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32:57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4篇)
时间:2023-06-06 16:32:57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篇一

关汉卿给我的感觉是热闹与寥落两个极端的混合体。这一刻,如此寥落,世态苍凉,万古一灯,枯坐在茶楼的曲家在万籁俱寂之时,听着曲子,想想那个渺远的元代,总会感觉到生命的短暂,实在是白驹过隙,转眼就是黄花落地,虚空来袭,躲不过风

也躲不过沟沟坎坎。而在下一刻,这种寂寥又迅猛地变成了大开大合的热闹,一时间锣鼓震天响、杯盏往来、笙歌不息,让我有恍在梦中的感觉。

关汉卿的人生即是如此,悲剧喜剧、低潮和高潮说来就来,他并不觉得突兀,也不感到尴尬。他觉得自己是从这俗世里来,终究还是要回到俗世里去,所以心下这么想着,也就不那么难过了。在那个热闹的世界里,人间苦恼再多,却也是可以有一些快乐的。

有了这样的心态,关汉卿也就不会孤独。他不道东西长短,也无心搬弄是非,嚼旧话头。那或艳丽或哀戚的传说,在他的笔下都是香烟缭绕的大殿中央上演的唯美传说,演到凄凉之处,若是同在一个屋檐下,雨水啪嗒啪嗒滴下来,人儿就一同入戏了。戏里的人上东山看闲花,台上的人吊着嗓子唱尽悲伤。

整个世界,包括元大都在内,都是他生命的风尘场,在那里可以目睹人间万象,以及不同命运的人物或戏剧化的事情。他懂得忙里偷闲,懂得穷快活,杂耍般的

生活

经历,让他的生命格外的饱满。

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关汉卿“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就在元大都的深巷中,他“旧酒投,新醅泼”,油灯下为这些萍水相逢的人抒写着万千故事,解读那风尘之中难于驾驭的命运。他的戏本子写的是喋喋不休的鸡毛蒜皮事,人情世故冷暖自知,写江湖上人物,写凡间的.苦楚,洒脱不羁的性情。那一片断壁残垣、瓦砾废墟,在他的笔下就是万古的苍凉。日月悬于天地之中,清浊、忠奸,便是那朗朗乾坤下透亮的镜子,世间百态皆在其中。而那率性而深情的剧里人生,则更是悲慨之气溢满全卷。

然而,关汉卿却又是极有性情的。在最初写《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的时候,他这样写道:“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句话让我觉得,就算是俗,他也俗出味道和性情来了。

这个在生活中滑稽、自嘲的元代人,他的杂剧有着惊人的深刻与看穿世间冷暖的透彻。关汉卿的句子看起来是浅陋的,但却是他对生活的真实理解。他满脸沧桑看着台上台下,却没有谁能知道他的苦衷。或者说人间的甘苦、困顿,对于关汉卿来说都是一样的,他具备这样一种精神和消融苦难的力量。

古代人晴耕雨读,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古典场景之一。关汉卿在这首曲子里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耕讀生涯中,一个人的风轻云淡。清朗的天地之间,一个人在田地里劳作,风吹过来,草木的清香沾满衣襟,这份闲适是非常难得的。但关汉卿退隐人间,却并没有着急去扮演隐士的角色,他要出演的是他自己,没有粉饰的人生,没有雕琢的情节,这是他的本色。他的歌词和宾白都是如此有趣,以致在他高兴的时候自己也披挂上阵、粉墨登场,在欢呼和人潮之中为这世间的沧桑所感动而垂泪。因为长期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关汉卿已经忘记所谓的身份、名份,他要的只是在这个剧本的高潮说出那满腔的心事,与昨天一起喝酒的那个朋友拱手问候。他嫉恶如仇,铁骨铮铮,伏案草书,写闺阁秘事、写国难当头、写天地乾坤与人间冷暖痴情意,出入街头里巷,与这些老友一同登场,那人生最紧要的剧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为了这一个时刻的来临。

了解关汉卿的这份心思,便不难读懂他的曲子。

南亩耕,东山卧。关汉卿似乎想到了三国时代南阳的诸葛孔明,陶潜的南山菊花和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那天地间的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是银灯下的琉璃光影,玄远而神秘。但是前朝已经过去,他现在是金朝遗民,生活在元大都,那绿草窗下,峨眉淡了,笔墨疏了,可以采菊、耕读的土地已经找不到了。他混迹在街巷里,却有着冷峻的

心灵

世界,目光时时注视着人间,而不是朝向虚空之处。看到这天宇之下,人间的繁华与悲凉,冷漠与哀伤,勘贤愚枉他都会感到不可抑止的悲痛,而虚度光阴,他亦会倍加焦灼。

在关汉卿的杂剧里,他见识过那么多人生的悲剧,那么深的嗔怒,不可控制的情绪,无法化解的恩怨,以及官场权力游戏角逐的荒诞,已经对病痛、哀伤这样的人生有了超脱的视角。不过,所幸他并没有变得狡猾或者按照遁入空门的教诲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只是按部就班,喝酒就是喝酒,吵架就是吵架,琐碎的事情对于他也是一种

幸福

。至于他是否能够找到那座云雾缭绕的青山,是否能够乘云而去,离开这个苦难的世界,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关汉卿的戏剧人生就是这样启幕,唱腔一开始就是俗得要命,但却不是鄙俗,而是与人群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最终不再分辨你我的和光同尘。他时而登场,穿的是布衣,演的是三等角色,台上走一圈,读者和看官眼花缭乱,仔细分辨,侧身倾听,却会怦然心动。正待你追问他今生将何去何从,豁然间,唱腔滚落,他人仿佛是已经云游归来,台下就是围拢着的众人。如果你此刻已经对人生这个唱本感到厌倦,不妨坐下来听听这个浪子怎么吟唱、又怎么地让人泪下。

南山的菊花已经谢了,此时是元代了,时光从古到今都是那样悠悠然地翻过。蹒跚地走着,迷惘之时,那唱腔从人生荒凉的废墟上面飘来,此刻的山,已经苍老,此时的人已经满头白发。那躬耕南亩的古人,就当作是古人留下的一个传奇之地吧,关汉卿

寻找

他的一亩三分地,来到这荒芜之中,立身于当朝的旷野,“闲将往事思量过”,那似雾非烟的往事,莽苍苍一片,没有泪水和曲谱,只能靠着那点倔强的性情去猜度。

如果能在某处寻找几块闲田,关汉卿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个模样。罢扫蛾眉、净洗粉脸、卸下云鬟的女子已经孤独地离去,淡妆不用画蛾眉,粗茶淡饭的女子却是深明人生大义。在剧中人哭到地老天荒,没有光明的救赎,只有一折一折的剧演下来,漫长的人生以及碎碎的剧情。

昔时的关汉卿已经知道,世间再无这样的诗意之地,躬耕南亩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如今想再“躬耕南亩”,心中的桃源已经不存在了,宁静一旦被打破,生命的意义也就陷入困境。“南亩耕,东山卧”,南亩早是传说中的故事了,想出世就要渡江、撑船,想入得那山水佳境就要作出一定的割舍。

关汉卿本人平生倒是从没想过一朝成为封疆大吏,但躬耕南亩,醉卧东山,却也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并不是说关汉卿没有了那种大智大勇的魄力,他只是独辟蹊径,在人生的这堵墙上打开了另一扇门。他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不会像心灵受到伤害意在宦海的士子那样脆弱。

对于关汉卿来说,生活就是他的剧场,此世便是彼岸。他不会盲目寻求所谓的救赎,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吹拉弹唱,看起来无所不能,嚷着要寻找那个可以隐居的南山,但他的心是岿然不动的。

他一个人在酒楼上看南来北往的客人,嘈杂与喧腾的大街上,他感觉到自己对编织故事的剧本已经深感厌倦。已经过了对所谓的功名、天命、佛老的念叨的年岁,他只想安静地喝完这杯酒,投入这众人的欢腾之中。

他昼夜危坐如山,却又懂得这欢腾的难得,将自己的孤独和悲凉融化在这人海中,是远比在冷清的书斋里写所谓的曲剧更为有趣的事情。生命对于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和街肆里的陌生人杯盏往来,与素昧平生、萍水相逢的客人击鼓传花,在那最热闹最狂热的时候,加入歌舞的行列。在酒未醒之前,从不期待黎明会到来,将美好的时光带走。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篇二

2020高考加油!

【人物】捐资助学的崔崑院士

【故事】

近日,93岁院士、教授崔崑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在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中,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该助学金自设立以来,崔崑院士夫妇已经捐资600万元。谈及捐资助学的初衷,崔崑教授说,“就是要捐款回馈社会”。而崔崑夫妇生活上非常节俭,崔崑教授一件衬衣穿了30年,还住在学校的院士楼里,没买房子,没请保姆,家具陈旧,电视甚至都不是液晶的。对受助学生,崔崑教授有一条要求——学习勤奋努力。

点评

有人说,崔崑教授是“国之脊梁”。何谓?青年时立志报国,中年时践行不渝,耄耋之年依旧持续奉献、照亮人心,所谓鞠躬尽瘁、师者风范正是像崔崑教授这样。

这样的“国之脊梁”还有很多。一位身患癌症都不舍得用进口药的经济学家,没有把千万家产留给儿女,而是用来托举西部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他就是清华大学的赵家和教授;一位把一生献给共和国跳伞事业的“军中传奇”,80多岁了,依旧蜗居农房、吃用从简,却将攒下来的1000万元都捐给了家乡,支持教育事业,她就是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对于他们,人生之精彩不只是体现在奋斗的前半程,也闪耀在奉献的后半段。

有人或许会说,他们劳苦功高,一生奉献,完全可以让晚年更舒适惬意,而不必过得如此清苦。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境界与格局,视烛照他人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所以在人生的晚年也不遗余力去做。这正是一种赤子之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竭尽一生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对于我们而言,将这样的精神接力棒传递下去,才能让他们的奉献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诗人说,“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然后才能获得生命”。以奉献书写人生年华、绽放生命芳华,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盈,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大写的人。

17为人民幸福而战

2020高考加油!

【人物】“反恐尖刀”王刚

【故事】

从军26载,历经15次生死战斗;身先士卒,“看我的,跟我来”是他的口头禅;战斗冲锋,他总能当机立断,冲在最前面……这就是王刚,八一勋章获得者,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一次战斗中,王刚给战友下了“死命令”:“你们只能跟在我身后,任何人不能超过我!”清脆的枪声此起彼伏,王刚第一个冲向匪徒所在的山洞,第一个近身投掷催泪弹。王刚奋战在反恐战斗最前沿,荣获15枚军功章,荣膺第十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所带官兵有百余名在反恐战斗中荣立一、二、三等功……成为令暴恐分子闻风丧胆的“反恐尖刀”。

点评

利剑锋刃从何处来?王刚在硝烟弥漫的反恐战场上,给出了答案。他用26年军旅生涯中一次次舍生忘死的斗争,诠释了军人的果敢勇毅,诠释了人民子弟兵无畏无惧无怨无悔的初心。

这支向着太阳前进的队伍,从来不缺少英雄。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边境冲突到反恐前线,人民军队从炮火和硝烟中走来,练就一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形成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光荣传统。

这样的精神,源于对国家民族、对亿万人民的责任。面对艰难和危险,争取胜利与和平,穿上了迷彩服就不能后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背后是亿万个向往着美好生活的家庭。

我们不能忘却,是谁在洪水面前,用身体堵住决口;我们不能忘却,是谁在暴恐分子冲来时,把群众挡在身后;我们不能忘却,是谁在大火熊熊燃烧时,成为那个“最美的逆行者”……这样的精神,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人民军队成为一道钢铁长城,救百姓于水火。他们立身为旗,矗立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

新时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人,仍然需要遇事冲锋在前、处事果敢勇毅,敢于牺牲、乐于奉献。只有牢牢扭住不能丢的军魂,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为人民的幸福而战、为民族的复兴而战,“中国号”巨轮才能拥有最坚强的护航,不惧风浪、行稳致远。

18一技千年传匠心

2020高考加油!

【人物】石羚

【关键词】传承

【释义】

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古法,延续文化根脉;掌握精髓,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正如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所说,“要是从这代人就开始糊弄,那后代人怎么干呢”。抱定一个信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传,就有底气给后世一个交代。

点评

一座木塔、一件青瓷、一把琵琶、一段说唱,藏着古老中国的技艺密码。“不经一师,不长一艺”“人从三师武艺高”等民谚,也写下了传统技艺绵延流传的秘诀。

传承即是荣耀。走马镇民间故事传人吴文,一张嘴说尽世间百态,师父魏显德掌握巴蜀1500多个故事;以毛胜利为代表的宣纸工,让“薄如蝉翼洁如雪”的古纸重现于世,他们的老师是千年前的能工巧匠;钻研彩塑30年的鲁勤学,改写了“自古敦煌不成陶”的历史,“我的老师就是敦煌莫高窟”……无论是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还是家庭熏习、师法古器,前人筑基扬帆,后人接续起航,传承便也是“活”的了。

匠心是技艺的灵魂,要修习更要传承。这不是拜师摆宴的形式,也不是盲目移植的轻慢,更不是以传人自居的炒作,而是让存乎一心的精细环节、精巧工序、精准节奏,能留存于时间、流传于世间。技艺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更是时代和民族的瑰宝。也唯有更多人习得此技、工于此艺,才能开枝散叶,让技艺不至于成为绝学。传承,让一技可传千年、可利众生。

传承的内容是技,但传承的关键终究是人。几千年来,那些雕刻、织染、锻冶匠人的名字可能变得模糊了,但如今的木器、布料和金银制品仍留有唐宋的影子、明清的风韵。与其说是器物留下了技艺,不如说是时间留住了匠人的精魂。传承的是技艺,更是智慧、是文化,是超越了时空的匠心。

应该看到,传承不只针对老手艺和老工匠。海水稻的育种、可燃冰的开采、复兴号高铁的igbt芯片……这背后的知识与智慧,何尝不需要传承?没有传承,卓然于世的创新科技也不免会断流、失色。在学校、在厂房、在研发中心,无数年轻人正汲取前人创造的知识、追踪最前沿的成果,他们的传承必将为未来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19心中有责方为艺

2020高考加油!

【人物】孟祥夫

【关键词】责任

【释义】

“责任”二字,指向应尽的义务、承担的重托。敢于担责、勇于尽责,方为“责任感”。这不仅是一个人生活、工作中的选择,更是时代、社会赋予那些坚守者、创造者的思想、情感与精神。责任是一个人的使命,外化于行就是为一件事尽心尽力。当一个人为责任感所驱动,他的人生也就有了超越一人一时一地的意义,拥有了更开阔的向度。这样的责任体现在工匠精神中,就是敬畏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技艺的分量。

点评

一滴油,有多重?做花生油的“油哥”崔荣华说,让每一滴油都承载良心、天然和健康。他为了一滴纯粹的花生油锲而不舍,“努力做好一点一滴,是一个手艺人的最大追求”。

一丸药,啥分量?在同仁堂技师张冬梅眼里,药丸三克,责任千斤。她“这辈子就制作蜜丸”,每一粒都要是高品质的放心药。为了安全与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是匠心的底线,也是责任的高程。

工作不分大小,责任同样重要。秉持这种追求的匠人,还有很多。兵马俑修复专家马宇,在碎片堆里做“拼图”,用人生时光作为黏合剂,把破碎的历史拼接成型,让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威武列队,也让他和同事们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手艺的分量。责任可以穿越历史时空,也能够沉淀为日常生活,每一点的付出都是最有力的书写。

有人说,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便有了无穷的力量。责任感,折射出匠人们的品质,凸显了匠人们的情怀。心怀责任,一把修复刀、一个小锤头、一枚螺丝钉都会让看似平凡的工作变得意义非凡;同样,在人与物的交流对话中,器物有了生命,人的心灵也会变得更为纯粹。只有那些心无旁骛且沉静如水的人,才能“板凳甘坐十年冷”,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一代代匠人用勤劳的双手培厚技艺的土壤,在探索与奉献、突破与开创中,点亮了无数人生活的天地、历史的星空。

20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2020高考加油!

【人物】自学写诗、创作的大妈李文荣

点评

对庸碌的人来说,生活是灰色的;而对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彩色的。有人把日子过成了单曲循环,在忙忙碌碌中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人则把生活调出了滋味,除了衣食住行,还有属于自己的小乐趣、小喜好。李文荣老人就是后者。

平淡的日子一样可以精彩。李文荣把馒头摊儿变成了自己的书房,把邻里唠嗑、朋友酸甜写成了人生百味。一本用时间和生活积累而成的散文集,不就是生活馈赠的惊喜吗?人们从中不仅能读出一位老人的所思所感,而且还能感受到她把生活的味道烹饪成一道大餐,也像刚出笼的热馒头,香喷喷的。

其实,没有乏味的岁月,只有失趣的生活。无论什么年纪、什么职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鸡毛蒜皮,还有沿途的美景与喜悦,关键在于发现。这几天,被称为“抹灰哥”的小石火了,这个“90后”虽然干着粉刷墙面的工作,却不忘自己的书法梦想,忙完工作后就头戴工程帽“挥毫泼墨”,令人赞叹。可见,如何让岁月美好、让生活精彩,每个人都握着自己的遥控器。从近50岁开始学习跳舞的保洁师傅王世金,到边送外卖边背诗、最终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的雷海为,不输给时间、不败于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有梦的日子会闪光,有趣的日子也能光彩夺目。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其实,每一段平凡日子的背后,都有着不普通的内在,这需要走心地触摸、用心地寻味,谁又能确定哪里绽放礼花呢?或许,一次畅谈、一瓢清水、一弯明月,都能引发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

平淡不意味着无奇,我们不妨静下来、沉下心,发现生活的美好,也许最精彩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

2020高考加油!

【人物】“的士歌手”余波

【故事】近日,年过半百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余波,走进公众视野。作为全国唯一签约唱片公司的“的士歌手”,他曾原创《我们是的哥》《堵车不堵心》等歌曲并制作专辑,传唱甚广。“天还没亮披着第一道的晨光,用六十迈的速度走在那柏油路上”,他用歌声诉说着心声。音乐给他带来了享受,他也通过音乐向乘客传递快乐,有的乘客甚至要求“现场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无论是团圆结局的神话传说,还是否极泰来的哲学思想,无不映照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个人而言,给平淡生活增添不凡惊喜,为有限生命创造无限可能,源自汗水,也归功于乐观。古人说“乐天知命故不忧”,逆境中保持豁达,才能抖擞精神、渡过难关;平日里安然自得,才会内心充实、幸福满满。

在舞台上寻找趣味,在方向盘上发现诗行,乐观是余波的生活写照。“顿顿鲍鱼我吃不起,但顿顿带鱼我吃得起”,乐观是对生活的满足,不落欲望的陷阱;“开出租,不摇号也不限号,就能天天在路上跑”,乐观是成熟者的自我解嘲,笑对阳光与风雨;“皱纹是从心里长的,不是从脸上”,乐观是对新鲜事物敞开怀抱,永葆青春之心。用响亮的歌声直抒胸臆,更多句子化作了歌词,给工作解乏,更给生活添彩。

当然,乐观不等于得过且过,“找乐”更不是游戏人生。“做司机里唱歌最好的,做歌手里开车最棒的”,一句戏谑,并非以己之长显人之短,而是用自信开启自觉,用乐观支撑人生。要当“金牌司机”,必须先将一座城市装在心中;要做“成名歌手”,就得把整个世界谱成乐章。其实,乐观不会让坎坷成为坦途,只是默默为你我加油助力。当生活的挫折变成了“小鼓舞”“大收获”,乐观精神才具有价值。

人生应该是一段“欢乐颂”。随着城市建设的紧锣密鼓,每个人在快节奏中都容易迷失、焦虑。即便从升学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压力现实存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米阳光、一捧清泉、一回畅谈、一次团聚,何尝不能为生活点燃快乐的焰火?正如余波的歌词所写,“我们是的哥,我们也会执着,我们也有属于自己那幸福的歌 ”。与其模仿他人脚步、在追逐名利的独木桥上透支生命,不如按自己的坐标乐观前行、欣赏平淡中的别样焰火。

22做一事,忠一事

2020高考加油!

【人物】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

【故事】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接到一通急救电话,一位老人在家中晕倒,家属极为慌张。覃阳阳一边安抚对方情绪、问清地点,将急救指令发送出去,一边在等待救援时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188 秒,她一直指导家属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赶到。正是她沉着、冷静、专业的指导,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网友们为覃阳阳的职业素养感染,不吝称赞,“多一点这样尽职尽责的人就好了”。

点评

生命的脆弱或许就在倒地瞬间,生命的希望也许只是关键的 188 秒。同样坐在急救调度席上,同样手持一部关乎生死的电话,每一名调度员都应像覃阳阳那样,用准确的判断、快速的反应、耐心的指导来为生命争分夺秒。这是专业态度,也是技术素养,更是融入在普通工作岗位中的职业精神。

这样的职业精神并不罕见。此前,杭州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位协警在执勤时,突然发现路面在变形,就赶紧组织疏导交通,4 分钟后路面塌陷,精准判断让很多车辆行人免于“遭殃”;最近,在一列行驶中的列车上有人突发不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科医生金雅磊快速赶到事发车厢,蹲在过道里施救,而这不是她第一次在外救人了。从调度员到急救医生,无论是陪伴式指导还是技术型救治,过硬的专业水准创造了生命奇迹;从交通警察到消防官兵,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责任的担当和无畏的勇气让万家灯火格外明亮;从乡村教师到科研巨擘,不管是给一两个学生授课的常年坚守,还是为攻克世界级“高精尖”难题的孜孜钻研,传道、授业、解惑、求索的精神生生不息。每一个职业都是独特的存在,也正是这些“职业人”的高质量奉献,才让人们的美好生活节节提升。

何为职业精神?有人说,凡做一事,便忠于一件事,精于一件事,将全副身心集中到这件事上头,就是职业精神。的确,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精细,现代人的注意力资源日渐珍贵,那些能“择一事,爱一事,终一生”的人,不仅令人肃然起敬,而且散发出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也促使我们在本职岗位上深扎不辍、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更需要职业精神的滋养。

人生舞台不分大小,只要放大能力、强大自己,就能点亮舞台。新时代的奋斗是幸福的,它与敬业乐业息息相关,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少不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更离不开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热情、追求崇高的理想。惟其如此,每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新事业,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奋斗中续写奇迹、开创未来。

23当我离开,愿爱留下

2020高考加油!

【人物】一位捐献遗体的老人

【故事】清明将至,一位老人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老人离开人世后,家人找到了她18年前的遗体捐献公证书,并与相关医院取得联系,完成了老人反复念叨的遗愿。老人对待生命的大爱与超脱,家属的尊重与善念,相关机构的细致和人文,书写了一个圆满感人的捐献故事。《健康时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刊发了这位老人亲属的一封信,读者网友在感动之余纷纷表示,“今天就去登记捐献”“结婚前会跟爱人一起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志愿人数为104538人,与2010年的1087人相比,增长近100倍。

【老人亲属的一封信】

奶奶走得很突然,周六晚上睡着就去了,发现她不再打呼噜的时候,她微微有点发凉。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是每次身体检查结果和同龄应有的衰老程度相比,健康很多,所年做过遗体捐献的公证(也许她有预感),找出公证书,一看日期,过去整整十八年了,公证书背后的协和医学院的联系电话是否还能接通,无法确定。

既然是她最后的心愿,我们尽量实现,因为是周六,拨了公证书留的节假日手机号码,忐忑还不到两秒,有人应答了,沉稳浑厚的声音,客气地问了捐献公证书上的编号,告诉我们该如何办理接下来的手续,先请120就近找家医院太平间存放,家属处理完后事再通知他们去医院接收遗体。

按照奶奶生前的嘱咐,一切从简。第五天,约好的时间,协和医学院已派车在太平间门口等候。奶奶一如走时平静安详地睡着的样子,慈祥有爱。父亲和我随着灵车到了协和医学院,运下遗体。应答电话的那位医生接待了我们,确认身份,核对捐献书,告诉我们一年后奶奶的名字会在长青园出现。

我们拿着捐献证明和一个水晶玻璃的纪念品走出了医学院。真正深厚的感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同样地也无法表述在她走的当晚协和医学院的大夫接听电话那一刻我们的感激。这是圆满的句号。

奶奶离开的第二天,楼下的玉兰花开了。

点评

“这种留在人间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高尚的”“死亡并非落幕,而是生命的延续”……老人捐献遗体的故事,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引发人们在表达敬意的同时也行动起来,登记无偿捐献器官。“当我离开,愿爱留下”,对老人,这是一份心愿,也是一份功德。

生命究竟有多长久?从出生的啼哭到心跳的停止,无论以年计还是以分秒算,每个人都有一个“确数”。但是,有两样东西可以让生命超越死亡:一是精神力量的传承,一是物理器官的重生。前者在价值层面让生命不息,后者在救治他人中让生命勃发。老人捐献遗体,家人完成遗愿,网友接力登记,正是在这两个层面延长了老人生命的里程。

对于这样一份大爱,我们更需呵护与珍惜。纪录片《人间世》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上海一位死者捐出遗体,北京的医院有病患急需心脏移植且配型成功,但心脏离开人体储存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只能遗憾放弃。人体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如何畅行无阻?捐献器官的管理使用如何更加高效和公平?除了给予捐献者证书、表扬等精神抚慰以外,能否给遗体捐献者更多生前优待与关怀?回答好这些问题,让捐献的遗体和器官能更好地用以发展医学、挽救生命,是对捐献者最基本的尊重、最应有的告慰。

一位受益者曾写道:亲爱的捐献者,你给我的不仅是器官,更是希望。进一步完善捐献受理与使用机制,凝聚“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的共识,才能鼓励更多人一起行动,点亮希望的火种,让爱心如潮,让生命不息。

24保持生活的从容

2020高考加油!

【人物】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

【故事】前不久,罗马机场上演了一段“快闪”。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在大家焦急等待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拿起乐器,奏起了《我的祖国》。此前,他们刚刚在意大利举办完自闭症慈善音乐会,准备回国时,因为候机时间太长,为了充实大家的等待时间而进行了这场即兴表演,94 岁的指挥家曹鹏更是在轮椅上“坐镇”指挥。视频被传上网后,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点评】当计划突然遭遇变化,当意外突然闯入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焦躁不安,还是从容不迫?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惊喜而生动的选择。一段随性优美的“快闪”表演,一曲悠扬婉转的《我的祖国》,让原本焦灼难熬的时间变得愉悦轻快,也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国人,感受到了祖国温暖的存在。

其实,由小观大,那些在小事小情中涵养的耐心、豁达,在遇到真正的考验、挑战时, 也能够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生活有杨柳依依,也不乏雨雪霏霏。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段困顿的经历、难熬的时光。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25成事,在于把心交给群众

2020高考加油!

【人物】

“牧区书记”李志龙

【故事】

从2001年进藏当兵、考学再到进入公务员队伍,李志龙在西藏已经待了十几年。在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担任党委书记3年多来,他走遍全乡742户牧民家,形成5大本调研报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先后在全乡发展起具有当地特色的、牧民能干会干的脱贫增收项目15个,使全乡贫困人口从1023人减少到714人。2018年又有数百人实现脱贫。李志龙还在牧区推动文明生活落地,新建村民文化广场,完成道路硬化、种草绿化、太阳能灯亮化等项目,磁石乡成为阿里地区首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在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走一步喘一口的“生命禁区”,李志龙成了牧民心里的“自家人”。

点评

对军人出身的李志龙而言,听从党的召唤,投身脱贫攻坚,是在践行另一种天职——为群众办实事。他说,“如果生命就是燃烧的过程,我愿燃烧在最基层、燃烧在扶贫的第一线”。在海拔高、资源少的磁石乡,致富不易,的确需要一种“燃烧精神”。即便脱下了军装,也不会褪去军人本色,与贫穷战斗,李志龙冲锋在前。刚一到任,他就马不停蹄挨家挨户做调研,走遍了全乡。生态环保、旅游开发、脱贫攻坚……一个个想法落地,乡村换了新颜,群众鼓了钱包,在这个“毛头小伙”的带领下,一个“新磁石”破土长成。

从“想做”到“做成”,需要的是一股子韧劲,而背后都是爱与付出。唯有爱得深沉,才能干得扎实,才会俯下身去做调研、抬起头来想发展。“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里的牧民群众。”因为这份爱,李志龙在资源相对贫乏的磁石乡,想出致富好法子;也是因为爱,曾经同为军人的河北滦平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将“一穷二乱人心散”的穷山沟,建成了青山绿水的小城镇;还是因为爱,青海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克素尔村党支部书记铁建国,1973年退伍返乡,带领乡亲们发展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年年增长……只要满心倾注,没有什么穷根拔不掉、没有什么困难攻不克。

军民鱼水情,党群一家亲。作为曾经的人民子弟兵,李志龙的内心信条纯粹得就像那一抹军绿,“将心交给群众,群众就觉得你是自家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基层需要更多像李志龙一样的干部,敢于担当、善作善为,以一颗为民谋幸福的拳拳之心,带领群众奔小康。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篇三

关于

励志人物

故事你看过多少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人物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

学习

,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

教育

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刘永好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做出决定:辞去公职干个体。他们就想,搞自己曾经做过的音响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创业目标定下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银行贷款1,000元,但结果是当头一盆冷水。

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家当,筹集了1,000块钱,开始养鸡、养鹌鹑。“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了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刘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骑车载着鹌鹑蛋被一只狗追赶,后来摔倒在地,200只鹌鹑蛋全摔碎了,他当时掉下了眼泪,不是因为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于意识到鹌鹑的生意不可能再扩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积累的近1,000万元资金转向猪饲料市场,希望集团诞生了,成为本土饲料企业龙头。1997年,四兄弟宣布和平分家,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集团,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集团,刘永美建立华西希望集团,刘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团。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后来因为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迫关闭,为了偿还债务,鲁冠球不得不将三间老房子变卖。

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被公社邀请去接管已经破败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其间除了管理农机修配厂,只要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鲁冠球都做了尝试。

之后20xx年间,靠作坊式生产出的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鲁冠球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春,鲁冠球的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调整公司战略,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当年秋天,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即今天万向集团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被拒绝入场,但鲁冠球并不放弃,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在闻听会场内正陷入价格拉锯,他便张贴广告,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销售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很快厂家便涌出场外交易。万向此役获得了210万元的定单,鲁冠球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打出了名气。

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会不断失去很多常人看到的幸福,但同时也获得了常人所没有的幸福。人一生最多的知识、智慧和追求都与幸福有关,但最多的痛苦、失落和损失也都与幸福有关。

冯仑20岁就入了党,上世纪80年代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任职,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当“万元户”、“下海”、“倒爷”等新名词出现时,冯仑终于按捺不住创业激情,放弃仕途毅然下海。

对方点头同意,冯仑立即骑着自行车跑回去写文件。在最短时间内将手续做完后,冯仑让王功权负责将钱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回来。王功权是谈判高手,他在最短的时间拿到了500万元。冯仑他们拿着这500万元,又立即从银行贷了1,300万元,接着又用这1,800万元购买了8栋别墅,重新包装之后卖了出去,赚到300万元。这就是万通的发家史。

中国典型人物励志故事篇四

人们对历史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从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而来的。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典型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

勤奋

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

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

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其实,杨震能够青史留名,不仅仅因为他的清廉,还因为他是个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他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甚至为此付出了

生命

的代价。

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等职,性情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遇到不公平的事就要开口,从来不畏权贵、不留情面。

安帝的奶娘王圣,因为抚养安帝有功,便无法无天,干了很多贪赃枉法之事。

安帝事后竟将奏折给王圣等人看了,她们便因此对杨震怀恨在心。

王圣的女儿伯荣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奸。安帝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可惜安帝仍没有采纳他的谏言。樊丰、周广、谢恽等人见杨震接连进谏均未被采纳,因而无所顾忌,大肆征调大司农的钱粮、大匠的现有徒夫、木材,各自兴建巨宅、林园池塘和亭台楼阁,所耗银钱难以统计。

樊丰等人因此更对杨震侧目而视、更加愤恨。

不久后,河间男子赵腾上书分析批评朝廷得失,安帝发怒,将赵腾逮捕,送到诏狱审问,以欺骗主上、大逆不道定罪。

杨震立刻上书营救赵腾,说:“我请求为赵腾减刑,保全他的性命,以劝诱草野民众为国进言。”可安帝不听,赵腾终被处死。

安帝去东方巡视的时候,樊丰等因皇上在外,又竞相大修宅第。太尉部掾高舒叫来大匠令史询问核查,却得到樊丰等人伪造的诏书。

结果安帝听信谗言,回到京城洛阳的当夜,就派使者收回了杨震的太尉印信。杨震因此紧闭门户,不愿再会见宾客。

樊丰等人又指使大鸿胪耿宝上奏说:“杨震本是大臣,竟不服罪而心怀怨恨。”安帝闻之大怒,终下诏将杨震遣回原郡。

杨震来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满怀感慨地对他的儿子、门徒们说:“死亡,乃是士的平常遭遇。我蒙受皇恩而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诈,却不能进行惩罚;痛恨淫妇作乱,却不能予以禁止,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日月!我死以后,要以杂木作棺材,用单被包裹,仅够盖住身体即可,不要归葬祖坟,不要祭祀!”然后服毒而死。

一个直臣就这样死去,路上的行人都为他们洒泪。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善于察言观色、顺情说好话的和事佬,少有不惧个人安危、敢于直言的勇士。在一个弥漫着乡愿气息和由习惯力量支配着的环境中,能够做到直言不讳,这既是一种崇高的品行,也是一种勇敢的壮举。杨震因为直言,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精神品质,永远闪耀在历史长空。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君王、皇帝多如牛毛,其中,能够与唐宗宋祖那样具有文韬武略的皇帝相媲美的不多,而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就是这不多之中的佼佼者。

倘若认真地研究一下清史人们不难发现,康熙帝从十三岁计擒权臣鳌拜开始,平三藩,收中国台湾,退俄寇,征西疆,治黄河,免租税,哪一件事都是了不起的丰功伟绩。所以,到康熙四十年前,整个大清帝国直可谓是河晏海清,国丰民足,万邦来朝,雄视天下。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完全说明他雄才大略的全部和精髓,而只有领略了他在驾鹤西去之前、准备交班时的一系列举措,方可获得什么叫“伟大”的真谛。

与其它朝代一样,清王朝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开国之初万众一心,缩衣节食,勇于进取,励精图治,忠奸黑白泾渭分明。可一旦承平日久,大大小小的官吏便开始骄奢淫逸,蝇营狗苟。其间,大地主、大商人与官府、权贵勾结而残民以逞;军政官员冒领军饷,瓜分国库,蜕变成城狐社鼠。故而,到康熙五十年左右,大清国表面上尽管越发的繁荣昌盛,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经是国库空虚,各种社会矛盾和隐忧已令有识之士不寒而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各级官吏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虽然当时康熙皇帝年事已高,疲极倦政,已有心无力地亲自来作治吏这样一篇大文章,但他作为无书不读、深谙历史的一代大政治家,岂能不懂得“治国即治吏,吏坏则国亡”的道理!因此,接下来的首要任务自然就是在众多皇子之中挑选一个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既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的人承继大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清国祚永续,富强昌盛。

其实,满清从努尔哈赤起就有一个较之于其它朝代非常具有先进性的、独特的传统作法,即所有皇子一旦成人便开始

学习

政事,或入各部政府实习参赞,或派往全国各地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品、性格、能力、水平等等,均可得到全方位的展示,从而有利于皇帝的甄别和选拔。

那么,康熙朝的皇子们在实践中都是怎样表现的呢?太子胤礽懦弱昏聩,已经两次遭贬。三阿哥胤祉深藏不露,八面玲珑。八阿哥胤禩霸气内敛,惯于作秀,善于交通权贵,更善于笼络收买人心,朝廷里的诸多大员小吏,甚至包括九、十、十一阿哥都“紧密地

团结

在以八阿哥为核心的集团周围”,气焰熏天,当时朝野均认为接班非他莫属!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均为侠肝义胆之士,英武豪爽。可此二人统领大军纵横疆场有余,文心周纳,老成谋国不足。尤其是十四阿哥还与老八若即若离,互为依靠却又勾心斗角。唯独四阿哥胤禛不依不靠,慎独正行,特别是在追缴赃款,惩治贪腐之事上大义凛然,唱红打黑毫不手软。如此,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以至于当时的官场上给他起了个“活阎王”的绰号,其若不是“皇二代”,恐怕早就被人黑掉了。

深切地体察了诸皇子的优劣,康熙帝内心已将接替大位的人选锁定在四阿哥与十四阿哥两人身上,只是迟迟难以最后定夺。

于是,他向桐城派的学术领袖,当时以布衣身份在上书房行走,亦师亦友的方苞先生求教:诸子皆佳,惟四子与十四子甚慰朕心。然,何人可继大统,朕殊难决断,望先生一言以决。

方苞不愧是大学问家,他不正面回答,却用比喻说理道:此乃皇上家事,臣本不该置喙。然,皇家无私事,家事即国事。故,臣有二法可为圣上决疑——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作料无不取决于掌厨之人。当下火头已弱,味淡无盐,亟需能够旺火且敢于下重料之人也,此其一。其二,选皇子立一国之君,除其本人外,尚可注重皇孙,若皇孙天纵英明,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4425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