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总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一
尊敬的xx各位导领、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2)班的许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中秋已伴随着秋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写下了多少思乡念亲的诗词佳作,而大多都写在秋天,写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节,却在这样令人忧愁、感伤的日子里,带给人别样的心情。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或许会有“不知思落谁家”的伤感;但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与旷达。抬头望天时,那一轮圆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毕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对亲人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啊。然而对于我们,对于可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中秋无疑是美好的,虽不及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但那份宁静、安详与温馨却令人向往。
每年中秋,我总习惯与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品着月饼,看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还可以听长辈们讲诉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隐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视的这轮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广寒宫的故事,至今也听不厌烦,它代表了圣洁与美丽。我更爱独自矗立于阳台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过层层阻碍,从身上滑过,向更远处伸展蔓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天上有道银河,雨是银河决了堤,倾泻下的天水。可我觉得,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银河里的天水,清澈、凉爽,不含一丝杂质。儿时的我总爱凝视月亮,总是望眼欲穿地寻找嫦娥、玉兔的踪迹。却史见那皎洁的月光溢满人间,将游子的思绪与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节,总有众多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将它留于笔下,抒发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说,一过中秋,一年就要过去了;每月过了十五,这个月也即将过去。是啊,中秋的脚步将至,年关也快来临了。不禁令人感叹时光易逝,不觉地回忆起往事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我们已入高中,我们已渐渐成熟,我们已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高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二
本来爸爸晚上要带我去宝盖山赏月,可是担心山上会刮大风,怕不安全,就只能在家里的天台赏月了。
晚上十点多,我和爸爸到天台赏月、乘凉,我用眼睛一直盯着天空,盼望着月亮赶紧出来,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慢慢地扒开云朵钻了出来。
这轮圆月又洁白又明亮,就像一个白玉盘高高地挂在空中,又像用面粉打成的白年糕被粘在了天上。
天上云很多,随着风,这些云慢慢地变幻着,有的像一团团的棉花絮,有的像一层层薄薄的白雾,有的像猫咪的绒毛,轻轻地飘在夜空中。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躲进了云里,我想:这么晚了,月亮一定也很困了,把云当作被子睡觉去了。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三
盼啊,盼啊。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被盼来了。走在街头,花儿好就像更香了,草好就像更绿了,就连小鸟的叫声都格外悦耳。人们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我的思绪正装上翅膀欢快的飞翔着,下面的喧闹声却把我拉回了现实。原来有人正在放孔明灯呢!我迫不及待地买下了一个,在下面的引线上点起了火,孔明灯立刻亮了起来。我和姐姐拉着孔明灯的两边踮起脚尖,手一放,它就缓缓的飘向了远方。我抬起头来,看着燃烧的孔明灯越飞越远,宛如一只萤火虫消失在了暮色之中。我的心中突然明亮了起来:孔明灯,你就是美好的祝福,你就是团圆和思乡的象征。愿所有的游子都能享受到团圆的欢乐,愿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在这个属于团圆的日子里点亮一盏孔明灯!
中秋节,多么让人向往;中秋节,多么让人思乡。期待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
“砰砰砰!砰砰砰!”在一阵烟花声中,中秋节又来了。
今天,舅舅一家、外公、外婆都来到我家,一大家子在一起过节,可热闹了呢!终于开饭了,今天的饭菜可真丰盛啊!有螃蟹,有牛肉,有鸡,还有酸菜鱼。
坐在饭桌前,妈妈他们说起了方言,聊得可投机了。爸爸他们趁着节日高兴,一边喝酒,一边有说有笑地聊起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吃完饭,我和姐姐在玩折纸的游戏,看谁折得快,折得快的有奖哦!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折了一个纸花篮,领到了一个蛋黄月饼,其他人从月饼盒里自己选月饼。我灵机一动,脑子里立马蹦出一个新奇的念头,许一个自己一直想实现,没有实现的愿望,把这个月饼切开,放在纸花蓝里,分给每个人,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饭后,妈妈泡起了茶,打开电视机,看起了中秋节联欢晚会,从客厅里传出一阵欢乐的笑声。时间过得飞快,联欢晚会结束了,大伙也依依惜别。
“砰砰砰!砰砰砰!”从电视机里传出一阵烟花声,中秋节结束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回到了乡下和爷爷奶奶赏月、吃月饼。
我们回到了家,就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块块香喷喷的鸡腿,绿油油的青菜,一片片海蛎饼,有黄灿灿的玉米饼,菠萝和橙汁。让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我们便开始赏月,吃美味的月饼。
我们一家人在阳台上坐着盼望着月亮的出现。刚开始月亮在空中若隐若现,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河里的小鱼小虾都很希望能游到圆盆上去。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欢喜的节日。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节日——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我家的门口赏月。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我和我的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皎洁的月光,一边吃着月饼,感觉美妙极了!妈妈带着我和我的邻居盈盈一起去外面买烟花放,那种烟花太好看!我放完后就和妈妈一起去表妹家了。
我们到了那儿,看见了外公他们在烧烤,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也跟着去那儿烧烤了。我和爸爸妈妈烤了好多东西,吃的饱饱的,吃完烧烤,我就和表弟表妹他们打牌,不知为什么,我今天老是赢了表弟表妹他们,可能是因为今天我手气太好了吧!
我仰头望着天空,十五的圆月,像一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它象征着人们团圆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家的亲朋好友都来到了家中,到了中午11:30的时候,家人们团聚在饭桌上,吃着美味佳肴,谈论着开心的事情,场面真是其乐融融。
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吃了一个现在长沙得月饼,不仅价格贵还很难买到,这个月饼就是长沙最的“巢娭毑”月饼。这个月饼外面有一个酥脆的饼皮,里面有许多夹心,真的是美味极了。
吃完月饼我们就开始吃饭了,今天是中秋节,所以菜与平常是截然不同,全是我爱吃的肉。什么红烧肉,卤牛肉,炒牛肉,红烧鱼儿,应有尽有。
吃完饭我们几个小孩就坐在一起开始背诵关于中秋节的诗句。首先映入我脑海的就是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要我念念不忘,每次中秋节时,我都会想起这首诗。
最后希望每年中秋节大家会开心哦!
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我揉了揉睡眼朦朦的眼睛,跳下床,看见我的杯子上挂了一条彩带,这就意味着有好事情,每天遇到好事情的时候,我会在晚上给我的杯子上系一个蝴蝶结,过节了,我突然想起来,但是呢!我却不知道过什么节,我想呀想,想了好长一阵子呢!我问爸爸:“爸爸今天过什么节?”爸爸说:“今天过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哦,我这才知道呢!
晚上,吃完晚饭。我们来到院子里坐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新鲜水果、各式各样的美味月饼。晚风习习,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桂花的香气。我们都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拿了一个香甜可口的月饼,甜甜的,香香的,轻轻地咬上一口,让我感觉回味无穷。我抬起头,一轮金灿灿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远看像天上挂了一个金亮亮的小圆盘,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月光洒在院子里,爸爸给我讲了美丽的嫦娥姐姐与惹人喜爱的小玉兔的故事。难忘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我觉得过中秋节真快乐!
今天是8月15日的中秋节,这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今年的中秋节在奶奶家举行。
一大早在外地做生意的月经也回来了。她和奶奶在厨房洗菜做饭,很忙。爸爸妈妈很忙,所以他们直到午饭才回来。奶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海鲜、蔬菜和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笑着吃团圆饭。
晚上,我一直期待的时间到了。那天晚上是一年中最圆的一天。我的家人正坐在餐桌旁,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看到月亮又圆又亮,似乎今晚月亮离我们更近了。爸爸把我抱在怀里,给我讲嫦娥的故事,我仿佛看见嫦娥和玉兔在月亮上。我梦见有一天我可以飞到月球上去看神秘的月亮。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清晨,我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惺忪的双眼,“咦?怎么没有阳光呢?难道下雨了吗?”想到这里我一骨碌爬起来跑到阳台一看,妈呀,真下雨。看来这个中秋是没有月亮可赏了,心里有些郁闷。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算聊聊家常也不比赏月差的。”我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一上午妈妈和姑姑都在准备各种菜,说要好好陪奶奶过节。姑爹还特意把他家的大公鹅宰了。中午饭很热闹,奶奶特别高兴。吃完午饭妈妈说我们要出发去深圳了,不能把爸爸一个人丢在那里过节。高铁呼啸而过,三小时就把我们带到了深圳。爸爸已经准备好了晚饭迎接我们的到来,还特意做了我爱吃的手工牛肉丸。
深圳没有下雨,于是我们吃完晚饭就出门散步赏月了。我想起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诗。我们边走边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夜深了,爸爸说他明天还有要事要忙,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到家后津津有味地吃了些月饼,爸爸准备的月饼款式还真多:有吴川金九,流心奶黄、有莲蓉、有蛋黄酥。我最爱的是蛋黄白莲蓉,咬一口,很香甜。
啊!难忘的中秋节。月圆,团团圆圆。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四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来了!终于来了,今年的中秋我们在阿婆家度过,我家的车开到阿婆家开的饭店,连泊车位也没有,只能把车停到巷子里了。
我不亦乐乎地吃着各种可口美味的佳肴,再来一大口雪碧,哇!太爽了!吃过饭,阿婆拿出月饼让大家品尝,于是,表弟问我:“哥哥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当然,让我慢慢道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清明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我快速地说了一遍。表弟听了说:“哦——”
因天气不好,无法赏月表弟闹着要去世纪联华超市买玩具,于是我和表姐为保镖、表弟为被保护者,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的,一路上行人不是一手大包小包地拎着月饼、用肩膀夹着打电话、另一只手还不时地拦出租车,强!就是拿几种烟花、爆竹到广场上放。
虽然今年看不到月亮,但中秋节依旧热闹非凡,而且有句话说得好,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园”,我相信明天一定有更美的月亮!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五
盼星星,盼月亮,中秋节终于被我盼来了,我又可以吃月饼、赏月咯!
早上一起床,就看到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我的心情好极了。中午姥姥烧了许多我爱吃的菜,有可口的`小鸡烧板栗、脆脆的清炒藕片,香喷喷的红烧鸭子……饭后我还吃了找最爱的蛋贵肉松月饼。
仰望星空,想象着嫦娥姐姐和玉兔的孤单,再看看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在一起赏月、弹琴的场面,顿时,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希望我们每一天都能团团圆圆,幸福开心。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六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017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回董提举中......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七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八
一个夏天的夜晚,一群瑶族孩子围着一位老人,听他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只有太阳,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夜里到处是一片漆黑。
一天晚上,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个火红的月亮。它七棱八角,不方不圆,象炉里刚爆出来的大火炭,发出毒热的红光,火热的灼浪射到地面上。月亮把田里的禾苗烤得枯焦,把河水烤干。人们热得翻来覆去夜不能眠,气喘着呼号起来:“天呀,我们快要被热死了,这该死毒热的月亮啊!”
那时候,大石山脚下住着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雅拉,女的叫尼娥。尼娥正在织着一幅美丽的锦,她看见月亮这样可恶,就要求雅拉去把月亮射下来。雅拉是个善良勇敢的猎人,射得一手好箭。他听了尼娥的话,就拿起弓箭,登上了屋后的大石山顶。
他咬紧牙,鼓足气力弯弓搭箭,向月亮射去。可是箭到半空中就落了下来。他一连射了一百支箭,一百支箭都没有射上天去。箭射完了,他抬头看看热烘烘的月亮,低头看看山下一片枯焦的禾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忽然,“咿呀”一声,他身后的一块大石头像门一样打开,有位白胡子老人走了出来,对雅拉唱歌似的说了几句话:
“南山有猛虎,北山有高鹿;。
若要膀力强,吃掉虎鹿肉。
虎筋弓,鹿角箭,射得月亮团团转。”
雅拉正想问老人这样才能捉住虎、鹿,可是老人已经钻进大石块里,石门“咿呀”一声关上了。
尼娥想了一想,摸摸自己乌黑的长头发说:“用我的头发来织一张大网吧。”说着,就动手扯下自己的头发。她的头发很奇怪,竟越扯越多,越扯越长,象蚕丝似的总也扯不完。
于是夫妇两不分昼夜地织网。织了三十三天,终于织成了一张有锁口的大网。
第二天傍晚,夫妇两拿着网爬上南山,悄悄地在老虎洞口张了网。
过了不多久,老虎出洞来找食。他俩一拉网,老虎就被锁在网里。老虎拼命翻滚,乱吼乱蹦,山岳也震动了。网越抽越紧,把老虎束缚得动也不能动了。这时候,尼娥就用针刺瞎了老虎的眼睛,雅拉用利斧劈碎了老虎的脑袋,然后拖回家去了。
第三天傍晚,夫妇俩又爬上北山,用同样的方法,捉住了高鹿,高高兴兴地抬回了家。雅拉吃完虎肉鹿肉,身子顿时平添了千斤力气。他用虎筋做成了弓弦,用鹿角做成了箭。
晚上,当毒热的月亮又高挂在天空时,雅拉就背起虎筋弓,鹿角箭,登上大石山顶。他弯弓搭箭,鼓足力气,对准月亮,只听得“噹”一声,鹿角箭嗖地直向月亮射去。“噼叭”一声,鹿角箭射中了月亮的一个角,顿时火星乱冒;那些迸出来的火星散布到天空里,就成了星星。
鹿角箭碰到月亮后又回了下来,落在雅拉的手里。雅拉搭上弓弦,再向月亮射去,一连射了一百次,把月亮的棱角都射掉了,满天散布着星星。后来,月亮成了一个圆圆的轮子,在天空里打着转转。但它还是火热的,发出毒热的光,向地上射来。禾苗还是枯焦焦,人们还是黄瘦瘦。
雅拉拿起弓箭,垂头丧气地走下山。人们都赶到山脚下,迎住他说:“雅拉,再想想办法吧,月亮还是毒热的呀!”
雅拉一面往回走,一面想:“假如有什么东西能把月亮遮住就好了。”
尼娥正在织一张大锦。锦上绣着精致的房子,一株金桂花,一群白羊和几只白兔。她把自己的像绣在桂花树下,刚要把雅拉也绣上去,雅拉回来了。尼娥听雅拉说要想办法遮住月亮,沉思了一会。突然,她高兴得跳起来说:“把这张大锦绑住鹿角箭头,射上去遮住月亮吧!”
夫妇俩即刻奔上山顶,尼娥帮雅拉把大锦绑在了鹿角箭头上。雅拉站稳身子,运足臂力,只听“嗖”的一声,将那幅美丽的大锦向月亮射去。大锦一下展开,把月亮蒙住了。月亮不再毒热了,它发出幽幽的银光,照到大地上,人们顿时感到清凉凉的,愁苦的脸上立时挂上了笑容。
雅拉和尼娥站在山顶上,笑眯眯地望着月亮。忽然看见大锦上的尼娥、桂花树、白羊、白兔都活起来了。月亮上的尼娥向地上一招手,山顶上的尼娥就身不由己地腾空而起,轻飘飘地向天上飞去。
她飞呀飞呀,越飞越高,飞进了月亮,两个尼娥变成了一个尼娥。雅拉见尼娥飞上了月亮,心头一急,两脚一软,便跌坐在石头上,不知怎么办才好。
他呆坐了一会儿,忽然直起身来,眼望着月亮,拉长嗓子喊叫着:“尼娥啊,你为什么不把我也绣在锦上啊?下来吧!尼娥啊,下来吧!”
尼娥在月亮里也急得双脚跳。她忙把自己的头发拉得长长的,结成一条很长很长的辫子。当月亮转到山顶上空时,尼娥低下头把辫子垂向山顶。雅拉一把抓住辫子,像猿猴似的,一挪一撑地爬了上去。
雅拉爬进月亮,紧紧地握住尼娥的手,好欢喜啊!
从此,月亮里的尼娥在桂花树下织锦;雅拉在一旁看护白羊,白兔。生活得多甜蜜啊!
老人讲完故事,指着圆圆的月亮对孩子们说:“喏,你们看,那月亮里面的黑影子,就是雅拉和尼娥啊!”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九
农历是中国人民古老的一种计算日期的方法,中国的一些古老的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来算的,中秋节当然也是,中秋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它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们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是月圆之夜,在这一天,可以跟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团圆饭,以及月饼。说起月饼,它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有很多口味,颜色各异,各种的样式,在中秋节这天是必食之品。除此这些,还可以和家人们一起赏月、思乡呢!这次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就去吃了团圆饭。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起了床,因为我们要去到姑姑家去吃团圆饭。过了许久,总算到了姑姑的家。一开门,小白就急忙跑过来“迎接”我们。姑姑和姐姐也十分高兴,向我们问好。我们参观了姑姑的新家,十分漂亮。到了中午,姑姑请我们到餐厅去吃饭。
就这么过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我们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不一会儿,几道菜就立马出锅了。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道菜,就是爸爸炒的“辣子鸡”。这道菜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当然就是红红的'辣椒。我觉得这些辣椒象征着在以后的生活里红红火火。除了这个菜,“糖醋排骨”、“干锅兔”也很好吃。吃了主菜,月饼当然是不可缺的了。蛋黄味、火腿味、绿豆味……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着月饼,赏着月,真是惬意啊!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祥和。“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也许就是对中秋节最好的写照吧!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十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我的期盼中,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今年的中秋,我们学校正好放假,爸爸妈妈也都休息在家,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团圆圆地过个节了。听老一辈说,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上街买月饼。大街上可真热闹,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人们有的买菜,有的挑水果,有的选月饼,个个谈笑风生,人人喜气洋洋。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了一个大超市,柜台上的月饼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广式的,有苏式的,有豆沙馅的,有牛肉馅的,有蛋黄,有鲜肉馅的……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甜食,所以我挑了几个豆沙馅的装进了妈妈的篮子里。
好不容易等到了傍晚,看着天色渐渐变暗,我迫不及待地喊爸爸妈妈到院子里赏月。爸爸笑着说:“看你着急的样子,月亮姐姐可不愿出来了。”我和妈妈笑着一边搬桌子一边摆月饼。这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来,我大叫:“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别这样大声,把月亮吓跑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今天的月亮姐姐格外漂亮,她披着一件金黄的纱裙在夜空中漫步,好像在和我们细细诉说着她的思念。
看着天上的明月,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我不禁想起了老家的爷爷奶奶,他们也一定在院子里赏月呢,真希望月亮姐姐能把我的思念带给他们。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十一
丑女无盐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芳名钟离春。相传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之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一年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无盐正在拜月,齐宣王偶然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出众,风姿超群,便立她为王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小故事之二---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小故事之三——嫦娥奔月。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小故事之五---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十二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春节、端午节和清明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8月15日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中国古代历法把秋天中间的八月叫做“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视满月为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满月”、“缺月”这两个词来形容“喜怒哀乐”。生活在其他国家的旅行者把他们的深厚感情寄托在月球上。李白的诗“抬起头来看,我发现那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杜甫的诗“他知道今晚的露珠会是霜,家里的月光要亮多少!”,王安石的诗《春风与绿江南岸,明月几时归我》等。都是永恒的天鹅之歌。还有更多流传千年的习俗,比如吃月饼,赏月。
晚饭后,是赏月的时候了。我们每人搬了一把椅子,在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在说话,各种月饼摆在我面前,我却看着圆圆的月亮,静静地想:“这一轮明月,唤起了很多人丰富的想象力。嫦娥偷了仙药,从此孤独地住在广寒宫;吴刚被罚永远砍倒桂花树;广寒宫嫦娥小玉兔眼袋药;这些从小听到的伟大传说是不能忘记的。啊!我多么想和嫦娥作伴,我多么想同情苦难的吴刚,我多么想去逗逗那只可爱的小白兔!但这不可能是现实.“我只能吃着甜甜的月饼,想着月亮的传说.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银色的薄纱。房子和树都睡了,它们仿佛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了,银色的月光照亮了我的房间,中秋悄悄的过去了。
初二:期货。
中秋节传统节日致辞篇十三
晚风吹过路灯边的花草,发出瑟瑟的声音。我站在幽静的草地上,望着天边的月亮。那飘逸在她身边的云朵,像雪、像海浪溅起的泡沫花,风儿轻轻一吹,带走了她身上的尘灰,也轻轻摇曳了桂花树上的枝头。我凝望着月身上稍稍飘飞的花瓣,那是嫦娥的木箫,为思念的后羿独奏。于是,月像是跟我交流。她看着我们的眼神,深情地躲进云层,有时,在我们转身的时候,她露出一泓光亮偷窥我们。
我走近妈妈身边,指着天边的尾角。月躲开了云,很不服气的挂在了天空。之后,她依着云朵看着我们的离去。回到家,一家人团圆吃月饼,看中秋晚会。远在一方的亲戚来电祝福。我没有忘记那个多情月亮,那般神话地挂在天上。
蝶如闭月别有情。佳节家户团圆庆,
似非牛郎念嫦女。几时羞月云层去?
多少传奇赞月情。邀酒把举共欢庆,
别忘吟此《明月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2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