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深化对事物的理解。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一
即使已经拥有了授课资格,教师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踏人教师的行列并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合格的教师。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速,教师即使进人了职业岗位,也不能放弃学习,因为增强自身的知识更新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师的视野和眼界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容量,教师所获取的知识会非常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给学生。
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突破,让教学过程有所创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中。其次教师还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接触其他专业的知识。一个具有宽知识面和开阔视野的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与众不同的。另外,教师还要对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进行深人的钻研,对学生进行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能够寻找出一套适合学生的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地位非常被动,他们属于信息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就非常紧张而又严肃,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下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挥,自己做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人到学习中去。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有很多种途径,例如,教师尽量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多对回答问题的学生鼓舞和引导,而不是批评和指责等等,学生自然就会放松下来,对学习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另外,在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也是创造轻松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了《狼与小羊》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尽心表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中的具体角色增强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这样一种角色扮演法,让学生紧张的心态一下松弛下来,课堂氛围也立刻放松了很多,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还表现出了极为高涨的热情,其课堂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学生,学生学习效率上去了,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前面已经提到了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但是要想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是要让学生产生好学、愿意学的感受,学生真正对知识产生了渴望,课堂的实效性一定会实现质的飞跃。怎样让学生主动对知识产生渴望呢?那就要从好奇心和兴趣人手,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好奇心,就会竭尽全力学习知识。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应该从课程导人人手,良好的课程导人能够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课程导人的方式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生活化教学。
比如,在学习《初冬》这一课之前正好碰上了大雾蒙蒙的天气,笔者就带领学生出去真切感受一下外面的大雾景象,学生由此就会深刻体会到大雾的那种模模糊糊看不清的感觉。进人教室后,笔者就问他们对大雾天气有什么感受,等他们回答了笔者所提出的问题之后,笔者再把新课程导人进来,让学生学习《初冬》这篇课文,学生发现所学内容与自己刚刚体会的大雾天气非常相似,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主动和积极,对这篇课文的记忆也非常深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发挥好现在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作用,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给学生播放,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也会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就“趁热打铁”,引进即将讲解的内容,学生仍旧会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另外,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小型知识竞赛或者演讲比赛等,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于好胜之心,学生要是觉得自己的知识量不如人,就会在课下积极补充,不断学习。
四、结束。
语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首先是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容量;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二
众所周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是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挖掘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新途径呢?我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作者:王东辉作者单位:郑州市金水区金桥学校刊名:河南教育(基教版)英文刊名:henanjiaoyu年,卷(期):“”(6)分类号:关键词: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三
分层教学又被称之为“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教学”,它是建立在充分肯定学生个体能力禀赋差异基础之上的科学性教学方法,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中的学生能力水平基本相近,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来实现每个学生的提升。具体到小学美术分层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包括兴趣爱好、艺术潜质、个性特点等,并根据小学阶段美术基础教育的要求展开层次划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不能强制要求层次划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层次下的学生展开差异性的美术教育工作。
第一,符合我国美术教育的基本需求。整体上说,我国在人才的艺术层面培养都存在很大的缺失,绝大多数传统艺术特色都是“重意而不重形”,在漫长的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技”和“艺”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具体来说,传统美术教育中注重“艺”,即表现为个人的美术修养,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术教育注重“技”,即实现美术生产的相关手段和能力。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种“技艺”分离的现状还十分严重。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不断渗透融合,形成了对美术教育的全方位认识,也逐渐改变了落后的美术教学方法;但同时,“技艺”的平衡又是相对的,根据小学生个体的特点,具体侧重某一方面的培养,正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本逻辑。
第二,实现我国美术教育的体系重构。结合现状来说,尽管美术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观念认识上也有很大的提升,但应试教育形成的教育功利性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过度重视基础教育,忽视教育对人作用的本质,甚至轻视个人价值。(2)针对教育对象的态度存在重视知识理论、忽视实践应用的问题。(3)重视教育结果,忽视教育过程,缺乏德育和智育的平衡性。(4)重视教育结果的统一性,否定教育的多元性,造成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天性压抑。(5)在管理层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导致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和谐局面。以上情况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明显,尤其反映在美术课堂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学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学科规律的课堂模式,统一性、大班级制度的前提下,学生被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标准”,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艺术天性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我国美术教育体系的重构。换而言之,美术教育应该符合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尤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互动、交流,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
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差异性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资禀赋,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由此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事实上,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地方,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在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一方面,通过分层教学策略的执行,学生可以在相近能力的群体中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在分层教学模式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只是采取的教育程度有所差异,这并不会构成学生“歧视”或“不被重视”的心理因素,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平等、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
(一)以学生自身分层。
以学生自身为参考展开分层教学,本质上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因材施教”进行诠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意识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重要性,“知人”的本质含义就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包括性格、品质、资质等。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而言,小学生就是不同的“材”,如何“教”应该立足于小学生本身,而不是其他的外在力量及教育因素。现代教育学理论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具有同样的内涵,现实中,不同人在不同领域的天赋是很明显,如数学天赋、语言天赋、音乐天赋等,美术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换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分层”,有利于区分不同的能力优势,并展开合理的利用。结合我国以学生自身分层的教育模式来说,存在很大的弊端,如一些学校设置的“好坏班”、“快慢班”等,是按照学习成绩进行的区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形成惰性,甚至严重地不自信,本质上说,也是对分层教学的一种误解。分层教学应该是针对对象而不是成绩,结合小学美术教学而言,考试成绩高的学生未必就有美术天赋,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在以学生自身分层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一定的“柔性”,例如,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实践之后,再进行班级内部的有效分层。
(二)以教学目标分层。
以教学目标分层的方式需要前期测试,即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教学活动来确定不同的目标层次,例如基础层、中等层、高级层等。传统小学美术教育中确立教学目标依赖教学大纲,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显然不具备合理性。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分层模式的开展,要打破对教学大纲的依赖,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参考教学要求进行细分,执行依据则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具体表现。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水墨游戏》中,可以设计三个教学目标分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要求了解水墨绘画工具、能够掌握焦、浓、重、淡、清不同的画法;对于“中等层”的学生要求临摹课本上的画作,或教师自备的水墨画作品,达到基本相似的水平;而对于“高级层”的学生提出自我创作要求,给出一首唐诗或一段描述,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实现即可,并不需要强调绘画水平的高低强弱。
(三)以教学环节分层。
进一步刺激学生和教师交流的积极性,由此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四)以学生作业分层。
无论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其目的都是加深学生对美术基础能力的掌握、技能的固化,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结合分层教学策略的要求,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美术水平,并保留一定的自我提升空间,让学生在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功、培养自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我的同学》中,其教学目标是了解人体基本结构、特征,学会线描的人物写生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画兴趣。在展开作业分层的过程中,“基础层”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简单地画出人体结构,并适当地表达出细节部分。“中等层”可以要求加入一定的色彩元素,如对衣服、鞋子等进行一定的细化。“高级层”的要求可以灵活定位,比如要求基本形似、神似,或者进行其他方面的创新,如连贯性动作、以漫画形式配文字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强。同时,在当前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关于美术教育理念、理论、方法、途径等改革呼声也越来越大。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和想象力丰富的作用,相关教育实践也证明,小学阶段也是开展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积极探究这一阶段美术教学的科学策略,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diy教学就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diy教学的作用产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美的感知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diy是自己动手做的英文缩写,它作为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含义不只是画画,它还包含手工制作、创意培养等其他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是有必要通过对当前小学美术diy教学的研究,来探寻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diy就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讲,diy主要就是指折纸、剪纸、布贴、泥塑、面具等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社会经历还比较少,所以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比较爱动,而diy教学则恰恰满足了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需求。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下:教学可以使教师技法传授与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完美结合。在小学美术教育开展过程中,教会学生绘画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是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同时教师教学的任务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只侧重讲授绘画的技巧和知识,这使得课堂教学相当枯燥,导致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讲,从而引起学习效率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厌恶美术的情绪;一部分教师则一味地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进行独立的想象,但是也仅局限于想象,因为他们不能将自己所想画出来,这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diy教学则可以将技法传授与启发想象完美结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并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diy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diy制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然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进行充分想象,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些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利用废旧物制作新作品的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且最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这一过程中的拼拼、摆摆、看看、想想,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可以丰富绘画范围和校园文化。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美术、展示自我的舞台,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在课堂外继续获得多方面的美术教育;另一方面,也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学习生活。结合美术diy教学,利用身边费旧材料进行制作、加工成艺术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另外从校园环境入手,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资源,注重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致力于美术特色环境的建设,力求给孩子们创设一种精美、浓郁的艺术氛围。同时也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知识,发展美术思维,锻炼美术能力。所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的有效策略之一。比如:教师在讲授《风筝》这一课时,可以事先寻找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各种式样的风筝及制作风筝的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图片或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对风筝产生极大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驱动下,教师顺势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最后,教师还可以抽时间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放自己制作的独一无二的风筝,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会做风筝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diy的乐趣,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学生天性爱动,对于他们来说,手工课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玩玩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从而根据学生操作时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我也能造飞机》一课时,可以先用废旧的材料示范如何做一架飞机,然后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diy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比如:教师在讲授《会说话的手》这一课时,可以先在黑板上放置一张白纸,将颜料涂在自己的手上,然后用手在白纸上进行创作,最后,一幅作品跃然于纸上。教师演示完毕后,要积极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进行创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进一步的鼓励。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diy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或老师的范作手工,导致完成的作业大同小异,大多数孩子的作品缺少想法和个性。这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为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则是在于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包办、少代替。所以在美术课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褒扬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孩子,鼓励他们积极进行diy。
综上,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diy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所以新时期,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促进diy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1]张秀荣.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155+158.
[4]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xx,(02):139.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五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美术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深入研究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积极寻求更加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做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往往被人们当作副科看待,特别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也是小学课堂里面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是一门培养着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课程。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之下,美术与语文等其他课程一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下,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讨。需要做好的是及时将美术课程的定位维持好,也即是侧重分析美术课程的价值,因为学生们对于这种个性课程也是要重视的,毕竟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的综合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1。课堂上教师演示过多。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面,老师们过多的展示着自己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天赋的,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多多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励好孩子们去画画,去绘画属于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避免演示过多,而忽略理论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好孩子们的美术主动动手能力。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述过多,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是很调皮的,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希望老师能够采取独特并且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的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在小学美术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教师还是有一点陌生感和隔阂感的,因此需要增强好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加强好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就才会对美术课堂感兴趣。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时,往往规定具体的事物,老师们很少主动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美术教学。
由于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上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进行好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创新就是最为基本的策略研究,具体有如下方法:
1。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其实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做好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就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将小孩子们爱好的东西了解下,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只有将美术课程导入到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动物,又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面,继而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来了。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美术课程上面的自由发挥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艺术创作,这个时候孩子们多半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课程的自由发挥时间之后,老师还必须对孩子们做画的画表现出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导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夸奖孩子们画的很好看,孩子们会激起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以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面的深入教学也会逐渐的顺利起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即使是小学美术,其理论也十分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尝试将这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美术语言具体化,美术的价值可以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可以是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就是美术的艺术魅力。所以其实教师们在美术课程教导上面需要做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是有着很多疑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事物给具体化起来。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比较天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美术的绘画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开拓的过程,教师在美术课程上面应该及时的发散好学生们的思维,比如学生在绘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时候,这个创作的过程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好,进而发散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为孩子在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脑在被开发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现在多媒体技术即互联网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导老师们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多媒体技术上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个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继而指导孩子们将多媒体上面的卡通人物给画出来,丰富好美术课堂。现在的美术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满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水平,及时将教师的循循善诱精神发挥出来,最终就能够实现起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真正重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实现美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加强美术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保障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xx,(05):121—122。
[2]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20xx,(05):47—48。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六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要创新,创新才能使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由于经济不发达,各种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满堂灌,同学们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巧妙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
所谓生成性资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教学因素与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有节外生枝的情况。比如我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正在向学生们介绍“北海”,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北海是海吗?”鉴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我就没有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挖掘问题的价值。我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么北海到底是不是海呢?大家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线索和依据。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寻答案吧!”这样将一个问题巧妙地转化成有效的引导,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文章、分析文章。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有效发挥了生成性资源的促进作用,学生既了解了文章,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人类语言中很多“名不符实”的情况,实现了对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率。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有利于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彼此认同,实现情感上的共同交融,使得课堂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伊始,我们一定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与学生顺利沟通奠定基础。比如,我在教授《掌声》这一课时,先问学生:“如果今天有几位新朋友来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们应该怎样表示欢迎呢?”学生们说:“鼓掌欢迎。”然后我又问:“你们想得到别人的掌声吗?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掌声呢?”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积极地回答着我提出的问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掌声》。”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敞开了心扉,认真倾听与接纳对方,将课堂与文章融为一体,学生完全地走进了文章,并与课文产生了共鸣,情感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得到了升华。
三、提出具有启智性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哪吒闹海》这一课的学习,无非就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自己复述一下哪吒闹海的故事就可以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先让学生大体了解一下文章内容,进行简要的讲述之后,再让学生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人物来转述这一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文章深处。比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从此,龙王父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根据这一句话问学生:“如果你是龙王,你会就此善罢甘休吗?怎样才能让李靖相信哪吒错了呢?”然后再问:“如果你是哪吒,在父亲面前会怎样解释这件事情呢?”学生们的热情瞬间高涨起来,纷纷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最后我不失时机地说:“正因为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所以目的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那么作者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写的这篇文章?”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问:“假如现在有两位同学站在你面前说一件事情,一个这样说,另一个那样说,那么你该听谁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但明白了文章惩恶扬善的主题思想,还学会了换位思考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仅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从我国目前动态教学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分角色演绎了文章,仅仅浮游于文章表面,学生很难深层次了解文章本质。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中应将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作为教学重点,以提升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动态化社会活动。
学生在动态化社会活动中,可以自主领悟、自主体验,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一下需要哪几个角色,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表演。首先确定小组的核心人物――导演,由导演给小组其他成员分配任务,并准备好各自所需要的道具。小组的参与者有自主选择权,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组合或者解散。学生通过这一动态化的社会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同一篇文章由不同的小组演绎成了不同的版本,有的用小手制作头饰,有的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有半尺长,学生们在欢乐洋溢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发挥了智慧。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将“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教学观念改为“老师围绕学生思维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课堂应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而努力。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七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绘画技巧。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了解文化知识的多元性,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了解多样性的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由于小学生阅历不丰富,同时价值观尚未成型,通过美术课程能增强学生对人文环境的了解,体会人文知识的魅力,并且学习到我国悠久知识的博大精深。将人文理念渗透于美术教学中,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情怀。在素质教育环境中,美术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习接触人文性知识,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与美术绘画技巧,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当前美术教学课程中,要求教师具有人文关怀,使学生能将真情实感融入美术作品中,在调动美术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目标。
美术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也是一门人文课程。通过学习美术知识,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进入放松的学习状态。因此美术教师应将人文元素运用于课程活动中,从多个方面将小学生的学习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能认同艺术文化。教师应将人文理念渗透于整个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下列对策。
1、创设生活情境,渗透人文理念。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具、美术图片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美术知识讲解期间,不应全面讲解文本知识,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部分借鉴,充分发挥美术教材优势,使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譬如在“材料表现力”一课中,根据新课标教学目标,本次学习内容要点有:材料准备、作品制作、观察实践。在本次章节学习里,教师可以将道具设置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软泥,当教师讲解完制作方法后,学生可以通过造型设置来体验艺术作品的静态美,同时可以借助其他元素使造型更丰满,如彩带、卡纸等,也使学生意识到原材料的价值,该模式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感知人文魅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较强,美术教师应抓住这一优势采用激励对策,鼓励学生积极解决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促进其今后的发展。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期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考量,包括学生的学习模式、绘画技巧运用能力、元素协调性等,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使学生能朝更科学的方向努力。由于某些学生美术基础薄弱,教师应多帮助这类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认可下积极学习美术课程。譬如在“绘画彩陶”课程中,可以将班级以小组的形式划分,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收集与彩陶作品有关的资料,同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该过程能使学生构建团队协作理念,通过自主搜寻材料,接触丰富的彩陶作品,能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授彩陶绘画知识,避免过于学术性,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绘制美术作品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举办美术作品比赛,将优秀作品陈列于美术展区,同时贴上学生的基本信息标签,这也是学校尊重学生美术的重要体现。
3、运用多样性元素,培养人文精神。为了将趣味元素运用于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借助丰富的颜色来勾勒填补作品,当艺术概念可视化后,能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在“五彩缤纷的花园”课程中,教师应提前讲解色彩搭配知识,使学生逐渐构建审美意识,能从更科学的角度运用色彩元素。为了使学生将思想感情渗透于美术作品中,教师可以准备与花园有关的作文、诗歌,并邀请同学上台朗读。在文学的熏陶下,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花园的魅力。通过聆听钢琴曲、大自然音效等,能使学生想象出一幅美丽的花园景象。通过上述练习,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花园景象呈现在纸上。由于每位同学生活的环境具有差异性,其作品风格也有不同点,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性,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创造美术作品,如水彩绘画、张贴剪纸、捏造彩泥等,当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创作时,其思维将更开阔。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不仅应讲授美术知识,而且应在教学期间应渗透人文教育理念,使学生在美术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完善其人格。
参考文献:
[1]王毓.加强美术教程中快乐与美的充分结合—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愉悦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xx(4).
[2]汪成子.初中美術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探讨[]].文理导航:下旬20xx(5).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八
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基础性学科,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基本素养提升都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探究提升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对于高职语文教育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越来越适应社会需要,但是通过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生在就业岗位的专业素质比较符合用人单位要求,但是基本的人文素养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还有很大欠缺,这是高职语文教育的短板。
语文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和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为日后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高职语文教育的重点所在。
一、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来自 XUeFeN.COm.cn
高职学校对语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学校作为主要培养专业技术型学生的学校,对于应用型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对于语文这样的以培养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课程重视程度较低。
有些教师因为学校长期不重视语文教育,所以对于语文教育就采取“得过且过”的方式,没有真正用心去教授学生。
课堂就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和学生的互动活动很少,并且因为疏于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不足,教学评价不充分,语文课堂乏味无趣,语文的美感荡然无存。
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较差。
虽然教育部允许高职学校进行扩招,给予高职学校扩大发展规模的机会,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扩招造成生源的良莠不齐,“低门槛”的进入造成生源质量较差。
许多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不过关,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普遍较弱。
另外,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不强,造成对于基本的应用型文章写作都不能很好完成,写出来的文章口语化严重,缺乏规范性,并且很多以流水账似的形式为主,很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读书阅读的积累有关,造成知识面狭窄、思路打不开。
二、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策略。
高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教学管理、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缺失,学校、教师对于语文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认识,语文课时不足,学生对于语文的基本认知也没有形成,更不能说感知语文的美感。
因此学校应对于语文课和专业课的授课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语文课的授课时间。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应该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可以增添校本教材,开设职业技能语文,语文实践课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对于语文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评核机制,以制度制约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
教师应有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学校必须严格控制语文教师的准入门槛,选择教师人才严格按照专业素质进行考察选拔,保证进入到高职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过硬,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教师要加强阅读训练,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扩展知识面,开阔自我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在讲授语文课中旁征博引,风趣幽默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职场语文的训练。
对于口语训练可以通过组织模拟工作交流会、演讲与口才训练和应聘面试等形式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在公众面前大胆展示自己,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应用文的训练则应当要求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向学生讲解求职简历写作、计划书写作和实践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方式,展示优秀的文体,并且布置任务让学生练习写作。
(三)加强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
首先学生应摆正语文的态度,不能因为是高职学校而忽视语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语文的应用能力对于日后交流面试,应聘竞争都有正要意义。
其次,在课堂中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自我的刻苦努力提升语文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语言的技巧,熟练进行各种应用文写作。
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性课程,将语文应用能力转化为内在的能力,通过语言表达能力来展现自身清晰地逻辑思维和条理有序的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阅读方式,讲究阅读的技巧和方式,从书籍报刊中了解更广的知识,对于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
(四)进行开放民主式教育,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束缚了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关键点,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师生互动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技巧,将一些简单、贴近生活的课文,安排学生为主讲,扮演的教师角色。
预留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教材有充分熟悉。
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我研究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是有步骤、有目的、有梯度性的。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有针对性,能够基于教材和学生水平提问。
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避免问题出现冷场现象或者学生跟不上思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提问。
问题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
另一方面师生互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有充分的了解。
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要对学生多加关心,主动了解他们对语文教学的意见建议,多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
总之,尽管我国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高,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通过高职学校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与辛勤探索,相信我们的高职语文教育一定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洁.《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9月.
[2]宋刊.《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职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第6期.
作者:陆玉娥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九
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开放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研究主流。最近,新颁布的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不仅对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作出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着重对教学目的部分作出了大的修改和调整。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大纲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难度;改变了原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而目前,据调查统计:“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音乐教材中的歌曲”(2000年2月28日《音体美报》)为此,笔者针对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做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怎么理解“开放式”教学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施开发性教学,首先,我们要对学校音乐教育保持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地纳入自己的视野之内,使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三者形成合力,把学校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要求的确立以及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以便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
第三,要加强音乐课和学校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音乐课程和其他课程密切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项讲授及定时间、定地点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探索(从做中学),交互式学习和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五,及时捕捉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动向,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最后,我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音乐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整个音乐教育的终结,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其开放性还体现在它为学生打下的音乐基础足可以使学生终身享用。
二、怎样实施开放式教学
1、开放教学思想,凸现学生主体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每位音乐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与时代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学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构筑教学策略,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跳出传统课堂教学框架对教学新建构的束缚,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一个个可开发的学生。老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教育的出发和归宿。
例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歌》这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外分头收集有关中国民歌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展示自己课外所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在学生唱民歌、赏民歌、找民歌、辨民歌、说民歌,以及用用乐器演奏民歌、跳民间歌舞又到联系日常生活尝试创编简单的新民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活动为主”(美·杜威)的教学思想,摈弃那种以教师为主传统的凯洛夫式教学。
2、开放教学目标,凸现学生个性
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而所剩下的东西多少却取决于对他们从小有发展目标的培养。教师要去了解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新估计学生发展个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
《小学生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十
近年来,中学阶段英语的教材编纂方向和高考考试方向都共同地反映了一个声音,那就是: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也就是现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界说得较多的“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这不仅是目前要求每位教学一线执教者和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研究家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学校管理者、操作者以及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问题作一些讨论。
英语教学可划分成两大块,即口头(听说)和笔头(理解和表达);而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笔头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作为一个客观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研究者和教师,谁也不能视而不见。就近年的高考而言,150分的试题,单纯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从题量上看,也从恢复高考后沿用多年的四篇,增加到现在的五篇。在整个试卷中,阅读理解也是最费时间、比较灵活的部分。从对阅读后的理解方面看:问题已经从过去的原文中找答案和简单地计算,逐步要求根据原文的精神实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一部分题中,你会很自然地碰到象“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磨出作者说话的目的'、文中说话者的引深意、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内容;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试题覆盖的广度上看,一般以交际环境为主,兼涉科技、制作工艺等具体过程。不仅对学生作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提出了挑战。
因此,学生素质的提高,一要靠自身临场的发挥,更要靠平时教师对他们学习解题方法的训练有素。教师如果靠时间一题一题的传授,学生靠一题一题地记“会”,那么在考场上最多是个中分低能的机器,就不用说是将来适应社会了。会教的人,往往是教给学生金钥匙;以后来看,管你会不会教学,只要你从事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你都不光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必须走向学生“交钥匙”的道路。对教学悟的深,你教给学生金钥匙,悟的不深你交给学生铜钥匙;哪怕你交给学生铁钥匙,也比交给他们现存的金山、银山强。因为现在教材和考试的阅读理解文章中,普遍源于英语报刊的“原汁原味”的真东西越来越多,“国产”英文材料越来越少;没有拿到“钥匙”的人,只能在知识殿堂的门外徘徊。
“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1][2][3][4]。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十一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课堂教学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那教学的目的就基本达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则是这关键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强大的呈现方式、灵活的互动功能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作用也渐渐彰显出来,精彩演绎了动静结合、妙趣横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1]。本文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特点,在重点分析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强大的呈现方式创设课堂场景,利用白板写字、绘画等灵活的互动功能增加课堂教学互动效果,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教学场景是教学活动的平台和基础,教学活动通常是在特定的教学场景模式下进行的。教学场景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否将教学内容完全教授给学生,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场景的创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搭建师生教学交流的共同认知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融合了“声”、“影”、“图”、“文”等信息技术,在有效搭建师生教学交流的共同认识平台、创设教学场景方面起作着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影像或图片展现教学内容描绘的场景中“形”的环境,也利用声音模拟教学内容描述的场景中“声”环境,还可利用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雪了》的课堂教学时,岭南的学生也许从未见过下雪,因此对下雪的情景缺乏感性认识,如何能模拟一个逼真的教学场景,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则成了备课环节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先以“图片”或“影像”将雪花飘落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再以“声音”模拟呼啸的北风,创设了逼真的下雪场景,同时配合一定的“文字”说明:下雪了,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就会置身于预设的下雪场景里,对下雪的场景有了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勾起了学生探知后面教学内容的兴趣,期盼着看到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究竟都有哪些。这样,就创设了一个逼真、形象的教学场景,搭建了教学活动所需的共同认知平台,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在满足学生对教学场景的视觉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听觉的需求,能有效勾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对相关知识的渴望。
(二)巧妙应用“拖拉”、“透镜”,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锁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
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相辅相存,缺一不可的;“教”是“学”的必要条件,“学”是“教”的最终目标;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要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除了教师的教授之外,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地构思课堂,灵活地创新课堂教学,解决了以往教学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问题,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自由、生动的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仍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雪了》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创设了逼真的教学场景之后,已经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一起运用电子白板“拖拉”或“隐藏”等功能把“小画家们”请到雪地上,构建出生机盎然的雪地。此外,还可请学生用“”在雪地里找出在洞穴中冬眠的青蛙……这样,课堂教学变得同游戏活动一样有趣,在满足一年级学生好玩的天性的同时完成了教学互动,课堂教学就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完美融合,促使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三)有效运用“书写”、“批注”,激发参与感,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与课堂的趣味性及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许多特殊功能使得教学互动变得简便而有效,也使课堂教学变成一项有趣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在新课程教学课堂开放的今天,即使有强大的演示功能ppt,也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课堂需求,因为采用ppt教学,教师通常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和讲解员,交互性不足。而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传统黑板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教学辅助工具,既能展现静态教学的魅力,又能演绎动态交互课堂的精彩;既能即时书写文字、手绘图形,也能根据讲述需求自由板书,使用注解、批注等功能[2]。教师可以便捷地实现对媒体的控制,摆脱了媒体的牵制。交互电子白板提供方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运用于语文学科,可以实现学生“边思考-边想象-边批画”的学习方式,呈现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以及最终的思维成果,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如在讲授《两只小狮子》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勤狮子刻苦练习“滚、扑、撕、咬”的本领,教师可以请学生在白板上划出自己认为能体现出勤狮子刻苦练习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学生的答案中做上批注(加下划线、着重号、画圈等),让学生通过“整天”这一词语感受到勤狮子非常刻苦。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独立批注和互动讨论中也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学生难于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效果。
(一)教学效果调查。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次调查分别选择高、中、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题200份,其中高年级组占35%,中年级组占35%,低年级组占30%;共收回调查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本次调查选择课堂氛围、教学场景预设、教学互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课堂教学感受(学习兴趣)等10个因素,作为课堂效果的衡量指标(如上表)。
(二)教学效果调查统计分析。
在对回收的调查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备课情况、课堂表现、课堂氛围等10方面的平均满意率达99.11%,平均优秀率达85.79%。教学场景预设、课堂教学感受(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总体评价等多项衡量指标满意率达100%,各项教学效果衡量指标优秀率均达80%以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通过预设课堂教学场景,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实现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其强大的呈现方式,创设逼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灵活的互动功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有效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启了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霞.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边际效益的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4,(5).
[2]朱宁贤.从黑板的演变看交互式课堂教学呈现方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6).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十二
新课程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把每单元的“语文园地”改为“回顾拓展”.“回顾拓展”一般有三个板块,其中必有的是两个板块――“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另一个是“展示台”,从“趣味语文”、“课外书屋”“、成语故事”当中选择一个栏目来穿插安排。“回顾拓展”是单元拓展性综合学习,其中“交流平台”是对每一单元主题学习后的一个总结性的回顾“,日积月累”的内容较丰富,安排了名人名言或是经典诗词句或是对联、歇后语等。“展示台”是关于学生运用的实践性活动,而趣味语文与成语故事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淀性学习。“回顾拓展”课是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针对每一个拥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的板块,我们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应怎样使学生有兴趣、更有效地进行“回顾拓展”的综合性学习?怎样让回顾拓展课能真正起到回顾单元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提升?下面,我以五年级下册的“回顾拓展三”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回顾拓展课的效率。
上回顾拓展课,以前我真是无从着手。上好回顾拓展课,必须要有新意和深意,我找了很多资料。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中观摩课、评比课常见课型不少,唯独不曾见过“回顾拓展”课没有新颖的好教案可以参考,我只好静下心来思考:回顾拓展,顾名思义就是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是整合这单元的知识点;同时要想这种课有效,就不能以复习形式枯燥地讲解。我的教案最终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的:
一、在趣意中引领。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一个永不失败的法宝,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只要激发起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学得轻松有成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更何况回顾拓展课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复习课,要想使学生喜欢这堂课,首先课始时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精湛艺术,课前激趣犹如文章的“凤头”、戏剧的序幕、相声的开场、说书人的起讲,一开始就要有吸引人心的作用,从而敲响教学的第一锤。“回顾拓展三”中的第一块内容是复习本单元的说明方法,按照传统的方式让学生找文中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过于沉闷,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地竞赛、学习,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课堂的气氛也热烈了。
二、在回顾中整合。
回顾拓展课一般是由几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看似并无太大的关联。我们平时上课也只是一块一块讲下来,比较零散。既然是一堂课,应该让这堂课有一定的整体性;同时回顾拓展课,也相当于复习课,教学以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为目的,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教材有一个整体性。
1.主题整合法。
主题整合法是指以具有相同人文因素的话题为主题,将语文教材或其他文本中零散的、甚至单一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与统整,从而聚合多个文本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丰富信息的方法。在探讨说明方法时,我用了猜字谜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谜面了解采用说明方法介绍熟悉的动物,再让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介绍,我问“:你是怎么通过谜面猜出了谜底?谜面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还可以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你熟悉的东西”;在交流平台上,我说“:这组文章很生动,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准确生动表达出来的呢?”;在教学“日积月累”时,我的导语是:积蓄了力量,我们就快乐出发吧。对了,沿途还有别样的景致让我们去欣赏呢,可要记住哦。(点击课件,播放《快乐老家》旋律,并出示课本中的《四时之风》内容。)。
让“欣赏”始终牵着学生的心,牵着整堂课,使原本毫无生气的课,变得暖意融融,使原本零散的内容有一个统一性。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提出“主题教学法”.其实“,主题”也可以是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法。在新课程观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克服知识单元教学法“见知不见人”的弊端,带领学生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重新选编与整合课程内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直接构建新的课程,把原先散落、孤立的知识内容整合成具有相同主题的“集成块”.
2.情境整合法。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提到过情境整合的作用,她认为情境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经验的手段,它与镶嵌在其中的知识经验内容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时刻对这些知识经验的内容进行着整合。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定的情境,把几块内容联系起来。有一次听课时,我发现一位老师就是以当前孩子最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为情境,整合了各板块。
整合的方法还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要是根据实际内容选择适当的操作模式就是很好的整合方法。
三、在拓展中提升。
“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主题或重点的回顾“,日积月累”是在本单元词语或名人名言上的拓展,趣味语文或成语故事都是在前面文本的基础上拓展的。它的关键还在于回顾拓展后的提升,提升主题,提升知识点,提升学习能力。如“交流平台”是对每一单元主题学习后的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以前对于这一块内容,我基本都是读一读就草草过去了。这次通过查阅资料、认真研究、编写教案,发现这还真是单元复习的一宝。它不仅是这一组文章的重点所在,给了学生一个回顾的平台,同时让这组课文在综合性的学习后,有了一个拓展提升的空间。如果把握好这块内容,那么单元的目标也达成了。这单元的“交流平台”是要交流作者抒情的方法,并从中获得写作启示。总之,目前由于回顾拓展课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研讨的缺失,要求我们教师摸着石头过河,课堂中难免问题多多,尤其是乡镇学校。如何在过河的过程中摸出点规律来,使回顾拓展课能真正地回顾单元内容,拓展单元主题,提升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我们长时期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程的编者在探索,我们执教者在探索,终极目标是“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十三
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识字方法涌现出来。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意识字、部件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根据多年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分析表明,遗忘率比较高,中下层生更为严重,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在正常状态下,人对字词的记忆一般是领先短时记忆来完成的。我国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指出:短时记忆如果经过反复重现或进一步加工,就会转为长时记忆。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下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多年实践证明,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也指出:记忆有先“记”后“忆”的过程,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记”的环节,而再认或回忆则属“忆”的环节。记忆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相约的,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获得预期的教学目的。多年来我采用了循环记忆识字教学,实验效果证明,学生的识字巩固率大大提高,差生的识字效果特别明显。少写多复现,再认得巩固,循环牢记忆,巧练促乐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遗忘率。
循环记忆识字教学法,摒弃了片面追求写字数量的机械重复。现时有的低年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生字无论多与少,一律要求学生一个生字抄写几行。在实际中,学生连续写同样的字,写多了,就会产生的课业的负担。因此,对学生的写字训练不能只讲数量,不求质量。汉字是复杂纷繁的,而识记是在规律可循的。把写字与“循环记忆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且提高了识字效益。
循环记忆识字教学法的主要教学过程有:课前循环、课中循环、课后循环和周期单元循环。
1.课前循环。课堂循环是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能力进行教学。这是循复现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时,可由偏旁部首带出学过的字,再引出生字。例如:木—枝、枫、样—“校”。也可由基本字引出熟字,再学生字。例如:日—晴—“晒”,还可以填空、组词、说句等形式再现容易认错写错的字。课前循环可以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形式多种多样。
2.课中循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多。教师在教完生字后,应加强写字训练。教师在布置学生抄写本节课的生字新词时,同时加插抄写上一篇课文的生字,每个只写一个,数量不宜太多。课中循环主要的指对上一篇课文学完的生字进行再认教学。这是针对遗忘规律而安排的循环再认过程。教师通过“少写多复现”来达到防止遗忘的教学目的。
3.课后循环。课外作业最厌烦重复抄写相同的字。教师如果把写字与“循环记忆识字”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装的写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因此,布置作业时,除安排学生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外,还加插安排抄写上两篇课文的生字,一个字写一个。课后循环会起到既循环又巩固的作用。
4.周期和单元循环。周期和单元循环是指对本周或本单元学过的词语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这两次复现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本周或本单元中出现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知道大概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生字进行一字组多词,丰富词汇,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写字教学的过程,是进行视动直辖市训练的过程,心理因素是否良好直接影响视动训练的和谐统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写好字的关键。长期以来,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把写字作为促教风、促学风、促班风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才有良好的学、风、班风。学生只有认认真真写好字,才能认认真真识字、记字,才会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尝到了甜头,觉得以上的识字教学方法行之有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不管在单元自查还是在期未自查,识字率都达93%-95%以上,每期的作业书写检查和硬笔书法比赛都名列级部前矛,得到老师和学校的一致好评。所以,如果教师在写字练习设计上科学地安排学生训练,就会起到“少写来复现、再认得巩固、循环牢记忆”的作用。
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篇十四
近年来,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汉语语言文化成为世界上广泛研究的语言文化之一。
高职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对复杂含义的理解和运用的主阵地之一。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与内涵。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内容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语言分析,使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会选择一些经典著作进行文学鉴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反馈,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够陶冶学生情操、领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
其实文学作品鉴赏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或者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能力,而是要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建立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使得心灵不断得到净化和洗礼。
此外,也帮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流传,就是因为通过不同年代的人们不断的赏析赋予了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感情色彩,融入鉴赏者的感悟后,经过再创作的过程形成了新的含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经典将成为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及有效的媒介。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教育的具体实施。
由于性质的不同,高职学校并没有像普通学校那样饱受应试教育的重大压力,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灵活性及多变性,教师教学也能广泛的发挥其专业性能。
在进行文学欣赏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
首先,教师要遵循个性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文学作品与一般文章不同,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不单单是了解其基本内容及主要思想含义,而是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文章的结构、构思,通过学生适当的联想,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主动思考,不要仅局限于文学作品本身。
作为文学鉴赏,主观决定性因素太多。
同一部文学作品,通过不同人的阅读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为这些人身处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等等,都有可能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或者事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组织学生们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在增进相互之间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也相互分享看法,开发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建立。
(二)围绕文学作品展示审美鉴赏。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不断拓展学生文学欣赏的创新性思维。
教师要仔细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内心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编制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诗人艾青认为,诗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诗人结合外界所带来的感觉,经过大脑思维的消化,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表达出来的形象。
诗中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是诗人在生活中畅想追求的诗的意境和美丽。
也就是说,作为文学作品主要表现形式的诗集中的反映了当时年代的社会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着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审美鉴赏,但教师要懂得不能一味的、孤立的进行篇章机械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内涵式的分析,遵循一定的文学理论规律,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三)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赏析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不断的努力,实现对学生文学阅读质量的整体提高,不断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局限于鉴赏那些著名作品,而是将眼界放宽,将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不断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使得学生利用业余文化生活期间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让想象的翅膀插在学生无限的大脑思维空间,放飞翱翔。
高职语文教学迎合新课改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自己,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学生们争先恐后阅读的文学作品。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短暂,教师只能通过学习节选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意犹未尽。
为了打破传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一来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也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更加充裕。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欣赏的教学质量成为影响语文教学整体评估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实现高职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作者:曾严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88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