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防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 学校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3:45:57
最新消防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 学校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5篇)
时间:2023-06-06 13:45:57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11.9”消防日。本次消防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全民参与消防,共筑平安姜堰”。时下,正值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干冷天气占主导,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减少,在这样的季节里,如果防范不当就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提到消防,大家自然会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灾”二字。火,带给人们光明;火,赋予人们温暖。但是火也吞噬了无数生命、损毁了无数的财产,给人们留下了累累伤痕。古语说得好:“贼偷一半,火烧精光。”一把火可以使人们辛勤创造的物质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一把火可能毁掉我们美丽的家园,使无数生灵遭受灭顶之灾。消防安全知识的匮乏、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火灾给这个美丽的世界带来了太多的不和谐,上演了太多不该上演的悲剧。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火灾的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人类本身。究其原因,一是麻痹,二是疏忽,三是无知。

1、懂得火灾的危险性,增强消防意识;

2、懂得火灾形成的原理,不玩火;

3、懂得火灾预防,积极开展消防宣传。“

三会”即:

1、学会火灾报警方法,

2、学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

3、学会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

接下来就发生火灾事故时如何报警和自救给同学们作宣传;

拨打火警电话“119”时,一定要沉着冷静,把情况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

1、要记清火警电话??“119”。

2、电话接通以后,要准确报出失火的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有没有人被困、有没有发生爆炸等。在说不清楚具体地址时,要说出地理位置、周围明显建筑物或道路标志。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或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立即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如果火情发生了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部署。

如果是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饭店、食堂和家庭着火时,首先要镇定冷静,不能惊慌失措,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2、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3、卫生间封隔避难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卫生间内,将门缝用湿毛巾、毛毯、等封死,防止受热,并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

学校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篇二

大家好!刚才,我有幸观摩了xxx公司这场既精彩又隆重的消防演习!今天,xx总、xx总、x总、xx总、安全办xx主任都亲临现场,观摩指导工作,看到这样的阵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粮食公司对安全的重视、对消防的重视。同时,通过对演习的观摩,我看到了应急消防队的兄弟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我认为,正是有了领导的重视,有了兄弟们的积极热情参与,才有了这样一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素质过硬的应急消防队。我相信,我们的这支队伍,有能力排查消防火灾隐患、有能力组织日常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遇有消防突发情况时,有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有能力组织疏散人员、有能力保障公私生命和财产安全。

2、应急消防队应该要有后备人员;

b其次,灭火组组员要有后备人员;当有组员临时不在岗位时,随时做好后备补充,后备人员必须熟悉各位应急岗位的业务。

3、根据现场情况…在这里,我代表维保单位,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谢谢大家!

学校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篇三

每逢进入冬季,天干物燥,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而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这既是对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火警电话的宣传。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关于消防安全的常识还有很多,请大家本周在家或在老师的许可下,登陆“中国消防网”等相关网站,了角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

同时,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参加灭火。因为,同学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期,还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和体力,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经验,遇到紧急情况,往往处理不当,发生伤亡事故。如发现火灾,最重要的是尽快脱离危险,撤离火场。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自身安全,也为大人们灭火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灭火。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保护自身安全也是对灭火工作做出了贡献。

学校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篇四

你们好!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xx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第29个“119”消防宣传日营造氛围,这对全市消防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必将掀起我市消防宣传教育的新高潮。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消防指战员、专职消防队员和文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消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抓好消防安全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拉开了“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的序幕,通过这样的方式,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治火灾的消防宣传氛围,努力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和疏散逃生技能,激励全体消防指战员和专职消防队员更好地完成使命任务,希望各级部门、社会单位和广大市民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加速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贡献积极力量。全体消防指战员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进取、真抓实干,充分发挥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职能作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为加快建设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宣布:

“20xx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学校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讲话稿篇五

你们好!

我很荣幸被聘为xx小学校外消防安全辅导员,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预防控制火灾保平安的工作,它关系到我们每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是抓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保障。抓好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更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学校的消防安全事关重大,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要熟练的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的技能,多少起火灾事故给我们留下惨痛的教训。也充分的说明了不学好消防知识,在火灾中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我们不但要认真学好这些知识,还要通过你们把这些消防安全知识带回家去,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来推动整个社会“关注消防、关爱生命”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目的。

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今后我将积极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利用这特殊的“岗位”,我要定期来学校为同学们上好消防知识教育课,开展消防演练,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消防教育活动,帮助同学们普及消防知识、牢固树立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尽我自己所能,将各种消防安全知识扎根于同学们的脑海,让我们大家从思想上筑牢树立消防安全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基础。为我们学校更好地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出更大成效而努力。

祝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学期。

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046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