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怎样使总结的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这里列举了一些行业领先者的总结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一
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生理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木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志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一“阴阳学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牟固。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髙中医系同学的兴趣。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匡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二
研究生教育是医学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医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大型教学医院的一项主要工作。
为了不断提高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我们会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临床诊断及操作技能。
下面浅谈我们这些年研究生教学的经验。
一、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课程根据我院和我科的临床实际需求自行设计,课程内容包括核心制度、医疗保险管理、应急预案、应知应会与病历书写质量、规范书写各种检查申请单、临床路径、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基本操作(心肺复苏、切开引流和气管切开等)。
依靠多年带教口腔专业研究生的经验,总结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病历处方书写存在漏项、缺项、信息不准确,内容太简单或不完整而无法体现完整的诊疗过程,申请单书写不规范以及临床急救不及时或处置不当等现象,针对性组织专题讲座,以便研究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新环境。
二、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是临床操作的指导思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求研究生认真复习本科教材,参加重庆市举办的各种口腔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
我科定期举行讲座,重点讲授口腔医学的主要诊治病种和规范。
分别由擅长肿瘤、外伤、种植等疾病诊治或技术操作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对该疾病诊治进展或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最新发展进行较深入的讲解。
教师会列举一些典型的病例,在系统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各种口腔病例形象地展示给研究生,激发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并缓解其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三、理论联系实践。
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提高。
临床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也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研究生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以下做法。
(1)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为研究生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使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落实到人。
研究生的日常工作完全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如病历书写、下医嘱等工作,一旦发现有不妥当、差错或不规范之处,审核的上级医生就能及时纠正错误,让研究生及时知道错在哪里,并判断错误的原因所在,从根本上杜绝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使研究生以最快的速度去除其身上的毛病。
(2)定期病例讨论。
由研究生选取疑难病例,先由研究生报告临床病史、检查结果,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高年资医师做出点评。
这一类似pbl教学法[1]不仅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员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研究生独立处理问题的信心。
(3)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外科手术技能的提高需要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逐步掌握。
在手术中,将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向研究生进行详细讲解,并适当给予其亲手操作的机会,带教老师现场纠正其操作手法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具体负责对术后患者的管理,如开术后医嘱、换药、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等,让其体会术后治疗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会做手术,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术后的处理依然相当重要。
随着研究生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技术的提高,带教老师逐渐放手但不放眼,这既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又保证了病人的利益和医疗质量。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具有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
由于本科教育往往并不涉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较差[3],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缺乏利用专业网站获得学科进展信息的意识。
因此我们先介绍查找资料的网站。
国外生命科学最有名的数据库就是pubmed,可提供部分免费全文链接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医学文献检索的大部分要求[4]。另外还可利用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和百度检索文献。
由易到难,先辅导研究生书写个案报道,待其掌握查询资料方法及书写格式后,再引导其书写回顾性分析文章,督促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多注意病案资料的积累,做好病案追踪,指导其建立临床科研思路,协助其开展科研工作。
五、医德医风教育。
所有研究生均应注重医德医风教育。
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由于研究生所处的环境和氛围对其人文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所以首先要求带教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好头,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影响研究生,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要求研究生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医疗作风。
有些研究生认为这里不是他将来的单位,这里的事情与他无关,从而导致责任心不强。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求研究生严格执行医院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医院的政治学习。
按照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操作,认真履行职责,以规范、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临床工作,避免医疗差错。
综上所述,研究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能使其不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既要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应用于临床工作,又要让其力所能及地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并且优良的医德医风。
参考文献: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三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国内中医类高校在上述问题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医学研究生临床经典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对今后的中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有所裨益。
中医研究生是国家为中医事业培养的高端专门性人才,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使之早日成才,是中医研究生教育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之一,而中医研究生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不足也是目前中医教育中的“顽疾”。本文将从临床经典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改革方向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望能引起读者共鸣和相关人士重视。
1.注重招生数量,轻视中医研究生“去精英化”的现状。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也无可避免的卷入了扩招的浪潮中。一方面,从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从的21.17%增加到的33.07%。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增加的同时,本科生质量下降也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由于生源质量下降,使很多原本达不到研究生要求、对学术没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进入了研究生队伍,扩招后研究生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导师增长,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太多,由于精力有限就不能提供更细致的指导,就导致一些研究生长期处于“散养”状态。
另一方面,国家为提高中医药理论研究水平,探索培养中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新模式,从起,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意非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中医药研究生。这些考生中医基础相对薄弱,在对其开展与本科为中医学背景的考生相同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时,为了照顾其能跟上学习进度而削弱临床经典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出现中医学背景的研究生“吃不饱”,跨专业研究生“吃不了”的现象。
此外,在扩招的研究生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只为取得一个学历。这类学生对中医临床经典进行深入研究并无兴趣,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医研究生“去精英化”进程。
2.过于注重科研实验与医疗实践,轻视经典教学与临床的结合。
目前,在很多中医高等院校,考核中医学研究生的标准,极易将其引向只重实验或只重临床实践两个极端。一方面,申报或参与课题级别、实验数据及发表文章等级巳成为学术型研究生必须重视的考核标准,而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就比较侧重科研,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科研中,从而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经典的学习与思考。
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研究生当对于临床实践的渴望往往超过对中医经典的研习。而事实上,这种热情很快会被中医院西化的模式和每天高强度的劳动消磨殆尽。试想,一个研究生每天从事着和本科实习生类似的临床工作,经过一天高强度的西医化临床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最想做的事会是打开中医经典细细品读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开展可谓难上加难。这使得中医高端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的后劲严重不足。
从近代名老中医之路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无不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临床经典并有其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而且其先辈和先师均十分重视其临床经典的学习。他们也指导后学要研习经典,在他们的医案中,运用经典理法治疗疑难重证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可见,学好中医临床经典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是成为合格乃至优秀中医的必由之路。
出处 xuEFEN.Com.Cn
3.过于注重西医与外语的学习,轻视中医经典的地位。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本科开始就是中医、西医、基础课并行,干扰了学生中医思维的建立与发展,据相关分析,在同样5年本科的学习时间里,西医院校的学生只用1/60的`时间(约60学时)学习简单的中医知识,而中医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却必须用1/3的时间(约1200学时)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在研究生阶段,诸如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甚至占去了更多时间,这些时间本可用于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探讨。
而研究生外语课程的课时数占到了三年总课时数的近一半,为了升学和发展的需要,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外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很多中医研究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医古文知之甚少。这就使其古汉语基础不牢固,不能完整、准确掌握中医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由此产生的困惑和误解,就使其根本无法形成正确、系统的中医思维,更谈不上细细参透中医经典中的规律。
1.合理控制招生数量,强化中医研究生“精英”地位。
针对研究生扩招和跨专业攻读中医类研究生等现实情况,对其教育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各中医院校应守住研究生招生和录取的底线,切不可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忽略了生源质量。既要对其专业成绩等级进行严格划定,还要尽可能深如若了解其思想动态、未来职业规划等情况。还要控制好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切不可盲目扩充导师队伍,避免滥竿充数者误人子弟。另一方面,根据入学研究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因材施教,引导中医研究生使其个性得到发展,不断创造条件使其根据自身条件、个人志向和社会需求,形成最佳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比如对基础较薄弱的研究生,教学不仅要着重夯实中医经典理论基础,还可开设诸如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古代汉语、周易、老子、运气学说、孙子兵法等与中医学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使其文化底蕴更深厚,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医学科的统一性,理顺其中医知识结构,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而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应侧重于临床经典的深入研习并与临床实践结合,建立更多中医临床实践基地,这类基地应尽量避免西医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还原中医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一体化”模式,使学生在“中医模式”下进行学习与实践;创造条件使学生集众医家之所长,尤其是要加强与民间各中医学派(如江浙一带的温病学派、孟河学派、丹溪学派、钱塘学派等)学术传承者的联系。只有这样,中医之根本才能留存,中医研究生在中医人才中的“精英”的地位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
2.完善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实验为我所用。
组织长期从事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资深教师,重新修订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临床经典课程研究生教材。在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采取如对话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多媒体式等多种互动方式。尤其是在如何引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特别是辩证思路方法的自我总结,方证规律的自我发现,临床方药的独立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不再认为中医临床经典是枯燥乏味、难学难用的,而是实用性强、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切不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空谈理论,甚至照本宣科,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优化课程结构以符合学科特点,由于中医的学术理论并不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而是朴素辨证法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完美结合。历史经验和医学实践都证明,中医的经典著作,是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医理论的精妙阐释,也是对中医临床思维高度概括。因此,对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中医临床经典著作的教学,且不应局限于临床经典本身,还应通过对后世医家的注释、应用和发挥,来逐步参悟临床经典理论实质,揭示核心规掉。
现代实验方法分析,治则治法研究等应是为上述目的服务的手段和工具。在实验过程牛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最好能以科研成果为平台,进一步掌握临床经典内容,从而突出临床经典在现代临床运用中的学术价值。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课题级别、发表sci文章而勉强为之,这样不仅是对学生极大误导,浪费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其结果很可能跟中医的本质规律南辕北辙。
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根据学生的求职需求,定期对中医研究生,尤其是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医师文献学等专业方向所开设课程进行评估,缩减与上述方向关系并x密切的西医课程,酌情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研习中医经典,同时应采取古汉语和外语并重的授课模式,强化中医临床经典及相关课程在中医专业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相关任课教师要想给研究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教学体验,就要加强自身中医临床经典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虽然目前受现实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工作环境、生存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真正能够静心体悟中医经典的教师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中医临床经典教学工作者,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中医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激励调动研究生研习中医临床经典的热情,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小结。
强化研究生“精英教育”地位完善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有效利用科研为深化中医临床经典理论服务,强化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等方法必将有助于中医研究生完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提升其主动运用中医经临床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四
笔者从事中医教学二十余年,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社会的反馈信息,谈一下中医教学方面的一些想法。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很多学生不了解中医,有的同学甚至对中医存在偏见,认为中药不治病,学习中医没有前途,他们根本就不热爱中医,怎么能够把中医学好?那么我们老师就有必要把中医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热爱中医。我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展现。
中医药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无数中医药老前辈记下了他们积累的经验,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1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中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这与哲学理论中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一致。
1.2中医学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现在世界人口老龄化,人的寿命延长、人口数量巨增与预防医学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1.3中医在治疗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无论是急性病中风还是慢性胃肠炎,无论是常见病感冒还是最近才有的“非典”,在其治疗过程中,中医都起着不可代替、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有好多疾病,用西药治疗无效甚至延误病情,用中药却药到病除。
1.4中医在副作用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大部分中药无毒副作用,有些中药本身也是食物,是强身健体的补品,古有“药食同源”之说。而西药毒副作用就比较大。美国医学协会刊物曾登载一篇报告说,美国每年有10万多名病人死于药物反应,药物反应在美国已成为导致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对美国医院过去30年有关用药不良反应的39种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将用药不良反应定义为“药物剂量用于人体预防、诊断及治疗目的而造成的任何有害,非故意和不良的效果。”根据这项研究,平均有7%的病人每年有一次用药不良反应。研究人员估计,“1994年共有2216000名病人出现了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106000名病人出现致命的不良反应。”这意味着用药不良反应在美国可列为引起死亡的第四大因素。研究者补充说,这些数字也许只是保守的,因为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不包括错误服药,过量用药,滥用药物和治疗失败所造成的后果。控制药物反应也意味着花费更多的钱。一项美国研究估计,治疗药物反应的总体费用,每年高达40亿美元。比如青霉素这一最常用的抗菌素,它有以下不良反应:(1)可引起过敏、甚至死亡。所以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先做皮试。(2)降低人体免疫力。青霉素不但杀菌,还杀伤人体的白细胞,降低人体的抵抗力。长期大剂量用青霉素的人,抗病能力会越来越差,更容易患病。(3)青霉素用苯甲醇溶解后肌肉注射,可引起肌肉不可逆性坏死。2~3岁儿童臀部反复多次肌注,长大后两腿不能直立而患“蛙腿病”。
2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所谓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1]。中医专业专才教育是通过讲授中医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中医专业知识,具备中医专门技能的人才。所谓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感情的陶冶。其特点为: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通才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它不仅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医生,不但应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本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是中医教育的必然选择。首先,中医治病的突出特点是辨证施治,他要求医生全面看问题,且知识面广。辨证论治不仅用于药物治病,还用于食疗(即用食物治病)、心理疗法。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中医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西医知识,社会知识。再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个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2],其次才是所在中医学领域的专家。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多方面培养,提高人文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
3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多元化,信息多元化,中国、外国有很多不好的思想在腐蚀辨别能力差、抵抗能力还不强的人们,社会上有很多人“向钱看”,道德沦丧。有一些医务工作者开药方、做手术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从病人角度考虑,而是以自己盈利为目的,开“大处方”,做本来不该做的手术。患者把医生看做自己最重要最信任的人,为了让医生给他解除病痛,可以告诉医生他的隐私,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医生。作为一个医生必须作风正派,思想品德高尚,关心、体贴、尊重病人,成为患者可信赖的人,医生在患者面前的一言一行,对患者都有很大影响。几句温暖的话语,热情的问候,真诚的态度,可以减轻病人的疾苦;相反肮脏的企图,冷眼冷语一句话,不好的态度,可以使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所以,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否则医生可能成为“杀人合法”的刽子手。
4改进教学手段。
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的教学。又比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当学习内容告一段落后,及时让学生到医院见习,然后开展病例讨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教学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的课程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上述四个方面的运用,收效良好,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也很受学生欢迎,现拿出来共同行参阅,当然教学改革的方法还很多,我将进一步致力于中医教学改革的研究,以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五
1.1.1科室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4.1%的学生认为科室对临床见习“非常重视”,40.9%的认为“重视”,47.7%的认为“比较重视”,7.3%的认为“不太重视”,说明大部分科室比较重视临床见习。
1.1.2见习教学地点、环境、设备能否保证见习教学的顺利进行32.3%的学生认为见习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可以“保证”见习教学的顺利进行,64.1%的认为“基本保证”,说明临床见习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基本保证了见习教学的顺利进行,3.6%的认为“不能保证”,突出表现为见习资源有限,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机会少,可供学生操作的仪器少,有些还不能正常使用。
1.1.3见习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39.6%的学生认为见习教学环节安排“合理”,54.5%的认为“比较合理”,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见习教学环节安排比较合理,5.9%的认为“不太合理”,需要完善见习安排,保证科室与学生之间信息畅通,尤其是一些特殊病例能及时通知学生见习。
1.1.4有无见习指导材料及其在见习中的作用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没有见习指导材料,并认为见习指导材料对见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说明见习指导材料准备不足。主管临床教学的科教部及带教科室应该为学生提供见习大纲等相应的见习指导材料,不仅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总结,而且降低了见习内容的随意性,使临床见习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
1.2见习老师带教情况。
1.2.1见习老师带教是否认真负责见习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带教水平直接影响见习质量,在见习老师带教情况的调查中,47.3%的学生认为见习老师带教“认真”,45.4%的认为“比较认真”,说明见习老师带教时对学生比较认真负责,同时研究生带教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大多数研究生没有工作经历,缺少临床经验,见习时主要局限于书本知识,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1.2.2见习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联系的紧密程度42.7%的学生认为见习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联系“紧密”,52.7%的认为“比较紧密”,说明大多数见习带教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能够承担临床见习带教工作。
1.2.3带教见习的教学方式71.8%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带教与学生实践相结合”,28.2%的学生认为是“以老师带教为主”,说明见习时学生动手实践不够充分。
1.2.4学生在见习中是否能接触到患者、患者的配合程度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在见习中可以“看到”患者,由于见习人数多,只有少数学生能接触到患者;42.3%的学生认为见习时患者“配合”,41.4%的学生认为“比较配合”。
1.2.5每次见习上课时间长短分别有26.4%、43.2%、27.7%的学生认为每次见习的上课时间大约80分钟、70分钟、60分钟,说明大部分科室见习上课时间不足90分钟。
1.2.6科室承担见习带教任务完成情况60%的学生认为科室“大部分完成”,34.1%的认为科室“部分完成”,可见有些科室没有全部完成见习带教任务。
1.2.7见习课后是否布置作业、老师对课后作业是否批改或点评在10个担任临床见习教学的科室中,只有神经外科布置了两次作业,并进行了批改和点评,说明见习带教老师对见习中学生的掌握、接受程度不了解,不能有效、及时地让学生巩固一些重要内容。
1.3见习教学中使用新理念、新方法的情况。
1.3.1见习带教老师使用新教学理念方法的频率包括:标准化病人(sp)、基于问题式学习(pbl)、询证医学(ebm)、三明治教学四种。38.9%的学生听说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31.1%的听说过询证医学的教学法,18.2%的.听说过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对于三明治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些新教学理念方法均未在见习课上使用。
1.3.2见习模式临床广泛采取“顺序性教学法”,即边看患者边讲授的“床边带教”模式。首先复习某一疾病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患者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阅读实验室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了解诊治过程和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但是,相对教条、古板,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培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
1.3.3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待推广和普及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学校和医院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从而提高见习效果,保证见习质量。
1.4见习学生学习情况。
1.4.1学生上见习课的积极性在这项调查中,73.2%的学生对临床见习课态度积极或比较积极。
1.4.2学生完成见习内容情况91.4%的学生能够完成见习课的内容。
1.4.3学生对见习课的效果评价35.5%的学生认为能够学到一些临床知识,有所提高。51.8%的学生认为见习课可以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但是对提高动手能力、加强临床思维训练没有明显帮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见习课的主要功能是补充大课内容、增强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质上是理论课的延续,没有真正发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的“桥梁作用”,也无法实现把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的最终目标。
2讨论与对策。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实际见习效果并不尽人意,导致一些学生对见习课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情况,外科教研室围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见习环节管理”进行大胆尝试,以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2.1提高教师素质。
长期以来,各科室都是安排当天的值班医生带教见习,这种安排使见习内容随意性大,见习带教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由于值班医生要接诊急诊手术患者,遇到急诊手术没有结束或者要进行急诊手术,就会造成老师晚上课或提前下课,缩短了见习课的时间;一线值班医生年纪轻,临床经验少,没有接受过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在十个科室中都存在研究生带教见习的现象,有些研究生没有工作经历,无法胜任见习带教任务。针对这些情况,教研室讨论后决定,由工作三年以上而且取得医师执业证、教师资格证的临床医生承担临床见习带教任务,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临床医生参加大学每个学期组织的“教师教学研讨班”,提高临床医生的教学素养,增加授课、带教技巧。今年七月,医学院开展了“教学周活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就“pbl教学、三明治教学、微课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外科教研室有2位老师全程参加了培训,为见习教学中使用新理念、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2.2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临床见习主要采用“床边带教”的模式,教学手段单一;通过带教老师的一次示教,学生很难正确掌握操作要领和技巧,不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训练。根据教学需求,教研室将带教老师的授课录像上传至大学外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共学生观摩学习;同时收集、整理了一系列教学视频资料,申报了大学网络课件,《外科学网络课件》将采用多媒体形式,通过以临床具体病例带动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和一般性理论讲解的主要方式,依照外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规程,深入浅出地有机整合《外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预设的三维模拟操作程序假设病例、标本,进行必备的人机对话式、动画演示式或网络转播式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科学网络课件》从时间、空间上延伸了课堂教学,为学生反复观摩、练习、自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3规范临床见习环节管理。
明确老师在见习前期、见习期间、见习后期三个环节中的工作职责,以及对学生在三个环节中的具体要求,做到重视过程、细化流程、明确目标。教研室、教学秘书负责评价环节管理措施的落实。
2.4完善评价、考核标准和体系。
根据见习的特点以及对老师的要求,借鉴其他课程的评价标准,完善见习带教老师评价标准,增加了“带教老师操作熟练、手法规范;带教学生认真、仔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手法和操作;按时上、下课”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也是评教的重点;在督导组专家评教的基础上,教研室扎实开展同行评价、见习带教老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评价体系。
3结语。
见习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只有注重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手段、规范临床见习环节管理、完善各项评价、考核标准和体系,才能实现持续改进临床见习带教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将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的目的。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六
【提要】临床见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见习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临床基本功。在医学科学和教育学都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见习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临床见习教学工作。陈旧的教学观念、僵化的管理模式和刻板的授课方法,直接导致了临床见习教学的形式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并为今后的实习医师培训和住院医师培训埋下隐患。现代的临床见习不再是随便找个简单病例、随意聊聊临床见闻,那种放任学生自由问病史或看录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故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管理、革新教学方法,成了刻不容缓的使命。
见习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课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的主要桥梁,是完成医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关键步骤。见习完成得好,临床基本功扎实,进入实习阶段时更容易上手;反之,忽视见习,则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临床基本知识,甚至为今后的从医生涯埋下隐患[12]。因此,临床见习的重要性绝对不次于大课教学。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学院的见习教学质量明显下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很多实习医生甚至一些年轻住院医生基本功较差,对于很多应该在见习时掌握的临床常识欠缺较多,无法胜任实习医生或住院医生的角色。究其原因,第一,教学管理部门对临床见习重视不足;第二,见习带教教师准备不充分;第三,现有的见习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亟待革新。
1管理部门重视不足。
1.1教务处。
目前大多数教务处对于见习课程的安排比较随意、不够细致。教务处没有深入研究每个专业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征求教研室和带教教师的意见,对于每个专业的见习内容和见习课时安排不够科学,而仅仅根据既往习惯或是根据总课时划定的百分比来安排,甚至是简单地从上层管理的角度看怎么方便就怎么安排。因此,临床教师带教时经常遇到内容很多但课时不够的情况,甚至出现大课内容还没有讲就先安排临床见习的情况。这是教学管理部门职责的疏漏。教务处在下达教学任务和分配教学课时前,应该仔细斟酌,广泛征求各教研室意见,协调各教研室教学任务。既要保证每个专业见习课时分配合理,又要保证各专业见习不冲突。这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需要有经验的教管人员在充分调研后细致完成。
1.2教研室。
很多临床教研室对大课比较重视,而基本忽略了见习带教。首先,教研室对见习教学的内容缺乏明确的安排和分配,任由带教教师“自由发挥”。不同班级可能教学内容不同,同一班级不同小组的内容也可能不同。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另外,教研室对见习带教教师人选安排也不够重视,一般都是选择科室最年轻的几个新手带教,人手不够时甚至连研究生、进修生也在参与带教。这就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教研室对于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应该仔细研究,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带教内容、课时及任课教师,并进行集体备课,对缺乏教学经验的带教教师应该予以适当的培训和听课,保证教学质量。
2带教教师准备不充分。
带教教师是见习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带教教师的知识功底、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见习带教的效果。现在的临床见习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2.1师资培训形式化。
临床医学教学是一个职业教育,需要专业教师执教。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可以上讲台,在手术台上游刃有余不代表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教学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都需要接受严格的教育学专业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教育心理学、方法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很多教学医院,这种培训已经变成了一个形式,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在走过场,师资的门槛形同虚设[35]。这就使得临床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医生自己的知识功底很扎实,临床经验也很丰富,但表达能力欠佳,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培训和锻炼,因此上了讲台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表达出来,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提醒我们在师资培训时应该严格把关,做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同时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还应该重视演讲技能的培训和演讲经验的积累。这不单是有助于教学工作,更是大师级医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2.2带教教师自身原因。
大部分见习带教教师都没有脱产,在肩负带教工作的同时,还有大量的临床工作要做,这从客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6]。繁重的临床工作可能让带教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备课,有时甚至因为突发状况,如急诊手术等耽搁带教。因此,我们呼吁教研室应该安排专门的带教教师脱产教学,也要求有教学经验且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热情投入到见习带教工作中来。
3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大多数临床学院采用的见习带教仍然是最传统的方式,如床旁教学、观看教学视频等。这些沿用数十年的教学方式其实已经不符合眼下的实际情况了,并且已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这些方式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但我们大部分带教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但并没有采取改进措施[78]。
3.1关于床旁教学的思考。
床旁教学即在病房住院患者中找一些典型的病例,供学生询问病史、推理诊断和提出治疗方案,最后由教师对诊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予以总结。对于刚进入临床见习的学生来讲,这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9]。学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一提到见习看患者就来劲,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时间长了之后,他们逐渐发觉,其实一堆学生围着一个患者,你一言我一语刨根问底式地询问病史,大多时候只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把课本上讲的内容拿到患者身上来验证了一下,其实对于知识的积累没有太多的帮助。久而久之,床旁教学时只有少数几个积极的学生在问病史,大部分学生则成为一旁心不在焉的“看客”。床旁教学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除此之外,床旁教学本身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患者是否配合、是否有增加医患纠纷的可能性、相同病例是否能反复示教等问题。即便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临床实践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必要性和教学效果尚不确定[10]。实际上,结合临床实际和教学需要,床旁教学仅在患者有典型体征,如黄疸、腹壁静脉曲张等,或者有特殊操作如胸腹腔穿刺、体表浅表包块切除等,课本无法完美再现而看了又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其他大部分内容没有必要在床旁进行。而床旁询问病史、推理诊断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在学生学完了所有临床课程,对各专科的常见病都已经建立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在临床实习的阶段,才更有意义。
3.2关于视频教学的思考。
看教学录像也是传统的见习带教方式。教师喜欢该教学方式是因为其省事,学生喜欢它是因为新鲜。但我们仔细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不难看出,教学录像放的内容有的是课本内容的重复,有的是学生根本搞不懂的手术录像,有的与本堂课的内容并不符合。因此,这种方式也是一开始受学生欢迎,但久而久之就会逐渐被厌恶的方式。无可否认,有很多、很好的'视频材料可以很形象地展示文字和图片无法展示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找到他们自己需要的视频材料,因此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来放“陈年老窖”的教学视频实在是浪费时间并且收效甚微。
3.3关于“桥梁知识”的思考。
虽然医学教科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有很多知识点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只有靠大量临床实践慢慢摸索总结才能体会。这一类知识介于书本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之间,我们称之为“桥梁知识”。对于工作时间长的医生来讲可能这些东西细微得不值一提,不算是知识,只能算常识。但对于刚从书本走出来的医学生来讲,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如果教师把这一类“桥梁知识”总结起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节约摸索时间,这将是在他们在刚踏入临床完全摸不着头脑时最好的帮助。每个专业都有很多这样的“桥梁知识”,例如最基本的补液,教科书上写了很多,但当在临床上遇到一个术后第1天尚未进食的患者,教师简单的一句话“补点液体”,就可能让刚上临床的学生手足无措。是把书上的补钠、补水公式翻出来照着计算?还是凭感觉随便开5瓶糖盐水?1瓶糖盐水到底含多少糖多少钠?糖尿病的患者该加多少胰岛素?水里到底需不需要加维生素?这些对于一般的医生来讲,可能算不上知识点,但对于刚进临床的医学生,你不跟他讲他可能一直都不明不白。再比如,导尿这一临床基本操作,医学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过。导尿管有哪几种?什么时候需要用三腔尿管?带尿管的患者到底是否需要常规膀胱冲洗和膀胱训练?导尿真的会大出血么?这些问题,很多非泌尿外科的医护人员都不是很清楚,更何况刚进入临床的医学生。所以,我们在临床见习中如果能把这些“桥梁知识”总结起来传授给学生,学生会非常愿意听、有兴趣听,也会觉得教师讲的内容接地气,对他们有帮助,相比让他们看视频或围着患者问病史更有收获。总之,作者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上述有关见习带教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从管理部门、带教教师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来改进,共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兰凯,张光伟,常远.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见习带教的评价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31(增1):9092.
[2]张英,李春华,孙王乐贤.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法的探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107108.
[3]李元栋.医学院校临床带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问题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2):162164.
[4]樊国康,李春平,杜勇.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1820.
[5]刘爱军,李利红.谈临床实习管理[j].中国病案,,13(8):5152.
[6]贺晓日,吴小川,毛定安,等.七年制儿科学见习带教的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2961298.
[7]汤金洲,董晓建.高等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研究现状及主要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15(2):199201.
[8]郑维扬,刘爱华,陈烨,等.强化临床实习管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49151.
[9]高虹,王吉耀.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床旁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1):9091.
[10]杨丽,仰曙芬,隋树杰,等.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现状与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9798.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七
《有机化学》中“绪论”、“烷烃和环烷烃”、“烯烃和炔烃”、“芳香烃”、“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醇硫醇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和生物碱”、“杂环化合物和维生素”(不讲维生素)、“糖类”、“脂类”共15章内容,将“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核酸”、代谢途径中的酶”这3章和“维生素”的内容放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讲授,同时,在讲授上述章节内容时重点讲授物质的结构、命名和后续课程中要用到的化学性质,而将后续课程用不到的内容作为了解的内容不做讲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了和医学课程的结合,减少了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纯化学现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1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有利于教与学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程学时一般较少,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的特点,又能充分利用板书教学速度适当、重点突出的特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有些教学内容如“电子云”、“杂化轨道”、“手性分子和对映体”等内容,多媒体教学表达的更形象、更直观;有些教学内容如讲课内容的框架和重难点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结构式的写法,板书教学重点突出、效果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和精心设计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对教学过程的掌控。
1.2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医用化学是后续各种医学课程学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的联系。例如,在讲授“氢键和范德华力”时,引申出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稳定力量”;讲授“羟基酸”时,要求学生掌握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物质的结构,为以后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糖代谢”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讲授“乙酰胆碱”时,引申出生理学课程中的“神经递质”;讲授“生物碱”时,注重与药理学课程中一些药物的联系。通过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将医用化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知识和临床知识相联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也更有动力[2]。如在讲授“蔗糖”时,讲解红糖、白糖、冰糖的知识;讲授“醇的氧化反应”时,讲解“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讲授“酮体”时,解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中为什么会出现烂苹果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发现医用化学的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空洞,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医疗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常识、医疗知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医用化学实验时,注重与生物化学和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开设基本操作实验如“实验仪器使用教学”(实验仪器包含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课程实验教学中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溶液的配置”,开设综合性实验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同时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通过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规范操作和各种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床检验所需的部分实验内容,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医学学习的理解。
3优化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
一般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身,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应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总成绩由3个部分来组成:理论课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在出题时少出客观题,多出主观题和综合性题目,尽可能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成绩,占总分30%,由实验课实验完成情况、操作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情况以及开放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提问回答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通过建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考后全忘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精心挑选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八
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力度,强调执行力度,促进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2、搞好评教评学和教案(包括电子课件)评比工作。
3、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验室建设。
4、计划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使临床教研室这一空白得到填补。
5、加大教研教改力度,落实师资培养措施。
6、做好考务工作下系部的所有计划与准备。
7、做好大二学生实习前的基本操作培训工作。
8、积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1、以教学管理规范为依据,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
(1)落实教学工作检查与督导,如学期初的教学准备安排工作,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教学进度检查等工作。
(2)教学秘书、教研室秘书各负其责,教学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严格监督,严格执行系部各项教学制度。如例会制度、观摩教学与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
(3)观摩教学上学期以新教师为主,本学期要新老交替,已到达真正的以老带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具体见附表)。
2、参照我系《课堂质量检查制度》和《观摩教学与听课制度》做好教师教学评比,在第十教学周开展系部教案及电子课件评比。
3、加大临床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比例,一方面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在朱主任的指导下开展新的外科实验;另一方面在学院及教务处的指导与协调下安排大二学生进医院见习。诊断实验室建设计划模拟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操作考试的模式进行建设,如吸痰术,导尿术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目前所缺设备已列出计划即将上报,期望得到院里的支持。
4、由教研室主任牵头做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首先从教案讲稿、电子教案、教学大纲、习题集等基本工作入手,逐步再进行完善。要求各任课教师本学期做出详尽的电子教案每章节后附上习题集。
5、教研教改方面,扩大与106医院的合作,使更多的专业,更多的学生进医院见习学习,同时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交论文一篇。
6、加强学风建设,首先抓好课堂纪律检查,各班指定由某个班委每天、每堂课统计学生到课率及学生出勤情况汇报班主任,主任、教学秘书不定期抽查。进一步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加大我系的教学成果。
7、本学期考务工作将下放到系部,系部申请增加一名考务负责人,与教学秘书共同完成教务考务工作,具体到考试时教室与教师的欠缺需要教务处协调。
8、在五月一日后进行大二学生的实习就业指导,开展基本操作训练。
9、配合职业技能办积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安排好《妇幼保健员》、《卫生检验员》以及《营养配餐员》的教学与考试考核工作。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九
医学生涯4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就如带教老师那样,只有专业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他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十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我是xx届本科毕业生,在贵医院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自己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相关工作。
因此,特向贵医院毛遂自荐。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让我形成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品质,临床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于一体,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知本”。
当今的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院医疗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我将以高尚的医德、热情的服务,倾我所能,不断学习我所不能,为贵院的医疗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实现“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事”的夙愿。
最后,祝贵单位鸿图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十一
在当今中国社会,自荐信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自荐信的时候要注意理由要充分、合理。到底应如何写自荐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床医学生的就业自荐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我是x届本科毕业生,在贵医院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自己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相关工作。
因此,特向贵医院毛遂自荐。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让我形成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品质,临床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于一体,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知本"。
当今的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院医疗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我将以高尚的医德、热情的服务,倾我所能,不断学习我所不能,为贵院的医疗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实现"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事"的夙愿。
最后,祝贵单位鸿图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xx年x月x日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篇十二
2.1对照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课程课程标准,切实改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
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是最有针对性的标准,且历年考试大纲都相对稳定和连贯,对照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审查现行的基础医学课程标准是否与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相衔接,找出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及实践技能等方面针对目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临床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注重在专科临床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突出职业特点和实用性。加强各基础学科之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要求、重点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只注重本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缺点。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并作为一项常规研讨内容置于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中,完善临床专业教学课程标准,达到学校教育与资格考试接轨的目的。鼓励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探索提高和改进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效果。
2.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验室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相应的资格考试虽无直接的基础医学实验考核内容,但是医学生早期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后续实训考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相关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甄选出与资格考试相关的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理念,规范实验教学流程,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3完善题库建设,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2.3.1根据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历年考试真题,调整相应课程的试题库,并面对学生开放。只有全面、系统地分析历年真题,掌握命题组专家命题策略和规律,才能为临床专业各课程的考试辅导和日常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目前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题型为选择题,每道试题都设有多个命题参数指标,如知识点分布、试题难度及是否符合考试大纲等。但目前我校在日常教学测试和期中、期末等考试中都是以传统题型(填空、单选、简答、名词解释等)为主,与职业资格考试题型有较大差异,故有必要尽早让学生熟悉职业资格考试题型,以提高应试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87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