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6:44:26
最新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通用
时间:2023-04-01 16:44:26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篇一

>重阳节习俗详细说明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10、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3、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4、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9、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20、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7、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8、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9、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0、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篇三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称之为叫重阳节,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古时候,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这源于“桓景避难”的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但半年糠菜半年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发生了瘟疫,很多人病倒了,尸横遍野,无医能治。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些,说随身携带,瘟魔就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不过他,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此后,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并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

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类似三月三日“踏春”,重阳这天人们要出门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到魏晋时期,重阳气氛日更加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民间常在此日祭祖,并推行敬老活动。在古代,人们借九月初九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祭祖,向天地、先祖表达感恩之情与崇敬之意,祈求人生欢乐,祈祷长寿的夙愿。如今,重阳节祭祖这一传统礼制还在一些地方延续。而“敬老”传统,不仅得到保留,还被当代人发扬光大。

今天的重阳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这一天,子女们会带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或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充分展现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10467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