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6:08:20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时间:2023-12-14 06:08:20     小编:念青松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使得总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素材,但我们要注重个性和原创性。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所以要上好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已有的相关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兴趣。在此我播放了歌曲《东方红》。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陈述,通过言说,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生活情境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沙洲坝的人民对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传世。现实中,为我们付出的很多无名英雄,他们名声并不显赫,但也让我们满怀感激,在此我让学生说说我国现任领导人是怎样关心人民的,学生说出了很多。如果再让学生自由表达:过桥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等,我想效果会更好。学生在表达中,既活化语言,又滋养心灵,课文中隐含的思想会因为与学生的情感交汇而得以复活。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多媒体课件、《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mp3。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交流:(1)都听到了什么?(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3)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并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席、导、革命、解”

二、整体感知,尝试读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3、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甘”下面是“巾”。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立:独体字,笔顺:

刻:熟字换偏旁。孩去掉女旁换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赶快,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指导朗读课文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整体把握全文

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三、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四、指导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哪一笔是最重要的?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

4、学生练写,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做到四个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字。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情(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教学第一段。

师:你们愿意我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教师积累。

指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2、教学第二段。

(1)以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2)从读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体会“几公里以外”这个词说明什么?

b、想象一下乡亲要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会有什么感觉?

c、毛主席决定如何去做?从而体会毛主席对人民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善良(勇敢,有爱心,伟大……)。

读出毛主席的伟大。

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体会沙洲坝人民吃水的困难。)

3、教学第三段。

(1)(教师在水井图上用蓝色粉笔在水井里涂色)。这井水多么的清澈,多么的甘甜啊!喝着这井水,沙洲坝人民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指生读第三段。

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2)大家快动动你的手、开动你得脑机器画出毛主席挖井过程的有关词句?朗读句子。

(3)学生间进行交流学习

(4)练习说话:用毛主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结果如何?连起来说一说。

(6)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人民如何?感情朗读,读出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7)、引导说话: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学生说话。

抓住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体会人们对毛主席的想念。

五、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六、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字,它时刻提醒我们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课外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给你们讲一讲毛主席的故事。

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吃、忘、井”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主”等7个生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找出文中相关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难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感受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毛主席画像,简单介绍人物。

2、揭题:毛主席一生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单解释题目意思,并出示“井”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井”对农村生活的重要性,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3、朗读课文,标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检查朗读情况。注意“井”是后鼻音,“亲”是前鼻音。

(正音:“吃水”“村子”“主席”“乡亲”等)。

5、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品读课文,理解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瑞金”“沙洲坝”“江西”)。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

3、教师介绍背景,学生细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问题:沙洲坝是个什么地方?那里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难?)。

4、对比学写生字“吃、叫”。(口字旁,左右结构,“吃”的右边是“乞”不是“气”)。

四、读想结合,理解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

2、毛主席在沙洲坝住的时候,那儿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难?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可参考达标检测第4题)。

(1)从“很远”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2)想象一下,没有水吃,乡亲们会有哪些困难?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样做的?读第二句讲一讲。(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4、学生自由回答: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1)(出示图片)师:看图,这就是水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上清凉、甘甜的水时激动的场面。

(2)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3)想象他们之间说了什么?(练习对话)。

第二课时。

一、童谣导入。

师:在当时的沙洲坝,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请大家读一遍,说说你的理解。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村里有了井,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看看石碑上刻了些什么?有哪些我们会认的汉字?教师范读石碑上的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1)乡亲们什么时候会想念毛主席?

(2)是啊,虽然毛主席已经离开了这里,可是,沙洲坝的乡亲们却不曾忘记他,经常想着他,希望再见到他。课文中哪两个词写出了乡亲们的心情?(“不忘”“想念”)。

小结:我们要心怀感恩,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也不要忘记我们身边那些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朗读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完整表达)。

4、开展朗读挑战赛。(可以同桌进行,也可以小组进行)。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复习读音,教师正音。(课件出示生字及注音)。

2、分类学习生字:

“江”和“没”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学习横折弯“”这一笔画。

“主”和“住”都有相同的部件“主”。

3、指导学生用加偏旁、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4、重点教写“以”,左右结构、竖要直、提要稍长,保持字的平衡。

5、教师指导读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试着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五、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四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另外,联想到有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任性霸道的表现,这篇课文会是很好的感恩教育的素材。

一、忆苦,了解背景。

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这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引起学生是视觉的快感,上课伊始我以童谣导入: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想象没有水的苦恼,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水。”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文本切切实实的生活场景中。

二、思甜,丰富过程。

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化身自己为跟随主席挖井的小战士,把教室又变成了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小战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战士,你的手怎么这么脏?”“小战士,瞧你,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战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来吧?”学生边和老师对话,边动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与刚才第一首民谣的鲜明对比,多侧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

三、感恩,想象练说。

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层化的阅读。如何消除学生与文本间隔和距离,我努力去寻找语言材料与学生生经历的“共通处”,设法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中获得生命,使课文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炉。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四、升华,滋养灵魂。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五

板书课题,认“忘、挖、井”三个生字。

2、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1、出示毛主席的画像,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2、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并随谈话出示生字“席、导、革命、解”,学生认读。

3、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战士、刻、念”四个生字。

1、借助拼音读全文。

2、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3、朗读接力赛,在赛中正音,把课文读对、读顺。

4、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听音取字卡,再带读、组词。

2、开火车读字卡,分析结构认偏旁:

如,忘:上下结构,心字底。挖:左右结构,提手旁。

3、读字,猜字卡后面的词语,看谁猜得对。(目的是扩词)。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读词。

5、指导写字。

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讲故事。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六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吃水不忘挖井人》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所以要上好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已有的相关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兴趣。在此我播放了歌曲《东方红》。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陈述,通过言说,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生活情境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沙洲坝的人民对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传世。现实中,为我们付出的很多无名英雄,他们名声并不显赫,但也让我们满怀感激,在此我让学生说说我国现任领导人是怎样关心人民的,学生说出了很多。如果再让学生自由表达:过桥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等,我想效果会更好。学生在表达中,既活化语言,又滋养心灵,课文中隐含的思想会因为与学生的情感交汇而得以复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课文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于是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我让学生先了解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没有水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然后抓住“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让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每当烈日炎炎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寒风刺骨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暴雨倾盆的时候,乡亲们……。

这样,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后就更能感受到毛主席和战士们挖井这一举动给乡亲们带来的方便,以及乡亲们对主席的敬意。从而深刻地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然后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如:“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建房人”等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页,当前第。

1

1

2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七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于是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一句话,让人感觉到到一种亲切感和对主席的敬意。但是课文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所以要上好又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对以下几个环节作了一些处理:

在出示了课题之后,我请同学们解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课题的意思。

师:谁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吗?

生1: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吃水的时候不能忘记挖井人。

生2:吃水的时候不可以忘记挖井的人。

生3:吃这井水的时候不能忘记挖这口井的人。

师:同学们解释的都不错,那能不能请你再读一读课题。

指名读,此生读时强调了“不忘”

师:看来你真是牢记了这挖井人。

再指名读,齐读

师: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挖井人是谁?

生2:为什么要挖这口井?

生3;为什么不能忘记这挖井人呢?

师:我们可以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让学生先释题,然后再通过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再对课题进行质疑,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发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由于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在初读时就可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试着找寻答案。

师:谁通过自己的朗读后能够帮助刚才的同学解决问题?

生1:我知道了挖井人是毛主席。

生2:我觉得应该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的。

师:你读得很认真。

生3:我知道了他们挖井的原因是: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是的,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3:我知道了乡亲们吃水很不方便,而且很辛苦,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这一个解疑的过程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让他们初步感受到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这口井时那种关心百姓,为人民造福的精神。

这堂课上,学生们学习的条理似乎很清楚,而且在拓展部分:当人们看着这石碑上的字时,他们的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大都说了一些感谢、赞美毛主席的话语。但是或许是由于自己在课前的背景介绍还不够多,所以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人文性的东西,在这方面挖掘的不是很深。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八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大致了解科文写了什么事,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这块石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这块石碑。

掌握生字新词。

1、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两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掌握生字新词。

正确书写生字。

儿歌导入: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1)看了这幅画,大家想问什么?

(2)这口井在哪?

(3)这口井为什么要围起来?

(4)这口井有什么作用?

1、自由朗读,读通顺。

认读生字。

2、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

3、师生予以串讲故事。

4、理解题目。

1、毛爷爷为什么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

2、毛爷爷怎样找到水源?

1、出示生字卡片。

师范写,生书写。

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

1、看教学挂图。

2、议论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1、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

(2)师引导。

2、朗读第二段。

(1)个别朗读。

(2)请学生回答对自己朗读的满意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满意?讲一讲。

3、朗读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

(3)读得好的地方。

4、读第四段。

(1)从“解放”一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2、教育学生对革命领袖的热爱之情。

干旱————吃水困难。

吃水————时刻想念。

本节课我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引起学生视觉的快感,上课伊始我以童谣导入: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想象没有水的苦恼,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水”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文本切切实实的生活场景中。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九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十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讲课文的故事,初步体会“感恩”的态度和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学习本课内容,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进而在他们的人生中培养出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拥有善于感受幸福的能力。

1、以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引出本课的中心人物毛主席。

2、简单介绍毛主席,并出示毛主席像。

3、以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引出本课。

1、板书课题。理解“吃水”含义。

2、看幻灯片,听录音,了解故事大概内容。提出问题:简单复述故事。

3、借助拼音认读课文。将认读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并将拼音标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表里。

4、出示幻灯片,读句子,学习朗读生词。

5、出示幻灯片,注意句子中的生字、生词。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讨论:从这一自然段里了解什么信息。(故事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讨论:

(1)想象一下,毛主席在看到乡亲们吃水难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帮助乡亲们吃上水)。

(2)乡亲们每当来井边打水时,心里会怎么想?(让学生体验“感恩”的心情)。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乡亲们每当来井边打水时,心里会怎么想?(感谢挖井的人)。

(2)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这样一块石碑。(感恩、纪念)。

4、再读课文,指名读,评一评谁读得好。

1、出示问题:“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

(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田人等)。

1、出示视频《感恩父亲》的故事,以此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加深孩子对“感恩”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

2、再读课文,体验文中“感恩”情怀。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时。

生字卡片、歌碟《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吧。(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2、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与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揭题,板书课题)。

3、你会读吗?有哪些字不认识,想用什么方法解决?

集体认读:忘、挖、井。

二、识字:

1、借助拼音读通全文。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自然段。

3、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主动交流识记的方法。

4、小老师领读正字,并说说读、记这些字需注意些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吧!

2、分自然段朗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一、复现生字,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二、精读课文:

1、开火车读句子(一人读一句,依次读下去)。

问:这口井与其它的井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2、相机解决;毛主席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

3、在你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4、指导学生读好碑文上的话。(出示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忘、想、念”三个心字底的字,讲解要领。

3、学生尝试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字词: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延伸:

1、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故事。

2、开展讲故事比赛。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效果。

2.了解课文围绕打井主要讲了那几件事,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感情,让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学会朗读。

2.学习毛主席关心人民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语言引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版块的内容——伟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吃水的人是谁?挖井的人又是谁?他为什么要挖井?)下面就让我们重新回到沙洲坝去了解当年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群众的。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当年沙洲坝的人民吃水是怎样的状况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读音,认清字形。

2.老师的课文读完了,你又认识了那些字?把它用笔画出来,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讲一讲。

3.几个学生一边逐段读课文,老师一边讲生字:“挖”“迁”“席”“担”“浑”“坑”“渗”“虑”“滤”“盐”。

4.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3年毛主席在瑞金的沙洲坝,看到人民群众吃水困难,为人民群众打井的事。)。

三、请同学通读全文。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读课文。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交流:(1)都听到了什么?(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3)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并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席、导、革命、解”

二、整体感知,尝试读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3.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甘”下面是“巾”。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立:独体字,笔顺:

刻:熟字换偏旁。孩去掉女旁换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赶快,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指导朗读课文。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整体把握全文。

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三、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四、指导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

4.学生练写,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

五、课外作业:课后搜集毛泽东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做到四个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字。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 周玉妹。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面”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4、初步了解毛主席的伟大。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有关插图。

4、歌曲《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学生字。

二、读题置疑。

读了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整体感知,尝试读文,解决问题。

1、借助汉语拼音,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打上序号。

四、识字。

1、导入:在生活中,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学……)。

2、由于儿歌,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读,开火车读,扮演小老师领读。说说读、记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什么?)。

五、朗读感语。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赛读,同桌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间。

六、写字。

1、出示“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观察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3、书空后,师范写。

4、学生练写,评议。

转载自起点语文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604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