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包含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还可以设计适当的评价方式。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经验,希望能给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学画侧面人,表现侧面人的动态。
渗透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
2、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提示。
一、观察挂图,欣赏作品。
1、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画面上的人物是正面还是侧面?
二、引导幼儿观察、操作与思考。
2、正面人的手在身体的两边,侧面人的手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3、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出前后呢?先画手还是先画身体?引导幼儿操作尝试,分辨前后。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请你把刚才看到的侧面动作画下来。
2、思考画面安排,以人物的多少决定大小,鼓励幼儿把人物画大些。
3、运用不同的方法画侧面人,边画边思考各部位的前后关系。
四、引导评价。
请你来模仿一下画面的动作。
2、一只手在身体的前面,另一只手在身体的后面。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二
1、了解并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关注和关心残疾人的情感,愿意主动帮助他们。
图片、手帕、耳机、橡皮泥等。相关视频。
一、谈话,导入。
教师: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你能用眼睛看到什么?用耳朵听到什么?
二、观看视频,了解残疾人生活。
(通过多媒体展示法以及游戏中的亲身体验,来使幼儿获得对特殊人群的认识)。
1、播放视频,初步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
提问:他们怎么了?他们生活有什么困难?
小结:他们的身体有缺陷,生活不方便。
2、感受残疾小朋友的困难。
(1)闭上眼睛去拿东西。
(2)一只手进行活动。
(3)带上耳机与他人交流。
提问:刚才感觉怎么样?
3、讨论:怎样才能让残疾人更方便?遇到有困难的人可以怎样帮助他?(此环节发展了幼儿的同情及移情能力开始解决难点)。
小结: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们时,应该主动帮助他们。提醒人们不挡住盲道。
三、情感提升。
(难点突破,通过幼儿实际行动来表达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心)。
教师:这些人可以和我们做朋友吗?你想怎样和他们做朋友?
小结:这些人因为身体的原因生活的不容易,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可以制作一些礼物送给他们,与他们做朋友。
延伸活动:美劳区提供材料供幼儿制作爱心卡。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年人的特点,知道应该关心尊敬老年人。
2、理解儿歌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活动准备:
1、拐棍小伙伴儿歌磁带、录音机。
2、老年人用的拐棍一把。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拿出拐棍,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过谁使用过它?
教师模仿老年人使用拐棍的样子走几步路,问幼儿:“为什么老年人要用拐棍呢?引导幼儿从生理上了解老年人的特点,知道有些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身体有病,要使用拐棍帮助走路。
教师:如果你遇到一个走路不方便的老爷爷,他又没带拐棍,你能想出好办法帮助他吗?
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小拐棍,教师将手搭在幼儿肩上,模仿小拐棍走路的样子。
2、学习儿歌《拐棍小伙伴》,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朗读儿歌《拐棍小伙伴》,并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和情绪。
教师:老爷爷开始为什么害怕?后来老爷爷心情怎样?
引导幼儿体验老爷爷有小拐棍前后的心理变化。
教师:猜猜老爷爷到家后会对小拐棍说什么?小拐棍会对老爷爷说什么?小拐棍帮助老爷爷以后,心情怎么样?教师播放儿歌录音,全班幼儿便跟着学儿歌边表演。
3、谈谈怎样关心尊敬老人?
教师:你家里有老人吗?他们是谁?
教师:你觉得老人经常会遇到什么困难?你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启发幼儿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谈谈如何帮助爷爷奶奶,引导幼儿理解,对老人的关心和尊敬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
教师:如果看到你不认识的老人有困难,你会帮助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年人生活的不易,知道了怎样照顾老年人,相信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我班的43名幼儿,有6个孩子对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在读儿歌的过程种,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要特别关注这几名幼儿,平时要多与他们沟通,并取得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园一致,共同促进这几个孩子的发展。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五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熊追逐小伙伴》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区域追逐打闹是危险的行为,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活动场地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
2、在上课和游戏中,正确引导幼儿分清追逐打闹危险的场所和安全的场所。提高日常生活的`安全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新学期,幼儿从中班升入大班,升级的快乐与自豪,面对焕然一新的环境,孩子就像进入了童话乐园,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让他们兴奋得欢呼雀跃,追逐打闹,甚至是小小恶作剧都是他们自我快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是大班的幼儿,安全意识有了,自我保护能力强了,但对事情后果的预测能力还不够完善,更无法预见到教室有限的空间和桌椅玩具以及幼儿园活动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新学期对他们最常见的追逐打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开学安全第一课我设计了《小熊追逐小伙伴》,相信这生动的安全第一课能给孩子一个幸福、健康、安全的一学年。
1、动画故事、儿歌朗诵。
2、幼儿有一定的安全知识,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事情。
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活动场所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
教育幼儿能分清在教室、和活动场所危险的区域和安全的区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可爱的小熊也上大班了,我们来看看他到了漂亮的教室在干什么?"1、欣赏动画故事"小熊追逐小伙伴"。
2、提问:小熊做了一件什么事?他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追逐?(帮助幼儿理解教室里东西很多,追逐很危险,抢东西是错误行为)3、引导幼儿欣赏根据故事创编的诗歌"不在教室里追逐",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4、游戏:数一数。帮助幼儿正确判断危险、安全的追逐玩耍的场所。提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请幼儿轮流当"安全小卫士",通过管理和被管理,让幼儿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六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伴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片的乐趣。
一、竞猜引入,初步感受。
1、引言:同学们喜欢作游戏吗?
2、我们现存就来玩一个《猜伙伴》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好伙伴,现存请把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情况写在卡片上,写完后交给老师。注意,在写的时候可要保守秘密?千万不要说出他(她)的名字,老师会抽10张卡片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猜伙伴)。
3、现在,和你们喜欢的小伙伴手拉手坐在一起,让我们看看谁是你的好伙伴。
4、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和小伙伴》(贴出“伙伴”卡片)。
二、通过游戏,加深体验。
1、照镜子游戏。
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现在老师要看看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好朋友。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假设镜子里的人是你的好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做表情。(喜、怒、哀、乐,让学生对着镜子做表情)。
提问:做完了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我发现了我笑,镜子里的朋友也笑,我哭,它也哭……)。
(我知道了我对朋友好,它也会对我好,我对它有礼貌,它也会对我有礼貌……)。
老师:请同学们放下镜子。现在我建议大家给我们的好朋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好吗?(生做动作)。
2、玩游戏《木头人》。
师生共同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
三、通过对比,加深感受。
老师:1同学们玩得开心吗?(开心。)。
2可是“淘气”玩得开心吗?
(出示图片:淘气平常爱捉弄、欺负小朋友,下课后没有同学喜欢跟他一起玩,他自己一个人在操场上无聊地走着。)。
3为什么“淘气”不开心呢?
4为什么淘气没有人跟他玩呢?
5假如“淘气”是你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淘气呢?
四、老师总结通过“淘气”的事,我们知道伙伴之间就要互相帮助、互相礼让。
1、教师能性整体上对活动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幼儿能从活动中感受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指导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2、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解决,巧妙的激发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幼儿对比中了解发现了加深了对伙伴相处的方法。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教学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儿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活动反思:
圆锥是小学阶段新接触的'一个几何形体,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基础上学生所要学习的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物体。首先让学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让学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推导出公式,再尝试计算有关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接着利用课件演示一个圆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圆柱的三分之二。通过这两种形式,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就很清楚了。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八
活动由来:
近阶段,“上小学”成了我们大班孩子共同的热点话题,经常会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有关上小学的内容,我意识到:上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围绕上小学展开深入与全面的探究,使幼儿在期待上小学的情况下主动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从这点出发,我开展了《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大家以后所要上的小学并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还准备搬家,因此逐渐萌发出要制作“毕业纪念册”来记住伙伴、方便同伴的联系的愿望。而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本次活动就是源于为制作毕业纪念册而引发的。
本次活动让幼儿统计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动中孩子们已收集了每个幼儿的基本情况并做记录,但有些孩子很快便发现这些原始资料多而杂不便记忆和记录,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统计解决这一问题。在统计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图画、文字、数字等符号进行记录,通过孩子们间的协商、分工、合作完成统计。由于原始资料较多加之我班幼儿对统计接触不多,故此活动将是对孩子合作能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
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可能有争论、有矛盾,更有不足的地方,但站在孩子的发展角度,我更多的.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孩子们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这才是我密切关注的问题。
目的要求:
1、通过统计伙伴的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2、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材料准备:
1、笔、难度不同的三种统计表等各若干。
2、黑板、幼儿生日、楼层、家庭成员等情况的分类记录表各一份。
3、知识准备:初步了解自己和伙伴的生日等情况,并进行初级分类记录。
指导过程:
一、出示分类记录表,激发幼儿讨论。
1、提出问题:
“上一次小朋友一起想办法完成了这三张记录表,从记录表上可以知道小伙伴的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
“有些小朋友又发现了新问题?”“他们想知道每个月一共有多少人过生日?可以用什么办法?”
2、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何统计?”
(引发幼儿思考:楼层、人口也能这样统计吗?)。
二、幼儿自主选择图表完成统计。
(一)出示材料,鼓励幼儿自主选择。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种表格”
(二)幼儿自主结伴统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合理的使用或设计统计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三、分组验证。
(一)提出要求:
1、在小组中可先自由验证,再推选出两位代表完成小组统计表供伙伴共同验证。
2、知道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方法。
(二)幼儿分组验证。
活动延伸:
展示分类记录表与小组统计表让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发现新问题。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伴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片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竞猜引入,初步感受。
1、引言:同学们喜欢作游戏吗?
2、我们现存就来玩一个《猜伙伴》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好伙伴,现存请把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情况写在卡片上,写完后交给老师。注意,在写的时候可要保守秘密?千万不要说出他(她)的名字,老师会抽10张卡片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猜伙伴)。
3、现在,和你们喜欢的'小伙伴手拉手坐在一起,让我们看看谁是你的好伙伴。
4、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和小伙伴》(贴出“伙伴”卡片)。
二、通过游戏,加深体验。
1、照镜子游戏。
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现在老师要看看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好朋友。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假设镜子里的人是你的好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做表情。(喜、怒、哀、乐,让学生对着镜子做表情)。
提问:做完了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我发现了我笑,镜子里的朋友也笑,我哭,它也哭……)。
(我知道了我对朋友好,它也会对我好,我对它有礼貌,它也会对我有礼貌……)。
老师:请同学们放下镜子。现在我建议大家给我们的好朋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好吗?(生做动作)。
2、玩游戏《木头人》。
师生共同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
三、通过对比,加深感受。
老师:1同学们玩得开心吗?(开心。)。
2可是“淘气”玩得开心吗?
(出示图片:淘气平常爱捉弄、欺负小朋友,下课后没有同学喜欢跟他一起玩,他自己一个人在操场上无聊地走着。)。
3为什么“淘气”不开心呢?
4为什么淘气没有人跟他玩呢?
5假如“淘气”是你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淘气呢?
四、老师总结通过“淘气”的事,我们知道伙伴之间就要互相帮助、互相礼让。
设计评析:
1、教师能性整体上对活动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幼儿能从活动中感受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指导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2、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解决,巧妙的激发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幼儿对比中了解发现了加深了对伙伴相处的方法。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
2、理解诗歌内容,懂得伙伴的重要性。
3、能模仿诗歌的句式介绍自己的`伙伴。
4、认读重点字词:伙伴、手套、孤单。
1、经验准备。对“伙伴”的含义有初步了解,有自己要好的伙伴。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教学读本4-2,大字卡第2张;单只手套,单只鞋子的图片若干。
幼儿用材料:幼儿读本4-2人手一册。
出示单只手套,单只鞋子的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它们的颜色和样式将手套或鞋子配成一对,引出诗歌。
教师:一样的两只鞋或两只手套放在一起,它们就是一对好伙伴。这里有一首诗歌,名字叫作《伙伴》,一起来欣赏吧。
集体欣赏,理解诗歌内容。
1、翻开教学读本,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诗歌,幼儿欣赏。
3、阅读诗歌第2-3段,采用上述提问方式,鼓励幼儿自由讲述诗歌中手套、宝宝的伙伴,并随机出示大字卡“手套”“孤单”,带领幼儿认读。
教师:手套有伙伴吗?宝宝有伙伴吗?怎样才能与别人做好伙伴呢?
小结:每个人都离不开伙伴,我们要学会与伙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珍惜自己的伙伴。
朗读诗歌,尝试用诗歌句式介绍自己的伙伴。
1.幼儿人手一册幼儿读本,教师带领幼儿看图朗读诗歌。
2.玩游戏“找朋友”。在班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找到手与伙伴一起用“……和……是对好伙伴”的句式说一说。
教师和幼儿共同整理物品,自然结束活动。
诗歌:伙伴。
鞋子和鞋子,是对好伙伴。
丢了一只,另一只就没法穿。
手套和手套,是对好伙伴。
掉了一只,另一只就很孤单。
宝宝和宝宝,是对好伙伴。
走了一个,另一个就会想念。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一
1、能在比较观察不同的基础上列出6的组成、加减算式。
2、初步理解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书写数字6。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挂图:六个小朋友在做运动,其中一个戴帽子的5歌不戴的;2个女孩4个男孩;3个跳绳的3个踢球的。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在分类的。基础上学习6的组成和加减。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挂途中小朋友的不同。
(2)启发幼儿根据小朋友的不同特点给小朋友分分组,将分组结果记录下了。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总结整理出6的分合式。
(4)引导幼儿理解等量关系。根据需要可进行以下提问:6分成两个部分数,有几种分法?这两个部分数,每一个数和总数6比,谁大?谁小?为什么这两个部分数比总数6小呢?6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几?1和5,3和3,这两组数谁多?谁小呢?为什么一样多?引导幼儿理解一个数无论怎样分,分出来的两个数较小数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总数不变。
2、请幼儿根据挂图中小朋友的三个不同特征,写出三组6的加减算式。
3、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进一步掌握互换、互补关系。
4、指导幼儿书写数字6。
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是让幼儿在唱唱、看看、说说、玩玩中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并乐意、大胆地和别人交朋友。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唱唱环节中,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边唱一边和自己的好朋友手拉着手坐做位置上,有的两三个人拉在一起的,有五六个人拉在一起的,也有的小朋友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在这环节中孩子就充分体会到了朋友多的乐趣。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以及表达自己交了好朋友的心情时,小朋友都能用“我的好朋友是……”“交了好朋友,我的心情很……”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但在第二环节观看视频中,小朋友们能够发现做的不对,不好的地方,但也许由于语言的贫乏及语言组织能力的不足,小朋友们能发现,却说不清楚或说的不完整,表达还很不足,出现了“这里……这里不对。”“抢,不对。”等这样简单而模糊不清的句式。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二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很多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究其原因: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一如经典动画《猫和老鼠》,故事基本是以强者的无疾而终,弱者的春风得意作为结局,但在人物形象、表情夸张的辅助背景下,矛盾冲突的化解过程中,幼儿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出人意料中又合乎情理,再加上画面线条简单,色彩丰富,符合幼儿的思维,因此成为孩子们钟爱的文学作品之一。
《喜羊羊与灰太狼》虽广受幼儿喜爱,但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基本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状态,缺乏交流、思考、表达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了解其爱好心理和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紧随幼儿的脚步引导并帮助幼儿领会甚至创设动画片主人公悲喜情节的过程,感知或幽默或深刻的精彩语言,分辨事物的真善美,是与非,当属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选择《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创编篇《青青草原好伙伴》作为本次活动主题,也源于它是幼儿关注的兴趣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范围,容易唤起幼儿的。表达、表现欲望;在设计组织教学时,我力求将美术、儿童文学、音乐三个课程领域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幼儿在想象表达、体验创造的快乐中保证和实现活动目标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把此次活动设计为三个课时,目标分别为:
第一课时:
1、创编较完整的故事。
2、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进步。
3、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
第二课时:
1、能根据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特征探索表演方式。
2、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和交流的快乐。
第三课时:
1、尝试用无字绘本的形式来表现创编的故事内容。
2、体验创造表达的快乐。
第一课时。
美羊羊、喜羊羊、懒羊羊、红太狼、灰太狼图片及相关人物形象的头饰、道具。
录音机。
1、师逐一出示相关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后,戴头饰进行角色解说。
幼儿甲:大家好,我是可爱的美羊羊!这是我最爱吃的冰激凌蛋糕。
幼儿乙:大家好,我是聪明的喜羊羊!我正在踢足球,这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幼儿丙:大家好,我是懒羊羊,我来到青青草原的美丽花园,准备和蜻蜓做游戏。
2、鼓励幼儿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
师:当大家正在享受青青草原美好时光的时候,对面森林里的红太狼又在逼老公抓羊了,她会怎样对灰太狼说呢?师出示红太狼图片,幼儿回答后师鼓励幼儿尝试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语气后说一说。
2、每组幼儿互相讲,互相听,选出一个编得好的故事结尾准备表达。
甲组:灰太狼发明一种围绕中心旋转的棒棒糖,羊们只要看到这个棒棒糖,他们的眼睛就会被转晕。在灰太狼家里,费羊羊用村长发明的神奇药水救了他们。
乙组:灰太狼在棒棒堂上涂了药水,羊们只要碰到就会昏倒。在灰太狼准备将羊拖回家时,被羊们的好伙伴蜜蜂群知道了,他们在路上用蜂针蛰跑了灰太狼,又用蜂针医好了羊们。
丙组:灰太狼发明一种有神奇光芒的棒棒糖,羊们只要被这种彩色光芒照射到,就会睡着。在灰太狼家里,小灰灰按了棒棒糖的清醒键,大家醒来后,喜羊羊用妙计保护羊们回到羊村。
教师协助幼儿完整地表述故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情境表演。
六、师小结。在《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的主题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
绘本是一门叙事的艺术,通常是以美好的图像(由线条、形状、色彩等要素组成)和声音(朗读时天然的韵律与节奏)牵引孩子们进入他们的童话世界里。传统的绘本阅读教学一般都以故事为基点,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再设计与故事情境相关的角色表演活动或延伸活动,把学习重点放在幼儿认知、品格教育等功能上。“一千个孩子就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本节活动课中,通过让幼儿自己认真观察图片和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自由构思,孩子们在创作的热情中成为叙事的主体。我发现,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有容乃大,灵感火花尽情迸发,教师反而可以轻松地成为退居幕后的观众。19世纪的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孩童是成人之父”,作为幼教工作者,蹲下身子,以孩子的视野看待世界,再以谦卑温和的姿态跟孩子共读绘本,在与他们分享绘本、体验快乐时,我们亦会收获一朵又一朵惊喜的浪花!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
1、幼儿能初步掌握今天所学的童谣:大家都是中国人。过程与方法:
2、通过儿歌学习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3、幼儿能活动中获得快乐,加强其对童谣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知道自己是一位中国小公民,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文中提到的各地方语言特色、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各地相对应的语言特色与民族特色。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相关活动图片。2、儿歌所用的音乐cd。3、若干个民族的传统服饰。4、各地方言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民族服装展示。
1、教师出示资料(民族服装)照片。师:你们知道这些是那些民族的穿的衣服吗?知道这些那个地方的人穿的吗?(教师组织幼儿开始讨论)。
2、教师小结:
(二)童谣学习:
1、教师播放音乐,先给唱一遍童谣:
东是人,西是人,来来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们俺们山东人,俄伲俄伲苏州人,
噢们噢们香港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长袍的西藏人,
外地人,本地人,亲亲热热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
2、教师开始和小朋友们一块唱这首好听的童谣。
3、在幼儿基本熟练以后,教师请若干幼儿给其他的表演一下,以带动其他幼儿更好的来学习这个童谣。
六、活动总结:
教师在活动结束以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其获得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唱这首童谣。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不挑食的宝宝》,熟悉儿歌的内容。
2、认识各种平时吃的菜都有哪些。
3、知道吃饭不能挑食,各种菜都有营养,都应该吃。
4、懂得为自己选择营养丰富的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各种食物都有丰富的营养,都应该吃,做不挑食的宝宝。
教学难点:食物的合理搭配,食物的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不挑食的宝宝》。
2、小盘子若干。
3、各种食物的小模型,如青菜、茄子、番茄、萝卜、鱼、肉块等。
【活动过程】。
一、学念儿歌《不挑食的宝宝》。
首先让幼儿翻开幼儿教书,教幼儿朗诵儿歌《不挑食的宝宝》,带领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二、说一说:吃菜。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最爱吃什么菜呀?
小朋友a:我最喜欢吃鱼。
小朋友b:我最喜欢吃鸡腿。
小朋友c:我最喜欢吃鸡蛋。
小朋友d:我喜欢…………。
师:能不能只吃自己最喜欢的菜而不吃其他菜?为什么?
引导幼儿:如果只吃自己喜欢吃的,剩下那些不喜欢吃的谁来吃呀?那不吃的是不是很浪费呢?所以小朋友们吃菜不能挑食,如果挑食就会营养不良,各种都有丰富的营养,所以都应该该吃,要像小宝宝那样,吃饭从不挑食,这样才健健康康的成长,聪明伶俐人人爱。
三、做一做:丰盛的午餐。
1、请幼儿自己做饭,挑选有营养的食物放在小盘子里。
2、请幼儿说说自己做的午餐有哪些菜,教师介绍这些菜的营养。
3、请幼儿互相交流,说说其他幼儿做的午餐都有哪些菜,好不好?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除了午餐要吃得营养,早餐和晚餐也同样要吃得营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
今天活动室除了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宝宝们跟老师念“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起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念。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给客人老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夜晚。
1、太阳和月亮都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说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做着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一起做游戏吧。接着播放音乐《摇蓝曲》,并说月亮出来了)。
2、再次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哇天亮了,太阳又出来了,宝贝们,我们一起去外面做游戏吧。
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小花睡着了,
小树醒来了,小草睡着了,
小朋友醒来了,小朋友睡着了,
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四
主题目标:
1、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
2、懂得并尝试分享、助人、谦让。
主题内容:
周一:语言《草莓甜蜜蜜》(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二:科学《上面和下面》。
周三:语言《最要好的朋友》(脱班)。
周四:美术《我的好朋友》(指导实习生上课)。
周五:区域活动。
科学:上面和下面。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学习以客体(物)为中心区分上、下。
3、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环境,;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自己的下面有什么。
(2)游戏“看谁躲得快”:幼儿听教师的口令“椅子上”、“地毯上”、“桌子下”等,马上躲到相应地点。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3)游戏“谁最快”。
(4)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和玩法:游戏开始,教师分别说出在幼儿上面或下面的物体,幼儿根据物体的方位做动作表示,(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上面,幼儿就把双手举高;教师说的物体如在幼儿下面,幼儿就做蹲下的动作)比一比谁能按照教师的指令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5)幼儿游戏几次。
2、幼儿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1)小动物捉迷藏。出示小动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把小动物放到活动室某物的上面或下面,或者在架子的上、中、下分别放上小动物,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找到后告诉大家“xx就藏在xx下面(上面、中间)。”
(2)游戏“藏一藏”: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个地方把小动物放好。然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小动物放在哪里,请其他小朋友去找一找。学会说“我的xx在xx下面(上面)”、“我的xx下面(上面)找到了xx”。
3、操作活动,翻开《小朋友的书。数学》第7页“送好朋友回家”,让幼儿练习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中、下。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五
教育目标:
1、初步尝试说唱结合的演唱方式。
2、体验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
一、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那我们来玩一个“敲门”的.游戏好不好?(好)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游戏中的爸爸、妈妈和我(不断更换角色)。
2、“娃娃家”当做是家;首先,由妈妈在门外,爸爸和我在家里,听到敲门声(请幼儿学学敲门的声音)其他的幼儿一起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再次更换角色,爸爸在外面,妈妈和我在家里,听到敲门声,其他幼儿一起说:“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游戏反复进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说歌词,进而理解歌词)。
二、学唱歌曲。
2、再次放录音:引导幼儿听一听这首歌曲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再放一遍录音,听一听歌曲的旋律。
3、提问:这首好听的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这首歌曲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同?(让幼儿知道这首歌中有唱得部分有说的部分,是受说唱结合的曲子)。
4、教师弹唱歌曲,用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结合的形式教唱。
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演唱歌曲。
6、幼儿分组演唱歌曲,“说”和“唱”分别协调演唱《亲亲热热在一起》。
三、欣赏主题版面中布置的“亲密一家人”照片,请幼儿向小朋友介绍照片中的内容,回味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延伸:让歌词进行创编,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外婆在家里,总想外公来敲门”等等。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节音乐活动相对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歌词太长、太多,小班孩子在一节活动中完成比较困难,所以,在开始部分我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活动,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可以在下面的教唱部分中让孩子尽快的理解歌词。在与幼儿一起欣赏“亲密一家人”主题版面中,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谈话中,体验到了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的辛苦,知道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时很幸福的。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六
执教者修改意见:
活动内容:艺美:亲亲热热一家人。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自己的家人的一些特点,如脸型、发型、穿着等。
2、尝试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一些特征,提高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蜡笔。
活动重点(难点):在画好画的基础上涂色,根据不同的人物涂上不同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学会观察。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全家福照片,让幼儿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哪些地方是你喜欢的。如发型、脸型、穿着等方面。
2、说一说觉得自己长得像谁?为什么?
3、告诉大家你自己的一些特征,如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的头发……。
二、出示范画,幼儿尝试作画。
2、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自己的全家福呢?
3、幼儿尝试画一画自己的全家福。画自己的爸爸、自己的妈妈还有自己,一共三个人。在作画时可以加一些动作,如妈妈的手是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的等等。
4、根据自己家庭的不同特征,画一画不同的全家福。
三、涂色、展评。
1、把画好的全家福进行涂色,根据不同的人物涂上不同的颜色。尽量涂得好看些。
2、把画好的画进行展评,比一比谁画的画最漂亮,把它展示出来。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认识海马,了解海马爸爸“生孩子”的有趣故事。
2、通过观察图片、欣赏歌曲和交流活动,感知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和体验动物间的感情。
3、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时也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经验。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有关动物亲子关爱的资料。《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海马。
教师:像马不是马,名字里有马,不在陆地跑,专在海里游。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二、欣赏故事《海马爸爸》,初步了解海马爸爸养育小海马的趣事。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关于海马的画面,启发幼儿自己看图讲述换面内容。
教师:画面上有谁?你知道小海马是爸爸生的还是妈妈生的?
教师讲述故事《海马爸爸》,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小海马是谁生的'?海马爸爸和妈妈又是怎样养育他们的孩子的?
三、交流关于动物亲情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并介绍海洋里的鱼类的亲情之间以及企鹅等动物爱护自己宝宝的表现。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动物是怎样爱护自己的小宝宝的?
四、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教师:小乌鸦是怎样关爱妈妈的?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和爸爸妈妈特别亲吗?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演唱歌曲。
教师小结: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和妈妈用各种方式爱护自己的孩子,孩子呢也很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
六、音乐游戏《袋鼠》。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开展音乐游戏《袋鼠》,进一步感知体验动物间的家庭亲情。
活动反思:
这节音乐活动相对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歌词太长、太多,小班孩子在一节活动中完成比较困难,所以,在开始部分我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活动,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可以在下面的教唱部分中让孩子尽快的理解歌词。在与幼儿一起欣赏“亲密一家人”主题版面中,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谈话中,体验到了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的辛苦,知道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时很幸福的。
我的好伙伴大班教案篇十八
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愿意常事歌表演。
3、体验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感。
准备:
音乐磁带;已学过儿歌《敲门》。
过程:
(一)感受歌曲的韵律节奏。
1、幼儿一起有节奏地念儿歌,感受歌曲的韵律。
2、引导幼儿倾听音带,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学唱歌曲。
1、边弹琴边范唱歌曲。
2、带领幼儿学唱,提醒幼儿富有韵律感地念白。
3、启发幼儿唱出期盼爸爸、妈妈回家的感觉。
4、和幼儿一起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念白处表现出激动、快乐的情绪。
(三)尝试歌表演。
1、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2、启发幼儿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来替换相应歌词,进行表演,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外婆在家里,总想外公来敲门”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7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