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优秀(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5:33
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优秀(四篇)
时间:2023-06-06 14:35:33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三年级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篇一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购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以提示语的新式引出验算,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验算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学习的态度。验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除法的计算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学生利用竖式计算除法的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学习能力。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我都要要求学生进行竖式计算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是直接中学生的计算入手开始了新知的学习。学生计算后,我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点评。对于错误的计算,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来检验,直接的导入到课题的学习。

怎样进行检验,学生想出了很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引导学生注意除法验算方法和书写的一般的格式。可以说对于除法的验算知识性教学是比较顺畅和自然的。在要求数学格式的时候,我结合了教材上的例题,从数量关系入手,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识。

随后,我引导学生说除法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进行验算?有的说验算是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有的说是验算是题目的要求,有要求的一定要进行验算等,借着学生的话,我提问学生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验算,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进行验算了呢?学生纷纷表示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也可以进行口头验算等。希望验算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三年级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篇二

首先通过三组口算题和一组笔算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引出课题。当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在练习的设计上,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要从情境中引入,从情境中体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前面的口算题可以省略,直接看图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除法验算的过程。而不是记住“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不断的运用,计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记住从情境中引入,从情境中体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三年级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篇三

本堂课在教学前对例题做了重新的设计,把书上的小男孩带36元去买蛋糕,每3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还有是小女孩带了65元买蛋糕,每6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从而解决有余数与没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我在教学时把这两个例题做了重新的修改,该成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一共44人,如果每4人一块蛋糕,可以买多少块?还有一个例题时全班43人,每2人一组学习,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人?虽然觉得教学更生活化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可是在教学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让本来觉得精心设计的我觉得让设计失去了价值。

1.问题的争对性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问题问下去,学生无法理解没有反应,这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还不够精确,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时间的浪费。在教学除法验算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得出,一共44人全班4人一块蛋糕时全班要买11块蛋糕?当全班得出11块蛋糕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认为这11块蛋糕够不够我们全班小朋友吃呢,全班都回答我够?你怎么知道够呢?我怎么也引导不出让他们想到验算。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干嘛问够不够呢?我问他们对不对不就行了,他们马上想到对?那你怎么知道对的呢?验算。怎么来验算?用乘法验算。马上就可以进入今天的课的主题了。所以在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他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前应对每一个问题做有价值的设计,设计时仔细想想,你想得到怎样的回答,然后反复推敲出最精准的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2.过分高估了我的学生

我本想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对于验算有初步的概念,然后再安排了学生通过看书上的例题,最后概括出除法的验算的方法。可结果是这一段安排只是在浪费时间。三年级学生的看书概括能力还不强,让他们看书,他们也只是毫无目的的看,更不要说概括内容了。最后只得回到例题,再经过我的引导,再全班概括出验算的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基本浪费了有5、6分钟。所以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是在学生有能力范围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完美。所以备课才说要要备教材,备学生,不要高估你学生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你学生的能力。

3、课堂时间的把握

因为上两个因素的导致,最后致使课堂练习题的无法完成。所以备课时应在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做足够的估计。当严重超出安排的时间时,就应该对课堂做最及时有效的调整,例如当我发现第一阶段例题教学时时间超出时,我马上就应该节省第二步骤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课堂节奏紧俏,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课前一定要对课堂预设情景做最好的估计。

所以要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发挥最好的效果,让学生学的扎实,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自己的不足,只为了下一次的更好。

除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三年级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篇四

一是马虎,抄错题目;

二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

三是余数大于除数。

展示学生的作业,暴露以上的种种错误,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计算时必须要养成认真、仔细的阅题习惯,更产生了要学习除法验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材中的主题图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采用这样的主题图,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例题4时,直接观察主题图,“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和100÷7 = 14(本)……2(元)他们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本)……2(元),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同时明确: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验算。

设计练习时,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尤其是当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练习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1262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