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一
母亲,公元1954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一)生于原四川省泸县方洞乡庆丰村殷庙屋基,20xx年2月17日(甲午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3时40分,于四川省泸县喻寺镇雷达村七组小山头屋基家中安然逝世,享年61岁。20xx年2月23日(乙未年正月初五)凌晨1点15分,青吹、焰火、法事等祭奠活动结束后,长子屈德文在父亲陪同下,携弟弟屈德利及众亲友,在您即将于五个小时之后安葬前,含泪跪拜于您的灵前,追思您勤劳善良的一生,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1963年,9岁的您,本应是一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年纪,您却因为时代的原因,早早离开学校,加入到像大人一样干活的行列,和大姨,您的双胞胎姐姐一起打席子。因为两姊妹聪明勤奋,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成长,成为了打席子的一把好手,水平无人能及,被公社干部推举为小老师,方圆几十里,四处指导、培训,推广成功经验。每当说起这段经历,无论是您,还是大姨,都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一种因为错失读书机会没有文化知识的无奈和伤感。也许这正是您后来说出那句让我感动至今的话的真正原因吧。您在我小学的时候曾经跟我说,德文,只要你能读,家里条件再差,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
妈妈,您的一生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原谅我只记此一事以铭志。
在您的灵前,我更想抓紧时间跟您说一些我的心里话。过了今日,我们从此阴阳两隔,儿子只能对天说话,只能在梦中与您相见,只能对着您的照片无尽思念。
您是一个让儿子非常骄傲的母亲。儿子常常想,为什么我的母亲跟别人不一样,小小的身体里面充满了无限的能量;为什么我的母亲可以这样勤奋能干,即便是当个农民,也要有做状元的心;为什么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在生活中却拥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总能将心比心,总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是先人后己,无私无我。您用您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的改变命运。就像当年您和父亲通过勤奋努力,熬更守夜,把一面一面的土墙变成砖墙,把砖墙变楼房一样。在这个家里,一砖一瓦都记录了您所付出的努力,一砖一瓦都饱含了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子女的期望。通过您,我才明白,勤奋能干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超越身份和地位,让您的儿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都非常自豪是您的儿子。也正是因为这种力量,我身边的朋友也都跟我一样的对您肃然起敬。
如您最喜欢坐的那张摇摇椅,背靠青山,面朝绿水,与我们的家遥遥相望。唯一没有如您愿的是,我们没有选择火化,而是按照风俗留下了您的法体直接安葬。您就安心的入土安息吧,您的思想太超前,儿子实在无法成全,千万不要因为此事责备儿子。
您的儿子爱戴您,敬重您,孝顺您,非常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留住您。留住您开开心心的在世间,享受人间福气。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当我们有这个条件让您安享晚年生活的时候,您却经受了病痛的折磨,早早的离开了人世。儿子如今只有一件事情心存内疚,因为隐瞒了您的病情而诚惶诚恐。隐瞒是因为不想让您对未来的生活绝望,但是在您心存生的希望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却心如刀绞。我们可能延长了您的生命,与此同时,也延长了您在尘世间的痛苦。选择隐瞒,也许是对您最不尊重也是最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低估了您对生死的超脱态度,如果早一天告诉您真相,也许您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加的妥当,也许您会走得更加的安静自在。今天在您的灵前,说出这样的话,希望您能听到,更希望您能原谅儿子善意的欺骗。今天利用灵前最后一次悼念的机会,跟您诉说实情,以告慰您的英灵,也藉此安顿您儿不安的内心。
20xx年9月,您在省医院通过做肠镜和活检检查出结肠癌伴肝脏和肺部转移,随即住院做了病灶根治手术。术后您主观感受非常好。但是您儿子却在为抢救您的生命争分夺秒。主治医生告诉我,根据临床经验,您最多还能有半年的生命。术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小心翼翼呵护您,为了不留遗憾,弟弟从广东回到成都工作,冬梅辞职专门照顾您和诚诚,为避免给您增加负担,我们让诚诚两岁半读了幼儿园。不知不觉,半年时间过去了,我们觉得非常庆幸,也觉得努力有了希望。一年以后,您开始吃小剂量止痛药,从此止痛药剂量逐渐增加,一直伴随到您临终之日。当初的半年时间最后变成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时间里,您非常坚强,只听您呻吟过一两次。最后一次在省中医院住院,是您最难熬主观感受最差的一段时间。医生在1月21日下了病危通知书,让家人随时做好心理准备。23日,您主动说想回去温江家里,我顺了您的意思,随即办了出院手续,但心里却非常害怕,以为您是在做最后的安排。出院的通知书上罗列了您的身体的12种病变: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伴多发转移(肺转移、肝内转移、腹腔转移)癌性疼痛;肺部感染;多浆膜腔积液(腹腔、双侧胸腔);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不完全性肠梗阻;高氨血症;电解质紊乱;窦性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胆囊结石;口腔真菌感染;老年性脑萎缩。医生都说难见像您这么坚强的人。忍痛不说已经不可思议,就连呼吸困难,也不张大嘴巴喘息。我还骗你说,只不过肚子里有腹水,肝肺有点肿大,所以才浑身不舒服。24日一早,您说要回去老家,我开车载着您回到了老家。为了不让我们失去希望,您还说等您能走路了,还要回到成都来。后来听大姨说,回到温江的那天晚上,您在我们熟睡之后差点跳楼了结了自己,后来又想,如果从楼上摔下去,万一没有死,又会跟我带来更多的痛苦。您就连轻身的念头都在顾念您的儿子。回到家里,您更加的生不如此,痛不欲生,每次您眼巴巴望着我,跟我说您感觉不好受,想咽了这口气的时候,我却只能泪眼相对,什么也说不出来。
24岁,您生下我,31岁,您生下弟弟,生育之苦痛,儿子不得而知,如今,绝症病痛之苦,儿子依然不得而知,如果是一个沉重的担子,儿子可以一力承当,疾病之苦,儿子却是一点办法没有,但是儿子的心跟您是一样的苦。我天天都怕您离开,难以想象未来没有妈妈您在世的日子,但是到生命最后的日子,我却拉着您的手,劝您放下一切,安心离去。当您真脱离了苦海,放心的合眼离去了,望着那个空荡荡的房间和空荡荡的床,再也不能见到那个温柔善良的母亲,我难以控制自己的内心,泪如泉涌,伤心欲绝。如果您的在天之灵听到了我的哭泣声,也请您不要因此停下去极乐世界的脚步。我会按照您临终前的吩咐,照顾照顾好父亲,照顾好弟弟,承担起长子和长兄的责任和使命。
人生总有酸甜苦辣,您苦难的一生也总是幸福相伴。生前我跟您说起这个话的时候您也不住的点头。您有爱护您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尊敬您的侄儿侄女以及我的朋友们。虽然您因病早早离去,有如此多亲人相伴相送,有父亲亲自为您操持,有儿子一直的守候,也是您的福分,希望您一直这么想,带着这样的幸福感一路走好。那么多的亲人对我们家的关爱让您一直非常感激。您多次反复叮嘱您儿要知恩图报,这已是您的遗训,您的后人将铭记在心。您儿的一生总是贵人相伴,但是您的姊妹才是您儿最大的贵人。您就安息吧!您不在的日子,您的姊妹将会视您儿为他们的儿,您儿也将视她们为母亲,一如既往的爱戴。
有位法师说过,我们人的身体就像我们居住的房子,总有一天会垮掉的,您已经将近半个月时间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您就放心的去重新寻找一处更合适的房子居住吧。我相信母亲您会承蒙阿弥陀佛接引去到那个没有痛苦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也相信母亲您还会乘愿再来,投生一个更好的去处。愿您去西方世界做菩萨保佑父亲长命百岁,保佑弟弟一家平平安安,保佑诚诚成长成才。您儿未来将带着他的儿女为您扫墓,完成您虽未对我直言的心愿。儿子今天在您灵前起誓,一定会如您所愿,也请母亲护佑成全。
您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生前您一直惦记着自己生病的母亲,您的母亲也一直想亲临您的病床前探视自己同样被病痛缠绕的女儿。未曾料到她老人家自己做了安排,先您10天而去,避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场面。临终前你们母女虽然没能如愿得见,您儿相信,极乐世界你们会团聚在一起。您就安心的去吧,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痛苦,也不寂寞。
再次送别母亲大人,愿您一路走好!(三叩首)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二
2010年7月2日,农历五月二十一,凌晨2时16分,是我们的母亲往世之日。不孝婿率全家人等,跪祭于母亲之灵前,并致以沉痛哀悼!我们的母亲生于1925年3月14日,因风湿成疾,医治无效,不幸往世,永久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今日,我们全家怀着无比悲痛的心境,在那里沉痛悼念我们的母亲——xxx女士!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感激大家在炎热的夏天,亲临灵前,和我们一齐为我们的母亲奠行(鞠躬)。下头,我受全体兄弟姐妹的委托,代表我们全家人,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母亲呀,您辛劳走过了勤劳的一生,今日,孩儿跪祭灵堂前,声声把您呼唤,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我们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应答声。您勤劳、善良,是咱家的主心骨,儿孙们多么需要您热和的庇护,贴心的关爱,可您走得这么匆忙,还没享尽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撒手而往,这叫做儿孙的怎样不心碎肠断,无穷悲痛!
母亲为人善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母亲生活朴素,勤俭持家,关爱子女。她的一生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可是在我们的眼里她是如此的伟大。母亲用她的执着、坚强和聪明支撑着这个家,一点一点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含辛茹苦抚养七个儿女成人,她把母爱都无私的献给了我们,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稳定欢乐的家庭环境。
母亲一生乐观、宽容、坚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尤其是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依然用她的方式完成她力所能及的事。她用这种方式感受生活的完美和生命的意义。感激母亲,您使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寿命最长久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只要我们好,就必须能看见你宽慰的笑脸。一旦我们碰到挫折打击,总能闻声您的安慰和鼓励。如今您走了,走的那么忽然,儿孙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您走了,却带不走我们无尽的思念,您把良好的品质,坚韧的性格和做人的理念留给我们,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母亲离别了我们,也离别了这个她以往生活过85个年头的世界,当我们眼看着母亲慢慢地没有了呼吸,我们的内心如同刀绞,悲痛万分。就在您生命的最终几天,当我们抱着您瘦骨嶙峋的身子,却无法让您顺利地咽下食品;当我们试图为您平息急促的呼吸,却是无能为力;当您最需要帮忙,我们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的心好痛、好痛。对您来说,死或许更是一种解脱。可是母亲,我们最亲爱的妈妈,我们好想再多喊您几年的妈妈呀!我们本不相信什么天堂,可是此刻,我们深深地希看,您抛开尘世间的所有病痛和磨难,一身简便、一身自由地奔向天堂。和我们的父亲一齐享受天堂的幸福生活。
亲爱的母亲,请您停一下离往的脚步,再看一眼深爱您的孩子们!再看一眼为您送行的亲朋好友!母亲,今日,我们聚在一齐悼念您,今后,我们也会经常聚在您和父亲的坟前。您走了,可是,您的音容笑貌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当我们回忆那些和您在一齐的幸福时光的时候,相信您也会含笑九泉的。妈妈,您太累了,慢慢的垂下您辛勤的双臂,静静地安息吧!
在此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孙因特殊情景不能回家,特地献上一段心里话:“姥姥,您一路走好…昨晚我梦到你过年和我一齐吃年饭,真的好想您!姥姥,上小学时下雨你背着我送我往学校,每年给我的压岁钱最多,您最疼我…外孙子不能回来看您最终一眼姥姥您往天堂享福吧!
最终再次感激今日前来参加追悼会和未能前来的所有亲朋好友,感激你们一向以来对我们母亲的关心,对我们全家的关怀和帮忙。我们将永远坚持这份真诚的谢意!多谢!(鞠躬)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三
九天浓云,垂泪化雨齐举孝;一江春水,长歌当哭同致哀。
青山无语九天寒、慈母仙逝鹤鸣低;音容犹在、母仪千古;儿孙满堂,却无力回天。母亲啊,今日,我们长跪在您的灵前,追思您的恩德,追思您生命的坚强。
二0一二年农历九月十五上午9:35分,您停止了在人世间艰难的跋涉,您长久的合上了您那慈爱的双眼,舍下了您所有的亲人而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安祥、那样的平静而又是那样的匆忙。其实我们都明白,您不想走,因为您对我们有太多的牵挂,还有许多的期望和期盼;您想着您的儿孙们日子越过越好,幸福长久,可是无情的病魔却夺走了您的一切!
母亲欧阳庚英,生于一九三0年农历六月十五,殁于二0一二年农历九月十五,享年82岁。八十二年的春夏秋冬,八十二年的日月乾坤;八十二年跨越了两个世纪,八十二年经历了几多风雨!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无限的追思。
曾记得,母亲于九岁进入封家做童养媳,之后并嫁给了封家做媳妇。母亲一生勤劳、一生坚强;您用母爱的宽容和坚韧以及全部的爱,支撑起了封家这个家。
母亲从小吃苦耐劳,积极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加入某某组织,曾先后担任村、乡、公社妇女主任和县委委员,先后被群众推选为县、地区和省级劳动模范,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尊重。
曾记得爷爷因病瘫痪在床多年,母亲用一颗善良孝顺的心,精心侍候护理到爷爷去逝;在家您一人抚养我们三姐弟长大成人,对我们呵护备至;对爷爷、奶奶和爸爸敬重有加。
母亲啊,您是天下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您的坚强和执着的精神、勤劳和朴素的风格、贤惠和善良的品德,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四
壬辰年二月廿三日,竟成了外祖母的忌日,悲由心生,肝肠痛断,神智昏厄。特赋祭文一篇,致祭于外祖母灵前。
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外祖母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外祖母照看。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今仙踪渺渺,过往种种,一一难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泪下,感无以为报。
外祖母生于民国乱世1920年怎能识得半字,而能明礼数,一生操劳,全为家庭。年幼丧母,中年丧子,寡居三十年,沧桑历尽遍,饱尝黄连苦,走过风雨春秋,书写坚强二字。外祖母之德远近皆闻,和睦亲友,敬重乡邻,口无是非,正直为人,善如西天如来,形似菩萨观音。每日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子女,身兼美德,持家有方;无欲则刚;默言慎行,处世以宽;育人以正,待人以诚。儿女立业成家,开枝散叶,孙辈众多,再帮及抚育,期间辛苦,不与外人知。祖母受苦,皆为子女。目睹舅父母姨,深知乌鸦反哺,久病床前,皆尽孝道,方能安享晚年,长寿九十有三。外祖母西去矣,魂兮归来!悲呼不应,祭之不食,纸灰飞扬后背寒,寒风袭袭心如刀剜。
树死能有返青日,人亡不能再复还,今日一别,再无相会日,逝者已矣,生者追思,寄语薄纸,乞在天有灵,庇佑子孙,平安康健。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敬上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五
烟雨凄迷万里红花洒血泪,音容寂寞千条流水放悲声。
在这生者云集思亲思故,逝者西去渐行渐远的悲痛时刻,我谨代表我生产队向不幸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前来吊念的上下队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家属、亲友致以诚挚的安慰!
不幸去世,它的亲人,失去了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我们生产队也失去了一位好邻居,一个好队长。
我们的好队长在我生产队担任了近来年的队长,他为人谦和,明辨是非,深明大义;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对待群众春风化雨;他乐于助人,乐善好施;邻里纠纷,常有他去处理,群众矛盾,常有他去化解。队上资金困难,我们的好队长多方奔走,搞来资金为队上兴修水利,为改善队上的各项生产条件而操劳。所有的这一切,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的确是我们的一个好队长。
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是贡献的一生!他品德优秀、情操高尚。他的公平正直、宽广胸怀、坦荡无私,是留给我们生产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纪念。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他、追思他、哀悼他。队长逝世,是我们生产队的一大损失。
“音容宛在勤奋一生传佳话,神魂离去芳名百世著清风”。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化哀思为动力,用我们的一份真诚、一份真心、一份真情和更加辉煌的工作业绩来告慰逝者、激励生者、启迪来者。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孝家及各位亲友节哀顺变,生活幸福。
恭送队长英灵早登极乐!
敬祝精神永垂不朽!
我们的好队长,您安息吧!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六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出生于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七
光阴荏苒,日月轮回,似在恍惚之间,母亲病逝今日已经50天了;忆往昔,母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浮在眼前,怀母之情时时掀起对母亲无尽的慨叹和思念,不时泪沾衣裳,叹“命运造化,人生无常,花开花落,人聚人散,世间亲人的别离又是何等的无奈和遗憾”!
我等儿辈皆已不惑之年,古训“养儿防老”,然在不经意间,母亲就盍然长逝,顷刻间化作永别,方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之旨。
九天浓云,垂泪化雨齐举孝;
丹水凝滞,长歌当哭同致哀。
青山无语九天寒,慈母仙逝鹤鸣低;音容犹在、母仪千古;儿孙满堂,却无力回天。
在祭奠母亲“七七”之际,我等儿孙长跪在母亲的墓前,追念母亲的恩德,追思母亲生命的坚强。
二0一五年农历七月十九日午时,我敬爱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停止了人世间艰难的跋涉,长久的合上了慈爱的双眼,舍下了所有的亲人而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安祥、平静而又匆忙。其实我们都明白,您不想走,因为您对我们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期望和期盼;您想着您的儿孙们日子越过越好,幸福长久,可是无情的病魔却夺走了您宝贵的生命和无限的期盼!
母亲郝桂兰,生于一九四七年农历二月初十,殁于二0一五年农历七月十九日,享年68岁。
六十八年的春夏秋冬,六十八年的日月乾坤;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
母亲的一生是俭朴的一生、苦难的一生、勤劳的一生、艰辛的一生、心地善良的一生。
母亲生性孤傲倔强,但时时与人为善,宁愿吃苦,也不愿乞求他人,不仅仅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且也为我等儿辈树立了做人的榜样,以纯真的母感情感,朴实的为人境界,平凡之中彰显出人格的伟大和质朴的情操,使我等儿辈为之骄傲,母亲的执著坚韧、勤劳、贤惠的优良品德,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我们悲痛地呼唤:母亲,您安息吧!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八
头戴白色的孝帽,眼含悲痛的泪水。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我们敬重的共产党员送行。
20xx年 11 月 27 日早晨9时左右 ,优秀共产党员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3岁。这让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事业忠诚奋斗一生的好党员,失去了一位为家庭作出毕生贡献的好家长。一生是无私奉献乃至接近完美的一生。
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和悲痛。张文绪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他对子女从严管理,严格要求,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党章约束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乐于助人。
逝世,让我们组织失去了一名好党员,让亲友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让周边父老失去了一位好邻居,让子女失去了一位好父亲。他虽离我们远去,但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善良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搞好生产,发展经济,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你的精神永垂不朽!将激励着儿女和乡亲在发展经济加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启迪着儿女和乡亲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走好每一步。
安息吧!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九
今日,我作为死者亲属代表向在万忙之中,冒着暑热炎天前来参加我母亲追悼会吊唁的各位领导,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以往关心过,支持过,帮忙过,尤其是在我母亲病重期间对我母亲进行关心,探望,帮忙的单位,领导,亲朋,好友,乡邻,母亲的生前同事表示最深深的谢意。
逝者已去,痛在生者。目睹母亲的遗容,母亲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此刻眼前,母亲勤劳,朴实,慈祥的面容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痛。
我母亲的一生是辛勤劳作的一生,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一生,是在生活中战胜病魔屡屡创造奇迹的一生。
母亲是一位从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走出的女性,作为家庭长女,从懂事开始就和外婆一齐承受着家庭重担,小小年纪就在家从事纺纱,织布,较早就品尝着人世的艰辛,过早的生活重担的磨练使母亲变的坚强,执着。从而她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铸就了她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坚强性格。尽管在极左思想泛滥,家族蒙尘时期,也没有对生活放弃信心和期望,也没有被社会,生活的压力击垮,始终如一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们也在她苦大仇深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生存的空间。她上敬公婆,下爱子女,忠诚我父亲,尽职尽责。她是极左时期我们家庭的福星,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母亲一生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教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记忆中,我们总是跟随母亲一齐上学校,回家。我们半夜醒来,常常看到母亲还在灯下备课,看书的情形历历在目。每逢寒暑假,我们又是在教师集训班里伴随着母亲,我们姊妹和母亲接触的最多,受到关爱最多,得到教益最多。母亲对生活充满信心,哪怕是在精神上得到不公正待遇时期也没对社会,家庭丧失信心。母亲的这种性格极大的影响着我们,时刻激励着我们去不懈努力,是我们遇着困难不逃避,不畏缩。
长期的艰辛工作及沉重的家庭负担,使母亲身患有高血压症等多种疾病。尤其在晚年,一向在同病魔做坚决斗争,先后在四次严重中风及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死神也没有把她夺走,她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的传奇,每次都从死神的手中坚强的挺了过来。母亲从未因身患疾病而得到特殊照顾,十多年来,父亲和我们对母亲的关怀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是我们要报答她恩情的唯一方法。我们不会忘记,无数个日日夜夜,母亲带着病体在灯下为我们做鞋子,衣服的背影,我们的穿戴在母亲的设计下,永远是新潮的;我们也不会忘记乡里邻居们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神情和目光。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是崇高的,伟大的,她是我们行动的设计师。
母亲在生之年,十分重视我们姊妹的学习,工作情景,他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过硬的本领才能做社会上有用的人材,为我们五个姊妹的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资,对我们从未放弃期望。我们以往幼稚过,但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也逐步走向成熟,我们永远是娘的牵挂,母亲永远是我们的偶像,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母亲已安详的离我们而去,我们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纵有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时刻牢记母亲在生之年对我们的教诲,做一个正直,诚实,勤奋,坚强的人,以不辜负母亲对我们的重托。
农村祭母亲祭文篇十
在我与母亲永别的时刻,我衷心地感谢您们陪在我的身边,送别我的母亲,陪我度过有生以来最悲伤、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感激!您们让我感到坚强,鼓起勇气,充满力量。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国的路上,风烟滚滚,冷雨萧萧,而我的母亲,却不得不孤独地踏上归途。她满眼的不舍,不时的回头张望;她满腹的关怀,却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她步履沉重,却又行色匆匆;她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哪里舍得撇下她挚爱的'亲人们就这样匆忙的离去呀,她分明已经看见幸福就在不远处向她招手,可是,无情的病魔过早地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也给我们做儿女的留下了无尽的怨恨和终生的遗憾。
母亲一七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然清贫,但外祖父、外祖母勤劳善良、为人忠厚、乐于助人的品性深深地影响了母亲。母亲从小就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孝顺父母,贤良有加。为人妻人母后,更是勤劳持家,埋头苦干,无怨无悔。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母亲和父亲一道起三更睡半夜,养鸡养兔,做衣服,运砖头,三十年间从未停歇。忙完外面的活儿,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再苦再累却从不埋怨。上大学一直是母亲的梦想,也是农村孩子走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母亲深谙此道,所以在供养我和姐姐上学方面,她拼了命一般,和父亲苦干硬干,即使他们吃糠咽菜,也从没有想过放弃,直到自己病重的那一天。
母亲能歌善舞,上学时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运动健将,成年后又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文体活动,成为村里秧歌队的主要成员,病中更是时常放声高歌、以歌明志,表明了她与病魔抗争的顽强意志。母亲模样俊俏,身材高挑,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然而在我的记忆力里,母亲却从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裳,一分一粒都不舍得浪费在自己身上,全都积攒下来供养我们。而如今,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都可以挣钱孝敬母亲了,可母亲一天清福也没享上,就这样撒手人寰了,母亲,不是说好了,儿子在城里买大房子给您住吗,您怎么不信守约定呢?我还记得,在我和姐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从来没有过喋喋不休的说教,有的只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默默地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同时也得到了亲朋好友和众乡亲的好评。在母亲抱病的两年里,家里始终是门庭若市,探病的人骆驿不绝,母亲也始终用微笑着面对着众人,大家无不感慨,曾经都说病魔在母亲身上发生了奇迹。
病魔也曾一度在她的坚强面前退缩了,然而,在当今医学仍毫无办法的癌症面前,母亲的坚强也只能是蚍蜉撼树,无力回天了。
母亲是睿智的,但她却从不张扬她的聪明,她把什么都放在心里,始终是一副大智若愚的状态,正是这种状态成就了她短暂而又美丽的一生,她就像一颗流星,虽然一闪而过,但那璀璨和辉煌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她用她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鲁迅先生笔下“孺子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牛奶和血;母亲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她虽然不认识闻一多,却是先生说的那种人,那种“只做不说”的人,那种“做了也不说”的人,是那种只想付出,不图回报,只考虑他人,却永远也不想给他人添麻烦的人。
母亲的一生,就像初升的太阳,虽然没有光芒四射,但她却始终温暖着四周;母亲的一生,更像一张白纸,虽然质轻价廉,然而却纯洁干净,没有侵染,没有瑕疵。
母亲走了,留在人间的是美丽,是善良,是无私,是宽容,是勤劳,还有她淳朴的微笑,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将以母亲为榜样,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好好工作,孝敬父亲,接过母亲留下的重担,把我们这个家建设得和和美美,兴旺发达。放心吧,母亲,我们已经长大,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够我们受用一生,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做社会的栋梁。
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规律,即命数到此,那也是无可奈何。所有的人都已竭尽了全力,包括母亲自己。母亲太累了,太累了,您就静静地躺着,好好地休息吧,我们会时常聚在您的坟前,看望您,陪伴您,为您送衣送饭,为您赶走孤单。
一路走好啊,母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30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