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它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方向。避免流于表面,应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一
大学,以“遇见”开始,以“青春”作别。四年的大学时光,是我们青春最美的绽放。在这四年里,我们离开父母的怀抱,作别每天只知道跟着老师步调走的高中生活,开始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时间就像细沙,看似漫长,却顺着指尖的缝隙不停地悄然流逝。转眼间又到了毕业的季节,依旧是离别的伤感和过往的留恋,唯一的不同在于现在的我属于这个季节。从此,我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涯,有喜悦、有成长也会有一些小小的遗憾,这些点点滴滴终将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独家记忆”。从此,我们告别一段纯真的岁月,一段年少轻狂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沿着青春的脚印,回首来时的路;张开双臂,迎接无限的明天。
一、回首来时路。
(一)大学成长之思想。
大学四年中一直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一直要求自己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虽然在大一一开始的时候便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在宋老师的带领下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过规划,但那时的规划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比较空、大,又或者可以说有一定程度的流于形式。但真正的转变是在大一后半学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开始意识到高中时期是为了准备高考,习惯了有人管的生活,而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一个自由、无拘束的田地,没有人管你,你必须有自我约束力。做到自律、自学、自省。我从一开始的散漫自由渐渐转变为自律、自学。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同时,认真系统的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学习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明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成长之学习。
大学的学习是完全不同于初高中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赋予了1我们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我们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更强的选择辨别能力和更强的自学能力。但我在大一上半学期的时候,虽然知道学习仍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的主要任务但还停留在后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上,对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很感兴趣,都想学习一下,没有明确目标,学习兴趣比较混乱,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直接导致了迷茫。以至于大一一学年多半时间沉浸在从高中紧张生活中解放的喜悦中,每晚的晚自习都无所事事,没有任何收获。
大二的我不再幼稚,开始懂得学习的方法,也明白了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除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开始考各种证书,英语四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功利性的学除此之外很少有一种为了兴趣而去学一些东西。因此,在大三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放弃了考教育学而选择了跨考心理学,虽然知道考心理学会比较难但我并不想因此而放弃。因为我一直认为做一名好的老师更应该理解学生、懂学生的心理。虽然大四上学期准备考研的那些日子会比较忙碌比较累,每天背着书包带着水杯去自习室,捧着书在走廊里背,一切按部就班,但追逐知识的感觉是多么美妙。作为一个过来人,虽然失败了,但我还是坚持的认为,失败并不可怕,最少你有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至少这些知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会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学习方面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利用大学比较空闲的时间多读几本好书,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一个人的价值观、气质。并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较大的阅读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之前的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现在必须挤时间去补拉下的这一切。
(三)大学成长之工作、实践。
在工作上,我虽然未能成功竞选班委,但我会努力配合班干部把班里的系里的工作做好,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会竭尽全力而不会推三阻四。我深知,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只有服从集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才能有保障。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出现冲突时,我们要以大局为重。虽然未能进入班委、学生会的团体为大家服务,锻炼自我。但我会在一次次的班级活动中学习每一个班委的做事方法、工作态度,有时也会和室友(班长)讨论、分享彼此认为这个工作如何做、用什么样的方法会更好,她也经常会告诉我在工作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同时,也会时常记得大一第一个班会课各位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至今都将“上传下达、请示汇报”铭刻于心。非常感恩这些愿意分享,会在自己做错事情时批评、指导自己的人,我将他们称之为“贵人”。此外,我积极寻找能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大二上学期成功竞选“怡源心理协会”副会长,这里是我成长最大的舞台,在这里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做每个学习的活动计划、写每一个活动的策划,到每一个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每周的工作简报„„在这些琐碎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中,我认识到了要做成事,必须要有良好的态度,要学会做事,要从一次次的经历中总结经验。
在实践方面,我积极利用寒假的时间一边打工锻炼自己挣一些零花钱一边体验生活开阔眼见。第一次和舍友两个人到陌生的城市打工时两人在分岗位时却被无情的拆开,那一刻的无助无人懂得,内心的支撑彻底奔溃,但我们两个都成功的渡过了那段无助的日子,并开始享受工作带给我们的所有从未接触过的刺激与成长。那一刻我开始懂得,有时候并不是自己做不到,只是我们难以突破内心的恐惧所以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青春是用来折腾的,不去试一试又何曾知道不可以,因此,不要被自己所打败,相信自己,付出努力我们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大三下学期的实习是大学里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实践。特别感谢校长对于我的信任,给我担任五年级英语老师和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机会。要知道能在实习过程中独立完成两门主课的教学任务对于我们新手教师来说可能会经验不足但会在教学上取得质的进步。通过实习教学让我更好的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更好的做到了融汇贯通。在实习期,我坚持认真备好课前教案,做好课后反思,虚心请教老教师,积极和其余两位实习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但仍然会有一些不足,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严厉忽视了和学生的情感的联系,课后布置作业有失会偏多。
(四)大学成长之生活。
四年的大学生活也许还是用平淡两个字来形容比较恰当。生活的中心还是学习,除此之外最多的时间就应该是和舍友在一起了。四年里,我们一同成长,相互包容。宿舍生活使我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及生活习惯,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与分享。四年里和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感谢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相识、相知。
二、作别青春,我想对你说。
(一)作别青春四年,我要大声说出感谢。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大学四年教导过我的老师们。大学汇聚了众多的名师,没有他们的精心付出和教导,我就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更无法去胜任将来的工作。最为感谢的就是陪伴我们走过四年的班主任宋老师,虽然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仍能感受到老师对于我们的付出,从大一第一个晚自习请学长学姐给我们分享经验到之后的“大四的焦虑”的主题班会;从大学伊始主持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大学四年的规划到班级群里的每一次有关就业的信息;从学习上的教导到生活、做人方方面面的嘱咐,宋老师为我们所付出的点点滴滴的心血都可以感受到。在这里,我想说,老师,您辛苦了,感谢一路有您的陪伴。
其次,要感谢的是大学里对我影响最深的李翔学长,感谢学长能给我机会,教我做事,是在学长的指导下我才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才会获得学长相当高的评价,学长的赠言已牢记在心,学长的赏识也会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动力。
还要感谢的是四年来与我同行、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在我的精彩大学生活画卷中画下美丽的一笔。
最要感谢的是就是爸爸妈妈了。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父母能健健康康。大学过后,即将走入社会,只愿自己能用最大的努力来回报父母的恩情。
(二)作别青春四年,我要大声说出祝福。
新的生活就在眼前,我们已经站在起点,感悟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难忘的经历,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前进的动力。前进路上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碌碌无为而懊恼不已,不要因为天资禀赋的不足就否定自己,更不要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徘徊不前,拿出自己的勇气去面对,去体会生活,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祝福我们明天会更好。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二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三
[1]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2]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01)。
[4]冯婉桢,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5]孙国友,黄孙庆。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8(11)。
[6]谭琳。从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材对比看我国德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08(40)。
[7]卓晴君。改革开放30年学校德育政策回顾(上)[j]。中国德育。2008(07)。
[8]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中国德育。2006(09)。
[9]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03)。
[10]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1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12]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
[13]郑新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2)。
[14]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01)。
[15]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16]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3(01)。
[17]程材。编写一流教材推进素质教育——调阅中小学教材并作重要指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0(06)。
[18]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19]孙少平。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4)。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2][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四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
苏赫姆林斯基在《帕芙蕾什中学》一文中说:“一个好的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曾是个孩子。”鲁迅先生不是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吗,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又于人类的智慧、道德、人格互相联想。爱学生就是要用精湛高超的教学水平、教育艺术,在学生心里播下对老师、对学科的爱的感情。
二、)相信每一个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相融,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时,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就能达到师生关系融洽的效果。相信他,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教师力求营造一种宽松、愉悦、自在的课堂教学氛围,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到亲切,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进行纠正或补充,提出不同的见解。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孩子的感情世界往往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比如一位北师大教授介绍说,问“树上有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问的中小学生极大部分都回答“一只都没有了,因为都吓跑了。”而却有一个小朋友做出精彩的回答:“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跑了鸟妈妈,还剩三只不会飞的鸟宝宝。”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是以丰富的情感为基础的,相信这一点对于建立现代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在一个安全的课堂环境里学习,这个环境一定是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他能与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老师,不会受到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没有人指责。当他学习遇到困难,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当他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做到:
首先,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尊重差异就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由于没个学生家庭、文化环境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他们认识事物额水平及相应的知识也不会完全一样。而学习过程又是一种个体的认识活动的过程,比如当有个数学问题提出来以后,每个学生都会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师所谓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只要答案合理,这时老师都应该给以肯定。其次,教师要蹲下来看儿童世界,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的成长,分享的他的快乐。法国的教育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曾说道:“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做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样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学生。老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真正意义的尊重,而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得到真正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教师只有蹲下来看他们的世界,发自内心的欣赏,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共同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不同解题方法的肯定和欣赏,学生就能拥有和体验自己的尊严所在并享受着被人认可欣赏的快乐。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
四、)学习每一位学生。
高效教学的本质是良好师生交往互动,而真正意义上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其不可缺的因素之一。让我们在教学中把关爱作为基础,把信任尊重当作教育艺术,把热爱化为动力,把学习视为职责,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作为学生,应当看清自己的位置,正当行使自己作为学生的权利,与教师加强沟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尊重、信任并理解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正确看待师生关系。
作为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是学生生活道路上的启蒙人。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教诲。。素质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不再是被强制塞饱的鸭子,只等待老师来喂;学生也不能够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学生应当让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工作,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二)尊重、信任并理解老师。
我们常说教师要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其实反过来,学生也要尊重、信任并理解自己的老师。教师尊重学生,必将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信任学生,必将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理解学生,学生必定会体谅教师。
首先,学生要尊重并热爱自己的老师。学生不能亲其师,也就不能信其道。结果,就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就不可能达到目的。师生无法形成一股合力,师生之间就不可能形成共识。甚至,师生之间可能会形如路人,或者互为仇人。这样会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有可能会给社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隐患。教师是甘做人梯的,这种奉献精神是伟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教师的汗水和心血。所以,学生应该尊敬老师,爱戴自己的老师。其次,学生要信任并理解自己的老师。学生要体会教师劳动的艰辛,要体会到教师的苦口婆心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当教师在处理问题上出现错误的时候,作为学生千万不能因为老师错怪了自己就因此产生嫉恨心理,以为教师偏心眼,更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与教师对抗。学生应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条件,能解释就解释清楚,一时不便解释的暂时放一放,以后找适当的时机再解释,也可请别人代替自己去解释。这样,通过缓和的方式解除相互间的误解,缩短心理距离,扭转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三、从家长的角度来讲。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接触孩子最多的老师,更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家长的情绪、态度、思想感情等等都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家长要从物质上关心孩子,更要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应经常与孩子谈谈心,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孩子懂得尊重、理解家长,这就给学校师生关系良好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21世纪,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更多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时时处处的尊重;有赖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赖于学校、家长、学生的全力配合。而且我坚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完善一定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创造出优质的教育模式。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黄爱华。黄爱华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谈谈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五
[7]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0][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11]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六
以全体少先队员为中心,以队员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这是新课改学校工作的重心,这同样也是学校少先队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以德育治校的重要思想,加强少年儿童思想教育。深入开展少先队大中小队活动,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优秀的慎独自律。通过小学六年的教育,将队员培养成一个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生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树立对孩子正确的培养观。
无论物质如何,一个人对精神上的需求永远都要大于物质需求,因此一个物质富有但精神匮乏的人不会是幸福的人,但是我们之所以要孩子们物质富有,就为了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这仿佛成了一个矛盾。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矛盾,孩子们的品德与成绩可以同时发展和提高,并且两者之间也可以起到互相推动的作用,一个有正直、善良、诚实、友爱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将来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此同时也推动他各方面的成功。
因此,在孩子处于少儿时期处于成长的起步阶段时,不应把高分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更需要孩子具有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孩子,这样才能使得孩子们长大后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祖国报效国家。
二、辅导员开展少先队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少先队来说,一个好的少先队活动是对少先队进行基础教育和培养队员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它可以培养队员多方面的能力,为队员提供动手、动嘴、动脑的条件和机会,通过活动来锻炼队员的能力,培养队员多方面的良好品德,进而给校园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与此同时,辅导员在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时也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活动要有计划。
无论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辅导员都要有一定的计划和组织才可以开展进行,计划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质量和最终的教育效果。
2、活动要有相应的管理规章。
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不是说为了搞活活动就可以放任不管,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到每一个队员,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的形式、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都需要特别进行规定。
三、通过少先队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品德。辅导员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有一个主旨思想,就是想让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从中获得快乐愉悦身心,因此如何开展让少年儿童愿意参与的、积极参与的、有意义少先队活动是我们每一个辅导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让少年儿童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做到快乐参与,快乐玩耍,快乐成长。
1、善于利用节假日来开展活动。
节假日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的主要主题常规活动,也是各少先队较多开展进行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以各个节假日为主题开展的中队会,来针对每个节假日的特点来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让他们通过活动的开展去体会这些节假日的意义,从中受到影响。因此,要根据各个节日来设计与之相关的特色中队会,来表现每个节日的特点。
例如在元旦的时候,可以以“庆新年许心愿”来作为主题,在同学们庆贺新年的喜悦中许下自己的心愿。程中辅导员可以组织每个班集齐自己班同学的心愿,放到代表各自班级的大的许愿瓶中,珍藏孩子们的心愿,这样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心愿会被珍藏,他们也会格外真诚的去许愿,孩子们在许愿后也会互相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有的孩子还会提前几天在自己内心的心愿中进行一下筛选,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想法,以此创造出一个奋斗目标鼓励自己去加油实现愿望。而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孩子们开展“自己动手为妈妈献花”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来描绘表达出对自己母亲的爱,而且自己手工做的鲜花也比孩子去花店买花更有意义,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付出心意的东西要远远比用物质买到的东西好,这个过程中不但能锻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同学互相之间帮助完成也会让他们彼此增进团结友爱的感情,孩子们把自己亲手做的花送给妈妈的时候,也会从家长那里得到亲情上的爱和鼓励。对于“世界水日”、“地球日”、“全国爱眼日”等节日中,也可以组织一些小的少先队活动让少年儿童在了解到这些节日的目的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可以让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能源浪费的问题,然后去进行改正,比如让孩子们及时关闭水阀,及时关灯,节约纸张,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
现在的孩子要比我们小时候的压力大得多,他们面对社会的迅速发展,面对家长的压力,面对老师的压力,面对与自己同样大的同学同伴的压力,容易让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和心理影响,如果我们不对孩子的这些消极情绪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消除,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可以开展一些心里健康教育的活动,从而引导孩子们消除负面消极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现在的孩子爱说谎的情况比较严重,孩子有这种情况发生不能一味的怪孩子不够诚实,很多时候他们会这样也有大人们的问题。很多大人们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觉得他们说的话没有太多意义,因此孩子们没有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便会产生一种说实话也没有用的感觉。还有得则是对孩子期望过大,当孩子压力过大而且达不到大人们预期的目标的时候就会想逃避,或害怕被惩罚,便会为了应付而说谎。有的孩子是因为家庭中父母总是对他们连哄带骗,本身做父母的不能以身作则去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在那样的生活环境自然也学会了说谎。还有的孩子则是通过对事实的夸张或说谎来引起大人们对自己的注意,或通过说谎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了解了孩子到底为什么不诚实的原因后,辅导员应该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去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解决,除了个别行为较严重的孩子可以含蓄的进行劝诫,辅导员还可以针对诚实这一主题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借一些周围孩子不诚实的例子,让另一些孩子们编排情景剧演出来,通过自己的同学演出来这些不好的情景,让那些不诚实的孩子在看情景剧的过程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潜移默化的去感染影响孩子抛弃说谎的不良习惯。
3、定期结合班里发生的事件展开讨论活动。
少年儿童正处于思维的成长期,但是很多幼稚的想法也会相互影响他们未来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要针对班级内日常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小事情来展开活动对他们进行教育。例如针对有些孩子跟同桌处理不好关系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为什么彼此不能和谐的相处,互相有什么误解和矛盾,在了解了这些矛盾后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孩子们在参与了这些讨论后可以明白要互相体谅,要学会以宽容善良的心对待对方,进而形成整个班级内部都很和善友爱的班风。
还有对于孩子们喜欢给彼此起绰号的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这样起绰号到底是好处大还是坏处大,或者哪样的绰号是好的,哪样的绰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孩子们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端正与人相处的态度,对于那些可爱的绰号会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彼此的关系,而不太合适的绰号,通过孩子们的讨论会让他们自己明白那样对同学是不尊重的行为,进一步培养孩子们与人为善,懂得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4、让少年儿童参与到一些实际的组织工作活动中。辅导员要善于让孩子们参与到一些组织活动中,不要让他们只是一味的只去参加活动,参与其内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自己组织开展的,这对于他们的意义会更大,这些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和组织活动的中心主旨他们也会理解的更好,同时也会培养他们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例如一些中队会的组织进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安排,从班级的各项布置到中队会的主题、串场词和中间穿插的一些活动的安排,都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做,遇到问题的时候辅导员可以进行指导,但是主要还是发挥孩子们的自身能力。而这个过程,他们不但可以形成一个整理思路,也可以通过负责的同学和各个同学进行活动的安排来锻炼孩子们沟通协调能力,这样的活动从策划到完成,几乎每个队员都会参与其内,有的没有加入的队员也会对这样的活动充满期待,因为这样的活动真正表达了他们同龄人的真实想法,因此活动达到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作为辅导员,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活动中创造快乐和享受快乐,因此,开展高质量的少先队活动成为每个辅导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让每个好的活动都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发挥自己天真可爱的本性,乐在其中,也通过活动让每个孩子能从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健康快乐的成长!
[1]王殿卿黄秀清《寻求学校德育新定位》[2]廖莉琳《浅谈少先队工作的体会》。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七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八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和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和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和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和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和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着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着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和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着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5)着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5)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返回目录。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九
[5]著者.题名[d].所在城市:学位授予单位,出版年.[学位论文]。
[6]著者.题名,报告号[r].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科技报告、手册等][7]著者.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如).[电子文献]。
[10]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十
[4]甘汉,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
[12]n.伯拉斯著,戴国瑞等译,水资源科学分配,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
[15]华士乾主编,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2]安徽省水文总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送审稿),1982.。
[23]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25]肥东县发展计划委员会,2009年肥肥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用公报,.。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十一
[1]刘晨艳.浅谈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改革[j].文理导航(中旬).2013(01)。
[2]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幼儿教育.2011(36)。
[4]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杨洁.幼师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9]曹才翰,章建跃着.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沈誉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11]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报.2002(01)。
[13]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15]车艳.小班幼儿家庭中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9]王静.幼师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0]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篇十二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论文,它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与撰写和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这门写作技能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特点,重新建构文献综述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才能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的文献综述,并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根据文献综述的概念和特点,笔者提出了撰写文献综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问题:
第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某一主题(或内容)进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问题。
第二,对于某一主题,国内外研究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
第三,对于研究结果,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即是回答“相关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的问题。
第四,该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贡献或效果?后世对该研究做出了何种评价?回答“研究怎么样”的问题。
上述的问题是构思文献综述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回答,那么这篇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还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文献综述。
(一)选文献的“三最”原则。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出选用文献时的“三最”原则,即“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原则。“最权威”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教授的著作、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最新的”是指近几年来(一般默认为5年)发表的各种文章,而“最新的”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写“高等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最经典”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的12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比如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最权威”的论文就是《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最新的”的文献就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恪守这“三最”原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读文献的忠实原则。
在选择好文献之后,就是读文献。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评论的对象。阅读文献时,可以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才能更接近于对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论著”的阅读法,笔者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提倡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理由如下:“著”和“论”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更多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性,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的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原文原观点。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三是学科专业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打折扣。
(三)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综”“述”结合。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只有把两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献综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德育方面的,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百链图书馆和goolge学术收索等网站,发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未能进入你的视野。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中关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该网站论文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道德教育研究》期刊发表的论文,而这一部分论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们常说常用的网站上查阅到。
(四)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文献综述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它的读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社、研发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阅读,简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鉴于这种特殊的读者群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就需要考虑该群体的文化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专业和平实的语言写作,这样才能让读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实意思。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通过读某人写的文献综述,我能从中收获什么呢?这篇文献综述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有时,你去读别人写的文献综述时,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类文章多半属于低水平高重复的文章。如果在读别人的文献综述时,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或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之感,那么这类文献综述就算是比较上乘之作。换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体验自己写出的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感觉,试想,它将给读者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们善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为文献综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和质量。
综上,撰写文献综述较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评价他人的研究一点价值都没有。当然,这种“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适度,如果掌握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且对研究问题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03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