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展示方式。确定好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框架,避免跑题和冗余。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报告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式表达。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一
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和县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县综治办、县工商局、宁州派出所三名干部组成调研组,于xxx年4月1日至5日分别对县城宁荣市场、宁阳商城、宁阳综合农贸市场、木材、燃料市场、大牲畜交易市场、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等7个市场的治安状况进行了调研及创建“平安集市”征询意见。调研组围绕各个农贸市场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开展创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华宁”工作中,切实改变县城治安状况,集贸市场应该怎么办等方面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宁荣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宁州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宁阳市场、宁阳商城:是宁州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宁荣市场、宁阳市场、宁州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宁阳市场、宁荣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秩序。首先与个体工商户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时,规定市场经营户必须尊章守纪、依法经营。如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对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经营者,经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报通报,戴红袖套执勤一个小时等措施,使违规经营者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xx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四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对市场管理不规范,布局较散,市场内不活跃,缺泛竟争力。如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场,赶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较多,市场萧条。大牲畜市场存在农户承包,相关部门管理脱节,导致牛马交易不进市场,在环城公路两边交易,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五是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场内和市场门口机动车乱停,部份个体户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严重阻塞市场通行。宁荣市场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个体户的财物时常被盗。
六是宁荣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开发市场的收益分配不当,村民小组的收益少,存在群众上访隐患。
一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市场,方便群众。要减少市场布局,将街面占道经营和燃料市场、祭杞堂村与菜园村交界处的大米交易点进入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并固定市场交易的种类,让群众找得着买卖。
二是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建立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场管理员奖惩制度、市场门卫奖惩制度等相应的市场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整治市场秩序,根治市场内混乱的现象。同时,在市场内分片负责、随时有人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现在市场管理人员未经培训,缺泛管理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
四是政府要对大牲畜市场进行整治,并纳入管理。加强对宁荣市场的指导和管理力度,公开收支帐务,防止群众上访。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二
为全面掌握全市农资市场情况,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市供销社于二0一三年三月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12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2013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二)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管理仍较薄弱。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00多家,分布面广而散,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过期、无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三)竞争激烈,市场监管难度大。农资经营是投资大,利润小的行业。生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赊货,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已无利可言,于是反过来又向生产厂家索要利润,迫使厂家再次降价,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同时,当某种农资产品畅销,市场价格上涨时,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当农民需要某种产品又没有利润时,又买不到,人为造成市场混乱,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四)化肥储备有待加强。2012年,市供销社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市市级救灾化肥储备办法》,但我市农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储备,除供销社企业每年冬季储备外,其他企业都没有储备。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化肥储备期相应拉长,储备资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储备量减少,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五)农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从我市农资经营企业看,目前大部分只经营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品种较单一,特色农业生产需要的专用肥几乎没有,同时农药和农膜供应相对较少。
(六)农资推广技术难,科学施肥水平较低。我市农资技术推广主要有供销社兴办的“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以及乡镇农技推广站。由于供销社农资技术服务网点比较少,乡镇农技推广站人员减少和老化,并划归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推广和服务活动逐渐减少,农民需要的农资技术服务很难。
一是继续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动实施“新网工程”,建立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杜绝假冒伪劣、高毒农药的滥用。通过连锁服务大力普及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水平,减少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农资市场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大农资有关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的知假辩假能力,增强经营者守法意识;要坚持经常性执法检查,打击取缔违法经营活动;要建立农资来源追溯、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农资供应应急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救灾化肥分级储备制度,加强和完善农资宏观调控,通过淡储旺销、调剂余缺来稳定市场,确保农业生产用肥。
四是加快农资技术推广。在60%以上的农资连锁网点建立“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长年开展农资服务;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具备农资经营和管理的为农服务队伍,做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集中开展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工商市字[xxxx]116号文件精神和省局有关要求,全市工商系统充分发挥工商行政营理职能,开展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工作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城区农贸市场“限塑”专项执法检查,以农村市场为重点,推动“限塑”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市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进塑料购物袋限产限售限用,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际行动,是工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要求的具体措施之一,意义十分重大。
我局根据省局的通知要求,立即以川工商泸办xxxx176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集中开展集贸农贸市场“限塑”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工商市字[xxxx]116号的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市场科、消保科、企业科、经检支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限塑”整治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市“限塑”整治工作。
对区县工商局开展“限塑”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区县工商局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执法检查组,开展集贸农贸市场和农村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积极向市场业主、经营户、市场内的购买者,在农贸市场农村市场开展“限塑”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限塑”工作的认识,“限塑“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6月2日至6月3日,市工商局市场科分别会同xxxx工商局、xxxx区工商局,对我市城区主要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农村市场对“限塑令”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来到xxxx农贸市场一水果经营户摊前,见该经营户还在大量无偿使用塑料购物袋,xxxx区工商局副局长雄开刚立即上前耐心作好解释,向经营户讲清楚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是为了引导公众减少使用和循环利用塑料购物袋,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总量,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xxxx商场,工商干部要求广大经营户:一是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二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本办法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三是商品零售场所应当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在销售凭证上单独列示消费者购买塑料购物袋的数量和单价和款项,不得不按标示价格销售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应当建立塑料购物袋购销台账制度备查。在红星农贸市场,百子图农贸市场、泰安镇广大经营户、消费者都在大量无偿提供和使用塑料购物袋。
从检查情况看,汇通、佳惠等超市对“限塑令”贯彻执行好,将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有关规定和塑料购物袋的价格都张贴在超市的显要处,塑料购物袋价格有020元/个、040元/个、150元/个不等。而商店、农贸市场、农村市场等场所对“限塑令”贯彻执行相当差。
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涉及到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要改变消费者这一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对经营户、消费者宣传、教育,对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家、经营户进行查处,全面制定配套措施,培养公众“循环利用”塑料购物袋的观念,才能有力地保证“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全年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467人次检查农贸市场262个检查经营户8390户,查处不合格塑料袋314万个,主要检查经营者是否停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等。在检查中发现,由于市民早已习惯了“两手空空”上商场,心安理得享受免费塑料购物袋带来的方便,已经对塑料购物袋产生了依赖症这种现状,目前没有更好的、更方便的袋子篮子替代塑料袋,因此“限塑令”不能很好地在农贸市场中贯彻执行。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四
为了解全区农贸市场的分布情况及运行现状,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胡齐乾副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底至4月上旬,对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新前综合市场、西江二桥疏导点、羽山菜市场、十里铺农贸市场、中心菜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踏看,视察有关市场建设情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20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家,总计52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10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3家,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网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xx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高度肯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区里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管理制度。发改部门参与市场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参与项目的综合验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设方案。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市场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发展。xx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x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奖励办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收的市场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每平方米补助250元、180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区财政预支经费400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应政策,帮助解决了市场建设中遇到的'大量困难。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升级。根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严格对照“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和“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的创建要求,对即将改造的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摊位结构。为确保顺利完成改造任务,注重设计、招标、土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专门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解决。
四是严格管理,保障规范安全。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30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任工商业务指导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对固定摊位经营户采取“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其予以奖励。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基础、消费者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指导12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贸市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区农贸市场分布。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
(二)农贸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仍然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管理、硬件设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管理中心没有市场外部管理的职能,而有外部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农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动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部分群众反映一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完善的服务理念。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管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的管理层面,不能立足于根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行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面。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一)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市场合理布局。为建立健全全区市场网络和流通体系,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改造与新建相统筹,业态升级与优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认真抓好规划布局,从源头上为农贸市场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规划的编制,改善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农贸市场盘活、调整、改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城区的网点补充和新发展城区的网点扩展工作,以解决部分地区设点不足的问题。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市场建设资金。农贸市场建设是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菜篮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每年给市场安排适当的维修经费预算。另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农贸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又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形成共同开发格局。鼓励社会各方面采取自筹、集资、借款、贷款、股份、外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兴建市场,促进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三)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升其服务功能。市场经营单位是市场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通过与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管要求和违约责任,加强对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市场经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经营服务中心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规范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职责,负责实施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镇(街道)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和镇(街道)的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属地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针对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和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由政府协调,工商、城管、同创办、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解决。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应制订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应尽快组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引导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业素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对农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形成协调和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五
相城区作为苏州市区的北大门,自xx年建区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城市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相城区正实现从偏僻农村向现代都市的华丽转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农贸市场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相城区目前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只,总面积85800平方米,摊位600只,门面300间,另有棚顶和室内农贸市场42只,其中棚顶市场9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21.4%,室内农贸市场33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78.6%。这些市场中县城以上零售农贸市场1只,镇级零售农贸市场10只,村级(社区)农贸市场31只。这42只农贸市场共计经营面积为91280平方米,共设计摊位数为2422只,共有各类门面房477间。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区、镇二级政府加大了对农贸市场建设投入,特别是自xx年以来,相城区加大了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力度。xx年以前完成了对镇级农贸市场的第一轮升级改造,基本解决了镇级农贸市场从棚顶敞开式市场到室内市场的巨大转变,而且各个市场的场内经营面积和摊位布局得到了较大提升和优化。xx年起相城区率先对村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级改造村级农贸市场34只,截止xx年8月相城区已完成了32只村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这些村级农贸市场通过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得到了优化,超过50%的棚顶式市场升级为室内市场,场内摊位布局更趋合理,同时明确了市场主办方的责任,调整了市场管理员队伍,使市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着实方便了城乡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由于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投入产出回报率低,加上农贸市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导致社会力量不愿意参与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来,因此相城区的农贸市场主办者主要以镇村二级集体为主,相城区43家市场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资建设。
通过几年来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镇一级农贸市场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突发事件等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每个镇级农贸市场都在建造或改造过程中按照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专门的食品检测室,配备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落实了专门的责任人。目前相城区11家镇级农贸市场都是星级文明诚信市场,陆慕农贸市场还获得了五星级农贸市场的荣誉称号。
(一)从业人员。
批发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200名,其中农民1180名,占总数的98.3%。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从业人员共有2295名,其中农民1767名,下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占比分别为77%、10%和13%。农民是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在没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况下,在农贸市场内寻找就业谋生机会。乡村农贸市场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更为一部分失地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为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经营规模。
通过多年的不断升级改造,相城区亦出现了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市场成交额看,xx年相城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有4只,占总数的9.3%,分别是生态园批发市场,陆慕市场、渭塘市场和黄埭市场;年成交额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1.6%。从农贸市场经营面积大小看,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有5只,占总数的12%;经营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2%。从市场经营从业人员看,生态园批发市场有1200名经营从业人员,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市场有6只,占总数的14.2%。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人口集聚增长效益,还将培育出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周边的商业发展。
(三)肉、菜、鱼重点商品销售情况。
xx年猪肉、蔬菜、水产三类重点农产品年成交量情况。xx年生态园批发市场猪肉销售总量为20700吨,其中产自本省外市的为2700吨,占总量的13%,产自外省的为18000吨,占总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为12700吨,其中本省外市的为37000吨,占总量的29%,产自外省的为9000吨,占总量的71%;鱼年成交量为1200吨,其中产自本市的为100吨,占总量的8.3%,本省外市的为200吨,占总量的16.7%,外省的为900吨,占总量的75%。
xx年相城区农贸市场共销售猪肉1582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总量为13407吨,占销售总量的'84.7%,通过屠宰场途径进货量为1387吨,占销售总量的8.8%,其他途径进货为1035吨,占销售总量的6.5%;xx年农贸市场蔬菜进货总量为2363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量为18086吨,占销售总量的76.5%,场地挂钩为1693吨,占销售总量的7.2%,其他途径进货量为3880吨,占销售总量的16.4%;鱼进货总量为9564吨,其中批发市场进货量为6850吨,占销售总量的71.6%,场地挂钩为1686吨,占销售总量的24.6%,其他途径进货量为928吨,占销售总量的9.7%。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发市场是农贸市场肉、菜、鱼等重点农产品的主要货源,农贸市场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自产自销的情况将更加萎缩。
尽管相城区建区以来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城市建设规划同步,坚持规划先行。没有经过规划,必然导致建设的无序。相城区目前还没有关于农贸市场建设布局的专题规划方案,一些地方出现了农贸市场总量过剩,发展过快,有些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就目前场内摊位和门店的经营情况看,居住人口没有多大变化,但市场在成倍增长,加上各类超市、大卖场的急速开设扩张,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开设市场的主办方造成了土地资源和经费浪费等诸多不利因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协调发展。随着摊位和门店的空闲数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市场内摊位空置率达到50%以上,不仅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有意见,而且还为市场后序运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二)现有市场布局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
1.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区不配套。在相城区许多居住区离现有农贸市场距离较远,群众买菜不方便。这一情况导致在一些小区内出现了不少无照经营农副产品的车库店和马路流动摊,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还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农贸市场越造越大,市场使用率低,华而不实。农贸市场建设不应过分追求规模,而应充分考虑便民性,坚持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经营项目齐全,倡导市场内适度竞争。
(三)农贸市场企业化登记率不高。
相城区42只农贸市场进行企业化登记的农贸市场共有17家,占总数的40.47%。其中镇级农贸市场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权证手续齐全,因此11家镇级以上农贸市场都有营业执照,但不少村级农贸市场因为历史形成,事前没有取得合法用地审批手续,不具备办理营业执照所必须的产权证明手续,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给今后市场管理带来了难题。
大部分村级农贸市场由于规模较小,无法给市场主办方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只有投入不见回报,导致一些市场主办方对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部分村级农贸市场都没有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存在物业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议器等方面的空白,整个市场处于脏、差、乱的状况,极易产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过调查发现,相城区各类农贸市场的管理力量不强,42只农贸市场共有管理人员137名,平均每个市场只有3.2名,管理人员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况,即表现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和工资待遇偏低的情况,导致这支管理队伍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一)合理规划,适度建设农贸市场。
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村级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在遵循当地城乡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前提下,本着便于交通、便于管理、便于交易、便于生活的原则,合理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在场内布局上,商品划行归市,合理布局交易区。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分开;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分开;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市场应当开设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区,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二)拓宽渠道,增加市场建设力量。
农贸市场是公共配套设施,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业,投入成本大,回报收益低,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争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市场建设之路,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发挥好村(社区)集体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吸引符合条件的个人参股、入股,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2.努力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建议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不同村(社区)的财力状况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对经济困难、财力薄弱的村实行重点倾斜。
(三)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仅工商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当按照《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苏州市政府《关于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三个文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村级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的职责积极履行职能。如城管、公安、卫生、环境、质量、价格等部门的职责都很明确。只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清洁卫生、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六
鸿鼎农贸农贸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存在的问题。
1、随机抽查的消费者。
鸿鼎农贸市场建于20xx年,市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腹地——五原县,南临黄河,毗邻京兰铁路,紧靠110国道,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区最大的葵花籽、黑、白、红瓜籽等农副产品集散地。20xx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农贸市场,20xx年被商务部列入“双百”工程,20xx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是我国西部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发展内蒙古乃至全国经济的重要枢纽。
20xx年,鸿鼎公司向政府申请投资建设鸿鼎农贸市场,目的在于将各地的农副产品收购户、商贩集中引入市场,有效地解决农民卖难、销售不便、管理混乱、客商忧虑等问题,为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的客商、货主、厂家提供良好、便捷的经营环境和条件。市场规划用地1429亩,实际占地524亩,总投资9340万元。建筑面积76421平方米,建成商业门市369个,现已入市商户315户。市场集营销、农副产品深加工、信息、储运、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市场有餐饮服务区13000平米,娱乐中心6000多平米,硬化收购场地800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四条,共2.54公里。20xx年,为了拓展市场,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新增油葵剥仁生产线49条,新建信息物流大楼6045平米,建大型停车场地15000平米,封闭式停车场13000平方米。
鸿鼎市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葵花籽、油葵、美葵、籽瓜子、白瓜籽、菜籽六大类30余种优良农副产品(具体品种后附),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场,集收购、筛选、农副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于一体的格局。市场的农副产品主要销往喜洋洋、真心、大好大、华泰、娃哈哈等食品厂家,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04年度市场的销售量达5亿斤,交易额12亿元。市场内有农副产品购销经纪人700人,收购旺季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人员5000多人。
势的农产品原料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优势,鸿鼎市场投资20xx余万元筹建日处理500吨的油葵、葫芦籽剥仁厂,当年9月份投入运行,产品瞄准国际市场,自营出口。同时,绒毛深加工项目也投入生产。这些工业项目的实施,使鸿鼎农贸市场由单一的商贸企业转变成为集商贸流通、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实体,实现河套葵花籽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虽然鸿鼎农贸市场已初具规模,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市场整体运营缺乏活力,产品准入质监体系有所欠缺,流通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表现为:
(一)市场主体发育迟缓。
市场的发展重要前提是要求农户成为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但五原以及其附近的小农户缺乏组织和引导,市场信息沟通和交流不畅,严重制约了葵花籽、油葵籽、葫芦籽等农产品的流通。五原及附近小农户绝大多数处于资本积累过程,没有固定销售的农产品和销售渠道,目前,以五原为中心辐射地区的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产品市场主体虽然有所发展,但其主体地位成熟度不够,市场意识尚待加强。
(二)市场质量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尚待建立。鸿鼎农贸市场没有统一的收、售质量标准,基本依靠各商户自己对产品的把握。这样,市场就很难对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进行把关,影响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已是当务之急。
(三)市场信息沟通不畅。
农贸市场信息是联系农产品产、供、销的桥梁和纽带。鸿鼎农贸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传统媒介并没有成为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必须加强信息服务机构建设,特别是五原人民政府要加强农业信息机构建设,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一)建议国家﹑省市商务﹑财政部门继续加大对市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建设的现代化程度。
(二)由于农产品市场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回报率低,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建议国家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融资渠道,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一)以农产品初级市场为基础,以鸿鼎农贸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设产业。
以鸿鼎农贸市场为中心,加大农贸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扩展葵花籽、油葵籽、葫芦籽、籽瓜籽等特色产业的业务,使鸿鼎农贸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和农产品市场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是鸿鼎农贸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能顺利进入农产品市场。通过中介组织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产品市场主体健康发育,真正做到“市场带动农户,农户兴旺市场”的预期良性循环效果。
(二)根据科学的市场建设原则及满足农贸市场的需要,逐步完善市场的设施,使市场功能更加完备,辐射效应和市场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增强鸿鼎农贸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有力地推动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七
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和县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县综治办、县工商局、宁州派出所三名干部组成调研组,于xx年4月1日至5日分别对县城宁荣市场、宁阳商城、宁阳综合农贸市场、木材、燃料市场、大牲畜交易市场、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等7个市场的治安状况进行了调研及创建“平安集市”征询意见。调研组围绕各个农贸市场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开展创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华宁”工作中,切实改变县城治安状况,集贸市场应该怎么办等方面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宁荣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宁州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宁阳市场、宁阳商城:是宁州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宁荣市场、宁阳市场、宁州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宁阳市场、宁荣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秩序。首先与个体工商户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时,规定市场经营户必须尊章守纪、依法经营。如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对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经营者,经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报通报,戴红袖套执勤一个小时等措施,使违规经营者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xx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四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对市场管理不规范,布局较散,市场内不活跃,缺泛竟争力。如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场,赶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较多,市场萧条。大牲畜市场存在农户承包,相关部门管理脱节,导致牛马交易不进市场,在环城公路两边交易,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八
九是出台涉残就业的法律政策要有刚性。上级政府出台涉及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具体细化有操作性,并能落实到位,且具有刚性的条文规定,确保促进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及创业工作得以实现。
(一)岗位意向。
据统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喜欢的岗位基本上为教师,个别人喜欢去企业做文员;不喜欢的岗位大多是销售、服务员类的岗位。公管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想考国编或是事业编制,产权和法学专业的学生喜欢的岗位是律师、法务、检察员等与法学相关的岗位。
通过对岗位意向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我院20xx届毕业生各专业的岗位选择基本都是遵循专业对口的原则,少部分会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
(二)薪资意向。
在薪资方面,我院思想政治专业的理想薪资大多为3500元左右;相比而言,法学与产权班学生的理想薪资要普遍高于思想政治教育班的学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公管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理想薪资基本上是在3500至6000元间。
通过对薪资意向统计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整个学院而言,20xx届毕业生的理想薪资普遍是在3000至5000元之间,其中3000至4000最多,只有少数人的理想薪资位于30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这表明我院20xx届毕业生对自身毕业后的薪资期望相对合理,处于中等水平。
(三)就业方向。
通过统计20xx届毕业生就业后的方向数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意向存在明显差别,对于我院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法务类工作和教师编制是占据主要地位,有73.50%;其次是选择考事业单位和考研的,考事业单位约占7.6%,考研约占18.9%;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倾向于国家基层项目、参军、出国。
通过数据统计,我院20xx届思政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倾向与本专业一致的教师岗位就业,而法律类学生倾向于法务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业类别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影响。
(四)地域意向。
在就业地域意向方面,我院20xx届毕业生普遍倾向去东南沿海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上海、浙江、广州分别占比为25.11%、32.9%、26.84%、27.71%;而选择在江西、北京、江苏和广东(除广州、深圳外)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46.75%、10.39%、19.91%、12.12%,剩下的其他省市则占比相对较小。可能是由于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优质、就业机会更多、发展平台更大等原因,我院20xx届毕业生普遍都不太想回生源地所在省市工作,而东南沿海城市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地域。
(五)就业指导服务意向。
(一)调查结论。
1、就业方向不够明确。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xx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方向不够明确,选择性较多,盲目从重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调整,明确目标和方向,精准发力,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薪资期望趋于理性。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薪资的期望,我院20xx届毕业生能结合自身专业性质对自身未来的就业薪资进行了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体上趋于理性。但有少部分毕业生薪资期望不切合实际,这需要毕业生自身及时认清自身价值,了解市场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3、就业地域偏好发达地区。
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发达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区域,这也导致该地区容易出现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我院20xx届毕业生主要倾向于去东南沿海地区就业,而选择去偏远地区从事国家基层项目、参军等则相对较少,这说明让他们存在一定的从众心态,缺乏奉献、服务精神。
(二)对策建议。
1、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转变择业就业观。
为让我院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就业方向,转变择业、就业中不正确的观念如眼高手低、盲目从众等,我院成立了以书记、院长、科长、辅导员等为组员的就业领导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开展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要继续完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定期举办职业辅导讲座、培训等活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建议,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让其更能明确就业目标,实现精准就业。
2、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我院要继续要强化学生的价值理念,积极响应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力和优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服务意识。同时,积极关注毕业生动态,包括心理状态、择业就业方向等,及时给予相应指导和帮助。
3、做好就业宣传服务工作。
通过此次对20xx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让我院更加了解到这届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意向,为今后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有效参考。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教育厅编撰的《20xx年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高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出炉,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
20xx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高校毕业生109474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15人,占毕业生数的0.11%;硕士毕业生5095人,占毕业生数的4.65%;本科毕业生54104人,占毕业生数的49.42%;专科毕业生50160人,占毕业生数的45.82%。
从就业情况看,截至20xx年9月1日,博士毕业生就业率63.48%,硕士毕业生就业率54.05%,本科毕业生就业率86.54%,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9.75%。
在20xx年的毕业生中,女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5.17%,男生占44.83%。
从就业情况看,男生的总体就业率85.41%,女生的总体就业率87.34%,女生总就业率高于男生。
20xx年内蒙古自治区毕业生就业分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上看,多选择北方省市,并主要以区内就业为主,区内就业毕业生数72085人,占就业数的76.15%。区内就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占区内就业数的58.27%,呼包鄂经济带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巨大。区外就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鲁地区,占区外就业数的51.16%,北京市是毕业生出区就业的首选,而选择到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数较少。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20xx年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方式就业的研究生比例为零,本科生、专科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是0.17%、0.09%。与20xx年毕业生创业比例相比有所增加。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在增强,但整体创业意识仍偏低,应继续鼓励毕业生创业,完善优惠政策和社会创业环境,同时继续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
20xx年,内蒙古自治区本、专科哪些专业的毕业生最抢手?本科就业率最高的是小学教育,专科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财务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就业率均超过了92%。
哪些专业的毕业生最好就业呢?根据报告,本科的教育技术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音乐表演(空中乘务)、环境科学、动画5个专业,专科的会计与统计核算、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软件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广告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等12个专业最好就业,就业率均超过95%。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九
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更好指导农村市场工作。根据《湖南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农村市场专题调研的通知》(湘商建设〔20**〕87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全县农村市场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我县的农村市场建设始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农村市场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开办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投资趋势。到底,全县39个乡镇(场)中有农村市场14个,群众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12个,尚有13个乡镇(场)无场无市。在建的农村市场有4个,目前现有的农村市场中,利福塔和五道水等市场一些农村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基本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xx县农村市场建设力度仍然不够,总体来看是“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发展不够”。建设水平高低不一、建设规模大小不一、综合效益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诸多问题。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辐射半径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不大,马路市场占的比重还相当大。概而言之,有以下四种情形:
(一)有市无场。受资金、场地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乡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集贸市场,而当地群众又有逢集的习惯,于是群众自发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以马路两侧为依靠的交易场所,每逢赶集,整个马路两侧被当地群众和周边商贩所占据,各自搭建摊位和简陋棚台,形成“马路市场”,如岩屋口等乡镇就是如此。马路市场伴马路而存,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交通,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占用街道公路作为场地来兴市,交通不畅卫生差、形象不佳管理乱,农村消费安全难以保障。
(二)有场无市。受市场建设前期缺乏科学论证、选址不当、管理和服务跟不上、部分商贩和群众不愿交纳市场设施费、当地政府引导不够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建成了市场,但大部分门面及摊位出现空置现象,集贸市场完全没派上用场,形同摆设。蔬菜、肉食、百货、水果等摊点依然常年占据公路两侧,导致出现“有场无市、市场分离”的尴尬局面,朱家台社区、马合口等市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此种情况。
(三)有场有市。澧源大市场、竹叶坪、利福塔等集贸市场经过几年来的运作与发展,综合效益有目共睹。有场有市,改善了当地群众的消费环境,拓展了农村消费空间,并通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激活了当地的农村经济。
(四)无市无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群众居住分散的部分乡镇依然处于“无市无场”的境地,几乎是被市场遗忘的角落。如淋溪河、西莲、白石等乡镇。
二、xx县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市场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到农村市场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这是影响当前农村市场建设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市场资金需要量较大,这对于财政状况普遍紧张的乡镇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县财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农村市场建设投入也非常有限。因此,许多乡镇政府虽然认识到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却力不从心,拿不出钱来建市场。二是农村市场属于半公益或者说是准公益性的项目,投入大,收益小,而且回收投资时间长,投资难以收回,依靠社会投资或者引进外商投资的难度较大。
(二)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部分市场有“场”无“市”。目前全县有的乡镇集贸市场长期处于“空壳”状态,虽然盖了房子,圈了地,建了摊位,但场内没有经销活动的人流,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究其原因,除农村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缺少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外,也不排除选址不理想、难以启动发展的原因。
(三)重建轻管,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市场业主对市场经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市场设施如何无所谓,只要市场有人来,能产生效益就可以了,没必要掏腰包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保洁不到位。市场垃圾随意堆放,卫生状况极差。三是管理人员少,制度不到位。对乱占道、乱设摊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场摊位成了仓库,货物堆放过多,又不够整齐,影响市场的总体经营环境。
(四)缺少有特色的专业化农村市场,富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无市可入。目前,桑植农村市场普遍为综合性的低层次的农副产品和日杂市场,市场建设大众化,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场却不多,辐射能力较弱。xx县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很多,如:桥自湾的梨子和西瓜、蹇家坡的中华圣桃及油茶、瑞塔铺的碰柑、官地坪的烤烟乌桕、西莲的茶叶、沙塔坪的花生等等,但是这些农作物在当地却没有专门的市场提供销售平台,仅依靠农户自行经营,自行储藏或者销售。大宗的农作物与经济作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销售以及仓储等。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甚至不能发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对农村市场建设的重视不够。县、乡两级政府对于农村市场建设认识尚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研究农村市场的建设条件、布局、培育及管理规律,有意无意忽视了农村市场建设,听任其自生自灭。部分农村市场想建未建,或者建了却又无人进场,都是一拖数年不着急,无人来算经济账。
三、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重市”。要将农村市场建设放在扩大民生、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中来加以认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将其列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从服务“三农”宗旨出发,下大力气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合理“建市”。农村市场是小城镇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地规划好农村市场不但有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小城镇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农村市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地形地势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不能盲目改造。各地应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商业传统、交通通讯条件和周围市场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长远利益,注重有特色的专业化市场的建设,各乡镇(场)在农村市场改造建设的过程中,要在综合比较和优选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把农村市场有步骤、谨慎地改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农村市场。扩大市场的交易半径,增强市场的辐射力,如:在桥自湾、蹇家坡、瑞塔铺建立以水果销售和存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市场;在官地坪、八大公山建立以烤烟、药材等以经济作物为主要销售、存储、采购的专业市场等。在新建农村市场时,要根据现实的集贸市场建设经验教训,加强科学规划与论证,避免走弯路,如五道水镇计划将市场与农村客运站建设合二为一建设,借南来北往的人流带动物流动起来、活起来,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通过市场的广泛流通,促成农产品进得去、销得出,扩大农民所产的农产品的市场销量,最终达到建成一处市场,带活一方经济的目的。
(三)寻求合作、多方融资,大力“扶市”。面对目前农村市场建设改造资金困难的难题,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村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县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农村市场建设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扶持1--2个农村市场的建设。但农村市场的建设不可能单单依靠政府,更多的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将招商引资与加快农村市场建设两相结合起来,创新投资的渠道与形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市场建设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大力吸引民间投资的模式,投资改造、新建集贸市场。因此,应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出台相关的改革配套措施,在土地审批、工商登记、财税减免等方面特事特办,解决农村市场建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卡壳”的问题,乡镇一级则要积极争取农村市场建设方面的立项,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个人、集体、国家、外商多方投资一齐上,合资、合作、股份一齐搞,多渠道筹集市场建设资金。另外,市场建设应引入市场机制,下大力气挖掘市场潜力,提高资金回报率,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四)科学运营,力促繁荣,设法“活市”。市场能否繁荣,关键在运营。对“空壳”市场,要组织人员会诊,想方设法起死回生;对正在建设的市场,要坚持“边筑巢边引凤”的原则,采取优惠政策,吸引购销者进场入市,可以先粗放、再引导,后规范,加大扶持力度,放水养鱼,使其逐步发展壮大,不可贪图近利,因小失大。
(五)加强协调、强化服务,联手“救jiu市”。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市场的功能,并引导市场开办者进一步完善各项市场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市场的内涵与档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联手救jiu市,为农村市场的正常运转起到其应该有的作用。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一定程度上控制霸道的马路市场、简化入场手续、降低入场费用、鼓励新老经营业主进场的方式,以商救jiu市,解决好有场无市的市场“空壳”现象。
(六)创新思路、完善制度,认真“管市”。建立、完善农村市场管理体系。一是乡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自身的监管执法水平,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日常监管,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和纠正,为市场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指导市场的宏观发展。县市场服务中心和市场投资管理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服务力度,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市场内经营户要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采取成立经营者自律组织(如个协)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管好市场,确保农村消费安全。同时,各级政府要以人为本,把握农民心理,建立兼容并存的多层次市场格局,从马路市场到农村市场,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盟店到连锁大型超市,一定时期内都应允许其存在,既不盲目取缔马路市场,但也要强力推进农村市场的建设步伐。包括“赶场”在内的传统的马路市场,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足以证明其存在的理由。要通过农村市场的不断建设、完善和发展来抢占马路市场份额,以新来压旧,力争后来居上,逐步解决以路(街)为市的问题。二是要逐步完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进货渠道的合法,创建安全的消费环境,改变市场内商品渠道不清的情况,对农产品市场上销售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检疫,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生活健康等问题。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十
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战略决策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深耕“科创+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紧紧围绕“科技兴农”做文章,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尤其是把茶产业作为山区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市茶叶年综合产值达150亿;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来,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4%。全市现有国家火炬xx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46、9%,增幅居全省前列,有8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不断提升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今年6月,xx市荣获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市”表彰。
二是政策支撑不断加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建设创新型xx》《xx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创新激励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xx市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xx市加快建设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和创新政策体系。
三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主体。今年,第一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其中新申报69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6家;净增战新企业22家,战新企业总数达195家。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826”行动计划,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41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6家(其中省级联合体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02家(其中省部级示范合作社58家)。
四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技术创新,全市共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2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8家、院士工作站2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博士后工作站17家,引进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家。xx高新区开展国家级高新区争创工作,强化“以升促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辐射作用,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任务,科技创新内容丰富,在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一些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浓,自主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创新平台功能不强,企业产品不少处于中低端,优质科技项目不多,牵动性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缺少。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04%,低于全省2.03%的平均水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布局不够、投入不足,尤其是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突破较少。
2、创新链产业链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用链接不畅通,科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多元化、较灵活的创新协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创新链较弱,对产业链支撑力度不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机构有待健全。
3、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我市高校大院大所数量也屈指可数,缺乏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双一流”高校,现有的研发平台规模小、能极低,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省级以上科研机构、研发平台数量较少,一些企业技术革新、产学研合作,需要寻求市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比较匮乏。
1、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开放+创新”、“科创+产业”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充分调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助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要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总体实力。要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积极推进企业、社会及校地合作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量质齐升,深入学习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完善适合本地实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和优化配置,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力扶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在内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吸引技术、知识产权、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等多方面人才,推动建立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做好资本运营文章,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成果应用的主体,以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意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稳增长机制,逐步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培育催生更多的创新主体成长壮大。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重点研发活动,突破一批“卡链”“断链”及“卡脖子”关键技术,强化科技赋能,着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作用。
3、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合作。要深化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创新,强化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着力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与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对接协作,不断深化与上海市和杭州都市圈等地区域战略合作以及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xx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全面合作。要继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以开放集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开辟多元化科技交流合作渠道。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通过“揭榜挂帅”、“科研飞地”等模式,吸引一批“候鸟专家”、“飞行博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4、要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集聚地。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新兴产业集聚地的意见》要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我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要将科创与文旅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紧扣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景观工业、景观农业,积极打造高质量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科创+旅游”产业。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比如,将茶文化和新安医学与非遗传承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推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现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健康体育、健康管理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医药领域新的增长点,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一
一、总体情况。
赁和承包两种方式。另有3家由开发商投资兴建,表现为上方为商业住房,下面建菜市场的模式,经营形式分为业主自营和租赁两种。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打破了过去政府和部门独家建设的局面,形成了多方投资的格局。
在我县城乡,除了政府投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外,还有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8家,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市场沿路而成,占道经营严重,数量少,档次低,结构不合理,造成群众生活不便,出现买菜难问题。目前,我县商务局联合建设局已出台《寿县商业网点规划》,马路市场这一现象有望在未来5年内得以妥善解决。
二、现状及特点。
在农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菜市场这种传统的业态仍然显示出独有的优势,市民在购买蔬菜、水产、鸡蛋等商品时,依然首选菜市场,选择率在一半以上,这是因为菜市场经营方式灵活,蔬菜、水产等商品新鲜程度远远高于超市。菜市场设施简单,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所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根据菜市场的特点和农副产品的自身特点,菜市场在目前情况下依然延续其主导地位。
分修缮,截止2011年8月仍有10处市场未得到修复。至今摊位费一直无法上调,所以总体经营情况不佳,这一情况在移交到商务部门后有所改善,现经维修后正常使用的市场均采取拍租形式,2010年相比2009年有小幅上涨,全县全年收取租金约68万,财务状况仍然堪忧。在农贸市场交易中,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平均差价为2元/公斤,摊位费在批零差价中所占的比重为0.6%,市场主办方未收取其他费用,收益甚微。
寿县商务局在接收全县农贸市场后的一段时间里,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长宝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全县农贸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和科学论证,市场建设本着“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先急后缓,宜快则快”的原则,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要求。截止目前为止,已筹资在全县范围内重建和复建了农贸市场15处,其中包括城区2个市场,乡镇13个市场,这一举措使全县城乡市场建设和经营环境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和有力的保障,很好的解决了人民群众买菜难的问题,也为以后的摊位费征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做好硬件设施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各种惠农措施,为促进产销衔接,保证农副产品的新鲜供应,我们为自产自销的农户提供了相应的便利条件,减免了相关费用,发挥多种蔬菜经营形式共存的良性竞争局面。在市场的出口处还设立了公平秤,醒目处树立了《市场内七个起来》和《市场文明经营公约》公示牌,保障了市场内有序交易,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生活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市场早晚市、流动式售货车和直营直供菜店,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加强了市场交易的多元化,促进和扩大了农产品交易之平台。
三、市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贸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中心也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为了使全县的农贸市场都能物尽其用而做了一番努力,但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向南发展,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县的农贸市场无论是在建设和管理,还是经营和服务都存在不少问题。
(一)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户又如何解决买菜难的问题,都迫在眉睫。更有周边乡镇的一批马路市场,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更是严重危害到交通安全,每到当地逢集,车辆难以通行,造成交通堵塞,形成安全隐患。所以菜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何加快菜场建设并合理优化布局,这就成为市政、规划、城建、商务等部门急需解决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
我县的农贸市场多为工商部门2008年移交过来,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又频频遭遇天灾,年久失修,全县的农贸市场普遍存在问题:一是棚顶破旧漏雨,支柱铁皮脱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地面排水系统不畅,下水道堵塞严重,污水横流。三是进出通道设置不合理,人员拥堵现象经常发生。四是水泥摊位建设简陋,粗糙难以清扫,影响美观。五是管线安装混乱,乱扯乱拉,没有统一布置,不仅影响环境,而且有火灾隐患。六是全县的农贸市场都没有停车场地,车辆随意摆放,阻塞交通,影响市容,严重影响我县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实施。
(三)缺乏服务创新理念,市场发展滞后。
屋、摊位的租赁情况及租金的收入情况,对经营户的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情况等并不太关注,使部分市场出现假冒伪劣商品上市,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现象也时有发生,降低了市场信誉度。三是市场收益率低,开发改造力度小,菜市场有很大部分公益性质,面对的是广大市民和文化素质偏低的中小经营者,管理难度大、收入少,而现存的市场大多在建设时缺乏长远规划,设施早已老化甚至报废,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却无力追回投资改变现状,导致市场开发改造能力不够,市场发展滞后。
四、加强我县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一批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城区市场为骨干,乡镇市场为基础的菜市场网络体系,以现有市场为基础,按城乡发展规划发展的要求,重新调整全县农贸市场布局。城区菜市场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服务对象和覆盖范围,新城区应适应小区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对菜市场的要求,建议在新城区和新建小区内设置便民快捷的社区菜市场。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新城区菜市场与城市化进程同步发展,按照服务半径0.5-0.8公里或以2-3万居住人口设立一座农贸市场,规模控制在1000-3000平方米。
一定资金,对按标准搞好改造的市场进行适当的奖励和补助,对于改造和新建的菜市场,政府应适当减免市场改造、报建所需的有关费用。建议市政府每年给予30-50万元的改造扶持资金,以起到示范和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强化管理,构建整洁有序的菜市场经营秩序,根据新的市场特点探索新的市场管理模式。一是要建立自政府至经营者之间的管理衔接,政府部门应发挥政府职能,为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指导市场的宏观发展;市场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服务项目,改进市场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市场内经营者是市场管理的最终对象,应成立经营者自律组织,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律性,许多管理中的矛盾、重点和难点,通过经营者的自律组织得到圆满解决;二是建立市场管理的网络机制,市场管理单靠突击整治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内要建立完善的维权网络。
县城农贸市场治安防范工作调研报告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相城区作为苏州市区的北大门,自xx年建区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城市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相城区正实现从偏僻农村向现代都市的华丽转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农贸市场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市场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售农贸市场10只,村级(社区)农贸市场31只。这42只农贸市场共计经营面积为91280平方米,共设计摊位数为2422只,共有各类门面房477间。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区、镇二级政府加大了对农贸市场建设投入,特别是自xx年以来,相城区加大了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力度。xx年以前完成了对镇级农贸市场的第一轮升级改造,基本解决了镇级农贸市场从棚顶敞开式市场到室内市场的巨大转变,而且各个市场的场内经营面积和摊位布局得到了较大提升和优化。xx年起相城区率先对村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级改造村级农贸市场34只,截止xx年8月相城区已完成了32只村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这些村级农贸市场通过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得到了优化,超过50%的棚顶式市场升级为室内市场,场内摊位布局更趋合理,同时明确了市场主办方的责任,调整了市场管理员队伍,使市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着实方便了城乡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由于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投入产出回报率低,加上农贸市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导致社会力量不愿意参与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来,因此相城区的农贸市场主办者主要以镇村二级集体为主,相城区43家市场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资建设。
通过几年来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镇一级农贸市场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每个镇级农贸市场都在建造或改造过程中按照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专门的食品检测室,配备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落实了专门的责任人。目前相城区11家镇级农贸市场都是星级文明诚信市场,陆慕农贸市场还获得了五星级农贸市场的荣誉称号。
二、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从业人员。
批发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200名,其中农民1180名,占总数的98.3%。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从业人员共有2295名,其中农民1767名,下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占比分别为77%、10%和13%。农民是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在没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况下,在农贸市场内寻找就业谋生机会。乡村农贸市场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更为一部分失地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为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经营规模。
通过多年的不断升级改造,相城区亦出现了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市场成交额看,xx年相城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有4只,占总数的9.3%,分别是生态园批发市场,陆慕市场、渭塘市场和黄埭市场;年成交额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1.6%。从农贸市场经营面积大小看,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有5只,占总数的12%;经营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2%。从市场经营从业人员看,生态园批发市场有1200名经营从业人员,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市场有6只,占总数的14.2%。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人口集聚增长效益,还将培育出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周边的商业发展。
(三)肉、菜、鱼重点商品销售情况。
xx年猪肉、蔬菜、水产三类重点农产品年成交量情况。xx年生态园批发市场猪肉销售总量为20700吨,其中产自本省外市的为2700吨,占总量的13%,产自外省的为18000吨,占总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为12700吨,其中本省外市的为37000吨,占总量的29%,产自外省的为9000吨,占总量的71%;鱼年成交量为1200吨,其中产自本市的为100吨,占总量的8.3%,本省外市的为200吨,占总量的16.7%,外省的为900吨,占总量的75%。
3880吨,占销售总量的16.4%;鱼进货总量为9564吨,其中批发市场进货量为6850吨,占销售总量的71.6%,场地挂钩为1686吨,占销售总量的24.6%,其他途径进货量为928吨,占销售总量的9.7%。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发市场是农贸市场肉、菜、鱼等重点农产品的主要货源,农贸市场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自产自销的情况将更加萎缩。
三、当前市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尽管相城区建区以来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城市建设规划同步,坚持规划先行。没有经过规划,必然导致建设的无序。相城区目前还没有关于农贸市场建设布局的专题规划方案,一些地方出现了农贸市场总量过剩,发展过快,有些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就目前场内摊位和门店的经营情况看,居住人口没有多大变化,但市场在成倍增长,加上各类超市、大卖场的急速开设扩张,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开设市场的主办方造成了土地资源和经费浪费等诸多不利因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协调发展。随着摊位和门店的空闲数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市场内摊位空置率达到50%以上,不仅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有意见,而且还为市场后序运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二)现有市场布局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
1.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区不配套。在相城区许多居住区离现有农贸市场距离较远,群众买菜不方便。这一情况导致在一些小区内出现了不少无照经营农副产品的车库店和马路流动摊,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还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农贸市场越造越大,市场使用率低,华而不实。农贸市场建设不应过分追求规模,而应充分考虑便民性,坚持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经营项目齐全,倡导市场内适度竞争。
(三)农贸市场企业化登记率不高。
相城区42只农贸市场进行企业化登记的农贸市场共有17家,占总数的40.47%。其中镇级农贸市场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权证手续齐全,因此11家镇级以上农贸市场都有营业执照,但不少村级农贸市场因为历史形成,事前没有取得合法用地审批手续,不具备办理营业执照所必须的产权证明手续,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给今后市场管理带来了难题。
(四)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村级农贸市场由于规模较小,无法给市场主办方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只有投入不见回报,导致一些市场主办方对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部分村级农贸市场都没有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存在物业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议器等方面的空白,整个市场处于脏、差、乱的状况,极易产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过调查发现,相城区各类农贸市场的管理力量不强,42只农贸市场共有管理人员137名,平均每个市场只有3.2名,管理人员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况,即表现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和工资待遇偏低的情况,导致这支管理队伍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一)合理规划,适度建设农贸市场。
加工或经营区域分开;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分开;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市场应当开设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区,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二)拓宽渠道,增加市场建设力量。
农贸市场是公共配套设施,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业,投入成本大,回报收益低,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争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市场建设之路,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发挥好村(社区)集体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吸引符合条件的个人参股、入股,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2.努力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建议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不同村(社区)的财力状况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对经济困难、财力薄弱的村实行重点倾斜。
(三)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仅工商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当按照《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苏州市政府《关于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三个文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村级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的职责积极履行职能。如城管、公安、卫生、环境、质量、价格等部门的职责都很明确。只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清洁卫生、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1、农贸市场的情况。目前全县农贸市场47个,其中县城7个,xx年集贸市场成交额约为17.2亿元,今年1至10月份,集贸市场成交额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约18%。
家和18家。现全县拥有连锁企业3家,年销售额达1.5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的7.7%;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xx年到xx年在乡镇共建成标准化农家店554家。农家店在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了57%,超市走进了乡村。
3、机电大市场。机电大市场门店数200余家,年交易额约15亿元,以零售为主,批发为辅,交易的主要产品为:农用机械、五金、工具,利润为销售额的5%—10%之间,税收上交方式为定税,每月220元,年销售同比增长约为20%。
4、建材市场。建材市场拥有门店300余家,年销售额约为16.4亿元,利润为销售额的20%左右,利税上缴方式为定税,每月350元。销售的主要为中档装饰材料,产品产地主要来自广东。其中钢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全县钢材的年需求量约为7xx吨,交易价格约为4650元每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钢材的价格波动较大,目前我县拥有大小钢材店100余家,主要分布在县城郊、湄水、三塘铺、太平寺一带,一年利税约为100万元,利润为销售额的2%-5%,可安排就业600多人次。
5、家电市场。从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反映的数据来看,今年1—9月份,我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1102台,销售金额约为2.45亿元,补贴金额约为3110万元,利税约为730万元,销售数十去年同期销售数的1.6倍。
6、典当、拍卖、二手车市场。锦宏典当行从xx年3月成立至今,业务笔数69笔,交易金额约4511万元,上缴税收约9.7万元,创利润约83万元,安排就业10人。其中今年1—10月份,业务笔数40笔,交易金额约2600万元,上缴税收约6.48万元,利润约23.3万元。鑫达拍卖公司从成立至今承担拍卖14场,交易金额3758.6万元,安排就业10多人,其中今年承担拍卖1场,交易金额820万元。华泰二手车交易市场交易二手车910台次,交易金额约382万元,营业收入29.6万元,创税收约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8人。
7、汽车市场。目前xx拥有大、小汽车经销商10个,一年的汽车销量为xx台左右,交易金额约为1.6亿元,利润为销售额是5%-8%之间,税收上缴方式为增值税,为17%。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为中、低档产品,由于去年12月31日汽车下乡政策的终止,因此目前我县汽车市场的销售现状为,抵档车辆呈下降趋势,中、高档车辆呈上升趋势。
8、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目前我县还没有正式批准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据调查了解,我县每年的报废汽车约为300台,以的士、公交车为主,因此我县申报一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势在必行。
二、我县市场体系的特点。
1、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流通业的主要标志是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
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有关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政策在我县深入推进,新华联超市、天客超市等一批流通企业在我县不断壮大,554家连锁农家店的建设,对传统的经营方式产生很多变革,开架经营,先进的流通经营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2、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这几年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中央为渡过世界金融危机出台一系列扩内销、刺消费的政策,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消费。几年来我县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到xx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到今年9月底全县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6621台,销售金额约5.1亿元,补贴金额约6654万元;销售汽摩下乡产品约43366台,销售金额约4.6亿元,补贴金额约4470万元。真正达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商家得发展、财政得税收的目的。另外城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市场业态也得以发展,城区百货、五金、副食、服装、电器、家具、建材、餐饮、娱乐、洗浴等行业种类齐全、业态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保障了市场供给。
业,短短几年时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青树坪富厚商业步行街的正式运营填补了全省乡镇步行街的空白;这些都为我县专业市场的建设指引了方向,对提高我县市场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调查了解发现,将一个产业集聚一起成立专业市场,能发挥产业优势,吸引顾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如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湘中建材大市场是我县专业市场的成功典范,就我县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的现状来看,成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家具家电大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农资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三、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然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前进,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些制约市场发展的潜在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交通拥堵严重、整体环境不尽人意,具体表现为:各市场外墙斑驳破损、道路高低不平、局部墙体发生结构性走样;消防设施毁损较多,市场电气线路老化,个别市场“多合一”现象仍有存在;市场停车位严重不足,陕窄的市场主干道影响车辆的通行等。这种现状不仅阻碍了市场的全面提升,也影响了我县的整体形象。
(二)市场监管任务和监管职责的不明确。各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由于人员众多,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配套齐全,俨然一个小社会,因而存在消防、交通、城管等大量社会化事务,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管理。但由于诸多原因,管理很难实施到位,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越位错位管理,管理职能模糊,管理效率低下。
(三)市场业态面临着诸多挑战。受经营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制约,市场的经营业态仍停留在传统的“小商品”批发零售、现金交易等方式上。小规模批发零售、传统守旧的经营业态已显示出发展疲态,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却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模式迅速推广。电子商务比之传统商务有着大幅度增加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等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交易,使中间商的地位弱化乃至消失,因此对于处于中间商地位的专业批发市场而言,其潜在的冲击和挑战不言而喻。
(四)市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市场投资主体较多,市场又缺乏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导致市场资源浪费、优势分散,同时,市场自身也存在一些体制、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如至今尚未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经营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的发展;市场管理、服务收费的依据不足,政策法规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实际;市场产权私有化模式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外在剧烈的竞争中,市场缺乏地方特色商品,也将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四、几点意见建议。
1、合理规划。我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的农业生产大县,市场的建设及合理布局至关重要,政府应按照我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对不符合标准的市场予以改造,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2、加强领导。市场作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准公益性设施,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此,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造工作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可参照先进地区成功模式,设立市场发展基金,对市场新建或标准化改造验收合格的按比例进行配套补贴。同时出台扶持政策,减免相应费用,提供全程服务。
4、规范管理。要搞好市场管理,首先要把住市场进入关,对进入市场的流通主体要加强审核,必要时候要具有一些企业的担保,进而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提高市场的信誉。在市场管理中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在各级市场间要加强沟通和联系,通过沟通和联系,来实现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合理的分解和整合,形成一套能控制成本至盈利水平的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最终达到“整体计划,整体协作,整体管理和整体效益”的目标,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5、严格制度。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市场管理者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政府、行业和企业齐抓共管机制。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看到,应对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法问题的有力的武器是法律,积极支持和促进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开发,维护正常的发展,对市场开发活动实行管理、监督和必要的调控。政府在促进市场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规划市场发展布局,做好监督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三重角色。促进市场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创建“平安集市”征询意见。调研组围绕各个农贸市场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开展创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华宁”工作中,切实改变县城治安状况,集贸市场应该怎么办等方面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城农贸市场的现状。
宁荣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宁州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宁阳市场、宁阳商城:是宁州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二、调研的方式。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经验和做法。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宁荣市场、宁阳市场、宁州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宁阳市场、宁荣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xx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四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对市场管理不规范,布局较散,市场内不活跃,缺泛竟争力。如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场,赶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较多,市场萧条。大牲畜市场存在农户承包,相关部门管理脱节,导致牛马交易不进市场,在环城公路两边交易,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五是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场内和市场门口机动车乱停,部份个体户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严重阻塞市场通行。宁荣市场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个体户的财物时常被盗。
六是宁荣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开发市场的收益分配不当,村民小组的收益少,存在群众上访隐患。
五、意见和建议。
一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市场,方便群众。要减少市场布局,将街面占道经营和燃料市场、祭杞堂村与菜园村交界处的大米交易点进入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并固定市场交易的种类,让群众找得着买卖。
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现在市场管理人员未经培训,缺泛管理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
四是政府要对大牲畜市场进行整治,并纳入管理。加强对宁荣市场的指导和管理力度,公开收支帐务,防止群众上访。
县城农贸市场是华宁县的社会窗口,只有建立和谐、有序、稳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创建平安市场”,才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彻底整治目前市场不规范和乱停、乱摆、乱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推动创建“平安华宁”进程。
视察有关市场建设情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20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家,总计52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10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3家,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网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xx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高度肯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区里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管理制度。发改部门参与市场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参与项目的综合验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设方案。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市场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发展。
xx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x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奖励办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收的市场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每平方米补助250元、180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区财政预支经费400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应政策,帮助解决了市场建设中遇到的大量困难。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升级。
根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严格对照“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和“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的创建要求,对即将改造的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摊位结构。为确保顺利完成改造任务,注重设计、招标、土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专门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解决。
四是严格管理,保障规范安全。
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30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任工商业务指导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对固定摊位经营户采取“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其予以奖励。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基础、消费者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指导12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贸市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区农贸市场分布。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
(二)农贸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仍然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管理、硬件设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管理中心没有市场外部管理的职能,而有外部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农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动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部分群众反映一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营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完善的服务理念。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管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的管理层面,不能立足于根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行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面。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一)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市场合理布局。
为建立健全全区市场网络和流通体系,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改造与新建相统筹,业态升级与优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认真抓好规划布局,从源头上为农贸市场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规划的编制,改善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农贸市场盘活、调整、改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城区的网点补充和新发展城区的网点扩展工作,以解决部分地区设点不足的问题。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市场建设资金。
农贸市场建设是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菜篮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每年给市场安排适当的维修经费预算。另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农贸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又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形成共同开发格局。鼓励社会各方面采取自筹、集资、借款、贷款、股份、外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兴建市场,促进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三)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管要求和违约责任,加强对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市场经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经营服务中心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规范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职责,负责实施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镇(街道)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和镇(街道)的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属地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针对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和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由政府协调,工商、城管、同创办、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解决。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
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应制订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应尽快组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引导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业素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对农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形成协调和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们知道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前菜市场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状态,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人们提到菜市场想到的不是菜市场的井然有序,价格公允,以及相关部门管理得有多么的好,菜市场有多么的干净等等。可能我们经历的菜市场依然是那种比较脏乱,没有什么秩序,更严重的是我们一进菜市场就会感到一股难闻的味道,甚至于有一种再也不想进菜市场的冲动。针对这些问题,为全面、准确的掌握市区菜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我们对我们附近阳逻菜市场展开了一次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市区菜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
分布在阳逻的三个菜市场,即分别是阳逻平江集贸市场、中商附近菜市场和中百附近菜市场。三个菜市场其中阳逻平江集贸市场和中商附近是由政府规定设立,但中百附近的菜市场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发地在哪里摆摊,卖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虽然也会有城管在哪里管理,但仍然很混乱。
三、调查时间。
xx年x月x日上午星期六以及12日的早上。
四、调查方式。
由于考虑到菜市场人潮太过拥挤以及卖家也会忙着照顾自己的生意,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一份问卷调查,所以我们小组成员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的方法,既有我们提出问题,有随机抽到的大妈或者哥哥姐姐回答,其中刚好那天遇到城管在哪里对菜市场的秩序进行维持,我们也就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可以说问题的回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他们积极热心的回答,还有一些照片的获取也是一门见证。所提出的问题见附页。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了解附近群众对菜市场的看法,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将菜市场设在这里,菜市场设在这个地方设立有什么样的优点以及缺点,以及菜市场平常是怎样进行管理的,还有就是早上那一阵人流后残留的垃圾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内容可能包含的不是特别的全面,但每一个视角看到的是不一样。
六、调查结果。
上面都是对此次调查菜市场的简单介绍,下面看看此次调查我们所获得的结果:。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二
农贸市场发展调研报告(精品合集)农贸市场规范管理问题及建议11我县目前共有xx个农贸市场(不包括xx个拟建和在建农贸市场),其中:xx个简易大棚,xx个钢构框架大棚,xx个室内市场,xx个露天市场,总面积xx万平方米,承担近xx多万人口日常农副产品的保供任务。从管理主体上看,主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县商务部门直管,如杨桂塘市场;二是乡镇农贸市场由当地政府管理或委托所属地社区管理(大多乡镇农贸市场管理模式);三是由投资者自我管理或委托第三方物业管理的部分民营农贸市场,如:三河旺河苑农贸市场。xxxx年以来,根据《商务部标准化农贸市场设置管理与规范》要求,我县共新建8个农贸市场,分别为高刘、高店、花岗、青龙湾、泰来尚品、三河旺河苑、柏堰、丰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xx个农贸市场,分别为杨桂塘、山南、严店农贸市场:关闭xx个老旧农贸市场。
对新建或改造升级的农贸市场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奖励扶持政策,共兑现奖补资金近xx万元。
基本集中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原设计满足xx万人口使用,目前承担xx万人口消费任务,难以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要。近年来县城新建的商业小区和安置小区大多没有规划预留农贸市场,在小区的出口处就自然形成了露天菜市。部分乡镇农贸市场在布局规划上也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如桃花镇顺和农贸市场原设计满足xx人口使用,随着周边安置小区建成使用及大量企业入驻,人口已达xx万人,原来的室内市场不能满足居民购物需求,导致露天骑路经营屡禁不止。
(二)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改造建设滞缓。近年来由于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城关地区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除新建或改造的农贸市场外,大多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设施老化,交易场所简陋,如活禽宰杀没有专门设施、熟食摊位没有防蝇设施、水产摊位排水不畅等,加之仓储运输、垃圾处理、消防等配套设施落后,卫生状况差,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乡镇设施较完善的集镇农贸市场,也仅是政府投入建设钢架大棚供经营者在棚内经营,市场配套设施不足,市场小,容量不足,除商家根据自身经营项目添置一些简陋的交易设施外,基本无交易设施,更谈不上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
发展,例如:开发商建设的青龙湾、泰来尚品农贸市场,由于房地产开发业主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建好后全部出售,经营户的“利益蛋糕”被层层分割,不好用、不实用,管理难度较大,农贸市场的公益性没有很好的体现。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政府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资金投入总量上偏少,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建设推进力度不大。在近几年落实省、市、县关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奖励扶持政策中,虽已兑现奖补资金近xx万元,但仍有较大资金缺口,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县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管理主体不明,市场监管缺位。我县农贸市场管理工作,虽然由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等单位根据各管辖职能各司其责,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主管单位,存在突击式管理现象。此外,我县也没有具体、全面、专业的市场管理办法,职责不明确,没有形成监管合力,管理工作受局限。农村集镇的农贸市场管理,大都是镇委托农贸市场所在地的村(居)进行管理,仅是村居雇佣1-2人收取少量的卫生费,将市场的卫生进行打扫。
关于经营者经营管理基本上是无序的,除节假日前,乡(镇)政府组织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一项突击检查外,平时基本无人过问。
要,我们认为农贸市场的建设发展既要规划好、建设好,更要引导好、管理好、扶持好。针对我县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些问题,我们建议:
(一)要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因素合理进行市场布局。要提升我县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必须超前做好规划,合理进行布局,按农贸市场的布点,科学设计多种功能市场,满足居民不同购物需求。县商务仓编制艾档现代服务业规划时,应同步编制农贸市场发展的专项规划。“十三五”末,我县常住人口将增长至xx方人,特别是上派镇常住人口由原来10万人增加目前30多万人,“十三五”将达到xx万人,各乡镇根据各自规划,人口也会出现较大变化。因此要结合人口数量增长情况,规划可满足未来人口需求的农贸市场,要预留出农贸市场建设用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集聚发展和商业网点分布情况,在新建居住区、旧城改造和回迁安置点附近要分别规划建设大中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同时,农贸市场建设要与大中型超市建设布局相配套,既要有互补效应,又要有集聚放射效应。
级改造计划”,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计划统筹县级和乡镇资金1000万元,县乡按照7:3比例落实资金,根据轻重缓急和实际创建需要的原则有秩序地升级改造26个农贸市场(全县共37个,xxxx年以来新建和改造11个),力争短期内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三)要建立长效监管考核专项资金。农贸市场建成或改造后,最重要的是管理。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农贸市场长效监管考核专项资金”xx万元。对农贸市场奖惩考核按照“周检查、月汇总、年考核”的原则进行,商务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考核,考核总分为100分,农贸市场绩效考核分三个等级,年度总分在85分及以上的为a级,70分到84分为b级,69及以下的为c级。经考核,根据农贸市场考核等级分别给予10万、8万、5万元目标责任制专项补助,以弥补市场管理经费的不足,主管部门将70%的奖励补助款用于市场的日常维护建设,30%用于奖励市场管理人员。对长效管理验收在c级以下农贸市场将给予通报批评,所在乡镇在县政府目标考核中给予减分。农贸市场日常考核、年末考核情况结果等相关情况,在所在市场醒目位置、有关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地乡镇园区负责具体管理,县商务局做好指导。同时,县市场监督、卫生、城管、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成立农贸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强化协调联动进行日常监管共同促进农贸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是要加强市场经营管理。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内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登记台账,实行分级登记、属地监管,将县内农贸市场经营行为纳入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日常**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报告22**区作为苏州市区的北大门,自2001年建区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城市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区正实现从偏僻农村向现代都市的华丽转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农贸市场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市场建设基本情况(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区目前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只,总面积85800平方米,摊位600只,门面300间,另有棚顶和室内农贸市场42只,其中棚顶市场9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21.4%,室内农贸市场33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78.6%。这些市场中县城以上零售农贸市场1只,镇级零售农贸市场10只,村级(社区)农贸市场31只。这42只农贸市场共计经营面积为91280平方米,共设计摊位数为2422只,共有各类门面房477间。
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区、镇二级政府加大了对农贸市场建设投入,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区加大了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力度。2020年以前完成了对镇级农贸市场的第一轮升级改造,基本解决了镇级农贸市场从棚顶敞开式市场到室内市场的巨大转变,而且各个市场的场内经营面积和摊位布局得到了较大提升和优化。2020年起**区率先对村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级改造村级农贸市场34只,截止2020年8月**区已完成了32只村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这些村级农贸市场通过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得到了优化,超过50%的棚顶式市场升级为室内市场,场内摊位布局更趋合理,同时明确了市场主办方的责任,调整了市场管理员队伍,使市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着实方便了城乡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二)农贸市场管理情况由于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投入产出回报率低,加上农贸市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导致社会力量不愿意参与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来,因此**区的农贸市场主办者主要以镇村二级集体为主,**区43家市场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资建设。
通过几年来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镇一级农贸市场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每个镇级农贸市场都在建造或改造过程中按照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专门的食品检测室,配备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落实了专门的责任人。目前**区11家镇级农贸市场都是星级文明诚信市场,陆慕农贸市场还获得了五星级农贸市场的荣誉称号。
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评议。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的问题,真正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力,增强民主参与意识。
二、市场运行基本情况(一)从业人员批发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200名,其中农民1180名,占总数的98.3%。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从业人员共有2295名,其中农民1767名,下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占比分别为77%、10%和13%。农民是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在没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况下,在农贸市场内寻找就业谋生机会。乡村农贸市场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更为一部分失地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为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经营规模通过多年的不断升级改造,**区亦出现了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市场成交额看,2020年**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有4只,占总数的9.3%,分别是生态园批发市场,陆慕市场、渭塘市场和黄埭市场;年成交额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1.6%。从农贸市场经营面积大小看,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含)。
以上的有5只,占总数的12%;经营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2%。从市场经营从业人员看,生态园批发市场有1200名经营从业人员,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市场有6只,占总数的14.2%。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人口集聚增长效益,还将培育出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周边的商业发展。
教育择校费管理较乱。根据丽计费管()253号文件规定,择校费应专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而四所高中普遍存在择校费与正常经费捆绑使用的情况,与批复预算时要求的择校费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不符。
(三)肉、菜、鱼重点商品销售情况2020年猪肉、蔬菜、水产三类重点农产品年成交量情况。2020年生态园批发市场猪肉销售总量为20700吨,其中产自本省外市的为2700吨,占总量的13%,产自外省的为18000吨,占总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为12700吨,其中本省外市的为37000吨,占总量的29%,产自外省的为9000吨,占总量的71%;鱼年成交量为1200吨,其中产自本市的为100吨,占总量的8.3%,本省外市的为200吨,占总量的16.7%,外省的为900吨,占总量的75%。
2020年**区农贸市场共销售猪肉1582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总量为13407吨,占销售总量的84.7%,通过屠宰场途径进货量为1387吨,占销售总量的8.8%,其他途径进货为1035吨,占销售总量的6.5%;2020年农贸市场蔬菜进货总量为2363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量为18086吨,占销售总量的76.5%,场地挂钩为1693吨,占销售总量的7.2%,其他途径进货量为3880吨,占销售总量的16.4%;鱼进货总量为9564吨,其中批发市场进货量为6850吨,占销售总量的71.6%,场地挂钩为1686吨,占销售总量的24.6%,其他途径进货量为928吨,占销售总量的9.7%。
一是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按照“权责匹配、精确瞄准、突出重点、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实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加强资金运行环节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支付、专户核算”;严格实行报账制,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杜绝挤占、挪用、截留、滞留扶贫资金现象。二是进一步完善对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扶贫成效考核、对市直各部门和驻市各单位扶贫实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细则,落实对考核果的运用,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对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完不成帮扶任务的问责处罚,确保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发市场是农贸市场肉、菜、鱼等重点农产品的主要货源,农贸市场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自产自销的情况将更加萎缩。
三、当前市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尽管**区建区以来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一)缺少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城市建设规划同步,坚持规划先行。没有经过规划,必然导致建设的无序。**区目前还没有关于农贸市场建设布局的专题规划方案,一些地方出现了农贸市场总量过剩,发展过快,有些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就目前场内摊位和门店的经营情况看,居住人口没有多大变化,但市场在成倍增长,加上各类超市、大卖场的急速开设扩张,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开设市场的主办方造成了土地资源和经费浪费等诸多不利因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协调发展。随着摊位和门店的空闲数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市场内摊位空置率达到50%以上,不仅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有意见,而且还为市场后序运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现了不少无照经营农副产品的车库店和马路流动摊,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还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农贸市场越造越大,市场使用率低,华而不实。农贸市场建设不应过分追求规模,而应充分考虑便民性,坚持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经营项目齐全,倡导市场内适度竞争。
(三)农贸市场企业化登记率不高(二)加强经营性资产监管,按市场化运作规范资产交易行为,提高了资产经营效益。重点加强和规范经营性资产公开招租行为,通过推行公开招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经营(出租)增收创收。其中招租创收比较突出的有市工商联辖下位于城区中心仅40平方米的商铺,原来年租金仅1.8万元,通过向社会公开竞投招租,年租金额达到6.05万元,增收4.25万元,增幅达到3.36倍。市金叶公司辖下位于龙江路约120平方米的3卡商铺,原年租为13万元,通过向社会公开竞投招租,年租金额达到近76万元,增收63万元,增幅达到4.3倍。
业执照所必须的产权证明手续,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给今后市场管理带来了难题。
(四)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村级农贸市场由于规模较小,无法给市场主办方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只有投入不见回报,导致一些市场主办方对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部分村级农贸市场都没有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存在物业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议器等方面的空白,整个市场处于脏、差、乱的状况,极易产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过调查发现,**区各类农贸市场的管理力量不强,42只农贸市场共有管理人员137名,平均每个市场只有3.2名,管理人员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况,即表现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和工资待遇偏低的情况,导致这支管理队伍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实验器材和设施,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虽然在简陋的。
教学。
条件下,仅职业高级中学至今就已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1200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00人。中央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但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想更深层次发展,还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四、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合理规划,适度建设农贸市场。
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村级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在遵循当地城乡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前提下,本着便于交通、便于管理、便于交易、便于生活的原则,合理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在场内布局上,商品划行归市,合理布局交易区。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分开;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分开;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市场应当开设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区,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五是存在一些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渠道,增加市场建设力量南环办事处辖10个社区、3个小区管委会,社区工作人员84人,其中社区书记主任20人,占社区工作者队伍的23.8%;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的19人,占22.6%,专科学历的30人,占35.7%,中专及以下学历的35人,占41.7%;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55人,占65.5%,平均年龄34岁。街道党委下设10个社区党总支、14个党支部,其中街道机关支部1个、社区支部10个、小区支部3个,共有直管党员1032名。
农贸市场是公共配套设施,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业,投入成本大,回报收益低,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争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市场建设之路,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发挥好村(社区)集体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吸引符合条件的个人参股、入股,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2.努力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建议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不同村(社区)的财力状况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对经济困难、财力薄弱的村实行重点倾斜。
目的贷款也不在少数,且有相当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反响。
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仅工商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当按照《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苏州市政府《关于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三个文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村级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的职责积极履行职能。如城管、公安、卫生、环境、质量、价格等部门的职责都很明确。只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清洁卫生、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全区农贸市场调研报告33农贸市场是城市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方便、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扩张,城区农贸市场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容量不断增加,经营品种不断增多,在保障“菜篮子”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农贸市场在城市化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科学、消费安全的农贸市场网络,近期,我们对全区农贸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长沙、杭州等地经验,对农贸市场今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区现有农贸市场12个,全部集中在建成区内,市场总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市场内共有门市550个、摊位1150个,2012年交易额约8亿元,解决就业人数4000多人。2014年拟新建农贸市场5个,市场总营业面积约2.5万平方米。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大部分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有所改善。2011年,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对全区9处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近3万平方米,软硬件设施都达到了星级标准,通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我区农贸市场逐渐步入正轨,马路市场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二、相关政策1.建设部2002年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八类设施。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9平方米,中型社区人均商业用地面积不小于0.7平方米。
三、存在问题(一)规划布局滞后,影响城市发展。目前,城区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依据为2002年制定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其中公共服务设施部分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包括教育、文化、商业及社区服务等八类公共服务设施,但关于农贸市场规划、新建、扩建、改造、关闭等方面的内容却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导致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无序,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具体表现为:一是随着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农贸市场没有很好实现对接。一些必要的生活设施如农贸市场却没有及时配套,没有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小区居民和学校食堂采购农产品很不方便。二是原有的市场建设或改造升级滞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无法适应和满足市民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服务人口众多,但基础设施较差,容量明显偏小,老百姓买菜非常拥挤,众多摊贩不得已,开始占道经营,形成了新的马路市场。三是一些市场由于没有改造升级或布局不合理,加上部分农民以街为市的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还没有改变,摊贩不愿进市场,造成市场内摊位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菜农也不愿进入市场经营。
管理往往太宏观而使管理职责虚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开展行政执法,主管经营资格、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短斤少两,但开展经常性巡查不够,主动对市场经营活动监督少。部分农贸市场主办单位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受利益驱使“重收费、轻管理”,对各经营业户的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情况等关注不够,监督不到位,致使市场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比较乱。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市场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许多市场没有配足卫生保洁及市场管理人员,市场内不断产生的腐烂菜叶,污水垃圾不能及时清扫干净,造成市场泥泞路滑,臭气熏人。一些业户乱摆乱设摊点,乱停乱放车辆,骑车经营、冒口经营等现象严重。二是部分市场存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目前居民对市场反映最强烈的是假冒伪劣商品问题。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假冒伪劣商品是当前市场中最大的问题,占被调查者的第一位。有些市场消防设施缺乏,一些经营业户店内无消防栓、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及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电线乱拉乱扯现象严重。
资经营,部分市场承包给个人经营。一方面,经营管理者没有后续投入的资金来源,市场的具体经营管理者主要靠收取网点、摊位租金,以及少量的卫生费、管理费,用以发放人员工资和小型的维护,根本没有资金进行市场维修改造。另一方面,财政的公益性投入相对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农贸市场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财政对农贸市场特别是社会投资市场,公益性投入相对比较少,农贸市场带有的公益性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作要求。三是把规划编制作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的第一环节,由规划、商务、建设部门共同制定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专项规划,并规定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和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四是多方筹集资金,由政府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如长沙、株洲、苏州、杭州对验收合格的市场,市财政分别给予300元—800元/平方米的补贴,区级财政按同样标准予以配套。五是加大政策支持、简化手续、减免规费,如长沙、株洲在报建、办证等办理各种手续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长沙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免收市本级的一切费用,株洲市免收农贸市场改建所涉及的报建费,新建、扩建的按政策依程序办理。
五、建议措施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应按照“立足实际、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提升品位”的总体设想,通过改造一批固定市场,建设一批规模市场和便民市场,取缔马路市场,在城区初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齐全、安全有序的农贸市场体系。
个社会热点、难点,其政治意义远远高于经济意义。二是关系城市形象。农贸市场是城市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体现了城市宜居、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是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宜居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三是关系三农问题。抓好农贸市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微利行业,投资大,收益低,回收期长,市场机制在这里面的作用不会很大,迫切需要政府这双“有形的手”大力扶持。
(二)科学规划布局,健全市场发展网络。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一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商业传统、交通条件和周边市场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大中小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农贸市场。另一方面,农贸市场的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将它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城市的形象工程来建设,确保新建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在经历若干年不落后。
社区农贸市场的布局要把节约用地和便民快捷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规模的社区都要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如前七夼、岱山、迟家等社区,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市场建设与社区、小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将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纳入区域详规,纳入房地产开发公建项目,与城市开发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市场规划权威。一是加大监管审批力度。城区新建农贸市场及新建小区和旧城区改造按《专项规划》需设置农贸市场的,建设单位应到区商务局办理《农贸市场配建意见书》。由商务部门明确提出需配建农贸市场的规模及主要功能。规划部门、城建部门根据商务部门《农贸市场配建意见书》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项目竣工后,区商务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专项验收后,建设部门办理建设工程验收。二是明确责任义务。享受政府补贴的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单位应与商务部门签订《农贸市场用途不予改变合同》,确保已建农贸市场不得改变使用性质。市场举办者利用政府投入农贸市场建设与改造资金总额,按一定比例提取市场维护改造资金,专项用于后期市场设施维护改造,接受所在社区监督检查,并在《农贸市场用途不予改变合同》中予以明确。
按标准搞好改造的市场进行奖励和补助,或适当减免市场主办单位的部分税费,使主办单位投入资金进行升级改造,规范管理,改善环境。二是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市场的投资与建设。对符合规划的新建农贸市场,视作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对农贸市场在报建、办证等各项手续办理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对没有业主投资和重点地段的待建农贸市场项目,由区、街、居三级投资,村居承建和经营。其建设所用土地,采取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形成的国有资产交由商务部门管理。三是要因地制宜设置小型农贸市场。对不具备建设独立农贸市场的区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住宅、办公等建筑的裙楼底层设置小型农贸市场或菜市场,其占用的建筑面积不计入项目容积率指标,并返还其菜市场部分的相关行政收费。容积率及返还行政收费作价,交由商务部门管理(具体办法由区规划、财政部门制定)。
吸取外地市场火灾的沉痛教训,切实增强消防意识,认真落实消防措施,彻底消防各种隐患,做到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四是要加强环境整治。一方面,要坚决取缔城区马路市场。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马路市场,要组织商务、工商、城管、卫生、质监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分成若干执法小组,划定责任区域,采取经常性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思想工作与强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治。另一方面,要配备必要的市场保洁人员和卫生设施,及时清除市场内的垃圾、污水,确保市场整洁卫生。五是要强化市场自我管理意识。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作用的同时,出台相关的责任追究办法,建议制订《农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农贸市场考核奖惩办法》及《考核细则》,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市场主办方、市场内业户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农贸市场经营户承担起场内秩序共同管理的责任,自觉维护市场内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从而促进农贸市场的有序经营。
农贸市场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三
本文目录。
相城区作为苏州市区的北大门,自xx年建区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城市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相城区正实现从偏僻农村向现代都市的华丽转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农贸市场也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城区目前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只,总面积85800平方米,摊位600只,门面300间,另有棚顶和室内农贸市场42只,其中棚顶市场9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21.4%,室内农贸市场33只,占农贸市场总数的78.6%。这些市场中县城以上零售农贸市场1只,镇级零售农贸市场10只,村级(社区)农贸市场31只。这42只农贸市场共计经营面积为91280平方米,共设计摊位数为2422只,共有各类门面房477间。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区、镇二级政府加大了对农贸市场建设投入,特别是自xx年以来,相城区加大了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力度。xx年以前完成了对镇级农贸市场的第一轮升级改造,基本解决了镇级农贸市场从棚顶敞开式市场到室内市场的巨大转变,而且各个市场的场内经营面积和摊位布局得到了较大提升和优化。xx年起相城区率先对村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级改造村级农贸市场34只,截止xx年8月相城区已完成了32只村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这些村级农贸市场通过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得到了优化,超过50%的棚顶式市场升级为室内市场,场内摊位布局更趋合理,同时明确了市场主办方的责任,调整了市场管理员队伍,使市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着实方便了城乡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由于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投入产出回报率低,加上农贸市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导致社会力量不愿意参与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来,因此相城区的农贸市场主办者主要以镇村二级集体为主,相城区43家市场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资建设。
通过几年来对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镇一级农贸市场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等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每个镇级农贸市场都在建造或改造过程中按照要求配备了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专门的食品检测室,配备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落实了专门的责任人。目前相城区11家镇级农贸市场都是星级文明诚信市场,陆慕农贸市场还获得了五星级农贸市场的荣誉称号。
批发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200名,其中农民1180名,占总数的98.3%。农贸市场内经营户从业人员共有2295名,其中农民1767名,下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占比分别为77%、10%和13%。农民是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在没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况下,在农贸市场内寻找就业谋生机会。乡村农贸市场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更为一部分失地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为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不断升级改造,相城区亦出现了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市场成交额看,xx年相城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市场有4只,占总数的9.3%,分别是生态园批发市场,陆慕市场、渭塘市场和黄埭市场;年成交额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1.6%。从农贸市场经营面积大小看,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有5只,占总数的12%;经营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场有5只,占总数的12%。从市场经营从业人员看,生态园批发市场有1200名经营从业人员,农贸市场内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市场有6只,占总数的14.2%。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人口集聚增长效益,还将培育出一批规模型的农贸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周边的商业发展。
xx年猪肉、蔬菜、水产三类重点农产品年成交量情况。xx年生态园批发市场猪肉销售总量为20700吨,其中产自本省外市的为2700吨,占总量的13%,产自外省的为18000吨,占总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为12700吨,其中本省外市的为37000吨,占总量的29%,产自外省的为9000吨,占总量的71%;鱼年成交量为1200吨,其中产自本市的为100吨,占总量的8.3%,本省外市的为200吨,占总量的16.7%,外省的为900吨,占总量的75%。
xx年相城区农贸市场共销售猪肉1582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总量为13407吨,占销售总量的84.7%,通过屠宰场途径进货量为1387吨,占销售总量的8.8%,其他途径进货为1035吨,占销售总量的6.5%;xx年农贸市场蔬菜进货总量为23639吨,其中从批发市场进货量为18086吨,占销售总量的76.5%,场地挂钩为1693吨,占销售总量的7.2%,其他途径进货量为3880吨,占销售总量的16.4%;鱼进货总量为9564吨,其中批发市场进货量为6850吨,占销售总量的71.6%,场地挂钩为1686吨,占销售总量的24.6%,其他途径进货量为928吨,占销售总量的9.7%。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发市场是农贸市场肉、菜、鱼等重点农产品的主要货源,农贸市场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自产自销的情况将更加萎缩。
尽管相城区建区以来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城市建设规划同步,坚持规划先行。没有经过规划,必然导致建设的无序。相城区目前还没有关于农贸市场建设布局的专题规划方案,一些地方出现了农贸市场总量过剩,发展过快,有些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就目前场内摊位和门店的经营情况看,居住人口没有多大变化,但市场在成倍增长,加上各类超市、大卖场的急速开设扩张,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开设市场的主办方造成了土地资源和经费浪费等诸多不利因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协调发展。随着摊位和门店的空闲数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市场内摊位空置率达到50%以上,不仅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有意见,而且还为市场后序运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1.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区不配套。在相城区许多居住区离现有农贸市场距离较远,群众买菜不方便。这一情况导致在一些小区内出现了不少无照经营农副产品的车库店和马路流动摊,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还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农贸市场越造越大,市场使用率低,华而不实。农贸市场建设不应过分追求规模,而应充分考虑便民性,坚持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经营项目齐全,倡导市场内适度竞争。
相城区42只农贸市场进行企业化登记的农贸市场共有17家,占总数的40.47%。其中镇级农贸市场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权证手续齐全,因此11家镇级以上农贸市场都有营业执照,但不少村级农贸市场因为历史形成,事前没有取得合法用地审批手续,不具备办理营业执照所必须的产权证明手续,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给今后市场管理带来了难题。
大部分村级农贸市场由于规模较小,无法给市场主办方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只有投入不见回报,导致一些市场主办方对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部分村级农贸市场都没有配备专职市场管理人员,存在物业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议器等方面的空白,整个市场处于脏、差、乱的状况,极易产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过调查发现,相城区各类农贸市场的管理力量不强,42只农贸市场共有管理人员137名,平均每个市场只有3.2名,管理人员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况,即表现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和工资待遇偏低的情况,导致这支管理队伍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村级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在遵循当地城乡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前提下,本着便于交通、便于管理、便于交易、便于生活的原则,合理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在场内布局上,商品划行归市,合理布局交易区。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分开;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分开;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市场应当开设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区,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农贸市场是公共配套设施,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业,投入成本大,回报收益低,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争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市场建设之路,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发挥好村(社区)集体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吸引符合条件的个人参股、入股,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2.努力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建议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不同村(社区)的财力状况实行差别财政补贴,对经济困难、财力薄弱的村实行重点倾斜。
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仅工商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当按照《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苏州市政府《关于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三个文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村级农贸市场管理的意见》中明确的职责积极履行职能。如城管、公安、卫生、环境、质量、价格等部门的职责都很明确。只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清洁卫生、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返回目录。
一、我县市场的基本情况。
1、农贸市场的情况。目前全县农贸市场47个,其中县城7个,xx年集贸市场成交额约为17.2亿元,今年1至10月份,集贸市场成交额约为16.9亿元,同比增长约18%。
2、超市及万村千乡农家店情况。目前,全县有一定规模的超市150多家,其中大型超市12家,永丰城区一般标准超市(400平方米左右)和便利店(100平方米左右)分别为7家和18家。现全县拥有连锁企业3家,年销售额达1.5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的7.7%;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xx年到xx年在乡镇共建成标准化农家店554家。农家店在乡镇覆盖率达到了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了57%,超市走进了乡村。
3、机电大市场。机电大市场门店数200余家,年交易额约15亿元,以零售为主,批发为辅,交易的主要产品为:农用机械、五金、工具,利润为销售额的5%—10%之间,税收上交方式为定税,每月220元,年销售同比增长约为20%。
4、建材市场。建材市场拥有门店300余家,年销售额约为16.4亿元,利润为销售额的20%左右,利税上缴方式为定税,每月350元。销售的主要为中档装饰材料,产品产地主要来自广东。其中钢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全县钢材的年需求量约为7xx吨,交易价格约为4650元每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钢材的价格波动较大,目前我县拥有大小钢材店100余家,主要分布在县城郊、湄水、三塘铺、太平寺一带,一年利税约为100万元,利润为销售额的2%-5%,可安排就业600多人次。
5、家电市场。从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反映的数据来看,今年1—9月份,我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1102台,销售金额约为2.45亿元,补贴金额约为3110万元,利税约为730万元,销售数十去年同期销售数的1.6倍。
6、典当、拍卖、二手车市场。锦宏典当行从xx年3月成立至今,业务笔数69笔,交易金额约4511万元,上缴税收约9.7万元,创利润约83万元,安排就业10人。其中今年1—10月份,业务笔数40笔,交易金额约2600万元,上缴税收约6.48万元,利润约23.3万元。鑫达拍卖公司从成立至今承担拍卖14场,交易金额3758.6万元,安排就业10多人,其中今年承担拍卖1场,交易金额820万元。华泰二手车交易市场交易二手车910台次,交易金额约382万元,营业收入29.6万元,创税收约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8人。
7、汽车市场。目前拥有大、小汽车经销商10个,一年的汽车销量为xx台左右,交易金额约为1.6亿元,利润为销售额是5%-8%之间,税收上缴方式为增值税,为17%。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为中、低档产品,由于去年12月31日汽车下乡政策的终止,因此目前我县汽车市场的销售现状为,抵档车辆呈下降趋势,中、高档车辆呈上升趋势。
8、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目前我县还没有正式批准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据调查了解,我县每年的报废汽车约为300台,以的士、公交车为主,因此我县申报一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势在必行。
二、我县市场体系的特点。
1、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流通业的主要标志是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有关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政策在我县深入推进,新华联超市、天客超市等一批流通企业在我县不断壮大,554家连锁农家店的建设,对传统的经营方式产生很多变革,开架经营,先进的流通经营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2、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这几年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中央为渡过世界金融危机出台一系列扩内销、刺消费的政策,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消费。几年来我县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到xx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到今年9月底全县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6621台,销售金额约5.1亿元,补贴金额约6654万元;销售汽摩下乡产品约43366台,销售金额约4.6亿元,补贴金额约4470万元。真正达到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商家得发展、财政得税收的目的。另外城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市场业态也得以发展,城区百货、五金、副食、服装、电器、家具、建材、餐饮、娱乐、洗浴等行业种类齐全、业态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保障了市场供给。
业,短短几年时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青树坪富厚商业步行街的正式运营填补了全省乡镇步行街的空白;这些都为我县专业市场的建设指引了方向,对提高我县市场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调查了解发现,将一个产业集聚一起成立专业市场,能发挥产业优势,吸引顾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如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湘中建材大市场是我县专业市场的成功典范,就我县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的现状来看,成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家具家电大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农资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三、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然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前进,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些制约市场发展的潜在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一)市场内部环境与外在要求的不适应。一方面市场作为全县商贸业的主要源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全省各地市县加强对市场的提升改造,给我县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市场内基础设施老化、消防安全隐患突出、道路交通拥堵严重、整体环境不尽人意,具体表现为:各市场外墙斑驳破损、道路高低不平、局部墙体发生结构性走样;消防设施毁损较多,市场电气线路老化,个别市场“多合一”现象仍有存在;市场停车位严重不足,陕窄的市场主干道影响车辆的通行等。这种现状不仅阻碍了市场的全面提升,也影响了我县的整体形象。
(二)市场监管任务和监管职责的不明确。各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由于人员众多,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配套齐全,俨然一个小社会,因而存在消防、交通、城管等大量社会化事务,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管理。但由于诸多原因,管理很难实施到位,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越位错位管理,管理职能模糊,管理效率低下。
(三)市场业态面临着诸多挑战。受经营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制约,市场的经营业态仍停留在传统的“小商品”批发零售、现金交易等方式上。小规模批发零售、传统守旧的经营业态已显示出发展疲态,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却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模式迅速推广。电子商务比之传统商务有着大幅度增加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等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交易,使中间商的地位弱化乃至消失,因此对于处于中间商地位的专业批发市场而言,其潜在的冲击和挑战不言而喻。
(四)市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市场投资主体较多,市场又缺乏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导致市场资源浪费、优势分散,同时,市场自身也存在一些体制、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如至今尚未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经营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的发展;市场管理、服务收费的依据不足,政策法规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实际;市场产权私有化模式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外在剧烈的竞争中,市场缺乏地方特色商品,也将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四、几点意见建议。
1、合理规划。我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的农业生产大县,市场的建设及合理布局至关重要,政府应按照我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对不符合标准的市场予以改造,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2、加强领导。市场作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准公益性设施,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此,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3、加大投入。商品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也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共同开发格局。商品的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工作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可参照先进地区成功模式,设立市场发展基金,对市场新建或标准化改造验收合格的按比例进行配套补贴。同时出台扶持政策,减免相应费用,提供全程服务。
4、规范管理。要搞好市场管理,首先要把住市场进入关,对进入市场的流通主体要加强审核,必要时候要具有一些企业的担保,进而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提高市场的信誉。在市场管理中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在各级市场间要加强沟通和联系,通过沟通和联系,来实现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合理的分解和整合,形成一套能控制成本至盈利水平的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最终达到“整体计划,整体协作,整体管理和整体效益”的目标,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返回目录。
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和县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县综治办、县工商局、宁州派出所三名干部组成调研组,于x年4月1日至5日分别对县城宁荣市场、宁阳商城、宁阳综合农贸市场、木材、燃料市场、大牲畜交易市场、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等7个市场的治安状况进行了调研及创建“平安集市”征询意见。调研组围绕各个农贸市场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下步在开展创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华宁”工作中,切实改变县城治安状况,集贸市场应该怎么办等方面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宁荣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宁州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宁阳市场、宁阳商城:是宁州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二、调研的方式。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经验和做法。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宁荣市场、宁阳市场、宁州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宁阳市场、宁荣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秩序。首先与个体工商户签订摊位。
租赁合同。
时,规定市场经营户必须尊章守纪、依法经营。如宁州综合农贸市场对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经营者,经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报通报,戴红袖套执勤一个小时等措施,使违规经营者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xx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五是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
规章制度。
执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场内和市场门口机动车乱停,部份个体户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严重阻塞市场通行。宁荣市场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个体户的财物时常被盗。
六是宁荣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开发市场的收益分配不当,村民小组的收益少,存在群众上访隐患。
五、意见和建议。
一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市场,方便群众。要减少市场布局,将街面占道经营和燃料市场、祭杞堂村与菜园村交界处的大米交易点进入宁荣市场和宁阳市。并固定市场交易的种类,让群众找得着买卖。
二是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建立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场管理员奖惩制度、市场门卫奖惩制度等相应的市场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整治市场秩序,根治市场内混乱的现象。同时,在市场内分片负责、随时有人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现在市场管理人员未经培训,缺泛管理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
四是政府要对大牲畜市场进行整治,并纳入管理。加强对宁荣市场的指导和管理力度,公开收支帐务,防止群众上访。
县城农贸市场是华宁县的社会窗口,只有建立和谐、有序、稳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创建平安市场”,才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彻底整治目前市场不规范和乱停、乱摆、乱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推动创建“平安华宁”进程。
返回目录。
视察有关市场建设情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环保局、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全区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20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家,总计52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10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3家,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网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xx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高度肯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区里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管理制度。发改部门参与市场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参与项目的综合验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设方案。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市场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xx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x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奖励办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收的市场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每平方米补助250元、180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区财政预支经费400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应政策,帮助解决了市场建设中遇到的大量困难。
根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严格对照“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和“价公示、可追溯、联成网”的创建要求,对即将改造的市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摊位结构。为确保顺利完成改造任务,注重设计、招标、土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专门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解决。
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000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30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任工商业务指导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对固定摊位经营户采取“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其予以奖励。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基础、消费者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督体系,指导12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
仍然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管理、硬件设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管理中心没有市场外部管理的职能,而有外部管理职能的一些部门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农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动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部分群众反映一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经营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完善的服务理念。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管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的管理层面,不能立足于根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行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面。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将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落实。
为建立健全全区市场网络和流通体系,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改造与新建相统筹,业态升级与优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认真抓好规划布局,从源头上为农贸市场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规划的编制,改善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区域辐射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农贸市场盘活、调整、改造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城区的网点补充和新发展城区的网点扩展工作,以解决部分地区设点不足的问题。新建市场则要按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农贸市场建设是项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菜篮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资建设一批新的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每年给市场安排适当的维修经费预算。另外,在用地、税费等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农贸市场的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又要鼓励民间融资,争取银信部门支持,形成共同开发格局。鼓励社会各方面采取自筹、集资、借款、贷款、股份、外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兴建市场,促进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升其服务功能。市场经营单位是市场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通过与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监管要求和违约责任,加强对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市场经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建立为顾客着想的服务之道,要充分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经营服务中心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承担规范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职责,负责实施市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镇(街道)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和镇(街道)的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属地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针对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和秩序混乱的状况,必须由政府协调,工商、城管、同创办、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解决。
政府应出台相关商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不间断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行“两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保证书》)“四制”(市场交易实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场制、明码标价制)。市场经营服务中心应制订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工作的落实。增强经营者法制意识,促进业内良性竞争,避免坑蒙拐骗现象的出现,杜绝竞争中的不当行为。同时市场经营者集体对市场诚信度的支持,也是营造共赢的必要条件。应尽快组建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引导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业素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对农贸市场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形成协调和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内部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控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传递信息;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4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