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报告(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5 17:44:04
2023年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报告(汇总15篇)
时间:2024-01-05 17:44:04     小编:影墨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一

xx(化名),x,xx岁,小学x年级学生。

1、该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书写马虎。

2、人际关系不好,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喜欢捉弄别人,在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与别人闹矛盾,然后就开始骂人,打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相处。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1、该生从小就跟在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方面,在家里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大人对他言听计从,没有约束他去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情。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3、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总之,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习惯: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二

思政部心理教研室自xx年9月申请开展全程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以来,xx级学生已运行了2个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我从教学运行、教学成果、创新与特色、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及保障等方面做一下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以全程式教育贯穿学生一、二年级四个学期,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大一上下学期分别为12学时,大二上下学期分别为4学时。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xx年,心理教研室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从发表论文,编写教材,结题课题,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密相关,其中结题辽宁省“xx”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结题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结题课题《对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良行为的调研分析与预防机制研究》,发表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编写教材《对话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吉林大学出版社。

xx年姜萍老师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王春霞获得xx优秀教学质量大赛二等奖。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的创新性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即大学生发展、进步与成才;发挥“两个作用”:即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学生的自主自助作用;坚持“三个特性”:即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四个延伸”: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心理测验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向学生心理自我建设延伸,个体心理咨询向团体心理咨询延伸,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向健康教育理念建构延伸;做到“五个结合”: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理论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心理游戏与情景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咨询活动相结合;突出“六个重点”:即心理健康标准与培养、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恋爱与性心理、挫折及危机应对、心理成长与情绪健康。

(一)内容上创新。

本年度在本科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有所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先进新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材密切相关的内容。

一、健康从心开始。

二、心理困惑有几多。

三、走向和谐与成长。

一、我是这样的人。

二、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三、做最好的自己。

一、掲开情绪的面纱。

二、情绪是本难念的经。

三、我的情绪我做主。

一、独具魅力的你。

一、学习是一生的事。

二、走好大学学习路。

三、张弛有道话学习。

一、与友谊同行。

二、我们都是一家人。

三、编织友谊的金丝带。

一、我们的。

二、学会爱自己。

三、在爱中成长。

四、性——青春成长的神秘话题。

一、生命诚可贵。

二、平心静气谈死亡。

三、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一、成长的伴侣。

二、挫折应对面面观。

三、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心理黑白灰。

二、健康心理的绊脚石。

三、为自己的生活导航。

一、规划人生之路。

二、努力,从现在开始。

三、我是职场新鲜人。

(二)推广了实践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心理的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先进新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坚持每一个专题都安排有一次心理活动、心理测验、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课堂讨论;“自画像”、“20个我是谁”、“组员心声”放松训练;心理游戏、观看大学生辩论赛录像;“信任之旅”、“戴高帽子”;“姑娘与水手”价值观讨论、案例分析;适应能力心理测验等。实践教学调查显示:这些心理测验、心理活动、心理游戏、案例分析、播放相关录像资料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具体的活动中深刻地领会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获得实际经验,能起到深化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3.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5.本门课程考核的方式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开卷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50分,包括出勤、课堂表现、撰写论文;期末试卷占50分,总计100分。

3.根据新课改方案中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模式,分学期、分阶段的进行全程式辅导和考核;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讨论、辩论、上课表现、团体训练、社会调研等,综合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学生参与和实践考核环节。

通过考试评价方式调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变学生被动式受教为主动地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将评价引入课程全过程,特别是将考试评价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对应的讲授内容及考核方式,帮助大学生掌握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团体合作、交流沟通等等的技巧,体验运用这些技巧解决问题的实践效果。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在高等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各高校基本都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正式课程纳入到正规课堂教学中。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后、90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在逐年增长,由原来的20-30%左右增长到30-40%左右,心理障碍的比例由原来的15%左右增长到25%左右,大学生因心理疾并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可以预防精神疾并自杀的发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化,使高校教育的针对性、目标性明显增强。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是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具体地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即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说,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优良的思想品德是同一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必要的手段。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三

在分娩经过中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疼痛有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常常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依照产妇不同的心理状况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对于产妇减轻宫缩痛能否顺利生产,保障母婴平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分娩经过中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具有重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750例待产妇的心理调查,总结出在分娩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恐惧、紧张心理:孕产妇缺乏分娩知识的了解,畏惧疼痛,对产痛进行性加剧而大吵大闹,体力消耗,产生腹胀,致使宫缩乏力。

忧虑、烦躁心理:个别孕妇担心医生技术水平,医疗设施水平能否保证正常分娩;害怕婴儿及自己出现意外。

兴奋、忧伤心理: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完成第二产程时迫切想知道婴儿的性别,达到愿望的兴奋不已,与愿望相反的心情忧伤沉重,这种过度兴奋与忧伤心理,往往是造成在大出血的原因。

2、心理护理。

产前的`心理护理:加强对分娩知识、医疗质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孕中早期让孕妇看宣传画,读科普知识,增强孕妇分娩知识和医院医疗水平的了解;孕末期医务人员主动与孕妇交谈分娩有关知识,使其能正确对待分娩过程,自觉配合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优良的技术和设施,满意的服务、舒适的环境,给产妇留下可敬可信的印象,最大限度消除其恐惧、担忧和疑虑,战胜分娩中的困难。

产时的心理护理,助产人员与产妇密切接触,通过交谈培养产妇战胜疼痛的意志,设法减轻疼痛,告诉她每个产程宫缩产生疼痛的程度和大概持续时间,使孕妇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加深双方的感情,使产妇感到亲切和依赖,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以造就良好的心理因素。对吵闹不安者,更加热情、细心、耐心的照护与安慰,指导避免过多的体力消耗,并激发她做母亲的喜悦与自豪。鼓励产妇宫缩间歇时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供给充足的饮水,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告诉产妇如何正确使用产力,提高正常分娩率。

产后的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应恭贺产妇,告诉其可喜的一面,如婴儿正常,没有畸形。性别,可在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时多说些婴儿漂亮可爱之处,稳定产妇情绪,减少产后出血,利于产妇早日康复。

3、讨论。

分娩是妇女生产中的重要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系列心理变化及反应,异常的心理变化会引起许多产科并发症。影响母婴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疼痛,减少胎儿宫内窘迫,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大出血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在经济上也节省了开支,获得社会的好评。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四

l某,女,18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调整焦虑抑郁情绪。对求助者而言,调节情绪的关键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疗法,即接受一种信念,不加批判的接受服从。一般年轻、女性、无知的人相对更容易受到暗示。

举例:一个求助者,参加驾驶证培训考试,路考了七次都没有过,在做了咨询后,约定再次路考时,戴上耳机,拨通咨询师电话。咨询师也没聊什么,但是这个求助者因为注意力转移了,没有放在考试紧张上,路考顺利通过。

另一个求助者,每次坐车就紧张,晕车,前来求助。咨询师给求助者开了药,但要求求助者平时不吃,可以把药放在包里。坐车的时候,如果感觉紧张,晕车就吃药。结果求助者药也没吃,从未再晕车了。

这些都是心理暗示的效果。有的人,觉得找心理医生谈话,她就心安了。所以,生活中要多给自己积极正面的暗示。甚至可以借助于某些信物给自己力量支撑。

3、动机是观念,现在用行为来解决。情绪改善了,睡眠便会随之改善。人是有节律动物,睡眠节律很重要,不能乱。一个人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外,就是得管理好时间。什么时候吃饭、睡觉这样最为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固化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永远不要让最简单的事情来干扰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生活肯定是严谨,规律的。那些总是在找各种东西的人,肯定没出息。求助者是因为休学期间,白天睡觉,晚上清醒,生活节律被打乱了。所以现在需要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先坚持一段时间,再按照自己的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五

二也已经接近尾声了,时间是如此之快。大二下学期,开始选修,我选修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听老师讲课感触颇深,老师认真负责,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获益匪浅,从此开始摆正正确的心理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健康讲述了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面对挫折与压力、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等等,非常的详细、全面。我认为此次的成长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以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全面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的定位。

从小到大,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让我的生活充实绚丽而多彩,给了我成长的关怀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但从来不像其他的家长一样逼着我学这学那,反而是给了我很多自由的时间,可是我还是比较自觉,每次回家总是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才玩,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很自由的。

在上学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和拼音字母,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当初是怎么学会的。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上学后很轻松,爸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由于成绩始终不错,老师也很喜欢我,也就是在那时形成了我的一个性格特征:自信。每次总是很出色的完成任何任务,而且做完之后,更加使我信心百倍的继续走下去。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对学习就放松了,同时迷上了网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成绩大不如前,后来父母发现我迷恋上网,大发脾气,从这开始,原来自由的生活被约束起来了,但网络对我的吸引并没有减弱,自己还是偷偷摸摸的往网吧溜,爸爸第二次在网吧抓住了我,这一次我挨打了,虽然不疼,只是挨了两脚,从来没有被动过一根手指头,我也从来没看过父母这般的生气,也许是我天生性格的原因吧,我并没有怨恨他们,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最初的乖小孩,每天认真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第一所中学,当是还记得,接到通知书那一刻,我看见了父母脸上的微笑,当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晚上自己在被窝里流泪了,痛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从那以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不辜负父母。

高中,我来到了县里读书,又是陌生的环境,在那里我开始了真正的学习,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文理分班,由于个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绩,我选择了理科,也就是从这时,我才认真地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因为小时候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转眼间,我们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并不理想,但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来到了这所学校。

虽然我刚来到大学,但我已经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矛盾难念就会产生,但我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宿舍还是集体,都需要精诚所至,大家一条心。否则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同时在上大学之前的那段时间和近几天在学校的了解,明白了先做人在做学问的道理。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实现一个人的价值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这就需要加强许多方面,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确定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待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积极地去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用相对客观的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同自己的眼睛去细心地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积极进取,按照计划定期行动,一点一点去实现。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一步登天,所以就要把精力放在短期目标上,相信最后一定能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么微小,也许就是成长吧!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现在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

看一眼来路,看清了成长中深浅的脚印。成长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自己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摔跟头,但需要我们不断爬起来,每一次爬起来,就证明又长大了一些。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成功与失败,时刻与人相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一个人从不经历痛苦与悲伤,挫折与打击从来不会与人预约,它会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徘徊很久,与人形影不离,所以我没有必要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与我无缘,正视它,它就会迎刃而解,而我又成长一些。

最后,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性格及优缺点吧!我感情比较细腻,有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地伤感,发表一些看似很忧伤的话,初次和我见面的人都会认为我是腼腆型的,不爱说话,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我心里深深地刻着一句话:言多必失。这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事自发形成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地交往,熟悉了之后,那么我会是一个热情的、有点幽默的男孩。对待身边的朋友,我一直都用心地对待,但在这之前,我会用我的眼光来了解身边的人,觉得和我合得来,不虚情假意、自高自大,我才会用心去交。因为我知道珍惜这个词有多么重要,我珍惜我身旁过往的每一个人,珍惜在一起的时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和感情。我这个人比较随和,生活上也很随意,不喜欢被约束的太紧,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斤斤计较,遇到重大的挫折时,情绪也会低落,但最终都会迎刃而解。通常我每件事我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随波逐流。我一直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一直坚持着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从而提升自己的品行。现在更是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改变。

我比较喜欢探险,比较喜欢野外的那些生活,其实来泰安以后,我几乎走遍了整个泰安,每到周末,总会出去溜达,喜欢野外的那些风景,喜欢拍照,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看地形,谈后看看能否逃票进去,总是喜欢做一些很傻的事情,喜欢走路,喜欢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风的呼吸,感受水的清凉,感受山的雄伟。

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

报告。

都再次认识了自己。个人认为经常地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塑造人格的魅力。在这里分析了自己,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以后会努力并坚持着使自己的品德与言行趋于完美,使自己趋于完美,做回真正的自己。

第一部分。

我的成长经历。

时光的沙漏不停的行进,来不及告别叹息,昨日便已卷入时间的长流中旋转着成为回忆,然后一点点透明,最终消失。

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在这漫长亦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一步步成熟,走向成长的彼岸。

在我看来,我的人生路应该算是比较顺利,无论是小学,初中或是高中,似乎学习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一门心思的把学习搞好,就在我充满自信的参加高考的时候,我遇到了我迄今的挫折:高考落榜,一时间我无法承担这样的打击,但是我的性格告诉了我,如果我屈身去上三本或者专科的话,无非是对自己的看不起和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因为我的成绩一向是很好的,就连我的老师也没有想到我会考不上,然而高考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我也没有办法,所以最终选择复读。

在复读的日子里,我的思想逐渐有了转变。不再去幻想明天是多么的美好,不再去可以的和别人相处,不再去钻研哪些深不见底的难题,一心想着的就是高考那道坎。曾今有人和我说复读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可是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理解其中滋味。当一个人变的很现实的时候,一切的梦想或者是幻想都将不复存在,人或者自然就不会太累。

当我看到同一届的人都在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就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只是上天觉得我不够成熟,所以让我在锻炼一年,仅仅一年而已。

现在回想这个,“寒窗苦读十二载,一心只问今朝”这已不算什么,重要的设平静的看待生活,平静的看待未来,活在当下,因为今天是为明天准备的,把握好今天才能过拥有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曾经的我们时在父母伞下胆怯的雏鸟,那么现在的我们便是渐渐高。

翔的鹰。我们奋斗,我们拼搏,我们自豪!我们将点燃种子的希望,召唤候鸟的飞翔,像飞扬的蒲公英一样,沿着梦想的轨道,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

第二部分。

[摘要]近年来,受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恋爱态度轻率,恋爱观念开放化、恋爱行为公开化等特点,体现出重功利价值、重物质享受、重生理需求的本质。为此,应从加强性道德性识教育,自主性教育,健全学校管理机制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正处在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对恋爱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憧憬,他们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不经历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不全面的。随着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恋爱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新特点。

1.恋爱态度轻率化。当代大学生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多数学把恋爱描述为“体验幸福”和“充实大学生活”。有些学生以选择理想对象为由,见异思迁,频繁更换对象;少数学生出现“三角恋”和“多角恋”,以至在同学之间造成感情纠纷,甚至发生冲突,酿成悲剧。他们在恋爱过程中,只一味追求爱情的浪漫,而忽视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未婚先孕就是当代大学生恋爱轻率化的见证。

2.恋爱观念开放化。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传统道德意识逐渐淡化,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据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中,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比例为54.08%,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这一比例为75.3%…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也日益开放。大学生多角恋爱、在外同居的现象时有出现。

3.恋爱行为公开化。尽管社会各界对于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持“不赞成、不反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校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不受任何纪律的约束。然而在高校大学生中都存在这样的想法:不谈恋爱的人被视为弱者,不谈恋爱被视为不正常行为。他们把谈恋爱作为一种荣耀,每天出入成双成对,携手漫步于校园,上课、吃饭、自习形影不离,行为上一点也不遮掩,甚至臵校纪校规于不顾。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大学生比例为87.6%,愿意在校园里各种环境下有亲呢行为的:教室23.7%、图书馆37.5%、食堂68.6%、校园绿地86.2%。

二、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

综合各因素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功利价值。他们在择偶标准上,趋于功利化,更注重对方的实际价值。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及求职中的“不正之风”对大学生恋爱观产生了一定影响,交往对象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往往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把自己今后的前途寄托在恋人及恋人家长身上而急于谈恋爱。

2.注重物质享受。部分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大或者爱慕虚荣、沉迷于高消费等原因而选择恋爱。他们企图通过恋爱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或者在经济上赚取利益,有的甚至不惜名誉,采取欺骗的方式同时进行几段“恋情”。

为追求享乐和地位而恋爱,是一种畸形的恋爱观。

3.注重生理需求。大学生的年龄界限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有了追求异性的欲望,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产生了性亲近的要求。据相关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有和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渴望拥有爱情。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这一原因的驱使下,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现今高校普遍存在的同居现象就是的例证。

三、新型恋爱观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恋爱观受个人生理、心理成长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但他们在诸多方面相对不够成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具体从四方面阐述:

1.受社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网络、影视已经走人人们的生活,也带大学生进入恋爱的世界。由于社会上一些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过分渲染,更有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难辨是非。同时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相信网上爱情更胜于现实爱情。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网络色情的影响,驱使他们渴望揭开两性之间神秘的面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起了一定诱发作用,使一些大学生对爱和性的观念发生扭曲,缺失了应有的责任与道德。此外,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前景的不乐观,竞争的激烈化,为逃避现实及外界的压力,他们亦然选择了恋爱。

发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产生。

3.受学校的影响。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没有相关、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给予指导。同时,在课程设臵上关于恋爱、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各类辅导讲座欠缺,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加以科学引导和教育。

4.受个人自身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按照青年心理学的划分,属于青年的中期,其生殖系统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但由于在校大学生刚从父母的翅膀下挣脱出来,没有经过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锻炼,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任何问题的处理缺乏思考和理智,理性判断力较差。再加上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容易把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对问题的考虑欠周全,使其恋爱过程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恋爱道德上的种种缺失。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加强大学生的性知识教育,提高恋爱的道德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通过课程教学、专题讲座、订阅报刊、定期辅导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为建立良好的性意识和性道德观念打下牢固的基础;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学生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引导他们在恋爱问题上做出理智的选择,形成健康、正确的恋爱心理,使学生理解并懂得“两性区别,男女平等;异性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这些基本的性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性刺激的影响,防止不良性行为的发生;同时引导大学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业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爱情真正成为人类文明行为的高尚部分。

2.加强大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恋爱观、就业观、成才观;要让学生认清现实,让学生知道恋爱问题和学生的理想、事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促使大学生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要让大学生认清学业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明白学业是大学生价值的主要支柱;要让大学生懂得恋爱是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它是建立在牢固地学业、事业基础上的。

3.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恋爱的管理。加强对大学生恋爱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管理,促使学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加学生宿舍、公寓和校园环境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杜绝大学生在外住宿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学校对大学生谈恋爱问题要实行引导、教育、管理三位一体模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于那些沉迷于恋爱而荒废学业的同学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其迷途知返;对于那些在恋爱中违反校纪校规,违背社会公德的同学,要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总之,四年的大学生活是短暂而宝贵的,当代大学生不要把黄金时间消磨在花前月下,而应立志奋发成才。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智慧与才华发展最快的黄金季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的恋爱心理,把爱情融进成才目标中,才能使爱情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成为我们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动力。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六

我出生在湖南邵阳,那是一个美丽的湘南城市。蓦然回首,已走过三十三个春秋。生命的历程短暂而漫长,无论是经历过的身心痛苦,还是品尝到的酣醇幸福;无论是感受过的酸甜苦辣,还是喜怒哀乐,如今的我,都把它当作人生的财富,指引我好好地走完生命之路。

儿时的我体弱多病,总是吃不完的药,生不完的病。每当在昏暗的油灯下做完作业,听母亲讲童话故事,唱湖南花鼓戏时,心中总是涌动着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一定要飞,我一定能飞。

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由于工作的缘故,父亲和母亲不生活在一起,父亲每次回来会带回许多儿童读物,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使我对文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兴趣。我感谢我的父亲。

在童年的记忆中,当母亲班上的学生生病时,母亲总是把平时舍不得花的肉票买完,把学生引到家里,把我们兄妹少有的几件衣服让出点让贫困学生带走;当我获得学习或作文、书法比赛的任何奖励时,母亲总是表扬我,鼓励我,对我的老师表示深深地感激;当我因故感到十分委屈时,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打击时,母亲总是耐心倾听完我的哭诉,然后和我一起分析因果。最后,总是忘不了对我说一句: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他人,做人首先学会原谅自己,才会原谅别人。母亲不仅孕育我们的生命,更教会了我们做人,使我们兄妹现在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优秀的,出色的。我感谢母亲,膜拜母亲,在母亲的身上具备了中华民族女性所具有的一切优良品质。母亲让我懂得了对生活感恩,对他人感恩,懂得了对生活中的事件正确归因。

八五年,我们兄妹随母亲迁到邵阳市和我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城乡差异大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改变,凡事我都主动表现自己,都愿自己思考和解决,开始有了成人感,并有了当作家、考名牌大学的梦想。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有了切实的打算,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自我决定,当时最大的感受是理想多么美好,可是和现实还存在差距,有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感。

九一年的高考我认为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和挫折。作为学校的文科尖子,由于志愿填报的失利,我上了我最不喜欢的师范类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高考语文成绩139分,全省单课排名居第一位,更火上加油的是被分配到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入错了大门又走错了小门,我填报的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可是因为政治的失误仅仅因5分之差与人大失之交臂。特别是平时比我差的同学有好多都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当时那种感受真是天昏地暗,心理的打击可谓是到了崩溃的边缘。感激我的母亲和我高三的班主任,让我理性地反思了自己的认知,客观地评估现状,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带着轻松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海南琼海师范学校(现升格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心理学、教育学、人际交流、小学教育儿童心理学、现代秘书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1998年,我校98级小学教育专业一男生因为抑郁症上吊自杀,这个事件在我的心理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我开始思考和酝酿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的设想,1999年初,在我的建议下,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始从事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多样,效果反馈显著,在全院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始了我人生发展的新开端,真正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定位。

在软件学院,我担任教学工作20xx年,先后兼(专)职做班主任工作5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7年;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的进修、北京大学举办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研修班培训、海南省高校心理咨询培训班的学习。先后主修的课程有《医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咨询学》等课程;本人举办各类专题大型讲座50余次,如:《如何适用新生活》、《如何学习》、《青春无暇,关爱女生》、《马家爵案件引发的思考》、《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和教育策略》、《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自己,悦纳别人》等;创建心理健康网页,申报省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建立和测量工具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从单纯的教学工作跨入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并在此中得历练和成长。也得到了师生和院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先后多次获省、学院的表彰和奖励;先后在大学学报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连续6年度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也赢得了学生的厚爱和回报,在每年度学生评教中我的优秀率一直处于前列。特别是当我帮助迷茫的同学重新找到方向、失恋的同学走出泥泞,无心向学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目标,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的自我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体现,而获得社会的认可更是我莫大的荣幸。

热情、真诚、善良、助人和敬业务实是我的良好品质,也是我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得到大家支持和帮助的基础。灵活、沉稳、果断、毅力和修养是我要不断努力改进的主要方面。我曾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了自测,属外向不稳定型。这与自己的个性基本相符,我最好的朋友们是这样评价我的:为人真诚善良,感情丰富细腻,工作热情积极高效,但沉稳不足,灵活不够。别人对我的批评意见通常也是说我有时做事情太认真死板,待人老实没心眼。因此,我更要努力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方面。

我的基本人生观是:关注自己,悦纳别人,助人助已。充实的工作和生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让我感到大多数时间我的心境是愉悦和恬静的。特别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来,对待他人的评价有了质的改变。从前是爱憎分明,现在能理性的分析,客观地评价,真正深切地领悟‘存在就是合理’一语的含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人际关系和谐,不仅能付出真诚与关怀,更多地能付出理解与包容了。

感谢生活,它让我找到一个豁达而又包容、沉稳而又善良的先生,它赐予我一个漂亮而又可爱、聪明而又伶俐的女儿。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幸福和快乐,更给了我一个温馨和谐而又自由安逸的家。在先生和女儿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成熟,什么是童真,什么是童趣。那就是:明确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快乐地生活,世界是多么地美好。

对宗教我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尽管我不是任何一门派的教徒。但从古兰经到圣经,从印度教到犹太教,我看到了宗教的力量:一本古兰经把一盘散沙式的阿拉伯民族凝聚了起来;十八世纪的传教士为了信仰前赴后继;神光立雪断臂等等,不能不使我震撼,我深深地敬重那些有信仰的人士。从宗教中,我读到了博爱,更读懂了上帝只救自救之人。这与我们心理咨询的助人自助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是实在的,而上帝是虚幻的。

我喜欢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散文,诗歌,它们能让我感受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让我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投入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我也关注当代社会纪实,无论是喜剧或悲剧,也不管是讴歌或批评,它们都能使我从中吸取养分,加深对生活的领悟,从而更坚守自己“损人利己的事不为、利人不损已的事多为、利人利已的事大为”的行为准则。在对文学的挚爱中,我获益匪浅,最重要的是使我学会了爱,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分享和传递自己的爱。我喜欢写作,记录自己心路成长的历程,记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现实生活中,我对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与关注。先后资助云南三位贫困家庭的孩子,曾多次组织学生去市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让那些孤寡老人感受到社会大集体的温暖,在大街上我会给乞讨的残疾老人和孩子献出的自己的爱心,尽管是微不足道的,可是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我也曾帮助过在校贫困大学生,给予一些钱物的济助,更重要的是在我的倡议下学院成立了特困生基金,特困生的问题引起了学院领导的高度关注。

真诚、豁达、助人三个词应该是对我最好的描述。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同时代和年龄我崇尚不同的英雄人物,而经得起岁月洗礼存留在我心中的人物却是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的教育默默奉献一生的人。有人说他们不是英雄,我却认为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有人说他们是傻瓜,的确他们正是教育大师陶行之先生所颂扬的傻瓜:种傻瓜,得傻瓜,唯傻瓜救中华。在他们的身上,我看见了祥和纯净的心灵,平凡高尚的情操,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们为人师者的榜样,教育界中的楷模,更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个人的奋斗目标是:让学院的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的心灵之家,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出色的心理咨询师。我有理由相信:生命会给你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在要的时候说大声,说清楚。我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七

我的兴趣是与人交往,善于写作。我对人和新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喜欢有形的东西,适应能力强且随遇而安,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自尊心比较强,做事力求完美。我执着,脚踏实地,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富有同情心,愿意以实际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另一方面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八

自我分析,实际上就是知己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规划中的定向,定位,定点才能比较准确。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自我分析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如今,这么一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有心理问题。可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不大一样的,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眼中的自己,其实我也算比较自卑的那种。在上大学之前,有好多事我都不愿意主动去做,怕出风头,怕出丑,总是怕这怕那、畏手畏脚的,很多事都觉得自己干不好的样子,觉得有些事天生就不是我能做的。上了大学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了,或许我还是不自信的,但是有很多事我会积极、主动点儿去做,而且心里面很想把它们做好的。很多人常说:自信点儿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的背后需要怎样的支撑。很多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地无力,一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种是心无余而力足。

各种莫名其妙的心塞、纠结不断地扰动我的心弦。有时候很容易想多了,想多了往往心里便难受,但又不想表现出来给别人看,夹杂着不自信、无奈、愤慨……种种消极情绪,自己便陷入一种迷茫、烦心状态,深深不能自拔。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好的,但有些事是真的无法避免的。有些话,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大多数扮演的是聆听者的角色,有些人有些事我一点儿也不在意,有些人有些事我在意的要命。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心理状况处于警戒线附近。我受不了别人的过分夸奖,但是可以受得了一些误会,因为习惯了这样。有时候,确实是宁愿自己受些苦,也不愿意太麻烦别人,不愿意看到我在意的人受苦受累。在心里,我在意与无意很分明,表现出来也是如此。旧时光或美好或不堪,只是回忆,把握当下才是真。快乐或忧伤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再珍惜或者感叹都是没什么用的,只是在时间轨道上留下了印记,当然,这也挺重要的。我是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恻隐之心挺重的。看不惯很多事情,可是都是那么接受了。

对于感情之事,我想自己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时候我还是会对家里人发脾气,有时候我没有善待朋友……这些时候都是一种遗憾,自己要不断地去正视,发现问题。我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但我会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真如雪,尘落肤表仍可拭。完美是个传说中的名词,对于自己的心灵,我只想尽善尽美吧,我顾不了每个方面,但我希望自己是真诚的。自身的问题时时存在,排除杂念,认真对待。加油吧!

序言:我是一个天平座的女生,但我自我感觉我是处女座和天平座结合,像处女座追求完美主义但又是天平座中典型的中庸主义者。这导致我做事总是想尽善尽美,但由于缺乏进取心和恒心,总是没法坚持到最后。当然我的缺点远不止这一项,比如固执、懒惰、不思进取之类。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优点几乎没有,缺点一大堆。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课程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地分析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地认识并了解自己。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论,人格结构包括原我、自我、超我三个方面。原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盲目的兴奋,包括各种欲望和冲突,是一种完全没有目的的能量储备,是来自本能寻求满足的动力。

自我:自我在原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自我除了具有知觉、记忆、思考和动作等一般机能外,对外主要是感受现实,处理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从原我吸收力量,要实现原我的意向,但不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它必须判断是事实还是虚幻,考虑是否符合实际并斟酌利害和后果,必要时,根据外界情况控制或推迟原我欲望的满足。

超自我:也称理想自我,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是一切道德准由的代表。主要作用是照个体所属的社会道德观念,鉴别是善是恶,作为自我行动的准则。它代表着理想和良心。

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我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自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而自我则对上符合超自我的要求,对下吸取原我的力量,并处理调整原我的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要求,对内保持心理平衡。而所有这些心理活动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尤其在追求个性化发展的今天。但自我意识过强,就会导致人格缺陷。以下是我从人格缺陷方面对自我心理的分析:

(一)现阶段我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上,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动机层次不高、方法不当、习惯不良、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在个性发展上,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存在不良性格特征如暴躁、懒惰、依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交往萎缩、不够理性等问题。

(二)出现以上心理特征的原因。

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价值观念不合理,自我意识不健全,缺乏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毅力不强。个性发展上存在不良性格特征是由于环境以及教育因素的影响和自身价值观所决定的。人际交往上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三)怎样科学调适这些心理缺陷。

学习动机缺乏的自我调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与保持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个性发展方面,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学习优秀的人的品质,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

在人际交往上,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利、适度;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

(四)如何应对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从而取长补短、接纳、控制、发展和完善自我,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应该学会发展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以及悦纳自我。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调整: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创造机会,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积极暗示自己。

最关键的是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建立科学正确的理想自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展示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有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五种。

结束语:学习了一学期的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也大致有了一点了解。但因为心理学比较深奥,所以我还不能很准确的理解,难免会有一些偏差。所以对自己的心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难免不会太彻底,不过重在更好的认识自己。希望通过认识自己,能够更好的去完善自我,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做个合格的大学生。

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的学习,我从“健康之路,从心起步”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

(一)简单的。

自我介绍。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非常外向的女孩,妈妈甚至还说我是一个男人婆,嘿嘿,其实她是在逗我啦,在大家的印象中我都是一个头发短短的,衣服永远都是很黑黑的一套的形象,特别和班级里的男生混的好,这就是我,一个生活非常快乐幸福,学习非常快乐的女孩„.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非常平凡的家庭,爸爸身体不好,妈妈承受家里的主要重担„.可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去羡慕那些有钱的人家,我清楚的知道我自己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但是我享受着爸爸妈妈给与我的特殊精神财富。

我虽然很外向,可以说是很野蛮,对人对事很直白,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朋友弄生气咯!嘻嘻,可是我还是个爱哭的娃,小时候的记忆不是很清晰了,但是我还是清楚的记得一件事情,我和村里一个比我小点的女孩闹闹,就是对现在人来说是一件很幼稚的行为,我老是会说“我不要和你做朋友咯!”那时候为了一件„.嘿嘿..人长大了,还真不好说出口,只能告诉你们那时候我哭到晕倒,发高烧,挂盐水„.这就是我的幼稚、天真的童年,真的是很怀念也很想时间倒流回到小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

(三)小学阶段。

当我7岁了,我兴奋的快乐的升入小学,那时候我还不清楚读书是什么概念,就屁颠屁颠的背着书包上学咯!偷偷的告诉你们,小学的我还是挺聪明的,很快就能看懂老师所讲的,还总是得奖状回家,最开心的就是胸前贴个大红花,手上拿着奖状飞奔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会夸奖我,把我的奖状贴在墙上„可以说没有过多久我家的墙上都贴满了奖状,那时的我真的很开心。直到5年级我有点不想读书了,感觉读书累,村子里的人要比成绩,老师也要看成绩„..大家评价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以成绩为参考,这时我会感觉小时候真好,无忧无虑的,而读书生活就像那世界末日来到一样,我的眼前一片黑暗。幸好妈妈是一个讲明理的人,一天辛苦下来妈妈还听到我不想读书的事情,可是奇怪的是她没有发脾气,只是语重心长的和我沟通,那时候我感受到了母爱,让我重新体会爱的温暖。

(四)初中阶段。

当我感觉自己6年级毕业成绩考的很差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我发挥异常,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绩,分数线足以让我进入城里的初中,但由于家里条件的限制我还是选择了农村里一所小小的初中,我到现在还记得每天早上我要带上妈妈给我做好的中饭,骑自行车到学校,(大冬天也不例外),这样的生活真的很辛苦„..运气真的很不错,也可以说国家政策真的很不错,我们几个农村的初中合并在一起,来到一个很大的学校,享受着不一样的教育„.哈哈,我的快乐远远大于烦恼哦!

(五)高中阶段。

中考失败了,我无法掩饰安慰自己说这是我的失误,我只能说那时我初中不够认真,填志愿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填差点的普高耗,还是读职高好?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在给我意见。最后我在我爸爸妈妈的支持下,进入了职高。进入职高,选择了一个男生专业电子,刚刚开学报到的时候我傻眼了,班级62个人,仅仅只有3个女生,这样的班级可以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嘿嘿„其实这也和我意,我是一个男人婆,还是比较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在这里我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信任,在这里我拥有自己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我有了自信„..总之在这个学校,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还学会了怎样挣钱。也因为这样我更加的努力了。可是后来我突然有一天不想读书,这是我第二次不想读书,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父母,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内疚。眼泪经常偷偷的流下来,消息传到了爸爸妈妈的耳中,我无法想像他们那一晚是怎么熬过来的„.好来我听爸爸说妈妈哭了一夜,整整的一夜,我的心在刺痛,在流血„..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有一个恩师,她写了一封信给我,也可以说是一张纸条,我认真的读着,眼泪却不听话的流下来„.我顿时感觉自己很自私,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我,而我却因为莫名其妙的感觉,乱七八糟的行为伤害了他们,老师、爸爸、妈妈、朋友、对不起。

之后我便想通了,开始努力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最后的高考中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

(六)大学阶段。

我与几个同学拉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走出了家门。来到大学,我带着憧憬,来大大学我有自己的目标„.可是没有过多久我就放弃了,堕落了感觉这里不是高中,没有老师关注你,人与人之间好陌生,大家都是自己归自己,在这里没有了以前的快乐。我的大学幻想破灭了,我伤心,我想家,我郁闷..后来在寝室里朋友的帮助下,我还是熬下来了,我觉得我应该活得更加的自在,就像鸟儿没有了牢笼那样自由自在,幸福就在我的眼前。

(七)对成长经历的总结。

时间的磨练,困难的锻炼,使得我成为了一颗蒲公英,什么都不怕,飞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写了这么多,其实简略了很多,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还有就是得坚定自己的信念,什么都得靠自己。

(一)兴趣。

个人认为自己没有很大的特长,所以也就没有特殊的兴趣,像钢琴、吉他、我市喜欢普通的,像打篮球、羽毛球、刺绣、这些可以让我发泄压力,可以让我愉悦,甚至刺绣可以让我静心。

(二)性格。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自信,独立坚强,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知足常乐,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也可能容易比较紧张。

(三)能力。

能力,可说我还不清楚,也许还未发掘吧!但是我的交往能力还是不错的,我可以很容易的和人交际。我好动,所以我爱动手,在专业技能上不能说突出,但是还不错,嘿嘿„这也是我的个人观点。

(四)职业理想。

希望自己有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比如说老师,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我的关心教育下,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成绩,良好的心理,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的目标。

(五)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2自身的不足。

毛毛糙糙的,心不细致,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针对分析所提出的适应性对策。

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

(二)针对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直接地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现在的感受。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三)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

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小目标。经常反省自己。

四、结束语:

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我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有好多想说,滔滔不绝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才会是美满的人生。我们以后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

页,当前第。

1

1

2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九

虽然加入wto后,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紧张,并且在短期内,这种情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们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调整择业心态,这样才能在严峻的挑战面前顺利就业。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一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本站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学习儒学,懂得入世;学习道学,懂得超脱;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自己,是被别人接纳,并非没有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乃生存处世之道。对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以否为怒,不以肯为张,善纳人言,多自反省。我认为这样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看事微观,做事宏观,处事达观,生活乐观。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观,我也在努力的践行着。

三、自我改变与成长。

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都是今天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深刻地体会生活,才知道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多么需要真诚的心灵抚慰他们。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如果说能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豁达,接纳,宽容。

当然,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来访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

参加了一学期的自我成长小组,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和体会,只是没有很好地总结。现在写这份自我成长报告时,这个学期的活动情景又一次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对于成长小组的活动,我都会尽量参加,参加这个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通过相互倾听组员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的困惑、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我们不仅折射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现状,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分析和反馈。我们的小组也在不断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信任、自由的氛围。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无论是作为一名心理老师,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自己的问题都可能会对咨询工作产生影响。而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渴望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改变自认为需要改变的地方,解决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学习心理学专业是为了这个目的,参加成长小组活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现在的我能够更加客观地来看待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出发,我形成现在的这种性格和行为模式,肯定和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虽然我还不能很深入地找到根源,但回想小时候,我是那种什么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的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经历,也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起撒欢玩的经验,从小印象最深的就是被反锁在家里和电视机作伴的情景。也许无形之中,这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

在小组成员们的分享、倾听和反馈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很自卑、被动的人。正因为自卑,在小组活动中,我总觉得大家都比我有能力、有思想,会担心自己说的没有深度,所以我习惯性地把自己藏起来,表现出来的是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不常反驳别人。其实再看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的,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多说话,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待上很久,不善于拒绝别人、不善于反驳别人。在人多的时候会保持安静,不易被别人注意到。也许我还是渴望被人关注、肯定的,只是我不会表现得很积极,这也许是我的自卑和自尊之间的矛盾吧。

当然,只有认识自己肯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来改变。以前我经常是在脑子里想想要改变自己,但实际行动并不多。因为在行动之前我会闪过一些“我的行动是没有用的,没有效果的”的念头,这些念头会让我放弃自己的行动。小组活动不仅让我更深地认识自己,也给了我很多思考问题的新角度,给了我改变自己的动力和方法。在听过组员们的经历和分析后,我也意识到改变是需要更新自己和努力的。阿雅说的“拒绝别人也表明自己的强大。”地球说的“还没有达到我的底线。”狐狸说的“对我的好处是什么?”……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思维方式,而清芯在博客回复中提醒我在为自己找借口时,也让我有所思考。我的很多念头和想法其实都是自己不用行动改变自己的借口,会和我自己的期望有矛盾。但现在的我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就像前几天,我趁着校长在我们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提出工作太多,希望能少一些。虽然他没有直接给我答案,但至少我敢于提出来,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改变吧。希望下个学期能继续和大家分享我的改变。

自我分析到此结束,另外还想说的就是对于小组活动的参与程度,我自认为是更博最不积极的那一个,也许是因为很多东西我在体会,但当我坐下来要写的时候却感觉有点无从下笔,所以每次都是半途而废。也许也是因为我的认知问题,有时会觉得在小组活动时收获很多,但离开这个环境回到生活中,又会出现自我否定和消极的想法。不管怎样,改变是困难的,反复也是存在的,想起以前经常和同学开玩笑说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用来勉励一下自己。

最后,感谢大家的分享和帮助,每个组员的倾听让我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困扰,让我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有了新的突破。

(一)成长的故事。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以时间为载体,以贡献的多少反映其价值,生命的境界取决于后者而非前者。”每个人能掌握的是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生命,而让生命具有意义,不是在开始或结束,而是在其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高峰或低谷,都是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味。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小山村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温馨家庭,家中共有五口人。从小时候能记忆开始,就记得父亲是一个有一手拿好厨艺、见识广、有责任心的人,是我童年成长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母亲是个贤惠能干、心灵手巧的人,在我的成长中她一直充当着慈母的角色,我做错了事虽有批评,但都是以教育为主,哥哥和弟弟在我成长中也给了我很多愉快而难忘的记忆。

(二)求学之路。

因为家住在偏远的山村,交通的落后,师资力量的缺少,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而且学校离家里很远,都导致我的启蒙教育在很多同龄孩子之后,正所谓“淤泥池塘出荷花,贫寒家境出人才”,这也就造就了我在小学、初中时的优异成绩。高中时父母为了我的学费而远离家乡,去到沿海城市打工,我又到县城区读高中,各种原因导致我学习的劲头远不如小学和初中,但是只因怀揣着一个梦想——读大学,更好的报答父母的恩情,在高中后期的努力拼搏、闯过重重困难后,终于以超出自己想象的分数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带着梦想和激情,开启了四年充实的大学生活。我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一直为自己的幸运而努力。进校两年,我都是用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并且在这两年中都获得过国家奖学金(这里我不知道你是获得国家助学金还是奖学金,所以你自己看一下,如果是讲学金,就写上去,是助学金,就不写有颜色这句)这些荣誉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同时也给了我继续向前的动力。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珍惜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努力奋斗着,为未来时刻准备着。

二、未来展望。

每个人对未来的展望都是建立在自己以后能力所能触及和立足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的,所以,在展望我自己的未来的时候,也要做到这两点。

(一)兴趣,性格及对自己的影响。

1、在个人兴趣爱好上,我喜欢音乐、艺术,因为我的专业就是艺术类的,我不仅很喜欢,并从还能从其中获得快乐。

2、性格及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外向,开朗,但很感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爱情方面,我是一个能懂得轻重的人,当爱情影响工作时,我会合理恰当的调节自己,对方在没空或者我有错误时,会去正确处理,不会做无理取闹的事。因为毕竟两个人需要理解和包容才能更好相处,也不会影响学习和心情。

(二)自我奋斗目标。

完成学校里所有的学习任务,并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的领导能力,专业学习能力。能够完成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劳复杂思维的工作。虽然我对我所学专业热情无限,但深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今后还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1.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

2.自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未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目前个人知识的广度、深度及生活的阅历都需要今后不断的学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滚滚长江东流水,都想流进大海这个快乐老家,水流向大海就有起有伏,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有称心就有不称心、有成功有就有失败、有欢乐就有痛苦、有顺利就有挫折,哪一段是不好的呢?认得生命犹如沧海一粟,我们就要利用人生短短的几万天,去活出自己的精彩,用赏识的观点来面对你的人生,失败了请你不要放弃,那是你未来成功的垫脚石;痛苦时你不要绝望,那是你未来欢乐的基础;遇到挫折请你继续坚持,那是你通向未来的必经路;享受苦难、享受失落、享受烦恼、享受孤独、享受委屈就像享受黑夜是未来的黎明一样,因为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二

王安中。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北京,1000037)。

一、问题提出:

目前在国内做类似研究的学者比较少。主观幸福与人格,与文化特征以及主观幸福的身心基础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专门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相问卷法进行相关,利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际关系等其它相关量表,对各个因素与幸福指数的总体分数进行相关分析。对于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这样的非量化,非能认知能力的问题进行问卷测量,信度和效度很那有保证。

针对现有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首先补充了和完善了关于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的感的研究。其次,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中,采取访谈等形式,更好的补充和印证问卷研究的结果。另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不善于言谈、怀疑他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对人冷淡等。[13]但大学阶段有相对广阔的人际关系发展环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也处在发展的快速期,此时较认知和人格等因素更容易改善,以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二、研究方法及设计:

(一)访谈法。

1、被试:从首都师范大学中选取10人(方便取样,最好曾经接受过我们之前人际关系研究的同学),5男5女,不考虑其它问题。

2、访谈工具:采取开放和半开放访谈。结构根据文献综述,理论研究的具体理论界定,内容进行确定。

3、研究程序:先进行开放式访谈。从10人中随机抽取两男两女,主要是对幸福感和人际关系话题进行访谈。整理后,结合问卷的相关维度,在对剩下的6人进行半结构访谈。在问卷结束之后,根据6人的情况,对部其中的两人(方便抽样)进行跟踪访谈(持续半个学期,最少两次)。

4、数据处理方式:通过对访谈信息进行系统的编码分析处理,归纳人际关系的具体维度对他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随着他人际关系的调整,幸福感是否随着这些因素的提高增加。

(二)问卷调查。

1、被试:方便抽样,选取120名被试,仅仅考虑性别,尽量做到但男女相等。

2、工具: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采用赵崇莲等于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为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维度)。进行人际关系测量。幸福感量表测量(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定式型测查工具,量表共有33项,分为6个分量表,即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

3、研究程序:两份问卷同时施测。为减少问卷相互影响,可以首先测量人际关系量表,这样就不会受到幸福量表中有关于人际关系维度的影响。问卷都是国内外比较权威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另外,为保证数据数量和质量,问卷发放数量超过120份。

4、数据处理方式:利用spss1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一)访谈法。

1、访谈内容:访谈大学对生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相关维度认知和情感体验。(具体略)。

2、访谈分析:通过对内容系统的编码和整理,提炼出相互影响的维度之间的关系,排除掉其他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现状有了大致了解。

3、分析结果:其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情况不容乐观。其二,1.对个案进行访谈,了解到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对幸福感的具体影响。其三,通过追踪个案,与之前进比较,了解到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维度的变化对于幸福感的影响,部分证明人际关系的提高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

(二)问卷法。

1、数据结果。

1.1人际关系:

人际交谈困扰f1,男:2.27±1.54;女:1.84±1.35。

人际交友困扰f2,男:2.75±1.79;女:2.90±1.88。

待人接物困扰f3,男:1.61±1.01;女:1.40±1.08。

与异性交往困扰f4,男:1.56±1.51;女:1.47±1.36。

性别主效应不显著。三个维度的困扰,人际交往和人及困扰的程度普遍高于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

1.2幸福度:

生活满意度ls,男:14.81±3.79;女:15.74±3.60。

积极情感pa,男:2.75±1.03;女2.88±1.07。

消极情感na,男:1.25±1.22;女1.52±1.28。

通过分析,性别的差异并不显著。对于生活满意度的困扰明显高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感情。

1.3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因变量预测变量。

r2betatp。

ls:f,20.10-0.14-2.38*0.02。

f,10.10-0.13-2.35*0.02。

f,40.11-0.12-2.21*0.03。

pa:f,10.03-0.15-2.66**0.01。

f,20.05-0.18-2.69***0.01。

f,30.06-0.11-2.01*0.05。

na:f,20.230.357.20***0.00。

f,30.270.204.84***0.00。

f,10.280.132.61**0.01。

对于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有三。

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分别是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其中人际交友困扰的单独解释量为8.2%,这三个变量对生活满意度都是负向预测。对于积极情感的预测有三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分别是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这三个变量对积极情感都是负向预测。对于消极情感的预测有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人际交谈困扰,这三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达到28.1%,其中人际交友困扰的单独解释量最高,达到22.9%。这三个变量对消极情感都是正向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困扰对于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2、数据分析:首先,对幸福感量表和人际关系量表去极端数据,总分取平均数和标准差,得出两个测验的平均分。其次,进行关系数的统计,得出两者的相关度。其三,对于人际关系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进行积差相关分析,得出每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其四,以人际关系困扰的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幸福感的维度为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预测指数。

3、分析结果:首先,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大学生幸福指数成正相关。其次,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与到大学生幸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再次,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对于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对于社会关系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探讨主要受社会心理学说的影响。研究者认为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互动、沟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得支持性的信息,能够确定自我价值,维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反之则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的危机,引起焦虑[14]。本研究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成份的预测作用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与异性交往三个维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与异性交往中出现较少的困扰时,会产生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在与他人交谈、交友和待人接物方面能够应付自如,较少出现困扰时,会经历较高的积极情感体验。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人际交谈困扰三个维度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友、待人接物、与人交谈中存在严重困扰时,会经历较多的消极情感体验。

习、校园活动和生活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感情,建立正常、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四)讨论。

1、通过问卷的测量,基本验证了假设——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各个维度对于主观幸福感都由显著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善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2.与相关研究相比,由于引入了质的研究方法,所以对于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了解的更加细致,更加全面。

3、对于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研究,可以更好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监控。质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细致结论也有利于我们设计更好的解决措施。

七、研究结论。

人际关系是重要的的确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交际交往等维度的提升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还包括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人际关系较其他因素更容易改变,并由相对的持久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我们根据人际关系与幸福感之间的内部联系,即可以通过提高人际关系整体质量,进行普遍的心理能力提升,也可以针对个别同学,通过对个别关系的协调,对症下药,增强主观幸福感。

八、参考文献:

[1]王防荔。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研[j]福建师范大学王防荔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石反修张继英。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韩东才。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标志及其协调方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8月。

[4]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心理卫生,2002年。

[5]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9年。

[6]赵崇莲郑涌。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2009年,第4期。

[8]胡潇王敏。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文化成因[j]高教探索,2002年,第2期。

[9]赵泽鹏。对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年,第6期。

[10]董秀玲。和谐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钱雅文。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德育园地,2008年,第12期。

[12]孙崇勇。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10期。

[13]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13日。

[14]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韩洪涛。大学生心理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主编:何金彩唐闻捷,副主编:倪集崇庄兴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7]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18]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5月。

[19]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8卷第1期61。

[20]周末,巢传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o07年4月第28卷第4期。

[21]郑莉君,韩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1卷第39期。

[22]周末,张连云,毛荆利,章建明,巢传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第34卷第20期。

[23]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2期。

[24]张连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社会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第35卷第20期。

[25]全宏艳,周婧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期。

[26]郑雪,邱林,严标宾,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7]张伟。试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23期。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三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之于人,不仅仅指生理方面,它还包括我们的心理状况。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部意义上参与健康,做一个生理、心理都臻于完美的真正健康的人。

对于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自我观念、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很多的时候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像我来说,以前很多的时候不切合实际,喜欢悲伤地歌曲、故事等,喜欢一个人独处,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憋在心里,所以心情有的时候很忧郁,很悲伤,平时偶尔会有些消极,情绪消沉,我的朋友也很少。在进入大学后,有点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后来我参加各种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现在的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样。现在,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消极的人,我会乐观的看待事情,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但有的时候做事情太急躁,容易出错,所以我还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情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活动中,在接触客观外界时,并不是单纯的认识事情,而总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同时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就是情绪。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不良的心境则让人心烦意乱,且意志消沉容易激怒,对人的健康起着极大地危害作用。

青年大学生由于内心抑制和自我控制力尚在发展阶段,表现更加突出。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发怒。在我心情很烦躁的时候,就会经常说话冲人,因此不光让朋友生气,自己也很生气,事后又觉得很对不起别人,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怎么能收回呢,虽然给别人已经道歉了,但毕竟给人家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遇到事情要冷静,考虑周全,切莫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在大学这段时间,我觉得我的变化很大,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会再生气发怒。

居里夫人曾这样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优美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爱更为重要。”如果说信念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的话,那么意志则直接控制人的事业成功,没有顽强的意志也就没有成功。意志品质是指建立在意志目的性和驱动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之上的各种品质特点。主要包括: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勇敢。而意志的标准就是这些品质的综合。

对于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坚毅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做事情能够坚持到底,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挫折,但也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的人。自觉性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的始终,是产生坚强意志的精神支柱,有的时候做事情的确要自觉遵守一些制度,但并不是盲从和独断。有些人缺乏主见,行动易受别人的影响和发生动摇的倾向。这点有的时候和我很符合,不能够很果断的做出一些决定,而且很容易改变主意,受别人的影响,事后也很苦恼。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自己作出决定,对于别人的意见要先思考,先判断是不是符合自己,然后再决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有自制力。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冲动。当然,我们肯定有自制力,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放纵自己,感情用事等等。有的时候的确我们不用对自己要求太高,偶尔的放松一下对我们也有好处。但在对待一些严肃的事情时,我们要严肃对待。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现实的人是不可能离群索居的,总是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群体之中。同时,社会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团体和组织。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要怎样处理很重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通常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同学的好朋友。而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而且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与别人交往,使我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更好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之余我还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而且为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比如我加入爱心学校,在爱心学校中,我收获颇多。现在能够很好的与那些顽皮的小学生沟通交流,能够了解社会上的一些现状等等。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四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措施难到位。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上大学后,生活的环境改变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强、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

(二)开设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注重专业师资培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

(四)丰富和健全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班会、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知识。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师生共同努力,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走出阴霾,摆脱困境,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绪去面对各种挑战。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

个人消费心理分析报告篇十五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形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助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助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从20xx年进入庐阳中学以后,第一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钻研新课程理念,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真正能够做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起始年级能够热爱历史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我的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走上正轨后,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勤做教学反思和积累,要发表一篇区级论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初三复习迎考,毫无经验的我决定在这一年努力探索符合学校学生学情的一套高效低负的复习策略。为学校的首届辉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学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毕业班,我对自己的目标就是,吸收上届经验,弥补过去的不足,争取历史学科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每一阶段,每一年的目标,看似很小,但只有从阶段性目标做起,才能实现我们心中更长远的目标。

三、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而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留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可以向书本学、向前辈学,也可以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可以学习的地方处处都是。

从教以来,我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学校老师开设的公开课,还是区级,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课学习,参与研讨。在每年的假期,我都报名参加继续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虽然还没有很大的建树,但是确实通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开阔了我的思路,学习到了经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正是这样,我才能不断成长。

四、用“心”实践:教师成长的落脚点。

“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其价值。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还是借鉴他人经验,都必须跟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任何一项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理论是否有价值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依赖某一两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实践中借鉴他人经验的精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人们长说学无止境,其实教学也是这样,教无止境,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成长步伐一刻不容停滞,这需要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踏踏实实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753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