,也是每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晚餐,过年的食物里都有些特殊的寓意。
(3)看图片和同伴讨论从食物的读音或形状联想说说食物的寓意。
(4)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食物寓意的猜想。
3.游戏——大声说出来。
(1)老师抽取出一张食物图片,幼儿用“吃一口,祝福一句”的句式说出吉祥话。
(2)幼儿两两结对,一个抽取食物图片,一个说祝福语。
了解祖国各地不同食俗的年夜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9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