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答案实用(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5:43:26
《青海高原一株柳》答案实用(3篇)
时间:2023-04-07 15:43:26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青海高原一株柳》答案篇一

引导学生从感受高原环境出发,把体会高原生活环境的残酷作为学习的基点,组织学生的阅读,利于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提高阅读的质量。体会到这株高原柳的高贵。作者对这株柳的感情是“无限崇敬”,感受到高原柳值得崇敬。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录音,投影(小黑板)

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或文章。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有关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学习课文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把第五自然段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四句

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遍,想一想,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交流:

(1)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演示,说明什么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再读一遍,体会柳树的高大粗实和生命的伟力。

2、这株柳树长在哪里?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一样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想一想,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交流: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图,看到了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先讨论讨论。交流: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用书上的词:神奇

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读课文的3、4自然段,指导“哦”的读音。

3、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6、7

请大家默读6、7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我们来交流。

出示: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青海高原吧,看图,讲述: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株怎么的柳树?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4、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8自然段,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一样吗?

你能用书上上的词来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是、的?

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你呢?为什么?

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意思

齐读

三、拓展:

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他(她)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

站在这株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交流。

四、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有着这种精神的人,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这株柳树。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歌,用这首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五、作业:

①()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③()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惊见一方景观(壮观而独立)

神奇形状枝干叶子

《青海高原一株柳》答案篇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听《天堂》这首歌。

2.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三、学习第二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4.讲读3、4、5自然段。

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b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

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

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

(“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

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青海高原一株柳》答案篇三

1.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 想象描述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边读边想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

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

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1.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 3、4节

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 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2.学习第二部分

(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

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

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3.学习课文第八节。

(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

(2)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3)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4.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1.第二节说: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127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