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年味范文(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3:18:06
不一样的年味范文(12篇)
时间:2023-12-15 03:18:06     小编:笔砚

对比是一种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事物的异同来突出它们的特点和特色的比较手法。梳理思路是写总结的关键,要有清晰的主线和分支。下面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不一样的年味篇一

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我们家里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我当哥哥了。我在开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年味”。

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小弟弟豆豆也来了,看着我们一起吃饭。餐桌上一阵阵的饭菜香,飘来的是浓浓亲情味,透露的是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幸福的“年味”。

因为有了豆豆,今年的这个春节我无法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旅行。但我和爸爸突发奇想,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寻味之行,去了离杭州较近的绍兴安昌古镇。在那里,我看到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了解了这个千年古镇的民俗和历史文化。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街上,满街晒满了诱人的腊肠和酱货,在阳光的照耀下光泽红亮,喻示着来年更加红红火火。我寻找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年味”。

丁酉年已经离去,戊戌年已经到来。回顾以往的生活,父母和长辈对我的关心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如今,豆豆的到来让我们家里又有了新的生机。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豆豆能茁壮成长,我和他能够一起玩耍、一起走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我也希望自己能学业有成,各方面都有新的进步;我更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始终伴随着我快乐成长。我体会到了一种期盼收获的“年味”。

希望这个春节种种不一样的“年味”能永远伴随着我,我会在今后的日子向着更新、更美的未来出发!

不一样的年味篇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除苏。”在我的印象里,过年都是要放鞭炮的,大的鞭炮声音响,发数多,震撼人心,令人兴奋;小的鞭炮声音也不轻,只是一下声响,也能使人颇有兴趣,在大年三十的半夜12点时,许许多多的鞭炮在不同地方一同响起,点亮小镇的`天空,仿佛一支交响乐队开始强烈的演奏,也像一群凶猛老虎发出怒吼,更是千万个壮汉在咆哮……大大小小的灯笼挂满了树枝,仿佛一团团火焰,为新年着上火红欢乐的色彩。街上的人们来往穿梭,互相分享新年的喜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好像一朵幸福的花儿在绽放。

然而,现在的过年,大街上除了来往的车辆,并没有人在放鞭炮,没有车时的寂静,使人心里感到不安彷徨,我不适应。

我带着疑惑问爸爸,爸爸告诉我:“由于近年来环境不断被人们污染,空气质量逐渐变差,所以国家政府推出禁烟花令。”这下我明白了。

走在大街上,我突然发现往年放完鞭炮后随意丢弃的烟花壳,真的已经全没了影;往年放完鞭炮后,一片乌烟瘴气,如今却是清爽宜人的空气。灯笼的一片红色,人群的一波潮流,街道的一份年味,三者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一片新年的喜悦,充炽着整个小镇。年味反而更浓了。

不一样的年味,一样的新年意蕴。

不一样的年味篇三

以前有一个猛兽叫做“年”。经常去山下欺负老百姓,老百姓知道,要是和他比拼武力是肯定赢不了的,所以只能靠智力,就这样又和猛兽斗争了好几年,后来人们便知道猛兽最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所以百姓们穿上红衣服,点燃火把,燃放鞭炮,“年”果然被吓跑了,而这个习俗也延续了下来。所以直到现在过“年”我们都会穿上红红的衣服,放鞭炮,当然今年是不能放鞭炮的。

往年,我在四川时,吃团圆饭前,我们将水果、鱼肉、糕点之类的摆在门外,祭拜列祖列宗,然后才能吃饭,我的外公外婆总要在厨房忙活一上午,端出来的饭菜真是令我一饱口福,桌上的菜真是丰盛极了,有炸酥肉,有枕头耙儿,烧白……真是样样不少。到了晚上,我们便跑到楼下去放烟花,这跟在连云港真是大有不同,在连云港必须得在海边才能看到烟花鞭炮,可在四川就不一样了,一下楼在红绿灯前,便看见许多人在那里放烟花,再到我妹妹那里去看一看,一上街,便看见那满街的小朋友正聚集在那里,比着谁的烟花时间更长,比谁的鞭炮扔得更远,在那里还有抽奖的游戏,五毛钱抽一次,有钱的奖励,也有的不会中奖。玩够了,我们便回到了外公外婆家,看大人们打麻将,我们便在那里玩游戏,看他们在那里打扑克牌,麻将空了出来,心里很不好受,便争着抢着去打麻将。打完牌我们就去吃宵夜,去吃烧烤,种类可丰富了,有烤青椒,烤豆皮,烤鱼,有烤土豆,烤韭菜,烤茄子……烧烤味道和种类和连云港都大不一样。就这样继续一晚上,家里一直都热闹非凡。

然而,在连云港过年可大有不同。虽然那些饭菜都差不多,但这边的习俗可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在四川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的时候,一碗汤圆在那里等着,我们在连云港就属于北方了,所以北方要吃饺子,所以我去年除夕的时候,就在12点敲钟的.时候,吃下了一个饺子,寓意弯弯顺,在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鱼了,寓意年年有余。在去年我们去了海边放烟花,但是由于今年不给放,所以便听不见噼里啪啦的声音了,今年将要过一个平静的新年。

这连云港和四川的新年真是大有不同啊!

不一样的年味篇四

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我们家里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我当哥哥了。我在开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年味”。

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小弟弟豆豆也来了,看着我们一起吃饭。餐桌上一阵阵的饭菜香,飘来的是浓浓亲情味,透露的是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幸福的“年味”。

因为有了豆豆,今年的这个春节我无法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旅行。但我和爸爸突发奇想,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寻味之行,去了离杭州较近的绍兴安昌古镇。在那里,我看到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了解了这个千年古镇的民俗和历史文化。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街上,满街晒满了诱人的腊肠和酱货,在阳光的照耀下光泽红亮,喻示着来年更加红红火火。我寻找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年味”。

丁酉年已经离去,戊戌年已经到来。回顾以往的生活,父母和长辈对我的关心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如今,豆豆的到来让我们家里又有了新的生机。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豆豆能茁壮成长,我和他能够一起玩耍、一起走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我也希望自己能学业有成,各方面都有新的进步;我更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始终伴随着我快乐成长。我体会到了一种期盼收获的“年味”。

希望这个春节种种不一样的“年味”能永远伴随着我,我会在今后的日子向着更新、更美的未来出发!

不一样的年味篇五

大年初一,也就是公历的二月一日,对我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的生日。在这个喜上加喜的日子,我却感受不到人们说的“喜庆”。

除夕那天,我起得很早,我一边穿衣服,一边幻想着今天会有多热闹,全国人民都在庆祝。这时妈妈进来了,她拿出红包,对我说:“儿子,祝你新年快乐,生日快乐,这是你的红包。”我收下红包,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新年快乐。”一切都与我预想的一样,我又开始幻想起来。

我望了望收来的一大堆红包,心里美滋滋的。上午,我们去买了一个蛋糕,很小,因为我们一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蛋糕。中午吃饺子,当然还有蛋糕了。饺子是当天包的,所以没有做一大桌子菜,只有饺子,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蛋糕。妈妈很幸运地吃到了包着一枚硬币的饺子,我们都替她高兴。吃饭时很安静,没有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话题,有的只是三两句就无法让人添油加醋的话题罢了。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我实在是无聊,所以玩起了手机。爸爸在四点半时去公司了,要到十二点才到家,看来春晚是不能一起看了。

六点半左右,老妈和姐姐起床了。我和姐姐收拾茶几,摆好零食、水果,等待春晚开始。晚饭就不吃了,饿了就吃点水果。姐姐躺倒沙发上继续睡觉,妈妈和我玩着手机。

春晚终于开始了,我叫醒姐姐,一起看春晚。看了几个节目,我就看不下去了,干脆回到屋里玩手机,一直玩到了十二点。到了十二点,我出来,向妈妈和姐姐又说了一遍“新年快乐”,这时爸爸也回来了。

年是热闹的,欢乐的,但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是特殊的。我会一直记住这个特殊的春节。

不一样的年味篇六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过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都在忙,亲戚们根本没有时间聚在一起。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可是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么回事,总觉得春节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

我经常想:“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再过几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的除夕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与父母去姥姥家,我的亲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起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与收获。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大家一个个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时还有人在楼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兴地架起麻将桌,玩起了麻将。输钱赢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边玩着麻将,一边谈论。我们小孩打开电视,所有的节目都与过年有关,越发让我感到了浓重的年味。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我们下楼去放鞭炮,楼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们的与别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给亲友发短信,打电话祝福,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不一样的年味篇七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旅行来到了美丽的新加坡,也因此过了一个不同往常的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

新加坡拥有独特的年的风俗,新加坡人不像中国人,过年要参加打年糕、贴春联、拜年等活动,而是去商场购物,买些过年的物品。

晚上,我们还来到了小吃街,准备品尝美味诱人的石锅鱼。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座位,赶快坐了下来,紧接着,点完菜单后,一道又一道诱人的美味佳肴便端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肉来,一口咬了进去。“嗯!真好吃!”我大声叫道。另外几个小伙伴听了后,也夹起一块来,咬了进去,吃完后,他们两个人也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于是,我们三人开启了美食争夺战。一眨眼的功夫,一盘菜就被解决了。接着一盘又一盘菜都被我们给抢光了,大人们都被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等到最美味的佳肴石锅鱼闪亮“登场”时,我们已经肚皮圆圆的了,再也吃不动了。于是,最后这盘超级美味只好留给大人们解决了。

新加坡的年真是让人难忘啊!

不一样的年味篇八

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我的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这忙碌的一天,这忙碌的一年都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等待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不一样的年味篇九

“晓雅!包饺子啦!”一听见妈妈的'声音,我马上出了房门,跑到妈妈那边。我不会包饺子,但我会包包子,每一次包好,都会得到大家的表扬,因为我包的像模像样的。

妈妈说,这包出来的包子一定是幸福的味道,爷爷种的菜,妈妈剁的馅,外婆酿的酒,我包的包子。所以,我那时非常期待我包的包子。

我先将饺子皮摊在我干净的手上,饺子皮很冰,摸起来很薄,很光滑。我拿起勺子刀了一点馅,没想到,就闻到了肉香,是那种耐人寻味的,是那种久久不能忘怀的。然后我在手指上沾了一点水,抹在了饺子皮的外围,妈妈说,这样才可以包得住。最关键的一不到了――包成形。这一步是最难的,也关系到了包子的“卖相”。我想,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我沉思了许久,终于想到了办法。我想:“先把饺子皮的上下左右四个角程‘v’字形捏住,这样,包子的头就可以做的均匀一些,然后再两角相邻的地方再做一个‘v’字形,再向中间捏,则成了一个包子。我以此做了好几个,我越来越熟练。做着做着,皮就没有了,我意犹未尽,感觉刚开始一样,真期待下一次。

看着辛辛苦苦做的包子,有看了看妈妈,她笑了,那笑是欣慰的,是感动的。于是,我迫不及待马上煮给了妈妈吃,她赞不绝口。

我想这就是年味吧――幸福的味道!

不一样的年味篇十

年,也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到了这个节日,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每家每户在过年的时候门口总会贴着对联,在家中的窗户上,人们往往会贴倒着的福字。看到这你可能奇怪了,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其实是因为“倒”谐音“到”,福字倒贴寓意着福到了。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节日的欢乐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满足了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也是个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元在异乡的人们便会重回故乡,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年夜饭要从几天前就开始准备,种类丰富,包括饺子、年糕、小果子、鱼等等,其中最作文主要的.便是饺子了。饺子形状像是一个弯弯的月牙,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的,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

年文化丰富多彩,到我们不要忘记,这些都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使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不一样的年味篇十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朝王安石用短短几句话就描写了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每当年味越来越浓时,我也盼望着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到了,我早早地起了床,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这天,我不用写作业了。妈妈要我贴。

春联。

了。妈妈拿出春联让我区分上下联,这可难不倒我,我看了下便准确地贴出了春联,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才满门。贴完后,妈妈对我说:“你今年就要中考了,望你考一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让家里出一个才子,来贡献社会,报效祖国。”我行了个军礼说:“保证完成任务!”

时间流逝,欢乐声中爸爸的年夜饭做好了。哇,满满一大桌,从地上走的,到水里游的,应有尽有,真丰富啊!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入座。爸爸大声地宣布:“团圆饭开始啦!”我们全家人围到饭桌前准备开动。我心里嘀咕着:怎么只呼一声,没听到鞭炮响呢,以前年年都会放鞭炮的啊?但疑问很快被菜香淹没了。抄起筷子正准备开动时,妹妹扯了我一下,悄悄对我说:“哥哥,我们还没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祝福的呢!””哦!“于是,我连忙站起来,端起盛满饮料的杯子,说道:“在新的一年里,我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happynewyear!”说完后,爷爷竖起大拇指,爸爸他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在这交杯声、笑声、祝福声和浓浓的年味中,我们吃完了年夜饭。

天渐渐暗了下来,爸爸把泡好的茶端了过来,我们全家人一起围在火炉旁。妈妈说:“今年我们一起看春晚喜迎新年!”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说:“好!”于是,我们一边吃零食一边享受着春晚节目带来的快乐,感受着小品带来的趣味,歌舞带来的舒适,京剧让我怀古,科技表演让我赏今……转眼夜深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长大了,今年由我来搬烟花。”爸爸却说到:“最近颁布了‘禁燃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减少pm2。5的排放,守护蓝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家取消放烟花的习惯,环保迎新年。”我突然醒悟,难怪在吃团圆饭时,爸爸没放鞭炮,也没见到爸爸带我去买烟花呢。今年的烟花声比往年少了很多,清净了很多呢!原来是为了环保……虽然不能放烟花了,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热情,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我们一起倒数“5、4、3、2、1,新年快乐,耶!”迎接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保护环境。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去迎接那蓝天、碧草、红花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这不一样的年味中,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庆祝中国年!同时也在新年的钟声里,在这浓浓的年味中迎接更美好更环保的未来!

不一样的年味篇十二

不同年代的不同时候,每一代人体味到的年味是不一样的。

比如想我妈妈的那一个时代,虽然他们的压岁钱必须上交,可是他们却依旧十分开心:因为他们可以干他们在过年以前不能做的一些不可以干的事情。

女孩们会围在一起踢毽子、跳皮筋等等她们家长不让她们平时做的事;男孩们汇聚在一起点烟花、放爆竹,或者出去踢球、疯玩一顿。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否则,在后面你再想玩,家长可就不再让他们玩了。

我们现在虽然和以前不一样了,可是也是和以前大体相同的。我们都希望着过年,都期盼着在过年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干一些在平时不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压岁钱,以及可以享受现在的各种科技的便利。

在今天年味的体味又提升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和家庭一起其乐融融。有一些常年在外工作、无法回家的人,他们会利用现在的科技,让千里迢迢的家感觉就近在咫尺。在视频电话中,给家人送上一个祝福,让远在他方的人在过年的时候也有在家的感觉。

中国的春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类大“迁徙”,今年交通部统计的春运的人次是在四十天达到三十亿人次,路程总里程数相当于与从地球到了火星一趟。有网友调侃道:“中国的春运相当于中国全国迁徙了两次有多。”在这么庞大的数字后面是全中国人对家的一颗满怀思念的心,以及和对家的热忱。

今天科技让回家跟加便于回家,让人们不在像以前在过年的时候无法回家。这就是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

我相信,在未来,那时的年味绝对和今天非同昔比。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606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