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教案电子版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教案3篇(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31:38
高中政治必修4教案电子版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教案3篇(优秀)
时间:2023-06-06 16:31:38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电子版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传承的含义、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中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难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最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所谓的“扬弃”,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那么传统文化是怎么在承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过渡]让我们看一个例子:p43,思考:在我们身边,你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呢?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看p44,对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两种看法,谈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将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怎样对待两者的关系呢?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所以,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来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需要。因此,不能原封不动的承袭文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文化。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如“孝道文化”,因此,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实现文化繁荣,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但是,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若要实现文化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恐怕我们用一两本书都难以详细归纳,这里我们只能以最为重要的几方面来认识。

1.社会制度的更替

文化是由一定经济和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文化随之取代旧的文化形态。这里新旧文化力量的斗争,就有力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比如说历每次制度更替都会带来文化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运动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2.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其进步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整体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使之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文化的推动作用(超越时空限制、无限共享)

3.思想运动的推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思想文化在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探究:诸子百家,学术争鸣。

4.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p47这幅有关教育变革的图片,思考:在“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说明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总结)

私塾这种教育方式依靠老师对学生的教授,将自身知识传给学生,对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网络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也起了重要的影响。

那么,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起了哪些作用呢?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这种与我们最近的教育方式来理解。

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自身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是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最后,教育是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但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其中,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思想运动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的重点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电子版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

(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

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

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

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

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

第一关:眼力———鉴宝

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总分40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与豫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起源于徽剧、汉剧、昆曲、秦腔(梆子)四个地方的剧种,并于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发展而成;早期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京剧脸谱有讲究,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恶;金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京剧内容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被公认为是我国的国粹。

中国早在11世纪北宋庆历间(1041-1048)由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为世界科学技术史写上了光辉的一页。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著作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是我国医药宝库,以论药材为主,《本草纲目》也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实用性极强。该书还注重整体性,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不愧是中国古代中医科学方面的集大成者。

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已掌握了较多这方面的实例,所以可放手交给他们,教师只需注意引导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为重点,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一面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总结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最后多媒体显示国外学者的一些评价,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

在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学习中,学生分别搜集吴越文化、滇黔文化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因为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不是很广,如果缺乏前期准备,会导致该部分的教学出现空洞、抽象的问题。课堂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观看两组文化,展示视频。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每问5分,共10分)

1、各小组分别推举成员比较两组文化的特点

2、分析导致文化呈现区域性特点的原因

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同时,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

假设现在有一批外国贵宾想重点了解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以及特色民族节日习俗这四个方面的信息,请你为他们现场介绍。

要求:请各应聘小组合作探究相应主题,小组代表现场介绍,介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多媒体继续展示石窟艺术、民族文学等,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文化成就的过程中不难得出结论: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此进入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该目的落脚点。

接下来,集体智慧,学生思考: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这说明了什么?当然,该问题在此处未必可以得到完美解释,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可。这样,继上一框题讲述“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后,为最终彻底解决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再次做了铺垫。

经过前面的铺垫,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理解难度已有所降低,学生可以尝试展开深入探究,但为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教师适当加以点拨。过程如下:

1、学生调动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分组交流:历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诸家学说所采取的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文化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哪些优秀文明;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是否敞开博大胸怀扬弃吸收。

2、从现代找出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开放心态和中华文化非凡融合力的例子。这样可增添几分时代气息,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实践。

3、在双向互动中,引导学生在知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将以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及包容性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乃至续写辉煌的作用与意义。

课后小结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不是太强,难度不大,主要要说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学环节在设计上鼓励学生列举事例分析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并且设计了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避免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所以课前要组织学生去搜集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必修教案电子版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教案篇三

【一】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一原理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证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并能结合典型事例,对两者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了解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框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理解、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由于本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项改革措施,对我国的改革事业抱有正确的态度。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节结构:

本节共两框。既是对二、三、四课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方法论要求的系统和升华,因此,本节特别是第二框题的教学对于学生初步形成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框《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论述了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之后,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阐述原理的基础上,教材又从“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方法论要求,体现了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的统一。

第二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首先运用中外哲学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观点,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比较,进而归纳出两者的分歧,并强调了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综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之后,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并从个人成长过程和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两方面举例分析。最后,从总体上概括指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意义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原因剖析]

掌握这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方法论意义: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问题,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原因剖析]

①从知识要求来说,这一问题是对第二、三、四课所学原理的概括和总结,学好这个问题,可以使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更加系统,得到升华。

②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来说,只有首先划清两者的界限,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应用。

它们的分歧是: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正确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不能把它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懂得一些唯物辩证法的道理,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思想、学习和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3、“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本框教学的难点。

[原因剖析]

①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在前面已经分别论述过了,而本框的方法论要求更具有综合性,需要紧密联系以上几课的内容,与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对照,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怎样恰当地处理这些观点和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

②这一问题是唯物辩证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有意识地去运用唯物辩证法,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4、“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是本框教学,也是全课教学中的难点。

[原因剖析]

①这一问题作为本课思想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要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到较好的解决,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②由于中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方法上容易犯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再加上党内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使这一问题的教学更增加了难度。

教法建议

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突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这一教学重点,应当注意:

①重视运用已知的道理。本框是在第二课学习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以及发展的实质等问题之后,进一步回答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问题的。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前后知识衔接起来,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白,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②以基本事实说明道理。教材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是以基本事实来证明基本观点的。如说明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就举了一个自然界和两个社会领域的事例;讲曲折性原理,列举的基本上都是社会领域的事例。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信服,教学中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具体而又生动的事例。

③搞好综述,教材第16段,是对原理的综述,既是对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要经历艰难曲折两个观点的概括总结,又是理论上的综合、提高。限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材的要求,虽然不能在理论上扩充,但却可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理解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可以采用图示法,告诉学生事物的前进性不能用直线表示,因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其中就蕴含着要和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即否认曲折性的观点划清界限的思想);也不能用圆来表示,因为圆虽然包含了曲折,却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其中又蕴含着要和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划清界限的思想)。那么,用什么样的图示表示才比较准确呢?一种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式的上升的曲线,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为了使学生理解“任何事物”和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还可以举出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如一出好戏的剧情发展,总是有序幕、有中场和尾声,有高潮,也有过场;一部文艺作品,必须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如此等等。

(2)在讲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时,要结合教材中“议一议”的内容,搞好讨论。如前所述,通过本框教学,加强对中学生的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是很有必要的。许多事实说明,当前不少学生缺乏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

当然,能够遇挫愈奋,锲而不舍的典型事例,更是不乏其人,对学生也更具启迪、教育意义。本框和第一节第一框(事物发展的原因)中的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类似的方法论要求,教学中应注意前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防止简单重复。

(3)对本课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把握好这一难点(同时也是“热点”)问题的角度,是以关于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原理为指导,学会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因此,一方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另一方面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而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特别是正确对待我国的改革事业。

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以理服人。教材上的理论分析并不难理解,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这里,是否能突破难点、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准是学生是否信服。为此,必须破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

举例法。针对有些同学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信心不足等,教学中可精选一二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许多在当地过去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变为现实。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电视片、图表等辅助教学。如,只要把20年前的纪录片和今天的电视片各播放一段,然后让学生自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进行对比,就可以生动地说明问题。

类比法。教材以火车的发展历程来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并配有插图,生动而贴切。现《火车和马车的比赛》火车的不平常的经历,充分地说明了一个哲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谈话法。为了使教学真正收到实效,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正确方法,还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议论。例如,对于“发牢骚”这种“流行病”,就可以加以分析和引导。

牢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应当说,出于对自身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切,或是纯粹对于社会某种不合理行为、现象的不满,发发牢骚自有其合理及符合实际的一面,倒也情有可原。如对通货膨胀、分配不公、假冒伪劣及各种腐败现象的不满等等。但是,也有许多牢骚是由于人们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角度等的局限而产生的较偏激的认识。中学生中的许多牢骚和不满大都属于这一类。应当指出,发牢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大发牢骚,对种种困难和问题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去评头品足,抱怨挖苦,就会涣散人心,泄了民气,丢了精神,消磨和瓦解人的意志,是逃避社会责任的表现。减少牢骚的关键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尽可能辩证地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这样,就不至于感情冲动,以偏概全,一次受骗,就认为世上没有好人,一说腐败就感叹社会“暗无天日”,如此等等。

由于本课容量较大,可分为原理和方法论两大部分进行教学。前者采用讲授法,后者采取谈话法。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框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初步划清两者的界限;而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比较自觉地、有意识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具体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

1、由浅入深,归纳比较

第一层意思(第1~8段)即列举哲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观点的对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并由此归纳出两者的分歧:

2、抓住关键,重点讲授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界限,掌握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抓住两者的根本分歧,重点进行讲授。即综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讲清为什么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

3、联系实际,追求实效

本节的第二层意思(11~17段),即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要求,主要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追求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突破这一难点,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①重视搞好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比。教材列举哲学的典型观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对比。尽管这些问题理论上的难度并不大,但教学中如何做到生动活泼,有的放矢,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议按照“议一议”的要求,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打开思路,进行广泛的分析与思考。

②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问题,要防止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学生中疑问最多、最为关心的问题,如关于腐败现象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到底是主流还是支流的问题,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问题等,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引导学生既要清醒地看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腐败分子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是少数,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坚定战胜各种腐败现象的信心。

4、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读”和“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原理部分先读后讲,以讲授为主;方法论部分读议和讲解穿插进行,即先读、议,后讲解。

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

(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这三个问题前面第二课中已经学过,提出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方面是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今天学习、理解新知识服务。随着学生回答,答案逐渐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导入新课: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否总是时时随人意的呢?那么在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不如人意的时候,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树立信心重新再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懂得: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板书)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新中国的诞生这一伟大的革命历程如何体现事物发展的趋势的?

(媒体播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

(如果没有媒体,可采取让学生说说的方式)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从1921年中共一大到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蒋家王朝同志,最后建立新中国,这些都是新事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等都是革命中的曲折性。这些暂时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信心,而是继续开创革命的新局面。甚至连一个不甚了解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在了解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之后,写下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预言,这里的“红星”隐喻着什么?(新事物)“红星必将照耀中国”蕴涵着: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板书)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31页第6自然段至第132页第5自然段。思考教材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分别说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教师归纳讲解。)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媒体显示)

1921年,中共“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到党的“十五”大时,出席代表2048人,代表着6000万党员。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们党经过80年的奋斗之所以不断壮大,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它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都证明了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

(媒体显示“三个代表”)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正是“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根本原因,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朝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媒体显示)

材料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000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降低了10倍,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进入千家万户。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大规模集成电路能战胜电子管、晶体管?为什么微机最终取代了占地167平米的计算机?

(生讨论)微机、电脑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因而,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具有比旧事物更大的优越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板书)

或(媒体显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这一成语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既“青出于蓝”;“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既“青胜于蓝”,比如(让学生列举历的名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他们的成就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又突破前人所取得的,因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什么呢?(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敢于、用于和善于突破前人而有所创新的,既所谓“是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所以,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努力争取成为用于创新的开拓者。)

正如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经济特区等措施和政策,都是因为他们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板书)

所以,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同学们理解这个观点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那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3页第l自然段至第134页第2自然段。

(视频播放)火车,从发明到被采用,度过了难忘的曲折历程

1814年,年仅33岁的史蒂芬孙,好不容易研究出世界上最早的可以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但它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其貌不扬,丑陋笨重,走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面对构造简单、震动厉害、速度缓慢的这个怪物,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火车赛跑,讥笑他:“你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有人责怪他的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引起了农民的恐慌。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找他算帐,各种议论、讥笑、打击,一时接踵而来。

然而,史蒂芬孙却泰然处之,不为挫折所压倒,他坚信火车一定能够超过马车,具有远大的前途。他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火车的缺陷,作了一系列改进和革新:减少了机车排气发出的尖叫声,加强了锅炉的火力,提高了机轮的运转速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史蒂芬孙重新研制的蒸汽机车,于1825年9月,又进行试车表演了,有一个好胜的人又骑着一匹快马,跑在车头前面,他以为这台烧火的铁家伙一定追不上他的骏马,蒸汽机车出站不远,史蒂芬孙就发出了警告信号。那个人哪里肯听,照旧纵马扬鞭地奔驰,可是只听得后面轰隆轰隆的声音越来越近了。这时他才明白,任何骏马都是赛不过“钢铁巨马”的,不得不让出了轨道,服输了。100多年过去了,今天,马车仍然按着原速转动着它的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时速达几百公里。火车的不平凡的经历,说明了新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

火车,从发明到被采用,度过了难忘的曲折历程说明了什么?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板书)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这决不是说新事物的成长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与其相对应的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显得合乎“常规”。

其实,何止是火车一切新发明、新创造,都是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之后才得到人们的认可,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即使新事物通过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旧事物也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仍然存在。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他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可以采用图示法,告诉学生事物的前进性不能用直线表示,因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也不能用圆来表示,因为圆虽然包含了曲折,却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那么,怎样的图示才比较准确呢?一种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我们懂得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怎样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观察事物、认识问题呢?

3、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板书)

古往今来,凡取得巨大成功者,几乎都是历经磨难战胜种种挫折的强者。我给大家讲一个铺设海底电缆的故事。

当莫尔斯1844年发明有线电报,使同一块大陆上的彼此隔绝的人们,几乎可以同时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时,对远隔重洋的欧亚及美洲两大陆地上的人们,使用电进行通讯,依然是个奢望。一根电缆能否经受海水的巨大压力,穿越两千多海里的距离,将两块大陆对接进行通讯?对此,没有人有把握。菲尔德这位年轻的富商.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及全部精力投入到此项事业中去。他神速地在英国认购了35万英镑的原始资本,改造了由英美两国政府提供的两艘战舰,分别装上足够铺设两千多海里的电缆,于1857年8月5日,由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海港启航,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铺设海底电缆的第一次尝试。第六天晚上,300多海里长的电缆,在海面上无影无踪地消失,菲尔德第一次铺设海底电缆的尝试,因此而宣告失败。第二年,菲尔德带着新的勇气和旧的电线再次出发,却在第四天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白白扔掉了200海里长的电缆,再次宣告夭折。第三次出航已没有人再注意他们这支船队了。然而,海底电缆的第一次铺设成功,就是在这悄无声息的航行中完成的。1858年8月16日,当纽约人第一次接收到英国女皇通过海底电缆发来的贺电时,欣喜若狂,他们为菲尔德举行了盛大的-,把菲尔德视为英雄。正当人们欢声雷动之时,那根要命的海底电缆突然沉默了。转眼间赞美变成了咒骂,英雄变成了骗子。海底电缆从此一搁浅就是六年。当人们开始遗忘这件事时,菲尔德却重整旗鼓,第30次远渡大西洋,出现在伦敦。用6o万英镑新资本,购置新巨轮,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电缆铺设。经历了再一次失败之后,终于在1866年7月13日,使美洲到欧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纵观菲尔德铺设海底电缆,失败—挫折—再失败—再挫折……直至成功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任何企求不经过艰苦努力,一味靠侥幸获得成功,这只能是蠢人的妄想。在顺境中,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逆境时,要处变不惊,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这样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4、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板书)

(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板书)

(媒体显示)

一百多年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80多年前,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60多年前,中国饱受日本的蹂躏;50多年前,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迸发出强大的生机;20多年前,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中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第六位,人均国民收入已由1949年的18美元到今天的800美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用4o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l00多年的路程,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板书)

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作为新生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能逐步走向健全,定向完善和成熟。所以,我们要反对一切僵化保守的思想和凝固不变的观点,克服安于现状、害怕改革的习惯势力,振奋起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关心、宣传、支持改革,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175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