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5:05:16
最新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大全(15篇)
时间:2023-12-13 15:05:16     小编:紫衣梦

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编写一份教案,可以参考以下范文。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一

1、学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2、积极参与、大胆想像。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2、颜料、毛笔、糨糊、抹布、剪刀、彩纸等工具和材料。

3、已有拓印、添画、拼贴的初步经验。

4、幻灯片。

师:让我们一起把手中的树叶拋向空中,看看飘落的树叶像什么?

(幼儿自由想像,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一加以肯定。)。

(1)欣赏幻灯片。

师:树叶摇身一变变成了什么?{小兔、蝴蝶、萝卜等}。

师:树叶除了变成这些以外,还能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可以通过添画使树叶变成其他东西)。

(2)教师根据幼儿的想像进行添画,作出一两个范例。

(3)拓印。

师:这些叶子本领可大了,还能印出漂亮的图案呢。

纸吹干。

(1)幼儿自选制作方法(拓印、添画、拼贴),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种。

(1)幼儿互相欣赏并说说喜欢谁的作品。

(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作品中有哪几种颜色。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二

1、通过反复倾听,欣赏及幼儿的自身探究活动,试着理解散文诗的语言和意境美。

2、帮助幼儿进行情感新体验的尝试。

3、培养幼儿想象、创新、尝试、探索精神。

4、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

重点难点。

重点:对散文意境的理解及幼儿尝试情感体验。

难点:创新、尝试散文中的对话及语言能力的表达。

活动准备。

1、树叶头饰(一个),实物树叶若干。

2、《秋日思语》钢琴曲音乐、录音机。

3、绘画纸、彩笔(一手一份)。

4、配乐诗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目。

师:(双掌合拢,含有一片小小树叶)。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小的秘密,猜猜是什么?

幼儿:小卡片,小动物,小花……。

师:出示(树叶),看,这是什么?

幼:小树叶。

师:这就是我们户外活动时看到的小树叶,你们想一想,小树叶会说话吗?

幼:不会吧。

幼:想。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小树叶》。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树叶说什么了。听后你们听到什么要告诉老师?(听后,幼儿抢着发言)。

幼:小树叶说它长在大树上。

幼:小树叶为了救小蜜蜂离开大树妈妈。

幼:小树叶变成小般救了蜜蜂。

师:小朋友真乖,听了很仔细,老师也听了小树叶的话,我来说一说,好吗?(老师声情并茂朗诵)。

听了这首优美的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吗?为什么?

幼:我听了难过,因为小树叶再也不能回到大树妈妈的身上了。

幼:我也难过,因为小蜜蜂得救了,小树叶却死掉了。

幼:我很高兴,因为小树叶乐于助人,是做好事的好孩子。

幼:小树叶真勇敢,我为它高兴。

幼:小树叶帮助别人牺牲自己,它自己也是快乐的。

……。

师:对呀,小树叶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它有一个善良的心。

三、再次欣赏散文诗,提出要求。

1、你最喜欢诗里哪一句话,讲给小朋友听。

2、把你喜欢的话用绘画形式表示出来。

四、幼儿边听散文诗边作画,讲给小朋友听。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掌握歌曲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两种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准备:

1、图谱与根据歌词绘制的图谱想结合。

2、图片(光秃秃的大树在哭泣)。

3、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发声练习。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活动室。

师:“今天你们扮演小树叶,跟着妈妈飞舞吧,听,音乐响起来了,小树叶们快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吧。”(幼儿进场)。

2、发声练习“沙”。

小树叶飞舞的时候飞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那我们来听听吧它是怎么唱歌的呢(教师范唱)。

3、小树叶飞舞的声音好听吗?那我们也来学一学。(2~3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出示图片(树妈妈在哭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是谁在哭?”“原来是树妈妈在哭,你们知道大树妈妈为什么哭?”(让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观察树)教师随机讲述故事:“树妈妈在想念她的孩子小树叶,越想越伤心,所以哭了。”

(2)教师范唱第一段,幼儿倾听。

老师把树妈妈想念小树叶的故事编了一段好听的歌曲。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4)根据节奏将第一段歌词念1~2遍。

(5)配上音乐与老师将第一段唱两遍。(注意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2、学习歌曲第二段。

(1)师:哎呀!树妈妈这么伤心,小树叶听到了,就给树妈妈寄来了一封信。

(2)出示一封“小树叶”的信,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3)“小树叶在信上写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相应的图谱)“树妈妈听了小树叶的信后,心里会怎样想?”

(4)出示歌词图谱:我们也来读一读信吧: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5)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师:“老师把小树叶写来的信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想听一听?”

(6)幼儿看图谱听音乐演唱歌曲第二段,提示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3、看着图谱完整歌唱整首曲子,启发幼儿用两种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师:“歌曲的第一段讲了什么?小树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歌曲的第二段讲了什么?小树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指名幼儿尝试,集体完整唱一遍)。

4、这么好听的歌曲还没起名字呢,我们来给这首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幼儿自由起名字,出示歌名:小树叶)。

三、用多种方式练习演唱。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的本领了。

1、分男女生演唱;。

2、分小组演唱;。

(表扬幼儿:你们唱得真棒,老师也被你们感动了,来掌声鼓励!)。

四、演唱表演。

幼儿扮演“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歌跳舞。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你们是不是急着想来表演一下呀?

交代游戏规则:第一段你们听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你们就边做动作边飘离开妈妈身边;当第二段听到“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你们就慢慢飘到妈妈身边跟妈妈跳舞。

(游戏1~2遍)。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四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和内部的基本构造。

2、根据水果的外形特征,找到相对应的剖面图,并进行连线。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幼儿用书《找对应》、笔、整个的水果和剖开来的水果用放盘装好。

1、观看水果,说说它们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今天老师带来了哪些水果呢?它们又是什么形状的?(交流)。

2、将整个水果和部分水果进行归类。

有的水果被切成了好多块,变成了水果宝宝,你能将它们送到妈妈面前吗?(归类)。

3、游戏:找对应这儿还有好多水果宝宝没找到妈妈呢,你们来帮帮忙,用一条线将它们连在一起吧。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找对应》的操作活动,教师随机检查。

4、幼儿相互交流操作结果,并收拾整理操作澳作材料。

上课时,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五

1.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

2.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优美。

3.幼儿体会舞蹈拍照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幼儿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垫、音乐。

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优美。

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

一、开始。

1.教师带幼儿做基本功热身。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拍过照片吗?那么你们拍照片的时候都喜欢摆什么造型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展示,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二、播放ppt。

1.师幼一起观察图片中幼儿的造型。

2.教师分动作教幼儿,提醒幼儿摆造型时的注意点。(提腰、顶胯、绷脚尖等)。

3.提问:怎么摆造型最好看?

4.教师总结:摆造型时不能乱动、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1.教师跟着音乐节拍表演,幼儿观察。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练习数拍子。

请能力强的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练习。

4.播放音乐,幼儿全体随一起表演。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兔、小猴子、小熊的话,体会小动物的心理。

2、通过学习懂得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兔、小猴子、小熊的话,体会小动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小动物的卡片。

一、由复习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片树叶》,板书课题。

2、小椿树要考考大家,他的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词语,看我们能不能准确、响亮地读出。

二、细读感悟。

过渡:小椿树漂亮吗?喜欢吗?(板书:喜欢)还有谁喜欢小椿树?贴图片(板书:喜欢)。

1、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先读一读(2―7自然段)。

(2)找一找、用――画出你是从哪句子或词语体会到它喜欢小椿树的。

(3)与同伴说一说。

小组学习后汇报。

生2:小兔子、小猴子、小熊……(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课件出示相应的内容并随机板书)。

如:小兔子:

生1:从小兔子说的话我知道它喜欢小椿树。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评议)。

生2:从欣赏可以看出它喜欢小椿树。

你能用欣赏说一句话吗?

生3:从赞叹可以看出它喜欢小椿树。

你能带着赞叹的语气读一读吗?(评议,师可以范读)你从哪听出喜欢了?

生4:从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一片叶子知道它喜欢小椿树。

小猴子:

生1:从它说的话知道它喜欢小椿树。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评议)。

生2:它只要一片,也说明它喜欢小椿树。

生3:从欢呼看出它喜欢小椿树。

带着欢呼的语气读一读。(师评)。

你们高兴时是怎样欢呼的?让我们一起来欢呼吧。

生4:仔细的掐下了一片叶子。

小熊:

生1:从小熊的动作: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咂着嘴说。

你什么时候也有过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的感觉?

生2:从小熊说的话。为了爱护小树,我绝对不采第二片叶子。

生3:这棵小树不只长得好看,还有股醉人的香味。

2、你觉得小兔、小猴、小熊用它们的方式爱护小树对吗?说说为什么?

生:他们虽懂得爱护小树却都伤害了小树。

师:对呀!我们不但要懂得爱护树木,还要真正地做到,不要伤害树木。

你觉得应该怎样爱护小树?(小组讨论)。

3、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摘树叶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体会……的作用。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深长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4.师:最后小树怎么样了呢?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呀,每一个路过的小家伙,都取下了一片树叶,仅仅过了一天,当小黄牛再来看时,惊得目瞪口呆: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

(1)仅仅――你能换一个词吗?

生1:刚刚。

生2:才。

(2)目瞪口呆――你知道目瞪口呆是什么样吗?做一个目瞪口呆的表情。

人还还有哪些面目表情?

5、师:小椿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这时,它会对小黄牛说些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光秃秃的小椿树)。

生1:他们把我的叶子都摘光了。

生2:他们太狠了。

生3:他们为什么要摘我的叶子呢?

6、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遍课文吧。

(师生分角色读:1、9自然段齐读,)。

7、小椿树怎么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每个路过的小动物不是只摘了一片吗?(讨论)。

三、拓展延伸。

1、如果这时小兔、小猴、小熊回来看到光秃秃的小椿树,会怎么想,怎么说?

2、小动物们知道自己错了,让我们把小树叶替小动物们贴上吧。(将刚才摘下的树叶贴上)树叶背面有要写的字。先读一读,将“漂、接、伙、呆”露在外面。

四、指导书写。

漂:

1、怎样能写对?写漂亮?

2、板演。

3、学生写,展示,评议。

4、再写,并与书比较。(自评,互评,最漂亮的画一个笑脸)。

五、总结。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

师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谁真正地爱护小树了么?……对,是小黄牛。

2、现在,你知道“一片叶子”与一棵大树有什么关系了么?

板书设计:

喜欢伤害。

小兔小心地摘。

小猴仔细地掐。

小熊看闻捋。

小羊。

小猪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七

1、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拼图、组合,并你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感。

2、事先采集各种树叶,擦干后压平。

3、教师:黑板、画纸、常见树叶、浆糊或胶棒、抹布、水彩笔等。

幼儿:树叶若干、水彩笔、画纸、浆糊或胶棒、抹布、剪刀(一组三把)、贴纸(结束时给家长,有家长为幼儿贴)。

一、谈话,稳定幼儿情绪。(3分钟)。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二、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叶,来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出示枫叶、银杏叶、柳树叶、香樟树叶等)。

师:这是什么叶?像什么?

师:秋风吹树叶飘,树叶飘呀飘,飘到画纸上(——教师取2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帆船的样子),你们看像什么?(像船)船上有小旗(边说边画),船在哪里开?(画水)还有海鸥飞来了(画)。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师:树叶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启发幼儿想象。(欣赏范例)。

三、介绍树叶贴画方法。

师:2张树叶、或3张树叶组合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先在纸上拼一拼,拼出图形,再用浆糊黏贴固定。注意哦,浆糊不能太多。最后再用水彩笔在旁边添画,使我们的作品更漂亮。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作画方法。

2、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五、欣赏作品。(请家长帮助幼儿在主要树叶作品上贴透明胶)。

共同欣赏。表扬大胆想象、画面整洁的幼儿。

家长贴纸奖励。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细微变化,初步感知事物的可变性。

2、通过不时的尝试,激发幼儿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3、培养幼儿的`挑战性和对新事物的适应性。

活动准备:

1、已有的认知经验的准备: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密切关注。

2、气球、软铅丝、木头积木、颜料、温开水、果冻粉、纸、橡皮泥、面粉、碘、苏打等。

3、大灰狼头像一个、玩具水枪一把。

活动过程:

一、“变”,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出示未吹气的气球提问:假如往里面吹气会怎么样?往里面放水又会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讲述)原来气球是怎样的?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后,又是怎样的?(重点引导幼儿讲动身现的变化)。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小节。

气球由扁——圆,由小——大,又由大——小,由圆——扁。

二、实验活动——“变变变”。

1、出示局部准备的操作资料,提问:大家能想什么方法,使它们变得和原来不一样吗?比比谁想的方法多。

3、请幼儿讲述操作变化过程和实验结果。

三、游戏:消灭大灰狼。

1、出示大灰狼头像,用准备好的水枪对准喷射,大灰狼消失……。

(引起幼儿对感知“变”的兴趣。)这是怎么回事呢?再看一次魔术。

2、发现秘密——变。

出示一个空瓶,请一名幼儿往里灌水——出示碘,引导幼儿认识。

师:假如往水里加点咖啡色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再让咖啡色的水变成没有颜色的水行不行?

(教师盖上瓶盖摇晃瓶子,让幼儿观察水中的颜色没有了。)。

(重点:设置悬念。)。

四、活动延伸。

把水会变色又能变回来的秘密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探索、研究。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九

1.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麦子变成面粉,并知道许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准备。

1.小石磨一台,面粉一袋。

2.布置一个食品品尝会,有饼干、馒头、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儿品尝。

过程。

一.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蚂蚁想让麦子变成什么?

――为什么妈妈说要让它们先变成白白的、细细的?白白的细细的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麦子变成面粉呢?

――小蚂蚁们想了什么办法让石磨飞快地转起来了?

――借助风车和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面粉可以变出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二.理解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食品的过程。

――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吗?

三.面粉食品品尝会。

――引导幼儿品尝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说说这些食品的颜色、形状、味道。

――说说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石磨磨麦子的过程,如没有麦子可用糯米替代。让幼儿亲眼看到从颗粒状到细末状的变化过程。

2.在区角活动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操作。

附故事:花瓣儿风车。

一群小蚂蚁,扛着许多黄澄澄的麦子,嗨呦嗨呦往家走。蚂蚁爸爸、蚂蚁妈妈抬着一只装满麦子的大箩筐,他们开心地说:“麦子,麦子,神奇的麦子就要变成……”

麦子会变成什么?小蚂蚁们又蹦又跳地嚷着:“要变成软软的!”“不,要变成脆脆的!”“我说会变成香香的!”“我想让它变成甜甜的!”蚂蚁妈妈微笑着说:“等一等,你们说得都对,可是,先要让麦子变成白白的、细细的……”

蚂蚁爸爸搬来了一台小小的磨盘。“咕隆隆,咕隆隆!”磨盘转起来啦!“咕隆隆,咕隆隆!”蚂蚁爸爸推不动啦,蚂蚁妈妈接着推,小蚂蚁们都争着来帮忙,他们的力气太小啦,哼哧哼哧拼命推,磨就是不动!小蚂蚁们急得直冒汗!

蚂蚁爷爷说:“麻雀家有架老古董,它会吱吱嘎嘎地转,麦子就会变成好多好多的面粉,可有趣啦!”一只小蚂蚁说:“我知道,那是风车!”其他小蚂蚁都叫起来:“快,我们快去找风车!”小蚂蚁们全出门儿找风车去了。

可是,到哪儿去找风车呢?小蚂蚁们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花,花瓣儿好像风车上的风叶。小蚂蚁们把花儿扛回了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把“风车”安在磨盘上。风儿呼呼地吹来了,花瓣儿风车转起来了,磨盘也转起来了!风小的时候,蚂蚁们就鼓足了腮帮,一起用力吹气,花瓣儿风车越转越快,磨盘也越转越快。“咕隆隆,咕隆隆!”好多好多雪白的面粉磨出来了!

白白的面粉变成了白白的大馍馍,脆脆的饼干,还有又香又甜的面包……小蚂蚁们吃得真香啊,点心里还有一股花儿的甜味儿呢!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

1、享受制作拼贴画的乐趣。

2、学会运用拼贴的方式制作各种画面。

3、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画的体会。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一张拼贴作品,各种纸、剪刀、油画棒、胶棒。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克里奥尔的舞者》,请幼儿说一说:

画面上有什么?

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做的吗?

用了几种颜色的纸?

介绍名画的名字叫《克里奥尔的舞者》,引导幼儿欣赏、想象画的内容。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2、简单介绍画家的经历,让幼儿了解:

画家为什么会用拼贴的方法来作画。

画家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作画方式。

3、展示更多的拼贴画作品,投放不同的纸请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说一说:

这些纸摸起来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这些纸原来是做什么用的吗?

我们可以用这些纸来做什么,能像画家一样拿它作画吗?

4、分组开始作画,拼贴出各种造型,还可以简单添画,让画面更丰富。

5、把作品张贴起来,让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作品。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幅拼贴画。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的。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二)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雪花(折撕纸)。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纸张,运用折、撕、贴的方法制作。

简单雪花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认真细致的。

北一带冬天可见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见到雪就难。

了。但小朋友在图画书里,电视上,一定见过飘。

飘扬扬的雪花。

下雪是一种帛然现象,即空气中的小水气,在。

高空遇冷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许多小冰晶在空中。

相碰凝结成一朵朵小雪花,从天上落下,就是下。

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莹美丽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有趣的图案,既有规则,又好看。

用一张白纸就能撕出小雪花来,你相信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3.制作步骤:选一张白纸,裁成正方形,先对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图中的虚线向内折两次即可,在折好的纸上可先用铅笔画些凹凸的线条(曳口教材例图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线把它撕下来,撕完后把纸打开,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纸对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图的图示折三次撕纸的方法,这样撕出的雪花图形更饱满,结构变化更多。

撕纸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蓝色彩纸衬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画出一扇积雪的窗户,涂上深蓝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贴在画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飘飘的美景了。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糖、盐、味精等物能融化在水里,使水也发生变化。

2、知道油和水放在一起后会呈现油上水下的现象。

活动准备:

糖、盐、味精、水、油若干,透明可乐瓶每组一个,木棒每组一根。

重点:

知道糖、盐、味精能融化在水里,使水也发生变化。

难点:

知道油和水放在一起后会呈现油上水下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观看实验,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观察食用糖,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可吃一下。

4、实验:味精和水,盐和水,在做实验前请每组幼儿观察一下味精和盐,知道这是什么,引导幼儿知道味精和盐放进水里后也会融化的现象。

二、分组操作实验。

1、幼儿每组做实验,亲身体验盐、糖、味精放进水里后的现象。

三、油和水不相融。

1、教师出示油,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猜猜油放在水里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幼儿说说。

2、教师做实验油和水,出现油上水下的现象后再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3、为什么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分别做两次实验:一是先到水再倒油,二是先倒油再到水。(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幼儿不必知道,只是让幼儿知道油和水放在一起时会出现油上水下的的现象就可以。)。

活动反思:

科学课最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由于有新奇的材料,又可以做实验,相信那些好动的幼儿此刻也能安静的倾听,认真的做实验。这节课我主要是让幼儿知道一些常见的东西放在水里能被水融化的现象及油和水放在一起会出现油上水下的知识。对于中班幼儿不必知道为什么油上水下的道理,只是让他们知道油和水放在一起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就可以了。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三

a)引发幼儿对物体平衡竖立现象产生兴趣。

b)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地探索,培养多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c)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探索的过程并大胆表述,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2、教学准备。

a)教学试验材料: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如:盒、瓶、笔、纸、羽毛、书、管子、手套等。

b)科学术语及词汇:竖立。

c)可能的难点:相同的物体有多种的竖立方法。

d)学生的课前准备:每人带各种物品。

e)实验记录:绘画形式。

f)时间安排:45分钟左右。

3、教学过程。

a)观察预测:看一看,桌上有什么?这些物品哪些能竖起来?

b)动手探索:把能竖起来的物体竖起来,放到展示台上。

c)讨论问题:用什么办法使不能竖立的物体竖起来?(自由讨论后再集体汇报)。

d)个人试验:自由选择不同的辅助材料尝试使物体竖起来。

e)提出问题:使各种吸管也能竖起来,有多少种办法?

f)分组试验:按小组共同讨论后选择各种辅助材料进行尝试。

g)试验记录:用绘画记录自己的试验办法。

h)表述结果:幼儿互相交流试验结果并鼓励幼儿大胆向听课教师介绍试验接结果。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变化;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交流;

3.体验玩变色游戏的乐趣,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

1.魔法小游戏,引出魔法瓶。

2.观察瓶里的水并说出其特征:无色透明。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瓶子里有秘密哟,待会我们一人拿一个看看有什么?

1.自由选择瓶子(提取瓶要求)。

2.游戏:跳动的瓶子(1)。

3.交流:神奇的魔法瓶。

“看看我们的'瓶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啊?”“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

(三)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这儿还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开遮布),一个人拿一个,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1.游戏:跳动的瓶子(2)。

(音乐开始)“动起来吧,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2.观察分类:按颜色分类。

(1)“你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举瓶子的游戏:我数一,二,三,和我一样颜色的举起来,我要开始数啦,一,二,三。”

(四)再变颜色,探索秘密。

老师换瓶盖变色,提问:“知道我怎么变的吗?”

2、魔法揭秘:颜色怎么变的。

(1)观察瓶盖秘密。

(2)谈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3)讨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不同,会怎么样?

(5)操作交流:色彩真神奇。

树叶变变变教案设计篇十五

.了解动物的颜色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感受自然界神奇有趣的现象。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加强对颜色的敏感。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有趣的小动物,然后讲述故事《神奇的变色龙》:

友。

2.向幼儿提问:

.变色龙有什么本领?(身体会随着环境改变颜色。)。

.为什么变色龙的颜色要与四周环境相似?(这是动物的保护。

色,可躲避敌人的攻击、方便觅食等。)。

3.播放视频短片“野生动物”让幼儿欣赏,观察哪些动物与四周环境的颜色相似。

贴在活动室里相似颜色的地方。

6.创作完成后,幼儿可尝试找出躲藏在活动室里的不同的动物。

活动评价。

.能说出变色龙变色的原因。

活动建议:

.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动物保护色的资料,使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可以玩“保护色”游戏,请幼儿为自己设计一套“保护衣”,然后玩“捉迷藏”的游。

戏,体验动物保护色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014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