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10:03:0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大全(14篇)
时间:2023-12-15 10:03:03     小编:FS文字使者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教案撰写的要点和方法,对于教师提高编写水平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发展幼儿操作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蛋糕、各种几何图形、四等分图片。

2、学具:没组放有小蛋糕、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熊分蛋糕,引起幼儿学习四等分的兴趣。

师:小熊要把蛋糕分乘一样大的四部分,该怎样分呢?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等分。

请幼儿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教师小结使幼儿明白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叫四等分。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二)图形等分。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几何图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四等分呢?”引导幼儿把几何图形四等分。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分法。

3、教师总结几何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对四等分的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比较大小。

师:等分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谁大谁小?

启发幼儿观察比较等分前后图形大小的变化。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判断游戏。

教师出示等分、不等分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观察是不是四等分,为什么?

在判断游戏中巩固幼儿对四等分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等分后的图形再四等分呢?

本次活动在等分游戏中结束。

教学反思:

理解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二

秋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观察秋天的田野,天空。为美术课《秋天的大地》做准备。谁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不知那个孩子发现了一只蛐蛐!整个班的孩子们立刻炸了锅似的兴奋。我一看他们对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就决定开展一次活动引导孩子探索昆虫世界的秘密,让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和人们的关系。让孩子们更直接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培养孩子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和与同伴的分享交流让孩子了解昆虫基本特征。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

3、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4、能用操作材料制作瓢虫,体验制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让孩子了解昆虫基本特征,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难点:分辨益虫、害虫。

昆虫图片(电子图片若干,纸质小图片若干)、视频、制作瓢虫的材料若干(每人一份)。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

1、教师念谜语:

小小虫,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

一对翅膀薄又明,两只眼睛亮晶晶,飞低飞高报阴晴,飞来飞去捉害虫。(蜻蜓)。

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2、师:原来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些昆虫。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二、观看昆虫图片,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昆虫世界可神奇了。老师知道同学们爱看小动物,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

1、(1)、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

(2)、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3)、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它们共同的名称叫什么?教师随机画出昆虫特征图。

(4)、还知道哪些昆虫?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幼儿介绍哪一种,就请他拿出这种昆虫的图片。)。

三、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师: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叫做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叫做害虫。板书。

2、师: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2)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可以为人制造食物和用品,例如蜜蜂、桑蚕、柞蚕等;有的益虫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害虫,例如蜻蜓、七星瓢虫、金小蜂等。

3、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昆虫吗?他们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幼儿分类。

四、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师: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小结: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五、活动延伸《制作瓢虫》。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制作瓢虫的材料,现在我们来做一只美丽的瓢虫吧。(教师巡回指导)。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孩子在课堂上看见书本上和我提供的各类昆虫作品,每个人都非常开心。这节课我先通过谜语激发孩子兴趣,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接着让孩子们通过看形态各异的虫子图片而喜爱上漂亮的虫子,了解到昆虫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常见的昆虫进行益虫和害虫的分辨,让大家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朋友。最后通过制作各种瓢虫感受制作的快乐!

在构思这堂课的内容过程中,导入部分感觉比较难,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这个问题一直困饶着我。本想找个昆虫方面的动画片段,通过欣赏导入到新课中。结果这样理想的动画片没找到。如果直接叫孩子说说自己熟悉的昆虫,显得有些简单。于是我就通过谜语的形式导入了新课,效果还不错!

昆虫是孩子们在大自然最常见的生物。孩子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孩子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因此课堂上的气氛一直是活跃的,孩子举手也很积极,很愿意表述,展示自己。另外我注重了以孩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能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关爱、激励、宽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保持高涨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活动,他们了解了大量的昆虫的相关知识,他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参与热情。

但是在进行第二部分教学时,我是一张一张的播放昆虫图片。这样孩子们不是很容易能发现这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听课老师建议我先一张张播放然后把这些图片汇总成一张大图片,更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听课老师的意见让我发现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还不够细致和认真。如果再次上这堂课,我一定要重新设计所展示的图片,力求做到更好!

通过《昆虫大聚会》一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利用各种游戏、猜谜语、看视频等方式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从而,更高的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我们在教学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从而,调动和激发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发展幼儿操作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蛋糕、各种几何图形、四等分图片。

2、学具:没组放有小蛋糕、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熊分蛋糕,引起幼儿学习四等分的兴趣。

师:小熊要把蛋糕分乘一样大的四部分,该怎样分呢?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等分。

请幼儿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教师小结使幼儿明白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叫四等分。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二)图形等分。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几何图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四等分呢?”引导幼儿把几何图形四等分。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分法。

3、教师总结几何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对四等分的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比较大小。

师:等分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谁大谁小?

启发幼儿观察比较等分前后图形大小的变化。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判断游戏。

教师出示等分、不等分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观察是不是四等分,为什么?

在判断游戏中巩固幼儿对四等分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等分后的图形再四等分呢?

本次活动在等分游戏中结束。学习四等分。

课后反思:

《四等分》这节活动课是接着《二等分》而设计的,孩子们在对二等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提出四等分,他们就迅速的回答出来:将一样东西平均分给四个(份)就是四等分。对于他们的这样回答我非常满意,这也就自然的导入了我的这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将一个正方形四等分呢?孩子们都互相讨论着,最后由每一组选一个代表上来将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画下来。

结果孩子们又画出了两种方法:对边和对角分。后面的圆形和长方形也就自然的有了方法四等分了。

可是到了将三角形四等分的时候,小朋友就有点不清楚了。小朋友们还是将其对边分,经过我们大家的实验发现是不对的,待我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法后,他们也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因为这也涉及到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上幼儿大概能理解意思我就没有再继续讲解了。只要幼儿明白了四等分的定义和会将简单的物体以及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四等分就可以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四

1、幼儿正确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并能找出用来表示其数量的数字。

2、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将数字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

4、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好玩和有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幼儿正确的进行点数、排序,并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幼儿能准确的数出物品的数量,并快速的按物找数,按数取物。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上面粘贴各种水果)。

3、挂图两张,数字卡片一套。

4、音乐《小司机》。

学具:

1、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2、小玩具若干。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教师:小猫家盖了新房子,今天它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30。

教师:现在我们来清点人数。(教师指幼儿,幼儿边拍手边数数)。

3、律动《小司机》。

教师:我们开着小汽车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猫在门上挂上了漂亮的气球。

(1)看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挂的?(大小、颜色)。

教师:在门口还摆上了漂亮的花。

(2)花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摆的?(高矮、颜色)。

教师:这儿还有几盆没摆好,请小朋友帮助小猫摆好好吗?接下来该怎么摆?(叫个别幼儿摆)。

2、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幼儿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小猫家的墙上还挂了许多画。

(1)看看画有什么?数数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叫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出示数字,验证幼儿的答案。

3、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并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

教师:小猫还准备了许多玩具要和小朋友玩,现在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卡片上是3,就拿出3个玩具,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1)教师说,幼儿操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小结操作情况。

4、出示图片,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5、说一说、数一数、找一找。

(1)三角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2)圆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正方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6、出示图片,巩固复习。

7、给数字排队。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提出希望。

2、律动《小司机》。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学习加减法对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个别现象,在区域中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多练习。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我明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寓教于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五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1、蜡光纸: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红豆仁、红枣、黄豆仁。

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狐狸大婶来了,不安好心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

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

(2)师生共同探讨,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师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给幼儿看,教师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中心对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据操作情况加以验证,让幼儿进一步明白。

(3)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已分出来的一米和原来的图形比(出示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图形的多少?(一半)。

4、解决新问题。

分实物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帮助熊哥俩分面包、分点心,熊妈妈心里可高兴了,熊妈妈现在准备煮八宝粥给小朋友吃,可是熊妈妈说八宝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帮助熊妈妈分配料好吗?“(好)那我们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红枣4颗、花生米2粒、红豆仁2粒、黄豆仁2粒,下面请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把篮子里的配料分在两个盘子里,分的时候要注意两份一样多。

教师提供配料,幼儿讨论操作,分好后教师集体提问:”小朋友,你们盘子里红枣多少颗?花生米有几粒?红豆仁有几粒?黄豆仁有几粒?好,小朋友真聪明,都分对了!

5、结束部分:

教师:好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帮助熊哥俩把不同形状的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会了熊哥俩二等分的知识,熊哥俩为了谢谢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六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

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讨论用线来玩游戏。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鲜花铺、服装铺、日用品架(餐具)、食品架(薯片)、课件、图书架。

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

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八

1、能用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选标记。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黄色小蘑菇、红色大蘑菇、黄色和红色标记、大小标记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3、标记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蘑菇的大小和颜色。

师:(出示红、黄蘑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两个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不一样)。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标记)。

师:(出示标记)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标记吗?现在请小朋友来给蘑菇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什么颜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颜色的标记。

二、比较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

师:(出示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这两个图形宝宝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一句好听的话?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图形宝宝,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和你们图形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找好了把他们贴在黑板上介绍你找的是什么?

四、师总结:这个长方形宝宝找到了大的蓝的长方形标记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活动反思:

依据《纲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并利用操作、探索、观察这三种不可分割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教师还让幼儿通过探索获得感知经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积极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活动还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由浅入深的引导幼儿去学习、游戏,孩子们对本节活动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玩中、在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九

设计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进行10以内物体数数的时候,能够正确点数排列成一排的物体,他们运用的点数方法常常是从左往右逐一点数的方法。在点数排列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或者不规则排列的物体时,有的孩子常常点数无序,出现重复和漏数的现象。让孩子学会有序的数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克服重复和漏数的现象,能够提高幼儿数数的准确性,帮助他们积累数数经验,因此我选择了“不受物体排列的影响,巩固10以内的数数”作为本次活动内容。幼儿是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因此本次活动我以班级文化“品爱”为出发点,在区域游戏中开设“爱心餐厅”为中心,开始从数邀请卡上的点数找爱心座位、到帮爱心餐厅选货、送货、验货三个具体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过程,最后到游戏爱心分享结束,整个活动以数数为主,使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和建构数数经验,内化数概念。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的影响,巩固10以内的数数。

2、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验数数的乐趣,分享爱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不同排列的各种花纹的一次性盘子、碗、杯子若干,花篮两个,辅助物(水彩笔、双面胶、夹子、贴纸等);三个有盘子、碗、杯子标记的货架。

活动过程:

一、游戏:爱心座位,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这里来做游戏,看看我们坐的椅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观察座位上有什么不同,(座位上贴有卡片,卡片上有数字、5、6、7、8、9、10,这些数字叫座位号,座位上还有什么呢?图形标记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今天的座位它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爱心座位,每一组图形都是不一样的,有三角形,这一组就叫三角形组、有正方形,这一组就叫正方形组,有圆形,这一组就叫圆形组,今天的座位不是随便坐的,要想参加游戏活动,要凭我手里的邀请卡,才能坐到爱心座位,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邀请,你拿到邀请卡以后,一定要看仔细,先看清楚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娃娃都排成了各种形状,然后再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就找几号图形座位,要想出好的方法才能数的又快又对,(如有7个圆形就找座位上有数字7的圆形卡坐下)。看哪位小朋友又快又准确的找到爱心座位第一个对号入坐。

2、幼儿相互交流,请两幼儿和大家分享数数的方法。

师:你数得这么快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幼儿1:找到第一个图形,从它开始数。就不会数错了。数到这个图形还要数吗?不要了。幼儿2:你是怎么数的呢?用手按住一个图形,从它开始数。

师小结:原来我们在数的时候可以看找到一个点,从它开始有顺序地数,知道数到哪里,有头有尾,这样就不会数错了。还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形,从它开始数,不能漏数、不重复数,就会数正确了。好,大家的爱心座位都找好了,爱心游戏开始了。

二、游戏:小小快递员。

1、爱心餐厅:看订单、选货。

(2)出示订货单,共同讲解订单,我需要的东西都写在纸上,这张纸就叫订单,订单上画了盘子,旁边为什么还有数字和花纹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是什么意思呢?经过讨论,让幼儿知道:原来看订单选购货物,先看需要什么货物,如:先看盘子,然后看数字,还要看花纹,需要几个什么花纹的盘子?如:订单上需要有10朵花的碗,9只苹果的杯子,8个蘑菇的盘子。

(3)我们每个快递员座位下小篮子都有一份订货单,请你根据订单上的要求,选好货物,放在篮子里。(幼儿人手一份订单,一个篮子,幼儿根据订单上的要求,从桌子上取相应的`盘子、碗、杯子,尝试用多种方法来数这些货物,选好货物放进篮子里,教师观察幼儿的好方法。)。

(4)你选好货物了吗?用了什么好方法,和你身边的朋友说一说?(幼儿相互交流),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什么方法,(幼儿介绍订单上的货物)。

小结:为了帮我们记住从哪里数起,可以找特别的花纹开始数,没有特别的花纹时,可以用手捏住或按住一个图形,从它开始数。

2、送货。

将选好的货物轻轻放到相应的货物架上,归类。

3、验货。

盘子,碗,杯子都选好了,但是我还不知道这些货物是不是和订单上一样呢?相互验货:。

(1)圆形组的快递员去验收正方形组数一数是不是杯子上的花纹都是9只苹果?

(2)正方形组快递员去验收三角形组数一数碗上都是10朵花吗?

(3)三角形组的快递员去验收圆形组数一数盘子上是不是都是8个蘑菇的盘子呢?

教师小结:想要数清楚圆圆的盘子、碗、杯子的话,先找到一个花纹,从它开始数,或者从它旁边的花纹开始数,不能重复,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数正确了。找到这个花纹的方法真多呀,可以用眼睛来找找有没有特别的花纹,从它开始数;没有特别花纹的时候可以用手按住一个花纹,从它开始数;这样就不容易数错,还特别快呢!

三、爱心花篮:运用做标记的方法数花篮上的图案。

2、请两位幼儿一起上来数。

(1)两个爱心花篮旁边贴的小白兔是一样大的,颜色也一样,从哪里开始数呢?到底是哪一个呢?箩筐里还有许多小工具(教师提供笔、夹子、贴纸等辅助物品),你需要可以请它帮帮忙。

(2)同伴合作,花篮很大,一个人用手按根本按不住,数不过来,怎么办?可以请一个朋友来帮忙,合作。(集体检验)。

四:游戏:找朋友。

我宣布,爱心餐厅开张了,开心吗?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跳起来吧!

《找朋友》游戏,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把座位卡贴在胸前戴上,等会跳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胸卡上相同数量的抱在一起。再次游戏找相同标记的手拉手跳个舞游戏。

五:爱心分享:爱心大餐送给客人老师。

结束:小小快递员选好的货物和爱心花篮送到班上的爱心餐厅里。

活动反思: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之一。新《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幼儿教育与游戏的关系,在科学领域中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美食城为主题,通过找座位、小小快递员、选货物、送货物、跳集体舞等情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把教学目标寓于游戏之中,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和探索空间,使幼儿的思想、行为、活动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同时结合启发性、开放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按意愿操作材料、自由结伴交流。

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人人参与动手操作,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思考、探索,初步积累关于10以内数量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巩固感知10以内数量关系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在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我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感知数量到数物匹配到相等数量的围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关系。而且在活动材料的提供及活动的组织上能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按能力随意愿选择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整个活动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操作与交流的动静交替。充分尊重幼儿学习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十

1、复习7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2、认识数字8,初步理解8的实际意义。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感知8以内的数。

数字和图片、圆点的对应。

1、《去郊游》音乐,《8的形成》ppt课件。

2、每个座位上贴上1—7的数字。每人一张圆形卡片(上有不等数量星星、小红花的原型卡片)。

3、圆点为5—8的蘑菇若干,上粘有数字5—8的小筐4个,小篮子每人一个。

一、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入场)。

二、复习7以内的数量。

1、游戏:找座位游戏规则: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个?那我要去找数字几呢?(七个小星星就去找7号座位)请你数数你的卡片上有几个小星星或小红花就去找几号座位,好吗?)。

2、指导幼儿数数量找座位。

3、找到座位后,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互相检查。

(此环节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活动中的对号入座也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复习7以内数物的对应)。

三、学习活动:出示ppt,认识数字8。

1、复习7以内的数量。

请幼儿观看课件:请幼儿点数情景图中出现的事物,说一说用数字几来表示。

2、认识数字8,理解8的实际意义。

a)操作课件:师:嗡嗡嗡!飞来了一群小蜜蜂,我们数一数有几只?(7只)瞧!又飞来1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8只)原来有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

b)师:现在一共师8只蜜蜂,用数字8来表示。8像什么?

操作课件:依次出现8多花,8只皮球、8个苹果等等,请幼儿点数。

小结啊:8能表示任何数量是8的物品。

(此环节为新授知识,在复习7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数字8,了解8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采蘑菇。

1、请幼儿采8只蘑菇。(巩固数量8)(师:老师发现这里有很多的蘑菇,我们去采蘑菇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因为这里的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蘑菇,所以我们不能都捡走,要给它们留一些。那我们采几只呢?采8只,每个小朋友采8只蘑菇。)。

2、蘑菇分类。(根据小蘑菇上的圆点数量分类,同等数量的放在一起。)(此环节为练习对8的`数与物的对应,复习5—8数字与圆点的匹配。)。

3、请个别幼儿检查,复习巩固8以内数量。

五、活动结束:今天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蘑菇,我们回家做蘑菇汤吧!幼儿排队随教师出活动室。

反思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从幼儿实际出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使孩子们学得快乐,我们教得也轻松。同时,在活动中适当的表扬、及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我觉得是每个活动必不可少的。每个活动过后,总有不足之处,而此次活动的最大不足就是细节考虑不够到位,如导入的律动不熟练,没有充分让幼儿体会到郊游的快乐气氛;量词的运用反复变换,易使幼儿混乱;在游戏分蘑菇时语言的组织不够准确,致使幼儿不清楚是不是要把小篮子里的蘑菇都分掉等。细节决定成败,以后我会多关注细节,让教学更有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2.激发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发现、乐于表达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蓝和小黄》。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与小朋友们打招呼,播放课件《小蓝和小黄》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小绿是谁?从哪里来的?

3.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小蓝和小黄融合变成绿)。

二、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1.老师进行配色活动。

2.操作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播放课件第三部分:蓝色和黄色融合变成绿)教师示范用记录卡记录。

4.绿色真漂亮,让你们想到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三、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探索红和蓝会变出什么颜色?

(1)出示课件第四部分:小红出现,

(2)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3)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4)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5)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五部分:红色和蓝色融合变成紫色)。

(6)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

2.探索红和黄会变出什么颜色?并记录。

(1)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2)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四、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播放课件第七部分。

五、到室外找颜色我们去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活动反思:

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不足:

1.材料投放要充足。活动过程中,由于用蜡笔和用颜料玩色时间不同,玩色用的塑料小杯很快就用完了,幸好阿姨进来帮忙,才使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2.整节活动对幼儿的提问较少,针对性较欠,在科学的中小结部分比较重要,在教学活动中也漏掉了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与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恰到其分的指导,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参与教学,融入孩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十二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至关重要。接下来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为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与反思《对对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期虽然具备了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潜能,但最终语言发展的水平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应用。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课件ppt。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一:

提问二:

提问三: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对对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来;自.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

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活动延伸:

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室外游戏――春风吹。

(1)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个人。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对五以内的数字复习,激发了幼儿扩展的兴趣,颜色不一的魔术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好奇心,从颜色到大小不同的变化,能更直观体验数值的守恒,整个活动体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发现,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从大小,颜色,空间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有些幼儿会中途失去耐心和兴趣,另外,整个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双双对对含反思篇十四

1.感知红、黄、绿三种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508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