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10:39:09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2-15 10:39:09     小编:ZS文王

读后感是对于书籍反映的社会、人生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读后感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书中的情感和层次,进行准确的观点阐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迪。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一

读之前听说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本来我对魔幻现实主义毫无概念,但在看完前面几段以后马上懂了。

从未想过魔幻现实主义是如此神奇,不是简单的架空和虚幻世界,而是与现实世界有那么一点联系却又更神话的表现。

老实说,这不是一本不好读的书,且不说它特殊的叙事方式,单是一代代重复交织的人名就很难让人一口气读到底,一开始我几乎每隔几段就要往回翻,看看霍·阿卡蒂奥·布恩蒂亚和霍·阿卡蒂奥究竟谁是父亲谁是儿子。可是耐着性子看下去没几章后,就会发现是否分清人名并不重要,因为决定人物的不是姓名而是性格和经历。(当然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最好的办法还是一边看一边画一张人物关系图谱。可在公众号回复“人物”获得图谱)。

这部小说大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部分摘自【百年孤独】百度百科词条整理而来)。

小镇马孔多(其实暗喻的是拉美地区)由布恩迪亚一家人带领人们建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老布恩迪亚热衷于研究炼金术和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与吉普赛人梅尔吉亚德斯建立了友谊。

小镇马孔多是宁静的,宁静小镇每年最热闹的时候是吉普赛人巡游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总能给马孔多带来新鲜的发明,带来新鲜的物品,带来魔幻而且科学的知识,得以让马孔多的人们在创世之初时,也能够对世界有所认识,不至于只能用手指指点点。

这些新奇让马孔多逐渐变得繁荣热闹,但是和繁荣一起来到的还有政府,主教和殖民者,政府带来了无尽的战争,教堂带来了思想的分裂,殖民者们则带来了充满工业化气息和种植园气息的香蕉公司。这所有到来的一切都和那初次开到马孔多的黄色火车一样,必将带来无数的变化和灾难。最终有一天,3000名马孔多人被射杀在了火车站台上,那个曾经给他们带来繁荣和先进的火车站台,终究还是带来了不幸和灾难。

也是从这一天起,马孔多开始下大雨,连绵不断的大雨,数年不停,马孔多的一切都无法正常运行,这让香蕉公司撤离,这也让马孔多从繁荣热闹变得衰败。

而布恩迪亚一家人的命运似乎和马孔多紧紧相连,阿尔卡蒂奥在朋友的鼓动下放弃和镇长女儿结婚而参加革命军,在沿海地区四处转战,死里逃生升为上校,成为革命军的领袖。

荒诞的是布恩迪亚上校在革命军最占优势的时候选择了和谈,放弃了战争不问世事,将自己关在梅尔吉亚德斯曾经住过的小屋中不分日夜的打造小金鱼,家族中的其他亲人也都沉迷于自己奇特的工作中,有的人沉迷修理门板,有的人沉迷织寿衣,有人沉迷于洗澡。

总之用老祖母乌尔苏拉的话说就是一家人中没有一个正常人。

也就是这样马孔多逐渐衰落,外来者们相继离开,马孔多只剩下布恩迪亚家族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的最后一个孤独的后代,在无尽的孤独中读懂了梅尔吉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死去,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啃食。”最终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一并在蚂蚁的啃食下消逝,也被人们忘记。永远在历史中享受孤寂。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过有些书评说,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不要读百年孤独,年轻人看了可能会绝望。因为里面描述的是一种宿命论,性格决定命运,注定孤独的性格不管重来多少次,该跌倒的还是会跌到,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

仔细读一读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更加增添了宿命的色彩。小说开头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时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小说的最后却是“这个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在马尔克斯看来,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庞大的轮回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其实自始至终都无法和这个世界产生任何联系,我们一无所有地到来又一无所有地离开,其间制造过的所有辉煌其实都从未真正属于自己。当一切都成为泡影,竟然只有孤独是永恒的。

老祖宗早就说过,盛极必衰,没有一种繁荣是可以持久的。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淡的疤,当然也没有不会死的人。自然规律就是从无到有,然后再归于无。世间万物没有一个能逃脱出这个规律,这就是道。

《百年孤独》这部伟大的作品告诉我们,孤独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是身体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摆脱孤独,而是学会与它和平相处,只有那样,你才会明白你其实一无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

也许伟大的作品本应该如此,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阅历,让我们看到极致的孤独之后不再因为自己的一点无助感而顾影自怜,让我们看到生死的边界之后更加珍惜生命。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百年孤独》其实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因为它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魔力。

最后,模仿作品的开头写下这篇读后感的结尾吧——。

“多年以后,当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泪流满面时,我将会回想起从书架的角落里取出《百年孤独》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二

《百年孤独》,真是一本好书,当我决心要写这本书时,我竟不知道我的文字够不够分量去评价它。自己不是一名专业的文学评论者,不过作为一名学生,一位读者,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真不错。借鉴一位网友的话,读外国名著,翻译者很关键,而我好像是恰恰读了一本不错的译版,整本书从头至尾,就像是作者的经历过的生活,虽然是第三人称写的,但还是有一种真实而奇特的感觉。

说实话,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翻开第一页,看到第一段文字,脑子里顿时一片发麻,虽然开始是一段优美的环境描写,但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绕来绕去的语言,感觉这本书一定很难读。后来我发现,书真的不好读,可是我居然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完了全书。读完全本,合上书,再看看书的封页,“百年孤独”四个大字,顿时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惆怅与失落感涌遍全身,这可能就是整本书的伟大之处吧,让人从书中感受到现实。

偶尔在另一本书中看到了作者的简介,我感到大为震惊,原来作者和中国还有一段崎岖历史。在1990年,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到访过中国,然而看到了当时中国随处可见的盗版作品,愤怒至极,并表示他死后150年内不授权中国出版他的作品。20xx年,马尔克斯再次到访中国进行两个月的考察,并在20xx,中国才终于获得《百年孤独》的出版授权。看来《百年孤独》在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不过这些丝毫不能影响一本著作的质量,相反,这段崎岖的历史更给了《百年孤独》这本神秘著作,更加丰富的神秘色彩。

《百年孤独》,全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历史,从定居马孔多,到全镇消失在大风中;从第一代人的探索与衰败,到后来六代人的奋进与颓废;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到后来变成一个复杂奇特的“人群聚集地”,整个家族与村落的发展,细腻的与整个世界的变化结合到一起,既是对孤独的诠释与理解,又是对当时世界的映照与感触。全书充分发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魅力,既像是对一个家族的真实描写,又如同一个神话故事,书中语言巧妙,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故事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但在传奇中不失真实感,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让情节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在看似普通的家族发展过程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点点侵来的孤独之感。直到读完全书的最后一刻,一种强大而又莫名的感觉出现,于是自己终于明白了,这就是孤独,这就是百年孤独的灵魂所在。

不过说实在的,读这本书真的需要强大的想象力和耐心,因为作为一本大书,语言说不上优美,结构说不上巧妙,而却又最能吸引人的,就是故事看似平常却有极大吸引力的情节,一个家族的一个个小故事,一章一章,好像平平淡淡,但就是这种平淡让读者能真正进入到书中,直到读完,才发现原来家族变化了这么多啊。可又是这种看似平淡的描写,要求读者有足够的耐心,又因为这是一本外国名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最头疼的就是相似甚至重复的人名了,再加上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强大的想象力与耐心,真的很难把全书读完。可这又正是一本著作的伟大之处,只有读完了全书,书中的灵魂才会一下子贯穿读者全身,让读者感受到书中浓烈的精神。

值得庆幸的是,我确实把书读完了,我确实没有半途而废,所以我能看到了如此震撼的故事,如此伟大的著作。今天我又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又再次认真的看了看极富震撼力的文字――《百年孤独》!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三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百年孤独》的问世,为马尔克斯赢得了世界各方的声誉,马尔克斯也因该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梦幻般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与争斗”而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悟到,作家在讲述这个家族七代人所经历的神话般的故事时,也着力描述了马贡多的兴盛衰败,它浓缩了哥伦比亚的百年沧桑,也蕴涵了拉美人民在内忧外患下所受的屈辱与苦难。而作者正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括弄的正确途径。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得让你觉得害怕,那种孤独令你无所适从。

孤独是《百年孤独》的母题,也是这部小说悲剧精神的核心,在小说中,孤独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成为了人类一整生存状态,是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特质来反映的。孤独是《百年孤独》无所不在的影子,它附着在每个人的身上,笼罩着小镇马贡多,与之相随的是对宿命的恐惧,对生存的绝望。布恩地亚家族延续了100多年,虽然这个家族的成员们孤独的缘由却不尽相同,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中,并在其中终其一生。虽然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世,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庭成员中没有情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与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没有人关心身外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何忙碌。他们在忙碌中体味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最后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

作者在表达这种孤独的思想时,并非是一味的消沉,他在剖析孤独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智的民族反省。孤独意味着封闭,封闭意味着愚昧的到来,而愚昧的民族必然灭亡。作者以冷静的眼光、犀利的笔触剖析了因长期愚昧封闭而造成的迷信、落后、狭隘的民族心理。而这些狭隘的愚昧观念则会成为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障碍。从这种百年的家族孤独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这只是一个家族的孤独,如果这种孤独、这种人们之间的漠不关心,演绎成一个人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麻木,那这必将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群体性;人又是独立的个体,孤独是存在于灵魂深处的,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冷静,善思,让我们浮躁的心有一份清凉。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孤独,把它的麻木不仁从孤独的本质中剔除出去,充分把孤独有益的一面发掘出来,让孤独成为我们净化心灵、反省吾身的利器!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

《百年孤独》中充斥着神话与幻想,这些与现实相结合,营造出既魔幻又现实的小说境界。在这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印第安传说,东方阿拉伯民间故事和《圣经》经典,进一步加强了本书的神秘气氛。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马贡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挪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

书中花了较多笔墨叙述的人物是次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他步哥哥的后尘,成人后与庇拉尔。特尔内拉苟合,留下一个儿子,仍被送回家族,命名为奥雷里亚诺。何塞。差不多同一时期,他和一位叫做蕾梅黛丝的女孩发生了一段爱情。书中被描述得几近完美的是马空多里正(相当于镇长一职)堂阿波利纳尔。摩斯科特的小女儿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自从第一眼见到年仅9岁的她,便无法遏制地爱上了她,以至于他上门提亲的时候,里正家里炸开了锅,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家里总共七个女儿,奥雷里亚诺居然会无视其余六位待字闺中的姐姐们的存在,单单看上还没有发育的最小的妹妹。表面看上去懵懂不谙世事的蕾梅黛丝,成为青春少女后嫁给奥雷里亚诺,她很快适应了一家的女主人的生活。她为人敦厚善良,孝敬长辈,善待刁钻的大姑。她将私生子小奥雷里亚诺视为几出,她无微不至地照料被绑在栗树下、精神失常的的公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样一位几乎没有瑕疵的完美女性,命运却是那样悲惨,死于乌尔苏拉的过失中。后者本想毒死情敌丽贝卡,却鬼使神差让蕾梅黛丝丧生,同时丧生的还有腹中的一对双胞胎。乌尔苏拉一辈子生活在内疚中,她将侄子奥雷里亚诺。何塞抚养成人。痛失爱妻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在紧接下来的战乱期间,与保守党的代表――他的岳父堂阿波利纳尔。摩斯科特产生分歧,投身自由党。

又一个表现手法是象征的运用,《百年孤独》中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且有意义的,应该就是关于不眠症的描写。马贡多全体居民在建村后不久都传染上一种不眠症。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人会失去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例如他们在牛身上贴标签道:“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这类例子书中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人类对历史的遗忘,形成了悲剧的`轮回,生存的麻木,人类也只有牢记历史与现实,才能在反思中前进。

另外,作家还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6]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贡多的初创时期。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

《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拉美文学风。马尔克斯也因这部作品走向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成为拉美小说界的“掌门人”。评论界称赞《百年孤独》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四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唯一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归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五

读之前听说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本来我对魔幻现实主义毫无概念,但在看完前面几段以后马上懂了。

鬼魂的存在、磁铁夸张强大的吸力、黄蝴蝶、神父的浮空术、抓住床单升天的俏姑娘雷麦黛丝、双胞胎的通灵、自己流动的血、下了四年的雨、家里的东西会自己动、被暴风卷走仿佛从未存在过的马孔多小镇……。

从未想过魔幻现实主义是如此神奇,不是简单的架空和虚幻世界,而是与现实世界有那么一点联系却又更神话的表现。

老实说,这不是一本不好读的书,且不说它特殊的叙事方式,单是一代代重复交织的人名就很难让人一口气读到底,一开始我几乎每隔几段就要往回翻,看看霍·阿卡蒂奥·布恩蒂亚和霍·阿卡蒂奥究竟谁是父亲谁是儿子。可是耐着性子看下去没几章后,就会发现是否分清人名并不重要,因为决定人物的不是姓名而是性格和经历。(当然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最好的办法还是一边看一边画一张人物关系图谱。可在公众号回复“人物”获得图谱)。

这部小说大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部分摘自【百年孤独】百度百科词条整理而来)。

小镇马孔多(其实暗喻的是拉美地区)由布恩迪亚一家人带领人们建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老布恩迪亚热衷于研究炼金术和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与吉普赛人梅尔吉亚德斯建立了友谊。

小镇马孔多是宁静的,宁静小镇每年最热闹的时候是吉普赛人巡游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总能给马孔多带来新鲜的发明,带来新鲜的物品,带来魔幻而且科学的知识,得以让马孔多的人们在创世之初时,也能够对世界有所认识,不至于只能用手指指点点。

这些新奇让马孔多逐渐变得繁荣热闹,但是和繁荣一起来到的还有政府,主教和殖民者,政府带来了无尽的战争,教堂带来了思想的分裂,殖民者们则带来了充满工业化气息和种植园气息的香蕉公司。这所有到来的一切都和那初次开到马孔多的黄色火车一样,必将带来无数的变化和灾难。最终有一天,3000名马孔多人被射杀在了火车站台上,那个曾经给他们带来繁荣和先进的火车站台,终究还是带来了不幸和灾难。

也是从这一天起,马孔多开始下大雨,连绵不断的大雨,数年不停,马孔多的一切都无法正常运行,这让香蕉公司撤离,这也让马孔多从繁荣热闹变得衰败。

而布恩迪亚一家人的命运似乎和马孔多紧紧相连,阿尔卡蒂奥在朋友的鼓动下放弃和镇长女儿结婚而参加革命军,在沿海地区四处转战,死里逃生升为上校,成为革命军的领袖。

荒诞的是布恩迪亚上校在革命军最占优势的时候选择了和谈,放弃了战争不问世事,将自己关在梅尔吉亚德斯曾经住过的小屋中不分日夜的打造小金鱼,家族中的其他亲人也都沉迷于自己奇特的工作中,有的人沉迷修理门板,有的人沉迷织寿衣,有人沉迷于洗澡。

总之用老祖母乌尔苏拉的话说就是一家人中没有一个正常人。

也就是这样马孔多逐渐衰落,外来者们相继离开,马孔多只剩下布恩迪亚家族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的最后一个孤独的后代,在无尽的孤独中读懂了梅尔吉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死去,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啃食。”最终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一并在蚂蚁的啃食下消逝,也被人们忘记。永远在历史中享受孤寂。

如果要给《百年孤独》找一部中国名著来对标的话,那只能是《红楼梦》了,最后的结果何其相似——。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过有些书评说,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不要读百年孤独,年轻人看了可能会绝望。因为里面描述的是一种宿命论,性格决定命运,注定孤独的性格不管重来多少次,该跌倒的还是会跌到,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

仔细读一读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更加增添了宿命的色彩。小说开头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时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小说的最后却是“这个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在马尔克斯看来,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庞大的轮回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其实自始至终都无法和这个世界产生任何联系,我们一无所有地到来又一无所有地离开,其间制造过的所有辉煌其实都从未真正属于自己。当一切都成为泡影,竟然只有孤独是永恒的。

老祖宗早就说过,盛极必衰,没有一种繁荣是可以持久的。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淡的疤,当然也没有不会死的人。自然规律就是从无到有,然后再归于无。世间万物没有一个能逃脱出这个规律,这就是道。

《百年孤独》这部伟大的作品告诉我们,孤独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是身体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摆脱孤独,而是学会与它和平相处,只有那样,你才会明白你其实一无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

也许伟大的作品本应该如此,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阅历,让我们看到极致的孤独之后不再因为自己的一点无助感而顾影自怜,让我们看到生死的边界之后更加珍惜生命。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百年孤独》其实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因为它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魔力。

最后,模仿作品的开头写下这篇读后感的结尾吧——。

“多年以后,当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泪流满面时,我将会回想起从书架的角落里取出《百年孤独》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六

买了这本书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一直放在书架上,没开封。一直没时间看,后来听一个微博上的朋友说,这本书很震撼,所以借春节假期之际,开了封。果然很震撼。对南美不了解的我,通过这本书可以知道个所以然。作者马尔克斯通过对小说情节的肆意构造又让其沉浸于现实之中,将拉丁美洲人的生活方式和细节与天马行空的故事进程交融在一起,通过描写一个小镇(马孔多)的兴衰和盛败过程彰显出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进程,通过描写一个家族的新生、鼎盛到没落和消亡过程来展示整个南美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面貌。情节之离奇、过程之曲折,色彩之浓烈,结局之意外,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全篇小说的孕育能力和掌控能力。整篇文章都被一种异样的孤独所笼罩,让人窒息。很奇特,我对作者写这篇小说的动机很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查查资料,看看作者出于何种目的写这篇小说。

当我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候,我竟然惊奇的发现这部小说与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都是描写一个家族,而且极力将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淡化模糊,重点叙述故事内容和勾勒人物个性。其次,巧妙的将虚幻和写真的写作手法融合在一起,使整个故事情节无限伸展,无边无际,使小说中的人物无限穿越,鲜活如生。最后相似的地方,就是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再一次佩服加西亚.马尔克斯,但对人物个性描写还是及不上曹雪芹,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写完了,曹雪芹却没写完,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印象中的南美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有神秘的玛雅文化和原始部落,也有现代文明和工业革命。美丽而又富饶的地域和勇敢勤劳的南美人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没有经历过一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发展却远不及欧洲和北美。从哥伦布发现他们之后,就变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后来又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成了冒险者的天堂,同时把战乱也带进了这个地方。就如作者的故乡一样,到如今,也还在战争不断。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七

《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书的原名是《houre》,翻译是“心”。它的英译本是《heart》,译意也是“心”。《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2、《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3、《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结构短小精悍,其内容博大丰满。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适宜任何年龄的读者阅读,寓永恒真理与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轻松且充满哲理的永世相传之佳作。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用法典来评判是非的历史时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准则便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读《伊索寓言》不仅能使人明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还能增长智慧丰富头脑,更能从中得到巨大的艺术享受。

4、《童年》。

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第一部,小说主人公——阿辽沙。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5、《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小说描述了英国人鲁滨孙在海难中幸存,漂流荒岛27年,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生存了下来,后来他与野人“星期五”为伴,帮助一名遇水手叛乱的船长,夺回船只,重返故土的故事。

6、《昆虫记》。

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译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7、《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8、《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

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车主女儿虎妞、小福子。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

10、《西游记》。

11、《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12、《名人记》。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13、《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14、《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15、《培根随笔》。

培根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八

无怪乎马尔克斯花了那么长时间去写出这本书,它的确与我之前所看过的很多小说都不一样。情节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达空间的压缩,因为篇幅摆在那里。

整本书数十万字中的大部分是马不停蹄的快节奏情节发展,而作者的表达并没有刻意地塞进字里行间,而是靠着整个情节的情绪基调的不变来达成。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整本书的情绪却如一只巨大的木桩钉进了大地一般纹丝不动。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法来凸现出这种一成不变的情绪,那就是深深的孤独之感,也正是所以我感觉到布恩蒂亚家族百年间数代人的性格核心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这个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石头,抵挡得了过去,却无法与未来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他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向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数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一个死去的布恩蒂亚,流出来的是孤独之血。火药的硝烟气味久久不散,萦绕在他的房子里,萦绕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贯穿百年的孤独那彻骨的荒凉。

没有“序”、“跋”,也没有“后记”,《百年孤独》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眼帘。不查背景资料,就凭自我的直观来写观后感,如果有一、二个亮点自我也满足了,好在有两位网友看过此书,能够作些交流。

摘录: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母一齐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上述是书上唯一的介绍。

遥远的时代,遥远的地方,一步巨篇,是那么的陌生,也是如此的繁杂。犹如自我一个小宇宙,谁能说得清、讲的透,唯一与我们有相似之处就是孤独都是伴随每个人的。

一个家族,一个140~150年的时间跨度,却仅有近十个姓名,作者高超的叙述,驾驭文字的本事让我敬佩。

从摘录上看,作者经历了内战,虽然对他的经历无从明白,但他的作品、他作品中的叙述、他作品中的思想都让我们感同身受。就如进入了一次心灵之旅,而这次旅程让我觉得很累,要整理出条理来很累。但收获还是有的,就是可能肤浅些。

买此书的原因就是想了解什么是孤独,而《百年孤独》应当是一生的事,所以说孤独会始终伴随着自我。书上的家族和自我的家族联系在一齐了,感慨多了许多。少年的孤独、青年的孤独、中年的孤独,直到老年的孤独,要想到达梦想状态却被现实压着,增添了许多许多孤独感出来。那什么叫孤独?怎样排遣孤独?怎样从孤独中感悟出什么?路上的人那么多,都是匆匆过客,唯有孤独是给自我的。

本书写的是一个家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残酷的现实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提高和变化,利用大自然,被大自然报复的一个过程,还有内战的整个过程,家族中几代人的命运就相应跟着起伏变化。

人物既有家族遗传或叫基因,也由其他血液的进入,代代相传,性格也就不是两种性的,而是多种性格的混合物,也许叫多种元素的结合吧。命运就难说了,是冥冥之中的吗?一本艰涩巨大的人类思想探索的书,看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无论如何孤独,我的观点是:人要乐观。应当明白自我只是一个凡人,有许许多多错误缺点,用思想去战胜困难、战胜孤独,而乐观就是好的方式之一,也是应对艰难困苦的好的精神支柱。

还有就是勤能补拙,把思想贯彻到勤劳中去,始终坚持清醒的头脑,还是回到古人所说的忧患意识中去了。

作者把许多哲理融入进书里去了,犹如嵌入的珍珠,闪着智慧的光芒,时不时的让我深思,异常是老年后的感悟是如此的精辟,而我在中年的感悟就受益匪浅了。

孤独不怕,用强大的精神能够享受这种孤独。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九

读《百年孤独》纯属是一个偶然,经同事推荐就借回家看看,看了一遍,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读完后也不能完全了解其义。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关于《百年孤独》的读后感文章,忽然想解我一直以来的疑问,便细细的阅读起来。

文章的作者读了三遍《百年孤独》,并对作者的身世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种执着探索的精神着实让我敬佩,不由得让我想起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亦是如此,只要你有诚心,也够努力,总会有一定的收获。

《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其实写的就是拉丁美洲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的兴衰。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

“不团结”在我的印象里有很多解释,从片面的角度说,它是自闭的、可怕的、是要反省的、是要摒弃的。其实在职场上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实际上我们往往是在本职工作上倾尽了全力,而忽略了其实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性,这也说明越是浅显的道理,越是难以企及。

偶然吸引到我的文字引导我的这次阅读,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阅读,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可能有时,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它是在写自己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是正在阅读的自己,这种感觉会拉着我们继续阅读;有时,当发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出现在眼前时,那种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

这是我第5遍读这本书了吧,不是因为喜欢,是之前都没读完过,都是只读了个开头,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放下了。

其实读完之后发现读的还挺顺畅的,当然是在针对书中的名字稍稍做了笔记之后。到了中午不忍放下书去吃饭,硬是看完才去饱腹。吃饭过程中就一直在想这本书,简单的说,这本书确实不错,不愧对它的名号!

看了3天,其实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昨天看到的141页开始到151页,上校在战争的过程中,慢慢背离了当初发起战争的初衷,被敬佩的对手和发小手下质问的那些内容。

毫无疑问,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个英雄,沉稳、心思细腻、勇敢果断、有理想。不过在发起战争后,就不断被战争局势裹挟着行事。直到不能有任何一个人能在他三米之内,哪怕他亲爱的妈妈也不行。20多年的战争、被暗杀让他学会了谨慎、不轻易信任,这能保护他,也让他“变”了。

彼此敬佩的对手蒙卡达将军问他,“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在他把蒙卡达家里夷为平地之后,发小马尔克斯上校对他说,“留神你的心,你正在活活腐烂。”

然后发小被判死刑,妈妈来警醒他。在酿成大错之前,他决心“赢得一场失败”,亲手结束了战争。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惶惑的心灵永远失去了平静”,“他感觉自己被分裂,被重复,从未这般孤独”。

不过,“他没有想到结束一场战争要比发动它艰难得多”。但是“他从未像那时一样骁勇善战。他终于能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而不再为抽象的概念,不再为政客见风使舵、翻云覆雨的口号而战,这样的信念令他激情满怀、斗志昂扬。”“最终赢得一场比胜利更艰难、更血腥、代价更高昂的失败”。

其实整本书中还有很多写的很精彩,能让人记忆深刻又唏嘘不已的地方。不过当下的我还是对这部分内容尤其偏爱。我写下了问题“我们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这是忘了初心,还是,在向前看?”

然后思考良久。

现在我的答案是:

1、我们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我们在年少时就确定了自己讨厌什么样的人;另一部分即便是在成熟的时候确定的,那也是基于当时当下、基于我们自己过往的经验,确定自己会讨厌怎样的人。

但是我们每天都是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也是在变化的,基于以前的经验和原则去度量以后的事情,是不科学不严谨的,也是容易误导我们的。

2、这是在向前看。所谓初心,是在我们还不知道后续事情发生时单纯又美好的愿望。有了新的状况发生,当然要考虑进来,据此做出新的判断。当发现偏离了初心之后,再去判断自己心里要的是什么就好。那么上校最后结束战争,也是在向前看,因为他依旧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战。

弄明白属于我自己当下的答案之后,还是挺开心的一件事。

对于书中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宿命、预言、七代人不同的孤独,以及能看到的哥伦比亚和南美洲的历史,我貌似感受不很深刻。

我们只能把握好自己这辈子不是吗?从选择做丁克的那天起,我应该就把传承、家族这类的字眼,抛之脑后了。我认为把握好自己之后的短短几十年,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忙碌,就很好了。

孤独,我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很少感受到孤独,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和想法。一个人待着也不会有孤独的感受,内心的平和丰盈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吧。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一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团结在一起。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而是由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可以使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

在此,马尔克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独,而这样的孤独会使人走向冷漠,这便出现当下小月月、小伙与七旬老伯争抢地铁座位的现象。社会是群体的,需要大家共同建设社会才会和谐。

《百年孤独》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们。孤独成了这个家族的徽记,如同他们血液中固有的冒险、冲动、勇敢和不屈,还有遗传的高高的颧骨,以及骨子里隐藏至深的渴望。

这种孤独不同于中世纪贵族的那种“高贵的忧郁”,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它不是在华丽的客厅里,踱着方步慨叹生命之短暂、蔷薇之枯萎;也不是用天使的丽目俯察人世的风云无常、世态炎凉。它是对世界本体的一种凄凉的绝望,是低贱的、卑微的,有一种浓灰色的压抑感,有是一种惨淡的幽默。这是一种绝顶的忧郁,无可逃遁甚至无法减轻。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二

《百年孤独》就是一部布迪亚家族的衰落史,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混乱,到后面直接都记不得谁是第几代了,只知道是谁谁谁的孩子,能记得的就是下面的这些人物关系了。

庇拉尔·特尔内拉与奥雷里亚诺两兄弟都发生了关系,还给奥雷里亚诺哥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生了一个儿子阿尔卡蒂奥。丽贝卡和阿玛兰妲同时爱上了来组装自动钢琴的皮埃特罗·克雷斯皮,而奥雷里亚诺爱上了一个年仅九岁,论年龄足可当他的女儿蕾梅黛丝。丽贝卡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折腾了许久仍没走进婚姻的殿堂,兜兜转转何塞·阿尔卡蒂奥归来和丽贝卡3天内就结了婚。

当初说非蕾梅黛丝不可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与十七个女人生下十七个儿子,却在一夜之间都被逐个除掉。阿玛兰妲为拆散丽贝卡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阴差阳错害死蕾梅黛丝,后来却拒绝了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的求婚导致他自杀,阿尔卡蒂奥任意妄为后被枪决,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栗树下昏沉度日。阿玛兰妲将庇拉尔·特尔内拉与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奥雷里亚诺·何塞的抚养成人,他出走后怀着秘密的目的回来,一心要和姑姑阿玛兰妲结婚。

整个家族除了乌尔苏拉算寿终正寝,其他所有人都不能算是正常的生长死亡吧!

布迪亚家族的衰落史:家族的第一个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奥雷里亚诺和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出的孩子有条猪尾巴)被蚂蚁吃掉。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三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一切趋于入定后,你往往只能品尝到孤独。—题记

这是一部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为线索来表现当时作者所处的拉丁美洲的一种缩影。拉丁美洲的百年历程就如同书中一般,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就是这样一段短小而深刻的句子带着我们领略到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未来,过去和现在的三个时间层面,庞杂纷扰,眼花缭乱。

百年孤独的.那种魔幻主义色彩从人物的名字中你就能体会的到。整个家族七代人,不断的重复着那几个名字,就如同家族宿命一样:“第一个人会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会被蚂蚁吃掉。”在不断的重复中步入灭亡。

一直深刻赞同王菲的《我也不想这样》中的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恋还是相爱,到最后会发现不管是需求还是被需求,心灵永远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难免孤独。你我都是一条直线,有人与我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而相交的两条线必然愈行愈远。

其实就如同书名一般,全书所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满目苍凉的孤独感,孤独首先集中在人物身上。就好比丽贝卡独自一人老死于家中,被站争迷失本性变得麻木的上校结局。还有阿玛兰坦的结局,她一直费尽心机想得到皮埃特诺的喜爱,到手了却又死活不要,让其落了个自杀的下场。后来又有了赫利索多上校,两人情到深处又断然拒绝其求婚,终使自己在孤独和悲伤中度过。她大概是因为失手杀死了梅蕾黛丝而产生的愧疚感,让她自己无法释怀,也不允许自己得到幸福吧!书中的人物多是这样压抑,在徘徊中走向了孤独。

老实说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挺压抑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我们马不停蹄的向前奔跑。正如从第一批吉普赛人带着各种新奇物品踏入马孔多这座小镇一样,再到后来的什么火车,香蕉公司。进步看似给马孔多的居民带来了便利和新鲜感,然而新鲜感过后带来的又是一片孤独。有人说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正是因为孤单才使得一些不甘寂寞的人走到一起,真正孤单的人也有着自己的狂欢吧!

然而真正的孤独,不是寂寞、无助等浅显的意义,而是停留在人内心的冷淡。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总会时不时的提醒我们它的存在。孤独的存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督促我们体验人生,让我们在成功的时候可以清醒,在失败的时候淡然一笑。

抬头仰望星空吧,去审视自己。有时候我多么希望所有人的孤独都能消失,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热闹的表象,而是一个真实的自我。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四

这个城市的夏天漫长而闷热。随手翻开同学送的一本书——《心是孤独的猎手》。

无数次的打开,又无数次的放下,几乎没有办法连贯地读下去,只因为其中那些凶猛的孤独比闷热的天气更加令人无法呼吸。

这是一本像洞一样的小说,既清晰可见,又深不见底。五六个人物,若干种生活,若干个深深的隐藏着的自我,却都有着相同的孤独。同样做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想到她23岁就写出这样的小说,自己难免有些绝望,但是有些东西是文字意气以外的东西。我合上书,久久的凝视着封面上麦卡勒斯那双清洌而孤独的眼睛,一个身患残疾的又瘦又高的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女人,一个双性恋者,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女人,她所有的故事,描写的都是四个字:永远孤独。

谁能画出孤独的样子?这是阅读麦卡勒斯之后,久久在我心里徘徊的一个问题。孤独原来总是有着不同种的颜色:梵高的孤独是流光四溢的灿烂星空,马尔克斯的孤独担负着的是一个民族,海明威的孤独总带着硬硬的壳。而麦卡勒斯的孤独却是木质的,仿佛我心中的孤独,它早已随着我的年华老去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笔直的冲向天空,向着那虚无生长,什么也无法将它阻挡,直到有一天,我们和死亡相逢,它使你强大,但它和任何人无关。它深深的扎根在你的生命中,永远不会退场。

辛格飞快挥舞着的双手,闪闪发亮的眼睛,最终的沉默。而在他的阁楼里,醉鬼和医生却无止境的诉说着。那些话语和情绪那么的悲伤、沉重、热烈,却在说出的瞬间就完全消失,没有得到任何理解,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是的,倾诉,整本书里的人都在发疯般的渴望着倾诉。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的这样的孤独。我们的灵魂像一团火,生发出无数的想法和念头,却只能在黑暗中说给自己听,而在那种自我倾诉之后,却只有更深的孤独。从何时开始,我们变的如此的暴烈,我们的心像饥渴的猎手,四处捕猎着一双倾听的耳朵,我想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变的无比脆弱。可能只因为一点点的理解,一点点的倾听,就可以投靠一个完全不爱的人,甚至,爱上他。

辛格之所以被大家所爱着,正是由于他从来不向他们倾诉,永远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唯一不爱他的人,就是他的倾听者安东尼,这几乎是一个悲伤的讽刺。更悲伤的讽刺在于辛格是个聋哑人。据我所知,能够读唇语的聋哑人所能读懂的只限于极慢的语速和夸张的口型。因此他们那些飞快热切的倾诉,其实辛格是完全不可能听懂的。但他们却认为,他在听,并且懂了。其实他们的倾听者,从来只有他们自己。

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和喧嚣的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疏离。

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别人的痛,即使是一位很优秀的倾听者。毕竟,伤口在别人身上。所谓感同身受,我是不大相信的。只是身世相同者抱在一起互相哭泣诉说,究竟是还是只有自己在揭开自己的伤疤给自己看。

网络时代给了我们倾诉的契机,于是我们更加滔滔不绝的,翻来覆去的申明自己的主张,描述着自己的灵魂。有时,我们甚至挖空心思的去想个绝妙的标题,千回百转的用一些华丽的词句,来捕猎着读者的目光,渴望着人们的倾听。整个世界像一张喋喋不休的大嘴,无止境的倾诉着。而那些文字和话语,字里行间那些真挚的孤独和热情也许始终没有人能理解,甚至没有人愿意倾听。每个人,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孤独。

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一只受伤的小猴,伤心地把自己的伤疤给朋友们看,朋友们也都很关心它,关切的问它伤口是怎么来的,并告诉它怎样处理伤口,可是后来还是死掉了,死于伤口发炎感染溃烂全身。它不停地展示伤口不顾一切地诉说痛苦,赢得朋友们的关心,而不去抚平它。溃烂是迟早的,害死他的是他自己。

即使得到了别人的倾听,得到了别人的关注,那又能怎样呢?伤口终究在自己身上。怎样才能不孤独,怎样才能不受伤?或许,我们的孤独是和我们的存在一样与生俱来,这是宿命。这种感觉无论在谁身上总是能找到的。或许,我还是抱有幻想,最亲最爱的人,我们是在一起的。我们的心可以贴得很近,我们可以很快乐,可是孤独不会因为你爱或被爱,倾诉或者倾听减少,只是那些东西能让你有孤独减少的幻觉。

名著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篇十五

百年孤独这本书读完后,虽然不像我读三体那么震撼,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震撼。魔幻又现实,情节和人物多而复杂,有掺杂复杂的情欲和家族历史,令人眼花缭乱。

不仅让人联想起拉丁美洲的历史,好像是一场徒劳。我想写母亲的一生,好像有点不值一提。没有那么多人物,也没有那么多情节,只有普通人生活的琐碎和点滴,只有对命运的屈服和悲凉。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孩子们终其一生都将记得父亲如何在桌首庄严入座,被长期熬夜和苦思冥想折磨得形销骨立,因激动而颤抖着,向他们透露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

死神一直追随他的脚步,嗅闻他的行踪,但尚未下定决心给他最后一击。世上正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对乌尔苏拉说,“就在那边,在河的另一边,各种魔法机器应有尽有,而我们却还像驴子一样生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当初建功立业的雄心,迅速在磁铁迷狂、天文演算、炼金幻梦以及见识世上奇观的热望中消磨殆尽,曾经勇于开拓、仪表整洁的他,变成一个外表懒散、不修边幅的男人。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热情受到沉重打击。他将此视为顽皮的命运对自己的嘲弄:曾经作出巨大牺牲、历经无数苦难寻找大海而不得,如今无心寻找它却送上门来,横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

“我们还没有死人,”他说,“只要没有死人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如果非要我死了才能留下,那我就去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没能解开镜屋之梦,直到见识冰块的那一刻。那倦怠的模样和深邃的眼神与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时一般无二。但那时他尚未感觉到命运的预示。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权力带来的陶醉消失于阵阵烦恼之中。她从家族漫长历史上重复命名的传统中得出了在她看来无可争辩的结论: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读后感·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直到羁留尘世的最后一刻,她都丝毫不曾察觉自己红颜祸水的宿命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灾难。我知道你老了,可现在才明白你比看起来的样子还要老得多。

她最终得出结论,自己不惜为他付出生命的这个儿子,不过是个无力去爱的人。等费尔南达发觉丈夫还在世自己就成了寡妇,已经错过了挽救的时机。

看着他装门锁,修钟表,费尔南达不禁暗自担心他会不会也染上了且造且毁、且毁且造的恶习,就如同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做小金鱼、阿玛兰妲缝扣子做寿衣、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读羊皮卷、乌尔苏拉追忆往事那样。

他看到羊皮卷卷首的提要在尘世时空中完美显现: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百年孤独具有宏达的视野,将每个人都摸索的很透彻,写了百年的历史,写了很多事情,情节,人物。我写小说,也要有足够多的人物,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情节来推动人物的变化。人物的变化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进而再次推动人物的思想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581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