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雨天的散文随笔字篇一
下雨了——用力的嗅了几下后猛然醒悟。
于是急忙翻身下床,奔上了阳台。
外面已经很暗了,秋日的黄昏总是那么急急地向往着人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太阳藏在了身后,使得朦胧笼罩了下来。
小雨不大,属于比毛毛雨稍大一点的那种,柔柔的,一丝丝雨线连成一片,像挂在天上的帘子,在风的陪伴下,投向大地。
偶尔有几滴好象认错了方向,又或是他伙伴的恶作剧,转而闯到了怀里,落在衣服上,“倏”的便钻了进去。
仿佛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在躲避着什么,又或是受惊的小鸟,在寻找避难的地方,而只在衣服上留下点点微痕,很快就消失了。
看着外面在昏暗的路灯下摇曳的雨丝,听着“沙沙”的雨的脚步声,忽而心里痒痒的,生出了一种学学那些多情的小女生,出去陪雨散步的想法。
回身披了件衣服,便走了出去,投入了这淅沥的小雨之中。
没有带伞,因为不想和雨之间有什么东西隔着。
走在小路上,脚同雨一起踏过被打湿的落叶,伸开双臂,敞开胸怀,任由这万点雨丝纠缠着;而风便又如同初生的小鹿,在黄昏的朦胧中乱撞,为雨增加了不少的情趣。
感觉自己就象是融入了雨中一样,心情也变的舒畅了一些;猛的,深吸一口气,清清的,凉凉的,整个人如同是吃了什么仙丹蜜露一般,瞬间便觉得脑清目秀,心旷神怡了!
有人说秋是凄凉的,因为秋是冬的前奏,是万物萧条的开始;而秋雨,便是这凄凉秋日中的另一种缠绵。
缠绵的秋雨在试图羁绊秋的脚步时,被秋给劫持了,于是便有了“一层秋雨一层寒”的说法。
也许恰是这秋雨的缠绵更显出了秋日的凄凉。
当绿色开始消退,苍黄染上枝头时,这缠绵就成了绿与黄的交接,而秋也便有了一种伤感的味道。
冬日无雨,有也是与雪一起下,因而冬雨是刻薄的,如同恶毒的地主婆;夏雨每每与惊雷相伴,就象是骂街的泼妇,顷刻间便泼满大街小巷;春雨以她优美的身姿博得了众人的喜爱,只是春雨的高贵总是显得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惟有秋雨,如同朴实而善良的村姑,美丽中带有点清纯,活泼中点缀着灵气,偶尔用发发小脾气,来表现出另一种个性,即便是伤感也是缠绵的表态,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倾诉……
喜爱秋雨,喜爱这种可以在秋日傍晚不期而至的,让人在其间散步的秋雨。
雨天的散文随笔字篇二
是隽永在杜牧的杏花酒中么?是潇洒在晏几道的琵琶弦上么?夜里,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总爱听雨,个性在春天的夜里,纤细的雨丝,一帘交叠着一帘,连绵不断地闪烁着,演奏出一曲宁静的春之声。雨声是寂寂春夜中最完美的音乐,有时清凉明快,有时凄凉哽咽,随着听者的情绪,心境会演绎出不一样的听觉效应,也会衍生出“梧桐细雨”的名句和“雨打芭蕉”的名曲来。
声声长,声声短。夜雨,淅淅沥沥地沿着岁月的沧桑一路从天宇之中传来,柔情地伴着我的思绪,浸润在唐诗宋词之中。春雨下在夜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落在地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飘在空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春雨洒在旷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雨恋在农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雨浓了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雨润在心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亦将听雨之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雨是有生命的,轻轻的飘来,静静的落下,洗去大地的尘埃,滋润万物萌生;雨是有心声的,雨声是天籁之声,远离尘世的喧嚣,毫不夹杂一点污念。静静地听着外面的雨声,听着雨的温柔、雨的豪放、雨的缠绵、雨的呢喃,听着这春夜的雨声,思绪便也随之飞扬。
有的雨声是人心灵的剖白,那圈圈韵律和阵阵涟漪让你更明白,那是她与他心灵的诉说。因为有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才让诗人有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想象。
有的雨声是在渲染着人们惆怅和忧伤的情调。因为“行宫见月悲哀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竟让才女“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感悟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
有的雨声是人心灵深处那根缠绵的情愫。因为“试问闲都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才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美景。
是啊,人拥有的,雨也有;而人没有的,雨仍然拥有。这些都能从雨的声音中觉察和品味出来:竹雨的淅淅沥沥,那是竹与雨的品性的融合,它用雨声描绘着竹的高风亮节和雨的晶莹剔透;荷雨的点点滴滴,那是荷与雨的心灵的渗透,它用雨声传播着荷的冰清玉洁和雨的玲珑玉润。“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雨桃花,缱绻风流,道不完莺莺燕燕,花花叶叶,秋雨梧桐,缠绵悱恻。
夜已深,窗外,春雨已浓成帘幕……
雨天的散文随笔字篇三
早晨被一阵淅沥的雨声惊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拉开窗帘向外望去,真的又下雨了。
楼外参差的竹林间已经有了朦朦胧胧的雾气,往日的色彩斑斓突然走向了朴实无华。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听雨的人,因为在用心听雨的时候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都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圆融与宁定。在雨声中,我时常会梦回江南,时而会神游塞北,情不自禁地想在精神的世界里离群索居,寻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荒村、抑或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独享一份宁静与自然。因为醉心于听雨,所以我也写过不少关于听雨的文章,而今日却是大有不同。雨声带来的诗情画意和听雨息心的情怀,都没有了。雨声同样只是雨声,是人的心境有所变化,而又为何会有所变化呢?
是泪悲生灵,是忧心如焚,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近日来,新闻中报道最多的就是我国不少的省市地区连降暴雨,造成了空前的洪流肆虐。多少的良田蹈谷卷入了洪流中,多少的楼台屋宇坍塌成了一片废墟,又有多少的人民流离失所痛哭成了一片泪海?本来温柔似江南女子的雨演变成了掠财夺地害命的江洋大盗般的洪流。在电视新闻中,看得最多的是亿万民众流离失所后的面孔,让人揪心。这样的面孔,心肠再硬的人,看过第一次,就再也没有勇气认认真真地看上第二次。不过我依然每天在关心着洪水肆虐过的地方的点点滴滴,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着天上的云气。
诗情画意的雨恰逢亿万民众的泪,还能够自然的柔情万般么?
中国历代的诗词散文中,关于听雨的文章颇成气候,成就很高。但是大部分关于听雨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抒发小我的情怀。而今天这场淅沥的雨,却像是一条跨越疆域与人心的纽带,让我卑微的心与中国的亿万民众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所以我听雨时的情怀也就不再只是个人的儿女情长,而是悄然有了一份兼怀天下的宽广。这份情怀,也就从天马行空的幻想与柔情似水的小我中,走向了更为贴近生命的大地。这份情怀,也就不只是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也就不仅是秦观笔下闺中女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的淡淡闲愁与宛转幽怨;也就不只是蒋捷在人生不同时期听雨后的归结“悲欢离合总无情”(《虞美人》)的小我人生的感悟,而是多了一份如季羡林先生在听雨时的那份心系广大苍生的博爱。
我是一个徘徊于文化门口的粗人,从前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如今有这般情怀,也多多少少算是沿袭了一点我们范氏先祖范仲淹的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匡世情怀吧!也顺带有一点毫不相干的希望:中国的文人墨客们,能够更贴近天下苍生。
话还是说回正题来吧!我希望无情的洪流尽快退去,在洪流中流离的人民能够早日恢复家园、安居乐业;我希望以后世间的每一场雨都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好雨,而不是阴差阳错的不合时宜的灾难雨;我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尊重自然,而自然能够有观音大仕的菩萨心肠,多一点对人类的眷顾。无论如何,我还是始终坚信:只要人间处处有真情,任何的苦难我们都能够大而化之的。曾经在雨声中竭力逃避世间喧嚣的我,今天又心甘情愿地食那人间烟火。或许这是一种人类在艰辛追寻之中对人性的一种皈依吧!
文至尾声,窗外的雨声渐渐地稀疏了,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是我又在不停的担心,担心慢慢消停的雨又会一下子急促起来。
于是我双手合十,潜心默祷,祝愿这场不合时宜的雨早点消停,最好是戛然而止。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