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让音乐课堂动起来篇一
ok3w_ads("s005");让音乐课堂成为梦想起飞的地方优秀范文
创造充满音乐气息的优美环境,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教师要为追求梦想的地方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放松身心、愉快地投入学习中。因此,我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让学生享受课内外音乐的美。
早晨,伴随着《苗岭的早晨》《清晨》《快乐的一天开始了》等乐曲,学生走进校园,开始了一天的快乐学习;课间,在学生自由活动时播放《蜗牛与黄鹂鸟》《哦,十分钟》等,让学生沉浸在这些课内外歌曲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爱上音乐。
前些年,响应教研室的号召,我校将小乐器引进课堂,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而这一过程中竖笛这个简单易学的乐器成了学生课外时间的好伙伴。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人一组、五人一伙地在座位上或操场上一起吹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如四年级课本中的《牧童》、低年级的《大雨和小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粉刷匠》等,还有我没教的歌曲学生课下比赛着自学,看谁会吹的歌曲最多。学生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歌曲用手中的小乐器吹出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环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美好的音乐气息,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等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同时通过音乐的力量培养学生正向的情感价值和良好的情操。这样具有积极价值的音乐内容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从而形成关于音乐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良传统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作为一名艺术老师,应抛开以往的严肃,用微笑接纳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自由、兴奋,尽情地唱歌、跳舞、做游戏、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学校,上课就应该有课堂纪律,不能纵容学生。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难以在音乐学习中创造一个多彩的内心世界,谈何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快乐?新的教学理念是采取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接受、愿意参与、敢于表现,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真正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呢?以下是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静动转变,乐学
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曾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小学生生性好动,每个学生都不会拒绝游戏、拒绝展示自己,于是我将传统的以讲述、教唱、观看为主的教学形式变成了一个个游戏、律动、童话剧等穿插在课堂中,以学生的自我表演为主,随时改变学生座位,让学生由“听众”变为音乐剧中的“主角”。
如《龟兔赛跑》这一课,这是一个音乐童话故事,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如果只靠聆听老师的讲解显然不够生动,我让学生走出座位听着单簧管伶俐和大管沉稳的音乐特点模仿龟兔的形象,学生兴致盎然,有的模仿兔子一蹦一跳,遇到兔子的台词时还摇头晃脑表现出高傲的样子;有的模仿乌龟(尤其是龟兔赛跑的那段),那慢吞吞的动作简直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还有的模仿小猴当“裁判员”,那郑重、机灵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表现,生动地描绘了森林里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节。孩子们在游戏中体味着音乐的动感和美感,享受着音乐带给人的惬意和轻松,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快乐的营养元素。通过利用情景模拟的形式,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在自己扮演的情景剧当中跟随着故事情节和节奏切实感受音乐的动感和美感。
为了让课堂更丰富多彩,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双响筒、碰钟、串铃、响板、木鱼等都是我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具,其主要用于给歌曲伴奏,以及听乐器辨别音色、听节奏辨别节奏型等。如《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一上课,我用双响筒作为马蹄声,打出了“×× ×× ××”节奏型,学生一听就抢着喊出:“是马奔跑的声音,是马奔跑的声音。”;同时我还加入了串铃为歌曲增添色彩,学生一听到串铃清脆的声音,毫不犹豫地喊道:“是马奔跑时脖子上的铜铃声。”学生随着小乐器的伴奏模仿骑马奔驰的动作,就像一匹匹的小马在草原上奔跑。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互动中体验满足感,享受音乐的美。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利用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丧失兴趣,而积极地引入多种教材设备,可以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中来,同时通过参与课堂实践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获得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实现了由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静态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动态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
(二)题材多样,形式丰富,活学
教学中,我加入了许多“快乐因子”,如音乐模仿、旋律接龙、节奏接龙等,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授高年级的学生时,我在教学形式上就不能仅限于游戏、舞蹈或童话剧,形式的多样化、题材的多样化才能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更高的提升。在学习高年级歌曲《木瓜恰恰恰》一课时,我把“叫卖”这一新的题材揉进歌曲里,通过让学生模仿《卖汤圆》的叫卖演唱形式引入新歌《木瓜恰恰恰》,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在唱到“恰恰恰”时,通过学生拍手、拍腿或拍肩的不同形式打出“恰恰恰”的节奏,使学生了解歌曲的速度、情绪和重点节奏型。在这节课的最后环节,我启发学生进行歌曲创编,有的学生竟然把《木瓜恰恰恰》改成了《蔬菜恰恰恰》,把里面的歌词改成:黄瓜、土豆、茄子、西红柿,恰恰恰,萝卜、白菜、豆芽和蘑菇,恰恰恰,赶集时都挑到城里卖,城里人都争着来选购。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争抢着用自己家乡的语言吆喝出无限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提起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引入多种教学题材和活动形式,有效丰富音乐课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此外,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往往理论知识过多,学习兴趣难以被有效激发。相较于音乐课堂来说,其题材多样、形式丰富的教学形式与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够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成果,又能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放松身心,获得愉悦感。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是当下全面发展教学所需的,也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
(三)借助课外音乐打开视野,广学
孩子们都喜欢看电视里少儿频道的节目,里面有很多优美的律动,孩子们喜欢听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现在的我已为人母,宝宝在几个月的时候只要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记得在她四个月的时候我让她听了一首节奏欢快的“倍儿爽”,她竟然能跟着节奏蹬着小腿,我顿时觉得音乐实在是太神奇了。
于是,当出现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欢快歌曲时,我就把课前律动的音乐改成人人熟知又有动感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我和他们边唱边跳地走进教室,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就连平时躲在角落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也开心地跟着一起跳起来。
下课时,我会放一些少儿节目里的歌曲,如《小小智慧树》《大风车》等,孩子们一个个手舞足蹈、生机勃勃,他们边唱边跳,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像一个个快乐的小天使。这就是互动的魅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展现自己。
书本上的知识往往局限性较强,而音乐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有迹可循,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知识,借助课外音乐知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音乐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
其实,不管是课本上的歌曲还是网络上的流行音乐,只要能让学生喜欢并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和感受快乐,都是好的课堂教材。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应该更多面性地引导学生爱音乐,不断开拓创新,用爱心、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吸引力的音乐世界,使他们在音乐中认识美、欣赏美,从而享受各种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在激情中歌唱,在歌唱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拓宽音乐课程教学实践的渠道,实现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在整体的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音乐形式的丰富性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主观学习需求进行阐述和讨论,并且在引入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加入一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课程欣赏资源与实践互动资源,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供帮助。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引入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鉴赏课或情景剧表演的方式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体会和了解。同时,当学生自主参与到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后,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能够基于实践参与的过程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路径。对学生来说,当鉴赏类或实践类音乐课程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后,学生所能够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会同步提升,音乐艺术感知力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最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因此,教师更需要在音乐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环节通过融入创新思维,提升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实际效果。
注重应用创新性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应用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指标,促使学生结合个人的学习兴趣找到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教学评价的具体指标内容不仅要包括常规的音乐课程教学评价内容,还应当在教学评价指标的纳入过程中将一些更加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评价指标纳入具体的课程教学组织实时过程。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参与音乐主题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以及音乐鉴赏感受的独特性作为评价其音乐感知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指标。除此之外,教师将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指标纳入教学评价内容体系中,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主观兴趣。
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要想让学生拥有音乐梦想,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加强创造力和音乐实践潜力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结合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作品鉴赏力、乐器演奏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对部分音乐天赋较高且具备一定音乐创造力和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一方面在常规的音乐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搭建充分的实践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有效的音乐学习和展示平台,如组织学生参与不同乐器的考级或竞赛,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表演和竞赛的平台,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梦想,获得更好的音乐学习和实践展示的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音乐课堂
梦想起飞
艺术老师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4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