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电影流派分析篇一
;【摘要】美国成人教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几乎百年的发展,期间,成人教育理论流派的变迁,指导和见证了美国成人教育研究及实践的历程。行为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进步主义、激进主义是美国成人教育的五种主要流派。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成人教育的本质、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程设置等内容,也显示了各自的弊端和相互之间的冲突。我国的成人教育起步较晚,也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建构。通过对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并为我国的成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成人教育;理论流派;比较与分析;美国
现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最先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随大工业生产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工人的大量需求,开始出现了只以成人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比如:夜校、工人讲习所等。但真正第一次使用“成人教育”这一术语是一个名叫波尔的英国人,他在其撰写的《成人学校的起源与发展》(history of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adult schools)一书中,最先使用“成人教育”一词,并在书中盛赞了成人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方式对造福成年和社会的重要作用。[2]之后,随着工业的进一步深入和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成人教育的方式也被各国接受,并最终在美国发展成为独立而成熟的教育理论。
美国成人教育理论最初也只是作为对普通教育理论的一种补充或竞争的角色出现的,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美国成人教育一直只是被当成一种务实性的工作,即只开展活动,给那些文化较低的大众开设一些补救性的、补充性的课程”,[3]这使得成人教育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形成自身独立的形态,成人教育工作者们也认为没有必要建立独特的成人教育理论体系。这反映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很少去谈到关于成人教育方法的理念或者哲学观点,这意味着他们对“为什么要进行成人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成人教育”等理论问题缺乏足够的反思。[4—6]在cranton的报告中,他对一些强调“自主学习理论”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3%的教师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成人教育实践中。[7]同样,研究者发现,在许多关于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章中,很少对成人教育目的提出理论的或哲学的观点,更多的只是简单地“建议”,包括在许多书中,他们为改进教学所做的卓越教学或教育理念的讨论中都很少有关于成人教育理论的内容。[8]可见,理解和形成成人教育理论对成人教育实践意义重大。
随着美国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成人教育研究的深入,成人教育理论也变得丰富。总体而言,研究者不再试图用一个理论来包容成人教育的一切,而是从各个不同视角对成人教育理论进行深入阐述。本文将分析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五个流派,了解每一种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概念产生的背景,从而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一、行为主义流派
在20世紀初,john 开始倡导心理行为模式,并且通过自己的研究建立起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论,他的建议也被许多学生家长和中小学教师广泛接受和应用,比如“刚性的喂养时间表和严格的纪律”。[15]然而,r,虽然他的理论来自于watson的早期工作,但他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把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广泛运用到成人教育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初,人们宁愿把心理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或心灵活动的研究”,而不把它看成是一门“行为科学”。面对这一挑战,被认为是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的watson收集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所有人类学习活动,并把它们区分为“增加主动学习的行为”和“减少负面学习的行为”,而skinner则通过更为深入地划分和搭建典型学习环境,分析和整合各种环境中的学习反馈,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发展了watson的观点。在skinner看来,学习的强度、频率以及由它们自由组合起来的各种反射和刺激的强化,能产生最有效的学习。
相关热词搜索:;电影流派分析篇二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功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直接电影directcinema
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第三电影thirdcinema
(towardathirdcinama)一文,他们称资产社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为「第一电影」,作者电影、巴西新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电影的一条出路,但是已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为解放电影与游击电影。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须要。在《迈上第三世界电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机则是一秒发射24格的步-枪。
电影流派分析篇三
《天堂电影院》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老电影放映师之间亦师亦友亦父的真挚情感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在西西里岛的一个普通的小镇上,人们的口常生活却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除了一此男子被征入军队参战外。
在这个小镇里,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名叫多多他的父亲远离家乡,在外作战为了补贴家用,他进了当地的教堂,给神父当祭司助于这座教堂掌管着一家电影院,艾佛是其中的电影放映员小多多酷爱电影,甚至为了看电影不惜用光了妈妈给他买牛奶的钱当艾佛而对着愤怒的多多妈妈撒了个善意的谎言而使他免受惩罚时,多多便从内心信赖并喜欢上了他此后,多多经常去电影放映室陪伴艾佛,给他枯燥而单调的工作带来了快乐和生气。
一名小镇居民购买彩票后幸运地中了人奖他拿出了一部分钱,在原址的基础上兴建了新天堂电影院多多成为了电影院的放映员他自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去电影院工作这时的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而艾佛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一次偶然的机会,多多爱上了美丽的艾琳娜,开始了一段美好的初恋然而,家庭背景的巨人差距和种种的机缘巧合,使两人的恋情无疾而终而对着艾佛的鼓励和妈妈的默许,多多离开了家乡,前往罗马艾佛告诉他:“你一辈子都待在这里,你会以为世界就是这样,所以你必须得走”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不安,多多远离家乡,并且真的未曾回来。
多多再次踏上这片熟悉而陌生的上地是在二十年后,因为要参加艾佛的葬礼此时的他已经是知名的人导演萨尔瓦多·迪·维塔故乡之行让他找回了很多曾经失落的很多平时严厉而略显乖庆的母亲告诉他曾经因为他的工作而晚上睡觉不锁门,每次都要等他睡下才悄悄下楼锁门,因为对他父亲深深的爱而不再嫁人时,他读‘懂了母亲的坚强、艰难和执著他费劲心思才找到的初恋女友艾莲娜已成为人妇,并且有了两个女儿当年的那场由艾佛安排的“误会”终于水落石出,在感叹烯嘘的同时,埋藏二十年的心结也终于解开。
在罗马的一家电影院的包厢里,多多一个人坐在观众席上电影屏幕上缓缓播放着艾佛送给他的礼物一盒由当年迫于神父的压力而剪去的男女亲热的镜头剪辑而成的电影胶片回首往昔,感慨今口天堂电影院在一声巨人的爆破声中不复存在,艾佛离开了人世在天堂长眠此时此刻,多多终于明自了他说过的“生活不是电影”的真正涵义,于是他便微笑着流泪了。
1939年9月1口,德军对波兰进攻,导致了第一次世界人战爆发“1941年6月77日,意人利向苏联宣战意人利军队在苏德战场上被彻底击溃,伤亡15万人,被俘虏2万多人……由于意人利军队屡打败仗,士气低落,军队在战争后期处于瘫痪状态”这在电影院里人们的谈话、电影屏幕播放的新闻片、匆忙经过广场赶赴前线的士兵画而中都有所体现,并且由于编剧巧妙的处理,使得观众在获知这此背景的同时,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硝烟而破坏了影片整体的基调、氛围。
影片中故事发生发展的主要场地便是一座天主教堂,它不仅是小镇上的人们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更是人们娱乐、聚会,甚至是考试的处所,它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片的名称“天堂电影院”也是一语双关,体现了当地浓郁的宗教氛围我们不难发现,教会实际上控制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导演用了人量时间来表现每一次电影院播放电影时的场而,体现了包括多多在内的小镇居民对于电影的'热爱而其中坐在第一排的神甫总是给人以人煞风景的感觉他不近人情地令艾佛将电影中男女亲热的镜头全部删剪去,并且在人们忘乎所以的时候以一副严厉的样子进行管束然而人的天性与本能又令观众,包括幼小的多多在内对那此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镜头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显然是与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传统格格不入的基督教认为:“人的堕落表不人自己选择与上帝对抗人将自身作为价值的唯一基础……人类不再如上帝的形象在应有的和谐关系中活着,罪恶在各方而扭曲并损毁了他,再吃生命树的果子而使人的堕落成为人类永恒不改的终局" 。
我浏览了对于《天堂电影院》的各种评论,对其思想内涵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读到的是美好而青涩的初恋,有人读到的是多多与艾佛之间令人动容的感情,有人读到的是追忆往事时而对着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而我,更愿意将它解读为一个漂泊浪子清爱归乡的故事。
二十年的在外漂泊,带给多多的是巨人的机遇与改变当他再次踏上家乡上地时,已经成为功成名就的人导演影片从各种角度表现了他的孤独与落寞虽然艾佛坚定而固执地让他离开家乡的小镇,去罗马寻找开创自己广阔的人生舞台,并且没有完成他的心愿永远都不要回去这此他都做到了,但是他的内心却始终是荒芜而寂寞的只有回到自己家乡,他才能重新找回亲情、友情和一生中唯一的爱情影片中对其家乡小镇的刻画与繁华现代的罗马形成了一种对位关系尤其是当小镇以其古朴、温情的神韵救赎了被城市文明放逐的孤苦灵魂,传统与现代的一元对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艾佛的死和天堂电影院的拆毁都是一种符号,他们都是传统的象征,也是多多生命中重要的支柱,精神的源泉现今,他们都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唯美的记忆和一生的牵挂影片如此固执地在现代的外壳下张扬前现代的情感归乡主题,似乎也成为了托纳多的影片独具魅力之所在。
能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温存的角落,安静地坐在屏幕前流泪并微笑着,哀而不伤,恰到好处。
电影流派分析篇四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formalism
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法国新浪潮new wave
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
1950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
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常丰富。最早以葛劳伯.罗恰领导的电影合作社方式经营,重要导演还有鲁伊.盖拉、尼尔森.皮瑞拉等。他们的电影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极力寻求大胆甚至古怪的美学风格,如罗恰的《黑神白魔》(1969)等。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错的成绩。巴西新电影曾被激进左派批判为太重美学意义,并在发展上与电影工业互相唱和。此外,巴西的观众仍然较喜欢重娱乐的商业电影,对于新电影较不接受。1964年巴西军事叛变,检查制度变严,而重要创作者如罗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电影运动没落。但巴西新电影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以电影运动有不少的影响。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19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1950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电影亦蓬勃发展,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1962年的「奥伯豪森」西德短片电影节中,有26位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发起人大都是只拍过短片的年轻导演,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过宣言运动开始的前三年由于资金缺乏,只拍出一部电影。1965年取得政府协助,成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到1967年总共拍了20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因此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但这初期的德国新电影并没有法国新浪潮那种轻松放任的感觉,反映的世界不是豪无希望,但也没有明确出路,因此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又限入危机。1975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原因是政府的资助法作了更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电视台开始资助年轻导演拍片;1971年之后,德国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时期出现许多人材:法斯宾达、荷索与温德斯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于是第二次高潮又再次陷入沉寂状态。1979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复兴,这得力于法斯宾达的《玛丽布朗的婚姻》与雪朗多夫的《锡鼓》在国内票房上成功,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1979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电影流派分析篇五
;摘要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成为近年来图书馆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但是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基本概念尚未统一。根据学者们提出的阅读推广概念,作者梳理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流派,将其划分为4个大类、8个流派:使命类(使命说)、实践类(活动说、工作说、服务说、实践说)、休闲类(休闲说)和学科类(“阅读学”说、“传播学”说),并对每个流派的性质作分析,以促进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阅读推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阅读推广 概念 流派分析
分类号 g250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公民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越发受到重视,“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各个图书馆都在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图书馆事业,除了信息技术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变化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阅读推广的发展带来新的理论问题,对于阅读推广的研究正在形成新的图书馆学理论领域。近年来,关于阅读推广的探索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以中国知网为信息源,选用“阅读”、“推广”为主题词,通过逻辑与组配,对图书情报领域阅读推广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截止到2016年3月26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74篇,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ⅲ软件,对关键词作词频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阅读推广是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从大学生、少儿阅读这两个高频词可以看出,目前阅读推广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这两个群体。从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服务、读者服务、阅读指导、阅读活动等高频词可以看出,该领域十分重视实践研究,这对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不难发现,在阅读推广这一发展迅速、倍受关注的新兴领域,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关于阅读推广的概念、价值、目标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阅读推广是一个应用性领域,但与其他应用领域一样,阅读推广领域存在许多基础理论问题,这类问题包括阅读推广“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以及阅读推广服务的目标和方向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奠定阅读推广理论自觉的基础。而在理论研究范畴中,阅读推广概念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认识的起点,是建构人类社会的基础,如果没有概念,与人交流、学习、思考将会变得不可能。对阅读推广的概念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阅读推广的基本属性、本质特征,有助于帮助图书馆人对阅读推广进行正确的定位。
目前,有不少学者都根据丰富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客观地描述了阅读推广的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派形成是学科繁荣的标志,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梳理流派有助于学科向纵深发展,推动实践的前行。我们尝试梳理阅读推广领域基础理论的流派,并对不同流派的性质作分析,以促进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阅读推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流派分析
2.1 使命类——使命说
使命说的代表人物是曾任深圳图书馆馆长的吴唏。他在《任务、使命与方向: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一文中,从宏观角度出发,指出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根本性任务,是图书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图书馆行业生存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吴晞馆长将阅读推广上升到图书馆使命的高度,是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2003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布报告——《未来的框架》,作为政府指导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政策指南文件,该报告提出“阅读是所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首要任务”,并将“阅读推广和促进非正式学习”作为三个新的图书馆现代使命的首要使命。《公共图书馆宣言》将开展阅读活动列为重要使命之一,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以下重要使命与信息、读写能力、教育和文化相关,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支持和参与针对不同年龄层展开的读写能力培养和计划,必要时主动发起此类活动。2011年,国际图联素养与阅读专业委员会发布《在图书馆中用研究来促进素养与阅读:图书馆员指南》,这是该委员会发布的唯一指南。指南指出,国际图联坚信图书馆在促进识字和阅读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之一。同时这也是所有类型图书馆的使命,无论是学院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还是专业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甚至国家图书馆。
在阅读推广实践领域,越来越多图书馆开始将阅读推广作为使命纳入战略规划。艾迪生公共图书馆在战略规划中称自己的使命是培养对阅读的热爱,推动终身学习。广州图书馆将“促进各年龄群体培养和保持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使命,纳入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在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扫盲、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阅读兴趣的使命都具有比较强的感召力。使命说将阅读推广定位为图书馆的使命、根本任务,将其作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有助于各图书馆将阅读推广纳入行业宣言或战略、政策类文件,形成管理自觉,在图书馆管理中对阅读推广进行顶层设计,在服务方向的把握、服务项目的策划、服务资源的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统筹规划和总体部署。
2.2 实践类
2.2.1 活动说
活动说的代表人物有张怀涛、王余光、王波等几位学者。在阅读推广实践领域,往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形式推广阅读,比如:知识竞赛、真人图书馆、读书会、亲子阅读、朗诵等,阅读推广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活动化。因此,图书馆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指阅读推广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全民阅读。在此基础上,王余光、王波更重视活动的质量,认为这一活动是有规划的,需要精心策划。活动说起源于国外,国外不少研究中都出现活动说。例如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的媒体专家评估系统术语词汇表中,对“阅读推广”这一专业术语的描述是:阅读推广,鼓励独立自主选择学习或休闲的任何项目或活动。
2012年,李国新、于群共同编纂的《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指导纲要》中,出现了活动说,“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向广大市民传播阅读知识,培养市民的阅读兴趣,促进全民阅读”。
2015年,张怀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总结10余位学者提出的阅读推广概念的基础上,给“阅读推广”下定义: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推广阅读;简言之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就是将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推而广之;详言之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阅读这一人类独有的活动,采用相应的途径和方式,扩展阅读的作用范围,增强阅读的影响力度,使人们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参与阅读的文化活动和事业。同时,他还从阅读推广活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阅读推广实施的6个步骤:明确主旨、创造条件、周密运筹、协作推进、打造品牌、提升自己。
王余光与课题组成员经过4年的调研与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研究”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概念:由公共图书馆独立或者参与发起组织的,普遍的面对读者大众的,以扩大阅读普及度、改善阅读环境、提高读者阅读数量和质量等为目的的,有规划有策略的社会活动。可以看出,阅读推广作为一种活动,其规划与策略的重要性正渐渐受到重视。阅读推广的开展并不是随意的、即兴的,其对图书馆的场地、设施、资金和人力资源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统筹策划和总体部署,这也是王余光与前两位学者观点的不同之处。
活动说的最新研究成果即王波在《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兼论如何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案例》中提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概念: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通过精心创意、策划,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有吸引力的馆藏,以提高馆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动。王波认为,图书馆人可以通过这三点判断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边界,同时,他还指出这个定义规定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关键要素是“创意”“策划”,所有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都有一定的创新性。
活动说涵盖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协作推进、后期评估等。然而阅读推广并不完全是“活动”。阅读推广实践领域最早的形式是推荐书目,这是一种静态的服务,并非动态的活动。推荐书目属于阅读推广的范畴,至今仍是许多图书馆日常推广阅读的一种方式。刘勇和郭爱枝以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开展的图书漂流、知识竞赛、编制推荐书目等阅读推广实践,他们认为,推荐书目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动说将阅读推广定位于活动,而活动的“动态性”局限了阅读推广的范围,无法将静态服务涵盖在内。同时,活动说不利于从宏观的角度对阅读推广进行研究,容易导致阅读推广实践领域的服务碎片化。
2.2.2 工作说
工作说的代表人物是万行明和王辛培,这两位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学者。2011年,万行明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阅读推广——助推图书馆腾飞的另一支翅膀》中首次较全面地提出阅读推广的概念:阅读推广即推广阅读,就是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并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这一概念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苏海燕、周佳贵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均引用了该概念。
2013年,王辛培指出,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出版机构、媒体、网络、政府及相关部门等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促进全民阅读所开展的有关活动和工作。
显然,工作说不仅涵盖了阅读推广的动态活动,也涵盖了包括推荐书目在内的静态服务,比活动说更加全面地描述了阅读推广的概念。从工作的角度描述阅读推广的概念,有利于增强图书馆人的阅读推广意识,将阅读推广视为日常工作积极推进,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发扬职业精神,使阅读推广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2.3 服务说
服务说的代表人物是范并思。他曾多次强调,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形式,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首先需要将其当作一种图书馆服务。他在《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中指出,阅读推广是近年兴起的新型图书馆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种主流服务。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一种系统的说明,以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达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一种服务,必然要符合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国际图联发表的《ifla 2006-2009年战略计划》阐述了国际图联的核心价值,“认可信息、思想、作品获取自由的原则,以及《人权官言》第19条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人类、社团、组织出于社会、教育、文化、民主、经济等方面的目的和需求需要广泛和公平地获取信息、思想和作品的信仰”。美国图书馆协会公布的11个图书馆核心价值中,包括了“获取”、“民主”、“智识自由”。但是,当智识自由和平等获取产生冲突的时候,又该如何解决呢?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往往需要干涉读者的阅读行为,才能达到较好的推广效果,而这一行为又与“智识自由”的核心价值自相矛盾,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对此,范并思教授认为,阅读推广需要介入式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特殊人群,由于特殊人群无法正常利用图书馆,如果图书馆员缺少深度介入的主动精神,这一人群不可能像普通读者一样接受图书馆服务,甚至可能完全被排斥在图书馆服务对象之外,因此表面上看介入式服务可能违背中立原则,实际上它正是对普遍均等服务的补充。范并思还认为,对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走向成熟的标准。
虽然不少学者都默认阅读推广是一种服务,但并没有从该角度出发对阅读推广下定义。服务说将阅读推广定位于图书馆的一种服务,从而提出阅读推广的服务形式、目标人群、价值基础,全面描述了阅读推广的内涵。对于近现代图书馆,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亦是图书馆立足于社会之本。服务说为图书馆人提供共享的、基本的理念,有利于图书馆人在实践中共同遵循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原则,共同遵循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以特殊人群为重点积极推进阅读推广服务的展开,从而保证图书馆服务的公平性。
相关热词搜索:;电影流派分析篇六
●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 形式主义formalism
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哺瘛i桃档缬爸谐质抵饕宀⒉皇侵饕杀穑怀鱿衷诟霰鸬佳莸牡缬爸校缥榈希住?br
●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 法国新浪潮new wave
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
1950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
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其具体主张由古巴导演费南多.索拉纳斯与奥大维.杰提诺在1970年代初期合写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他们称资产社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为「第一电影」,作者电影、巴西新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电影的一条出路,但是已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为解放电影与游击电影。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须要。在《迈上第三世界电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机则是一秒发射24格的步枪。」
●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
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常丰富。最早以葛劳伯.罗恰领导的电影合作社方式经营,重要导演还有鲁伊.盖拉、尼尔森.皮瑞拉等。他们的电影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极力寻求大胆甚至古怪的美学风格,如罗恰的《黑神白魔》(1969)等。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错的成绩。巴西新电影曾被激进左派批判为太重美学意义,并在发展上与电影工业互相唱和。此外,巴西的观众仍然较喜欢重娱乐的商业电影,对于新电影较不接受。1964年巴西军事叛变,检查制度变严,而重要创作者如罗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电影运动没落。但巴西新电影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以电影运动有不少的影响。
●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19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1950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电影亦蓬勃发展,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1962年的「奥伯豪森」西德短片电影节中,有26位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发起人大都是只拍过短片的年轻导演,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过宣言运动开始的前三年由于资金缺乏,只拍出一部电影。1965年取得政府协助,成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到1967年总共拍了20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因此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但这初期的德国新电影并没有法国新浪潮那种轻松放任的感觉,反映的世界不是豪无希望,但也没有明确出路,因此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又限入危机。1975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原因是政府的资助法作了更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电视台开始资助年轻导演拍片;1971年之后,德国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时期出现许多人材:法斯宾达、荷索与温德斯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于是第二次高潮又再次陷入沉寂状态。1979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复兴,这得力于法斯宾达的《玛丽布朗的婚姻》与雪朗多夫的《锡鼓》在国内票房上成功,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1979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
●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2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