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五篇文章篇一
将军山社区作为珠海市328个城乡社区中的一个,所取得的抗疫成绩只是全市城乡社区抗疫工作的缩影。2020年1月15日,我收到拱北街道办的紧急通知,一名肺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住在我们辖区,需要对其进行单独居家隔离,并由社区负责提供日常生活服务。这也是拱北街道的首个密切接触者,当时国家卫生组织还没有把这种肺炎确定为“新冠肺炎”,但对它的防控措施已经全面提升,我们就是在这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开启了“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
大年二十九(2020年1月23日),拱北街道办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宣布全体人员取消休假,立即开展疫情排查工作。正月初七,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我们再次接到指挥部通知,在我们辖区的骏发山庄发现了拱北街道首例新冠肺炎感染确诊病例,要立刻排查密切接触者,并进行转移和集中隔离。我听后心中一惊,骏发山庄住了751户居民,其中港澳业主350户,这里出现确诊病例,一旦控制不好,波及范围和社会影响都无法想象。我强迫自己保持镇静,戴上仅有的防尘口罩迅速赶往现场。站在密切接触者的房门外,我让同行人员后退,自己一人走上前去敲门,告知他们需要测量体温和集中隔离。四位密接者虽然有情绪,但还是理解并配合了我们的工作,当晚就顺利完成了排查转移安置工作。
事后,骏发山庄业委会主任李旭波对我说:“你让我们都退后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在这么危险的时刻,你让我们这些男人退后,自己冲在最前面,你这个书记是好样的。”对此,我的理解是,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冲在前面是我的职责,也是共产党人的本能。接到任务就如同打仗,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无论有多危险,在前面的必须是我,因为我是这个社区的“一家之长”。
拱北街道位置特殊,毗邻澳门。根据市指挥部的防控部署,我们要参与从拱北口岸出关的密接者的闭环接送。接送任务总是突然下达,不分白天夜晚的。半夜接到电话,立即赶往现场,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我常常是晚上11点完成一个接送任务,紧接着12点又来一个。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我始终告诉自己,防疫工作就是战场,就是火线,轻伤都不下火线,个人的一点疲惫又算得了什么。
我的社区同事们是我的伙伴,更是我的战友,我们一起坚守岗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起来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有一位同事,小儿子刚出生不久,那段时间,他晚上照顾小孩,白天忙碌排查、宣传、服务工作。我们劝他回家休息,他却永远只有一句话:“社区平安最重要,我扛得住。”还有一位同事本来准备登记结婚,为了不影响防疫工作主动推迟了婚期,后来疫情平稳了,却又在登记前一晚因突发状况加班到凌晨。这位90后的小姑娘展示出了新一代社区人的担当,她说:“只要社区需要,我都会在这里。”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都被社区的党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是防控期间的关键举措,对我们将军山社区而言,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共有22个小区,其中仅有6个小区有物业管理,其他都是老旧小区,出入口分散不集中。实行封闭式管理就要在所有小区的各个出入口处安排人员,进行集中登记排查和体温检测。可是,人员从哪里来?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党委在各大微信群里发出集结令,社区党员干部、义工志愿者和居民骨干一呼百应,近百名党员义工报名加入小区疫情防控队伍,一夜间就完成了将军山社区所有老旧小区的封闭管理。那一晚,看着手机微信群对话框里不停冒出的“我报名”三个字,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不禁热泪盈眶,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不是孤军作战,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党员群众做后盾、做支撑。
将军山社区有很多港澳居民,平日,港澳居民和我们本地居民以及社区的联系并不密切。疫情期间,也许是危难见真情,我们与港澳居民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澳门退休警司叶永铨先生,疫情期间,他亲眼看着我们连续几个月几乎不眠不休地开展排查、值守、服务居民等工作,深受感动。在疫情平稳后给我们送来一盒曲奇饼,并附上一张纸条:“为社区工作尽心尽力,你们辛苦了!我们都感谢和支持你们。”叶先生后来告诉我,自疫情防控以来,每次他路过将军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时,看着这里无论多晚都亮着的灯光,他就觉得自己是被守护的、是安全的。
过去一年的经历,是每个人都不曾预料到的,疫情的出现,让我们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也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更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作为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和荣光。此时此刻,我想我可以骄傲地说,得益于党组织的牵头抓总,得益于平日社区治理工作的扎实有效,得益于基层队伍的团结一心,得益于居民群众的支持配合,我们完成了党和政府交付的任务,守住了将军山社区的“最后一公里”防线,保护了社区居民的安全。
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五篇文章篇二
“作为共产党党员,我应该冲锋在前;作为人民警察,群众就是我的根,我必须坚守在他们身边。”这是__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__叫__,是__市顺庆公安分局北湖(中城)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疫情突袭而至,已年满56岁的__心里清楚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守护好管辖片区的“大门”。
__的心事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北湖(中城)派出所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吹响了集结冲锋的号角。看着身旁同事们纷纷请战上一线,__却始终心事重重,党员先锋队没有他的名字,这让他无法接受。从军18年,从警20载,__从来没有掉过队,这次抗击疫情也不能例外,“凭啥没有我的名字,这事得找领导评评理”。
“要论小区熟悉程度,哪个能和我比?”一刻都等不了的__在所领导办公室撂下了“狠话”。担任社区民警十余载,__每天都会在自己的“责任田”耕耘,哪个小区居住群众多,哪个小区流动人口大,哪个小区防控难度高……谈起工作,他心里有着一本账。
据理力争之下,__得到了加入党员先锋队的机会,如愿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社区走访、宣传排查、人员核查……忙碌之余,__又有了新的心事,“一年到头忙工作,老家亲人也没有看上一眼”“答应到部队去看望儿子,看来又要食言了”。计划赶不上变化,__心里暗下决定,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定把心事了结了。
__的嗓子
“居民朋友们,我是社区民警__,家中如果有外地回来的人员,请及时到社区登记。近段时间是疫情高发期,没有事情尽量居家不要外出,出门请一定注意防护,戴好口罩……”疫情发生以来,__每天都要到社区开展防疫知识宣传,除了与社区干部一起在各个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拉宣传标语横幅之外,“喊话”也必不可少,“没想到,我这破锣嗓子还能派上用场。”
“多一个人提高防疫意识,就会少一分危险,全民战‘疫’,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除了每日固定的小区巡逻“喊话”,__还主动向年轻同志学习,通过社区工作微信群推送自己的“嗓音”,将防疫的声音传递给更多人知晓。
__的脚步
“社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方圆1平方公里的平城街社区居住着13000余名居民,人员密集、楼栋集中,疫情防控工作难点多……面对困难,拥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__清楚,要想充分发挥社区在战“疫”中的防线作用,当好社区“守门人”,就必须“下沉”到一线,联合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力量,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模式运转到极致,才能最大限度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为了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从大年三十开始,__每天在社区奔走,靠脚力完成了对辖区4700余户的拉网式排查、重点疫区返乡人员的逐一摸排登记、30余名居家隔离群众的劝导安抚等工作。平均每天两万步,是__执着坚守最好的证明。
老当益壮,初心愈坚。在“疫”线防控的路上,__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职责与担当,用他自己的话说:__不老,群众需要,我随时都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0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