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健身设施报告(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3:57:33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优秀15篇)
时间:2023-12-14 03:57:33     小编:ZS文王

报告的文件格式应该符合规范,包括页眉页脚、目录、引用文献等要素。报告应该具有结构合理、段落分明的特点,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最后,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份报告后能够有所收获和启发。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一

为了解我市体育产业的运行情况,根据市政会议题安排,教文卫体委员会于20xx年6月中旬,在市政协副主席彭皓方的带领下,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各_成员,就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用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有关地区、单位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详细地了解了我市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逐步扩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正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我市在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对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体育竞赛与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业及体育彩票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2、积极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我市在采用市场化方式举办赛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依托圣奥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圣奥产业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博茨瓦纳国家男子足球队比赛、中国国奥队与叙利亚国家队的国际男子足球赛、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体彩杯全国拔河精英邀请赛、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等国际、国内的大型赛事。

5、体育培训业和场馆运营相结合。开业运营一年的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积极探索训练中心与俱乐部合作管理运营机制,将全民健身、后备人才培养和市场化运作赛事有机结合,为场馆经营机制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已举办各级各类赛事31次,接待健身群众万余人次。

6、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情况。20xx年、2022年我市分别投资亿元、6500万元新建了呼和浩特体育场和呼和浩特乒乓球训练中心,xx区、xx县相继投资兴建了多功能体育训练馆,托县新建了标准丙级体育场。20xx年国家体育总局投入体彩公益金150万元,为xx县配套80多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1186m2的雪炭工程综合健身馆,可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室内运动。

近年来,我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是经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及旺盛的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市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的主要作法是:

1、领导重视,强化措施。市政府多次组织调研、学习,召开专题讨论会,倾听体育经营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并调整机构,设立办公室,由专人具体负责体育产业开发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_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及《xx区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精神,制定了相应的体育产业开发的办法、措施,使我市体育市场的经营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二

xxx。

不仅如此,xxx领导还在百忙之余,身体力行的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提出了“我运动我健康我锻炼我受益”的全民健身号召。由xxx领导组成的篮球队每周二晚上都要和基层单位的职工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通过各种形式的运作,使全民健身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xxx体育运动委员会在xxx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把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全员参与健身活动作为重要议事日程。按照xxx党委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四化”要求,即: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群众化,认真开展工作。年初对xxx全年体育工作进行安排,每月进行检查,年末进行总结。xxx体育委员会结合xxx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活动的组织,不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创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而且还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工把自觉参加体育健身作为了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今年年初,随着“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推出,xxx体育运动委员会积极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推广活动,购进了“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教学vcd和录音带,并请专门人员逐个单位进行指导。此项活动也得到了各基层单位领导的重视,利用中午和晚饭后的时间组织职工进行训练,“第八套广播体操”很快在xxx得到了普及。同时,xxx决定将“第八套广播体操”作为xxx的班前操,每天早上上班前,xxx全体职工集中在一起做操。为了检验推广活动的效果,xxx体育运动委员会于x月x日组织了xxx“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通过比赛,进一步规范了广播体操的标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三

今年3月1日,xxx召开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xxx做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22日,省体育局也专门召开了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布置安排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任务。

我市全民健身基本情况如下:

坚持“每周有活动、每月有赛事、每季有大赛、逢节有亮点”的方针,遵照“以人为本、贴近百姓、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健身与旅游相结合、与休闲相结合、努力打造汉中特色”的原则,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我们争取村级农民健身工程55个,占全省六分之一,社区工程25个,占全省八分之一,乡镇工程8个,占全省八分之一,并为江滨健身示范长廊三期工程争取资金200万元。

根据青少年体质下降、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状况,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安排,与教育部门协同,推出“五大联赛(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幼儿体操)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四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xxx决定从2009年起,把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是”。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为促进第一个“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开展,扩大“全民健身日”的社会影响,丰富我县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县委、政府决定举办**县2009年“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领导,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名誉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为主任,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体育工作的领导为副主任,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局、体育局、广电中心、团县委、县妇联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2009年“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在体育局,负责日常工作,组委会的成产,确保了本次活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2009年“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从8月1日开始至8月10日结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本次“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各乡(镇)的活动内容,各乡(镇)均认真落实县委、政府工作布署,组织开展了贴近生活、方便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比赛、拔河比赛、趣味性体育活动,老年门球、老年人健身操等。

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县全民健身工作的实际,县体育局在本次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

为推动全县全民健身运动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健康快速发展,县体育局于8月3日至6日举办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由我局参加市局培训班的两位同志担任教练,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100余名健身操骨干参加了培训,广大参训人员积极性高,学习干劲足,通过培训,为我县的少数民族健身操推广工作吹响了冲锋号。

8月7日上午,我县召开了**县2009年“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开幕式,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省中长跑队张国伟教练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穿城赛跑比赛开始,共有来自全县各行业的540余人参加了男女中学生组、青年组、中年组等六个组别的角逐。为扩大宣传力度,还邀请了在**集训的省中长跑队全体队员为穿城跑赛领跑。

乒乓球比赛分邀请单位组和县直单位组。其中邀请单位组有男、女各3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县直单位组有21支男队,13支女队报名参赛。比赛时间从8月7日开始,8月9日结束,共进行了73场比赛。

羽毛球比赛分邀请单位组和县直单位组两个组。邀请单位组有男队4支,女队3支代表队参赛,县直单位组有男队12支,女队9支代表队参赛。比赛时间从8月7日开始、8月9日结束,共进行了61场比赛。

**县2009年“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我县第一个“全民健身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新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全民健身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五

按照市水利局下发的农村饮水安全“查漏补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查找和补齐我市安全饮水工作中的短板,提升供水保障,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18个乡镇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排查结果报告如下。

紧盯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各项工作任务,集中利用下半年时间,坚持市、乡镇联动的原则,坚持聚焦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动态排查,及时找准和补齐饮水安全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巩固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成效和质量,确保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质量高、成色足。

全市18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00户。

严格落实水利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乡镇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重点排查:

1、水质检测情况;

2、水量情况;

3、冻堵情况以及以前年度冻堵问题整改情况;

4、水质是否浑浊有异味;

5、井房周边30米卫生情况;

6、水费收缴机制落实情况。

8月17日至8月23日按照排查内容,坚持逐项逐条开展入户排查。新艾里乡、大赉乡、大岗子镇、红岗子乡排查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余14个乡镇排查30户,共计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排查未发现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局及各乡镇长期坚持安全饮水问题的自查及排查,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我市农村饮水长期安全。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六

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是体育系统服务大众,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举措,同时也是全民健身的阵地。多年来这项工程为健身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健身条件,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了居民参加健身的意识。但是自2001年建设以来,器材的使用年限多数已达十年之久,损坏、老化情况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进一步管理好、维护好健身器材,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建设做出贡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镇现有健身苑点24个,健身器材316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即9个村的篮球场),1个公共运动场(灯光球场)。每个村居都设有一名兼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的巡查、填写开放日志(人数统计)以及损坏器材的上报工作。今年我镇又投入资金,新增了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和牡丹新村两个健身点,新建器材24件。平均每年用于器材维修的费用为5万元(包括全镇每个健身点的保险费用2万元)。

(1)多数器材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我镇从2001年陆续开始农村健身苑点工程的建设,200。

2005年前建成的健身苑点有17个,占总健身苑点的71%;器材数量达234件,占总件数的74%。至今都已服役8年以上,长时间在室外日晒雨淋,大部分器材都已经出现了生锈,腐烂等情况。这几年的损坏率也是大大提高,维修工作量每年成倍增加。2011年10月1日实施的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要求安全使用年限从原来的6年提升为8年。这样算来,如果按照之前的6年一个周期的话,我镇的健身器材基本已经更换过一次,有的甚至要更换第二次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进行了小修小补,损坏严重的才进行了更换。

(2)存在人为破坏、私自占用情况。

我们也发现很多器材存在着人为破坏的情况,例如上肢牵引器的绳子及滑轮经常不翼而飞,坐垫被人敲破、告示牌人为砸坏、篮球筐也经常被人拉断。此外,还有健身点变成了晾晒场,器材上挂满了晾晒的衣物,被子等。老秦望、鲁堰村篮球场变为施工场,堆积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影响了居民在此运动健身的权利。

在《体育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第五十一条规定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可见,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不可以擅自变更的权利,更不可以私自占用,如果是恶意破坏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3)健身器材使用率不高。

在器材安装后前几年,使用率还比较好,很多居民都会时不时地前来运动,但如今都由于器材陈旧已无人问津,生锈情况严重,健身点杂草丛生,环境也是越来越差。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缺乏正确使用的知识和健身锻炼意识,对于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知之甚少,只是当作休闲时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健身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在农村,缺少健身锻炼的氛围。二是布局不合理,由于大多数的农村健身点都建在村委会附近,离居民区较远,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健身点。相来说,居委会的器材使用率相对较高,也是得益于小区的人流量大,居民健身方便的特点。

(4)管理不到位。

虽然各村居都有体育专管员,但是全部都是兼职,加上平时锻炼的人数不多,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过健身器材管理不到位,导致器材快速老化损坏,而发生伤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各村居一定要重视日常的保养、维修和更换,防患于未然。

(5)维修经费不足、维修困难。

我镇的维修经费实行的管理模式是,镇区健身点由镇文体中心出资维修,各村按照谁使用谁维修的办法。目前我镇的经费只涉及维修费,如果出现大批量的报废的情况,费用将大大提高,资金难以保障。

而且早期的健身点都是由市、区、镇三方投资,当时的器材厂家器材都已更新换代,维修配件不齐全。加上维修成本要远远大于更换成本,利润空间也很小,因而很多厂商都是只更换不维修。厂家给出建议是如果器材维修成本超过其本身价格的30%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更换,但是从我镇的实际来看,很难实现。

(1)重视维护,加强管理。

各村居管理员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对于损坏的器材及时贴牌告知居民,并积极上报镇文体中心,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此外,器材生锈老化的问题,各村每年应进行一次油漆或者喷漆,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共建和谐的健身环境。在群众中挑选志愿者,通过他们将器材损坏、占用等情况反映给各村居管理员。各管理员在接到举报后,也应及时到现场勘查、处置,对于人为恶意破坏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警告。

(2)经费保障。

对于镇区的健身点多,器材多的情况,应适当加大对维修经费的投入。各村每年要确保4000元的经费更换两件以上的器材,避免一次性投入。

(3)布局进一步调整。

对于使用率低、损坏严重的健身点,进行重现评估、选址,并且在数量、样式上选择适合运动人群的需要,改变现有使用率低的状况。在重新选址前也要进行公示,让居民们了解健身点的搬迁原因。

(4)引导群众加强体育锻炼。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七

按照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本次调研组建南、北两个调研组,深入安坪镇、五马镇、吐祥镇、朱衣镇、竹园镇、公平镇和兴隆镇等10乡镇,通过现场查看海角村、下坝村、回龙村、红霞村、红马村等村社的水利工程,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和征求群众意见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优先解决工程性缺水、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和城乡防洪工程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和市上水利工程的立项,县财政安排水利建设资金,不断建立健全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至来,累积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4.59亿元,新竣工投入使用1座中型水库和1座小型水库,解决36.95万城农村人口和6.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8座病险水库的应急排险,修复堤防4.09千米,开工治理中小河流6.29千米,共完成水系绿化面积2.11万亩,新增农村装机容量2.35万千瓦。

虽然水利建设取得不错成绩,但水务局负债重,流动资金短缺;骨干性工程少,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安全饮水不达标;河堤坍塌损毁严重,防洪能力弱,部分水利工程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财产的炸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我县水利设施主要为沟渠、塘、库、坝和河堤,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沟渠损毁、淤沙严重,小型水库、山坪塘和山湾塘缺乏必要的管护和维修,现已趋向报废,防洪工程设防标准低下,已经丧失防洪功能。甲高镇、吐祥镇、竹园镇境内沟渠基所存无几,有水来也是“先浇沟,后浇路,最后流到河里头”的局面,唯一发挥效益是场镇周围平坝内的沟渠,也是年年修修补补。安坪新治河堤、五马厂河、甲高河堤、竹园崔家河和吐祥河堤虽然都经过一些治理,但是治理范围太小。新治河堤全长10km左右,仅仅治理了场镇边两岸600m,其上游和下游河堤或垮塌,或堤坝被冲空虚,或没有河堤,下雨天就看河水长势,河水上涨人就跑。

(二)水利债务沉重。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体制不健全。

1.工程选址与设计不合理。水利规划不完善、水利设施布局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设计方量与管辖范围内人口、灌溉面积不相对应,无水源水利工程多,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实地勘测地质构造是否适合建设水利工程。五马镇人畜饮水工程设计到竹园镇地界上,吐祥镇河流治理工程按照图纸放线,要拆除奉利公路和群众合法的老房子。

2.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全县水利工程转包现象突出,各级承包商追求最大利益,不断压缩工程资金款。设计工程方量与实际建设不符;偷工减料;有水利主体工程,无附属设施等。安坪镇87口人畜饮水池,经县政府多次督促,基本能正常蓄水,但配套设施不完善,能按照设计要求发挥效益的不到总数1/3。吐祥河堤整治工程竹园镇纸厂湾工程多次转包,资金断裂,已是半拉子工程。

3.工程监理未正常履职。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监督。调研组在实地调研工程建设时,了解到监理员业务技能低,基本不到现场监督。吐祥镇河堤整治工程的项目监理身兼几个项目的监理,基本半月难见一次,河堤水泥标号低,砼面出现蜂窝状。据了解,我县水利工程监理单位均由重庆市江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而该公司在我县工作仅有一名员工,负责监理全县水利工程项目,天天忙于写监理报告。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八

(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安全卫生水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如今,由于部分农村居民健康观念滞后,制约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一是大部分群众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是政府的一种福利,认为这都是政府的事情,投工、投劳、投资等建设、维护、管理、运营等问题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二是一部分群众认为农村安全饮用水只能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用水,畜禽及部分生产用水还得靠农户自掘深井解决,实用性不强。三是还有个别群众对安全饮水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深刻等。

(二)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大部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都是由乡镇政府协调申报、水利部门组织实施。项目工程建成后,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一般都认为任务完成了,对后期自来水厂的运营没有进行研究指导,缺乏有效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目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绝大多数只简单地交由村集体管理,管理存在多样化和简单化,没有形成良好的运管机制。在村级财力不足、精力有限,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扶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已经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逐年走向半瘫痪状态。

依照xx政发xx6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尽快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宣传,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到位。让农村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安全饮水是国家重视、投入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广大农民及子孙后代健康的民生大事,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工程建设依然采取水利部门组织实施,乡(镇)、场配合的建设模式;管理责任主体为乡、镇政府及其水管部门,负责《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设备维修、设施维护、运营监督的组织管理工作。

三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管理。可以采取个人承包或租赁等经营方式。同时考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点,也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在调控水价的前提下,从水费中提留一部分作为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大的维修改造项目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好处是从管理到经营上规范、着实、可持续性强,也便于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是要深入调研,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县政府应责成水利局和各乡镇政府,调查掌握全县安全饮水工程现状,特别是已经停止运营的120余处自来水厂的恢复运营的可行性评估及维修方案。通过调研,形成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办法,使正常运营的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可维修恢复使用的自来水厂尽快运营。

总之,农村安全饮用水关乎全县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一项产业去管理和经营,是农村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住,不反复。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九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为期半年的村官工作当中,本人对村内四合头、胡家湾、黄家口等社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询问等方式,对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调研,了解了xx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状况,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具体包括道路和交通设施、水利和用水设施、文教卫生与体育设施等,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xx村位于xxx,以丘陵为主,无固定的集体经济项目和收入,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结构,生产生活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十分薄弱。

(一)道路和交通设施。

除了黄泥堡社以外,xx村基本实现了每个合作社通公路,拥有关口到桃园公路5公里,四合头公路4公里,关口至胡家湾公路3公里,芭蕉湾堰塘公路1.5公里,砖厂到刘家坪公路1公里,另外有姜白公路通过xx村长五间、四合头、芭蕉湾、刘家坪、黄家口、白鹤塘六个社。但村内公路质量普遍较差,以泥石路面为主,公路等级低,坑凼多,边沟不畅,下雨天基本无法通行,村民出行受到很大限制。

(二)水利和用水设施。

xx村拥有大小山坪塘7口,分布在芭蕉湾、胡家湾、仓垭口、刘家坪等几个合作社,但由于年久失修,不能满足全村灌溉需要。另外,受丘陵地势的限制,各类排水均为自然散流,人畜粪水进入生产再利用,排水设施建设之后,污水未经处理,对环境污染较重。

目前村民用水主要是井水、山泉水或地下水,没有自来水。有的农户甚至直接饮用的是田里的水,极不干净卫生。

(三)文教卫生和体育设施。

在文体方面,目前村内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独立的图书馆,相关的健身设备也十分缺乏,文体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村委会办公室因缺乏资金,难以修建。在卫生方面,现在已经新修建一处村级卫生室,拥有乡村医生一名,基本解决了村民的看病问题。

xx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和现代农业都不发达,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上的困难。早年由村民筹资筹劳修建起来的乡村公路,由于缺乏维修资金,维护十分困难,公路状况越来越差。

1、xx村公路路面窄,路况差,排水不畅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我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我村新农村建设,打破传统的产业结构,促进人流、物流发展等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村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低,特别是我村是山区地貌,因蓄水能力弱和排灌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另外,我村的稳产农田不多,农业旱涝保收不稳定,例如今年的`暴雨给粮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80%的农田不同程度受灾,农民经济增收困难。

(三)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和林地目前都已承包到户,在我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占用土地和林地的协调难度大;二是我村山区面积大,我村基础设施项目点多面广,原材料运输距离远,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四是我村我村人口多且文化素质偏低,对项目的实施认识浅,支持力度弱。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加大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和实施难度,甚至使一些工程不能顺利实施或无法实施。

认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继续加大修建整改规模,切实改变我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全面打造我村基础设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我村公路建设力度;二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争取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大我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彻底解决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四是加大我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一是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做好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结合国家政策,全面规划,从适应未来我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需要出发,在充分研究我村目前的基础条件上,提出我村短期、中长期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

二是突出重点,结合现实政策和发展需要,抓住公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两个重点建设项目。

三是因地制宜,不盲目跃进。在制定村建设发展规划时,要结合实际,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不盲目,不冒进。

(二)加大我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在建设城乡统筹的机遇下,确保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政策,增加对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用于更好的进行农村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良好机遇,踏踏实实搞好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发挥项目在村域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要进一步增加信息渠道,主动与镇机关部门联系,了解相关农村规划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

(三)健全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快我村我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关键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由于我村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国市、区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又满足不了建设需要,因此,要健全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一是在努力争取上级财政对我村我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制定相应措施,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国家、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我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为适应我村经济的发展,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由于目前农业效益不高,农民收入不多,许多我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让农民集资修建难以实施,因此,必须改善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力度,通过招商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积极投入到我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充分发挥村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因此资金要先规划,再使用,争取不浪费一分钱。

一是要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充分征求和吸纳农民群众的意见,对于农民自主参与、直接受益的建设项目,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投资投物搞建设。

二是要进一步引导建设好“一事一议”制度,坚持群众自主原则,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通过“一事一议”充分调动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我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

根据市政协调研要求,对照《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现将我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及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委员汇报如下: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加快体育场地基础建设步伐,为全民健身工作奠定牢固基础。创新发展思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创建省全民健身示范县(市),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我市现有各类体育场地xx3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1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市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体育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全市中心城区规划体育用地45.72公顷,15个乡镇规划体育用地60公顷。

二是持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市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以省、市体彩公益金投入为主渠道,市政府注入配套资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378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及器材的普及。

三是扎实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和省全面直管这个机遇,加快我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度。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了市体育文化中心,预算投资6亿元,实际投资8亿元,占地面积310亩,包括主体育场、综合办公楼、篮球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会议中心等设施。目前,整个工程进入验收阶段。近三年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共完成新型农民体育工程140个,新建多功能运动场7个,健身路径30条,健身步道3万余米。借力百城提质工程,围绕打造“10分钟”健身圈,利用城市公园、游园、绿地广场安装健身器材90余处。持续发力,提升体育健身设施,争取省资金500万,政府配套500万元,在万汇城三期以东、新华书店以北建设市室内全民健身中心,已基本完成选址、规划、论证、征地等前期工作,另外为解决城区健身设施不均衡问题,在煤山公园建设市老年体育公园。建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对于已建成的全民健身场地,制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维护制度。先后出台了《xx市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建设标准》、《xx市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全市体育场地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我们紧紧围绕地方传统体育文化,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以省全民健身评价体系为基础,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等为抓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以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促进民间特色体育蓬勃发展。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企业、学校利用五月“全民健身月”,八月八日“全民健身日”,元旦、春节、老人节,开展富有当地民俗和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健身活动。已普及到各村、居委会和社区,年参与群众40万人次,形成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群众体育格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35%以上。积极支持教育系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保障xx多万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健康优秀达标率21.65%,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xx中心校大力普及花样跳绳活动,多次参加全国性花样跳绳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提升我市体育工作知名度。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协会融资,近三年坚持开展“中睿速递杯”全国冬泳邀请赛、“河滨公园杯”全省摩托车越野赛、市文明单位篮球赛、“江山杯”篮球邀请赛、市老年门球值班赛、“xx农商银行杯”乒乓球邀请赛,逐渐形成了在全国、全省和当地叫得响的六大体育活动品牌。先后承办省品牌赛事“环中原”自行车公开赛,全省健身气功站点总决赛,中美男篮对抗赛,“龙府杯”全国大学生男篮邀请赛,“戴尔建生杯”友好城市羽毛球邀请赛,全省“公仆杯”乒乓球赛等重大赛事。

三是举全市之力组织市第六届运动会,引领公共体育新气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历时x年成功举办第六届运动会,实现了“隆重、热烈、精彩、节俭、圆满”的办会目标;省体育局局长、市四大班子领导、市拔尖人才以及来自全市的113个参赛代表团、文体表演参演人员等2万多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幕式。项目设置、参加人员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开幕式受到市领导和全市人民的赞扬。

四是组织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省农民体育工作现场会,增强我市体育工作影响力。我市代表团总积分在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综合排名中,名列第15,被授予“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称号,是十个直管县(市)中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县(市),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0月23日,在夏邑县政府会议中心,我局作为省体育系统的代表,在全省农民体育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得到了省体育局和省农业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是开展机关干部系列体育活动,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20xx年我市举办科级干部篮球、乒乓球、登山、自行车、健步走等体育活动,处级干部100余人次登顶九峰山,科级以上干部1000余人次参加了篮球、自行车、健步走等系列活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20xx年再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荣获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一等奖、全民健身评价体系考评位居十个直管县第一。20xx年9月,我市积极申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第一阶段申报材料已上报省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待国家体育总局测评标准出台后,我局将严格按照测评标准准备创建条件,力争完成创建任务。

一是充分发挥体育场地优势,不断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xx年修订出台《xx体育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对组织场地建设、开展健身活动、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相关单位给予补助。通过加大奖补力度,充分调动了全市人民的健身热情。二是着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体育专干,各行政村、社区设置文体协管员。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在省、市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和投入,实现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较快增长。现就我县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几块:

1、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143个:其中20xx年实施了1个,20xx年实施了4个,20xx年实施了17个,220xx-20xx年实施了21个,20xx年实施了10个;20xx年实施了29个;今年正在实施的工程点达61个。

2、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3个:其中20xx年实施了2个,今年正在实施1个。

3、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批:即镇健身路径工程。

4、在新农村建设点、“三送”点实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体育健身工程。

实施的143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5批的健身路径工程中已拨付场地建设补助资金达94.5万元。

(一)加强领导,突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我县成立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委、县体育局、县财政局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并设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体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日常事务。

(二)找准切入点,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

我县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新农村建设点在挂点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坚持节约优先、规划优先、环保优先,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废弃水塘、闲置房屋,或填平,或翻修,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地脏水臭问题,又建成了体育健身设施,美化了村容村貌,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二是把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培育新农民、创建新村镇、塑造新风貌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不仅促进了城乡体育、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增强了农民身体素质和生产经营、就业创业能力,而且带动了村镇的整体规划,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发展的软实力。

(三)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与广大农民朋友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土地、劳力和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着力加强了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板、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宣传片,印制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意义、作用。通过宣传,农民群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全面铺开后,立即受到各乡村的热烈响应,出现了争着要求实施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用典型说话,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到已建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村学习考察、比赛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有方向、干有目标。

(四)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我们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上着力把握好以下关键点:

第一、在选址工作中,强调农民自主申报、乡镇政府推荐和严格考察。

第二、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求各村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各乡镇政府要监督到位。

第三、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农民群众用好体育健身器材,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作用。七年来,我县累计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357名,做到了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

由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单个项目资金数额较小,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

一是经费不足。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定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个村0.7万元的场地建设费已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大多数行政村无资金积累和收入来源,造成建设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二是进度不均衡。个别乡镇对项目建设只做一般性安排,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致使项目建设滞后。

三是部分行政村难以落实建设场地,造成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甚至擅自更换工程点。

四是个别行政村器材管理不善,导致器材受损现象。

1、器材单一化,望上级适当增加器材的种类,以实用性为主。

2、场地建设资金不足,希望上级提高补助标准。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二

全乡现有水利工程724件。前些年,由于建设投入不足,加之建设资金有限,大部分工程没有建设到位,还有少部分工程建设年代已久,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工程受损坏严重,已无法投入使用。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各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对部分工程进行修复和重建。目前,全乡运行良好的水利工程共有666件,其中:安全饮水工程47件;人饮水窖工程557件;溢流坝工程31件,三面光渠道31条共计。

2、人饮水窖建设完成情况。一是争取到上级党员特别捐献款万元在雨厦、便料、科白等六个村委会新建小水窖62口,每口补助元,将解决62户248人、186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二是利用中央xxx部抗旱资金9万元在大罗多、小罗多两个村小组新小水窖30口,每口补助3000元,预计七月底完工投入使用。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整合项目,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蓄水、引水、提水功能,确保各项水利工程正常发挥效益,提高水利工程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目前,全乡共完成新建拦河坝3道,新修三面光沟渠9条5。6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件,共完成工程投资65。2万元。二是组织完成了设里、纳厦两灌区规划、评审和上报工作。目前,设里灌区已被立项,概算投资300万元,有望年底动工实施;纳厦灌区规划和评审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逐级上报立项。

1、工程施工条件差,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较差,大部分工程存在二次搬运,加之本地又缺乏建筑材料,所有原材料都是靠外地进口,运费较高,无形中增加了各项工程建设成本。

2、资金投入不足,部分配套工程无法实施。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点多婀悖加之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大部分配套工程无法组织实施。

3、管理措施不到位,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少部分工程缺乏管理或管理措施不到位,大大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工程效益得不到正常有效发挥。

4、水毁修复资金缺口大,水毁工程得不到全面修复。近年来,我乡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已经老化,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导致部分水利设施被损毁。据统计,被损毁的拦河坝有9道,损毁沟渠全长3公里,以上工程共需修复资金100余万元。由于乡财政困难,修复资金无法筹措,损毁工程得不到全面修复投入使用,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1、督促加快在建项目,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按量完工。督促加快纳非村抽水站和雨厦、便料、科白等五个村委会小水窖工程建设,确保7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各村蓄水任务。

2、认真完成年初目标任务,顺利通过上级考核验收。根据年初预定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全乡人饮安全建设,完成总投资万元,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工投入使用,年底顺利通过上级考核验收。

3、深化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盘活集体资产。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乡小型水利体制改革,通过拍卖、租赁和承包等多种方式,盘活各村集体资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发挥较好效益。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三

近年来,xx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理念,切实把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筹措资金,认真组织施工,初步建成了一批贴近基层、服务大众的公益设施,有效地提升了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年以来,投入项目建设资金6160万元,新建儿童福利院7所、社会福利院7所、社会福利中心4所,床位550张,入住老年人230人,老年活动中心3所,老年公寓1所,非穆斯林殡仪馆7所,穆斯林殡仪馆5所。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近年来,我们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资金捆绑、重点建设”为原则,要求县(市)城区项目整合成“三院合一”或“多院合一”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左右,这样做即不影响城市规划,又减少了管理成本。在统筹规划建设乡(镇)农村敬老院时,要求打破乡(镇)之间的行政界线,几个邻近乡(镇)可集中建设一所投资规模在200万元左右,占地面积不少于50亩,为今后发展庭院经济打好基础。同时,认真做好地区民政事业社会福利项目长远规划,编制完成了《xx区彩票公益金资助福利机构建设项目库》,科学合理的提出了三年来地区民政重点建设项目,为上级领导决策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准确依据。并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要求,及时编制和上报相应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书,得到自治区民政厅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早了解、评估和安排地区对应的社会福利项目,每年相应下达投资项目。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地区长期以来城乡社会福利发展水平差别大,城镇养老、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单一、覆盖面小和服务成本高等问题,基本形成了有敬老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发展新格局。

(二)多方筹措,加大投入。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民政事业发展,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把握中央、自治区的有关政策,抢抓机遇,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积极筹措福利彩票公益金,解决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与国家民政部、部分省(市)区和援疆省市民政部门间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对xx区民政工作的支持,确保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社会福利项目建设过程中,把项目建设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切实加强对地区民政事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建设行为,全面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国家、自治区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地区民政事业发展实际,制定实施了《xx区民政事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二是为确保地区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社会福利项目建设任务,成立了以民政牵头,财政、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单位)参与的地区社会福利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地、县(市)社会福利项目实施全程(包括项目建设立项、招投标、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管。三是合理进行职能分工。对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每年初,地区民政局根据国家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政策引导方向建设投资计划总体方案、立项原则和要求,编制《xx区彩票公益金资助福利机构建设项目库》,并及时上报自治区民政厅相关处(室)。对民政事业基本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由地区民政局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包括供养人数、建设用地、政府支持力度、资金到位情况等)统一安排。四是按照阶段分工、权责一致、相互衔接、互相监督的原则。第一阶段由地区民政局相关科(室)和各县(市)民政局负责,根据自治区民政厅提出的民政事业项目建设重点、立项原则及前期工作计划要求和对项目申报工作的布置,提出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区域布局、技术规范等意见,报送地区民政局研究确定。第二阶段由地区民政局负责或协调各县(市)民政局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各县(市)基本建设实际需要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并逐步实施。第三阶段由地、县(市)民政事业基本项目规划、财政配套资金(总造价的20%)承诺函、施工效果图须提交地区民政局,由地区社会福利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实施。第四阶段由地区民政局负责建设项目的总体监督检查工作,会同地区发改委、地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织重点建设的监督检查。第五阶段由地区社会福利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项目的竣工验收,协助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发改委以及自治区财政厅对重大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有关县(市)民政局及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开展验收工作。

(四)强化监督,确保质效。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严格建设项目开工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还要定期做好工程中期审计、年度审计、或全过程跟踪审计,防止建设资金损失浪费。对资金不到位、来源不正当、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查清责任,严肃处理。对出现质量事故、存在质量隐患、缺乏质量安全保障的项目,要停止拨款,并核减本单位下一年度投资,停止安排新上项目。建立重大项目违规问题举报制度。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现场,要将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挂牌予以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地区民政局设立举报电话,让公众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规问题进行检举揭发,并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及时查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规问题。地区民政局会同发改委、财政、纪检、审计、安全监察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民政事业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凡发现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建设项目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性质、内容和投资规模,挤占挪用建设项目资金或不落实配套资金,以及其他查证有严重问题的建设项目,将停止拨款,问题严重的追缴(或在下一年度计划中扣回)已拨款项,并在下一年度计划中停止安排该单位和该县(市)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区的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先进地州(市)相比,我们在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基层民政部门对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对民政基础设施的家底不清、情况不明,对推进项目建设缺乏主动性,存在“等、要、靠”的思想。二是民政基础设施的规模较小,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普遍简陋、设备不全、档次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社会福利需求。三是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社会程度不高,社会投入的机制尚未建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政部门的形象,制约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四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较为严重,招投标过程监管难度过大。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自治区民政会议的安排部署,依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新疆民政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重点抓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民政基础项目建设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有创新、科学合理地推进地区民政项目建设。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做好项目立项、论证工作,科学合理的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在建民政项目建设步伐。按照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入使用一批的原则,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大对民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福利彩票的发行力度,募集更多的项目建设资金。四是建议自治区民政厅授权地州(市)民政局对民政项目实施全程监管,确保把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四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近日,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现场察看了区体育场、体育馆、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型全民健身中心、村综合体育场等设施,听取了区体育局关于全区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近年来,区政府把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活动权益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各项体育惠民工程,不断增强公共体育的供给能力。根据《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xx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要求,确定了全区“十三五”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实行统筹规划,持续建设,分步实施。现已建成占地35000㎡、12000座位的体育场、26000㎡的全民健身广场和24000㎡的体育公园;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区等体育设施;实现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全覆盖,完成城镇“十五分钟健身圈”目标。基本形成区、镇、村三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强化组织领导,公共体育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建设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清单,强化督查指导,落实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的保障机制。

其中,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投资建设膜结构全民健身中心及标准游泳馆,投资建设方负责运营。

2、加大资金投入,公共体育活动设施逐步健全。多方筹措资金,20xx年以来从体彩公益金和上级专项资金中专门支出资金#余万元,其中为全区各镇“三个一”工程项目配置体育设施#万元,直接补助各镇建设达#万元。20xx年花费#余万元为农村体育场地购置体育器材,投资#万元为村建成综合健身活动场;20xx年投资#万元为美丽乡村点添置体育器材,投资#万元提升农村体育工程。

3、实施健身计划,公共体育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834个,其中室内体育设施场地28个,室外体育设施场地806个;体育场地面积60841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4平米,超过国家标准24%。按体育场地种类划分,体育场4个,田径场4个,小运动场32个,民营游泳馆3个,足球场地37个,篮球场地217个,排球场地36个,乒乓球场地231个,羽毛球场地23个,健身房14个,健身步道3个,全民健身路径222个。

1、资金投入不足,多渠道的投资运营机制尚未建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全区对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参与体育活动设施的需求,在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氛围仍需努力。

2、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仍显滞后,数量不足和规模较小。目前,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已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但总体而言,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水平不高、规模较小、数量不足,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游泳馆尚未建成使用,城市居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器材存在老旧破损,部分村居缺少必要的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3、公共体育活动设施管理还不到位。管理制度急需完善、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经费不足,不能从根本上做到有人管理、有钱使用的问题。另外,还存在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只满足于自给,不能共享共建,做到对外开放,致使部分体育设施闲置,造成体育活动设施资源趋向浪费。

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区财政要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维修、管理的投入,对已列入规划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要拟定资金安排计划,列入财政预算,以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创办公共体育设施。

2、进一步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要充分认识加强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齐心协力推进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同时,推进镇级体育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3、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要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经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清除安全隐患。要加强指导,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参与率,推动群众的体育活动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要加强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共体育资源共享。

农村健身设施报告篇十五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强化农村公共设施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如何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与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持续永久地服务农村、惠及农民,是一项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

几年来,共完成改水52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8500户;改厕1918户;改用沼气灶试点1500户;新建村卫生所15所、武装中心村卫生所35个,新上医疗设备120台(套);新建村文化活动室21个、“万村千乡”农家店55个;新改造有线电视光缆18公里、通讯光缆15公里,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完成重点绿化村屯51个,栽植绿化树280万株;新建村内公园5处、2.8万平方米,在太平山村、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11个村,安装路灯530基杆;共硬化道路268.3公里,有51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的62%,有65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占通村通畅公路任务的79.3%。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今年,将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农村道路建设。西胜、大古洞等5个村村内道路建设工程5个,道路总长10024延长米、35084平方米;清河、山河、民富等20个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20个,道路总长53963延长米、215852平方米。二是泥草房改造建设。全县改造泥草房2800户。三是路边沟建设。建设东胜、富林等5个村水泥路边沟总长34990延长米。四是村屯绿化建设。绿化浓河、富强等村屯10个,栽植绿化树11.75万株。五是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建设。亮化长兴、东胜等5个村屯,安装节能路灯171盏;改造庭院栅栏林胜、清茶等6个村,总长度43900米。

目前,虽然我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与管护情况总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管护层次较低、水平较差等问题。

一是管护不利、使用不善。少数村对建后的白色路面管理不到位,存在晴天一层土、雨天一层泥、冬天一层冰的现象;个别村没有调动起村民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文化活动室使用率低;由于缺少资金,路灯不能经常使用,由于没有专人看管、维护,公园内的休闲、锻炼设施损坏严重;等等。致使公共设施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管护意识薄弱、不到位。个别镇村领导干部重建设轻管理,将主要精力用在争项目、跑资金、搞建设上,忽视公共设施建后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部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是政府的事,自己只管享受,不愿尽义务。

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成熟。虽然各村有关基础设施管理有所考虑,但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大部分村依靠村级机构自行组织人员,利用政府拨付的农村公益资金解决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个别村管护所用资金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但集体经济出现困难后,导致设施无人管护的后遗症;受长期使用公共资源、设施不交费的习惯影响,部分村民没有形成公共设施需要交费的'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收费机制,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深入研究探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和管护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建管并重意识。

一是在镇村两级干部中,应切实摒弃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与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建管并重,同步安排部署,确保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二是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应切实摒弃缺少资金不好管的畏难情绪,切实把公共设施管护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着力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三是在农村群众中,应切实摒弃只享受不管护思想,强化主体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农民群众讲清“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民受益,农民自然也应成为管护的主体”这个道理,使农村群众彻底摒弃“大家都在用,但都没当自己的用”的思想,不断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确保公共设施建完有人管、坏了有人修。

(二)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管理新路径。

新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工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目前各地还都没有成形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是专业管护。对跨村、跨乡镇的通乡、通村公路等管护难度较大的农村公共设施,可由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围,成立专门管护机构,落实专项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并将公共设施管护事项纳入全县农村公益服务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集体管护。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作为一项农村重要工作编制到《村规民约》,使其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实现村委会、养护人员、全体群众“三级联动”,体现群众参与管护的主体地位。三是协会管护。鼓励群众组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协会,制定章程,落实管护措施,并在协会下设立理事会、监事会,落实资金筹措及其监督等事项。由协会负责管护资金、日常维护及对破坏道路行为进行监督。四是义务管护。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管护队伍,主动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同时,积极发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人员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义务管护。五是商业管护。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本村农民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

(三)培育乡风民风,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素质。

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公共设施管护,都应以农民为主体。应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素质,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一是强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形式创新,紧贴农村基层实际,采取鼓励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倡导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化节目等形式纷呈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民风淳朴。二是强化教育载体的实用性。切实利用好农村业余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农民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阵地和场所,发挥其最大效用,真正做到农村文化设施“物有所用、物尽其用”。三是强化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在加强群众素质提高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创新教育内容,把带领村中发展生产的“致富能手”、尊老爱幼的模范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鲜活人物和事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农民、感染群众,使广大群众人人思建设、个个谋发展、家家争致富,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289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