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年级语文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准备 搜集生日的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过生日,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最喜欢的生日礼物和照片带来让老师欣赏,有吗?赶紧把它们拿出来吧!谁来说说你过生日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⑴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写在每个自然段段首。
⑵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找一找自己读不准的字音或不明白的语句,以便请同学们或老师帮助。
2、汇报学习,趣味识字:
⑴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
⑵找出相同结构的字。
⑶找生朗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⑷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7)
⑸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下发生的事?
四、再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沉默的可贵
课文哪几段描写了孩子们的沉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12、13、14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语句,谁起来读你找的句子?
1、随机出示文字:a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b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你从哪个词语能看出孩子们沉默了?
你能读出此时教室里的静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这一部分,来回味这个快乐的、热闹的场景。(师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一部分。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孩子们快乐地交谈着,他们谈的内容就这些吗?(不只这些)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3、就让我们的谈论填补省略号的空白。谈到你的生日,谈到你的父母给你祝贺生日,你最想说什么?
看来大家会感受爱了(板书:感受 爱)。感受爱的时刻多么令人激动。而现在,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齐读这一段。
谁再读你找的句子?
相机出示: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如果要从这段话中找一个词语来概括它的意思,你会选哪一个?(寂然无声、沉默)
4、同学们为什么沉默了?请大家看着图画,思考: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
出示练习: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不断地自责着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不停的埋怨着自己
在这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里,有的在想要是时间可以倒流
(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话为开头说一说)
沉默,说不说话?嘴上不说心里说不说?是呀,爸爸妈妈那样的爱我们,
而我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又有谁给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呢?
这沉默可真不简单,它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板书:回报)学会感恩的孩子怎么读这段话?
学会感恩的孩子最可爱,懂得回报的孩子最快乐。
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犯了错误,犯了错误似的,他们真的犯了错误吗?——没有,只是他们觉得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
老师给孩子们提了这样一个建议:
此时如果你当时也在教室里,听了老师的这个建议,你会怎样做?我们的礼物可能是一张自制的卡片,可能是一片捡来的树叶,他们虽然很粗糙,不够精美,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句话:
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选做一: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摘抄在语文积累本上,并背下来。
2、选做二: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个小片断。
推荐读书:《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里有许多精彩、感人的亲情故事,值得大家用心去读。
八年级语文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八年级语文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三
一、创设情境,背景简介
“看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老师很高兴。于是就很想带你们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飞机起飞了。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诶,仔细看,这是哪里啊?这个国家的形状看上去很特别,象只……。”(靴子)
“其实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旅行开始了。……这么特别的地方就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亚米契斯迫切想与你们这群可爱的中国孩子分享他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争吵”就是节选自这本书。”
书课题:争吵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生字、词语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八年级语文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分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一节讨论生日话题的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课堂气氛从热闹到沉默再恢复到热闹。
设计意图:
针对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的事实,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从而学会回报父母之爱,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学会生字新词,再结合课文插图,联系学生实际去解读文本,通过深入生活实际体验生日的快乐,初步达成感受爱、回报爱的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你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体会可贵的沉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识字,能准确识记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把握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在识记生字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结合插图,把握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生日歌 幻灯片 彩粉笔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抓趣味,导入文本
1老师播放〈生日快乐歌〉和生日蛋糕图片。
谈话:你们喜欢吗?
2、师过渡:一提起过生日呀,我发现大家都眉开眼笑,兴奋不已。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让你回味无穷的快乐要谈吧!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孩子谈着谈着却——沉默了。
(设计意图:设计播放生日歌和生日蛋糕,创设生日的快乐氛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一上课,就让学生入情入境,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题眼,质疑文本
1 (板书:沉默)沉默”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板书: 可贵的沉默 )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预设:①谁沉默?(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②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什么是可贵的沉默?
老师过渡: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大家的认真学习,我们一定能够解开心中的疑问。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问就是学和问的统一体。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提问,善思考。老师引领着学生,搀扶着学生,逐渐步入求学问的轨道上来)
三、抓字词,初知文本
1、出示初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读通,读顺,不添字,不漏字,做到正确、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生字:出示生字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迅 蕴 霎 寂 恰 犯 稚 拙 烦
重点指导:翘舌音:霎 稚 拙
(2)我会认读生词:
祝贺 重复 恰恰 犯错 缓和 外婆 建议 迅速 表达
稚拙 享受 烦恼 异口同声 左顾右盼 神气十足 七嘴八舌
(3)我能读通读顺课文:
采用师生合作读,接龙读、小组读,个别展示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在读中相机理解词语: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课文中指得到了老师的谅解。
稚拙:幼稚笨拙。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理解文本的关键所在。文本是一条光明大道,生字新词就是道路上的“绊脚石”,要想畅通无阻,必须踢开障碍。但这其中也要经过艰难险阻,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了,齐心协力,教学相长。)
四、抓插图,理清条理
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思考:
(1)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两幅图的内容,请快速的找出来
(2)结合课文的插图,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感知课文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课的两幅插图,人物神情对比强烈,很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此环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容易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展开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抓书写,突破难字。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谁有好的方法帮助他一下。
利用形近字或熟悉的字帮助识记。
比如:迅、速、达都有相同偏旁“之”; 贺、顾、烦的下半部都是贝。缓和暖,稚和推比较。
重点指导:画好田字格相机书写:缓、犯、顾。
a、出示犯和顾的异同;
b、注意 提醒“顾”字的变笔;
c、 记忆方法:“厂字在左边,横折钩、竖提藏里边,页字旁靠拢站右边;
d、练习: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这几个难写的字;
e、检查一个学生书情况,幻灯出示。
八年级语文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
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细细体会带点字“抱”。(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5、体会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6、体会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
伟大的母爱。
7、体会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
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
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
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
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
8、小结: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有一个疑问: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课件出示】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普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
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敬
仰之情。
2、出示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下来。
(2)将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5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