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5 10:37:39
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通用8篇
时间:2024-03-05 10:37:39     小编:CZJ2

理想和信念是引领我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源泉。缺乏理想,人就会失去方向,信念动摇则是最危险的动摇。一旦理想动摇,信念滑坡,人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甚至走向堕落。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精神支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部关于青年发展的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面临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号召中国青年勇挑重担,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为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青春逢盛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随着物质文明环境的不断优化、精神成长空间与可能的不断拓宽、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农民工及新兴社会阶层三类青年群体,在教育学习、择业就业、人生道路等诸多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为多元的发展选择。202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近1。7亿人,其中多数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比10年前增加15。3个百分点,农村青年发展选择更加自主;2021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青少年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权益保障有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享受着党和国家的种种政策与红利,拥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青年当有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亦是时代的贡献者。不论是奥运赛场还是抗疫战场,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为国戍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都在不同“考场”上完成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2021年东京奥运会421名中国运动员中,“95后”“00后”运动员占比近60%;2022年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9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贡献;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以及数百万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青年力量与青年智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发光发亮,绽放着他们火热的青春。奋斗路上他们始终砥砺前行,追梦途中他们依旧踔厉奋发。虽不免要直面压力与难题,但他们从不畏惧,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更不为失败而惶惶终日,他们始终心怀憧憬,向往美好与未来。期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笃行致远,用自己的本领与实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篇二: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202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6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

61年前,雷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篇章,树起了一座令世人敬仰的思想道德丰碑。60年来,雷锋精神享誉中华大地,不断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为什么出了个雷锋?雷锋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

雷锋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儿童时代的雷锋,饱尝旧社会苦难。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勤奋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典礼上,他满怀激情地说,“我响应党的号召,决定留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去当新式农民——决心做个好农民,架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

此后,雷锋在乡政府当过通信员,在县委干过公务员,在农场做过拖拉机手……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雷锋都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8岁时,雷锋报名去东北鞍钢当工人。在那里,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面对荣誉,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960年初,雷锋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当天,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做一个好战士,我要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入伍后的雷锋,继续保持着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习惯。正如他在日记里所说的,“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2年8月,雷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因公殉职。抚顺市10余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士兵,并掀起了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雷锋是伴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而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他热爱党,热爱新中国,对工作和学习满腔热情,对人民像春天般的温暖,尽心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每一个素不相识的群众。学习号召发出后,雷锋的名字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雷锋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雷锋的生命长度只有22年,但雷锋精神的厚度已超越时空,历经60载鲜活依旧。

60年一甲子,回首往事,雷锋和雷锋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这样表述:“雷锋,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楷模。”《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样表述:“雷锋精神,成了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

60年前,毛泽东同志评价雷锋精神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周恩来同志概括雷锋精神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又是永恒的。”永恒的精神,无穷的力量。我们颂扬雷锋,赞颂他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美德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面标兵旗帜,是中国人民的一面好人旗帜。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楷模。我们党在一百多年奋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的宝贵财富,同时雷锋精神又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深厚的集成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沃土,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的成长、成才、成名、成文化,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生动呈现。可以说,雷锋精神是一本内涵丰富、深刻隽永的教科书。

广泛的群众性。中华英雄千千万,离百姓最近的是雷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性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范围之广、跨越时间之长,都是史无前例的。全国各地,雷锋纪念馆、雷锋学校、学雷锋志愿小组、学雷锋先进个人……一个个有雷锋精神印记的载体和活动,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不断推向前进。

先进的文化性。从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这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几代人耳熟能详,成为心中永恒的印记。雷锋精神跨越历史阶段和地域范畴,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精神文明和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具有广泛性大众化的雷锋文化。

积极的开放性。雷锋精神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反映了人类向上向善的共同价值追求,能够跨越国界、政党、民族而流传开来,被世界越来越多的民众所知晓和赞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楷模。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不断闯关夺隘,需要不断涌现新的时代楷模。”新征程上,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事迹,也要学习雷锋的精神,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学习中、落实到行动上,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学雷锋,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抓,使雷锋精神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应有的价值追求。60年来,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全国各条战线不断涌现出一个个“活雷锋”,他们的事迹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我们要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要发扬雷锋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激励作用,教育广大青少年“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知识,养成好的品德,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切实把“学雷锋”作为塑造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不断激励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雷锋是平凡的,人人可以做到;雷锋是伟大的,只有努力才可以做到。”信仰与信念,是写在灵魂上的价值,并非不能做到,而在于不懈追求。雷锋其人,因为平凡而可亲;雷锋精神,因为伟大而可敬。雷锋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人民立起了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在日记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叩问灵魂、催人奋进。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在自己人生路上努力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篇三: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弘扬张桂梅精神,做好____教育振兴的火炬手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____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____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____桂梅助学会会长。

2020年6月29日,张桂梅老师被____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楷模”称号;12月3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10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老师“七一勋章”,并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张桂梅老师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党的十七大、二十大代表等荣誉。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____女子高中开学了。____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高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15年来,5000多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老师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下,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张桂梅老师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800多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多公里。她走遍了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

张桂梅老师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也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老师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开创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

目前,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为贫困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大家庭容纳了2000多名成员,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15届学生没有一个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让人熟知的不再仅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师妈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免费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学校已真正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场”、最贴心的“家”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爱心之桥。

我们全体师生都应该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学习她不倒的精神、忘我的精神、自信的精神,只要觉得我们自己能行,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做好振兴____教育的火炬手。

篇四: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同学们,每年的12月4日是宪法日,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法律知识。为什么要全民学法呢?常言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一个个人,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是维护社会安定、校园有序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小公民,校园的小主人,同学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样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或许有的同学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法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当你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交通规则?放学后,你有没有出入游戏厅、黑网吧等场所?走进美丽的校园,当我们走在走廊里,会偶尔听到同学们嘴里传出难以入耳的粗话、脏话,并可能演变成武力,造成意外人身伤害;有的同学搞恶作剧,故意毁损学校的桌椅,拿走班级内的教学工具,损坏消防器材等公共设施。

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是的,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规矩,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着我们行为,如升国旗时,《国旗法》要求我们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在学校《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自身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学习行为、与人交往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回家过马路时,《道路交通法》就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在扔废品和纸屑时,《环境保护法》《爱国卫生条例》《中小学生守则》等也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对待残疾人的关爱行为方面,《残疾人保护条例》也作了具体规定;在学生上网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为我们保驾护航。一句话,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涉及到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了解《宪法》的内容,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还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就是同学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不小心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不随地吐痰,等等……总之,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习惯。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有呈上升势头,而且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根据来自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由于犯罪,给他们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9月4日,洛阳理工学院开元校区发生一起凶杀案,造成两死两伤的重大刑事案件,行凶者和被害者都是在校学生,也都是宿舍舍友,因琐事积怨,酿成恶果。这两天也被一条新闻刷屏,河南光膀子男子酒醉与另一名男子发生口角,一怒之下重摔对方在地,造成该男子颅骨重创,脊椎断裂,送医途中去世。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想好好地学习,前提必须要遵纪守法,而遵纪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这些青少年犯罪都是从小都是娇生惯养,争强好斗和受外界的不良影响,“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现在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那就请你赶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才后悔呢?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从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将来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就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学法。通过学习法制知识,才能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只有学习了法制知识,才能知道是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够清楚地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二、守法。法制法规是神圣的。我们守法,就可以在法治的保护下自由飞翔。违法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广大的青少年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依法办事,远离犯罪边缘线。

三、用法。法制法规无处不在。它像我们身旁的骑士,时刻保护我们。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法制知识来保护未成年的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运用我们手中的法制法规,保障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

同学们,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有了法律,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有了法律,我们攀登的脚步会更加坚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五: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对进一步动员和鼓舞亿万青少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规律,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印发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发布的少先队工作文件,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年来,共青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恪守“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全方位加强政治锻造,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入脑入心、动员青年建功新时代扎实有效、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自身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从严管团治团取得明显成效,党的青年政治组织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共青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奋进新征程,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篇六: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扬帆追梦正当时,不忘初心赴山海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乘组中,有个年轻的生面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叫桂海潮,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航天员,第一位非军人航天员,我国首位空间站载荷专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戴着眼镜上天的宇航员……

几乎在一夜之间,桂海潮航成为全网“顶流”。

大家都很好奇,他到底是摸到怎样的一手好牌,才能打得如此漂亮?

桂海潮出生在____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的一个小山村。施甸县出个大学生,有多难?这个西南边陲的小县城,距离缅甸只有200多公里,直到2020年才刚刚退出了贫困县之列。而姚关镇距离施甸县城还有20多公里的山路。全镇3万多人,有十分之一都是低保户,就连有线电视都是近几年才在镇里接通。

桂海潮的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爱跑爱跳爱玩闹。倘若继续这么玩下去,也许他会像他的父辈祖辈们一样,留在姚关镇的大山中。然而,是什么让桂海潮发生了改变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桂海潮在《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看到了两弹元勋钱学森的事迹,顿时被吸引了。看到书里浩瀚的星河与广袤的宇宙,桂海潮暗自下定决心:他想继续读书,走出这片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上初中之后,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不愿放过任何能够学习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弥补着曾经挥霍的时光。农村孩子与广袤的宇宙,看似十分遥远,可他却用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缩小这之间的距离。

后来,桂海潮的邻居回忆道:“我家就住在他读书的中学里,我家的厨房对着他高中住的那间小屋。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透过那扇纱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宇航员的曾经。”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时,桂海潮正在县城中学读高二,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开始对飞向太空充满向往。最终,他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这是北航的王牌专业,也是中国航天的中坚力量。

在此之前,姚关镇基本上没人敢想象,这里居然能走出一个985大学生。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村里人奔走相告,纷纷围在他家附近道贺,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沾上喜气。他们虽然可能从未听说过北航,但他们知道,自己村里那个最令人骄傲的县状元,要去北京读书了。在首都,学造火箭,前途无量。

他的导师徐世杰回忆起他在北航读书的时光,感慨道:“他非常勤奋,且一丝不苟。”勤奋,让他逐渐赶超了同龄人的步伐,而严谨的习惯,则让他走得又稳又远。在北航求学九年,桂海潮本科保送读研,又在硕士期间提前攻博。博士毕业时,他才28岁。

2017年9月,他回到母校成为北航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2018年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桂海潮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

第一次离心机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为此,他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训练成绩从二级提高到一级。

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在地面模拟器做过无数次的操作,桂海潮终于真正入选进入第三批航天员。

近几年,很多人感慨寒门难出贵子。但桂海潮的成长之路,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注解——农村孩子的人生同样有无限可能,他们越过了层层山峦才走到了众人的面前,正因难得,所以珍惜。

罗翔老师说: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到乐天知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高考,让中国青少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愿意努力的人就一直存在而且很多。没有人能够定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选择的权利,最后还在自己手里。

或许,我们很难成为桂海潮。但谁又能说,我们的梦想不会成真呢?扬帆追梦正当时,不忘初心赴山海。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向先锋模范看齐,一起奔赴属于我们的山海。

篇七: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一带一路——通向世界的幸福路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带一路——通向世界的幸福路。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成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那么到底什么是“一带一路”呢?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说起一带一路,这要从丝绸之路说起,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是古代路上商业贸易和文化的重要通道。它是我们的祖辈张骞、班超、玄奘用生命走出的一条富国强国之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血脉和见证。而当前的一带一路,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其中包含的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国家,涉及全球各大板块。“一带一路”旨在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呢?首先,一带一路是探寻经济增长之路,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有利于建立更加平等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全球化发展平衡。传统的全球化由海而起,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内陆国家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如今“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内陆国家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建立持久和平。

十年来,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十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功建设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发挥了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其中,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已铺设运行线路84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成为沿途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钢铁驼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中老铁路成功开通运营,截至今年5月,全线累计发送货物突破2000万吨,发送货物品类达到2000余种。

十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打造了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铺就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阳光大道。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成功举办了270多期菌草技术培训班,为共建国家培训相关人才1万多人。此外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在生态、气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提升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能力,扩大与共建国家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传染病、传统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向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提高协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总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写入联合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了国际投资贸易繁荣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

或许大家会认为“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事情,是大人的事情,但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积极了解相关知识,为“一带一路”做好宣传工作,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一带一路”建设打好文化基础。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远有丝绸古道展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和历史,今有一带一路描绘祖国英姿勃发的斗志和雄心。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这条路上未来的筑路人和行走者。让我们一起迈开步伐,阔步前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八:教师微党课讲稿2024年

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给大家宣讲的主题是“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词五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简称“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充分体现“友善、爱国、诚信、敬业”的价值准则,是具有很强代表性、先进性、典型性、时代性的先进人物。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

宝塔消防救援站1973年成立于革命圣地延安,主要承担宝塔区消防执勤和应急救援任务。建队5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站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他们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技术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守护了辖区红色革命旧址半个世纪的绝对安全,组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建队50年来,“弘扬延安精神,永做红军传人”的队训早已融入一批批队员的血脉,成为他们的价值坐标。以驻地为故乡、视百姓为亲人,这支“火焰蓝”队伍始终用赤诚和忠勇守护着3556平方公里土地和75万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践行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铮铮誓言。

宝塔消防救援站历史悠久,脱胎于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作为一支在窑洞里诞生的消防救援队伍,宝塔站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在张思德纪念广场,队员们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他们追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每当有新消防员入队,队干部都会带他们参观革命旧址,诵读誓词、重温队史,这已成为宝塔站雷打不动的入队第一课。

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队员赴汤蹈火不畏艰险,早已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鏖战洪魔的“守护者”、舍生忘死的“冲锋队”、争分夺秒的“排险员”。2013年7月,持续26天的强降雨导致延安宝塔山、凤凰山发生多处山体滑坡、窑洞坍塌,情况十分危急。接到警情后,宝塔站五人一队、三人一组,携带救援装备,在暴雨和泥浆中七上宝塔山、五上凤凰山,连续奋战26个昼夜,共疏散群众千余人,营救被困人员62人。

自建立以来,宝塔站已累计接警出动1。25万余次,抢救被困人员32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197。4亿元。生死关头不退缩,危急时刻敢亮剑,一个个“现场”见证着宝塔消防员的英雄本色。作为老区人民的“守护者”,宝塔站在50年的历程中,不断践行着“火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的口号,把精武强能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

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公民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向时代楷模学习,就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私奉献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先进事迹为来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争取早日成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8828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