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3:16
最新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八篇)
时间:2023-06-06 14:33:16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一

1.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1921年《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2.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国务院

4.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自由中,居首要地位的自由是( )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

5.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共同纲领》起过临时宪法的作用,但它不是一部正式的宪法。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简称五四宪法,而1982年宪法是在五四宪法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修改,是我国的现行宪法。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宪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答案】c。解析: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六方面的自由,而在六个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言论自由。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b。解析:《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公安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纪律监察委员会是党内部的监督机关。故本题答案为b。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二

46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座谈时曾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保持进取心、敬畏心、平常心,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基本要求。总结近年来一些干部出问题的原因不难发现,“心”事外移、“心”中无法、“心”浮气躁是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心”论,对各级领导干部既是要求,也是关爱和提醒,特别是当前对于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解析:言为心声行为心表

——党员干部须以“三心”对待事业、权力、名利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领导干部的言行是其世界观的具体体现。习近平同志在安徽党政干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三心”很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警示广大领导干部须以“三心”对待事业、权力、名利。

进取心是干事创业的“发动机”。“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总是需要有进取之心的。一个人如果丧失进取之心,就会精神萎顿、碌碌无为。进取之心是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想于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动力。我们正置身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尤其需要保持一颗不断进取之心、一股激情蓬勃之气,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无数事实表明,只有那些敢想大事、敢做大事的人,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发展,才能不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那些因循守旧、瞻前顾后的人,只能阻碍事业的发展,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敬畏心是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敬畏之心本身是道德的一部分。“敬”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追求与人生态度,“畏”则显现人们的自省智慧与警示界限。“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一个人只有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才会循自然规律与道德规范行事。追求和谐与善美;如果无所敬畏,则很容易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其结局必然是可怕的。党员干部尤其要在权力面前保持敬畏之心,始终做到谨慎用权、民主用权、秉公用权,坚持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

平常心是修身养性的“镇静剂”。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唯有得所该得,失所该失,因得而失,由失而得,才算真正掌握名利得失的要诀。总体上讲,党员干部的得大于失。我们的成长进步,固然与个人奋斗分不开,但更是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当知恩知足,心存感激、多于事业才对。

“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这虽然是一句调侃语,但对于党员干部看淡名利得失,不无启示。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才能在喧闹复杂中凝神静气,不为纷繁万象所扰。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常怀“三心”,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有此“三心”,人生就是一种新境界。对事业要有进取之心、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对名利地位要有平常之心,各级领导干部须牢记“i心”、珍惜使命、不负重托,为党和人民建新功立大业。

472013年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研究采集样本中高达八成的政府采购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豪华采购…‘天价采购”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台普通的台式电脑政府采购价高达9万多元,而市场价不过才2000多元,相差30多倍。

政府采购普遍“买贵不买对”,其背后的浑水到底有多深?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知情人士向新华社记者爆料: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这看起来公开、公平、公正,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提前透露标底给“自己人”,合伙商量好“围标”等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基本属于常规动作,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几家企业长期垄断政府采购的局面。

“天价采购”饱受诟病,请考生根据自身填报的岗位,以“天价采购”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1000字。

解析:让政府采购晒在阳光下

本应为“阳光交易”的政府采购.如今却饱受公众质疑:高价采购、暗箱操作、服务滞后、****滋生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不仅让一项理应“阳光”的政务蒙上了阴影,更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沦为“阳光下的****”。

“阳光采购”之所以名不副实,其原因主要在于监管不到位。官员重权,商人逐利,在权与利产生交集的地方,没有阳光监管,权与利则肆意勾结。供、需、管三方彼此沆瀣一气,处在封闭的笼子里办事,内部监管形同虚设,外部监督无从介入,又何谈“阳光交易”?因此,只有加强监管,透明采购,让政府采购真正实现“阳光运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豪华采购”、“天价采购”。

做到真正“阳光采购”,需“内外发力”。内,即内部监管体系;外,即外部监督力量。毋庸置疑,规范政府采购,离不开内部制度的有效监督。只有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实行部门联动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监管,审计部门注重采购资金的使用,纪检监察部门从工作人员执行相关工作纪律、供应商有无行贿犯罪等方面开展监督,才能形成监督合力,使政府采购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人民知道真相,这个国家才能安全”,政府采购亦然,只有民众了解政府采购的“账本”,才能更好地监督、防止各种暗箱操作。只有内外共同发力,政府采购才能走出封闭“笼子”,置身于阳光监督之中。

做到真正“阳光采购”,还需促使信息透明化。曾有中国社科院专家申请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却遭遇重重阻力:在向24家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提交申请后,有13家明确拒绝答复,其中10家竟称不掌握相关信息。政府采购信息不透明比例之高令人汗颜。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质量,而是关系。采购前提前透露标底给“自己人”,合伙商量“围标”、“陪标”等早已不是秘密,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从而衍生出各种“****采购”。透明消费是最好的防腐剂。以南京市开创的“网上竞价”等电子化采购模式为例,就是以公开、透明为前提,大家站在同一个平台中,以“物美价廉”者取胜。如此,政府采购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交易。

采购,不单单是政府一己之事,所花费乃是纳税人的钱,一厘一毫都关乎民情、民心。只有阳光透明,精打细算,才能取信于民,真正赢得公信力。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三

虽然公共基础知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马哲,毛概,中特,经济,管理,公文,科技,历史,人文,有的时候甚至涉及到道德还有事业单位的知识,很多学员看到之后就懵掉了,这么多的知识,不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肯定学不会。所以很多学员在备考的时候就是抱着消极的心情去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就觉得好难,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其实越是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难,所以只有放平心态,备考的时候才会更快的将一些知识点记得相对来讲比较牢固。

许多领域内的名人最终获得成功都是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全面准备的结果,任何一个有高超技艺的人都是经过长期磨炼造就而成的,一心希望投机取巧和走捷径的人并不能总是获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道路更是如此,指望临时冲刺和走走停停的人要想取得高分是不可能的。简言之,要想获得《公共基础知识》的高分,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在考场上才会如鱼得水,成为真正的强者。

虽然需要大家记得知识点很多,但是现在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还是相对来讲比较固定的。在整个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考试,还有又很多共通之处的,其中马哲,中特和时政是考试比例相对是比较重的,所以需要将时间更多的分配到这个方面,尤其是马哲,理论性特别强,需要大家平常背知识点的时候,配合做题,把相关的知识点给弄懂;中特和时政不分家,需要大家平常多看一下新闻,多关注一些时事,在做题的时候才能保证正确率提高;剩下的部分,比如说经济,公文,科技,人文,考试的时候比重比较小,所以时间和精力可以少分配一点,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将分数提高上去。

众所周知,公共基础知识只背书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到最后,这部分的内容是以题目的形式出现的,平常每学习一部分,都要配合相应的题目,这样才能把握一些做题技巧和做题策略。最后在考试的时候将自己的知识应用的更好,比如说单选题,有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最佳选项,有可能有的时候会发现a选项和b选项都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选a而不选b呢,原因是因为a选项比b选项更佳适合;再比如多选题,我们就可以用排除法,多选题,顾名思义,就是两个选项以上,有的题目你会发现选项里面两个选项明显就是错误的,所以用排除法就可以将其选出来。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四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为 960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约 5500 千米。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 5000 多千米。

【考题】判断题:我国最南端是南海的黄岩岛。( )

解析:我国最南端是南海的曾母暗沙,故本题错误。

【考题】多选题:下面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北半球,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c.我国最东端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我国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

解析:我国的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不是平方米,b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cd。

1.陆上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 2.28 万千米,共有 14 个陆上邻国,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2.海上邻国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考题】单选题: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海上邻国有6个,下列不属于我国邻国的是( )

a.蒙古 b.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越南

解析:乌兹别克斯坦不属于我国的邻国。选c。

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2.中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3.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6.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7.中国六大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喀什。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8.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

9.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华人大约有3000万,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对国情这个考点的学习,一定要结合理解区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做题才能游刃有余,如果能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去学习,还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五

批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组成,下面主要介绍标题、主送机关和正文。

1.标题

一般都是规范的“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除发文机关名称较长外。

2.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即发送请示的发文机关名称。

3.正文

批复的正文一般都很简短,一般由批复对象、批复内容和批复结语三部分组成。

(1)批复对象是指批复所针对的请示事项,也是向受文单位告知情况。批复对象作为正文的开头语,必须在正文开头引述来文的标题和文号。其表达形式是:“你单位《关于×××请示》(发文字号)收悉”。

(2)批复内容,是指对请示来文所做的答复或具体指示,是批复的主要部分。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起草时应同有关部门商量或会签,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答复,但不能相互推诿或推卸责任。批复内容一般也应一文一事,应紧扣请示事项给予明确答复。

(3)批复结语。批复有时在正文文末写上“此批”或“此复”等词语。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六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20xx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几种常见公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备考有所帮助。

一、决定

(一)决定的概念

决定是具有规定性与领导指导性的公文

(二)决定的结构

1.标题。写明发布机关的名称、事由及支种。

2.正文。一般由制发文件的依据、决定事项与执行要求三大部分组成。在文件的结尾要提出要求,发出号召或说明有关事项。

3.发文机关名称及成文日期。

(三)各种决定的撰写要点

1.对重要事项(事件)做出安排的决定。通常用于表彰、惩处事项的处理,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对某一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撰写这种决定要求主题集中、重点突出、根据充分、事实准确。对事实的分析和结论应观点鲜明、分寸适当。语言要求概括、简要。

2.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决定,通常用于领导机关对于重大的政治、行政、经济活动做出安排。撰写要点,先讲清形势,说明部署的必要性、迫切性,再阐述展开行动的方针政策、原则与措施。文件结构要层次分明。语言要严谨、庄重、明确,语气肯定。

3.规定重要工作原则、办法的决定,用于对重要工作做出规定性的安排。撰写一般按条项形式安排内容,要求分类准确、严密、排列有序,对适用对象、有效范围、工作办法、时限、奖惩做出具体的规定。语言要求概括准确、庄重有力。

二、指示

(一)指示的概念

指示是上级机关制发的领导指导性公文。

(二)指示的结构

1.标题。一般要写明制发机关名称、内容与文种。

2.主送机关。

3.正文。需写明制发的根据、目的、指示事项与执行的具体要求。

4.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三)撰写要求

1.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

2.应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指示的内容应明确具体,即工作目标明确,政策界限清楚,措施与方法具体。文字表述条理清晰,简明易懂。

三、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通知是机关的常用公文,具有多种功能。

通知应用广泛,不受内容制约。既可用于布置工作、传达重要指示,也可用于知照一般事项。通知具有执行性,多用于下行文。

(二)通知的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内容简单,不以正式公文格式印发,可只写“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等。

2.主送机关。

3.正文。写明制发通知的根据、目的、通知事项,常以“特此通知”结尾,必要时,在结尾可再次明确主题或作必要的说明。

4.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三)撰写要求

1.主题集中。

2.重点突出,措施具体。

3.讲求时效。

四、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属普发性下行文,可分为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通报有较强的时效性,主要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苗头、新趋向,强调及时快捷。

(二)通报的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及文种。

2.主送机关。

3.正文。要写明有关表彰(批评)对象的基本情况,需要表彰(或批评)的事实或需引起重视的重要情况,组织结论给予表彰(或处理)的决定,提出希望与要求。如为情况通报,还要写明对策。

4.成文日期。

(三)撰写的要求

1.通报的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性,即应选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约典型事例,选择与推动当前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或重大情况,使广大干部从中受到教育与启示或引起广泛的重视,进而对工作起到引导与促进的作用。

2.通报的材料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反复认真的核实,不得有半点虚假和错漏。

3.撰写通报,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通过平实而具体的叙事与人情人理的分析,使读者心悦诚服,从而使通报达到倡导和鉴戒的作用。

五、批复

(一)批复的概念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文。

(二)批复的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必要时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或“批准”的态度。

2.主送机关,一般为请示单位。

3.要写明所针对的请示日期与内容(标题),如:“你局×月×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答复如下”,然后写批复内容,以“批复”或“特此批复”结尾。

4.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三)撰写要求

1.在批复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应认真研究来文的内容及其背景,审核其真实准确性与必要性。其次,应查阅有关的规定与指示,以便使批复的意见符合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三,如属业经处理过的问题,则应查阅前案处理的材料,以便对问题的处理具有连续性。第四,如请示的内容涉及有关机关(部门)的职权范围,在批复时应与有关机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避免相互矛盾与抵触。

2.批复的意见应明确、具体、可行。首先,要做到根据充分.观点明确,所提意见与方案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其次,文字表达应准确、简要、语气肯定,忌用模棱两可易生歧解的词语。

3.批复的中心内容必须是围绕请示事项予以有针对性的答复,不应主题分散,离开请示事项发表空泛的意见。

六、通告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与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二)通告的结构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有时可以省略事由或只标文种。

2.正文。由通告的依据、目的、通告事项与结尾组成。结语用来说明执行的要求和有关事项,也可用“特此通告”结束全文。

3.发文机关及成文日期。

(三)撰写要求

1.通告的内容应明确具体。

2.一般用分条列项的形式表述,用语要求简明易懂,有些专业性通告虽可使用一定的专业术语,但也应尽量做到方便阅读与理解。

3.通告属正式公文,应注意维护其严肃性,有些可用“启事”等应用文公布周知的事项,如迁移、挂失、招生、更改电话号码等,应避免使用通告。

七、请示

(一)请示的概念

请示属于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生公文。

(二)请示的结构

1.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2.主送机关。

3.正文。写明制发请示的理由、请示事项,在结尾处概括表明请示的具体要求,如要求予以批准、批复或是指示等。

4.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三)撰写要求

1.观点明确,申请的理由与事项清楚具体。首先,应写明提出请示的理由,即为什么要请示。应在说明必要性的同时,陈述解决申请事项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及实现的可能性,为领导机关的批复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与根据。在阐述请示事项时,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情况,提出执行和办理的具体意见,供领导机关批复时参考,在结尾处应明确提出行文的具体要求。全文应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2.请示的内容,要求主题集中,一件请示就申请解决一个问题,以免由于内容复杂而拖延批复的时间。

3.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一般应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不要多头主送;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报送请示时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除领导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示应按机关的隶属关系逐级报送,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报送请示。

4.文字表述简明、得体。

八、函

(一)函的概念

函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公函是正式公文的一种,具有法定的效用,无论是商洽公务、询问与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都代表着法定作者的意志与权威,传达了发文机关的决策与意图,对受文者的行为有强制性影响。

(二)函的结构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函或复函)。

2.主送机关。

3.正文。要写明制发的根据或理由、商洽或询问(答复)及请求批准的具体事项。结尾表达行文目的、行文要求或致意的公文用语,如“特此函告”、“请即函复”等。

4.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一)撰写要求

1.行文郑重。撰写公函,必须使用正式公函用纸,具备正式公文的规范格式,拟定标题,编制发文字号,结构要完整,用语要准确,体现出正式公文的严肃性、完整性。

2.以简要文字,将需要商洽、询问、答复、申请、知照的事项明确、具体地交代清楚。

3.用语谦和,讲究礼节。函,应用于平行或其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协商、配合与互通信息。因此,用语要讲究礼节,语气应委婉得体,必要时还要使用尊称与致意性词语,忌用命令性、告诫性的词语,目的在于创造机关之间的和谐、友好、协作的氛围。

九、会议纪要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用以检查会议议定事项的执行情况。

(二)会议纪要的结构

1.标题。会议名称与文种(纪要)。

2.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写在标题正下方。

首先是会议基本情况。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根据、目的、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与会范围(人员)、议题、会议成果等。

其次是会议讨论、决定的问题。一般先要写对于会议讨论事项的分析评价,如重要意义、成绩、缺点,然后写今后工作的指导原则与具体安排或对有关事项的处理意见。

最后,写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号召。

(三)撰写要求

1.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议的各项内容。

2.突出重点,简明精炼。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真题链接

1.规范性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要维护公文的( )。

a.一致性

b.条理性

c.连续性

d.可行性

e.稳定性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七

26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需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现实中很难找到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最优方案在许多情况下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施最优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满足很多的苛刻条件。包括时间、人力、资金等要求,克服这些条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在选择方案时一般遵循满意原则。故本题判断错误。

27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参考答案:a

28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群众、造福人民,党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参考答案:b

解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故本题判断错误。

29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重在回答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后者重在寻找规律性认识。()

参考答案:a

30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参考答案:b

解析:世界及其联系、发展和层次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但由此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则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就其具体实现而言有其局限性,是有限的,但就其发展来说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明天可能被认识;现在还未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的事物只有未知和已知的区别,没有可知与不可知的区别,不能把未知的东西当作不可知的东西。故此题判断错误。

31计划、总结、贺词、感谢信、慰问信等既可作公务文书,又可作私务文书。()

参考答案:a

32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参考答案:a

33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是由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的。()

参考答案:a

解析: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实现形式,所有制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是由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的。故本题判断正确。

34机关单位、团体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常用简报这一文种。()

参考答案:a

解析:简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有一定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

35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称为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a

解析: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它大体上可以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大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题目中指的是法律责任。故本题判断正确。

36统治阶级创制各种法律规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确认、保护、发展现实中有利于本阶级利益的政治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法的制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故本题判断正确。

37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只要不违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则与必备条款具有同等效力。聘用合同缺乏约定条款不影响其效力。()

参考答案:a

解析:聘用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款:(1)聘用合同期限;(2)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4)工作报酬;(5)保险福利待遇;(6)工作纪律;(7)聘用合同变更、终止、续订、解除的条件;(8)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9)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上述条款中,(1)至(8)项为必备条款,(9)项为约定条款或者称可备条款,它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未作规定.由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任意约定的条款。约定条款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则与必备条款具有同等效力。聘用合同缺乏约定条款不影响其效力。故本题说法正确。

38对决策具有最后决定权的是咨询机构。()

参考答案:b

解析:决策机构对决策具有最后决定权。计划部门只是提供服务和咨询。故本题判断错误。

39《××第一中学50周年校庆公告》,这篇公文的文种使用是可行的。()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第一中学50周年校庆不属于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故本题判断错误。

40精简机构和人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机构和人员精简了,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到位。()

参考答案:b

解析:转变政府职能才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只有转变了政府职能才能真正实现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故本题说法错误。

41公共事务是指那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满足其公共需求,关系其整体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具有社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等特点。()

参考答案:a

解析: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本题判断错误。

4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参考答案:a

解析:《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故本题判断正确。

44根据宪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参考答案:a

45邓小平曾经指出,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建设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参考答案:b

解析:邓小平曾经指出,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之路。故本题判断错误。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篇八

1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

b. 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

d. 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不折腾

b. 不改变

c. 不踌躇

d. 不放弃

参考答案:a

解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同志的重要讲话新意迭出。其中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三不”原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参考答案:b

解析:1929年9月,由周恩来和陈毅起草的一个文件,就是对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因此b项符合题目要求,为本题答案。

4我国古诗、成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下列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蕴涵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题目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c项符合要求。a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d项体现了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牲。

5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参考答案:d

解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6下列不属于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的是()。

a. 试验法

b. 会议法

c. “决策树”技术

d. 经验判断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决策树’’技术、试验法及模拟法。会议法属于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7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哪一表述不符合宪法的规定?()

a.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c项说的是“任何机关”,因此是错误的。

8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缩的货币政策

c. 扩张的货币政策

d. 松散的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b

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加霞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9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a.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c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故本题答案为c。

10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

a. 归属关系

b. 占有关系

c. 支配关系

d. 使用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具有排他性;“支配”是指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11现代工业的特点是()。

a. 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少

b. 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多

c.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越来越多

d. 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人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d

解析:b项和c项是传统工业的特点。现代工业主要特征有:①工业生产技术现代化。②工业结构现代化。③工业生产组织现代化。④工业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⑤工业职工结构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大量素质高、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

1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无针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的注射原理最可能是()。

a. 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

b. 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

c. 高速表皮注射

d. 药液固化穿入肌肉

参考答案:c

解析: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肯定会引起疼痛,所以,这就失去了无针注射减少疼痛和感染的目的,所以a错误;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也可能会引起疼痛和感染,所以b错误;药液固化穿入肌肉,不能循环,会带来疼痛,不可能是无针注射器原理,所以d错;利用皮肤瞬间扩张的特性,将药物高速注入表皮,是正确的选择,所以选c。

1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 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

d. 建国以后

参考答案:b

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的斗争,举行了以三大武装起义为代表的近百次起义,但由于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大都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结果损失惨重。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果断地做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实践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14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 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 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 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参考答案:a

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口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

15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表明农业()。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

b.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c.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参考答案:d

解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对于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根据领导者不同的()而要求不同。

a. 文化

b. 性格

c. 层次

d. 需求

参考答案:c

解析:层次性是由组织结构中不同层级的领导职位决定的。一般来说.领导层级越高.对领导者的决策力、创造力的素质要求就越强;层级越低,对领导者的技术能力、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就越强。

17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高先生可以当选?()

a.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63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

b.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

c.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

d.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经过计算可知b选项符合要求。

18通过()等方法可以消除行政执行和反馈中的“中间梗塞”和“信号衰减”现象。

a. 简化程序,减少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

b. 优化管理,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c. 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运筹

d.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题干表述属于完善行政过程。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其次,通过简化程序,减少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等方法消除执行和反馈中的“中间梗塞”和“信号衰减”现象。再者加强协调与合作。最后,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运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故本题答案选a。

19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 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 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参考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0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中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认识也跟着向前推进。题干中说的就是技术上的需要(实践)推动科学(认识)的前进。因此d项正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5731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