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悟原理 悟思想就是要悟(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00:33
2023年如何悟原理 悟思想就是要悟(三篇)
时间:2023-06-06 15:00:3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悟原理悟思想就是要悟篇一

1.习巩固原电池及电解质的有关知识。

2.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

一、自学探究

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____。

2.电离是指电解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下离解成____________过程。

3.电解质通电前在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作______________运动;在外电源的作用下,形成_________移动而导电。在导电的同时,在阳、阴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被电解,电离是__________的前题。

4.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研究两池的关系(结构、原理)。

(1)原电池由__________ _______组成。较活泼的金属是_____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是_______极。

(2)电解池由_____  _____  ______组成,其中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极板叫____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极板叫_____极。

(3)原电池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电解池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都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

3.右图的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依据是什么?并完成电极反应式

和总反应式。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电离是电解的前提。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即是被电解过程。

1.下列说法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2.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 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氯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4.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① 当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 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第一节  电解原理(二)

1.用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精炼及电镀铜的基本方法。

1.填写下列空白:

⑴ 电解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_____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_____极,在阴极区氧化性强的微粒先得电子,被_________。同时,电子又从电解池的________流出,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即在阳极区还原性强的微粒(包括极板)先_______电子被_______。

⑵ 当极板材料(阳极)为 pt 或c时,还原性非常弱,此条件不被氧化称为______电极。当极板材料(阳极)为cu等金属(除了pt和c),还原性强,易_______电子,易被氧化称为_______电极。

1.当镀层金属作___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为电解液,把待镀金属制品浸入电镀液为____极时的电解即为_________。电镀时,由于两极得失电子相同,所以理论上电解液的浓度保持_________。

2.为什么很多器件是镀铜的,镀层被破坏,结果会怎样?

1.电镀是电解的应用。电镀是以镀层金属为阳极,待镀金属制品为阴极,含镀层金属离子为电镀液。

2.电镀过程的特点:①牺牲阳极;②电镀液的浓度(严格说是镀层金属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③在电镀的条件下,水电离产生的h+、oh—一般不放电。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的是(   )。

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 cu 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

4.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2 + 2 nio(oh)2 2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ohˉ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氢气是负极

5.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

6.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的ph值变化”问题,化学界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理论派”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后溶液的ph值升高。

观点二:“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

证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ph值的变化如图所示曲线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派”的结论是:                         ,他们所述“精确的实验”是通过                      确定的。

(从化学原理加以说明)

如何悟原理悟思想就是要悟篇二

1、美学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3、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他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2)、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3)、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5.、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6、审美意象的最主要的性质有一下四点:

1)、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存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2)、审美意象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无论是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存在,还是纯粹主观的在“心”中的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

3)、意象世界显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

4)、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即王夫之所谓“动人无际”,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使人产生美感(狭义的美感)。

7、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

一种美感活动。

9、美感与快感区分我们要注意:

1)、人的美感,主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

2)、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渗透到美感当中,有时可以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

10、美感的综合描述(特点)?

2)、直觉性。这是美感的超理性的性质。超理性不是反理性。美感中包含有理性的成分,或者说,在“诗”中渗透着“思”。

3)、创造性。美感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

种超越,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使人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

5)、愉悦性。这是人的心灵在物我交融的境域中和整个宇宙的共鸣和颤动。

11、美与美感的社会影响因素

然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是美和美感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意蕴的一个原因。

12、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整个社会集中体现为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13、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特点?

1)、自然美的特点:a、侧重于形式美。

b、变易性:不同时期看同一景物美感不同。主要是自然物自身的运动规律和人为因素影响。

c、多面性:同一种景物可有不同美感。

2)、社会美的特点:a、侧重于社会内容。

b、社会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

c、社会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3)、艺术美的特点: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一)艺术美的概括性、集中性。

(二)艺术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三)艺术美的理想性。

(四)艺术能化丑为美

(五)艺术美的超越性

14、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1)材料层(2)形式层(3)意蕴层

15、崇高的特点: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崇高,是惊心动魄而不是玲珑雅致。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与艺术中。崇高作为美的一种范畴,又被称为壮美。它是指对象以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键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心潮澎湃、惊心动魄,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优美:优美即狭义美。又称之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优美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是人类在实践中最早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表现,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和谐是美的观念。

16、崇高和优美的区别?

1)、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点疏远。

感的愉快,这种感觉是复杂和变化的。

性,不合常轨,在形式上有些卤莽粗糙,不加雕琢,它不仅容纳美,还要驯服丑,把美和丑放在一个炉子里去锤炼。

17、崇高的审美特征?

2)、从主体心理看,崇高以痛苦为基础,令人恐怖,它涉及人的“自我保存”的欲念。

限大,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

18、关于悲剧的实质:

1)、悲剧性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出来

2)、矛盾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不可能实现

3)、由于新生事物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但它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战胜新事物,所以,在矛盾冲突中失败,就是鲁迅先生提出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19、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一是怜悯,二是恐惧,三是振奋。

类型的悲剧是英雄人物的悲剧。例如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第二种类型的悲剧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三种类型的悲剧是旧事物的悲剧。例如,光绪皇帝就是这样的悲剧人物。

21、荒诞的审美特点:在形态上的最显著标志是平面化、平板化以及价值削平。

22、中国美育之父:蔡元培

23、现实丑进入艺术的过程?

首先,要考虑欣赏者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

其次,要考虑各种艺术体裁的特点。

丑,作为美学范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就有一个如何站在审美进行感受、体验,从而通过对某种丑的现象的描写,使其显示出一定的社会意义来。鲁迅写闰土那双松树皮样的手,是要写他苦难辛酸的经历,都是属于自然方面的特征,可是,在这里却显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24、艺术美的应用

艺术美强化意义与形象的结合,它是美的集中表现。

2009年7月,赵本山有可能被取消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资格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事件缘起于6月中旬落幕的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上,有专家质疑眼下火爆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不是传统二人转,而是变了味儿的“二人秀”。二人转的基本形式是一男一女配合表演的“双玩艺儿”。它的表演特征是:第一,男女两演员分别彩扮“丑”和“旦”形象,而不做具体人物扮相——中性扮;第二,中性扮的男女演员在一出剧目中变换着表演多个人物角色,并且自由出入剧情,在演员、解说和观众身份之间转换——“分包赶角”、“跳入(人物)跳出(人物)”;第三,二人转是“唱说扮舞”(四功)综合的表演艺术,但以唱为首要。二人转的唱 腔独特而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二人转的特色,既表现在“跳入跳出”的表演形态中,也结晶在它独特的唱腔及其表演中的灵活编配中。第四,在审美特色上,二人转追求一种独属于东北黑土地的“俗”,这种“俗”,是本色而鲜亮的,其根底是东北传统的刚健而诙谐的生命品格。

特别创造了具东北人独特性格的人物——如痴如狂思夫的王二姐,“二哥你走一天,我墙上画一道,二哥你走两天,我墙上画一双。不知二哥你走来多少日,我横横竖竖画满墙。要不是二老爹娘管得紧,我一气儿画到苏州大街上……”(《王二姐思夫》);还有插牌招夫的刘金定,“刀压脖子问亲事”,“你要应了婚姻事,一到高山拜花灯,你要不应婚姻事,想过此山万不能”等等这些都是令东北老百姓最珍惜和留恋的二人转人物。这就是真正的东北二人转,这就是二人转的艺术精华。

赵本山把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标榜为“绿色二人转”,是名不副实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不是“绿色二人转”,而是“灰色二人秀”。现在媒体上用赵家班的“二人秀”的红火来宣告“二人转”的繁荣,无疑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舆论导向,它在强化追捧赵家班“二人秀”的同时,致使二人转在舆论的遮蔽下无声无息地灭绝。

如何悟原理悟思想就是要悟篇三

很多人的理解是,有效沟通就是会“搞关系”,他们觉得那些说话让人如沐春风、从来不得罪所有人、张嘴就是赞扬的人,就是懂“沟通”的人,就是“高情商”的人。很多教如何沟通的文章,也是在教如何“把话说得漂亮”,教如何“通过甜言蜜语维护表面关系”。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沟通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我们现在正在共同解决同一件问题”,而不是在“进行无意义的拉锯战”。

比如员工绩效下降,没有斗志。

这是把对方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并没有共同解决问题。

而“共同解决问题”的领导会这样说:

“你来到我们公司,就是为了积极发挥你擅长的地方,创造价值。但是我最新发现,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你感觉自己发挥不出来,从而减少了斗志。这可能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不利。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要不我跟你一起,想想改良方案?”

这样,就相当于你在帮助别人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命令、指挥和说服。

多面共存思考(janusian thinking)是心理学家罗森伯发现的一种独特的思维能力,拥有该能力的人能够同时思考多个相互矛盾的观点。而大部分人只能非黑即白,头脑中无法容忍矛盾的出现。

比如当你跟领导提出一个建议:我建议在构思创意等问题上,领导能够多民主化一点,听听一线营销人员的看法。

这个时候很多领导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民主的领导就是好的吗?你们翻翻历史书看看,乔布斯、牛根生、张瑞敏甚至古代的成吉思汗,都是拥有决断力的独裁型领导,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这个领导就是没有用“多面共存思考”——在他看来,“独裁”和“民主”是一矛盾的,自己要不做独裁领导,要不就做民主领导,而过去的证据来看,偏向独裁的领导更加成功,所以我要独裁。

然而拥有“多面共存思考”的人就不会这么想,在这些人的脑海中,矛盾是可以共存的——“独裁”和“民主”也可以共存,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同时考虑独裁和民主这一对矛盾体的优劣,并且做出判断。

所以,真正伟大的领袖会这样倡议:

在这个人的眼中,民主和独裁是可以共存的,一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解决方案就更加容易出来。

最终他们可能会得出方案:唯一领导有一票否决权,并且在及问题上有决定权,但是领导没有让其他人闭嘴的权力,所有人都可以随时提出建议等等。

多面共存思考,就是同时考虑多有的矛盾,不是“只选其一”,而是“假设矛盾可以共存”,然后寻找最优的共存方法。

而拥有多面共存思考的人会说:

如果这样,会议的所有人也会像上面那个技巧说的一样——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相互对立了。

这一点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因为它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但是一旦做到,就会有可喜的收获。

罗伯特曾经在爱因斯坦、梵高等天才身上发现了这一特质,他们正是因为可以容忍矛盾的同时存在,进行“多面共存思考”,才得出了伟大的洞见。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你需要用多面共存思考,假设矛盾可以共存,然后想办法找出最优方案。

任何策略的核心要素都是:预测别人的行动,并且提前干预别人的行为以达到有利结果。

比如,当下中国象棋的时候,你需要在移动棋子之前,预测别人的行动。

你并不是盲目移动一个“炮”,而是在移动“炮”之前提前预测别人的行动,如果发现这导致炮被别人吃掉,那你就不应该这样走。

但是在实际的沟通中,我们经常忘记了这一点,盲目沟通。

比如我有一个【李叫兽研究会】,里面召集了一些文案的学员,让他们用真实公司的案例训练文案,并且让案例公司给每个学员积极反馈。

有一次跟某公司合作的时候,学员完成了所有作业,但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暂时没有时间进群反馈作业,就让我们把所有作业发过去反馈。

然后助理就把作业打包发给了这个公司负责人,说了一句“请查收,并于3天内回复”。

这个时候我知道了这件事,就问助理:

“你觉得这个公司负责人最后的回复可能是什么样子?”

助理说:“我一想,肯定是敷衍了事,随便写了几个字。”

“那这个结果是你想要的吗?”

“自然不是。”

是的,只要稍微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如果只是把邮件发过去,让案例公司反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写了一堆“不错啊”“还可以”等敷衍了事的话,这个结果肯定是自己不想要的。

所以,既然已经知道,单纯说“请查收”,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不想要的,就必须在发邮件之前,改变自己的假设行为,以干预最终的结果。

如何做呢?

首先应该分析可能导致对方敷衍回复的原因——比如不知道我们明确的标准、存在人际顾虑、缺乏动机等。

然后针对每条原因提前想好对策,比如在邮件中加入这些内容:

(5)打电话给对方确认这些内容的接受程度,防止对方没有仔细看邮件。

想好了这些方案之后,你还需要再像下棋一样在内心测试一次——对方看了这封邮件,会做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我想要的吗?如果不是,就再返回来修改邮件。

直到最后预测发现:对方跟我这次沟通完毕后,最终做出的行为是我真正想要的。

很多人认为沟通很简单,因此直接把别人假设成计算机,然后期待把信息写给他,他就会自动按照我说的去做。

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人不是计算机,人经常会理解失误、含糊不清、缺乏动机、丢三落四,你需要提前预计到这一点,并且在沟通结束之前加以改变。

因为,沟通并不是“简单把信息告诉别人”,而是预测别人的行动,并且提前影响别人,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所以,在你沟通结束之前,需要不停地问自己:

真正优秀的沟通,单纯像上文一样“预测沟通的结果”还不够,还需要事先“假设沟通会失败”,然后寻找原因。

怎么做呢?你需要在沟通结束后,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这次沟通会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前段时间,有个企业联系我做培训会,问我的助理:

“李叫兽培训讲什么主题啊?我需要提前了解一下~”

助理直接说“文案的策略性。”

然后客户企业的人就说:“好的!李叫兽讲什么都行。”

这次沟通就结束了。

当我了解了这次沟通结果后,觉得沟通效果一般——并没有双方达成共同的理解。

所以跟助理一起分析:假设这次沟通失败了,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一起分析出了可能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

(1)对方可能是基于我的面子,才说“李叫兽讲什么都行”,担心自己的过多要求会让我觉得麻烦,而不是真的没有要求。这样可能会因不了解听众需求,而导致培训效果不好。

那你那里还有什么有用信息,是我不知道的?

(2)对方对“文案的策略性”的理解和我实际的内容可能不一样。这个题目非常模糊,虽然对方同意了这个题目,但是可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很可能和我真正要讲的内容不一样。

(3)对方可能也不了解听众。跟我沟通的人可能是一个新来的基层人员,不一定真正了解对方自己公司的培训需求,可能只不过接受了上级任务来跟我沟通的。

沟通解决方案:让对方填写一个问卷,其中包括听众构成、他们日常做什么工作、对培训有什么期待内容等等。

(4)对方内部可能存在沟通问题。跟我沟通的人可能只不过是基层人员,那么可能可能跟高层的沟通存在问题,比如让他来联系我的人,对培训的期待和他不一样。

然后,分析了所有可能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我又让助理重新确认了一下,才规避了这些潜在问题,导致培训万无一失。

沟通也是一样。在沟通结束前,我们得先假设这次沟通是失败的,然后找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048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