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背诵方案(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3:02:11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通用12篇)
时间:2023-12-13 13:02:11     小编:GZ才子

方案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时间计划和责任分工。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来指导我们的方案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范文中了解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一

答:先结合注释与老师课堂的讲解(或看文言文详注之类的书,但要注意辨误)充分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朗读、背诵与理解同时推进。

另有几个小诀窍:

1、短句以句号为单位,读顺读熟再背,背熟一句再背下一句;长句以分号或句内小层次为单位,背熟一层再背下一层。背完一段再回头巩固几遍。背完全文又回头巩固几遍。不要不分轻重、不辨正误地一篇文章从头背到尾。

2、文言非常讲究语句的对称工整(如大量的对偶句、四字句),找出这些对称的'语句,既方便理解意思,又可以加深记忆。

3、背诵时最好能准备一张草稿纸,边背边写一写易错的字词。因为考试时是要求默写的,错一字就没有分数了。

4、多用路上、课间、饭前的“闲散”时间,随时记忆;或和同学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比赛。这方法也适用于背诵课文下的注释。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二

为落实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委研究决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

指导思想。

以《_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县局养成教育规划为依据,以德育工作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为原则,积极的探索初中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合理锻炼、养护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活动方法。

实施思路。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_纠错_要与_导行_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突破重点,以点带面。

实施方法。

1.认知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以“知”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对知的检验,知行统一才能融为一体、成为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我们要坚持以班团队活动、品德课教学等为阵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明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主要习惯训练点,强化学生的认知,做好思想引导。

2.细化要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及对社会生活涉足的范围,列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将这些行为规范细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内容。

3.强化训练。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榜样示范。

借助于榜样形象、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影响,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校园文明礼仪岗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学生起好示范、做好榜样。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作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

5.反思自律。

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让自觉自律成为习惯。一方面让学生以自己为“镜”,每日思考、对比、反思,回顾所行所言;另一方面以他人为“镜”,对照班上各方面做的好的同学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实现“内省”、“躬行”。

活动内容。

三月份:文明礼貌月(重点培养:不吃零食,不扔废纸,不随地吐痰,有序行进,文明如厕,不打不闹,轻言细语等习惯)。

四月份:规范守时月(重点培养:按时到校、及时回家,预先准备、铃响上课,不旷课逃学等习惯)。

五月份:感恩学校月(重点培养:注重言行,爱护公物,文明毕业等习惯)。

六月份:诚信教育月(重点培养:履行承诺,不说谎话,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等习惯)。

九月份:文明着装月(重点培养:穿好校服、戴好胸卡,不留长发、不染头发,不戴耳环首饰等习惯)。

十月份:爱国教育月(重点培养:庄重升旗,高唱国歌,爱护国旗国徽等习惯)。

十一月份:认真做事月(重点培养:认真做操,认真值日,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等习惯)。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三

本来以为对于从小说中国话长大的我们而言,学习语文难度相对于数学、英语等更小。至少认识了字,大概能知道讲什么意思,可是面对大段大段之乎者也的古诗文,也会让我们抓狂。尤其是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古诗文背诵是一个大难题,可它又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巧妙的找到快速背诵记忆古诗文的方法成为高三学生的重中之重。

古诗文的背诵不能毫无章法的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效果甚微,还会浪费高三学生大量的复习时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技巧、对策,才能真正的起到背诵记忆的效果。

所谓关键词语,一方面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一方面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例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遇困难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具体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些方法有不同的特点、用途,但有一定的联系。首先,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的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本尝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肯定有很多高三学生面对难懂、难背的古诗文大发牢骚,认为其除了应付考试,对现在的生活、工作一点用都没有。可是这些古诗文都是优秀的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在某一程度上更是对我国历史的一种侧面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学、历史价值。

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还是不能忘本,多读、多背、多理解这些古诗文,还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四

一、化整为零法。

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二、抄读法。

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三、累进法。

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四、三抓法。

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六、首字提示法。

在检查学生背诵时,我常发现,学生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你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针对此,我提出了“首字提示法”,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七、翻译还原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八、边读边译法。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我提倡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如李密的《陈情表》的第一段,可以这样做:读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译:以,因为;险衅,坎坷、罪过,即艰难祸患;夙,早时;遭,遭遇;闵,通“悯”;凶,不幸:“我因为艰难祸患,很早就遭遇不幸”。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化“长”为“短”。

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从我自己背文言文的经验来看,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我之所以在上完一篇文章后能很快背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备课的时候,我已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东西已经深深印入我的脑中,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了。

限时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五

高中教务处2011年9月。

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习惯,将为学生终身的健康打好基础。体育锻炼中有很多行为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为此,农一师第二中学特制订学校课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活动主题。

阳光体育与学校同行三、参加对象。

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四、组织机构组长:牟光华副组长:赵新亮。

1、领队教师:篮球贺金龙;排球张文增;

足球李凯旋;乒乓球袁七一立;

2、安全督察:童苏塔、郭令、徐俊。3、检查人员:郑聚山、刘海波、袁克江。

4、值班要求:以上值班人员每个工作周的周二、周四第二节下课后立即前往值班岗位,安全督察及时总结安全问题,排除安全隐患,检查人员如实记录课外活动情况并对各班进行考核。要求班主任积极主动支持本项活动,于每次课外活动前将自己的班级带往指定地点,每次结束后,统计当天参与人数并上报教务处。

九、活动宣传。

1、政教处负责向学生宣传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任务,并宣布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农一师二中课外活动检查表。

农一师第二中学。

课外活动方案。

高中教务处2011年9月。

通知。

高中部班主任:

为了保证“阳光体育”长跑运动安全、有序地进行,现将长跑期间各班出入楼道的要求和其他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各班出入原则:就近楼道出入。2、各班出入具体分布:

由育才楼东侧楼道出入班级:高一1、高一2、高一3、高二1、高二3、高二5高二6、高二8、高三1、高三3。

由育才楼西侧楼道出入班级:高三14、高三15、高三16、高三13、高二11、高三6、高三9、高三10、高三11。

由育才楼中间楼道出入班级:高一4、高一5、高一6、高一7、高二2、高二4、高二7、高二9、高二10、高三2、高三4、高三5、高三7、高三8、高三12。

3、对班主任要求:跑步时,班主任必须严格按照以上安排出入;高一到跑道从女生宿舍到主席台每班6列依次排队,高二到跑道从主席台到锅炉房每班6列依次排队,高三到排球场排队。原则上要求班主任随班跑步。

4、对老师的要求:除班主任、体育教师、检查人员以外的老师,每个长跑日务必到篮球场集合,由支部组织教师自愿跑步,不参加跑步的老师自由活动。

高中教务处、支部2011-9-1。

高中英语活动方案目的:开展课外活动不仅仅为了辅助和巩固课内教学,扩充学科知识,还力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根据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特点,在此阶段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阶段需求,以时间为线索开展如下英语活动:

活动安排一。

兴趣目标:1.在学习之余,感受运动快乐的同时起到身心放松的作用。

2.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名称:三人行。

游戏规则:1.每个班参赛人员限15人(男10人,女5人)三人一组,每组必须有一名女生,并排站立相邻两腿用绳子绑住脚腕,从起点协作走完28米绕障碍物返回起点并接另一组接力。2.途中若摔倒,必须在原地站起在继续前进。

3.必须绕过障碍物才能折返。回到起点下组方可继续比赛。

赛制:采用单淘汰制,每个班抽签与抽到的对手进行比赛,在第一轮当中将会胜出四个班级晋级到第二轮继续比赛取前一二名。输的两个班级争第三名。

活动安排二。

兴趣目标: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灵活性。

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奋进的精神,增进民族友谊。

游戏名称:过河。

赛制:采用单淘汰制,每个班抽签与抽到的对手进行比赛,在第一轮当中将会胜出四个班级晋级到第二轮继续比赛取前一二名。输的两个班级争第三名。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六

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在检查学生背诵时,我常发现,学生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你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针对此,我提出了“首字提示法”,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我提倡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如李密的《陈情表》的第一段,可以这样做:读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译:以,因为;险衅,坎坷、罪过,即艰难祸患;夙,早时;遭,遭遇;闵,通“悯”;凶,不幸:“我因为艰难祸患,很早就遭遇不幸”。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从我自己背文言文的经验来看,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我之所以在上完一篇文章后能很快背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备课的时候,我已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东西已经深深印入我的脑中,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了。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七

4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5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5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尔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53.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4.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56.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5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8.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9.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

6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6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6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

6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6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0.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71.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3.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4.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5.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6.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7.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78.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9.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0.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1.声声慢李清照。

8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3.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4.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86.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7.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88.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8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90.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93.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9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96.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9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8.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9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100.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0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0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八

12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12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12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2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12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29.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30.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杜甫《兵车行》)。

13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132.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

13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134.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35.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6.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37.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38.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4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4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4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九

背诵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本来记得很熟的诗,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或词),就会很快地接上。这说明每句诗的领头字,都具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尽可能将它记牢。

2接力式背诵法。

在背诵古诗时,用接力竞赛的形式,几个同学在一起,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并不断轮换同学间的背句次序。这样,就会在兴味盎然的游戏中熟记全诗。

除选择适当的方法促进记忆之外,还要根据遗忘规律定时进行复习,加深巩固记忆。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十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2专注背诵法。

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记忆的关键。因此,最好给自己限定时间,规定数量,按慢读一一快读一一特快的程序,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深刻,记忆效果就好。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十一

26、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27、《旅夜书怀》(杜甫)。

28、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左迁至蓝关虱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选其中两首诗背诵.

29、从李商隐的《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温庭筠《商州早行》中选择两首背诵.

30、背诵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背诵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九)。

背诵《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背诵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1、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2、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横塘路》(凌凌不过横塘路)。

34、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5、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高中语文背诵方案篇十二

例如,用“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ong”的口诀来记住“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用“王姬去颐和园,人群熙熙攘攘”来记住“姬、颐、熙”这三个偏旁特殊的字;用“老虎是残暴的,虎爪是向外的”来记住“虐”字下半部分的特殊写法。

2运用口诀记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

例如:可以用“本义引申语境义,结合中心作分析”的口诀来记住对句中重点词语的分析方法;用“句式特点与功用,结合中心与语境”的口诀来记住对不同句式或不同修辞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方法。用“总分并,时空逻,中心句,自概括”的口诀来记住对说明文段落结构的分析及对段意、层意进行概括的基本高中生怎样做好学习笔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711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