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4:49:08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4 14:49:08     小编:MJ笔神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通过研究这些教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教学设计的优秀实践。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我的家》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向人们勾画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赞美了人世间最为可贵的情感——亲人间的真挚的爱。虽然篇短小,却是小朋友们感情的真实流露,富有人情味。阅读诗歌,一种自然质朴的亲情会自由展现、升华,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馨,似乎有吃冰淇淋果冻一样。

教材安排了12个生字:家、有、的、爸、妈、也、中、快、乐、长、大。写3个字:人、个、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识字:认识12个字,在生活中识字。写字:会写3个字;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3、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4、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5、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相关磁带)、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互敬互爱,充满温馨。出示卡片“家”,谁认识这个字,大声读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温馨的气氛,有利于下面的课堂教学。)。

2、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指导学生完整的句子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说的好的,给予表扬,说地不够完整的,给予适当的补充、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揭题,板书《我的家》。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听录音读。

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在下面划上横线。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互帮互学。在文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大声指读,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中都有谁?(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有我和爸爸、妈妈)。

5、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指导后一个字读轻声)。

6、老师带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幸福的家?(用课文中的语言说)。

7、同捉互相检查读,熟读成诵。

三、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怎么爱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实际的例子,再结合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爱她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画面情景,注意回答问题时声音的响亮及说完整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五、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谁能诚实地说,有的生字我还不能熟练地读出它的名字,需要别的小朋友帮一帮自己。(让该生认读生字新词,不熟练的让他自己指名同学带领自己读。)。

2、认识笔画:撇和捺。

3、以“人”为例,认识书写笔顺:先撇后捺。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同时注意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升华。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

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三

1、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重视朗读的训练,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读成诵。

3、重视教学上的直观形象,因为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4、指导思想上遵循以学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导废注入的教学原则。

《数星星的孩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张衡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着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安排:2课时。

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是对二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要重点强调。

3.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并思考:这个数星星的孩于是谁?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熟读成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赛讲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幽美的天空,可爱的孩子,这是一幅多么静美的图画。这是学生朗读训练的着眼点。

首先我请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设问,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探究的品质。

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此时此刻,虽然激起了学生的欲望,但学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读得声情并茂,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_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静的画面,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伴着轻柔的音乐,我拿起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_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幽美的画面,抒情的语言,轻柔的音乐,把课文内容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的眼前。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张衡的对话,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执着溢于言表,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达到深入理解,内化语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接着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然后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此处我这样设计:小张衡的话你们读懂了吗?我当奶奶,你们当小张衡给奶奶讲讲道理好吗?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读小张衡的话,引导学生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讲了爷爷向张衡讲述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知识以及小张衡用了一夜的时间观察星星的事,这两段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化抽象的语言描述为直观的形象画面来化解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首先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读书找出“果然”一词,简单的加以理解,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然后用课件演示: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拓展认识,升华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张衡是汉朗着名的天文学家,学习这一段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着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四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那海真老师吗什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习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习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习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6.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7.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8.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五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仿照例子积累“的”字短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夜晚天空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句子的优美,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小朋友们,咱们一起猜谜语吧。看谁先猜对。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2.出示弯弯的月亮图片。弯弯的月亮两头翘起来,像什么呢?

(像小船、像镰刀……)。

3.是啊,弯弯的月亮像的东西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小小的船》。(板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船”是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船、闪”为翘舌音。)。

(5)读一读词语:我的、小船、两个、两头、在这、里面、看见、见面、闪亮、星星。

(6)找出偏旁“白、门”的字,学习这两个偏旁。

(的、闪)。

4.学习课题。

认读“船”:这个字是“舟”字旁,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船?

(小小的、可爱的、很轻的的小船。)。

过渡:这首美丽的小诗真的只写小船吗?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三、精读领悟。

1.整体感知,练习朗读。

(1)这首小诗一共有几行?又有几句话呢?

(有四行,共三句话。)。

(2)课件出示停顿的句子,学生自己按照停顿读一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师指导评价。

(4)我会填,练习叠词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5)读完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月儿是小船,小朋友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

2.学习第一、二行。

(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两行。

(2)“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因为月亮两端是尖尖的,船的两端也是尖尖的,它们的形状又都是弯弯的,样子很接近,所以把月亮比作小船。)。

指导“弯弯的、小小的、尖”要读的欢快一些。

(3)出示句子: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因为月亮和小船有相似性,我们把这个句子叫“比喻”句。“……像……的句子一般是比喻句”。)。

(4)练习比喻句:()像小船。()像()。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二行。

3.学习第三、四行。

(1)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夜空去寻找弯弯的月儿吧。出示三四句,指名朗读。

(2)在这美丽的夜空里,“我”看到了什么呢?

(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大大)的(眼睛)。

(小小)的(蚂蚁)。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美丽的夜空。

5.拓展:小朋友们,如果你到了月亮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呢?(鼓励学生大胆说,不怕出错。)。

6.指导书写“月、儿、头、里”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太空中有很多的秘密,你想探索这些奥秘吗?那就多学知识,增长本领,将来有一天你也去探索这些奥秘吧。最后,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小小的船》。(播放歌曲)。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积累了优美的词语。

(2)感受了奇妙美丽的星空,更加热爱大自然,对夜空有了向往。

2.课堂练习。

选词填空。

座坐。

(1)我把(座)位让给一位老奶奶。

(2)每天早晨,我都(坐)车去学校。

根据课文填写词语。

蓝蓝的(天空)。

小小的(船儿)。

闪闪的(星星)。

弯弯的(月儿)。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夜空,画一画美丽的夜空。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六

1、思想教育目标: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认识新笔画“”和新部首“辶”;模仿表示“请求”的句式;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正确使用“再、也、又”。

3、能力目标: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感受;有节奏、语气、注入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文中了解字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冬冬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感情朗读。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培养尊重别人的美德。

四、教具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读准生字字音、随文了解部分字义、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创景引入。

1、在幼儿园、小学都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和他做朋友?(引导多看别人的优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文章,好吗。

3、揭题板书:冬冬读课文。

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运用平时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并做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共同指读,正音。

3、看你们读得那么带劲,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学习,同意吗?

范读,看看有些字音老师是怎么读的。

4、汇报通读,学习多音字“教”,以句子体会。

(1)老师在教我们读课文。

(2)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三)熟读课文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分段读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次,教师指导读。理解“再、也、又”

3、分组分段赛读,生生评价。

4、指名分段赛读。

(四)随文识字。

1、齐读字卡。

2、将自己最想认的字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带出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课件游戏:哪个字闪烁就以最快的速度读出来,对了奖星。

5、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评价。

6、分4人小组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多。

7、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8、课件展示:读词。

9、问答游戏:一人说字,另一人则立即用这个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进行感悟。

1、课件:展示动画,配课文朗读,学生可以跟读。

2、感情朗读:起立读,以施展才能。

(六)欣赏歌曲找朋友。

(七)课堂练习。

(小黑板出示)选字填空。

(1)第一次没唱好,我唱了一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吧!

(3)丁丁能把字写好,我能写好。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友情的珍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8个生字。

二、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冬冬是个胆小的小姑娘,有一次在课堂上读课文时发生了什么呢?

(1)抽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冬冬越读声音越小,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冬冬怎么了?

(1)这时的冬冬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是冬冬,会想什么?

3、正在这时候,丁丁站了起来,他做了什么?

(1)齐读第三、四自然段:丁丁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投影:a、我觉得冬冬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听她读课文。b、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读这两句话)。

(2)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冬冬,听了丁丁的话,会怎么想?

2、如果你是笑话冬冬的那位同学,听了丁丁的话又会怎么想?

3、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喜欢他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表白心声)。

(3)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认识这是表示“请求”的一种句子形式。仿照这种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

(二)拓展性练习。

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各是怎么做的?评评谁做得对。

总结:同学们都喜欢和爱帮助人、信任人的同学做朋友。希望今后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开火车读字卡。

2、同桌互检互考。

3、口头说词句:字——词——句。

4、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忆这些字?

5、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四)生字书写。

1、这八个字该如何写?书空,有异议的做记号。

2、都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如何写才好看?

4、根据范写进行仿写(先描再写)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展示、交流优秀作品,

(五)拓展:写好后和同学交流读文记字及学习上的其他方面的方法。

板书:

冬冬读课文。

(冬冬)胆小声音小(丁丁)声音好听再读一遍。

脸红读不下去。

又好听又响亮。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七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体会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

2、简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

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理清脉络。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

(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一、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二、默读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终于”

(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

(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6)结果怎样?

三、指导朗读。

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八

小鱼的梦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发挥学生想象力。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作一个有梦想的人,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录音机、录音带(催眠曲、课文朗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生:(指名说自己的梦想)。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瞧,他们是谁?(贴小鱼的图片)原来是一些活泼可爱的小鱼。小鱼也有自己的梦想,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小鱼的梦》。(出示课题、放录音)。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语: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学会好吗?

三、学习儿歌。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小声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关系,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通过拼音拼读出来,或者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都可以。

生:(自读课文)。

师:你会读了吗?先读给同位听听好吗?

生:(同位互读)。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生:(指名读、3个)。

师:谁来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指导有感情朗读:

1、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来读……)小鱼怎么会盖一床珍珠被呢(课件出示)瞧,多么神奇呀!我们一起读一读。

2、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

师:你为什么喜欢,你听过催眠曲吗?好听吗?想象一下,风儿是怎样为小鱼唱催眠曲的?(学生模仿)。

“波浪又把摇篮推”在这里什么就是小鱼的摇篮?有风儿为小鱼歌唱,有波浪做他的摇篮,多么幸福啊!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配乐)。

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小鱼怎样啦?

3、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小鱼睡得多香啊!他会梦见什么呢?(学生说)。

(小鱼会梦到他长大了,离开池塘,到广阔的大海中去了)我们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要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最后齐读课文。(配乐)可选择喜欢的方式(站、坐、表演、背)。

四、认读生字。

过渡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都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你们可真棒。在这首儿歌中,有好多字是要求我们会认的,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谁已经学会了。

1、逐个出示生字认读。

2、整体出示本课生字。

3、检查认读生字。

4、小游戏:放鞭炮。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九

一、组词导入。

师:今天我们聊聊秋天的话题。首先我们用“秋”来组个词。

预设答案:秋天秋风秋雨秋收。

师再启发诱导:秋天的景色叫——秋色。

秋天的风光叫——秋光。

对秋天的怀念叫——秋思。

秋天的果实叫——秋实。

板书:秋风秋实秋光秋思。

设计意图:组词导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正是在这样随意亲切的氛围里,学生没有畏难情绪。组词和猜词活动既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又为理清课文的主线:秋风——秋实——秋光——秋思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秋风的调皮可爱。

导入: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都去过哪些地方,他们在那儿干什么?请同学们读第二节诗,读后请填空。

秋风来到,在那里。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说说这一节诗歌里,你觉得那些文字最出彩?为什么?

预设答案:打滚、奔跑、抓一把、轻轻涂掉。

师:讨论一下好在哪里?

预设: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秋风当成一个孩子来写,让我们感觉秋风好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师小结:“打滚”、“奔跑”、“轻轻涂掉”这些词原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作者却用它们来描写秋风,这样一来就把虚的东西写实了,把静止的东西写活了。这就是动词拟人化的作用。读着这些句子似乎秋风也有了可爱的个性,让我们忍不住产生了对秋风的喜爱之情。拟人化的动词让描写秋风的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活力,这就是拟人修辞手法的魔力。

下面,让我们学着诗人王宜振的样子,用拟人化的动词写一写秋风吗?

秋风飘到,在那里。

预设答案:球风飘到草地上,在那里给小草染发。秋风飘到枫林里,给枫林披上一袭红艳艳的长袍等等。

设计意图:精当的评讲,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本节课的作业写一首春天的诗歌打下基础。

三、自学第三节。

导入:秋风姑娘吹一口气,秋天向我们呈上丰收的果实(指板书——秋实)。让我们跟着秋姑娘的脚步,走进田野,走进果园,去看一看,闻一闻吧!

1、调动脸上的表情,用美妙的声音朗读3——5节。

2、圈出你认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词语。然后在旁边批注上从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什么。

3、交流。

预设:

(1)富含生命活力的词语。“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

(2)“嚷着”写出了苹果和葡萄的惹人怜爱的感觉。“穿红袄”、“披紫袍”写出了果园丰收的景象,也蕴藏着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再次带着表情感情朗读。

5、学着写一节秋天的果实的诗歌,用上拟人手法。

设计意图: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秋风一节是精讲,已经教会学生通过品析动词来感受事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秋实”一节感觉上和“秋风”一样,所以放手让学生实践。

四、自读秋光一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导入,同学们用诗人的眼睛,用诗人的心灵把秋天的果实尝得有滋有味。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田野。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秋光吧!

1、默读第六节。说说你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2、引导启发。

(1)柔韧的词典上的意思。

(2)师讲解:秋风不知疲倦的轻轻吹拂,不停止地吹,昨天轻轻吹,今天柔柔地吹,明天轻轻地吹,后天还要继续柔柔的吹,吹来吹去,把果实吹熟了,把庄稼也吹熟了,所以说秋风很柔韧。

(3)说说井井有条的词典上的意思。

(4)再看幻灯片,说说田野里的庄稼果实所长的空间位置,感受田野的井井有条。然后说说你曾看到过那些地方也有井井有条的感觉。

(5)发亮的汗珠是谁流下的?从“闪耀”一词里你能体会庄稼收获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吗?(虽然辛苦,却又幸福而自豪。)。

(6)小结:诗歌里的文字之所以富含生命活力,那是因为蕴含了作者的一片深情,我们读诗就是要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顺学而导,解疑与感悟相结合,展开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自不待言。

五、学习秋思。

1、读第七节,划出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一句话。

预设:

拣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会永远向我们微笑。

2、再从这句话里找一找最能浓缩作者情思的一个词。

预设:珍藏。

3、比较珍藏和收藏的异同。

从情感上说,珍藏含有收藏人非常珍惜,非常喜爱,视为宝贵的意味。而收藏,只含有保存,保管的意思,没有更多的情感在里边。

4、作者珍藏的是什么?(黄叶)为什么珍藏黄叶?

因为黄叶是秋天的象征。

5、从作者珍藏黄叶你悟出了什么?

师小结: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美丽的黄叶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依恋。

设计意图:秋思是对秋的总结,也是作者表达整篇文章思想感情的点睛之笔。因此,在读的时候找到诗眼,就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六、回归全文。

秋天里,更红更娇的秋阳,调皮可爱的秋风,累累的果实,美丽的秋光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意盎然的图画,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吧。请大家站起来朗诵这首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读一读王宜振的其它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用拟人的手法写一首关于春天或其他季节的诗歌。

《春天》写作指导:首先像《秋天》这首诗一样拉出一条线。比如: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光。然后,把春天当成最亲切最可爱的人来写,用上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使你的诗歌充满诗意。

设计意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诗歌,在朗读感悟中欣赏了诗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学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对于学习本节课来说是巩固也是提高。而且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会得到有效打消。让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诗人的可能,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

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鸟在唱歌。有几只鸟呢?(6只)。

师: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飞来了两只鸟)你能编个数学故事?

原来树上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

师:要求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求添加用加法计算。)。

你能列个算式吗?(6+2=8板书)。

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在加法算式中呀,每个位置上的数(手指6、2、8)。

都有自己的名称,6是加数、2是加数,8是和。(板贴各部分名称)。

2、减法。

师:那么,这张图你们看懂了吗?请你编个数学故事跟自己说一说,好吗?

原来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2只鸟,现在树上还剩几只鸟?

师:谁想来试一试?

算式怎么列呢?

(8-2=6板书)。

想想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求剩余,就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6分别表示什么呢?在减法算式中,每个位置上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8是被减数、2是减数,6是差。(板贴各部分名称)。

师小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会编加法故事、列加法算式,而且还会编减法故事、列减法算式呢!(边小结,边出示课题:加与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本领:加与减。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一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教案点评: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创设了给小明过生日生活情节,巧妙地将小猫吃鱼这个课题加入这一情节中,从而形成了这一完整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探究活动。

鸡毛信。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材料。

45封“鸡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张硬纸卡片上分别写上5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在左边画片鸡毛.。

游戏过程。

1.将“鸡毛信”平均分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

2.出示六个信箱,英文字母为信箱代号.。

3.学生按要求投送信件:

(1)把得数是5的信投入a;

(2)把得数是4的信投入b;

(3)把得数是3的信投入c;

(4)把得数是2的信投入d;

(5)把得数是1的信投入e;

(6)把得数是0的信投入f.。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二

1、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冬瓜(躺)在地上,冬瓜(大),是(绿)色的,皮上有(细)(毛)。

茄子(挂)在枝上,茄子(小),是(紫)色的,柄上有(小)(刺)。

3、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4、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辨别方向: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10、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1、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12、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3、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三座(房),四座(房),

房前(花)(果)香,

屋后(树)(成)(行)。

哪座房子最(漂)(亮)?

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16、(小)竹排,顺(水)流,

(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江南(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

17、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1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三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四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

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

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3+2=2+3)。

(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3.反馈.。

(三)出示图片:小鸟图。

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

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

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

(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

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

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

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3.小组活动并汇报.。

(五)出示图片:蜡笔图。

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

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

(五)出示图片:排队图。

学生1:一共有10个小朋友.。

学生2:小兰排第7。

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7,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三、游戏:我摆你说.。

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五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相对而言比较浅显,易读易背,文中的生字也很简单,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之前已经能够掌握得到,所以在字词部分不用过于强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联系学生实际,说一说自己家里的书架,如书架上都有什么书,放在什么位置等等,让学生掌握上,中,下的空间位置,并告诉小朋友要逐步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儿歌,培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采用拼读,听读法识字.

3.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4.认识"上,中,下"的空间位置.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儿歌.

2.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开火车认读前一节课生字,齐背课文《对韵歌》.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么?在家里,你们都把书放在哪呢?(书架)大家的家里都有书架,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小书架",教师领读.

三.教授新课。

1.出示课件,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看,这就是丁丁的小书架,书架上都有些什么书?谁能从上往下来说一说呢?(生看图回答)哦,这么多的书,那老师想考考你们,丁丁爸爸的书在书架的什么位置?(生回答上面,师板书"上面") 他妈妈的书呢?(生回答中间,师板书"中间")丁丁的呢?(生回答下面,师板书"下面")小朋友答的很对,那哪个最聪明的孩子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给书分类)。

2.小朋友们看黑板,找一名小老师来领读黑板上的词语.(上面,中间,下面)丁丁是按照上,中,下这样的顺序来介绍他的小书架的,谁能也按照上,中,下的顺序来介绍一下你的任何一样东西呢?(学习上,中,下的空间顺序)。

4.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帮帮他,读的好就夸夸他.然后找最认真的模范同桌站起来读.

5.谁愿意单独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小手指指着书,看他哪些地方读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纠正的)。

6.全班齐读一遍,然后起立边表演边读.

7.师板书"架,给,每,放,要,它,书,用,中,下",生在课文中找,找到了圈出来.以同桌为小组来解决这些生字,找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带领大家一个字拼读三遍,然后找小朋友组词)。

8.写字.师先在黑板上示范写,生看笔顺,然后全班一起一个字念两次,说笔顺.让小朋友仔细观察每个字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师写一个字生写一个字,然后一个补一行.

9.全班齐背课文.

10.下课。

课后反思:我们班的一部分孩子已经有很多的识字量了,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对他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照顾到全班所有的孩子,怎样能够把已经会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要更加关注思考的问题.这些孩子应该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先进带后进,而不应该成为课堂的不安定因素,这是我现在要多多思考的.另外,写字的时候,应该再多留给时间让孩子们"读田",只有找对了位置字才能写的更工整更漂亮.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老师教案篇十七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004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