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反思汇总(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4 11:12:51
我想教案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4-04 11:12:51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我想教案反思篇一

1、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 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我想教案反思篇二

1、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故事。

2、感受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河马动物图片。

2、幼儿操作讲述图片6套

1、活动重点: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故事。

2、活动难点: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

3、指导要点:运用局部阅读图的方法帮助幼儿读懂图意,感受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1、出示河马图片,认识河马的特征。(嘴巴大、力气大)

2、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出示图一,提问:画面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河马看到大伙儿都在忙,他会怎么想呢?

小结:丰收季节,鸡妈妈忙着孵蛋,牛儿忙着割稻。只有河马弟弟不知道做什么:我该帮些什么忙才好?

出示图二,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鸡怎么办?他们会怎么喊呢?

猜一猜,河马会怎么帮助小鸡呢?

出示图三,提问:河马是怎么做的?

小结:两只鸡宝宝摇摇晃晃到处游,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叽叽喳喳叫“救命,救命啊!”河马弟弟赶紧游过去,张开大嘴,把鸡宝宝含进嘴巴里,把他们平平安安地送给着急的鸡妈妈。

出示图四,提问:牛儿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为什么拉不动车子?河马是怎么帮助牛儿的?

小结:勤劳的牛儿割下的稻子堆在车上,像座山那么高,累坏的牛儿没力气,拉不动车子。河马看见累坏的牛儿没力气,拉不动车子,就用大大的头用力从车尾向前顶,帮助了牛儿。

出示图五,提问:大伙儿怎样感谢河马?他们怎么说?河马又怎么回答呢?

小结:牛儿好高兴,送给河马弟弟稻子,让他能填饱肚子;鸡妈妈送来一件羽毛背心,让他天冷时不着凉。“谢谢你帮我们的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河马弟弟笑着说:“谢谢大家,你们也帮了我的忙。”

3、幼儿分组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4、请个别幼儿上台集中讲述,师生共同评价。(注意肯定幼儿生动的用词。)

5、教师完整示范,小结画面内容。

6、讨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这群小动物可爱吗?为什么?我们平时遇到有困难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7、幼儿给图片起名字,学习概括图片的意思。(只要符合图意,均给予肯定。)

1、能否理解画面内容,并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2、是否积极主动地观察和表达。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2、区角活动:在表演区投放动物头饰,并投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应给予表扬,引导幼儿大胆去思考,从而让幼儿感受帮助的快乐及产生乐意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

我想教案反思篇三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前三小节编写一段。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

画图——几个泡泡,看到画你想到什么?

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这就是幻想、是想象。想想越丰富、越奇特越好,与众不同最好。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欣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充分说,教师语言渲染)

1.a.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指名读——校正字音(2人)

c.齐读,想:你认为我哪个地方想象最神奇?为什么?我想干什么?

2.想象:桃树枝上有什么?

动作演示理解:悠荡(师领读第2句,学生动作表演)

3.出示句子比较: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

b.怎样才能读出桃树枝在风中轻盈、柔软、飘逸的感觉?(“悠”字拉长音)

4.播放视频(布谷鸟的声音),想象:布谷鸟的歌唱仿佛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第三句——师渲染气氛——齐声美读

5.齐读本小节。

过渡,引出课题:春天是美好的,我的心情是愉悦的,作者的想象真是神奇,我的愿望是美妙的,谁能帮我为这节小诗起个题目——我想。(板书课题)

我的想法不仅这一种,我还有其他想法——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上。

谁来读这句,说说我第二个想法?我的脚丫已经变成什么?

2.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我想干什么?

生发挥想象说说,相机出示第二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柳树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小脚丫,贪婪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理解:湿软汲取甜美

3.结果怎样?出示第三句——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4.想象: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在篷帐下你们会做什么?

模仿第一节美美的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又有了想法,看我第三个想法——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指名读。

2.长了眼睛的风筝看什么?引导用句式:看()多()(口头仿说诗歌)

引说:望呀,望——(展开想象想一想,说一说)

3.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齐读第三小节。

4.诗中你能看到哪些表示看这个意思的词语?望,瞧

1.春天是那么美好的,我们的愿望是那么美妙,请拿出笔来,像我这样写下来。

2.交流评议。

1.我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我要把它们一吐为快与你们共同分享,自读第五节

2.指名读,说说:我想飞到遥远的地方,那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美好的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又写到——齐读第五节。

1.总结:作者通过奇异的构思,神奇的想象,凝练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诗歌这种文体,借助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赞美美。

2.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

我想教案反思篇四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同学的内心世界,鼓励同学说出自身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同学认识到应该把家长作为自身倾诉的对象,和家长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身的亲生母亲》。

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

4、你和和爸爸妈妈还有哪些抵触和矛盾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同学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和小朋友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学会与家长沟通,对家长和小朋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1、你们有自身的心事吗?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2、教师可以把纸条收上来,读一读小朋友的心事。

(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充沛尊重同学,采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法引导同学大胆说出自身的心事,并将同学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

3、当你有了心事之后,会向谁倾诉呢?为什么?

4、有的同学愿意把自身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把同学双方的意见分别写在黑板上)

5、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同学认识到: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需自动控制家长,有些事情告诉家长是对自身有协助的,提高他们对与家长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

1、出示一个图案设计: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

2、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表示什么意思呢?

3、此图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

(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

4、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5、总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身的秘密了,可你们和家长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有沟通的必要和理由。

我想教案反思篇五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有了更多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儿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究其原因,幼儿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合作交往。为此,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协作、商量的口吻与人合作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1、每位幼儿半个红心小卡片;

纸制立体交通工具:汽车4辆、轮船4艘、三轮车2辆以及图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1、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

(1)提问: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好吗?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每名幼儿手拿半个红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红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3)提问:你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家愿意和你拼红心?(评:幼儿尝试个别与个别之间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标明确,幼儿的兴趣很浓,教师在分发红心时,注意突破幼儿原有的交往圈子,让活动目标真正落到每个幼儿身上:)(4)幼儿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问: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吗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说的?(我对他笑了笑;我对他说:能不能把红心给我拼——下严引门一起拼红心吧……)

(6)小结:跟人家——起做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2、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习协商性语言:

(1)提问:这边有几个小朋友,我们一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观看录像片段1,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没和他一起玩?(他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勇敢地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我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3)观看录像片段2,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也没和他一起玩?(他很凶,他没有礼貌;他态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说话时态度要友好,有礼貌;我轻轻地对他们说;笑嘻嘻地说……)

(4)小结: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说一些“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好听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评:通过对直观的、来自幼儿生活的录像进行观看,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3、找朋友去公园。

(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请小朋友商量——下,你们准备乘什么去公园厂(讨论)提问:你们是怎么商量的(原来我想乘轮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车,后来我们商量,好朋友应该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车;他要乘三轮车,我要乘汽车,我随了他……)

(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能走,汽车满6人能开,轮船满8人能开。问: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不满人数怎么办?(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乘……)

(3)提出活动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轮车去公园。

(5)提问: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说了什么话,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们乘的是汽车,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们:你们想乘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乘汽车吗?然后他们就同意了……)

(6)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不仅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而且和别人商量时,应该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原望,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

(评:游戏进行中,能注意目标落实的递进性,先进行单个方面的协商,再进行群体交往。教师对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顾到能力差别,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多次交往。)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的一大障碍。本次社会活动立足于让幼儿运用一定的交往语言学会合作交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过程以找朋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结伴而行为线索。在这样的游戏线索中,幼儿都以主人公的姿态介入,愉快、主动地获取知识。

(1)交往语言目标的递进性。体态语(礼貌友好的表情、态度…)、协商性语言、了解别人意愿语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围的递进性。单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两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多个之间的交往…在交往游戏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围不同,逐步递进。

l、教师有意把“得颗红心”投放在两个不常交往的幼儿,以便扩大该幼儿的交往范围。

2、有游戏规则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满足能力弱的幼儿,让其进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戏,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让其进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戏。

总之,本次社会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欢快的合作交往过程中,教师自然引导让幼儿学会了初步的交往技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2409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