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总结有助于发现和总结科技创新的规律,进而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何通过音乐治疗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阅读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一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3、了解虎门销烟的那段历史背景,认识林则徐,了解虎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对课文有哪些猜测?
3、有意识引导到课题的意思:在虎门销毁烟(鸦片)。我们从题目中猜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这是个不完整的句子,缺少了什么?随机生、师简介林则徐(投影林则徐像及简介)。
4、过渡:先让学生说谁在哪干什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暗示学生这件事还缺少时间,具体经过也是看不出的。
1、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读音,标出自己与老师读得不一样的地方。
2、生自读课文:标拼音,标小节,找出销烟的时间,想想课文具体讲销烟经过的是那几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指名读,集体评议纠正。生领读,指名检查。
出示其他词语,方法同上。(“分外,身着”的多音字要注意)。
提问上述词语的理解,学生互相解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理清条理:
(1)齐读找到写时间的第一节(投影)。提问这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强调“值得纪念”与“中国历史”,告诉学生像这种以时间独立成段的,就是要强调这个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节。让学生加上时间再说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找找为什么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然后自由读一读找到的第六节(投影)。说说哪些词语能看出这个日子值得纪念。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说“沉重地打击…中国人是不可欺侮”。投影有关鸦片的图片资料(重点突出危害性)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回头再读第六节。再读第一节。
(2)交流写销烟经过的是哪几自然段。(现在应该很容易找出来了)。
先自己在课文后描红。然后说说哪个字特别要注意,回答者用小黑板写,然后向全班学生讲解。在表格下面再临写这几个提醒的字。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二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这篇短文,我为林则徐的壮举所感动,所震慑。
早在清末,英国商人就开始对我国销售xxx,许多人都沉于吸毒不能自拔,用白花花,金灿灿,沉甸甸的金银财宝换来xxx,毁了我们大批的中国人啊!人们工作无力,整天抽着,如不抽,整天浑身发痛。林则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决定在虎门骞销毁xxx。林则徐一声令下,一担担的xxx疲抛到池中,然后倒入石灰,烧成了烟渣卷入海中。
看到这里,我也不免为大英雄林则徐拍手叫好,多么豪情的壮举!虎门销烟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不屈不饶!
生活中,有很多人仍在吸毒,有很多不法分子在走私xxx。虽然国家一直在制止,可有些人还是禁不住xxx的考验,虽然他们也知道xxx的坏处,知道xxx有害健康,可不抽就难受,用红色的“毛爷爷”去换来痛苦,换来身体的虚弱,疾病。可他们仍不去克制,就连香烟盒上写着: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呀!
虎门销烟,这是中国的一大壮举,但我不希望它再次出现。中华民族,多么强大的民族,难道连小小的xxx也抵制不了?不!不可能!现在的科技蒸蒸日上,人人懂得维护健康,对这香烟更要制止,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烟是世界上继手枪最大的武器,我相信,人人用一颗坚定的心去拒毒,中国一定会加灿烂辉煌!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三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等人将在虎门寨销毁毒品。当时,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中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毒品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硝烟池内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旁观的群众看见害人的毒品被销毁了,个个高兴的蹦啊、跳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目光转向现在,虽然吸食毒品的人少之又少,也不可能将一定范围内的毒品全部销毁,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专门用来惩罚那些吸食毒品、贩卖毒品的人!以此来告诫他们吸毒、贩毒是不对的!过去,毒品以毒品为主,可现在,毒品数不胜数。这些毒品的威力比以往更胜一筹,看到人们吸食毒品后那萎靡不振的样子真令人心痛!并且一旦沾上毒品,就很难戒掉。如果,一段时间不吸食,就会全身痛痒、寝食难安!有时,毒品甚至能害得人家破人亡!就如福建省有一户人家,生活美满,虽谈不上富裕,可小日子却也过得幸福之极!不过,一场飞来横祸,却将这一切都变了!原来,这家的女主人,在一场意外车祸中去世了!全家人悲痛之极,而她的丈夫却因万分悲痛而沾上了毒品,不能自拔!很快,家里仅有的的积蓄都用来买毒品,把家中开的小店卖了买毒品!小儿子独自在家,没得吃,没得喝。最终,竟饿死家中!因此,爸爸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进了看守所!
这个真实的故事,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很多吸毒的人都是曾遇到了一些十分残酷的`事后,才沾上的!可是,悲痛、残酷的事谁没遇过呢?“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曾一度身患绝症,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并没有放弃与病魔作斗争,也没有消沉,而是勇敢的活下去!这样大的灾难使他拥有了更多勇气,让他在宇宙学上有着巨大的贡献!是啊,面对残酷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正是人生的岔道口,正确的选择会让你走向成功,而错误的选择则会毁了你一生!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指名领读。
师生提醒注意:
寨 渣 (翘舌音)。
轰 (后鼻音)。
讯 盐 斤 (前鼻音)。
2、出示讨论:
(1)“喝啊,叫啊”的“啊”读轻声;
“身着朝服”中的“着”读“ ”,“朝”读“ ”
“倒下去”的“倒”读“ ”
“分外”的“分”读“ ”
“一担担”的“担”读“ ”;“应邀”的“应”读“ ”
(2)长句子的朗读。
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讯、轰、侮”按笔顺描红。
2、“寨、轰、抛”结构要均匀,笔画要紧凑,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讯”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
“轰”共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
“顿”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
身( )着。
三、组词。
寨( ) 汛( ) 销( ) 壮( ) 侮( )。
赛( ) 讯( ) 消( ) 状( ) 海( )。
塞( ) 迅( ) 稍( ) 装( ) 梅(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说训练。
1、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二、精读课文。
1、(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嚣张:邪恶势力上涨。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剩下来的文章。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3)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4)讨论。
1)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2)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3)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5)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1)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2)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硝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倒生石灰。再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硝烟的。)。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语的理解,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硝烟得民心,顺民意。
(3)细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硝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返读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中大,而它又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指导写话(要求:课后题5)。
1、指导。先指名读文中带有“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顺序做的事。
2、学生练写。
3、交流。
作业设计:
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林则徐一声令下,_______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背、赤着双脚的工人,_____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_______下盐巴,_______把收缴来的_______入池内,_______又把一担担生石灰_______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板书:
销烟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伟大壮举 销烟后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先撒盐 再抛 然后倒生石灰。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五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当学生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来了一个大转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些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zou私du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过于拘束,没有能很好的表达。今天布置了小练笔,不知写得如何?有待明天继续!
在预习课文时,我补充资料:清朝末期,清政府贪腐无能,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肆意欺侮。但中国人中也有一股爱国的力量,他们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持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它说明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这次行动狠狠地教训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孩子们在历史中反思。
1、开课向学生介绍了鸦x战争,以及用数字让学生明白鸦x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然后从整体入手,说说你认为的虎门销烟是件怎样的事件?而引导到“伟大壮举”,以此为中心点,找出相关的段落来学习体会。
2、抓住文本,落实文字的训练。读通课文,抓住关键词、段来走进文本。指导朗读。让学生真真切切回到当时的历史年代。
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了解历史是责任和义务,那么做好现在和以后更是大有必要。
目前zou私du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雕像,你想说些什么?”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齐读课题)从课。
题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对人有什么危害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及对人危害的课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大意。
2、指名说说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3、你了解林则徐吗?生汇报课前搜集资料,师出示课件:林则徐生平简介。
4、出示词语,检查自读情况。
5、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6、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你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7、四人小组复述课文。指名在班上复述。
8、交流如何识记生字,师范写“寨”、“毁”。
9、描红仿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三、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无能清政府下的中国,,让中国白花花的银子象水一样流入了英国人的腰包;,让中国人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给中国人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给中国带来耻辱,带来灾难!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记住这个让人难忘的日子?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我们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相机板书:分外壮丽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场面的词语画上横线,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
(2)指名汇报,相机板书: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3)(出示课件)指名赛读第1至3句话。
(4)(出示课件)指名读第4、5句话,生评价读得怎样,指名再读。
(5)播放销烟视频,酝酿感情。
(6)齐读第三自然段,回味难忘的历史一刻。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名读课文,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男女生赛读。
5、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出示课件)。
指名读,齐读。
1、学习第6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的壮举呢?
指名读最后一句话,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结全文: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虎。
门销烟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三、延伸拓展。
1、欣赏林则徐的话:
(1)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为门墙辱。
(2)生死见命,成败天也。
2、搜集有关林则徐的故事读一读。
3、办一张“远离毒品”的手抄报。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七
我一来到舅舅家,就有一种令人恶心的烟味,整个房子都充满恶心的味道。
这次,我来到了舅舅家,一如既往,一进门,烟味就扑面而来,很是难闻,我来到舅舅家之后,发现舅舅在睡觉,睡觉时手里还拿着烟,真是个大烟鬼呀。来到另一个房间,烟味就不那么的重了,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圣地。
突然我发现,我的旁边,有一个人,这可把我吓了一跳,我仔细一看,就发现了他。是我很久都没见面的弟弟,他正在专心的打游戏,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见我来,就停下了手中的游戏。我们俩很久都没见面了,玩什么呢,一股烟味扑面而来,对,那就帮舅舅戒烟,我与弟弟说明情况之后,便开始行动,我们俩偷偷摸摸的溜进了舅舅的房间,见舅舅还在睡觉。我们便开始了行动,我们把舅舅房子的烟和打火机弄出来之后,我负责藏烟,弟弟负责藏打火机,我把烟藏到了一个旧箱子里。弟弟也藏好了。我们藏好之后,就去打游戏了。
过了一会,舅舅醒了,“我的烟呢?”舅舅的吼声传到了我与弟弟的耳中。
完了,屋里只有我,弟弟,舅舅,外婆。这肯定会怀疑到我这的,“没事只要我打死都不招就好了。”过了一会,舅舅找到了这个房间,威逼利诱我们。
我一直坚守阵地,弟弟就没那么幸运了,当舅舅要关电脑时,电脑可是弟弟的命根子。弟弟说出来了真相,舅舅脸上带着欣喜之情。幸亏我们是分开藏。弟弟说出了那个地方,可舅舅只找到了打火机。
舅舅问我:“烟在哪?”我坚决不说,这时舅舅就对我展开攻势。我快坚持不住时,外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点钱笑着说:“我把那旧箱子连同里面的杂物卖了。”
这时,我傻眼了,就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外婆,外婆非但没有怪我,还表扬我,舅舅苦着脸。好笑极了。
销烟活动成功。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八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要反复朗读并于同学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体会中国人民的激昂之情、豪壮气势。
能力目标:结合语境理解“咆哮、嚣张、销毁、欺辱”等词语。积累四字词语,如描述人多、场面壮观的“水泄不通、分外壮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情感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在于打击了侵略者,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培养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自觉抵御毒品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祖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映,记叙清楚有序。课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在叙事的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写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平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四、教学重点:学习课文能读懂课文,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
五、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六、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年龄基本上是12岁左右的,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能够带着一份好奇心敢于“打破沙锅问到底”原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性啊!因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见识,所以就敢于质疑、创新和探索。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想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而且,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歌颂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不甘受欺侮的斗争精神,这样便引起学生的兴趣了。
七、教学策略。
课文的教学,不但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句,更应该从中懂得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过程中,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本课中我将采取策略有多媒体导视、朗读、合作交流等环境下的充分感受刺激,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学习,一定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落脚点和着眼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的形式去探索有关知识,最终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播放《林则徐》片段。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观看《鸦片战争》一段。
问:什么日子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日子)。
课文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什么?(1839年6月)。
过渡:不同寻常在哪里?
2、朗读课文体会到什么?合作探究。
壮观虎门搭起礼台上彩旗林立隆重。
场面来观看的人多。
3、学习三——五自然段。
(1)这段主要讲什么?(生:虎门销烟的经过。)。
(2)观看多媒体片断,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怎样销烟的句子。
(先……再……然后……)。
(3)学生分组讨论在上台进行表演。
(4)在播放《林则徐》片段,让学生从“礼炮轰鸣、群情沸腾”等词语想象当时销烟场面,它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4、学习第6自然断。指导朗读,再听音乐朗读,让学生抓住“沉重地打击”“不可欺辱”中体会到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5、回顾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可以从多媒体体会时代背景、销烟的成果以及它的意义来说。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重点,看板书提示。
2、分组讨论,互相讲述和指正、补充。
(四)指导说话。
1、用“先……再……然后……”说话。
2、联想: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上以上步骤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了解虎门销烟这一震惊中外的壮举,我们心头难以平静。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心痛;不屈的抗争,让我们振奋。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铭记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振兴祖国而奋斗。
(六)课堂作业。(多媒体演示)。
林则徐一声令下,___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赤着双脚的工人,___向灌满水的销烟池里___下盐巴,___把收缴来的鸦片___如池浸泡半日,___把一担担生石灰___下去。
(1)这段主要写什么?
(2)表示先后的词语有______。
(3)谁能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
教学反思。
1、课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读写一体化。这篇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写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作者描写了虎门销烟的场面,显得更壮观、轰动:晴空万里,蓝天之下,碧海荡涤,绿树环绕的虎门寨格外壮丽,在这样风光的地方销烟,其意义非同寻常。海滩上云集的人群,更表现了百姓禁烟的愿望。“礼台”“彩旗”“朝服”等进一步渲染销烟场面的庄严隆重。这种浓墨重彩的场面描写,渲染了气势,为下文重点描写销烟经过,揭示销烟意义蓄了势,作了铺垫。由此可见,本文场面烘托到位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写作方法。
2、利用多媒体理解课文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8世纪,大量的中国人民开始吸食鸦片,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入鸦片贩子的腰包,经常遇到一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烟鬼卖儿卖女吸食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面对此情此景,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力主禁烟:“长此下去,国外无御敌之兵,内无充饷之银。”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始终尝试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贯穿整堂课中。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就是自主;各抒已见,解人以困,虚心请教,平等对话,这就是合作;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身体力行地做,这就是探究。《虎门销烟》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离学生生活也较遥远,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确非易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战略”高度,整个教学以精炼的问题串联起来,为学生生发了浩大的思维空间,学生才得以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自主经历了一个“生活——读文——感受——实践”的过程,课堂始终充溢着浓浓的人文馨香。可是还存在不足之处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文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描写衬托现场氛围。文章在描写销烟当天的天气以及现场环境中写道: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寥寥几笔,却透露出当时一种昂奋发之情和豪壮之气。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衬托出环境描写的气氛,这是叙文文章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5、课文教学中能够联系实际,渗透思想教育。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当时场面的壮观,气势庞大,意义重大。通过质疑,使得学生与广大们生共鸣,拉近时代距离。通过资料的搜寻,进一步体会林则徐顶着困难,冒着危险,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的可贵精神。整篇课文花时较多。理解透彻,使学生从文学和历史以及思想工作上都能得到收获。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九
最近,我学习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使我很受教育。
刚听得“虎门销烟”时,我还以为那是讲述发生在虎门的战火硝烟。细读了课文我才知道,原来是讲述销毁洋鬼子的大烟的故事。
大烟就是鸦片,是一种毒品,人一旦吸了就会上瘾,骨瘦如柴,不久就会死去。可恶的洋人竟然明目张胆地贩毒给清朝的民众,不仅掠夺了我们国家的钱财,还损害了我们同胞的身体。清朝政府当然不能容忍这样。1839年6月的一天,两广总督林则徐强硬地查扣了洋人的烟土,并当众销毁。
销毁鸦片并不像我想象得那样用火烧毁,而是在海边挖个大池子,用海水、海盐和生石灰,一起把大烟浸泡销毁,最后冲到大海里去。
在销烟的当场,群众们欢呼雀跃,洋人们垂头丧气。虎门销烟是顺应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护国行动。
鸦片就是毒品,一旦接触就很难戒掉,我们一定要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也一定不能忘记洋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的过去!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十
文章摘要:作文太多的奇迹在他们的引领和奋斗中产生;文中还有一段:值班室的同事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和一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以后不准这样,不许再欺负她。今却特下凡间入宝玉梦来,一来可解相思之苦,二则权作游历之数罢了;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用烟片这种特殊武器攻打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许多中国人都开始吸烟。为了让烟片不再祸害老百姓,林则徐下令没收烟片并销毁。林则徐等爱国人士的行为,惹怒了英国,烟片战争正式开始。腐败的清政府被一次又一次地打败,割让了大片土地,使老百九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些勇敢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有许多人不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背弃了曾经哺育了自己的祖**亲,在敌人面前卑躬曲膝。对付这种人,我们绝不会手软的。林则徐也碰到过两个卖烟片的中国人,他义正辞严地说:“你们帮助敌人,祸害自己的同胞!”他当场下令将这两人吊死,反映出的爱国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内鬼绝不手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祖国!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十一
寒假里,我读了《虎门销烟》一文,心潮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19世界30年代,英国商人把大量鸦片贩到中国,牟取巨额利润,严重地毒害人民的健康。面临经济受损、人民的健康受损、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迫使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19187箱又2119袋,计重118.18127万公斤。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广大人民群众都拍手叫好。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民族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佩服林则徐的智谋和勇气,佩服他那种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的精神。啊!林则徐,你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民族英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林则徐的人生是以悲剧告终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根本就不可能禁绝。现在,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人民政府高度注重禁毒工作,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违法犯罪行为。无数像林则徐那样的禁毒英雄,正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着,为中国大地筑起坚不可摧的禁毒高墙,将毒魔驱逐出中国人民的生活。我相信有为国为民的中央领导政府,有一大批像林则徐这样忠心报国的官员,我们的祖国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十二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不禁被林则徐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动了,心里一直都不能平静下了。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将收缴来的洋人的鸦片当众硝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帮可恶的外国人把大量的毒品鸦片输入我们中国,使老百姓因毒品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面对外国人的行为我感到很愤怒,同时我也很敬佩林则徐,他是一个有民族气节在敌人面前没有一丝惧怕的人,要不是林则徐销毁了鸦片,那么多老百姓还会这次陷入外国侵入者的阴谋。
不论是林则徐还是赵一曼,他们都爱自己的国家,让我们把那些英雄的爱国精神铭记在心吧!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副图上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介绍林则徐。
2.揭题。虎门(简介地点)销烟(事件,了解“烟”——鸦片的危害,为理解销烟的伟大意义做铺垫)。
3.学习“销”字,结合课文,思考在文中的意思。还可以找到它的同义词——“毁”。(教写,并组词、描红)。
4.探究: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做记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学习生字检查自学。
1.出示第一组生词:销毁历史虎门寨水泄不通赤着双脚盐巴欺侮。
林则徐短斤缺两。
教师指读(正音)——领读——齐读。注重翘舌音:寨、渣;前鼻音:盐、斤。相机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2.出示第二组生词。:分外一担石灰收缴烟渣嚣张(着重指导“分”“担”的读音。)。
3.出示第三组词语:壮丽闻讯应邀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脊梁咆哮健步。
一声令下伟大壮举(读读,并相机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4.出示长句。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读准“着、朝、应”的读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
四、朗读课文分清脉络。
2.理清文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具体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五、指导写字,掌握字形。
1.出示生字。朗读。
2.分析字形结构。弄清“史、赤、毁”的偏旁部首“口、赤”。
3.“寨、轰、抛”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抄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熟读课文,重点了解销烟的经过。
2.成语积累:写出与“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语。(风雨不透、密不透风)。
写出几个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一类生词)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把握全文。1、联系第一课时对课文的了解,说说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2、深入理解:值得纪念:不同寻常,值得我们记忆、牢记。伟大壮举:雄壮、气势大。
(二)自学课文。
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寻常、气势盛大呢?
自学2——5小节,把你认为能表现这些方面的句子画下来,也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
(三)读中感悟。
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划出的句子,边指导朗读边理解感悟。
1、场面壮观、隆重。
a.人多,人们心情迫切,体现此举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b.隆重……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c.指名复述第2小结的内容,注重突出场面的壮观隆重。
2.经过堪称“壮举”。
a.用简洁的词语说说3-5小节的内容:下令——销烟——结果。
b.下令。从“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等词语中体会销烟的“壮”。
c.销烟。(首先让学生说说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结合课外资料了解此举是林则徐深入民间讨教后总结出来的。这说明林则徐事前对销烟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销烟的坚定决心。接着找出文中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了什么词语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思考还可以加上什么词语。(先……再……然后)有条件地可以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当时的场景。
d.引读: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把……。顿时……。
e..出示第四小节。自读,说说读时你想到了什么?引导感受此举的大快人心、顺乎民意,联想当时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深入体会中国人民爱祖国、抗外侮的感情和斗志。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读出“壮情”。
3.成果堪称“壮举”。
朗读第四小节,你认为应该读好哪些词语?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上感受此举战果之大。
4.感受意义深远。
a.看图,脑海里再现当时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b、在感受中国人民昂扬斗志、爱祖国、抗外侮的激情的基础上,朗读第六小节,读好“沉重打击、不可欺侮”等词。
三、小结,布置作业。
1.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向家人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四、指导复述课文。
指导复述课文。让我们再次感受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
1.方法提示:理清每一节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指名复述。
五、总结全文、互谈感受、情感升华。
游虎门销烟旧址篇十四
19世纪初,英帝国主义的大批虞美人毒害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清朝道光皇帝特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禁烟一事,遭到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挠,他们暗中破坏。林则徐依靠广州官兵和群众,一面整顿残破不堪的海防,一面迫使英商交出全部虞美人。取得了虎门销烟二万多箱的胜利。1840年,英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林则徐在人民支持下打败侵略者,但却遭到国内反动派迫害,被革职发配新疆。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在查禁虞美人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都激动不已,我崇敬您,我感谢您,因为您我们才快乐,因为您我们的生活才这么美好。在这里我要衷心的向您说一句话----谢谢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3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