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梳理,更是对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啰嗦。这是一篇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图,每组都有醒目的标记。
讲台。
第一组第四组第六组。
第二组第五组第七组。
第三组第八组。
一、引入。
通过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四面”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在教室的四个墙面分别贴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出示例1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片暂不出现。要求学生说出怎样在地图或者平面图上表示这四个方向,然后要求说出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课。(板书:认识方向)。
二、展开。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提问:在学校的这一面有一个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汇报。
(2)指出:通常,我们把东面和北面的中间称做东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3)提问:这里有一个公园,这里是体育场,这里还有一座人民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
2.归纳小结。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
学生汇报记忆方法。
三、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指南针的图)。
提出要求:这是一个指南针,红色箭头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在书上填完之后汇报结果。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1)谈话: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运动会后要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2)播放题中四个小动物所说的话,并在图中呈现相应的文字。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连线。
(3)出示正确答案,反馈、订正。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实景照片)。
说明:青山乡是一个美丽的水果之乡,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
(出示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依次排列在一边)。
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你愿意为来游览的游客制作一张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吗?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小组在活动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然后把图片贴上去。
说明:桃园在水库的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梨园在水库的东北面;水库的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
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制作平面图。完成后进行展示。
四、应用。
1.游戏。
(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西南、东南和东北这三个方向。
学生讨论汇报。
启发思考:都是和第五组比,为什么每个组说的都不一样呢?
自由活动:在小组里说说你们组和其他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贴的方向,想想说对了没有。
2.制作方向板。
谈话:找到了一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个方向呢?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教师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写出八个方向。
使用方向板:把方向板中的“北”对着北面,指一指,东北在哪里?东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师说,让学生指方向)。
3.小结。
布置课外活动:现在我们许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阳台和朝南的窗户。回家在你的房间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厅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明天来说给同学听一听。
4.跳棋游戏。
说明: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动棋子,玩一次后,甲乙双方交换角色。组长做裁判,每次移动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学生自由活动。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开发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国的东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约在上海的哪一个方向,上海大约在北京的哪一个方向。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教学过程:
一、自主准备。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四
单元、章、节第九单元课题复习角和认识方向。
课时3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教学程序和内容复备。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查漏补缺训练。
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
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
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
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
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
4.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授课时间:20____月日。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及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会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数学问题。
2.有一些朴素的正、反比例概念。学生在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坐车时间越长,行走的距离就越远等。
多媒体运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二、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三、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3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第3题要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六
第一课时认识计算器计算(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树木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计算器、例题图。
课前让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统一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指名说说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
有显示器(统一购买的计算器显示器上有两排,上面一排是输入的算式,下面一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生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用途:说说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人们用计算器?
你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
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例1:计算38+27、30×18。
用计算器算完后,问一问:和口算的结果一样吗?
你觉得口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
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示器上的输入算式是否正确。
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65+4698589×7641600÷128。
1438+2576380×426765+469-296。
3028-2965625÷25816÷68×27。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老师报算式,学生听之后再算一遍,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18+4932800-17986848-579+386。
2191×353363÷57126×7÷18。
学生算完后,指名交流一下得数。
2、(第2题)交流两种算法:(1)算完一个后“清0”,然后再算;(2)直接算。试一试,两种按法出现了什么新情况?(asn)指出: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142857×2=142857×3=。
142857×4=142857×5=142857×6=。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一画:
让学生参照板书,再来认识各题得数的规律。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比如说?
再看看计算器上显示的,你有什么疑问?
(不能全部显示)。
指出:你们以为拿计算器计算一切都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请大家课后可以参照说明书,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及还有哪些新的知识。
四:作业:43页练习七第1、2题。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1)。
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
计算38+27、30×18。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七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分月饼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平,再次强调“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认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游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第一关:考查分数的读法。
第二关:看图写分数,并说理由。
第三关: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四、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升华。
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班级人数为例,每个学生是班级人数的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板书: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怎么不拍了?
生1:每人半个苹果怎么拍啊?
师:是啊,这半个苹果,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生:分成的两份必须一样大。
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动画演示)。
师:这样的一份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就可以说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注意这二分之一怎么写?先画中间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下面写2,因为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
师:一起来读这个数。
师:谁来说说这二分之一在这个圆中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这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另外一半又可以怎样表示呢?(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认识四分之一。
2.生: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3.师:你能来写一写四分之一吗?
4.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块月饼中表示的意义。
5.师总结: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板书)。
(三)动手操作——折一折。
1.师:我们共同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我是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不同形状的手工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手中那张纸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2.生:动手操作。
3.同桌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你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4.汇报成果。(把作品贴在黑板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相应位置下)。
5.师: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但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且能折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6.生:我折出了八分之一。
7.师:八分之一这可是一个新的分数,快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
8.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八分之一。
10.生:举例(板书:15分之1100分之124分之1)。
11.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看来生活中的分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也就是有-----生:无数个(板书:……)。
(四)比较分数大小:
1.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并了解了他们表示的意义,下面你能用准确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出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图)。
2.师:能结合图示,试着比较一下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吗?
3.生: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4.师:再来看下一组(出示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图)。
5.生:三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
6.师:在比较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7.生1:横线下面的数越大,份数就越小。
生2: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8.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比较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了,你能试着用他的发现,来比较一下黑板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这三个分数吗?(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与延伸:
1、红线长还是蓝线长?(留出红线三分之一和蓝线的二分之一同样长,其他部分遮盖)。
2、各涂色的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4.拿出盒子中粉笔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同样是二分之一,却拿出了不同的数量?
师: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要学会善于应变,不同问题要不同分析。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将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与区分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与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ppt、打印花盆的纸张60份、扑克牌、磁铁扣、白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猕猴桃,ppt出示猕猴桃图片,我打算把它奖励给今天上课表现最优秀的两位同学,你知道我是怎样分给他们俩的,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任意一份吗?ppt出示分配过程。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教师找其中一个让学生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样来的?强调:将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分,其中的一份表示就表示几分之一。
大家说说,要求:1、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意及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意义。2、如何书写分数。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ppt上的内容。
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表示,以及你能想到的几分之一吗?说出你的思想与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像这类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你是怎样分的?每人分的几分之几?小组讨论。
学生走到讲台回答,展示教师预先发下去的六盆花图片,并说出自己分法,每人分到这些花的几分之几。教师征询其他同学意见:你同意他观点吗?最后教师ppt出示老师的分法,在此分法下,每人分得这些花的。
小结:之前把一个猕猴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猕猴桃的,现在把六盆花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花的。
你会把下图中的组花用表示出来了吗?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不管每组花有几盆,也不管每种分法下,每份有几盆,只要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组花的。
2、认识整体的。
你是怎样想的?在发下去的纸上分一分。指名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分法。
疑问:例1、例2都是平均6盆花,为什么例1、例2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把有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份之一。不管这个整体有多少个物体组成的,也不管平均分成的每份有几个物体。
你还想研究几分之一?
学生回答:、、、……。
用你喜欢的方式研究它们,第一组研究,第二组研究,第三组研究,第四组研究。
学生四人一组研究,集体汇报。
像这样的几分之一还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研究,但其规律是一致的。这在数学研究上叫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并相机板书。
3、巩固练习。
大家表现的很好,现在带大家做个闯关游戏。
ppt出示第一关:填一填、说一说。
(2)集体交流时,教师小结: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写几,再看取了一份,分子就写1。
ppt出示第二关:分一分、涂一涂。
同桌先讨论,然后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重点说说你为什么分成这些份?总结出分成的份数与分数的分母有关,分母是几,就分成几份。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份。(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ppt出示第三关:想一想、摆一摆。
学生开展活动:由一人提出要求,说出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另一人按要求操作,其余同学判断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最后比较每次拿出的小棒根数,说说它们为什么不一样,以进一步体会相关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4、小结。
(1)与上册《认识几分几一》相比较,同是研究几分之一,有什么异同?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作业。
课本78页第四题。
板书设计。
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
先简单后复杂,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的:
1、感受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过程。
2、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
3、体会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感受不同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3、两个量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关系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讨论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何规律?你能用数量关系是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c在变化中又有哪个量是不变的?
d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关系取个名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
(2)明确:因为总价一定,所以数量随着单价的变化面变化。单价增加,数量反而降低,单价减少,数量反而增加,而且数量与单价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数量与单价的成反比例关系,数量与单价的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
3、抽象表达反比例的意义。
比较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说明判断的理由。
2、练习十三6、7。
学生独自计算,并说明理由。
3、第8题。
填写表格,回答问题,作出判断。
4、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5、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认识正比例量的过程,因此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结构,因此我把本课定位为用结构的课型,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与正比例关系的量进行初步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课中我也为学生提供了说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完整的阐述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叙述,但在具体题目中有些学生不会正确地判断。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都是一些图形组合成的图片)。
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是啊,长方形、正方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你们看(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请大家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再请大家看这个图形,它也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它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看来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不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和角里面一定还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秘密。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不同意!)。
师:为什么?
因为上下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要短一些。
师: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师:你说的真好,让我们为他的大胆猜想鼓鼓掌吧。他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呢?请同学们4人一组,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课件中出示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分组活动,然后交流: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证明了什么?)。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
(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小结: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两条长边相对,两条短边也相对,相对着的两条边,叫作对边,长方形有两组对边,(指一下)板书: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我们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分开来,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把短边的长叫作——宽。(板书)指一下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板书: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许多的办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吗?
你们猜想正方形的边都相等,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我们已经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相同: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不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解决问题。
现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刚才这个图形为什么既不是正方形又不是长方形了吧?(生答)。
三、应用拓展。
2、操作题,(1)把两副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想办法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纸。
3、思考题:(1)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你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试一试,有几种拼法?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二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四、教学构想:
不必细细思量,就是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五、教学准备:
录像、实物投影器。
六、教学过程:
(一)引子。
出示录像[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屏幕出现几个词语:雨后广场糟糕……糟糕!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词语,想象一段夏天里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
(二)课题。
中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歌《雨后》。
(三)朗读第一关:正确朗读。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儿歌,自学不认识的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己。
2、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给大家讲讲吧!
操作方式:找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讲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拨,有重点地指导几个比较难认的字。
3、勇闯朗读第一关,朗读要求:正确。
学生活动:自由参赛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朗读,自由的朗读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
操作方式:学生互评时的标准围绕“准确”展开:读音是否准确,有无丢字落字。
(四)朗读第二关:流利朗读。
1、喜欢读这首儿歌吗?为什么喜欢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更喜欢了。
再闯第二关,朗读要求:流利。
屏幕出示儿歌,学生跟着读,老师也跟着读。
操作方式:一节一节的出现,如果一遍读的不熟练,就再读一遍,第二遍要求大声朗读。
(五)朗读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儿歌。
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的朗读。
2、闯入第三关,朗读要求: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每小组选取其中的一段儿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动有趣。小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学就朗读哪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演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
(六)附加关:背诵。
1、刚才那么精彩的朗读,让许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诵儿歌,相信你们一定表现的更棒!试试看吧!
学生活动:背诵儿歌,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儿歌,互相鼓励。
七、教学结束:
作业: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呢?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荷花的特点。
4.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对荷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荷叶的旺盛生命力与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
教学难点:研读第四自然段内容,弄清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想象,为什么作者会想到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初读感知环节,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读书感悟中,采用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借助摘抄练读,引导学生积累精彩语句。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3.选择荷花图片,制作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荷花图,学生观察。
2.指名说图上景色。
3.师:我们看到荷花很美。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4.板书:12荷花。
5.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识字、写字。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规律。重点指导:6个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挤、胀、幅、蹈、昨”要写得左窄右宽,“翩”应写得左右等宽。其余为上下结构的字,“蓬”字的草字头应将下方的“逢”字盖住;“裂”字下方“衣”应写在横中线上。
(2)学生严格按笔顺描红,间架结构要合理。
2.检查词语。
出示:莲蓬花骨朵饱胀破裂一幅。
舞蹈昨夜好梦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1)指名读词语,重点纠正读音。
(2)齐读词语,做到正确流利。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师生及时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大声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荷花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描写荷花美的句子。
2.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自己想到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如: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姿百态……)我们在来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
(二)理解感悟第1~3自然段。
1.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板书:清香形态姿势)。
2.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找出写荷花香气诱人的词。(清香)。
(2)概括第1自然段段意。(我一进公园,就闻到一阵荷花的清香)。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画出直接写荷花形状的句子。(第4、5、6句)。
(3)这一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形态?从图中找出这三种形态的荷花。(半开、全开、未开)。
(4)课文用什么词把三种荷花的形态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5)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6)体会“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冒”字既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盎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7)在文中画出写荷叶的句子。
这句话中写荷叶有多又密的词是()(挨挨挤挤),写荷叶颜色的词是()(碧绿),写荷叶形状的词是()(大圆盘)。
(8)这段话主要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荷花显得更美了)。
(9)小结:这段话主要写荷花的形状。谁能概括说说荷花的形状美在哪里?(开的多,形状各异,白花、黄莲蓬、绿荷叶,颜色美)。
(10)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11)概括这一自然段段意。(荷花形状各异,十分美丽)。
4.学习第3自然段。
(1)理解“姿势”一词。
(2)看图说说白荷花有哪些姿势,用一个词概括。(板书:千姿百态)。
(3)为什么说画家如果能画出这一池荷花真了不起?(所有的荷花都很美,各有各的样子,而且它们的样子不时在改变。画家要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课文这么写是为了说明荷花姿势美)。
(4)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5)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6)概括这一自然段段意。(白荷花的姿势很美)。
5.学生齐读第1~3自然段。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讨论:这两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习第4自然段。
(1)面对荷花池,作者想到了什么?
(2)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光彩照人;动态美:一阵微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3)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做的好梦,这些说明了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
(4)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得入迷,把自己都忘了)。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7)概括第4自然段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回归课题,总结全文。
1.师:让我们再一次仔细地看一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用“荷花,__________!”句式说。(如:“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五)拓展延伸,读写训练。
1.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2.读读课文,结合生活中你看到的荷花,画一幅“夏荷图”。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五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一、内容设计。
这部分教材是初步认识角,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第2道例题是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做角,并在操作活动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第3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着教材还介绍了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道题,大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3题,主要是从图形中辨认出角或数出角的个数,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第二部分为第4。5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二、编写特点。
1、初步认识角时,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实物,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然后,让学生从教材所给的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就这样,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材设计了做一个角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活动。活动编写开放程度大,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给出想法、做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既可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3、教材加强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体现综合性。比较角的大小时选择“钟面”作为学习素材,通过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而且也深化了对有关钟面的认识。
4、教材结合已经初步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的多边形,让学生数出这些图形中角的个数,引导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既巩固了对角的初步认识,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多边形的认识。这些安排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数学内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意义的。
5、例题的编写有层次,有一定的弹性,条理清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如“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等启发性的语言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例题和习题可操作性强,调动了教师的能动性,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真正体现了《标准》提出的教材编写思想。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
2、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在多样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三角板,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提供的实物素材(钟、瓷砖、五角形、三角板等)。
1、导学:瞧!同学们,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喜欢吗?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些礼物摸一摸,看一看,他们各是什么样儿的。(学生观察、相互议论、师参与)。
2、展交: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礼物里藏着一些新的几何图形,瞧!(课件演示抽象角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图形就叫做“角”。
这些角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请仔细观察、找一找,是几部分组成的。(先让学生说,如有困难教师帮助。)。
3、组织互学:你还能找出这些礼物的哪些地方还藏着角吗?(自己找一找,然后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4、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找出后指给同学或老师看一看。(相互评价)。
二、动手做角,加深认识。
5、导学:从叔叔阿姨送来的礼物中我们认识了角,你能说一说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相互说说后指名说)你能想办法做一些角吗?请动手试一试。
6、组织展示。(教师评价、鼓励)。
7、引导自学:看看蔬菜老师们又是怎样想办法做角的(引导学生读图)?你也拿出自己的学具学一学,做一做。做出后相互看看。
三、观察比较,感悟大小。
演示活动:教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叉开的大小,感知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大小的关系。
1、导学:刚才我们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时看出两针形成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展示交流:根据你的想法判断教材74页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判断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相互评价。)。
3、导学:我们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先判断教材75页两个钟面上角的大小,然后再看看萝卜老师是怎样比较的。(课件演示教材所示的比较方法)。
用这种比较方法比较老师给你们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并给你的同伴说出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导学: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学生探索讨论后组织展示交流)。
四、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棒,从叔叔阿姨们送来的礼物中学会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老师也想考考你们,请完成第1题。
组织交流,评价鼓励。(作出判断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判断的理由。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自己测试。
完成“想想做做”2、3题。(老师报结果学生自己评价)。
引导思考:“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按规律判断。(师说图形生判断,相互评价)。
3、玩一玩。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纸扇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玩一玩。(师说要求,生亲自操作。)。
多玩几次后组织说说得出的结论。
根据刚才的结论你能很快判断一些角的大小吗?请试试看。(投影出示一些大小有区别的角。)。
4、总结评学,拓展延伸。
总结评学。
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应用:“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巧妙地把导学、展教、训练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展开教学。课堂活动中把课件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对角的认识,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和意图选择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出了‘动手操作’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做到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六
一、导入课题(1分钟)。
夏天到了,夏天有什么景物呢?(生:荷花等)今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荷花》。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3分钟)。
(一)检查生字词(6分钟)。
1、听写生字词:
1)荷花2)挨挨挤挤3)碧绿4)舞蹈5)饱胀6)仿佛7)蜻蜓8)翩翩起舞。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写,教师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
2、同桌交换批阅对错。(教师巡视)。
3、师生共同纠正。黑板上的同学是否有错误?(师生共同纠正)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教师了解全班情况。
4、错的同学改错。
析:这个环节是个明显的落实的环节,教师通过两次听写,让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有事干,那些全对的学生没有什么任务,这里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好的学生吃好,一般的学生吃饱。
5、二次听写。针对出错多的词语进行听写。
(二)检查朗读课文(7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两个小组的朗读有不同的形式。学生及时评价纠正。
2、教师强调多音字露(lu)(lou)。
三、学习课文(36分钟)。
1、默读课文1-3段,划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朗读。
2、“如果把这一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
4、这是一幅极具色彩的画,这画有哪些色彩?小组进行讨论。
生:碧绿白嫩黄。
可以看出荷花池里色彩怎么样?(丰富)板书:色彩丰富。
5、读读第二段,想想写了哪些姿态?
6、作者用了什么句子来写的?
生:排比句,学生读课文。(有的……有的……有的……)。
7、齐读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哪个词用得好?
生:活。
学生讨论。
8、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活”?
(挨挨挤挤、冒、展、露出、饱胀、破裂、活)。
10、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指名朗读。
12、小结:荷花的色彩、姿态是作者怎样知道的?(生:看到;)作者是怎么来的?(生:闻到花香来的。)。
13、读4-5段,作者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吸引、陶醉了)。
齐读4、5段。
14、结合板书感受文章,学生想排比句,同桌说一下,能说出来吧?(生:不能)不能看书,能的背。
板书:
闻到清香。
碧绿白嫩黄色彩丰富。
有的……有的……有的……姿态。
荷花看到挨挨挤挤冒露出。
饱胀活。
想到。
四、作业。
背诵课文(喜欢的自然段)。
简析出现课堂低效率的原因:
1、照顾全体学生的问题,也就是教学的分层问题。在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学生,而这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改错,二次听写这两个环节对于全对的同学来说都是无效的。应该给这些学生另外的任务,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2、教师没有正确做好课堂教学的最佳设计。如:回顾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凭空想象,不如利用这个环节把重点的段落或句子进行积累。而且,教师想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想借助学生的回答来把握课文,课时教师如果没有调控能力,反而会被学生引“跑”,也就很难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因此,尽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有自己精妙的教学设计,从而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把握重点,达到该有的教学效果。
3、对合作教学的不合理使用。小组讨论不一定是“真正”的合作,对小组的讨论更要“慎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这是一幅极具色彩的画,这画有哪些色彩?”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就没有必要讨论。
生课前唱歌。
生1:背白居易的《池上》。
生2: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生3:背《江南》(汉乐府)。
师:还有我们学过的一首诗-----。
生:《小池》。
师:一起来背背。(学生齐背)。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非常的美丽。
生:我发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荷花先是一个花骨朵,然后长出两三片花瓣,最后全展开了。(边说边用手做动作)。
生:我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生:我看到了荷叶上有水珠,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非常美丽!
生:我看到了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绽开的荷花里面有嫩黄色的小莲蓬(f?ng)。
生:(齐说)小莲蓬(p?ng)。
师:(对刚才那位同学)你再把这个词读一读。(生读了两遍)。
生:我发现了有的荷花饱胀得要破裂似的。(听课老师露出惊讶、赞叹的表情)。
师: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因为课文把荷花写得很美。
师: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请你们自己读课文,把你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师指名朗读,一生读第二自然段,生自评没感情,一点都不美。再请一生读,读得较好,师评价:这是一朵比较美的荷花,还有更美的荷花吗?生继续读第四段,第二段。最后齐读学生认为美的二、三、四自然段。整体效果还是很好的)。
师: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荷花呢?
生:因为作者仔细观察,并发挥了想象。
师: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表达的?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先读读第二段,边读边体会哪些词句用的特别好!想好了,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说,有的和旁边的同学议论)。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作者写得好,你也读得不错!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这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写出荷叶多,长得很茂盛,而且还把它当成人来写了。
(师板书:挨挨挤挤)。
生:在公共汽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火车上。
生:我们在食堂打饭的时候也是挨挨挤挤的。
生:在广场上,有一次我在广场看到好多的人挨挨挤挤的,原来他们在看打狗。(众人大笑)。
师:谢谢你,带给我们一个幽默笑话。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
生:我觉得这句也写得很好“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因为……因为……。
(学生说不出来,气氛有点紧张)。
师:觉得它就是写得好,没有理由,是吗?哦,你喜欢它是不须要理由的!
师: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因为它写出来了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师板书:冒)。
师:那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呢?
生:慢慢的长出来的。
生:不对,应该是很快的长出来,一下子长出来的意思。
生:老师,我们刚才不是说荷叶是挨挨挤挤的吗!所以荷花就在荷叶的之间长出来了!
生:探出来。
生:像小草一样,从泥士中钻出来。
生:荷叶已经在那展示自己的碧绿的衣裳了,荷花也赶紧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鼓掌)。
师:还有觉得好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也好: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白里透红的花瓣本来已经很美了,再加上嫩黄色的小莲蓬就更迷人了。
师:老师觉得你正像那迷人的荷花一样。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好: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写出了花骨朵儿很饱,就像人吃得太饱了,像要爆炸似的。(用手比画了一下肚子,引得老师发笑)。
师:那这里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
生:快要绽放了。
师: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段)。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就像后面听课的老师一样,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荷花也会有不同的姿势吧,(学生思考)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你能用有的……仿佛……说说吗?(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生: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
(边说边挺直着自己的腰杆,好像她就是那哨兵一样)。
生: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
生: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
生:叶对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那这一池荷花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生想了一会,忽然有一个学生低声的说大自然)。
师:刚才老师好像已经听到了一个学生说对了,这位画家是谁?
生:大自然(很多学生一齐说)。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生:愿意!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的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故事。
(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静地听)。
师: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你们刚才在荷花池中听到了什么吗?
生:我听到了蜻蜓对我说他清早飞行得很快乐!
生:我听到了小鱼在我脚下游过时,对我说他昨夜做了个好梦!
师:那除了听到蜻蜓和小鱼说说,在荷花池中你还听到了哪些悄悄话呢?
(生想,一会儿,陆续有几个学生举手)。
生: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
生: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
生: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
师:哪位荷花姑娘和这位水先生对话呢?(一女生有点羞怯的站起来)。
水先生:荷花姑娘,你长得可真美,真让我羡慕!我每天在你下面看着你的倒影。怎么也看不够!
荷花姑娘:我能长得这么漂亮,也多亏有了你呀!是你让我每天吸收那么多的营养!
谢谢你了,水先生!(众人露出喜悦的笑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
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真是让老师敬佩!看得出来你们对大自然的喜爱。现在你们就用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加上你的动作来表达你对荷花的喜爱,表现你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学生齐读课文)。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卉。
(下课)。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复习导入。
1、老师与同学一起听写(在家里已复习好的同学给大家读词)。课下请会默写的同学督促写错字的同学修改(个别字重点强调)。
2、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说出不懂的地方。
二、学习文章,品评语言。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于海洋:“莲蓬”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后齐读。结合课文插图解释“莲蓬”意思--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王政勋:“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朗读后做动作理解。
李泽齐:就是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你理解的不错。仅仅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吗?
李晓然:在地面上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也可以。那么这两个同学的意思合起应该怎么说?
李西:就是跳起优美的舞蹈。
金起明:开始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通过这一段描写,我觉得作者被眼前美丽的荷花迷住了,他也想变成一朵荷花,加入到里面。”
师:你说得真好!可从你的语气中,你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没有?(没有。)你再试读一遍好不好?(练读,较有感情。)通过他刚才的阅读,你们被这美丽的荷花迷住了没有?(没有。)。嗯,请同学们闭上眼,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画面。
生:老师读完后,睁开眼学着老师的语气练习朗读课文。
师:谁能告诉我,假如你是一只蜻蜓,清早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会告诉它什么?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从这么美丽的荷花脚下游过时,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呼文妍:“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这一段,我看出作者写荷花的样子非常详细,就好像我们也看到了一样。
毕凯鹏:这段话里作者把荷叶想象成了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感情练读一下这一段。一会儿咱们要合上课本画一画这一段中荷叶、荷花的样子。(学生练读课文。)。
师: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分别画出文章中作者所描写的荷叶及三种荷花的样子。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生:开始画画。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排出顺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读出荷花充满活力的语气)。
徐海歌:这一池荷花长得很旺盛,有生命力,像一幅画。
毕凯鹏:荷花绽开的过程就是它的成长过程。
师:说得真好!叶圣陶爷爷和某些同学一样,思想爱开小差。不过,个别同学在课堂上是胡思乱想,他是被眼前美丽的荷花陶醉了,所以,想做一朵荷花。下面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遍课文,仔细体会、想象一下荷花的美丽。
生:自由朗读课文。(剩余几分钟时间背诵)。
自评:
通过和其他老师探讨和学习网上的一些教案,现在上课终于又有了一点儿眉目。鉴于孩子们记挂着要去看电影(第二节课刚下就站队),所以,课堂效果感到不错。下午教研活动观看了靳家言老师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感到又受益匪浅。看完后再叙吧。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七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的商店情境图,然后找一找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
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问题。
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问数与数之间的区别。提问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1)数可以怎样分,看图填空。
独立思考,填一填。
指名回答,师强调。(2)数还可以怎样分。出示幻灯片,边看边讲解。
3.看数轴回答问题。
(1)观察数轴,填写合适的数字指名回答,强调填写多样化。(2)比大小。
所填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师鼓励,继续学习。4.看图说一说。
教师问:你需要填哪种数?想一想。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延伸:
1.观视频,回答问题。2.看图,填一填。
强调数的扩充与生活需要和运算有关。
四、小结收获。
出示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谈谈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整数(自然数)小数负数分数。
手指记数石子记数结绳记数。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减相差{牛奶比果汁多1杯3-2=1
果汁比牛奶少1杯 3-2=1
相除倍数{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2/3=2/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3/2=3/2
(2)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
(3)导入:其实,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说法,想学吗?如有学生表示知道的,可以让学生来介绍介绍,再让所有学生看书验证这个学生所说的是否正确。如果学生原来不知道,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
(二)初步认识比:
(1)指名介绍:还可以怎样来说?(学生介绍,师指板书:)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通过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结合学生交流,认识比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
(三)认识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是几比几,不可颠倒顺序。
(四)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习十三第1题
(1)要求学生用比来表示
(2)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小结:要填一个数量与另一数量的比是几比几,只要怎样看就可以了?只要看这两个数量分别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比几。
2、出示试一试
(1)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在这几个比中,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学生默读题目后回答)
(2)每一个烧杯上面的比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学生可以用份数叙述,也可以用分数叙述,要求两种理解都要到位)
3、如果六1班男女生的比是4:5,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吗?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一) 谈话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二) 教学例2
1、呈现例2,学生阅读题目后提问: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说明:在这里还是用除法(路程时间)计算出速度,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谁会说?(学生口答,教师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三)理解比的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完整: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小结:两数相除既可以用倍数,也可表示比来表示两数关系,简称倍比关系。
(板书)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60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那么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1、认识黄金比:
这里三个不同形状的照片相框,如果让你选的话,你选哪个相框来放自己的照片?为什么?(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你能算出这幅画长和宽的比值吗?(学生算出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大约是0.618。其实呀,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的长方形,被认为是最美的。
2、认识国旗上的比
三副国旗图片,哪副看上去最舒服?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比值是1。5。
3、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三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第三杯1∶40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四杯糖水,标出糖10克,水100克。)
现在哪杯糖水更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你能说出这几杯糖水的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前思考:
因为实习教师王老师要上《认识比》这一课,所以我和她一起就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出比的意义。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要得出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由此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如果联系2/3是23的结果,3/2是32的商,学生就能初步感受比与分数有关,分数与除法有关,因此比与除法有联系。如果结合2杯、3杯这些具体数量来体会2∶3和3∶2,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对比的认识就能深刻一些,写出比也方便一些。
第68页 试一试是结合图意解释比,进一步感悟比的意义。直观的图示为各个比创造了现实情境,赋予各个比具体的内容。解释比的'意义要联系图意,看着比先逐一回答卡通提出的问题,再用几倍或几分之几逐个描述水与洗洁液的体积关系,必须把两层意思都归结到相应的比上去,把学习心向和注意力紧扣在对比的体验上。
例2先让学生分别计算小军、小伟的行走速度,引起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回忆。然后教材指出,可以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分别写出了两人走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900∶15、900∶20,让学生感受两个不同类数量间的除法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第69页试一试把3∶5改写成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是沟通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加强对比的认识。把比写成除法算式,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而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是旧知识。
比、除法、分数的相互关系重在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要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至于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在改写中也能有所感受,不必刻意去区别。
课前思考:
比的意义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意义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比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虽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要:让学生理解1.比的意义就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表示的是第三种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即速度)。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黄金比在这节课中没能讲到,打算明天的课上再做介绍。
周一下午高教导在六(3)班上了一节数学课《认识比》。听课后,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们及时进行了评课,大家都感到这一节课上得有效、实在。这一学期,我也任教六年级数学,所以听了这一课后,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愿和组内老师一起探讨。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拟定简明、切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本课中,高教导在教案中这样表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短短的两句话中涵盖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与情感态度方面的达成目标的描述。
二、本课时的教学环节简洁、厚实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本课中,共分四大板块,即教学例1,初步认识比;教学例2,认识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会求比值;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每一板块中还有很丰富的内容,如第一板块中,先由例题1使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相比较可以相减或相除,进而再认识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间关系时可以用比来表示,并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写法,再通过练习十三第1题认识比是有序概念,最后通过试一试沟通比与除法的联系。又如,在巩固练习部分向学生介绍了黄金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有关国旗的长与宽的比这一知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体验的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流程让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实在和有效的。
三、本课时的媒体运用简单、扎实
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导在课中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之为课堂教学有效服务。让大家感受较深的一处是教学试一试时,教材提供的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长方体容器,每个容器上标有不同的比表示每种溶液里洗结液与水体积的关系。高教导制作课件时考虑到要让学生理解这里的1:8也可以表示洗结液一份,水8份,于是课件上出现了将容器平均分成9份,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洗结液一份,水8份。这样的处理能直观地演示洗结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并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返璞归真是新课程对数学课堂回归本质的热切期盼,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多一些理性,追求简约,崇尚真实,以创出一片课改实践的广阔天地。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3—4)。
1、出示课文录像: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二、初读(4)。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示: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齐说。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
——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15)。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
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乡下去游玩了一番,感受到那里的孩子们生活(贴)是多么幸福、有趣、快乐,真让人羡慕。
六、作业:
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十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操作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2.经历角的大小变化的过程,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探索角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新课,看老师板书:角,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你们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到过角?
生:桌角。
师:能指一指吗?大家也来指指。
(生指桌角时,仅会指某个点,并不是数学概念中规范的角)
生:书角。(指的方法同上)
1.认识角的特征。
(1)直观对比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并逐步形成表象。
师:老师也带来了两个图形(贴剪刀、闹钟图样),能在剪刀上再来找找角吗?
师:刚才大家指的都是自己印象中的角,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角。(师边说边示范)举起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好,我先把它画下来。剪刀上还有这样的角吗?
师:谁来指钟面上的角?
生指钟表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指的动作非常规范)
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指角的过程非常规范。
师画出钟面上的角。
师:认识老师刚才画角的工具吗?(三角尺)对,谁能找出三角尺上所有的角?想好的同学举手。
生指出所有的角。(动作也很规范)
师:现在老师选择其中一个角画出来。(画一个直角)
(2)抽象角的特征。
师:比一比这3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能来指一指吗?(生指)
师:同意吗?(同意)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这个尖尖的地方,有一个点(师描),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生:都有两条线。
师: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边)
师:谁能指出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生边指边说(师引导规范指认)。
师:现在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齐说: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多样练习,强化角的认识。
师:现在来辨一辨,哪些图形是角?(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想想做做第1题,生自己思考)
师:想好的同学和同桌互相交流,看哪组同桌交流得好,找得全?(略)
师:这道题目做得不错,再来一道(课件出示第65页,想想做做第2题)。能自己读懂题 意吗?想好后,把答案用自己的小手表示出来,藏到身后,我喊1、2,出,大家一起把答案打出来。
2.感受角有大有小,并且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生:我把角打开,角就变大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生:把两条边合回来,角就变小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演示)非常正确。
师:看,我现在拨了一个这么大的角(直角),你能不能拨一个比我大的角。拨好的同学举起来,同学们互相看一看。(生操作,都正确)能不能拨一个比它小的角?同学们再互相看一看。(生操作,也都正确)
师:哦,(师边演示边说)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第65页的钟面图)一起说吧。
生齐: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2)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看着老师的角,咔嚓,咔嚓,(把角的两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没有?
生:变小了。
生:没有变。
师:我刚才听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角变小了,一种是没有变。认为角变小的先来说说理由。
生:角的边短了,角就没有刚才大了。
师:认为角的大小没有变的同学也来说说。
生:没有变。(角的)两条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刚才它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没有变。
师:他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角的两条边仅仅是变短了,但是角叉开的大小没有变化,角的大小不变。
生:我知道了,现在角的两条边没有再叉开,也没有再合住,所以它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对,说得真好。角的两条边没有叉开越多,也没有合住越多,所以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演示)咔嚓,咔嚓,角的两条边又短了,角大小变了吗?
生齐答:没有。
生:角的两条边没有叉开更多,也没有比以前合住更多,所以角的大小没有变化。
师:很好,能听出来同学们对于角的变大、变小有了更深的理解。恭喜你们!
(3)继续感受角的大小,为下节课铺垫。
师:(指三角板上的直角)还记得这个角吗?能从你的三角板上也找一个和它一样大的
角吗?找到的同学小组内互相指一指。(生活动,师巡视)
四、延续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了新的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师:同学们,你们每人的桌上都有一张长方形纸,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角?
师:现在试着猜一猜,如果剪一刀,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
生:4个。
生:5个。
师: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实践、研究。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能根据示意图辨认事物所在的方向,并能用方向词语描绘事物所在的方向。
经历观察、描述平面图中事物所在方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辨认方向和行走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科书上插图。
复习引入。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线路图。
1.丫丫家的位置。
(1)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每个建筑所在的方向。
(2)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丫丫家的位置吗?
(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丫丫家的人会去的地方,并说出这些地方行走路线。
(4)学生讨论去某个地方的行走路线。
2.行车线路图。
(1)出示线路图。提出问题,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4)议一议。
师:张大爷在长途汽车站,要去火车站,请同学们议一议他该怎么走。
指名汇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两种行走方案:
其一:可以乘1路先往北走2站到达邮局,再往西走2站到达火车站。
其二:也可以乘5路先往西走1站到达商场,再往北走2站到达火车站。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习题。
(2)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该怎么走?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好奇心。“新”才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了今天的视频讲座之后,我对教学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和认识。结合理论的学习,再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定好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花。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要强调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三维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对教学中设计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1、教学设计要讲究方式方法,无论进行哪一部分教学,都应根据内容,注意方法多样性。如果能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从生疑、质疑入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到果地思考,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块,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最好是所用手段和方法能使学生亲自参与进去,通过他们的说、演、论达到教育目的,比如说: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4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时,我就把歌曲、实验、辩论、快乐接龙游戏等纳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效果特好。2、教学设计要讲究要特别注意情境设计和材料运用。所用事例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距离学生近的、内容新颖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可,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这些事件就发生在家门口,有些学生还亲身参与过。当然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二、吃透教材:教材是教育教学的蓝本,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导向性。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理解教材。离开了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分析好学生: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了解学生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以实施针对性、启发式;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四、做好拓展: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使教学设计的要素充满“六有”那就离不开生活。教育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不仅仅是读死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要注重“思”,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既包括学生反思,又包括老师反思,学生可写自己的所得、所惑,老师可写自己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在不断。
总结。
中纠偏改错,在不断总结中成长进步“反思”部分,刘老师在今天的学习中提到: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因此教学设计中预留出“反思”的部分,便于教师及时、随时的对教学进行反思并改进。
总之,精心设计的思想品德课有了精彩的导入,环环相扣的过程,完美的结课给一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课堂想不高效都困难。
苏教版认识比教学设计篇二十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次飞跃的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教学难点: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复习提问。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对上一知识内容的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温故知新。)。
导入新:
(请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是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经过多次的反复逐步形成的。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它的形成,说明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反复探索实践。
那么,你们能不能把人们认识的过程用图示表示出来呢?(请学生回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指导了实践,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在第二次飞跃中,认识得到了检验和修正,当一个认识经过又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重复,经过不断的检验和修正,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认识过程是否结束了呢?可以说是这个认识过程是完成了,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过程还没有结束。
2、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
请学生阅读教材19—21页,并归纳认识发展的三个方向。
教材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认识是发展的,即:在深度上要不断深化,在广度上要不断扩展,在进程上不断向前推移。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
(1)认识要不断深化。
(2)认识要不断扩展。
(3)认识要不断的向前推移。
我们在分别分析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推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多层次、无限广阔和无限发展决定的,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认识也必然会无限地深化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3、学习知识也是不断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移的过程。
讨论:结合我国国情,说说为什么必须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l)任何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时空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认识了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后,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人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2)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承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
(3)邓小平理论根据新的实践,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对当前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从而使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总之,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并且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邓小平理论没有结束对真理的认识,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小结:
今天这一节我们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的一个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把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发挥认识的作用,并在认识中得到检验与发展。二是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发展的。
巩固练习:
邓小平同志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以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0年、100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成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7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