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100字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01:28
最新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100字优秀
时间:2023-06-06 15:01:28     小编:zdfb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一

读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后,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这篇文章讲的是科学巨匠史蒂芬·霍金,虽然身患卢伽雷氏症,导致全身瘫痪,但是仍然丝毫不向命运低头,他持续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坚持思考,坚持科学研究,坚持追求理想的精神感动着很多人。

我读了这篇课文,觉得霍金有两点值得我学习:

一是霍金生性乐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不懈。我是个小学生,只有此刻搞好学习,才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习霍金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千万不要妥协,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二是他有一颗感恩的心。虽然霍金瘫痪了,但是他身边的朋友、亲人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所以他把这一颗感恩的心变成了成功的动力,送给一向在他身边支持他的人。

针对第二点,我觉得我做的不够好,因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父母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这天的成就。但我因为调皮给父母增添了许多烦恼,他们几乎每一天都要为我这个“调皮鬼”浪费不少时间。但是,我此刻会尽全力改正这个坏习惯。学霍金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他们。

读完《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今后我必须要像霍金那样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要乐观应对一切事物。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学习上、生活上取得丰硕的果实。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二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记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霍尔与保尔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身有残疾,但他们却具有着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精神。

虽然霍金不能说话,不能活动,但是他的思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的大脑在计算着、思考着。他靠着孜孜不倦的精神,终于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更让我感动的是:霍金从来没有悲观自卑之心。面对自己残缺变形的身体,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而且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宽大胸怀呀!

霍金的历程告诉我们:生活永远偏爱勤奋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敢于向命运挑战。向命运宣誓:命运,只不过是一些软弱无能的人的借口。

我相信:残疾是他们的命运,但绝望不是他们的权力,他们正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人生的各种困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的路。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悟这位非凡科学家的求索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因黑洞原理和《时间简史》而家喻户晓的史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今天这堂课,让我们走近霍金,感受他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一齐把课题读好。

二、新授:

1、轮椅上的霍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出示: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是的,师引读:霍金的魅力……

5、霍金到底遭遇了什么样残酷的命运呢?多少岁?

21岁,正是年轻,被人羡慕,正是花朵开放的年龄,但这个时候却遭到严霜的打击,这是非常残酷的。

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霍金所遭受的悲惨命运。

出示: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出示图象:这幅照片是霍金2002年来到中国时拍摄的,当时他已经多少岁了?与之前医生断定他只能或两年相比,怎么样?(说明他已经战胜了病魔)

7、现在,当人们谈论起霍金,眼前就会浮现他的标志性形象。

指名读,你想说什么吗?

8、40年来,霍金是这样度过的,

出示: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同学们自己好好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板书:顽强意志)

一点点一点点地移动,一点点一点点地啃桑叶,但持之以恒,桑叶也会被啃光,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自然段,读的过程中,有感触的地方的地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尤其是第4自然段,请你好好体会霍金的内心想法。

10、出示: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尽管霍金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他的社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维,他的思维在宇宙中翱翔。他把自己的困境置之度外。)

指导朗读,在座位上读。

11、一个身患绝症,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从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也不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宇宙的命运。(板书:科学探索)

齐读5-7自然段。

12、霍金成功了,在我们看来,霍金的的确确是一个——出示第一张,齐读。

13、霍金的生活,和他的成就让我们敬佩,但他身上还有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更加深深地打动我们。

请同学们自由读9-12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力量。

14、出示: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好有一颗感恩的心……

能活动,能思维,有理想,更有爱,在霍金看来,命运的赐予已够仁慈,感恩之余自然应该更家奋发图强。(板书:乐观向上)

16、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和霍金类似情况的人吗?

出示:

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勒等图片,播放《命运交响曲》

17、结束:让我们学习霍金精神,把握好自己的生命,走好自己今后的道路,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发出光,发出热,留下一点辉煌吧!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四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巨人……或许,他是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点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就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从儿童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道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黄昏,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既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永久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当然,霍金也尝试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的辐射x光、伽玛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五

,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向我们展示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文章的脉络层次比较清晰:先是介绍了霍金的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就,接着写了命运对他十分残酷,而他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不断求索,研究宇宙的奥秘,最后写了他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回答的女记者的问题,展示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教材一共给我们提供了四个习题,一是描红练习,二是抄写词语,理解词语,三是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而霍金是怎么认为,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四是说说哪些地方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读了全文,我领悟到霍金的成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他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不但没有抱怨还充满了感恩之心。而全文的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体会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学习这种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的七个一类字与两个二类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3、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到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二、说教学思路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如下设想:

一、介绍霍金

通过预习或教师讲述使学生对霍金有一个大概地了解,为阅读文章奠定情感基础。在介绍时可以重点介绍霍金在早年遇到的不幸与他取得的非凡成就。这样能使学生对霍金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那么认真地朗读课文也就水道渠成了。

二、整体感知课文

以问题“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霍金吗?”导入课文的学习。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其次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能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课文中的第8自然段为一个过渡段,引导学生找到这个段落,并以此为依据给课文分段,使学生了解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文章的主要内容便能了然于心了。

三、以读代讲,感受霍金的不幸遭遇

2、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找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并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边读边做批注的习惯,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这一段的阅读。

3、特别关注像“不幸,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彻底剥夺,彻底变形标志型形象……”这些词语,也能通过观察霍金的照片加深印象。

4、通过个别读,齐读,老师引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想象他写字看书的艰难,为读好下文做铺垫。

四、认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4-7自然段)

2、学生默读课文4-7自然段

通过默读课文找到这一部分的重点段落第4自然段,并用幻灯片出示这段内容。文中“虽然……但是……,几个飞出,飞向,想象着,论证着,思考着”这些词语都要经过反复朗读,同时也要关注霍金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体会到霍金虽然坐在轮椅上却想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及他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体会到他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知识英雄。

五、感受霍金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很快找到这一段文字:(投影出示)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看了这段话以后有什么感想,从而体会霍金面对不幸命运而表现出的勇敢顽强的精神。

3、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霍金的人格力量。

六: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2、再次出示课文第八自然段,并朗读第8自然段。

3、拓展延伸:提出要求: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身残志坚的人,你们了解他们吗?如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课后可以找一些他们的传记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1、如果要为霍金颁奖,你能为他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颁奖词吗?

2、课后可以读一读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的人物传记,学习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通过积累内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物理天才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六

教学目标:

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轮椅上的伟大科学家,他就是霍金。

2、齐读课题。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二、传奇色彩的物理学家

2、默读第三小节,画出关键词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3、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

4、说一说: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他不能——他不能——他不能——

6、学生自学

7、交流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过-------神秘莫测的黑洞。”

(身体是被禁锢住了,但是他的思维在飞扬,在宇宙中翱翔,读好排比句,一句比一句高昂、响亮)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伟大成就)

8、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开头,再来感受他取得的成绩

(“全世界”“无数的读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誉

11、学生读书

12、交流

忘我工作

板书:不断求索

三、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读课文9-12节,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批注。

3、交流:

指名朗读女记者的话(这句话里带有女记者的景仰、带有对霍金的怜悯,在女记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认为什么?认为霍金“失去很多”)

请学生交流: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他们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生活的乐趣等等)

出示:“霍金的脸上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

霍金回答时充满“恬静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如此地艰难“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

同学们,霍金不能说话,但是我们同学能说,饱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吧!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板书:乐观感恩

五、练习写作

1、同学们,霍金的话,让在场的人心灵震颤,老师相信,现在你的心灵肯定也被深深震颤!拿起你的笔,那你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抒写下来吧!

2、交流

六、总结课文

1、是啊!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乐观感恩,成为生活强者。正如课文最后所说,霍金真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啊!

2、板书“非凡的科学家”

3、让他的这种不断求索、乐观感恩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勇往向前吧!

板书设计: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七

这几天,我们在教《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让我感慨万千。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很喜欢霍金这个人物,由他,我想到了像他一样的人:海伦?凯勒,阿炳……命运对他们很不公平,但他们丝毫没有考虑,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不仅这样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我要好好读书,争取也有大收获。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为什么称霍金为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2、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去认识霍金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学生正确朗读书本后面的生字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卢伽雷氏症:一种能够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可怕疾病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颤:颤动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4、通过朗读课文,你感到霍金是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四、分清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1、2节)简单介绍霍金

第二部分(3-7节)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天才

第三部分(8-12节)霍金以他坚强勇敢的人格力量,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朗读课文

六、生字教学

撰:注意右边部分,上下结构要紧凑。

摊:每一部分都要写得细长,结构紧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朗读课题

2、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称“宇宙之王”。但他又是一个不幸的人!正当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疾病啊!命运对他又是何等残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第三小节,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 “不久就完全瘫痪” “长期”)

“彻底剥夺说话的功能”中“彻底”一词

“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3、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

3、朗读课文第三节

三、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那么他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它高度赞美了霍金取得的伟大成就,他的魅力所在。

2、学生找过渡句

3、交流:

朗读这句过渡句,讴歌了霍金哪两方面的魅力。(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5、学生自学

6、交流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过-------神秘莫测的黑洞。”

(身体是被禁锢住了,但是他的思维在飞扬,在宇宙中翱翔,读好排比句,一句比一句高昂、响亮)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伟大成就)

7、让学生联系课文开头,再来感受他取得的成绩

(“全世界”“无数的读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誉

8、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个身体一点儿也离不开轮椅的人,却取得了无此辉煌的成就。他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学生读板书)

10、学生读书

11、交流

忘我工作

板书:不断求索

四、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教师板书:生活强者

3、读课文9-12节,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做,怎样说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批注。

4、学生自学

5、交流:

指名朗读女记者的话(这句话里带有女记者的景仰、带有对霍金的怜悯,在女记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认为什么?认为霍金“失去很多”)

请学生交流: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他们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生活的乐趣等等)

出示:“霍金的脸上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

霍金回答时充满“恬静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如此地艰难“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

同学们,霍金不能说话,但是我们同学能说,饱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吧!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板书:乐观感恩

五、练习写作

1、同学们,霍金的话,让在场的人心灵震颤,老师相信,现在你的心灵肯定也被深深震颤!拿起你的笔,那你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抒写下来吧!

2、交流

六、总结课文

1、是啊!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乐观感恩,成为生活强者。正如课文最后所说,霍金真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啊!

2、板书“非凡的科学家”

3、让他的这种不断求索、乐观感恩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勇往向前吧!

板书设计:

物理天才   (不断求索) 

生活强者   非凡的科学家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

1、课文第3自然段的文字表述抽象、概括。学生透过文本的语言得到的也是冷冰冰的抽象结论:双腿瘫痪、说话功能被剥夺、身体彻底变形。这文字背后包含的丰富的震撼人心的内容被省去了。由于学生受到年龄、生活经历的限制,他们难以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很难体会出“残酷”的内涵,从而也就不能较好地体会霍金作为生活强者的一面。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学本课,我设计思想想从复习入手,让学生再次体会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与霍金的成就和乐观的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学生对人生中遇到的坎坷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克服困难。通过学生的表演,直观,提高学生兴趣,在表演中真正体会霍金的痛苦,与霍金40年呆在轮椅上又一次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下一步的学习。

2、设计抓住霍金是物理天才和是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层次感比较清晰,层层展开教学,循序渐进。

4、少讲精讲,重点内容充分让学生朗读,感悟,重点句子重点分析,次要内容,简单一读,甚至不提,主次分明。

5、重感悟,少讲解,很多内容都是让学生朗读感悟出来,学生把自己读书体会充分展示,体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老师讲解内容很少。教学中我一直让学生说,你读明白什么,体会到什么。

6、重视学法指导,轻知识讲解,解释不无悲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解释单个字,连起来理解词语,不同方法理解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7、重视积累拓展,让学生把想对霍金说的话写出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同时让学生练笔。霍金的话语,让学生拓展,积累,鼓励学生读课外书。

8、课堂注重评价,适时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及时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思考,并且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发音,语言,切实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评价语言尽量做到幽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9、借助多媒体,音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染,升华主题。

不足:

1、设计内容多,容量大,40分钟没有完成。

2、问题设计,学生很难回答,对生了解还不透彻,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3、语言没有充分组织好,至于有些地方,语言不够精确。话语还不够精炼。

4、多媒体没有充分用好,音乐没有起到作用。

5、讲得还多,应该在精,读书还不够,学生还要训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783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