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一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种理解!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不是文学家,思想家又或者历史学家。我只是无数拜读《红楼梦》的平常人之一!我无法从他的文学价值和影响上去精研细琢,我只能倾心于我的感觉,那如漏漏细流一般倾入我心脉的思感,令我久久平难以自拔。
诚然,《红楼梦》里远不止这三个人物,然而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他们三人。的确,《红楼梦》绝不仅仅是一部情爱史,但最让我揪心的就是他们三儿的情感纠葛。在他们的爱背后,暗藏着封建婚姻观念的牢靠枷锁,但也十足体现了对封建思想的顽强抗争。他们爱情的结局象征着故事的结尾,凄凄惨惨戚戚,不禁让人心酸感叹。
林黛玉的命运无疑是个悲剧,从她的诞生,到进入贾府,再到与宝玉相爱,她的泪从未断流。虽自有一段风流态度,但却逃不出不足之症的牢笼。黛玉是个聪慧的女子,自小跟从贾雨村学习就凸显其聪颖的一面。而进了贾府,与姐妹们作诗习文,她亦是样样了得。迎春贵妃省亲时,唯宝玉被作诗难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见此景况,急忙又作一首赐予宝玉。史湘云入社后请诸位吃蟹赏菊时,大家纷纷题诗,黛玉先是从容不迫,最后时辰挥就一首,一举夺下“花魁”。
同时,黛玉是个敏感的女子,毕竟是离家后入住贾府,寄人篱下,总感觉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最终养成了爱计较和忍气吞声的性格。怀疑周瑞家送来的簪花是挑剩下的,对撞见宝玉来看宝钗吃了小醋等等。但无论怎样,黛玉是纯洁的,她也同样想面对自己真实的爱情,但她总是无法摆脱环境的拘束。
她自卑、自尊、自怜。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聪颖灵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应是贾家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然而他却充满着叛逆,虽去过学堂,念着四书五经,然而却一心厌恶官场,讨厌官场的腐朽堕落。但他反倒是对女子有着格外的亲近,从小就被女子包围着,甘愿做那万红中的一绿。他自称女人是水做的身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极度欣羡女子的清洁纯净,憎恶自己的家庭,甚至后悔自己是个男儿身。所以,他对身边的丫鬟总是呵护有加,平等对待,这即反应他对封建统治制度的控诉。他总是想摆脱封建枷锁的桎梏,但又无奈自己封建等级的身份。而最能体现宝玉向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爱情,他对自己真正爱情的向往超越了时代背景的限制,不为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爱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时代宣战,而令人遗憾的是最终他以失败告终。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二
《红楼梦》里40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所以说这是一本奇书。除去宝黛钗凤,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一个宝玉的大丫鬟,风流灵巧的晴雯。
宝玉为“千金买一笑”,拿来多少名贵扇子让她尽情撕,这有哪个丫头能做到;《芙蓉女儿诔》宝玉感情至真,为她而作,甚至哪位主子也没有拥有。
就是这么个风流灵巧的人物,却不能在荣国府里生存,什么富贵之家,什么温柔之乡,大观园里的花花草草,都被道貌岸然的当权者大肆扼杀。
先是明里得罪李嬷嬷,暗里有袭人在王夫人跟前煽风点火,本来晴雯长的美,说话率真,就很不招王夫人喜欢,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晴雯的做事,有人爱有人恨,爱的人什么都愿意给她,恨的人要让她香消玉陨。
你看她,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针针线线,都是她的心血凝结。拼了这个命也不服输,是个有材能,有骨气的人,她聪慧灵巧,不畏权贵媚主,眼里揉不得沙子。
还有,晴雯冰清玉洁,洁身自爱,她对宝玉日夜尽心服侍,并没有趁机惑主,不像她人搞营营苟苟,就像她说: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日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
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她长得像黛玉,因为王夫人不喜欢,晴为黛影,确实很像,所以也是难逃魔掌啊。
《芙蓉女儿诔》,可以看出宝玉对她的重情重意:“你的品质,黄金美玉难以比喻其高贵;你的心地,晶冰白雪难以比喻其纯洁;你的神智,明星朗日难以比喻其光华;你的容貌,春花秋月难以比喻其娇美。”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三
他是她一场好梦,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题记
提到《红楼梦》,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亦或是为林妹妹的香消玉殒而扼腕叹息。而对于薛宝钗,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都是虚伪、善于逢迎,认为她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内心却很势利,甚至连对宝玉的感情也带着利益的成分。其实我认为未必就真是这样的。首先,宝钗接受过良好的封建正统教育,宽容大度,温婉娴静,是个典型的名门淑女,其次,她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这从她所作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而说她虚伪、善于逢迎,可就真是有点冤枉他了。宝钗早年丧父,只有一个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一个不成器的哥哥,家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她的操持,她从小就要周旋于各色人物中间,所以养成了“见人总带三分笑的性格”,后来,宝钗因为种种原因而进了贾府,在贾府里,宝钗因为自身温和宽容、平易近人的个性而“大得下人之心”,又因为贤惠能干而为贾母所称道:“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评价可真是极高的。宝钗有了好东西也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且从不厚此薄彼。第六十回中,薛宝钗把薛蟠从江南回来送自己的东西,在分送众姐妹时,也送了一些给贾环,贾环的母亲赵姨娘非常感激:“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平常看起来果真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几东西来,他挨门送到,也不显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赵姨娘尖酸刻薄,对人总是有三分防范心理,宝钗能够得到她的赞扬,更是说明了宝钗是极为为人处世的,这也是天性敏感孤傲的林妹妹所比不上的。
贾府里几乎人人都对宝钗佩服不已,连丫头下人们也喜欢和她说话,可就是这样好人缘的宝钗,却偏偏对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静若秋波”的风流佳公子暗生了情愫。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之女,他对贾宝玉的感情也和贾府中的其他女子是不一样的。他深爱着贾宝玉,却不似袭人那般对宝玉百依百顺,也不似黛玉那般对宝玉使小性子,更不似晴雯那般处处与宝玉针锋相对。从始至终,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宝玉。她劝宝玉打马进京,求取功名,丝毫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仅仅是希望自己深爱的男子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之人,而不是整天流连于脂粉丛中,虚耗大好时光。可是宝玉却对她的善意不予理睬,认为她势力世俗,反而变得和她有点疏远了。
连后世之人也认为宝钗劝宝玉做官是为了自己日后当宝夫人而做准备,而林黛玉才是真正和宝玉性情相投之人,他们可以在月下共读西厢,可以在花间吟诗作乐,不理会世俗的牵绊,伦理的束缚,是一对真正的神仙眷侣。可如果事情真照这样发展,如果薛宝钗不在宝黛之间横插一脚,结局就真是皆大欢喜吗?我看未必。贾宝玉若是不考取功名,吃穿用度倒是不用愁,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有些才华的败家子而已。而林黛玉任性敏感的性子,也是极不适合做贾府未来当家主母的。更何况贾宝玉天性“博爱”,四处留情,这样的两个人,如果以恋人的关系短期相处的话,还可以比较和谐,但如果是要以夫妻的身份长期和平相处,这是断断不可能的。而只有宝钗大度宽容的性格,才可以包容宝玉的风流和孩童习性。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四
在这个周末,我把《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粗略地读了几遍,一部中华公认的鸿篇巨著,让千百万人研究探讨的文学作品,就着这样让草的读完了。
《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明清历史画卷。
在《红楼梦》中,我认为林黛玉最为悲惨,林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肚鸡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对于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我认为重要因素是:林黛玉的清高个性,她的清高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洽”,她的自卑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黛玉是这样的可怜,然而宝钗是那样的无情。宝钗,堂堂公侯之女,堂堂千金大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难道她不明白当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变成了宝姐姐便会大失所望,便会把她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会叫她情何所堪。也许她根本没想到原本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也会落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当我合上《红楼梦》后,不禁感叹:“真是说不尽红楼梦,道不尽红楼梦,每阅一回《红楼梦》,便多生一种人生的情怀。”
第四篇《红楼梦读书笔记》500字
当我读完《红楼梦》时,几乎发了半天呆。书中红楼女儿的悲惨下场,令我悲痛万分,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真好似“呼啦拉大厦倾,灯惨惨黄昏近。”
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让我沉思良久。是人无止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嫌弃乌纱帽太小,可却怎么料到枷锁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劳而获,可是最终却被送进了铁窗下。
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
《红楼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合上书本,我觉得我离红楼儿女的故事是多么的遥远。我沐浴在党的春风中,生活在新中国,我是多么幸福啊!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五
红楼中,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贾母,而是这位着墨不多的大小姐――贾元春。文中曰:此女才德兼备,因而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因为她,贾府成为皇亲国戚,真正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时,也就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让我们看看下面几段剪影。当贾府上下得知元春晋封时,“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按品大妆起来”,入宫谢恩。再看,元宵省亲时贾政的一段话“贵妃唯兢兢业业,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再看,荣宁两府祭祀时,贾珍的一席话“咱们哪怕用了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体面,又沾恩锡福的”。还有,迎春误嫁中山狼后,王夫人的几句话“你难道没听说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里都象你大姐姐做娘娘哪”。
可是,这是事实。皇宫是个不得见人的地方,是古老中国的一个畸形的产物。元春就是这样被爱她的父母,祖母送到了皇帝的身边,当作一种礼物。她――是活的祭品,可以说话,可以解闷,却不认为她有思想。皇宫是一个大的牢笼,它没有生命,它只属于一个人,属于那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可是却有数千乃至上万的人为它死祭,奇哉怪哉!他们也许是宫女,也许是太监,也许是皇妃,可是无一例外。――他们的血涂在了皇城的墙根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君王。他们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却偏要在头上戴起五彩眩目的光环,是以迷惑世人,让人以为那里是一个神仙世界,直待走进去才发现死一般的苍白与沉寂。雪芹先生看到了,借宝玉的眼看到了这一切。所以,他写了芙蓉女儿诔,所以,他酿制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那宫墙内琉璃世界中的白骨默祷!
想起那首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duhougan/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六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第二篇《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
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大量人物,形象丰满,风采各异。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
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掩卷沉思,泪水长流。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用最优异的成绩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七
是谁?用那满纸的荒唐,演绎着红楼的悲伤。又是谁?用那满腹的辛酸,辗转着宿命的凄凉。
是否是金陵的烟火太凉,冷却了璀璨华裳。是否是前世相逢的缘分太浅,才让如花的人儿天各一方。
多想留住红颜那一抹灿烂的容光,不用在一把辛酸的泪雨苦痛惆怅。多想在最初的太虚幻境一直留守,才不必在现世中忍受着无可奈何的寸断肝肠!
终难忘,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过往。
终哀叹,风月情债、梦醒而碎的心伤。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奈难以抉择,世间的悲欢离合更是宿命难以摆脱。在红楼的那场迷梦中,有那两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宝钗、黛玉),她们将世间女子的美集于了一身,却也难免红颜薄命的一场凄凉。
世间的偶然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宝钗、黛玉两个名字简单的结合在一起,便是宝玉的拼合。原来,出生赋名的那一刹那,就早已注定了三个人缠绵不觉的纠葛。
世人皆赞美金玉的良缘,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懂得幻化的宝玉与僧人赠与有意的撮合,永远不敌前世真身那场顽石与绛珠仙草的木石前盟。
满是华光的金钗注定要在世俗的大雪中掩埋,而那世外的仙姝前尘旧缘更是无法摆脱今世强加的伪装。
在这场谁都没有主动权的爱情赛跑中,情海的禁锢将每个深入幻境的人束缚。而这场无可奈何的角逐,最终留下的也只是零落满地的残红。
有人说宝钗是最终的赢者,因为最终是她穿上了红妆嫁给宝玉,促成了金玉良缘的世俗神话。可是这场金玉的贵重并非是那场良缘的最好归宿,当宝玉披上袈裟成为了和尚,独守孤灯的惆怅哪个旁人能体会这份无奈弹起的“终身误”?当两个人上演着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模样,宝玉的心早已随魂断潇湘的黛玉守候着木石前世的约定,寻觅到天涯的方向。
依稀记得初见时的模样,似曾相识的目光将前世今生的夙愿点亮。不管轮回磨灭了多少前尘过往,仍然记得三生石畔挥洒甘露的芬芳。你别了仙草的修行逐我来到尘世的方向,我亦可抛却锦衣罗裳披上袈裟守候着你我的地久天长。你为我泪水流尽魂断了潇湘,我亦可在灵魂的领地仰望着你离去的方向,用几世的修行与你在红尘的痴想中长相厮守热恋一场!请不要再让颦儿的眉头深锁着忧伤,要相信金玉的'光芒不会让木石的真情迷失了方向!请不要在伤感中苦苦彷徨,死生相别的人亦可携手比翼飞翔!
梦醒、梦碎。那场风月的情浓,在那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上演着怀金悼玉的感伤。
魂归、魂逝。那场情海的幻天,在那枉自嗟、空牵挂、无奈处,诉说着水月镜花的凄凉。
相守却无法相爱,最终连相守都成为一场空想,金玉的无奈,打湿了点点红妆。
相爱却无法相守,泪尽而归时彼此痴念的人近在咫尺却天各了一方,木石的悲哀注定此生哀怨一场。
繁华梦碎红楼泪,天涯何处觅香丘?
感叹人生的一场相逢,齐聚了世间最艳丽的风景。叹惋那场毁灭繁华的寒风风,造就了百花落幕的凋零。
忘不了芍药花丛那个痴儿鼾睡的身影,蝶儿戏舞的香艳中那个明媚如春的神情。纵然是有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的凄景,然而在悲凉中英豪的你亦可追寻喜悦的罗丛。你醉后伏过的的青石依稀记得你可爱的倩影,飘零的落红为你披上温暖的斗篷。丈夫的早逝让青春的美丽成为了幻境,无终的结局更让世人心痛产生猜测的共鸣。你也曾在寒塘寻觅鹤影,你也曾隔晶帘遥望风景。寂寞的霜娥爱上了寂寞的清冷,滴泪空守的玉烛又向何人诉说着虚廊幽情?乐观的湘云,无奈的湘云,注定了一场探春悲秋的黄昏!
都说你机关算尽太过于聪明,到头来却生生害了卿儿的性命。你的精明强干让世间的男儿叹服,然而算计来算计去一场痴迷竟让所有的迷梦变幻成空。谁能体会你高楼上临风的孤独,谁能理解你坚强下掩藏的哀愁。半世的心思只为了一个家富人宁的憧憬,到头来却遭受天怒人怨的秋风。“生前心已碎,死后心空灵”,叹人世的悲欢离合终究难随人定,三更梦醒处累尽了几世聪明?轰隆隆大厦从根倾,一纸红颜的薄命将刚强的王熙凤葬与无情!
十二钗里将你的着墨太少,然而上苍却赠了你一个“巧”。虽然是出生在官宦贵胄之家的千金小姐,然而梦幻的繁华终如一曲昙花!倘若你的生母在黄泉下知晓你遭逢贪图银钱的狠舅奸兄伤害,是否会将怒火压下?倘若熙凤知晓就你一命的她,是否会庆幸曾经结识那么平凡的穷人家?感谢上苍让巧姐遇到了刘氏恩人,纵是此生荒村野店做个纺纱浣衣的村妇,也是悲凉中最温暖的守望。
四春将叹息留给了世间,而好事终的慨叹却留给了最初的瞬间。忘不了你的最先的出现,最早的离开,是你的手开启了那段太虚的梦幻。都说你是祸水的红颜,家败的根源,谁又能知道你“情可轻”的种种叹惋?人的一生经不起太多惆怅的无奈,花容月貌的袅娜仍害了可卿的命运牵连。短短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一场孽缘写尽了荣宁的悲欢。
飞鸟各投林,百花芳菲尽,梦影残痕的惆怅,零落了谁的容颜?
朝为红颜美,暮成白骨灰,一场红楼的旧梦,叹坏了谁的悲欢?
名著《红楼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八
红楼十二金钗,黛玉温柔多情,宝钗知书识礼,探春大气稳重,湘云潇洒可亲她们确实各有各的风采,让人无限着迷,让人为之倾倒。但是于我来说,她们多了脂粉气,只是宝玉口中的如水一般的弱女子,最令我钦佩的却是熙凤。
妈妈说:“女孩子,就应该像林黛玉一样,小鸟依人,弱柳扶风。”爸爸说:“女孩子,就应该像薛宝钗一样,相夫教子,安分守己。”我说:“女孩子,就应该像王熙凤一样,独当一面,不让须眉。”凭着一张利口,熙凤上得贾母、王夫人之宠信,下获宝玉及众小姐的依赖,而嬷嬷、丫环更是对她敬畏万分。她年纪轻轻,只是些许认得了几个字,偌大的荣国府,却被她上下打理得周到得体。虽然她也有贪财弄权、狡猾善妒的'一面,但是瑕不掩瑜。她的才干将贾府的男性完全比了下去,没有她贾府会更早地没落。所以说我们应当学王熙凤,做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总喜欢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仿佛“成功”两个字只属于男人,却不知女人也渴望事业有成。在世人的眼里,少年应该远游,去闯荡,去追求,仿佛女子就应该在家中好好侍奉公婆,照顾孩子,洗衣、做饭,日日守候他的归来,最好是化做望夫石,在崖壁上久久伫立。殊不知女孩也有自己的可贵的梦想想要去实现。
我想起那旧社会的女子为博得男子的欣赏,痛苦地将自己的脚裹成三寸金莲。我想起那一块块高大巍峨的贞节牌坊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我想起那善良、勤劳的祥林嫂,孤苦而死,连自己真正的姓名都没有留下。封建社会,女性总是被压迫得最深。她们无心更无力去反抗这样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
但是在当下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女子完全可以自强,可以独立。我们不能只顾涂脂抹粉,而应为已、为家、为国,去拼博,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颜值、美貌只能一时取悦别人,实力、才华才是硬道理。
君不见《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女队员佟莉,她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贴身肉搏,毫无惧色;君不见科学研究者屠呦呦,她带领团队克难攻坚,研制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君不见华文作家龙应台,她出书、演讲、入仕,一度刮起“龙卷风”;君不见相声演员贾玲,她敢闯敢拼,成为喜剧舞台上的最有才华的女汉子。她们都是女中豪杰,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红颜当自强,我们绝不能看轻自己。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九
红楼梦的一回讲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凡心大炽,想要享受荣华富贵,虽然会瞬间乐极生悲,物换人非,打扫偷来是一场梦,万竟成空,但也愿意前往。他于是被带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为每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后来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得以脱去草胎木质,换成女人形体。在下凡前,对警幻仙子说,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由来,为后来的事情做铺垫,也描述了林黛玉爱哭的'性格,贾宝玉颇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话说出了贾家一时的兴盛,繁荣的景象。而后来物换人非,万镜成空,最后衰落,败亡的结局。给人以暗喻,不禁让人伤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为情节,也写得各有特色,别有一番滋味。比如;贾家每人住的小院,每个人的穿着,外貌,行为举止,神态等。让我眼前一亮。
红楼梦还成功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笑,一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心里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宝钗,遇到宝玉却数落下人,心里却想说宝玉而不好明说出口,便用这种方式。点出他娇惯,心重的心里特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0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