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西旅游导游词(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01:03:06
最新陕西旅游导游词(模板8篇)
时间:2023-12-17 01:03:06     小编:笔尘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一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陕西旅游

导游词

富有传奇的秋菊山庄,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自然美景。它位于美丽的陇州关山脚下蒲峪河上游,素有中国西部“第二九寨沟”之美誉。秋菊山庄是由国际资深导演张艺谋执导,著名影星巩俐、刘佩奇、雷恪生领衔主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实景拍摄地。《秋》剧创作人员在这里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秋菊轶事。

秋菊山庄旅游风景区,上邻关山大草原,俯视龙王沟森林公园,是一处以人文景观为主体,草原风光为陪衬,集原始森林、天然氧吧、避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山庄以特有的秋菊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地貌、山水风光、宜人的气候为游客提供了“世外桃源”般的享受。

进入景区,吊桥悠悠,湖水荡漾。关中最后一盘水磨,石磨、石碾、水车能使您回味远古的文明;秋菊家园青砖小瓦,泥坯土墙、辣椒、玉米棒,生动再现了拍摄电影时的场景;影展室里观展览,方知幕前幕后,看电影回味秋菊“要个说法”;湖口瀑布飞泻千里,涛声撼山岳;接待区青砖小瓦四合院,古色古香入眼帘,拾阶而上通秀楼,依栏回首别有天,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园里似神仙;水上游乐区青山倒映,碧水蓝天,轻舟泛水面,悠杆钓彩鱼;森林游览区青松红桦,百鸟争鸣,山花烂漫,溪流淙淙,信步入林,如临仙境;藏族风情饱览和品味藏族风情;跑马场上策马扬鞭,体味“-陇上风,英雄儿妇女壮我行”;跨上沙地车纵横驰骋,领略沙漠铁骑雄风。

秋菊山庄旅游资源丰富。其地质、生物、风水、天象等资源,使奇特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为您创造了旅游、休闲、渡假、避暑的理想环境。秋菊山庄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永红先生携全体员工以亲人般的情怀,真诚欢迎各届朋友来山庄观光、旅游、休闲、渡假,更欢迎钟情于旅游事业的仁人杰士来山庄投资。愿秋菊山庄以它的神奇给您带来无限的好运。

陕西省关山公园位于陇县西南35 公里的关山林区,总面积6982 公顷,规划有向阳川、八龙潭两个景区,60多个景点。是一处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草原风光为陪衬,具有多功能的山岳型省级旅游胜地。

这里自然风光以谷为幽,以林见郁,以水示秀,以云而神,公园气象景观独特,植被垂直带状分布明显,碧潭、飞瀑相映成趣,古树参天蔽日,草原辽阔柔美,马群遍野,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美誉。

景区内规划有大型跑马场、彩弹射击场、模拟高尔夫球场、高空滑索、滑雪滑草、攀岩、卡丁车等娱乐项目三十余处。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规划投资1.2亿元人民币。

关山森林公园经过二年的建设,已建成拥有住宿森林别墅群、蒙族风情园、宴会餐厅、赛马场等融吃、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可一次性接待接待200人以上的会议及旅游团体。

您在这里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观叶、冬可赏雪,充分领略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色,感受多种娱乐项目给您的惬意和刺激。在这里您将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使您暂时忘却都市的烦闷,使您的身心真正得到休息,关山森林公园将以一流的管理、亲情化服务,热忱欢迎您的涉足!

药王洞位于陇县城北一公里处的尹家坡村东,依山面水,竹苞柏翠,洞亭错落,殿阁掩映,清幽雅致。药王洞建自唐代,原名谷神观。宋、金对峙时期,名医马钰曾隐居于此,并与妻孙不二同拜王重阳为师,开创了道教全真教的遇仙派。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马钰为“丹阳抱玉真人”,因马钰曾在这里修道,故谷神观又改名为丹阳洞。金正大四年(1227),为了纪念马丹阳、丘处机,重新修葺,增建了丹阳洞、丘祖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陇州知州李经芳又筹资兴修了药王洞,复修了丹阳洞、丘祖洞,此后统称药王洞。

民国20xx年(1936),杨虎城将军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捐资兴修了殿宇,观容更加宏伟壮观,成为城乡人们的游览胜地。解放后道院多次得到政府的拨款维修。现存主要的建筑及景观有玉皇殿、药王殿、纯阳阁、斗姥洞、土地洞、丘祖洞、丹阳洞等。

药王洞依山傍水,递次而上,苍柏葱茏,翠竹嫩绿,洞宇错落,殿堂辉煌,环境雅致,风景宜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道院传统的庙会日。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

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异常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

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三

紫阳位于陕西省南端,安康市西南部,大巴山北侧,因宋代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在此修炼,著成了内丹学重要著作《悟真篇》,紫阳县由此而得名。汉江、任河把全县分割成大巴山、米仓山、凤凰山及莆坪河川道,形成“三山两谷一盆”的地貌特征,自古有“岩邑”之称。境内汉江流程75公里,是安康溉湖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河是紫阳的主要河流,也是汉江的支流。

紫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却四季分明,境内南北植物奎莽,富硒资源天然珍稀,是我国已发现的第二个高硒区,自古就是“茶出长安,橘入宫廷”。毒重石矿是世界第三处可以形成开采规模的矿带,名贵产品板石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世界上完整的“特利奇阶笔石带序列”地质保护剖面,被国内外笔石界称为“笔石圣地”。

紫阳的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是紫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后,僧侣们坐禅讲经,以茶提神,寺院来客只敬茶不敬酒,这种风俗逐渐被民间接受,从而形成了紫阳的茶文化。现在的紫阳茶已成为人们了解紫阳的一张名片,紫阳也因此有了茶乡的美誉。

紫阳不仅是茶乡,还是民歌之乡。紫阳民歌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紫阳,几乎人人会唱、爱唱紫阳民歌。由于艺术形式多样、普及程度高,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

紫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境内的大巴山景观,任河奇景美不胜收,峡谷、瀑布、石林及江河景观随处可见。著名的擂鼓白风景区、茶山风情园、陕南汉口瓦房店、县城民俗小区及任河漂流,是紫阳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闻名省内外,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常言说,名山名水湖名茶。紫阳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紫阳焕古茶就是宫廷贡品,清代“紫邑焕镇毛尖”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从古到今,文人雅士对紫阳茶情有独钟,唐代金州刺史姚合(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开创紫阳雅士茶道,清代兴安知府叶世悼江上泛舟,写出了“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的著名诗篇。现在的紫阳茶已在紫阳毛尖的基础馏开发出了翠峰、银针、香毫、龙井、碧螺春等系列富硒名茶,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科学研究证实,紫阳茶富含硒元素,长期饮用,不仅能抗癌防癌、抗原子辐射,还能健脾开胃、氧化抗衰老,是一种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饮品。

紫阳人离不开茶,视茶如生命。紫阳的茶俗重情义,待客茶为先。有客来访无茶不成敬意,并且会拿出家中上等的茶叶招待;生活中习惯以茶为礼,不管是探亲访友,还是出差,办事,都是以茶作为见面礼,就是女婿拜见丈母娘,四色礼中也不能少了茶叶,简直到了无茶不成礼的地步。

到紫阳旅游,不了解紫阳的茶文化,不算真正到过紫阳。茶山风情园可以满足您的心愿。

茶山风情园是茶乡紫阳的一颗明珠,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沟与营盘梁之间,占地180多亩,园内有良种茶树数十种,驰名中外的紫阳富硒茶就是在这里研发的。这里不仅是西北地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茶园风景区。

茶山风情园由采茶区、制茶阁、清明茶馆组成,四季茶香四溢,绿树环绕,风景如画,充满着浓郁而又地道的紫阳茶文化。茶园内有高级农艺师和茶艺小姐为您导游,在种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购茶等所有的茶事活动中,您将学会怎样选购紫阳茶,知道阳坡茶为什么比阴坡茶好喝,真正领会紫阳茶文化的。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茶山风情园还要选定吉日,举行隆重的开园仪式。这一天的茶园实在是热闹非凡,采茶区茶香四溢,采茶女巧手飞舞,茶歌互对,不管您来自何方,身份地位如何,只要身在茶园,都可以实实在在地做一次茶人,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茶事活动郡可以亲自动手,随意参加。还可以观看茶艺小姐高雅的茶艺、茶舞表演,听地地道道的紫阳民歌。

紫阳的茶艺表演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地域性强、民俗特点突出,整个表演过程都是在紫阳民歌和民歌音乐的烘托下完成的。

紫阳人爱喝茶,也爱唱歌,茶和歌融合在一起。紫阳民歌分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其中山歌是紫阳民歌中丰富有特色的歌种,分《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四种类型。是人们在野外放牧、砍柴、锄草、采茶、挑担等集体或个体劳动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唱歌的人完全不受劳动节奏的限制,兴之所至,引吭高歌,腔调具有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点,唱词通常用人称,给人以亲切、真实感。

每年的春秋两季,紫阳县都要举办民歌大赛,春季以采茶对歌为主,秋季以紫阳民歌为主要内容。紫旧民歌表现形式多样,歌唱内容无所不包,歌词大多精短,多为四句、五句、上下旬结构,但也有篇幅较大的多段式。在数以千计的紫阳民歌中,茶歌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歌唱内容都与茶事有关,题材多涉及男欢女爱,其中《倒采茶》和《顺采茶》非常流行,紫阳的男女老少都会哼唱几句。《顺采茶》是按正月到腊月的时序唱采茶,《倒采茶》则是从腊月唱到正月。

男男女女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多以互相逗趣为主,如“哥子”(男子)挑逗唱:么妹生得嫩花花,活像一棵清明茶。人人见了人人爱,伸手就想摘一把。被逗的“么妹”(女子)可以不客气地回唱:哥子生的黑又黑,活像一条乌梢蛇。站起不够三寸高,杀了没有二两血。也可以顺水推舟回唱:前年同哥喝杯茶,香到去年八月八。不信你到妹家看,窗前开着茉莉花。

这些只有在电视里边看到的情景,您都可以在茶山风情过里亲身感受。买几斤正宗的紫阳富硒茶,学唱几何地道的紫阳民歌,会使您身心受益,乐趣无穷。茶山风情园的.山脚下,是有陕南汉口之称的瓦房店。相传瓦房店得名于一家客栈,这家客栈的房屋是用石板瓦盖成的,后来,当地的土著人和外来移民纷纷效仿,石板房便成了紫阳民居的主流。明清时期,瓦房店是陕南重要的山货特产集散地,各地商家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紫阳境内共有76家商号,其中瓦房店就有6馆17家。

瓦房店值得一看的是保存完整的明清会馆,有山陕会馆(也叫北五省会馆)、江西会馆和武昌会馆。以山陕会馆保存为完整,馆舍依山而建,雕梁画栋、气势宏伟。三重天井呈阶梯状,分为正殿、厢房和乐楼,大门左右雌雄双狮形象逼真,石栏杆上龙、虎、象、筷磷等动物雕刻造型多样,正殿内供奉关公塑像,四周墙壁上彩绘桃园结义和征魏伐吴的故事。乐楼前有两棵状如华盖的桂花树,每到秋季,桂花飘香,沁人心脾,因保存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房店是紫阳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可以赏茶山、听民歌、品富硒仙茗,观明清会馆,是紫阳民俗风情旅游景点为集中的地方。

紫阳老城的教场坝民俗小区很有特色,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一的美术写生基地,位于县政府机关南侧。这里的紫阳民居保存完整,能体现紫阳的民风民俗。

走进民俗小区,首先看到的是建于1573年的东城门楼,八角形三层石建筑,结构巧妙,非常坚固。门楼两侧墙壁上刻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1948年10月10日发布的公告,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基本政策,它比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布告油印稿时间还早,四字一句,共376句,字迹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东城门信步游览,道道巷巷的石板阶梯交织如网,两边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所建,泥巴墙、木牌面、石板瓦,古香古色、典雅别致,四合院、吊脚楼、小院,错落石致,景色如画。

浆巴馍、椒盐饼、洋糖饺子、豆腐包子等传统地道的紫阳风味小吃会让您大饱口福。走累了,随意走进路边一家茶馆,或品富硒香茗,或听紫阳民歌,或观紫阳茶舞,那种美妙的感觉有亲身体验。紫阳的汉剧团和文化馆也在小区内,到处都可以听到“汉剧自乐班”传来的汉凋二黄和民歌之声。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在《紫阳城记》中描述的:“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丽,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

紫阳不仅茶好,歌好,而且山水也很美。省级森林公园擂鼓台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唐代就被列为安阳县(今安康市)八景之一,素有“关南峰”和“陕南小武当”的美称。

擂鼓台森林公园位于紫阳、汉阴、汉滨3县(区)交接堆带的凤凰山中段,属于紫阳八庙林场。景区以奇峰擂鼓台为中心,东起莲花峰,西到黄龙洞,南起药王洞,北到龙王沟,总面积50平方公里,峰营盘梁海拔1891米。景区内山林苍翠,风景奇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华南虎等保护动物14种,是旅游观光的绝佳之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215年,曹操破张鲁而取汉中,张鲁投降后,刘备命令张飞率精兵在此大战曹军。战事激烈,久战不下,张飞全身披挂,亲自登上顶峰擂鼓助威,士气大振终于打败曹军,擂鼓台由此得名。从唐代开始,这里就有道教活动,明代隆庆年间,道教信徒大兴土木,建造道观,到明天启年间,建成真武庙上下两殿。

整个景区可供游览的知名景点达49处,按所在方位分东,南、西、北4个景区。真武庙是风景区的主要建筑,分为上下两殿,始建于明代。1844年重建,上下殿均用石料砌成,石门、石壁、石瓦,十分罕见。位于金顶的上殿,原名叫玄天宫。在人工开凿约80平方米的台基上,建有正殿、签房、印房和土地庙、化钱炉,东侧崖边有石栏,工殿两扇大门各刻“龙”“虎”二字。殿内供奉真武大帝石雕像和周公、桃花,灵官等泥塑道教神像及发水大仙小石雕像。下殿位于顶峰南侧的狭窄阶地上,门额石刻“台鼓仙迹”四字,左右携刻“青山不墨千年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对联一副,上下殿自成体系,妙趣天成。

凡是到过紫阳的人都知道,紫阳的水好,清的能看见几米外河床下的五彩卵石,到紫阳游览,不亲身体验一下惊险刺激的任河漂流,您会终身遗憾。任河是汉江的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大竹河,进入陕西称任河,共计180公里,自古就是川陕商贸交通要道。任河两岸,林茂草丰,沙白鸳飞,风景如画,是美术写生、摄影创作的理想境地。乘舟沿河而下,挥桨击浪,挑战自我,尽情领略中流击水的乐趣,颇有一番“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情画意。任河漂流以紫阳县高滩镇为起点,终于芭蕉口,全长15公里,历经36道险滩,处处险象环生,虽然惊心动魄,但却是有惊无险,有“陕南漂”的美称。

紫阳之美,无法言表,山山水水,都在画中。走进紫阳,您就走进了茶乡,走进了歌乡,走进了橘乡、板石之乡、民俗之乡,那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石板房、戏楼、廊桥、吊脚楼,像无数颗蒙尘待拭的明珠,等待您去鉴赏。香醇的茶,悠扬的民歌,热情好客的紫阳人,会使您忘却烦恼,赏心悦目,如醉如痴!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四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陕西旅游名景

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两座陵墓特别吸引国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东陵,一座是陕西的唐乾陵。前者埋葬的虽不是皇帝,却是大权独揽,垂帘听政,丧权辱国的清太后慈禧;后者埋葬的则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时政通人和,社会和经济发达,死后以山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来陵墓保存完好。

“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首诗。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0xx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园范围方圆40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17座。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当我们从西安出发,沿渭河和任河向西旅行时,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无论是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还是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和山峰间,随时都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帝王陵。这八百里秦川的帝王州里有18座唐代的帝王陵。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就是穿过陕西西部的小县城乾县时,我们还会发现有座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峰设置陵寝、门阙、城墙,表现帝王至尊地位的陵墓,这就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现在我们已站在梁山脚下,抬头能望见武则天陵墓。大家看到西安在东,一马平川梁山在西,山势峥嵘。远观梁山,有3座山峰相连:正对游客的远处松柏交翠、山峰峭拔的北峰为武则天陵寝;南面稍低的左右对峙的两峰为闭楼,其形象特别,当地群众俗称奶头山。“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尤其乾陵与山峰浑然一体的设计,实力渭北唐十八陵中所独见。唐太宗原以为如此筑陵较为节俭,还能免被盗之灾,谁知筑陵工程更大,耗费更为惊人,也未免去被盗之灾。

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自不必说。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据《长安图志》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现在我们所站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

各位游客,请跟着我向前走。大家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4个门外各有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1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按照泰国惯例.国王在22岁举行过“加冕礼”以后,才可以亲自执政。当时.秦国的大权仍攀握在太后、相国吕不韦、宦官谬瘪(160 6i)手中。特别是螺贞.手握大权,炙手可热,他见宛改逐渐长大,便阴谋叛乱.夺取政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赢政去故都雍城纳新年宫举行加冕礼。谬酉在从霸年宫回咸阳的路上埋下伏兵,准备将赢政杀死。当赢政察觉此事后,凭优势兵力订败锣盔,将其生擒并车裂致死。赢政亲致以后.以吕不韦放纵嫁亮为名,放逐日不韦。吕不韦后来饮毒洒自毙。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武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xx年,在不到io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

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为此.他整顿了官僚制度。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免;第二,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第三.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tjb方游牧部族对案朝的骚扰。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g长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xx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五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1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按照泰国惯例.国王在22岁举行过“加冕礼”以后,才可以亲自执政。当时.秦国的大权仍攀握在太后、相国吕不韦、宦官谬瘪(160 6i)手中。特别是螺贞.手握大权,炙手可热,他见宛改逐渐长大,便阴谋叛乱.夺取政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赢政去故都雍城纳新年宫举行加冕礼。谬酉在从霸年宫回咸阳的路上埋下伏兵,准备将赢政杀死。当赢政察觉此事后,凭优势兵力订败锣盔,将其生擒并车裂致死。赢政亲致以后.以吕不韦放纵嫁亮为名,放逐日不韦。吕不韦后来饮毒洒自毙。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武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不到io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

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为此.他整顿了官僚制度。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免;第二,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第三.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tjb方游牧部族对案朝的骚扰。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g长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xx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两座陵墓特别吸引国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东陵,一座是陕西的唐乾陵。前者埋葬的虽不是皇帝,却是大权独揽,垂帘听政,丧权辱国的清太后慈禧;后者埋葬的则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时政通人和,社会和经济发达,死后以山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来陵墓保存完好。

“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首诗。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园范围方圆40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17座。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当我们从西安出发,沿渭河和任河向西旅行时,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无论是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还是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和山峰间,随时都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帝王陵。这八百里秦川的帝王州里有18座唐代的帝王陵。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就是穿过陕西西部的小县城乾县时,我们还会发现有座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峰设置陵寝、门阙、城墙,表现帝王至尊地位的陵墓,这就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现在我们已站在梁山脚下,抬头能望见武则天陵墓。大家看到西安在东,一马平川梁山在西,山势峥嵘。远观梁山,有3座山峰相连:正对游客的远处松柏交翠、山峰峭拔的北峰为武则天陵寝;南面稍低的左右对峙的两峰为闭楼,其形象特别,当地群众俗称奶头山。“以山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尤其乾陵与山峰浑然一体的设计,实力渭北唐十八陵中所独见。唐太宗原以为如此筑陵较为节俭,还能免被盗之灾,谁知筑陵工程更大,耗费更为惊人,也未免去被盗之灾。

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自不必说。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据《长安图志》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现在我们所站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

各位游客,请跟着我向前走。大家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4个门外各有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七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

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

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

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

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

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

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

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

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

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

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

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

兼用来打更。

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

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

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

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

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

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

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

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

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

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

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

因此守卫异常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

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

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

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

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

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

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

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

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

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

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

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

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

没有办法,只有另换。

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

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

《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

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

《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

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

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

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

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

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

楼分上、下两层。

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

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

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

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

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

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

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

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

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

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

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

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

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

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

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

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

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

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

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

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

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

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

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

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

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

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

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陕西旅游导游词篇八

船帮会馆位于丹凤县的龙驹寨镇,北靠风冠山,南依丹江。为了让大家对船帮会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把龙驹寨的历史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龙驹寨坐落在北面的鸡冠山和丹江河道之间,古称龙龟寨。又传说刘邦伐秦,其坐骑产驹此寨,遂有“龙驹寨”之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龙驹寨一地即是由西北通往东南之交通要冲,也是军事要地,自古有“陕东南第二门户”之称。

龙驹寨原有寨城,解放后才因街道的拓宽而被拆除。据记载,1935年,当地政府还重修过此城。在西门和东门的门楼上还各题“陕南屏障”和“三秦要津”四字。

人们常用“丹凤眼,山阳脸,洛南的屁股赛蒲扇”来形容商洛各地姑娘的特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丹风县是个盆地,山清水秀,姑娘们的眼睛长得都像大家眼前看到的凤冠山,很是妩媚,尤以大文学家贾平凹的故乡——棣花姑娘为漂亮,那里的姑娘,或雍容丰满,或素净苗条,一个个都粉不溜溜的。我们这里的姑娘不但美丽善良,而且热情好客。不有那么一句话吗?“到了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今天中午,我们就请大家品尝一下我们龙驹寨的美酒和佳肴,到时候,大家就会一睹我们丹凤姑娘那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我们这个地方因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又有“水旱码头”的美誉。明清之际,龙驹寨为“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交通要冲,寨城外丹江码头樯帆林立,寨城内楼行栉比,所收厘金两度居“全陕之冠”。在其鼎盛时期,曾经出现过十大会馆并存的空前景象。清人王时叙《咏龙驹寨》一诗,特别点出了龙驹寨作为水旱码头的特点:“寨号龙驹殖货财,长街十里市门开。江边舴艋来又去,峪里轮蹄去还来。”

山好水好,自然会吸引文人墨客到此一游。李白、杜牧、白居易、王禹偁、徐霞客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来过这里,并留下许多赞美之词。王禹偁就曾赞美这里是:“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

鉴于上述原因,龙驹寨有了一个响亮的称谓,即“盘龙卧虎逐鹿地,骚士墨客雅集乡”。

这座外形奇特的门楼就是船帮会馆的标志。它是一个六柱五楼,富丽堂皇的石砌牌楼。面额之上嵌有九龙石匾,雕有“明王宫”三个大字。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怎么不是船帮会馆几个字呢?答案就在两侧的门联之中。请大家看:上联是“后元夷受封德昭千古”,下联为“继夏禹称王福庇九江”,横批为“安澜普庆”,可见这位“明王”是管平息风浪的。但他不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夏禹壬,因为下联写得很明白,“继夏禹称王”,就是说“明王”是在夏禹之后称王的。上联的“后元夷受封”,大概就是说这位“明王”是在元代受封的。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原来,“明王”是船帮们信奉的神灵。由于“明王”可以平息风浪,所以,船帮会馆又称为“平浪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我们头顶上就是著名的花戏楼。据统计,全国称“花戏楼”者,仅有两处,一处在曹操故乡安徽毫州,另一处就是我们这里。

这座花戏楼是龙驹古寨十大会馆之首,整个建筑犹如仙阁琼台,东西峙壁,刀切剑削高数丈,条条青龙雄踞墙顶,作破浪欲飞之势。楼身重重飞檐,宛似苍鹰展翅,喜鹊抖尾。全部装饰图案,多以彩瓷镶嵌,阳光之下,耀眼夺目。特别惹眼的是柱梁之上镂空木雕,玲珑剔透,巧夺天工。高山河谷、点点江帆、亭台楼阁、车马仪仗、鸟兽虫鱼、树木花草,无所不包。其中尤令人称道的是那些人物雕刻,有大舜耕田、夏禹治水、文王访贤。无论是农夫耕田、村妇喂猪、樵子负薪、行旅赶车,还是映雪夜读、赤壁月游,或者两军厮杀,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显示出能工巧匠们高超的建筑艺术造诣。后人把它叫做“花庙”或“花戏楼”,当之无愧。

请大家看,在戏台正面斗拱的中央,有题额大书“秦镜楼”三个金字。《西京杂俎》中说:“秦始皇有方镜,照人灼见心胆,凡宫女有邪心者,以镜照之,莫不胆悸心动。”花戏楼之所以书以“秦镜”,意在告诫人们历史是一面千古不朽的镜子,看戏如同照“秦镜”,可收“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之效。

这座让我们深爱和珍惜的戏楼,在其修建的过程之中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传清末有一年,六月六庙会,船帮因风雨阻隔,逾期末到,遭到其他帮会的羞辱,自此,代表着500多名船工和搬运工人的船帮,为争得名誉,商定每运一件货物,从中提取两个铜钱,以便为建馆筹资。后经日积月累,终于在1815年建起了这座规模宏大的会馆,并在众多会馆中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会馆原还有大殿三间,拜殿五间,厢房各三间,乐楼一座。拜殿、厢房毁于国民党统治时期,解放后仅存留大殿及戏楼,20世纪50年代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主管部门拨款修葺,增建厢房20多间,现为县文管会、博物馆所在地。

朋友们,下面我们就去玩一个心跳的活动丹江漂流。为了让大家对丹江漂流有一个基本了解,我先把丹江的历史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丹江相传因产丹鱼而得名,它发源于秦岭南麓,经商州、丹凤,在商南县江家店乡的月亮湾进大河南境内,并在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总流域面积16812平方公里,为汉江长支流。

丹江在丹风境内,西自棣花的条子沟口,东至竹林关雷家洞,总长约94公里,流经商镇、龙驹寨镇及竹林关,总流域面积1134.46朽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7.2%。干流两岸支流密布,纵横交错,构成典型的网状水系,县境内较大的支流有老君河、银花河和武关河。丹江在县境内的干流中,刘家涧至竹林关一段,名“日月峡”,长约4.8公里,为变质岩陡峭峡谷,坡度多在30度至70度,谷底狭窄,为丹江梯级水力开发的重要河段,水量丰富,其水力资源为历代重视。春秋、唐代为水运贡道,唐代曾多次整修河道,被学人称为“商山运河”,为唐代输往关中的物资补给线之一。

丹江风光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杜牧作丹水诗,其中有“沉淀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的佳句;宋代王禹偁的丹水诗以“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之句,勾画出当时丹水的澎湃英姿。

丹江漂流的历史很长。唐代李白曾荡舟丹江上游之仙娥溪,到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泛舟丹水之后,将其过程祥细记大了《徐霞客游记》中的《游太华山日记》。

富而思文,富而思乐。为促进随着改革大潮而兴起的旅游热,商洛外事旅游办公室及丹凤县旅游公司因地制宜,于1991年开发了丹江漂流旅游观光新项目。

项目安排龙驹寨船帮会馆戏楼下的码头为丹江漂流的起本点,这里也是徐霞客登舟远行之处,漂流路线共7.5公里,需1个多小时,要经过狼窝子滩、铁床子滩,过镇江之石、白龙山下、驼峰之侧,经乌龟饮水、金鸡关(鸡冠山金鸡喝水处)诸景点……到达终点日月滩,沿途可观赏摩崖石刻上的书体文字。如果终点下延,还可到达竹林关、梳洗楼(在商南县境)、荆紫关(在河南省淅川县境)、白浪街(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等地点,感受徐霞客当年漂流场景。

游客所乘航具,有竹筏、铁筏、皮筏多种,每筏可坐4~9人,由训练有素的年轻船工撑篙,在“高山流水”、“小小竹排”、“丹水情”等古今乐曲声中起航。登筏漂流,如踏云驾雾,可尽情领略沿途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尝野山野味以回归自然,野情野趣以捕捉新感觉,放情傲啸“云驻云飞随尔便,潮起潮落奈我何”的豪迈气概。

“一路缘溪花复水”、“森森清江下急流”。丹江漂流一定会使您“明日欲别不忍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956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