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总结和规划。总结的内容应该符合事实,尽量不夸大和夸张。总结范文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新颖的视角。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一
摘要:文化消费观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审美倾向、消费习惯和消费诉求的融合,其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与物质生活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本文着眼于文化消费观念和服装设计艺术的关系,从各方面对其的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消费观念;服装设计;大众文化;影响。
服装设计是一种由社会文化形态中升华而出的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新的社会维度中,服装行业竞争之激烈,使得服装厂家和设计师们迎合大众审美情趣、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消费观念转变推动服装设计风格多元化。
服装设计风格是指服装作为商品实物所呈现给消费者的包括颜色、款式、材质在内的外在视觉特征和包括时代精神和潮流元素在内的内在文化底蕴的总和。服装设计风格多样化是文化消费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四方八面的文化相互吸纳与融合,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观。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思想的解放,消费者对服饰的.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强,购买个性化的服饰成了个体提升自我认同感的手段,人们在服装消费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偏好,而不是社会的认同感和统一性。不同个性的消费者在不同成长背景和社会角色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穿衣风格。在此影响下,服装设计领域衍生出风格迥异的不同品牌,一些大品牌还根据市场导向的不同,分化出风格、定位各异的子品牌。例如美国的服装品牌anntaylor旗下就有loft、studiond、petites、factory等四个子品牌,有着不同的品牌定位和消费群体。在中国,以美特斯邦威为例,这个以“学院派”风格为主的温州服装品牌新成立了me&city这一子品牌,品牌定位较其母品牌更为高端,以有一定购买力的25岁-35岁的城市白领作为目标消费群体,侧重于都市年轻时尚风。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服装品牌或设计师若想长期实现高市场占有率、笼络不同消费群体,就必须致力于对消费市场的细分和风格的多样化。
二、文化消费观念转变推动服装流行周期缩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尚缓,服装的样式、色彩统一,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使得那时的服装流行周期较长。中山装作为男子标准服装流行了30年之久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的满足,自然对文化消费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网络的盛行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人们对新信息、新文化的接受能力也普遍提高,服装消费作为一种与文化选择相关的最直观而显性的活动,自然成为当代年轻人彰显个性、追赶潮流时尚的载体。快节奏的生活和“文化速食”现象似乎也影响到了服装界,象征着潮流风向标的时装发布会从以前的每年两次到现在的每月一次。除此之外,昕薇、瑞丽、米娜等时装杂志也风靡年轻女性白领中间,人们对潮流元素的敏感度与日俱增,服装风格更新换代迅速,琳琅满目的服装品牌之间也竞争激烈。因此,厂家和设计师们必须迅速捕捉市场潮流,并且独到地应用于服装设计中,才能在众多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
三、消费者更加注重对服装内在情感因素探寻。
面对现今服装品牌的层出不穷,消费者在挑选服装时已经不仅仅把服饰商品的外在实体作为判断商品好坏的唯一标准,服饰内在的软性价值也成了服装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感情的服饰商品才能更加打动消费者,引起其内心的共鸣,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深层互动,也体现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层次在逐步提高。在服装设计领域,不少设计师也发觉了这一现象,开始尝试着通过在服装设计中注入文化价值来吸引消费者。例如,“天意”这一品牌的设计师梁子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以环保精神为主线,以“自然、健康”作为品牌一贯坚持的设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巧妙地贯穿于服装设计的细节中,在材料的选取上,以对人体没有伤害的麻料、棉料、丝料为主,还别具匠心地使用了一种古代中国特有而稀少的生态环保丝织品“莨绸”作为原料,其设计出的服饰成为时装界的一股清流,广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厂商和设计师在紧跟潮流动态的同时,也应着重发掘品牌的独特性和内涵性,保留自身设计品与其他品牌的区别性,才能更好地在服装界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观念一直在不断地转变,这给我国服装行业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服饰时的关注点由过去的仅仅关注“暖不暖和、舒不舒服、是不是耐穿易洗”,转变为更多地追求服饰的装饰性和美观性,服装不再只是位于马斯诺管理需要层次理论最底端的“生活资料”,而是愈发成为一种彰显个性、追赶潮流、展现社会地位的符号。这给了服装设计工作更多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服装设计更能凸显出其艺术性。另一方面,各国、各民族、各区域之间的文化壁垒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破碎,鳞次栉比的国外品牌被引入中国,消费群体对世界名牌的认知发生了悄然转变,相对于本土服装品牌来讲,中国消费群体似乎更乐于接受国外品牌,盲目认为国外的服饰质量更好、更能凸显社会价值。这种盲目对于国内的服装品牌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中国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深析这一问题,借鉴“李宁”“波司登”等成功走出国门的本土品牌的成功模式,才能保证中国的服装设计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池秀莉.入世后服装消费心理变化及营销对策[j].福建轻纺,2002(08):7-10.
[2]余祖慧.“后配额时代”我国服装业面临的“苦涩”[j].商场现代化,(24):80.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二
天人感应最先由西汉董仲舒系统阐述,其思想散见于先秦古迹中,《尚书》表现得比较集中,其中一文就治国之道作了细致的讲述:‘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l]将掌握自然规律与协调人事相提并论。孔子修《春秋》,讲灾异、论天道《公羊传》、董仲舒的椿秋繁露》等则是集天道与灾异之大成。如“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大零。大零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零则旱见;言旱则零不见。何以书记灾也。”何以书?记灾也,出现16次;何以书,记异也,多达32次《史记·天官书》里记载了星宿对应君臣关系、地理方位、政治局势等,这也表达了上天与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后来的心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都对天人感应有记载与表述。
天人感应所涵盖的不仅仅指上天降下的灾难,也包括异常与正常的自然现象“天”可更多的以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来理解,天人感应也更多的是人类对自身与大自然的互动关系的一种概括。作为古人重要而特殊的思维方式,天人感应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远古时代因生产力条件所限,人类思维尚处于童年时期,对各种自然现象、人事变化、历史规律等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一些偶然的同时出现的现象让人们误以为它们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巫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会利用附会一些灾异现象;文人政治家为了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也会利用天人感应来约束统治者的行为。孔子、墨子、董仲舒等人的天人关系的观点更多的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如通过董仲舒的努力和汉武帝的支持,儒家思想在汉朝得以确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人感应对历史的影响对古人历史观念的影响司马迁作《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把天和人作为考察对象来看待历史兴衰变化;二十四史书虽叙事为本,但总穿插一些奇闻、灾异、祥瑞之说,更有独立篇目如《史记》里的《天官书》《封禅书》《汉书》和垢汉书》中的《五行志》,而(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设象纬考、物异考,都试图记载、探究天人关系。
《眷秋》中记录了37次日食,多次雨雪、冰雹、火灾,这些并不是为了研究天文、气象,而是为了记载人的活动、研究上天降兆而记载的。‘生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晕如齐逆女。”
古代史书受当时社会形势、史学观等局限,往往沦为帝王家书、惩恶扬善的工具。史书记载对许多就当时来说认为平常的事会闲而不录,而当一些社会、自然异象出现时则会刻意搜集、记载《春秋》中连夷狄灭华夏族如此巨大的事件都未曾记载,而陈国被楚国灭掉的史事却因一次被称为上天降兆惩罚陈国国君的火灾而得以记载。这无疑与作者的天人感应的历史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编纂学角度来看,天人感应思想扩大了史书记载的选材范围。这无疑是其好的方面,但也有局限性,它会造成历史记载在某种程度上与事实有巨大的偏差。汉代纬神学极盛,人们往往认为阴阳五行学说与世间每一种异常现象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有时候不惜牵强附会。刘知几说:“汉代儒者,罗灾告于二百年之外,讨符会于三十卷中。”他批评这类歪曲事实强解灾异的现象为:“斯皆不惩章句,直取胸怀,或以前为后,以虚为实。移的就箭;掩耳盗钟,自云无觉。”
早期的文学很多记叙奇异荒诞的故事。上古神话、巫女神汉事、《楚辞》《山海经》、六朝志怪小说等,它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常常流露出对上天的'敬畏、对鬼神的好奇、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灾异怪象的恐惧,这些都有着天人关系的深深烙印。
综上可知,先民在同自然界(上天)作斗争的实践中,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认为自己的一切来自上天(自然),自然中的风吹草动会引起身心的潜移默化,自己的活动又会牵动着自然(上天)情绪的起伏变化。天人感应观念产生于人类思维之中。正如刘姗所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它蕴含着人类早期思维中的种种特点:其一,人与自然是相依相惜的关系,人在看事物的时候常常会以己观物,物我交融;其二,人对自然充满敬畏、好奇、恐惧的情感,这种情感浓烈而持久,影响深远,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己感物,触景生情;其三,天与人的关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征。
人类早期思维中的种种特点自然深刻影响着文学的灵魂—情感表达。如《诗经》的开篇唱道:“关关唯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孔雀东南飞》开篇言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楚辞》:“鸟何萃兮蕉中,署何为兮木廿”《离骚》:“唯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迟暮。”古人看到两只水鸟在欢唱,会联想到男女之间的爱情;孔雀在天上徘徊着等待落队的伴侣,这是夫妻间应当相傍相依的情感;山上有木,木上有枝,这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妾对君的喜爱也是多么自然合理的一件事,山有木,木有枝的事不曾被人留意,妾对君的一片痴情也不为君所知;湘君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湘夫人,于是他马上注意到自然界中悲观性的反常现象,鸟不是栖息在树上,而是羁留在萍草丛中,渔网没有撒到水中,而是被挂在树梢;屈原见草木凋零,便忧楚王大业衰败。以上这些或用起兴、或用比喻,将人类复杂抽象的感情用外在、具体、形象的事物展现出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那种将万物和自己相关联的思维模式,在这个关联过程中,人类的情感也与万物相关联。比兴的手法能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传达出来,让有着相似情感体验的读者产生共鸣,文学美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结语。
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远古时代就己经产生,它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始终。一方面通过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另一方面通过记录下来的文史资料得以保存并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三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管理始终都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来不断加强对自身建筑工程的管理。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受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处于一种无力状态,不仅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反映了一个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是对企业经营建设的整体体现。它的发展与不断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施工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并将其视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此外,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施工企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主观因素。
根据对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建筑管理人员在主观意识里对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与技术的排斥,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观因素。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坚持传统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员有很多。他们在主观意识上认为,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可以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与财力来改进或更新现有管理方法与理念。由于这些管理人员主观上的不支持,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度迟缓,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2]。
2、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这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建筑监管部门具有帮助施工企业加强管理的权力和义务,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使得建筑监管部门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落实;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监理单位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三、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
1、加强考核及施工进度管理。
考核机制与施工进度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加强考核与施工进度管理,既可以减少材料囤积占用资金现象,又可以有效降低物料损耗和能源损耗,从而大大节约工程成本。加强施工进度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各个施工环节项目实际完成量、资金支出等情况进行更好的、及时的了解与掌握。
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来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确保施工各个环节都有人员监督,并对每一施工环节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做到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核,需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考核机制。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工程管理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可行的考核机制,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将个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等作为考核标准,以此来督促与激励施工人员认真工作,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3]。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施工队伍,无疑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加强。施工企业应贯彻人以为本的经营管理思想,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对其知识进行不断更新与丰富,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意识,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将工程施工各项管理工作全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有关标准规定。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还要求管理者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程的顺利开展[4]。
3、建立与完善施工标准。
建议与完善施工标准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对建筑工程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施工标准的建立与完善,包括对各项施工标准的验收、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资料等的管理与规定。它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进度做好有关资料记录工作;在完工后整理所有资料并进行验收。在完善施工标准的实行下,为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还需制定与推行有效的监理制度,以对施工各环节、施工人员、施工进度等进行有效的监理,确保工程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5]。
通过上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相信读者可以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并会意识到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认识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加强对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定出严格的监管体系、规范的施工标准、有效的考核机制等,并将其全面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快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美伶。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17:180—181。
[2]王魏。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234—235。
[3]朱继东,吴瑞勤。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华建设,2014,10:84—85。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四
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源于一次小小解说员的活动。
有一次,学校开展文化区角解说活动,我被选为京剧脸谱区的小小解说员。我即兴奋又紧张,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类传统文化。于是,我多次到文化区角实地考察,发现京剧脸谱区不光有各种脸谱,还有剪纸、刺绣等作品。
回到家,我查阅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原来京剧是中国戏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到现在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了。京剧脸谱五颜六色,色彩非常讲究,不仅十分好看,而且不同含义的色彩把各种人物性格化了。红色表示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代表人物有《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黑色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例如,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公;白色,表示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比如,三国时的曹操。
还有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刺绣分为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年年有余》、《兰花图》、《百鸟千花图》和《牡丹图》,它们绣工细腻,栩栩如生。
中国的剪纸更是古老的民间艺术,让人不禁赞叹,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呢。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查阅资料,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
到了解说那一天,我生动地为大家介绍了京剧脸谱区的传统文化,看着大家听得入神,我心里非常开心,能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贡献一点微弱的力量而感到无比自豪!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五
祭祀是华夏礼典之一,是儒家礼仪的主要部分.《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对象为天神、地只、人鬼.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古代祭祀等级严格.“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天神地只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祖先和灶神.
天地人乃自然物,祭祀的内涵为敬畏自然.
祭祀从示.示是碑牌的象形抽象符号.立于陵园门外坟茔前者叫碑,碑置赑屃背,刻尊者撰写的祭文;坟茔前碑正面刻逝者名讳,背面刻逝者简介.人弃世入棺,棺前画牌位,上书逝者名讳,宗庙祠堂内按正庶分支顺序供家族逝者牌位.
“祭”字上部左月右手.月字旁由肉字变形演化而来.古祭祀,宰杀牛羊猪等畜生,叫牺牲.毛色纯正者称牺,体全者称牲.祭字中的月即肉,即牺牲.《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的就是祭品.“祭”是会意字:手捧牺牲玉帛供奉碑牌前,表达敬畏之意.
牺牲即祭祀等级产物.牛羊猪各一头称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载,邺用女孩祭河伯.西门豹看出当地巫者勾结官员,借祭祀残害百姓,设计将女巫扔进河里.
祀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左偏旁是示,意祭祀.右“巳”声旁,表音.巳是十二地支之一,排位第六,指上午九至十一时.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传统礼仪文化之一的祭祀的價值,即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
鲁迅先生的《祝福》写祥林嫂丧夫后,鲁四老爷认为她不是全人(父母公婆夫儿女俱在世者),不让她参与祭祀.祥林嫂听从柳妈的话,花八块大洋捐了门槛,安在庙宇门口,让千人踩万人踏赎罪,想争回参与祭祀权.怎么可能呢?桑弧导演拍电影时,设计细节:祥林嫂举斧头劈门槛,表达对神的怀疑,但却没有抓住祥林嫂悲剧的肯綮.统治者用封建思想愚昧人、杀人才是根本.礼教成了封建统治者“治人”的工具.刀可切菜,也可杀人.刀本身没有对错,问题在于操刀者用刀干什么.做饭时,刀是炊具;杀人时,刀就是凶器.女巫借祭祀杀人,鲁四老爷借祭祀毒害人心灵.这并不是祭祀行为本身在杀人、害人.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适时地对高校古代汉语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改革的重点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张世超教授所讲:“我们的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我们更要通过《论语》、《古文观止》、教材中的优秀篇目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了解我们华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并要将之发扬光大。”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七
“三尺桌台”既是“方寸”之间,亦是广阔天地。微微“桌台”,担负起的是发展的重任,铺满的是群众“琐事”,这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点一滴无不是对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诠释。“三尺桌台”更像是“见证者”,见证了无数名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和干事谋业的“痕迹”。“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当党员干部坐在“三尺桌台”前,所要面对的是沉沉的担子和考验。
“三尺桌台”是责任,如牛负重方能砥砺前行。时代赋予了党员干部使命和重担,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党员干部要练就一身“钢铁身躯”,以坚强的臂膀负担起责任和担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党员干部要成为“顶梁柱”离不开思想和行动的“多向锻造”,经风雨方能壮筋骨、长才干,党员干部要勇于接“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在磨砺中成长,让挫折成为意志和能力的试金石,卸下发展包袱,做到愈挫愈勇,始终保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坚定和韧劲,俯下身子,背负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让手上“磨出茧”、心中“扎起根”,负重前行。
“三尺桌台”是战场,闯关夺隘方能所向披靡。危难时刻显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够检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前行路上的荆棘和障碍,党员干部要能够冲锋一线,“攻城拔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严峻复杂的考验需要党员干部以披荆斩棘的无畏迎难而上,党员干部是时代的“划桨人”,在搏击风浪中要坚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响攻坚战,在“三尺桌台”上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尺桌台”是传承,薪尽火传方能继往开来。党员干部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99年的沐风栉雨,早已经铸就了中国xxx人钢铁般的拼搏意志和崇高的红色精神。党员干部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伟大的复兴征程上坚持承前启后,在干事创业中“下足功夫”“开足马力”。“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党员干部要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俱进,自觉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去,激发出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三尺桌台”是信念,补钙铸魂方能坚如磐石。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和立身之本,缺乏了信念的支持,党员干部就会得“软骨病”,精神上就会“缺钙”,失去了根本,就会容易蜕化变质,成为“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庸官”和“懒官”。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激荡心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以清醒的政治头脑“铸魂提能”,以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引领,在“三尺桌台”上挺起脊梁,筑牢思想根基,以坚定的信仰和蓬勃的活力,用汗水谱写出时代的华章,绽放出理想信念的夺目光彩。
“三尺桌台”是初心和使命,是责任和传承,是拼搏和信念。千锤百炼方能成烈火真金。党员干部要承受“三尺桌台”的“重”,就要坐好位、谋好事、履好职,以“三尺桌台”擦亮初心使命底色,迎接新的担当。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八
我们家乡有一个传统,在年关的时候,村里的人会聚到一起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爸爸作为家里的长子,每年都要回去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今年我有幸一起回去观看了这次祭祖。
在祭祖的前一周,村里的每户人家都会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务,而布置场地和准备桌椅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家。
我打量着村里最大的祠堂。祠堂历经风雨,仍屹立在这不算大的村子里,它是村民们的保护神和唯一的信仰。沐浴在阳光下的祠堂安静而祥和。
爸爸和村里的人忙碌的布置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无比的认真和严肃,为本就安静的祠堂增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氛。我不禁被这种气氛感染,原本漫不经心的态度也不由得产生了些许的期待。
祭祀开始当天,还在被窝里的我被拽了出来,洗漱完毕,便像扯线木偶般被换上了衣服。衣服很奇怪,摸上去滑滑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款式和汉服很像,穿在身上颇有古人风范。还没完没等我好好欣赏,就被急急忙忙地赶到了祠堂前厅候着。
首先,有几个看上去德高望重的老人站上了高台,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开场白。接着,又拿出族谱开始点名,最后又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匆匆下了台。然后便来了一群打扮怪异的.人,他们在台上摆开阵势,伴随着鼓声手舞足蹈起来,领头的还在不停地唱着什么。我尽力的竖起耳朵去听,却奈何就是听不懂,无奈只能在心里嘀咕,肯定有是什么祈福降雨的,真没意思,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个。爸爸看到我走神了,推了我一下,用眼神警告我,我只好装作顺从的样子继续看着。
好不容易等那些人跳完,又进入了上香环节,平时我对拜来拜去什么的很不喜欢,所以趁着大人不注意想偷偷溜走。但还没等我踏出祠堂,被眼尖的爸爸又揪了回去。爸爸把香递过来给我,我看着袅袅燃烧的烟,挣扎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地接了过来。走到牌位面前,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漫不经心地开始叩拜,敷衍的上香。末了,我抬头看着上位的牌位,脑子里突然想到,当年祖宗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定居,这么多年又经历什么才能生存下来,如果没有他们,应该就没有我了吧。想着,我祖先们肃然起敬,开始懊悔刚才的敷衍。为了弥补,在第二轮上香时,我显得格外认真、严肃,我想用行动来减少内心的自责和不安。面对突然认真起来的我,爸爸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上午的仪式结束后,我已经身心疲惫,但反观其他人,却还是一脸的神采奕奕,我对他们是无比的佩服。
等到饭点,一锅锅的饭菜被端了上来,人们围着祠堂大院吃起了大锅饭。这种阵势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觉得新奇无比,虽然菜看起来不是很好,但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我仍吃得津津有味。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浓浓的传统文化的风情。人们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将我打动,祭祀不是封建,更多的是寄托现在的人对祖先的尊重和崇拜。吃大锅饭也让我感受到邻里间相处的美好和温馨。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九
摘要摘要:“爱、交流、拒绝、憎恨——人类所有这些复杂的人性和需求被刻写在某块被称作城市的地方,便成为城市景观”。正因为如此,景观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人类在构筑自己的生存居所时,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作为生命的活力摘要:热情、感受、体验和创造。
自1858年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心公园建成,景观建筑学走向普通人和独立的学科道路以来,文化和艺术早已走出了精神贵族们的世袭领地,来到尘世中摸爬滚打,不断影响甚至引领着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欧洲和日本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持续而活跃地交流和融合,并反映出其受到20世纪艺术流派——从概念艺术到地景艺术和建筑——从包豪斯到纽约第五大道的影响。传统风格不再是当代设计师为我们这个技术社会设计创作庭院的典范。设计师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及现代建筑理论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逐步得以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漂亮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和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60年代以来年景观设计则受到了环境艺术的影响及后现代主义的推动。此时的艺术怀着更为宽容的态度,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量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艺术不再是先验的形式主宰,而成为了设计的激励力量。
在这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及优越文化的沉醉中,引向对自然和自然和人的关系的关注,开始了解并懂得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设计师们找回和重视城市中的边缘生态系统,通过种植天然草坪和耐旱植物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节约能源。
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激烈的对立态度先后出现,但这并不影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者的吸收和容纳。现代艺术把景观设计从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但也因其过分地追求纯粹、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的单调而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后现代艺术真正包容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标准和不同的表达语言,使得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个尽可能立体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其中一些全新的艺术活动开辟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局面,他们主要是摘要: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大地艺术的作品都十分关作品的“场所感”,即作品和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史密森的《螺旋防波堤》。这个巨大的,由6500吨黑色玄武古石、石灰岩和泥士建造的螺旋形防波堤匐卧在美国尤他洲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盘旋伸入粉红色的湖水中,被作者称为是通往海底史前文明遗迹的通道。其它闻名的作品有摘要: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通过壮观的不锈钢陈列,通过闪电雷鸣等自然力量接近了天和地,把人类引导到对自然灾难的体验中;松非斯特的《时间风景》,则通过种植大片的松树和毒胡萝卜林,来营造一个都市中的先哥伦布时代的森林。这些大地艺术的作品大都介于雕塑和建筑之间,并逐渐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将风景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并接近了自然和人类的感受和距离。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家拜耶和瑞士景观设计师克拉墨设计了一系列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又具有神秘的艺术性的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作品。如闻名的西亚图的米溪尔土地工作和亚斯本草原旅馆的“土丘园”。
概念艺术。
概念艺术来源于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有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后物体艺术或无物体艺术。用来记录思想的照相实录或者对一个事件的文字材料,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杜尚。概念艺术家探询艺术和思想或艺术和知识的关系,这种作品实际上并不是用来观赏的,所以在美术馆以及其他场合展出的往往是一些临时性的装置。海泽的《双重否定》和克里斯托的一系列包裹作品都可以看作是概念艺术和地景艺术的奇妙结合。这些作品透露出某种哲学意味并且随着作品本身的消失加强了人们对这些观念的记忆。代表的艺术家还有依夫斯。克莱恩,皮埃尔。曼佐尼和美籍犹太艺术家施瓦次。施瓦次的景观设计作品融合了多元的艺术风格,除了受到概念艺术的影响,直接把实物复制应用到公共环境中,她还以极简艺术和波谱艺术的手法来表达其对景观环境中艺术气氛和文脉的理解。
二、生态论理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0年代始,生态环境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取得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西蒙。凡。得。瑞恩曾提出其定义摘要:“任何和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在这一期间,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赋予了景观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院性质。景观建筑学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而是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楚界定的学科。
三、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和创作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非凡是6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和雕塑,利用机器批量生产艺术品后,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地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型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其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主要是摘要:
人造雾。
人造雾是采用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色自然物的奇异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人造雾可按设计想要的效果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及特色造景当中。
塑料制品及聚合物。
塑料制品聚合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广的造景材料。塑料制品现在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使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加易于实现。
玻璃纤维和光纤。
玻璃纤维掺入水泥和一些轻型膜网中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拉性能。另外玻璃纤维和光纤技术的结合使得室外景观照明更加灵活多样。目前已有一些设计甚至单独使用光纤和霓红灯来表达其景观作品的文化内涵。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在艺术、科学、人文等文化领域的延伸和发展,现代景观建筑学在不断的拓展和变化中已经成为多元价值的实践专业。作为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景观建筑学的三个潜在关怀——美学、环境、社会越来越清楚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都须是三者的平衡和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功能的简单满足。这也是现代文化丰富了景观建筑学的内涵,同时给我们带来的课题。
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和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速上升时期。然而全国各地大量杂乱而分立的景观实践中充斥了浅薄形式化的、缺乏对人和环境真实关怀的武断设计。缺乏对现代文化融入景观设计领域这一过程的了解,或许是造成这一目前状况的诸多因素之一。我们应该明确摘要: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师首先必须充分关注人、人的活动和需求。在这里,本文引用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学创始人之一的奥姆斯特德的话和同行共勉——“创造可持续的,为人生活的和公共的景观,并给予这一清楚的理念以理想的形式,是我们所坚持的主旨。”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
当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精神文明的需求就开始萌生,进而发展。而音乐教育就是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例如音乐教育能够传递人类思想感情、抒发人类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等等。它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教育文化属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典型的文化性,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古往今来,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就不是鼓励发展的,它总是与社会文化、文学、美术等其他的意识形态产生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它也就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音乐教育的产生是以音乐文化为基点的,而音乐文化又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二者是彼此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音乐教育因素对音乐文化的传承。
1、音乐教育的硬件要素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
音乐教育离不开老师、学生、教材等等。这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音乐教育的硬件因素。其中教师是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他们承担着通过乐理知识的讲解和音乐表演的方式来传递音乐知识。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音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主要是靠音乐老师来实现的。他们能够适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音乐知识作为传授的对象和内容,能够正确地取舍音乐现象和音乐成果。因此,音乐老师一定要参与到音乐文化中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不断推动音乐文化的`更新发展。学生是音乐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未来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所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学生需要积极地参与音乐文化生活,一方面来巩固他们在音乐课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将音乐需求反馈给音乐教师,方便音乐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紧紧地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音乐教材是直接反应音乐思想、音乐理念的重要文本载体。一般而言,在授课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是以音乐教材为重心而展开的。音乐教材的编写能够表现出当今社会对音乐文化的取舍和选择。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音乐教材会选择这一时代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特点的音乐文化,这间接丰富了音乐文化的内容。
2、音乐教育的软件要素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
音乐教育的软件要素是指音乐教育的理念、方法、原则、目标、内容等。要想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五个软件因素是必须要协调好的。音乐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线索。教育理念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它含有丰富严谨的科学原理,能够引导引导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应该在音乐理念的引导下与音乐文化充分结合,共同进步;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音乐教材中,音乐教材是时代的产物,是精心选择时代文化的结晶,它包含着优秀的当代音乐成果,也收录了传统的音乐精华。它的形成和改革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音乐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成熟表现。它的实施离不开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原则来处理师生之间的纠纷和问题,来推进教学内容的深化,来深刻理解音乐的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标准。音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一些列的活动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最终培养出合格的音乐人才。
二、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1、音乐文化走进音乐教育,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例如民族民乐、摇滚音乐、说唱音乐等等,这些音乐种类都是人们心声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结晶、辛苦劳动的成果。他们的形成过程和表演方式等无不蕴含着文化的因素,充满了文化的因子。学习他们,就好像和一位伟大的人物交流。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引入这些音乐文化,可以大大地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但是同时,有些音乐内容也含有消极的因素,例如思想颓废、拜金主义等等,所有在引入教育教育之前,音乐教师要对这些音乐种类及其内容进行把关、筛选、分析,去粗取精。此外,音乐文化还可以以讲座、沙龙等形式来走进音乐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2、民族音乐文化走进音乐教育,构造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环境。
在音乐文化的长廊中,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最为珍贵的财富,它是音乐文化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的集中体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情。它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它的主要传承方式。所以,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可以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的。在音乐教育中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可以重新激发学生对于民族的情感,也可以推动音乐文化的深化,构造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凸显民族特色、传递民族情感,慢慢地,民族音乐就成了诸多音乐形式中不起眼的一种,被后人逐渐淡忘。这告诫我们,音乐教育要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音乐文化永不退色,薪火相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一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体育休闲体育大致以休闲养生为主,嬉戏、技击、棋戏等为副。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休闲体育风格决定于不同时代的文化主流。并指出了中国古代休闲体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发展的。
古代中国,休闲体育,文化特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支便是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学,宗教、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滋润与浸染。一代有一代的政治,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也有一代的体育文化,从蛮荒的部落联盟,到铁马冰河的春秋战国,再到气吞万象的大唐盛世、崇尚纵马骑射的八旗时代,繁盛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如巴蜀变脸般的不断上演、更换主打歌。岁移时易,中国封建社会的帷幕二千多年前便已落下,而长流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却依然以强硬的姿态渗透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活。时值奥运盛年,本文拟从中国古代休闲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与当代体育的关联等方面论述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并希望从中获得部分启示,供当今的体育工作者借鉴。
在中国古代休闲体育中,民俗游乐活动占了很大的比例有适于文儒雅士的投壶、游山,适于大众的舞狮、斗兽、斗鸡踩高跷、踢踺子、荡秋千,适于儿童的鞭陀螺、骑行马、滑板、绳。简单的生活,使得人们有极高的兴趣去参加各种娱乐动,并以此来丰富他们朴实的生活。除了亲自参与大量娱活动外,欣赏休闲体育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吕氏春秋分职篇》记着“今有召客者,洒醒共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表明早在战国时的酒宴上,主人让娼优歌舞助兴已成为一种时尚。两汉时期,百戏技艺得到了很快发展,比如倒立、柔术、逆行连倒、跳剑、耍坛、扛鼎、旋盘、顶竿、走绳等技艺。隋唐以后,由于社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尤其是城市经济文化的展,人们的休闲形式呈现了多样化。除了观看欣赏百戏艺术,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戏曲、乐舞也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乐方式。宋元以后,出现了武艺打擂为主要形式的竞赛活动,形式内容多样。北宋时期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清代的北京都是不同时期表演艺术的大都会,必然为人们参与和观赏休闲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在宋元后,各地小镇乡村的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
3.1主要存在于宫廷与民间。
中国古代的休闲体育主要由宫廷体育与民间体育发展而来,一方面这与我国古代重宫廷体育、社会体育,轻学校体育有关。古代数千年中,体育主要存在于民间、军队、宫廷之中,学校体育发展缓慢。另一方面这与古代的社会生活水平相适应。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竞争少、压力小、生活节奏慢,过着一种简单而安然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享乐更是宫廷生活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中国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3.2与伦理道德紧密相连,竞技性较弱。
中国古代体育长期以来同伦理道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最初,人们把体育作为伦理道德形式的一部分,如射箭、投壶曾作为“礼”的内容之一而存在。在孔子教育中,“礼”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包括射礼、田猎、投壶、乐舞等。西周实行“武力征诛”的同时,又主张“敬德敬礼”,对日常生活都“饰之以礼乐”。此外,古代中国人注重养生,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在体育生活中,大多是追求个人的心情愉悦,强调一种对艺术美的追求,其竞技性与西方相比要弱得多。中国的体育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主张“身心合一”,强调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加上受轻武思想和文武分途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的竞技项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唐代以后,有些本来是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如蹴鞠就逐渐变成娱乐性的活动,有些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如马球就停止流行了。
3.3繁多的祭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休闲体育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较低,对鬼神有着高度的崇拜与屈服,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常伴随着隆重的祭祀活动。原始社会后期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夏朝统治者崇信“天命”,商代统治者崇信鬼神,奴隶主事无大小都要请示鬼神,祭祀活动十分频繁。西周推行“尊礼文化”,除了宗教迷信外,实行所谓的“德政”和“礼治”,伴随所有这些迷信活动和礼制的是逐渐形成的、繁琐的祭祀和礼仪程式,如西周的“礼射”。祭典活动开展的频繁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以及其内容的丰富性,对休闲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些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和元宵节。规则性,也不象古代的祭典活动那样具有严格的礼仪约束。无论从时间地点还是从内容形式上来讲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是休闲体育让人能彻底放松身心的主要特征所在。
1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唐]杜甫。清明[a]。钱注杜诗[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a]。王维诗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二
结合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类型的多样性看,无论是诗歌艺术,还是相关文学专著,其中都有关于茶文化的素材描述。除了直观意义上的著作描述外,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更是对古代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本质上指引。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体系发展分析入手,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认知,从而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体系之间的完美融合机制。
结合茶文化元素的价值诠释看,可以通过融入系统化的茶文化理念,从而引导大众在接触和认知茶文化这一前提下,对我国古代文学形成个性化、独立化认知。实际上,在对我国茶文化体系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看到整个茶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力就是文人雅士,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对茶文化的生动、描述,同时也是茶文化传播的“衍生产物”。
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通过融入多种物质元素和人文情感,从而为茶文化的价值传递与影响力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我国茶文化机制不断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客观的物质属性,还是系统化的精神理念,都是我们对其形成层次化理解的关键前提。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特征以及其形成背景看,其中对我国古代文学体系的创作提供了具体素材,以及系统化的精神思维。在茶文化体系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生态之美和理性的人文之美。游走在千百年的茶文化历史中,我们所能够用心品读到的是茶文化的独特内涵。茶文化的美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美,其不仅能够让人学到丰富多样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从中品读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茶文化中所诠释的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深度融合。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茶的发展与传承走向两个方向,其一,依旧使用传统的农业产品思维来经营茶叶产业,在以茶叶原材料为基础进行营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中既缺乏必要的产品标准化机制,同时也无法实施标准化、品牌化经营。其二,在我国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未能将必要的文化思维理念融入其中,喝茶流程过于复杂,或者繁琐,茶文化缺乏必要的“时代化”融入,因此,想要让更多年轻人以一种“接受”的心态来理解和包容传统茶文化,只有将文化理念与时尚思维相融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茶的时代化应用与创新。茶最初仅仅是一种“树叶”型草本植物,其更多是一种时代生活记载,唐代陆羽所创作的《茶经》一书更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生动记载。中国茶叶经历了传统古代的鼎盛,到今天的世界茶叶产业格局逐渐形成,究其根源看,则是茶叶产业逐渐融入世界,并且构建多样化茶文化体系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国茶叶产品的三种符号表达看,茶叶原料、茶叶产品、基于茶叶的多种内涵。
在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具体内涵和创作机制进行分析时,必须从整个文化机制中的“时代”性为前提,注重将人文理念作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基础”,通过理性认知古代文学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基础理念,从而真正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本质理解。千百年的中华文化造就了极具价值力的文学作品体系,选择合适的视角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作品,更是实现对其有效传递的关键。从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内涵和本质理念中,其从文化记载这一具体角度来对我国传统文化本质内涵,形成细致、科学认知。无论是任何一种古代文学作品体系,其中都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机制,因此,这为我们具体理解古代文学创作活动提供了重要基础。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特殊性的文学作品体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素材内容,不仅诠释的是该时期的文化状况,因此在具体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就需要对其植根的不同文化时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认知。我国文化极为繁荣,古代文学作品更是对该时期发展状况的生动记载,结合不同文学作品创作手法,形成了极具自身情感和表述价值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我国古代文人有借景抒情的创作爱好,因此,多数文学作品就成为表述文人雅士自身创作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合适的文学素材无疑是表述大众理解与认知的素材。
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精神思维,不仅诠释的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同时更让我们感知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素材,在当前我们具体应用茶文化时,我们要从其中的多样性出发,特别是长期历史中汲取灵感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独立鲜明的文化机制。从茶文化体系的形成历程,以及多样化的人文思维看,该文化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完善的文化理念,更有着丰富多样化的艺术内涵。如果我们深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不难看出独立的情感思维和文化艺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本质所在,更是造就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价值的生命所在,因此,就我国古代文学创作来说,其最为核心的特点就是文学创作能力和人文精神表达思维,特别是独特的茶文化特点造就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极为独特的创作特点。所以,在这一文学作品中,其表达了浓厚的作品风格,更重要的是该文学作品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和思维更是对茶文化精神的深度表达。在我国悠久历史进程中,茶文化有着本质上与外在上的多种融入和影响,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文人雅士,其生活历程之中,始终离不开茶文化体系的多种影响。从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就能感受浓厚的大众生活特征,以及完美的文学创作历史。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系,我们能够从中看到诸多与茶、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者将个人的理解和精神思维综合融入到整个文学作品的创作历程之中,实现了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机制的深度融合。
因此,在综合理解和认识古代文学与茶文化体系的融合体系看,不仅需要我们从具体的文学创作素材出发,同时也要对该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艺术思维,乃至作者本人的情感理解形成综合性融合,通过独立化创作,造就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古代文学作品。就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与茶相关的著作表达形式看,其中主要包含两类:第一种是专门对茶文化进行记录、展示的独立化著作,最为经典的就是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这一类著作中通过选择茶文化作为描述主线,从而生动诠释了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程,更是成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茶文化体系来说,真正构建该文化机制的重要象征就是《茶经》的形成。当然,从另一种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就是将茶和茶文化作为创作素材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学作品极为多样,比如唐代的诗歌艺术、明代的小说等等,茶文化中所提供的不仅是具体的创作素材,同时也是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展示。在唐代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中,其有多处关于茶的描述。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正是白居易本人对茶和茶文化的成熟理解。对于白居易本人来说,茶文化因素对其影响极其深厚。当然,宋代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多种茶文化元素的直接描述。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能够感受到其本人对茶文化的独特感知,即使在苏轼被贬期间,茶依旧成为其重要象征与精神依靠。此外,对茶和茶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文学家仍然有很多,这些都成为我们综合理解和直观认识茶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素材。客观的看,唐宋时期本身就是我国茶文化体系正式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理解此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就必须站在茶文化成熟发展这一重要历程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思维,站在包容性文化视角,实现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理念的全面融入。这一过程,也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
文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化融合与推动的结果,文学作品也就成为我们了解文化体系的关键与基础,因此,在这一背景中,与茶相关的文化素材,更是几千年古代文学创作的核心所在。在古代文学作品创作时,茶及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不仅成为其作品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展现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思维,更是为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提供了直观意义上的素材。
[1]方铭;王锺陵;王卓君。自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1):109-111.
[2]詹福瑞;刘崇德;李金善。诗性教育———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由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反思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3):151-153.
[3]杨素萍;王兆鹏。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66-171.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三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撑,是民族思想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学生价值思想的形成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由来已久,并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特性。但是当前面临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发扬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教学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洋务运动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四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唐诗: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诗词介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词
简述。
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
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
特点。
**62字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传61字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锦缠道66字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摸鱼儿116字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菩萨蛮44字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
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
双双浣溪沙48字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武陵春49字。
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
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五
其行为调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耻感文化。
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是在先秦时期。从《尚书》中的伊尹放太甲、《周礼》“耻诸嘉石,役诸司空”之说到《诗经》对统治者过分剥削的讽刺,说明殷周时期古人已经知道:使人知耻的心理因素对于控制人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降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从各自的角度论述和实践着耻感文化。《管子・牧民》篇中有“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这四维即礼、义、廉、耻,管仲把耻感文化提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道家学派对于耻感文化也给予充分的注意,老子《道德经》中就讲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法家也很注意耻感文化,认为它与国家安危有莫大的关系,《商君书》、《韩非子》对此多有论述。儒家学派对耻感文化的阐释和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在整理古代典籍时将耻感文化纳入到儒家学说的体系之中,《论语》中对耻感文化的论述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的心理感受、道德修养、人们的社会行为及其评价第一文库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家的政治活动、对人民的教育等各个方面,反映出耻感文化已经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孟子将羞耻直接和人的内省、正己联系起来,通过正己而达到自强,并从性善论的角度,以“四心说”揭示每个人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勤于内省,反求诸己,都能从内心深处发掘出这种羞耻之心。荀子则在耻与不耻之间,勾勒出了不受名誉之引诱、不为诽谤所恐惧、率道而行、端然正己的士君子形象。
先秦时期所形成的耻感文化,是中国古代哲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一种高度抽象,它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它区别于西方建立于基督教基础上的罪感文化,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综观这一耻感文化体系,它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其一是注重内省、慎独,强调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其二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三是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其四是崇尚操守,砥励名节,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五是形成了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
传统耻感文化形成后,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而广泛地融入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人士的`道德践履中,成为决定人们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不论是诸侯国的国君,还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都在其立身行事中反映出耻感文化的影响。管仲辅佐齐桓公,曾引起时人对他是否知耻的争论。晋楚城濮之战时,栾贞子力谏晋文公不要“思小惠而忘大耻”,坚定打败楚国的决心。吴越争霸时,越王勾践正是不忘“会稽之耻”,终于灭掉吴国。战国中期,秦孝公深以“诸侯卑秦”为耻,于是广招贤士,从而有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战国后期,赵武灵王以“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打动公子成,遂成就胡服骑射之改革。这些事例说明,耻感文化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般士人乃至平民百姓中,耻感文化也是决定人们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晏子“二桃杀三士”的事件,《礼记》所载“不食嗟来之食”之事,就是耻感文化影响人们行为的绝好例证。
降及秦汉以至明清,耻感文化在往哲先贤的论述中、在历史事变的发展中、在志士仁人的践履中时时体现出来,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特别是在历史巨变、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耻感文化更是撑起民族脊梁的重要支柱。苏武牧羊、党锢事件、祖逖北伐、岳飞抗金,无不反映着耻感文化的内涵。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也全盘接受了传统耻感文化,雍正五年在考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就有关于耻感文化的内容,雍正帝对士子们的答卷很失望,于是专门发布上谕,对耻感文化进行阐释,并对大小臣工提出要求。迨至晚清、近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的屈辱,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正是这民族的苦难,使无数的志士仁人感受到了耻辱,这是国耻,是民族之耻,为了雪耻,一代代英烈们奋起抗争,用自己的头颅和热血,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铺筑道路。五四运动前后,民众纷纷以耻感文化相砥砺,“勿忘国耻”成为高昂的时代主旋律,显示了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坚强决心。也正是在耻感文化的激励下,无数革命先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在促进国家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维护祖国尊严、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各个方面,耻感文化仍是激励中国人奋发图强、努力进取的强劲动力。(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六
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其渊源及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坐具形式的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相互交融,是一个累积并演变的过程,因此椅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椅”早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用的椅子,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1.夏商周椅子的风格。
古代人们最早的坐是“席地而坐”。这个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其坐姿也不似现在那样轻松。所谓“坐”即“跪”也,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形式上也表示出最大的敬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了席子。“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芦苇席,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席子实物。”受原始社会技术水平的限制,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室内空间狭小、昏暗。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气候,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最古老的坐席由此而产生。
椅子的最初形态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在此阶段,坐具与卧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西周是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周朝礼制中,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在使用中常以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席子成为日常生活表现礼节规制的象征,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从都要在室内布席,“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而尝之”等礼制由此而来。渐渐地,坐具身上所承载的自然功能褪去,更多所赋予的属于文化内涵的东西呈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器物的因素。
2.春秋战国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坐具的风格发生重大改变,兼顾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春秋战国时期的坐具主要以席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坐具——床,而且床的功能逐渐走向多样化,不仅用于睡眠,聚餐会友、办公议事等都在床上进行。并且这一时期商代就已出现的髹漆技术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绚丽无比的色彩加上浪漫神奇的图案,使坐具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感。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开始摆脱神秘主义色彩,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个时期的坐具风格一改神秘和沉重,体现一定的理性以及审美情趣,出现了精雕细琢、奢侈豪华的气象,其装饰特点也有了重大改变,集绘画、雕刻于一身,在题材上一般采用自然景观、植物图案和想象吉兽为表现主题,体现出崇尚自然之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早期椅子的产生。
1.秦汉时期。
秦汉是椅子风格的奠基时期,冷冰冰的、笨重的、带有神秘色彩的青铜器具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们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方便使用的木质家具,床榻是当时使用最多的家具之一,主要供人坐、卧、寝,逐步形成了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形式。到了汉代,床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宴饮、待客、游戏、读书和睡眠,乃至朝会、办公都在床上进行。
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开始传入中原地区,中国最早的高足坐具胡床由此而来。胡床对中国古代高型家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乃至“京都贵戚皆竞为之”。除帝王以外,将令、官吏、学者甚至村妇,各种身份的人都在使用胡床。胡床的引入与椅子的形成之间关系密切,前者只要加个椅背和扶手,形制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一把椅子了。
2.魏晋时期。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呈现多元性的特点,人们的坐姿比较随意,蜷腿坐、盘腿坐等大量出现,出现了扶手椅等新式坐具。由于高坐具坐着更加舒适,垂腿而坐成为了主要坐姿。人们对舒展的坐卧姿势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高坐具的发展。高坐具的出现和流行,对传统席地而坐的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总体上这一时期还是以低矮床榻等家具占主导地位,变化在于床榻的高度有所增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坐具主要有筵、席、床、榻、胡床,风格隽秀清雅,淡泊自然,受佛教文化和文人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在融入佛家元素的基础上极富山水之气,一改汉代的正气之风。
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家具的发展,使得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家具的一个大变革时期。
“椅子”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济续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由此可知,唐代已有了“椅子”这一称谓。“贞观之治”后,椅子显现出浑厚、丰满、宽大、稳重的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注重构图的均齐对称,造型雍容大度,色彩富丽洒脱。而且,垂脚式或者高脚靠背椅都伴随佛教流行起来,加之来自波斯的影响,使得这种靠背椅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尚未取代坐榻的正统地位。唐代坐具风格受此影响也不乏雍容华贵,同时也不失清新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1.宋代:人文、工艺、科学。
宋朝椅子在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影响下总体风格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在装饰上偏好朴素、雅致,重局部点缀以求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宋式家具是真正走入百姓家中的产品,此时的家具体现出了更人文、更工艺、更科学的文化气质。其种类已经趋于齐全,造型结构及装饰工艺也已经相当的成熟。除了沿用前代式样外,还创造出了一种圈背交椅。《搜神记》曰:“胡床,戎狄之器也。”交椅较好地结合了胡床的高度、方便折叠的特性与汉族儒家文化的正襟危坐、道家文化的优雅,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成果。此外,还有靠背椅、带扶手的靠背椅、五足靠背、宝座、肩舆形椅。
2.明代:简约、朴素、雅致。
在明式椅子的风格的形成中,道家思想可以说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利用美丽的木纹和原木色增添家具的美观,使得自然美与人造美完美结合,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二是坐具构造简洁,圆柔而充满曲线美。明式坐具形成了简约、朴素、雅致的重要特点,尤其在“结构装饰”上,既是装饰又是承重部件,起到了支撑重量、使家具坚固耐用的效果,对现代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清代:精致、豪华与高贵。
受满清贵族文化的影响,清式风格的椅子呈现出富丽堂皇、雕刻纷繁复杂、坚固鼎立的特点。在选材上面,主要用名贵的木材彰显了家具庄严华美的气质。因此,清代的椅子多为上层贵族所使用。椅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的坐具,更成为权力与威严的象征。在民间,椅子也受到了宫廷风格的影响,变得粗犷有力,但仍保持简单素雅的特点。
从明式家具的简洁明快、着重于使用功能发展到清式家具那种注重烦琐装饰、贵重材质的清式风格,中国的家具设计走向了另外的发展方向,家具设计行业只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需要,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如何,清式家具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审美冲击。
(一)椅子与民俗。
1.椅子与起居方式。
中国古代椅子的造型经历了低矮到高足的转变,人们的坐姿由原来的席地而坐即跪坐转变成了垂足而坐,由此产生了起居方式的变化。
商周以前,人们把席作为椅子,以地面起居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也就顺理成章。因此,商周时期的房屋建筑和家具设计一般都较为低矮。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席子不仅是椅子,还承担礼仪的功用。
魏晋南北朝,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椅子较为相似的禅椅开始出现,并渐渐地出现了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中国古代椅子由低矮型到高足型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起居方式也正从由跪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宋元时期,高足型椅子已初具规模,且已入寻常百姓家,呈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格。
2.椅子与礼仪。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椅子的演变也影响着中国传统礼仪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里,我们将椅子的演变所反映出的礼仪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低矮型阶段、过渡阶段、高足型阶段。
低矮型阶段即秦汉之前的时期,人们席地而坐,由此便产生了与跪坐相对应的礼仪,主要包括跪、拜、避席、拂席,这都属于礼仪,人们必须遵守以表尊敬。当然,当时的礼仪相对简单,无论在君与臣之间、还是晚辈与长辈之间,行礼时都是相对平等的。
椅子的过渡时期也是礼仪的过渡时期,随着以胡床为代表的高足椅子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坐姿开始流行此时,椅子逐渐地代替席子成为主要的坐具,因席而产生的拂席、避席这些礼仪也渐渐被废除,但是跪拜礼仪仍存留至今,这也许是因为这些礼仪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历代皇帝坐在龙椅上接受群臣跪拜,不仅体现了君臣之礼,也体现出了等级差距。
(二)椅子与社会。
1.椅子与政治变迁。
传统中国,椅子并不只是作为一种家具存在着,在某些场合,它往往被赋予一种政治意味。在使用跪坐这种姿势的时代,行礼者与受礼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其中也包括君臣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当时的阶级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到高足坐具已相对成熟的时期,人们习惯了垂足而坐的坐姿。这不仅是人们坐姿的变化,还有心理的变化。人们习惯于坐在椅子上接受别人的跪拜,原本平等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2.椅子与皇权。
不同的社会阶层所配置的椅子是不同的,清代的皇帝宝座即金銮殿龙椅就是如此。皇帝的宝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蟠着金光灿灿的龙,底座不是用椅腿、椅撑,而是采用一个相当庞大的“须弥座”,通体遍布黄金显得富丽堂皇又气势威严,表现出了皇帝的独一无二和高高在上,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同样也显示了皇帝富有四海的财富。
(三)椅子与精神文化。
1.椅子与精神风貌。
椅子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社会的精神面貌,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时期最为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们放浪形骸,寄情山水,饮酒吟诗。在此社会背景下,椅子的设计风格需要传达的是清雅隽秀、洒脱不失风骨;北宋时期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思想很严重,文人风格也就表现在了椅子上,呈现出朴实无华、雅致清新等特点;然而到了南宋,人们趋于安乐,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使国人渐渐淡忘了复国复都的豪迈雄心,这种心态使南宋时期的椅子风格偏柔和隽秀,带有一种江南风情。
中国古老的儒、道、法等哲学思想影响至今,相应地,也影响着椅子的设计风格。儒家文化背景下所设计的椅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比较规整,有着整齐方正的坐面以及垂直的靠背,另一类椅子则让人在舒适的同时仍保持后背直立,衬托了坐在上面的人的君子气质;道家文化注重“天人合一”,椅子的设计注重材料的天然性;法家文化主张法治,在造型上大多庄严典雅,而功能上,人们更加注重“坐”的位置及其权力的暗示;墨家注重椅子的实用性;宋代程朱理学则倾向于设计简洁质朴的椅子。
3.椅子与宗教信仰。
南北朝时期,佛教塑像、壁画兴盛起来并广泛流传,大大推广了佛教文化,客观上带动了椅子的流传范围。佛教东渐对于椅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椅子盛行的唐代,禅椅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坐具中大量出现,其独特的造型更诠释了独特的内涵。禅椅摈弃了扶手位置,很多椅子被视为一种装饰;另外,禅椅的坐面要比其他椅子宽长,适应了僧人参禅时盘膝而坐的要求。
其实当佛教从印度刚刚传入中原时,佛门中人保留着印度原有的垂足而坐的坐姿。上层社会的非佛教信徒为了享乐的需要便借鉴了垂足而坐的坐姿,于是渐渐垂足而坐便流传开来。由此可见,佛教对椅子的影响是一个从绳床到禅椅的过程,并传承了垂足而坐这一坐姿。
中国传统椅子在设计上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优雅的装饰,简洁的造型及实用的结构,但也存在着设计思想保守、设计观念落后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创新。
(一)打造优质的外部环境。
1.建立自由的文化环境。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塑造着椅子的风格,不同的文化状态下椅子的风格也不同。历史上椅子风格形态的转变都是在文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由的文化环境有助于新文化的融入,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学习,取长补短。因此,我们为了获得更加丰富多元风格的椅子,就要发展多元文化,而这要以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为土壤。因此我们首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自由的文化发展环境。
在这个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中,我们还要增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不容置疑。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回归,是设计具有长久生命力与强大竞争力的源泉。
对广大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学习、提升技能的机遇。设计师在这种自由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发展自我。而这同时又使椅子设计更为风格多样,极大扩展了选择的范围。
2.引导建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
创造一个合理健康的审美环境,需要对已有的椅子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定,总结出契合本时代特点的美学评价标准,引导消费者审美趋向理性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满足温饱的需求以后,讲究生活品位理所当然。“审美消费”作为一种高于纯物质消费的精神消费,伴随着此过程,“攀比”、“跟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气也随之产生了,而这就需要整个社会正确引导消费者审美趋向的合理化。
同时,一个合理健康的审美环境与消费环境,需要实现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审美互动。唯有设计师理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消费者认同设计师的审美理念才能引导审美环境的合理化,构建一个健康的审美环境。
3.营造完善的家具行业环境。
要推动当代椅子文化的发展,一个完善的家具行业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它既与世界家具行业发展态势紧密联合,又具有合理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当代世界文化趋向于多元一体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观念趋同,这就要求我们融入世界家具行业的大环境中,加强与各个国家间的交流、学习与借鉴,打造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家具行业环境,这是我国当代椅子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注重椅子的个体创新。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设计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构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体系。这种思想要求我们在设计椅子的时候充分考虑椅子的舒适度,并且选择天然的材料,这有利于椅子的发展,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除了文化上的传承,我们还要学会应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像传统竹藤编制工艺,它能让椅子更具有古典设计的神韵,同时简洁、实用,充满现代感;传统木雕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民间工艺文化;用木雕工艺设计的椅子饱含中国吉祥意蕴,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2.实用与美观相统一。
现在很多的椅子过度注重文化情调,忽视实用性,使得椅子成为了观赏品、收藏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装饰和功能统一起来,在保证椅子美观的同时让人感到舒适。明式椅子符合了今天非常朴素的人机工学观念,能够达到人体与椅背弯曲的高度契合;同时明式椅子的装饰采用简洁质朴的木质纹理,给人一种亲近感,在现代椅子设计中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3.合理利用新材料。
学会合理利用高科技、新材料,设计出更舒适、轻便、美观的椅子材质是家具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椅子用材讲究、质地优美,像上等的明代椅子采用稀有的黄花梨、紫檀木等作为原料。现在这类木材资源比较稀缺,不可能大量采伐来制作椅子。我们只能通过高新技术将普通材质进行改性等等方式处理;此外,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材料,使得椅子设计有新的特点和形式,如运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做椅面、椅背,使人坐上去很柔软,而且这种椅子轻便易拖动;运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椅子,可以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椅子的内部构造;蓬松舒适的“纸座椅”,材质经过特殊处理,夏天通透凉快。
古代祭祀文化论文篇十七
在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中,教师们所长期普遍使用的模式是文学史的梳理和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史的梳理过程中往往是简单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流程介绍,而很少涉及到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语境、文化传统;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是传统的分析模式———时代背景、作家介绍、主题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这种模式的讲解以简单僵化的套式将千姿百态的文学创作单一化、模式化,轻易地把作品的丰富内容遮蔽和抛弃了,而且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突破这种传统的讲解模式,就必须将古代文学作品还原到其所产生的文化语境之中,在大的文化语境下,阐释每一部文学作品的独特的深刻意义。
一、在时代语境中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
在各时代的文化语境中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比较到位,把握了各个点,但很少在史的联络中把握作品。比如对王实甫《西厢记》的解读,以往关注的是反封建主题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性结尾,但很少有人追问,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故事由悲剧转为喜剧的缘由何在?张生的“始乱终弃”变成崔张“私相结合”又是如何为人所接受的?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有赖于将文学作品还原至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中。“西厢故事”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婚姻习俗、文化传统。元稹的《莺莺传》以唐代文人士子与歌姬的爱恋故事为题材,崔莺莺的自荐枕席、投怀送抱,最后被张生抛弃,时人却赞扬“始乱终弃”是善于补过。崔莺莺对张生用情至深,却落得红颜祸水、天生尤物的评价:“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笑。”(元稹《莺莺传》)而到了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独特的婚姻观念、婚姻习俗,使得崔张二人能够突破传统的门第观念、突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观念,从而成就美满姻缘。金元时期,婚恋中的女性的主体意识加强,女性的贞操观念有所淡化,因此,崔张二人的“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才广为人所接受、传唱。在《钦定重订大金国志》中记载“其婚嫁,富者则以牛马为币。贫者则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听者有未娶欲纳之者,即携而归,其后方具礼偕女来家以告父母。”[1]706贫家的女子有“行歌于途”,寻找如意伴侣的自由。还有“其俗谓男女自媒,胜于纳币而婚者”的情形,即男女有自行择偶、自行婚配的自由。在金代还有“抢婚习俗”的变体,“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私约,至期而窃去者,女愿留则听之。”[2]678正是这种宽松自由的婚姻观念,才有了崔张二人共同反封建礼教的成功。这种主题是由当时文化语境产生出来的。文化语境是理解和阐释文学主题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此,必须注意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握各时代的文化语境,才能更精准地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们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在“图志”背景下阐释文学。
注意在各种文化信息中解读古代文学作品,而不是把古代文学固化为单纯的文字表述。许多学者都把当下的社会称之为“读图时代”“后经典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古代文学的教学尤其遭遇困境。以往经典的文学巨著,已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他们的兴趣更多在新型的传媒之上,网络、图画、影视等等。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各种“图志”———绘画、壁画、石刻、石窟、陶瓷画俑、考古实物———中,创造出“以史带图,以图出史,图史互动”的形象生动的文学史写作形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系列有关“熊图腾”的图像、考古实物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的“鲧禹化熊”“黄帝号有熊氏”“禹会万国以建熊旗”的神话传说提供了生动的实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中描述了禹建熊旗的情形:“禹然后始为之旗号,以辨其左右,思民毋惑。东方之旗以日,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鸟”[2]。这则新发现的文献详尽记载了禹以熊为中正之旗,表明禹与熊的关系;而中国各地有关熊的考古实物的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熊形铜牌、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熊龙、河南禹州禹庙中的大禹化熊图、黄帝故里的熊足大鼎、辽宁建平红山文化遗址的熊头骨、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石雕熊等等———为熊是黄帝、禹的象征性动物提供了形象的说明,而这种“图志”远比文字表述更具形象性说服力。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图志”丰富、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图志中,领略图志背后的深意与真相。
三、在俗文化传统中解读俗文学的创作。
突破传统的雅俗文化界限,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学形态,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学也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学,既有文字记录的书面文学,也有口耳相传的口传文学。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形成了大雅大俗、雅俗共赏、雅俗互动的宏大格局。但从文学创作的源头上看,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文体往往起于俗,成于雅。从文化根源上看,雅是源于俗的。因而,找到雅文学的俗文化根源,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诗经》中的国风,词中的“新声”,“真诗在民间”的观念,都表明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长篇章回小说的创作,在其创作的起始阶段,更是在民间文化的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早期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大都是世代累积型创作,而非文人独立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具代表性,它们的主题、人物、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了几百年的积淀、酝酿,最后在元末明初才被文人整理加工出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奇书”“名著”。在这些作品被文人整理加工之前,在民间广泛流行的是“说话”“杂剧”“传说”“故事”等通俗文艺的表现,在这漫长的酝酿过程中,积淀了浓重的民间文化的特色。“三国故事人物”在民间发酵已久,已经涂抹了鲜明的民间文化的特色,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爱恨喜憎已经表达非常的充分———“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3]可见在民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拥刘贬曹”的特色,《三国演义》小说是对这一民间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强化.“水浒人物故事”同样在民间大众中广泛流传,石头孙立、花和尚、青面兽、武行者、及时雨等形象与故事已深入人心,“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民间已经在这些耳熟能详的题材中寄寓了强烈的感情,这些好汉最终受招安,官封节度使,这就是普通民众的人心所向。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都是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加工出来的,只有从民间文化的立场上,才能更好的解读文本。《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是在民间文化的土壤中塑造出来的,民间文化的特色是善恶分明、好坏凸显,所以三国人物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极致化倾向,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4],人物形象个性异常突出,这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水浒传》中的人物,所谓梁山好汉也是在民间立场塑造出来的,他们不是视金钱如粪土铲奸除恶的江湖侠客,也不是济世救民的英雄豪杰,在梁山好汉身上更具有民间市井的气息———恩怨分明,意气相投,快意恩仇,重情重义,他们聚在一起是义气使然,向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的狂欢式生活,他们是为了“快活”而聚在一起,而非单纯的惩恶扬善、替天行道。因此,《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一类民间性鲜明的文学作品,就不宜用传统的雅文学的标准来衡量其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更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价值标准来评价古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凸显其民间性、大众性特色。文学讲授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应该及时地吸收新的文学研究方法,打破那种单一化的解读模式。
还原文化语境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够把某种文学同当时的某种文化语境联系在一起,从而找到某种文学得以发生的原因,以及某种文学主题出现的根由。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文学解读,往往显得单薄、枯燥、隔膜和言不尽意,原因就在于,离开语境之后,就把文本架空了。某种程度上,讲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像讲一棵离开了土地的树,离开了土地,树也就没有了生命。文化语境会让文学作品丰富起来,深刻起来,“活”起来。只有把古代文学作品还原到文化语境中,才能把握古代文学的精髓,才能真正的阐明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5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