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4 09:37:25
2023年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通用8篇)
时间:2024-01-04 09:37:25     小编:笔舞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一

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教二十余载,经历较多。很多次培训都是流于形式,对老师的帮助不大。8月28日听取了进修学校王长丽主任的学术报告后,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听课评课不要再流于形式了,不要再“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你好我好”了。这样的教研有什么意思呢?这样,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可是,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我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陈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总之,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需要改进和学习,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二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常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因此,我总以为“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没有区别。本学期参加学习以后,我才明白二者不一样。

我通过认真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

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观点,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尊重,营造了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氛围。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三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陈大伟强调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了解教师这样教,没有了解情况前不随便下结论。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

感悟之三: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流淌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幸福的教师能影响和促进学生幸福的校园和课堂生活。因此我们不能不小心谨慎,不能不奋力成长和改变。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一种伦理责任。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四

前段时间,有幸在璩xx工作室线上学习中接触了各位大家,他们为埋头于教学一线,受制于成绩、制卷、开会、交表、评比各项事务中的我,推开了一扇扇的大门。诗歌教学内容的设计、校本研训的专业指导、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写作……内容丰富,专业性强,令我受益匪浅。听了他们的讲座,只觉自己如井底之蛙,教书近20年,专业学习意识不强,很多时候凭经验做事,缺乏理论支持,不科学不高效,应当思变。

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我对成都大学陈教授讲授的“观课议课的相关问题与策略”感受最为深刻。实际工作中,作为教研组长,我最怕的事情就是评课,可偏偏这样的场合又特别多。理论上来说,作为语文老师,公众场合说两句话不是难事,可为什么最怕这样的说话呢?暗自思忖,有三个方面。

二是怕自己说得不中听。评课,以往都是大家围着授课老师七嘴八舌,授课的老师便频频点头。这种感觉不是很好。上课的老师三五次的磨课最为辛苦,课上得不错(怎么界定?)固然是好;但如果发挥失误,或者确实出了问题呢?实话实说会让人尴尬。很多时候评课,为了不挫伤老师的积极性,我都会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词,所有听课的老师估计也是一样的心理。于是就出现了陈大伟教授所说:先说优点一二三,再说不足一点点,而且不足还要往那些无关痛痒的方面去说。总之,结果就是,大家都完成了任务,长舒一口气,但收获甚微。

三是怕自己评得不高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次听评课,实则是两次学习的机会:授课教师给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评课专家给一次研修提升的机会。所以评课专业精当,更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我本人也是在多次大咖的评课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用之于课堂,颇有感悟。多年以后被代入“专家”的角色,却只觉修为不够。想要很诚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年轻教师一些帮助,奈何眼界有限,愧矣!

听了陈教授的课,我有顿悟之感。从源头上,我就应该改变:这不叫听课评课,而应该是观课议课。听课用耳朵,观课则是调动各感官,除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及策略,还有学生的听说读写反应,还有整个课堂状态。另,评课是自上而下的审视,议课则是共同参与的研讨。观课者亦是当事人,他和授课老师一样,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担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思想上一转变,问题便迎刃而解。既是团队探究,直言无妨,意见相悖无妨,课不成功亦无妨,思维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事物只有处于矛盾中才能发展变化。探讨更好的教法学法,成功固然可喜,失误同样富有价值。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特别指出,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听评课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的确如此,接到通知去听课,授课内容课堂上才知晓,40分钟听下来立马评课,听什么?评什么?听的评的恐怕都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每次听评课都是这样的程序,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大家的对话失去共同的基础,研修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陈教授特别指出,课前要确定议课主题,确定议课团队人选,分解议课主题观察与研究的方向,还要根据各自方向挖掘经验,收集信息。换言之,要让散漫的听评课变成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主题”是我在陈教授讲座中听到最多的词。这个词让我意识到,教学教研,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每做一个活动都力求探讨或解决一个问题,只有这样逐步推进,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通达千里。陈教授说,观课议课提倡以发展性取向“献课”。我想,着眼于发展,就要有一个方向的指引,“主题”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什么是主题?陈教授指明了两处来源:一是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有超越有创新的地方。即这堂课,我们尝试用某种方式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困惑或问题,大家都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么做可以吗?或者这堂课,大家来看一看,我的创新之处是否有价值?确定好主题,再围绕主题,思考讨论,反复尝试,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问题,当然事半功倍。

学习之后,很想要把这样的理念带到工作中。刚好,有一个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的活动,有幸作为评委之一参与。这堂课来自七年级下册综合性活动“我的语文生活”。因通知仓促,没有时间组建议课团队,便自行阅读教材教参,在网上查找相关课例资料,最终给自己确立了观课议课的主题——如何合理设置任务情境,并据此细分观察方向: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任务情境设置,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和表现力的区别。为此,我制作了简易的表格,想要尝试一下该种方式的观课议课。

活动结束,回顾这两堂课。老师功底都不错,信息技术运用纯熟,也依次完成了教材规定内容,作为活动课课型,有学生的成果展示,有教师的要点归纳,但在新的观课议课理念下,通过实时记录,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课堂学生表现力的高下除了班级的差异外,还深受教师创设情境的影响,动画指引、生活实景、虚拟故事、时事背景……各种情境细细比对,让人觉得这里很有研讨的价值。

走在求知的路上,也许所思所行还很不成熟,但我愿意勤勉奋进,实干笃行,永远做一个朴实沉毅的教育追梦人。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五

今天,我们上午一共听了三节课。第一节是xx老师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第二节万xx老师的《三边形和四边形》,第三节是赵xx老师的《代数式》。中午一点多时,由教导处xx老师负责与我们一起评课,大家各抒已见,激烈讨论,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提升。

总体来讲,三位老师很好的体现了xx天长小学的"选·动"课堂特质,让我们在听课时进一步了解和体悟了"四最"课堂的模式和选动策略,很有触动。三节的共性是:

1、关注了学生主体性,注意生成,注意从学生中来,研究材料来自学生。

2、突破了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充分选择,自己选的与别人指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完成达成度和自我成功感也不一样。

3、注重学习的经历,窋体验性的东西有体验印象才深刻摸过、做过、想过,学习有深刻才有效。

在交流中,张槎中心小学的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年级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小组活动”。郑主任认为:低年级开展小组活动一定靠平常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小组活动的要求要做到(1)简练,有明晰的操作步骤。(2)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任务,1号同学干什么、2号同学干什么﹍使每人都有事情干。(3)训练学生,在同学发言时,其他人要倾听,轮流做中心发言人。这样小组间就能自然而然形成默契。

他说道小组活动的形成有个建模的过程,规定老师在备课时要体现第一步选材,第二步选法,第三步选项目,第四步选层的选动课堂理念。当然在建模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一开始时老师不是一下子就接受了,通过上层授课示范,骨干教师推广,然后月考核检查老师备课和上课中对这个理念的体现与否,到出模阶段可以让老师们有选择的在一节课里体现一两个选动过程的理念即可。随着选动课堂的推进,小组研究活动深入到每个老师的课堂里面了。

晚上,为了明天林雅梅的汇报课,大家各尽所能,献计献策,一起备课听课。直到刚才。主要成员有黄美榕、温智珺、林松、杨友欢,加上我,我感觉,只要大家尽力了,不管明天的效果怎样,我们一定有收获。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六

成功路上最怕的就是“用心”两个字。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用心做事,才能做到创新。11月4日,新岗教师在教研室老师的组织下,就何捷老师的《草船借箭》,虞大明老师的《女娲补天》,以及窦桂梅老师的《书戴嵩画牛》这三节课展开了研讨,下面我先谈谈我对这三节课的认识。

《草船借箭》《女娲补天》《书戴嵩画牛》这三节课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名师的课堂课课经典,句句名言,立意深远,形式不拘一格。翻转课堂,收放自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精彩的演绎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其中何捷老师的《草船借箭》精彩至极。语言幽默简练,画风犀利,感情激扬。背景和音乐以及课堂氛围都引人入胜。整堂课仿佛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盛大的三国图。

《草船借箭》整节课以“品味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乐趣”为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其中在分析“诸葛亮”这一形象时,何老师让孩子们瞬间变成了一路纵队,拿着自己的报告单,开始了话题的争鸣。并设置悬念,课堂氛围层层深入。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单约鲁肃之谜”这一部分。更是深层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整堂课,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获得收获。何捷透过一篇文章来解析一本书,而又从整本书的内容关联立足于一课,以文本为基点链接名著,让阅读丰富起来,让阅读课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驿站,或许又是另一个起点。

虞大明老师的《女娲补天》,一节课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整堂课课很接地气,很实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既学习了基本内容,又掌握了重点方法。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这节课对我们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借鉴。

窦桂梅老师的《书戴嵩画牛》一节课关注了学科特点,年级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这节课中,先让学生认识“题跋”以及题跋的主要特点——笔简而意足。接着以小组互助学习文言文。以读准,读通,读懂为目标。然后小组互助自查文言文,以听写,句读,背诵为任务。创造性的反复体会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创作题跋”,看似很艰难的一个环节,却被窦老师和学生完成得游刃有余,演绎的别样精彩。整堂课设计精妙,将话筒交给学生,结合清华附小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的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新形式,让我们看到了窦老师在这节语文课上如何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而做的努力,可谓叹为观止,荡气回肠。

三位老师的课堂朝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努力对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训练。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真正的站立起来。

研讨会上,老师们的表现让我感慨,个个热情高涨,讨论氛围浓厚,无论是从三位名师的讲解内容,还是从课堂氛围,教学方法,学生发展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有的见解与分析,甚至向名师课堂提出质问。这对于新教师而言是一次质的进步。两三年的时间,一些新教师已经初露头角,才华和实干精神已经让人心生敬佩。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进步。我有什么理由不督促自己进步呢?星光不问赶路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书育人之路漫漫无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把握特点,形成新的工作思路,用自己的热情,良好的师德,进取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七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怎样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学期在学校的每期新书推介导读活动中,我认真拜读了《怎样观课议课》这本书,感觉自己受益良多。陈大伟教授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观课议课”理论,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人读完不禁眼前一亮、为之震撼。

“观课议课”,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书中作了详细阐述: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其实名词的变化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实质理念与方式方法。

研读《怎样观课议课》一书后,再反思以往我们惯常的'听课评课活动,更为观课议课理论折服。我想在今后的观课议课中,有一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

常常我们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听课的内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课题也不会事先做些了解准备,这样对于不熟悉教材的人来说,听课的效率就会很低。通常上课者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及意图听课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听课的过程中自己慢慢揣测体会,而如果课前上课者有所说明、听课者有所了解,那么听课过程中目的性就会更明确,效率也会更高。在议课的过程中,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陈大伟教授指出:观课议课不是为了展示教师自己多么出色优秀,而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课者和观课者消除隔阂、直面问题、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议课的成功。

通常的听课评课活动往往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也隐含着听课者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泛泛而谈,在有限的研讨时间内不能使议课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上课者的帮助不大。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我们习惯在听课时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有时甚至过分注重教师的语调、体态、形象等带有表演特质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效果不理想归罪于学生,常常我们会说:你这样设计是好的,就是学生不配合。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重点,以学的方式、效果来思考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是当下大力提倡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革新教学观念,从观课议课做起。真正深入进去,切实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加强交流,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合格教师。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陈大伟美篇篇八

本次国培计划中,我共观课评课6节,包括《倒推》、《数字谜》、《小数加减法》、《用乘除法解决问题》、《重叠》和《因数和倍数》。这几节课老师设计都很精巧,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下面,我以《小数加减法》为例,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在《小数加减法》一课中,本课导入环节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从商店开业,文具全部降价销售入手,激发了学生购买文具欲望,提高了计算购买文具价钱是多少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迅速投入到选文具,计算价钱的实践体验当中。这样的设计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成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买文具转移到小数加法的计算的上。

所以我觉得老师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是独具匠心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最后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起到了引领作用,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计算、问答过程中主体和主导作用完美结合。采用对比衔接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如对于6。45+1。2的竖式写法,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再通过两个书写格式对比展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学生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解决了“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列竖式时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难点,教师采用学生板演汇报形式分层突破。2、4、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了计数单位不同,对齐小数点就是数位对齐。为了减法退位的顺力进行。引导学生说出对齐小数点在1。2末尾加0补位也是个好办法。”添上0可以帮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用0去减减数,不会导致把减数落下了这样的错误。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计算买2件文具相差多少钱,将孩子引入到计算小数减法的计算中来。在这里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板演反馈。如选择两个数相加减,板书指导细腻。先写第一个数,第一个数写好后第二个数写在哪里,谁跟谁对齐?为什么呀?利用小火车移动停在那里的演示,强烈的突出了对齐小数点这个难点。

最终,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能始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实践,并能及时捕捉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环节清楚流畅,学生动手探究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好。当然如果学生有运用情境中的元角分来理解算理就会更接地气,理解更简单。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通过本次观评课活动,我看到了6节设计巧妙,环节流畅,教师亲切,学生积极的优质课,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我会在自己平日的课堂上积极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我的课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736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