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55:14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优质
时间:2023-06-06 15:55:14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篇一

本站司法考试专栏为考生提供2014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欢迎参阅。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a.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b.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罪,两罪并罚

c.盗窃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三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应从一罪重处

【参考答案】b

a.继续犯

b.想象的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参考答案】c

11、我国《刑法》上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对象的个数

b.犯罪行为的个数

c.犯罪构成的个数

d.行为人犯罪意思的个数

【参考答案】c

12、甲某放在卧室的手提包中的1万元钱被乙某盗窃。为了达到报复乙某的目的,甲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5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指使丙某证明自己被盗5万元。甲某的行为:( )

a.构成伪证罪

b.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不作犯罪处理

d.构成妨害作证罪

【参考答案】b

13、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 )

d.冯某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毁坏文物,对冯某的行为应予以数罪并

【参考答案】c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参考答案】c

15、法条竞合犯的概念是什么?

a.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b.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或者包容关系的刑法条文

c.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d.数个行为触犯数个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或者包容关系的刑法条文

【参考答案】b

a.惯犯

b.牵连犯

c.持续犯

d.连续犯

【参考答案】c

a.构成拐卖妇女罪、****罪、强迫卖淫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c.只构成****罪、强迫卖淫罪,因为其拐卖行为尚未完全实现

【参考答案】d

18、绑架勒索罪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参考答案】b

a.伪造证件罪和招摇撞骗罪

b.伪造证件罪

c.依照牵连犯的处理原则择一重罪

d.招摇撞骗罪

【参考答案】c

a.继续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惯犯

【参考答案】c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篇二

1.主犯包括()。

a.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b.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d.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参考答案:abc

2.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参考答案:abc

3.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abcd

4.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b.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d.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参考答案:abcd

5.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行凶、杀人

b.抢劫

c.****

d.绑架

参考答案:abcd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单位必须是公司、事业单位、企业、机关、团体

d.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bcd

7.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它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b.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参考答案:abc

8.犯罪客体是()。

a.犯罪对象

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9.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参考答案:abcd

10.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参考答案:abc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篇三

1.管制的期限为()。

a.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d.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a.预备形态

b.实行过程中

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b.危险即将来临

c.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d.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a.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b.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d.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1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篇四

本站司法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a.以非法销售为目的,不按规定的品种制造枪支

b.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枪支

c.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

d.超过限额制造枪支

【参考答案】abc

2、下列哪些罪的犯罪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能够成( )

a.倒卖车票、船票罪

b.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c.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d.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参考答案】abcd

a.信息披露违规罪

b.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c.虚报注册资本罪

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参考答案】bc

a.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和强迫职工劳动罪

b.妨害清算罪和虚假破产罪

c.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

d.信息披露违规罪

【参考答案】abcd

5、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c.有价证券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和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参考答案】abcd

6、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a.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参考答案】abcd

a.贪污罪

b.私赠文物藏品罪

c.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

d.盗窃珍贵文物罪

【参考答案】ac

a.故意毁坏财物罪

b.盗窃罪

c.应数罪并罚

d.牵连犯

【参考答案】abd

9、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a.张某侮辱吴某导致吴某自杀身亡

b.监管人员李某对被监管人成某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其死亡

c.赵某强制猥亵妇女齐某致齐某自感屈辱而自杀

d.朱某遗弃因有重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妻子白某致其死亡

10、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想象竞合犯?

a.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备

b.窃取国家所有、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的

d.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

【参考答案】acd

11、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想象竟合犯?( )

a.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信设备

b.窃取国家所有、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的

d.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

【参考答案】acd

12、甲某在地里拾到手枪两支、冲锋枪一支,各种子弹200余发,藏于家中。一年以后,甲某取出手枪一支,蒙面到一个地下赌场,朝墙上连射几枪,众赌徒闻枪声四散而逃,甲某将3万元赌资全部拿走。第二日晚,甲某持枪闯入一居民家中,又朝墙上射击数枪,致电灯熄灭。甲某害怕黑暗中被人突然抢住,发挥不了枪的作用,又朝室内开了一枪后逃离。该枪击中正在看电视的男主人,致其死亡。甲某的行为:( )

a.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和抢劫罪

b.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

c.属于牵连犯

d.应当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ad

13、在下列情况中,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a.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又实施了组织安排的犯罪行为的

b.在我国领海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又以暴力方法拒缉私的

c.生产伪劣产品又以暴力抗拒技术监督机关人员的检查

d.缴纳税款后,又以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退税款超过纳税额的

【参考答案】abcd

14、甲某在工地干活时窃取雷管100支,春节回家时携带上述雷管在某长途车站准备搭乘长途汽车返乡时,因形迹可疑遭到民警盘查,主动交代了窃取雷管的事实。对此案,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某成立自首

c.甲某构成盗窃罪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属于牵连犯

d.对甲某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ab

15、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参考答案】bcd

16、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发和零售,在被查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合格产品。甲的行为:( )

a.触犯非法经营罪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参考答案】abcd

17、关于结果加重犯,说法正确的有( )

b.结果加重犯的成立需要有刑法分则条文的明确规定

c.结果加重犯中,对于加重结果有可能出于犯罪故意的主观心理态度

d.过失犯罪不可能出现结果加重犯

【参考答案】bc

18、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 法律 敎育 网

b.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人死亡

c.强制猥亵妇女致人死亡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

【参考答案】abcd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教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参考答案】bcd

a.结合犯

b.继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参考答案】acd

司法考试刑法题库及答案篇五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 c ),应当负刑事责任。

a、杀人罪、伤害罪、抢劫罪、****罪

b、贩卖毒品罪、制造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

c、故意杀人罪、爆炸罪、贩卖毒品罪

d、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抢劫罪、****罪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刑事责任,( d )。

a、但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b、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并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d、视同正常人犯罪,并无特别的刑事责任规定

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c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d、意识和意志能力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c )。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d )。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c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7.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c )。

a、属于故意犯罪

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8.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9.养花专业户李某为 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b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0.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 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同意后的 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 b )

a、幻觉犯,不构成****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罪

1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c )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2.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下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 c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意外事件

d、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13.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领导家里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吴某该行为应属于( c )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14.司机某甲,平日酒量为白酒一斤。某日,甲喝了半斤白酒,自认为没事,就驾车出去办事,途中因头晕刹车不及,将一行人撞死。对某甲主观方面认定正确的是( d)。

a、某甲明知自己饮酒,还要驾车,其主观上对于交通肇事结果是犯罪故意

b、某甲没有超过他平时的酒量,对于交通肇事在主观上是意外事件

c、某甲明知自己饮酒,但认为没事,在主观方面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15.某甲一直想杀死自己的妻子乙,但苦于没有机会。某日,某甲与某丙约定上山打猎。某甲在出发前擦枪时,在与乙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并不慎触动了扳机,枪支走火,击中乙的腿部,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某甲的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b )。

a、某甲在主观上是故意

b、某甲在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c、某甲在主观上过于自信的过失

d、某甲在主观上没有罪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986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