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8:38:06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优质12篇)
时间:2023-12-14 18:38:06     小编:FS文字使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一

一、课前谈话:

学生回答(好)。

师:从左边起第一位同学为1号,向右依次为2号、3号…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号报一下,我对数字很感兴趣,看谁能让我先记住。

学生依次报学号。

师:我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我就是?号了。

二、复习导入:

学生回答,(强调:其它学生要认真倾听,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根据回答中学生报的质数进行提问:它能被谁整除?板书,引导:还有哪位同学的学号也是这种情况,只能被1和这个数本身整除?(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10个左右质数)

三、探索新知

1、总结概念

师:那么这两组数都是什么数呢?请同学们看数学书59页的内容,看谁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学生看书。

师:好了,我看了同学们看书很认真,那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这些数是什么数吗?(指着第一组数)

学生回答质数的概念。(如果不完整,引导: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像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又叫素数)。(教师相应画上椭圆,出示课题:质数。并贴出质数的概念。)

师:那通过看书你知道这些数又是什么数呢?(指着第二组数)

学生回答合数概念。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完整。像这样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教师相应画上椭圆,出示课题:合数。并贴出合数的概念。)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手指课题)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概念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现在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39号,39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所以39是合数。你们也想这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们介绍得对不对。(4、5个同学介绍)还有同学想介绍,那就请同桌两人互相介绍介绍吧!

2、游戏促学:

师:好了,咱们大家的学习兴致可真高!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学号是1——20的同学请注意,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起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一下自己的学号。学号是最小的质数的学生请说一句话!

师: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起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一下自己的学号。最小的合数请说一句话!

师:1——20号的同学,谁一次也没有站起来?你为什么不站呢?

学生回答。

说明:是的,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认识质数表

师:判断一个数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除了根据概念去判断以外,还可以查看质数表。(出示100以内质数表)

师:这是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在这里出现有是100以内的什么数?(质数)没有出现的呢?(合数和1)

师:现在请你将这些质数读一读,然后找出20以内的几个质数,并将它们记住。

学生读背。

师:20以内的质数谁背下来了?

学生回答。

师:你们可真聪明,记得这么快!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判断质数的方法,当我们运用概念判断有困难时,别忘了可以借助质数表。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关于质数和合数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个别的问问从哪查到的)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二

质数和合数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4和2449和791和13(指名回答。)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填写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6、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小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1、想一想

生:质数,合数,0。

2、说一说

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汇报100以内的质数。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5、小练习: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三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问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小*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际准很重要。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那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也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用找质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因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因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的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因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因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因数的,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引出质数的概念。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厂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寺数阳台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91ll

学生独立完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束,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因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子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1、坚持下面各数的因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呢?

(略)。

教学反思: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而这一节课教学使学生感到特别兴奋。

第一、在概念教学中,师生的这种融洽的、和谐的,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让学生在做中学,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

第三、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动手拼一拼、相互商议、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四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第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小组合作表格。

2.学具准备:小字本。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学生动手在小字本上画一画。

生1:能拼成2个,横着和竖着。

生2:不对,横着和竖着是一样的。

师:你拼出的长方形长是几?宽边呢?

生3:长是3,宽是1。拼成3×1的形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填写表格。

正方形个数

拼出长方形的个数

长×宽

3

1

3×1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动手画一画。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并填写表格。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并填写表格。

师:看表格,第三列与第一列有什么关系?

生:3和1是3的因数。……

师:第三列改为正方形个数的因数。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生:刚才四个正方形能排出两个,如果用5个正方形只能排出1个。

师:一个例子就把你们刚才的结论给否定了。多有说服力的反例!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的时候,只能拼一种?(学生思考着,之后,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举例:3,5,11,13,17……

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举例:4、6、8、9、10、12、14、15……

师: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那么,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1:它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

生2:我发现个位上是0、2、5的数,除了2、5,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因为它们除了1和它本身外,最少还有因数2或5。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五

质数和合数

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饿意义,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一、复习

约数的概念,找约数的方法。

二、引入新课

例1写出下面每一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在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

自然数约数

11

21、2

51、5

91、3、9

111、11

121、2、3、4、6、12

171、17

201、2、4、5、10、20

381、2、19、38

451、3、5、9、15、45

(1)找约数

(2)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3)讨论:1是什么数?

最小的质数是几?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分析:怎样去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试一试

第三题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不正确的打错。

四、总结归纳

1、使学生弄清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是不同的概念

五、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还好理解,但当把自然数的另一个分类混合的时候学生的概念就出现了混乱。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光着眼于学生会不会做这些题目,而是应该真正的了解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合数的理由是什么。并懂的与偶数、奇数的分类是不同的理由,也就是两个不能相等的概念。并渗透一种交叉的概念。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六

活动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过程:

出示:大于4的偶数总能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师:谁来读一下。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生读。

师:就这样一句话呀。你读懂了吗?你读懂什麽啦?

生:大于4的偶数能举个例子吗?6、8、10……

奇数:什麽是奇数?

素数(质数):什麽样的数是质数?

师:哦你们是这样理解的。看来质数与约数有直接关系。你从那知道的?

教学反思: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从新闻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活动二: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活动目的: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认识质数

.师:看来你们对这个猜想已经初步理解了,我们能试着写一个符合这个猜想的式子吗。

生:8=3+53、5是奇数吗?是质数吗?

10=11+33、11是奇数吗?是质数吗?

14=7+7同意吗?为什麽?

师:都有兴趣举,拿出本来,看谁举的多。

生:举例。你举了几个。师把最多的式子板书黑板。

师:还有补充吗?

师:我们按照自己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写出了这些式子,是否都符合这个猜想呢?

师:符号右边都是奇数吗?都是质数吗?质数有什麽共同特点?

生: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其他约数的数叫质数。

师:能举出一个质数吗?5是质数,为什麽?17是质数,为什麽?

师:都想举拿出本举看谁举得多?四人交流一下。

师:生汇报。这些数都是质数,到底什麽是质数。板书:质数

2、认识合数。

.师:9这个数为什麽不是质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什麽数。

生:合数,为什么?

师:谁能再举一个合数。什麽是合数?板书:合数。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七

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并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正方体拼组图形中。

1、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小正方体拼组图形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质数个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体,而小正方体是合数个时,哪种表面积最大或最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如何把质数和合数的知识运用到拼组图形中,并能归纳出合数个小正方体拼组成的图形,谁的表面积的大、谁的表面积小。

1、每人20个小正方体。

2、题卡每个小组两张。。

创设问题:

1、师:比一比:老师写出1至20,你们说出1至20,看看谁最快?

课件1出示: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课堂上,我班学生感觉到不太可思议,太简单了,于是高高兴兴的在本子上认真书写,写好后还再高兴中我就提出新的问题!)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这些数的用途吗?

(当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七嘴八舌说出许多这些数在生活中的用途。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中。)

3、问题情境:你能用本学期的知识给这些数分分类吗?

学生很快就把这1至20分好了类:

(1)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2)按约数的个数分: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只有一个约数):1

质数(两个约数):2、3、5、7、11、13、17、19

合数(三个约数):4、6、8、9、10、12、14、15、16、18、20

4、让学生给1至20说出它们的因数:

找出质数的所有因数:

2的因数:1、2

3的因数:1、3

5的因数:1、5

7的因数:1、7

11的因数:1、11

13的因数:1、13

17的因数:1、17

19的因数:1、19

小结: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找出合数的所有因数:

4的因数:1、2、4

6的因数:1、2、3、6

8的因数:1、2、4、8

9的因数:1、3、9

10的因数:1、2、5、10

12的因数:1、2、3、4、6、12

14的因数:1、2、7、14

15的因数:1、3、5、15

16的因数:1、2、4、8、16

18的因数:1、2、3、6、9、18

20的因数:1、2、4、5、10、20

小结: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5、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1)让学生回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长方体:6个面,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长度都相等。

1、问题情境

学生用练习本完成。

(1)12×1×4+1×1×2=50(平方厘米)

(2)6×2×2+6×1×2+2×1×2=40(平方厘米)

看着学生的答题,我试问学生,还有没有算出与这两位同学不一样的表面积?

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没有!

2、分析与探究。

师:那我们一起用小正方体来拼一拼,算一算!

课件出示:12×1×4+1×1×2=50(平方厘米)

6×2×2+6×1×2+2×1×2=40

4×3×2+4×1×2+3×1×2=383×2×4+2×2×2=32

教师小结:通过比较发现,12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四种不同的长方体,体积一样,但表面积各不相同。

3、带问题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交流,我给每个同学20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看看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长方体。并以五人小组合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并填写下表: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八

教学过程:

约数的概念,找约数的方法。

例1写出下面每一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在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

自然数约数

11

21、2

51、5

91、3、9

111、11

121、2、3、4、6、12

171、17

201、2、4、5、10、20

381、2、19、38

451、3、5、9、15、45

(1)找约数

(2)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3)讨论:1是什么数?

最小的质数是几?

最小的合数是几?

1、练一练

第一题,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分析:怎样去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试一试

第三题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不正确的打错。

1、使学生弄清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是不同的概念

反思: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还好理解,但当把自然数的另一个分类混合的时候学生的概念就出现了混乱。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光着眼于学生会不会做这些题目,而是应该真正的了解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合数的理由是什么。并懂的与偶数、奇数的分类是不同的理由,也就是两个不能相等的概念。并渗透一种交叉的概念。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很重要。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约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引出约数的概念。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了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奇数和合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2831537789111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巩固

1、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22935495179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相机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五、布置作业(略)。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十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思考,后展开讨论。

3、动手*作,制质数表。

五、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六、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

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十一

质数和合数

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饿意义,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一、复习

约〔〕数的概念,找约数的方法。

二、引入新课

例1写出下面每一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在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

自然数约数

11

21、2

51、5

91、3、9

111、11

121、2、3、4、6、12

171、17

201、2、4、5、10、20

381、2、19、38

451、3、5、9、15、45

(1)找约数

(2)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3)讨论:1是什么数?

最小的质数是几?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分析:怎样去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试一试

第三题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不正确的打错。

四、总结归纳

1、使学生弄清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是不同的概念

五、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还好理解,但当把自然数的另一个分类混合的时候学生的概念就出现了混乱。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光着眼于学生会不会做这些题目,而是应该真正的了解把自然数分成1、质数、合数的理由是什么。并懂的与偶数、奇数的分类是不同的理由,也就是两个不能相等的概念。并渗透一种交叉的概念。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十二

教材分析:,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能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58页、第59页上半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中的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使学生把握住的根本区别在于:质数,只有1和本身二个约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约数。

教具准备:纸片、投影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学过求过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生:“如果数a能被数b(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师:“谁又能说说每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纸片)时说:“请两名学生分别写出左右两排数的约数。”点两名学生上黑板完成例1。

例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的约数。

1的约数:17的约数:1、7

2的约数:1、28的约数:1、2、4、8

3的约数:1、39的约数:1、3、9

4的约数:1、2、410的约数:1、2、5、10

5的约数:1、511的约数:1、11

6的约数:1、2、3、612的约数:1、2、3、4、6、12

师:“谁能根据这些数的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有一个约数的是:(生)1

有两个约数的是:(生)2、3、5、7、11

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是:(生)4、6、8、9、10、12

请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类,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张贴质数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质数。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数是质数?”

生:“13、17、19、23……”

师:“质数的个数数得完吗?”

生:“数不完,质数的个数有无数个?”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张贴合数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数是合数?”

生:“4、6、8、100……”

师:“合数的个数数得完吗?”

生:“合数的个数数不完,它的个数有无数个。”

师:“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张贴概念)。”

2、教学例2

师:“根据的定义,我们可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请看例题。”

投影: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2229353787

质数有:(生)17、29、37

合数有:(生)22、35、87

师:“根据的定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请某某同学上来找出所有的质数,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学生填完后,师:“请你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1:“17、29、37是质数。因为17只有1和17两个约数,29只有1和29两个约数,37只有1和37两个约数。”

师:“请某某同学上来找出所有的合数,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学生填完后,

师:“请你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2:“22、35、87是合数。因为22除了1和22两个约数外,还有2、11两个约数,35除了1和35两个约数外,还有5、7两个约数,87除了1和87两个约数外,还有3、29两个约数。”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下面请同学在书上第59面完成中间的做一做。”

投影: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9214367

质数:(生)19、43、67

合数:(生)21

请两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分别写出答案,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师:“请同学们做一做,20以内的数中,有哪些数是质数。”

学生自己动手制出20以内质数表。

师:“如果给我们一个数,如87,我们怎样知道这些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是个质数呢?”

生:“我们可以用2、3、5、7、9……去除这个数,如果这个数不能被2、3、5、7、9……这些数整除,就说明这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那么它就是一个质数。”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我们通常可以用2、3、5、7、9、11……这些数除这个数,如果都不能整除,就说明这个数是质数。”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练习,请看屏幕。”

投影:题一

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在指定的圈里。

2737415157698387

质数合数

投影:题二

在自然数1~20中:

奇数有:偶数有:

质数有:合数有:

投影:题三

下面的判断对吗?说出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引导小结,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学习了质数、合数的定义;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学会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的课题就是……(板书课题:)。”

五、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从课本第62面的第1题中的99数中,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自己动手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做完以后与第59面中间的质数表对照一下,看谁能够一气呵成,制出100以内的质数表。我们今天到此为止,下课!”

六、简评。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循循善诱,层层深入。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例1中12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的分类,初步使学生认识到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其次,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这三个概念。再次,教师让学生从例2中渐渐熟悉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完全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573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