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实习周记篇一
福建省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德市的一家新兴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办公地址位于福建省。主要业务是城市商品房开发和建设,目前正在准备。我于20xx年1月15日开始在这家公司的实习工作,工作岗位是见习助理。
第一周我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进行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章程的熟悉,学习如何使用公司的财务软件,熟悉公司建筑工地的位置,以及材料仓库的位置。
开始实习工作之后,我便开始重新将家中的书本课件找出来,重新温习一遍这些相关的知识,以及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制作。由于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工程,目前也只是在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商品房住宅区,所以它的会计报表并没有如涉外资金等,也没有过于频繁的现金交流。
由于在实习的第一天主要是学习和了解公司财务部门的保密条款等知识,所以第一周所学,所知许多内容不能体现在实习周记中请见谅。
综合一周的感受,我最最深刻体会到的是:财务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每一笔现金帐幕都要2个财务工作人员的核对,大笔的资金流动还需要财务主管以及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签字才能进行。
同时,财务工作也是一项保密程度很高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我们这些财务工作者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公司的财务信息,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公司的内部机密信息不外泄是公司保持优势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进入第二周的公司实习,由于经过了上一周的学习,我更加熟悉了公司的业务章程和业务情况条例。
本周,我开始学习如何编制公司的财务报表。刚刚开始我先是用了两天的时间翻阅公司上一个财务季度的财务报表,以及原始凭证等。由于时值***地方税务局开展学习的学习讲座,公司的几位经历以及财务部门的经历都去开会了。
所以正式的工作直到星期3才开始。为了锻炼我的能力,公司让我用手工编制报表。我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公司的财务主任核对各项数据是否有缺漏以及原始凭证是否有遗漏。我在工作开始的阶段也尝试着参与原始凭证以及总分类帐幕的报表的编制。
但是由于在工作中的粗心大意,在总账中漏填了一个数据,导致我试编的财务报表最后不管怎么算都算不平衡,在财务主任和财务经理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错误的地方并且加以改正。因为我是试着编制报表,所以公司并没有因为我的疏忽而造成工作进度的延误。
错误的原因:在同一天发生的财务活动过多,过于频繁。在编制的过程中不够细心,错误的将一份还没有来得及编制的原始凭证放入已经录入的原始凭证中。
造成最后的试算不平衡。经验教训:在开始录入信息之前,一定要先把桌面清理干净,整理清楚。并且把各项财务信息整理归纳,在开始之前一定要事先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着急,也不能在工作中产生厌烦的情绪。(虽然真的很无聊)。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每一份报表的是否完整的录入,避免最后不必要的返工。
已经进入第三周的实习段了,在本周的实习过程中,单位实习指导老师教会我如何发放工资和春节奖金(红包)。她先把工资取回来,让我在财务办公室中发放。本以为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因为不要自己去计算,所以觉得很容易,会很快就完成。
可实际上在发工资的过程中却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了。并且由于春节降至,所以我们周末要进行加班工作。体会整个发放工资的过程我感觉好像是在打仗,这个人还没有结算完,下一个又在那边催了。
同事们焦急的等待着工资的发放,好像再慢几分钟就会少很多钱。因为我是新手,对整个公司的人员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就要求我根据他们的名字在工资单上慢慢的寻找对应的人,而且出现了两个同名的人,所以发放过程中还发生弄错对象,工资发错了人。
因为同事们的理解,所以事情很快的解决了。发放工资的时候,还要计算着自己所发放的钱的零和整的情况,第一次发放没有注意,一开始把所有的零头都找光了后面还有几个部门的人,只好麻烦人家去找别人借钱以零换整。
而且一开始把所有的一百的整钱发的差不多没有了,最后发放的是管理阶层人员的工资,基本上大家全是整数,但却只好用五十来代替,惹的大家怨声载道。还有就是有的同事不止做了一份工作,所以他们应有两份工资可拿,但我自己不知道多亏旁边的指导老师的提醒才注意到。所以小小的发工资的工作却还存在很大问题,这是从课本上学不到的。
存在问题:
1.没有搞清楚人员名单,把同名的人的工资发放错误。
2.没有注意到发工资时应该有所规律,导致最后零头和百元大钞发放光了,使得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最后拿的是五十、五十的。
3.没有搞清楚有些同事干了两份工作,所以有两份工资。她们的工资是分开来抄的,发放的时候应该一起给付经验教训:
1.发放工资之前先要看清楚有无人员同名同姓,分清楚究竟每一份工资对应的该发给谁。
2.要事前看一下有无员工是干了几份工作,他们的工资在发放之前应该先汇总好,方便于发放。
3.发放过程中要合理的分配工资的零、整情况,尽量避免最后全剩下五十、五十的单张或在发放过程中把其中的一种发光。
这是我在这家公司实习的最后一周。由于是春节结束之后的第一周,公司没有什么大的项目,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办公室查阅以前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分录复习之前的实践内容。
2月20日,我跟随公司的副总林经理前往公司的仓库进行巡视和核查。公司在***一共有两个货仓,一个位于城东路主要是存放用于出售的各种建筑材料。
另外一个仓库位于少年宫附近的一栋仓库内,主要是用于存放公司建筑房产用的各种机械工具。仓库的保管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并且在许多地方都配备了灭火设施,和火警报告系统。特别值得纪念的是2月21日,公司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填写一张汇款单据。因为突然有一笔比较大的建筑材料订单,所以公司需要向浙江省的一家建筑材料生产公司回去30多万元的汇款单。
整个填写的过程我一共花费了10分钟,力求每个字都写的清晰工整。每一个数字都力求工整清晰。在填写完成之后,我又花了5分钟一遍又一遍的校对数目,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填写数额如此巨大的货款单。后来我才知道,象这样的汇款单据公司一年要来好几十份。在工程繁忙的季节,有时候一份汇款单票面就有近千万。看来我真是胆子太小了。
填写一份30多万的汇款单都紧张的手心出汗,如果有幸能填写一份价值过百万的货款单,那么我估计要失眠了。实习终于结束了。整个实习期间,我共花费100元,包括车费和伙食费。收入1200元,包括900元工资和300元的补贴红包(100元红包和200元的过年值班补贴,我于2月6日,正月初四陪同公司的陈总经理一同在公司值班。)
实习周记篇二
为了秉承工科学校的优良传统,将理论知识结合于实际(尽管我们没有学习过理论知识),达到锻炼实际操作和应用的目的,我们开始了传说中的金工实习。
小的时候看到工厂工人做的一些看起来又脏又累的'工作,这回也轮到我们做了,想当初那是令我鄙视的工作,但当我做起来时才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在刚刚结束了金工实习的第一周,工作量对于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叔叔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就已经开始哭爹喊娘了~由于不是所学专业的知识,手法、技术不熟练,不注意安全操作。()这一周开始过得是极其郁闷。
第一天:焊接,虽然感觉很好玩,但还是傻了吧唧的把手给烫了~第二天:汽车,选了一个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当大家都已经收工的时候,我还在那满地找螺丝??第三天:车工,机器的误差实在是太大,以致于铁柱都快被我削没了??后两天过得还算轻松,基本都在教室里学理论~
每天必须早起又让我们回到了军训的那段日子,中午还得为在北校区找睡午觉的地方而头疼,当然,还要面对北校区食堂的倒霉的饭菜。
抱怨是没用的,师兄说得对,我还没有完全的投入去克服困难。金工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这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基本的生活技能~希望明天能摆正心态,去找到其中的乐趣。金工实习周记(三)
大三新学习期伊始,我们也随即开始长达六周的工科生必修的金工实习了。好在是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还有个周末,而其他一些学院的同学可就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了,要在周末进行实习,这不是违背劳动法、剥夺学生合法权益嘛,幸哉!
其实说我们是工科生,这也不太准确,因为我们虽学的是工业工程,有很多工科课程,却在毕业时拿个管理学学位,而院领导更是一再告诉我们,我们专业的重点方向是管理,汗啊,晕乎!
于是,我这个文科生正式在9.3号这天开始了所谓的实习,而我一向自诩为后工业时代的牺牲品,结果,很不幸第一天实习,我就让我一哥们先我之前成了牺牲、做了伤残毁容人士。
事情发生在我第一天做锻工的时候,锻工是什么》打铁的,当然师傅理解比我们要深的多,“锻工关系到一国整体实力,什么神州5号、6号,什么航母大炮,都要用到锻工”,仿此逻辑,关系到一国整体实力可能不仅仅是锻工,像司机、教师、乃至、乞丐,你说社会生活中能缺的了他们吗?答案是不能。说远了^_^说我在打铁时,用力过猛,而小王同志则成了牺牲品,夹铁的他被高达几百度的飞出栈板的热铁击中下巴,弹上手臂,霎时留下永久的痕迹,效果图如下,想来真对不起小王,好在并无大碍。
实习周记篇三
星期二,刚到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第三事业部无线工程项目部报到。第二天开始,就进行了理论培训,讲解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宗旨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项目的运作,工作的职责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让我一一认识项目部的老员工,还有记下联系方式。我的工作职责:一是基站设备的开通,基站一般有三种设备:2g900频段,2g1800频度和td. 二是基站的扩容和维护,为了满足业务容量的需求而增加载频。也有由于业务量的减少,为了节省频点,而减容。通常要处理时隙故障,分集接收故障,驻波比故障,通道误码故障等等。还有是资产验收。就是基站里的各种设备贴上资产,然后由监理,验收小组和我们一起去验收,查看设备是否都贴上资产了没,资产的表签是否都正确。最后是dc直流电源的改造。直流改造是为了新增设备而提供电源。这周我大体认识了项目部的运作,认识了所有同事,知道了自己的具体工作。
这周主要是处理各种故障。海门万年站为 rbs20xx 站,原工作正常,后因雷击导致整个基站退服。从交换机侧反应为dxu 数据能灌入并能正常工作,但却无法对tru 进行操作与控制。经到基站观察后发现,dxu 状态表现正常而tru 处于退服状态。用omt 软件查看,发现有l/r swi 及l/r ti 告警。初步断定为dxu 与tru 的通信中断。在检查连线一切正常后,判断问题应出在dxu 上。将原dxu 中的数据拷出,然后更换dxu,并灌入刚刚拷出的原dxu 数据,复位dxu 后障碍依旧,说明dxu 硬件没问题。于是怀疑dxu 中数据可能因电击而损坏。到邻近同型站中拷贝数据后重新灌入,复位dxu, 基站恢复正常。雷击不仅可能回导致硬件的损坏,而且可会引起数据的损坏。有时数据是否损坏很难凭主观判断,必须通过我们的实际操作试验。我们曾将原dxu 中数据与后拷贝的数据作过对比,结果发现两个数据文件的大小完全一样,但实际使用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原数据确实已损坏。
处理故障一定要思路清晰,知道怎么去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
每个新开的站点都需要定义告警,并对告警检测。主要有以下告警:市电告警(ac abnormal)、整流器告警(rectifer fail)、熔丝告警(cb open)、输出高低压告警(output volts low/high)、雷击告警(thunderbolt alarm)、温度告警(temperature alarm)、火警(fire alarm)、烟雾告警(humidity alarm)、水浸告警(waterlogging alarm)、门禁告警(gating alarm)、红外线告警(air condition alarm)和短线告警(break-line alarm).一般情况只定义市电告警,输出高低压告警,整流模块告警,熔丝告警和雷击告警。如果出现市电告警,首先看基站供电是否
正常,同时用万用表在分配单元测是否有市电入电源架;检查 i/o 板上的两个熔丝和i/o 板右侧的熔丝(这个较大)是否正常;检查后板上的三个交流电压采样电熔各接角的电压是否正常,方法为:把数字万用表打到dc 的20v 档位,然后用其中的一测试笔接触机架,另一测试笔接触电压采样电容的一接角(每一电容的左端有两接角,且都在左边);标准参数位为,采样电容一、二、三对应的6 个接角的电压为:7、9、9、11、11、14v;若测得的电压与标称值相差较大(过大或过小),都为不正常,应为后板坏;如以上都正常则应考虑i/o 板和告警模块了,在对告警模块进行维护时,一定要记得将其转入维护状态(将一开关打向维护状态)。其他的告警可以细看说明书进行处理。
经过了这么多周的实习,对于经常出现的故障终于了有了质的认识。就如天线的分集接收。它是在垂直偏振的天线内每一个天线的架内有一组垂直排列的偶极单元阵列,垂直偏振只能采用空分分集,它的空间分极的距离为18? 左右, ?是无线信号的波长。如: 900 mhz 天线空间分集的距离为6米, 1800 mhz 天线的空间分集的距离为3米。
在双极向偏振(x形偏振)天线中,在同一各天线架内放置两组(如正负45度)的偶极单元阵列,允许极化的分集,这样,天线所占用的空间更小。但极化分集有以下的不足之处:由于45度的偏振作用使tx存在倾斜的损耗(-1.5 db ),至于rx,相比空间分集来说,极化分集由于有较高的分集增益补偿,倾斜损耗不是很明显。
双极化分集可以采用偏振分集,增益没有空分多,但因为偏振时损耗小,有一定补偿作用。
知道这原理后,处理起天线分集接收故障就容易多了。
这周我体会最大的是自己工作的态度—严谨、认真、细心、负责。首先我想这是我们工作的内容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的工作直接对成千上万人的通信保障负责,我们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各行各业人们的通信交流,这使得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不容自己有犯错的可能。其次是我们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的,爱立信是我们的客户,移动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作为爱立信的工程师给移动调试爱立信的设备,这就涉及到一个自我定位的问题。而有时这样介于甲乙双方中的第三方是很不好当的,毕竟我们经常会受到来自两方的压力,此时保持好的工作态度,做好双方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我想这是我们xx人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所决定的,因为通信行业发展很快,几年技术就有大量更新,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保持自己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工程建设和优化服务上的优势,并
积极扩展其他业务,实现公司成为全球卓越的信息技术服务及产品提供商的愿景。
rbs 2302 是一个完整的基站, 它包括传输、供电系统及随意组合的天线系统。适用范围较广。如微小区及室内应用系统。灵活的传输解决方法和天线系统配置以适应目前更高的网络容量要求。
rbs 2302 主要硬件特性:体积小、双载波、一个小区可容纳六个载波、 支持 maxite? 系统(active antennas)、omt连接、可挂墙或固柱安装、可户外、户内使用、可使用整体集成或扩展天线系统。
主要覆盖:商场、公共场所室内覆盖;街道覆盖;楼层、电梯覆盖;隧道、过道覆盖。
主设备部分:主机柜部分包含两套相同的收发信设备,同时具有冷却及加热的功能模块,是一种体积小而不受天气影响的设备。较先进的操作维护软件,可快速查错的测试功能,重配置、重启动响应时间短,更低的通信丢失。
数据库:在硬件出厂时集成硬件数据信息,idb的操作维护更容易
收发信单元。收发信单元集成在rbs机柜中,使rbs2302具有高效、低能耗、体积小重量轻。
供电系统;rbs2302有一个内部的供电系统,ac/dc转换器可将230v或110v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系统内部使用。柜内的后备电池可供电至少3分钟,同时2302支持外部的后备电池供电。
外部告警:rbs2302提供一个外部告警的接口,告警的收集通过a-bis的操作维护链的lapd信令进行。2302支持超过8路以上的用户定义外部告警,这些告警可以是开路或闭路的。
这周,郑工给我们行进了新设备rbs6201的培训。rbs 6201 是下一代、支持多种标准的rbs 6000 基站系列的一种室内宏基站,rbs 6000 基站系列还包括两种室外宏基站、一种主远端配置的微基站和多种远端无线单元(remote radio unit (rru)。由于采用简化的机柜设计和创新的模块化构建方式,rbs 6201能够将一个大容量站点集成于一个单一的机柜之中。该机柜包含两个射频子架和所有电源单元、传输网络以及辅助设备。 rbs 6201的两个射频子架实际上均能够混合安装gsm、wcdma 和lte载频,这些载频能够使用所有公用频点。一个单一的射频子架能够提供多达3×8 gsm载频,或 3×4 mimo wcdma载频,或 3×20mhz mimo lte载频,或上述标准载频的组合。 由于采用模块化构建方式和极高的集成度,这使得在一个单一的机柜中提供一个支持多种标准的完美站点成为可能。该站点仅仅具有少量部件,而这些部件能够被所有技术标准共享,
因此,站点的安装、管理及维护将变得更为简便。只有掌握了它的特性,才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
这周我们主要熟悉华为的dbs3900设备。dbs3900双模基站属于华为公司开发的第四代基站。dbs3900 采用多制式统一模块设计,可支持gsm制式、gsm+umts双模和umts制式三种工作模式,并支持向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平滑演进。具有融合演进,建网快,成本低,可靠性高及节能、环保、降低噪音污染等优点。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基站,其应用更加灵活,广泛用于室内、楼宇、隧道等复杂环境,实现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
bbu组网:bbu3900与bsc/rnc之间支持星型、链型、树型和环型组网方式 和dbs3900 支持共传输和不共传输两种传输方式。当bsc与rnc之间距离比较近或者在同一个机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共传输方式。采用共传输方式,一条链路传输gsm和umts两种制式的信息,节约传输线,降低建网成本。当bsc与rnc距离相对较远时,更适合采用不共传输方式 。
rru组网:bbu3900 与rru3908之间支持星形、链型和环形组网方式。rru3908 最大可支持3 级级联,形成星型、链型或者环形组网。由于bbu3900 与rru3908 之间的cpri 接口的数据带宽有限制,对于使用链型和环形组网的场景,需要考虑传输数据的带宽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都对基站进行的传输进行级联。什么是级联呢,为什么要级联呢?其实,是为了节省传输,可以让几个tg共用传输,把几个tg用multidrop的方式级联起来,每个占用其中部分时隙。级联方式在omt和bsc的数据中都要注意dxu的tei地址(tei: terminal endpoint identifier 地址标识)的正确定义,一根传输级联下去的话,tei依次从62,61,60,……下去;传输的分配上要注意device时隙分配不能重复。注意级联方式的数据制作同一个基站超过6个载波采用扩展架的数据是不同的:级联要注意tei,扩展架注意dcp( 第6个载波dcp从160开始)。
总之,机架有级联tei值就应该相对的变化,而且network方式为
cascade。如果机架只有单独的一套或两套传输进而没有级联出去的,tei值就应该是62,而且network的方式为 stand alone。还有如果有两套传输进入一机柜,sync soure要勾pcm a和pcm c。如果只有一套传输进一机柜,这时只要勾pcm a或pcm c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定义tei值必须注意的地方。
今周深入认识了合成器,它主要有混合型宽带功率合成器(h-comb)和滤波型窄带功率合成器(f-comb)。通过合成器,可以提高发信器的发射功率,提高通话质量。
滤波型窄带功率合成器(f-comb):滤波型功率合成器是一种窄带设备,它只允许选择在发射带宽内一个频率信号通过,这种合成器不管系统有多少部发信机它都有4db的插入损耗,多用于多发信机的系统中,而且是高于4个载波基站的唯一选择。这种合成器中有一个步进马达用于它的调谐,调谐时间大约需要5 ~ 7秒。
混合型宽带功率合成器( h-comb):混合型功率合成器是一种宽带设备,它允许在发射带宽内所有前向的频率信号通过,每个h-comb能把两部发信机的信号合成到同一天线。但每个h-comb都有3db的插入损耗,如果有四部发信机分两级合成将有6db的插入损耗。由于功率衰减厉害,不适合多载频的基站配置。
为了减少无线方面的干扰,在gsm系统中普遍采用了跳频的方式来克服瑞利衰落和干扰,改善信号强度和质量,采用跳频后,可获得3db左右的增益。跳频方式:基带跳频(baseband hopping)和混合跳频(synthesizer hopping)。 采用基带跳频时,每个trx都有一个固定频点,采用的频点数和trx的数量一致。x-bus起作用了,所有需要发射的信息都汇聚在总线上。每个trx带基带开关单元,选择自身数据。采用基带跳频时,trx以固定频率发射,因此comb没有限制,h-bomb和f-comb都可以用。
采用综合跳频时,每个trx不再使用固定频点,而是采用所有的频点发射,允许使用的跳频频点多于trx的个数。由于每个trx没有固定频点,因此comb也得跟着进行频率的跳变,这种 频率跳变是以217次/秒进行的,而f-comb的调谐时间需要5~7秒,跟不上这种跳变速度,因此f-comb不能进行综合跳频,只能使用 h-bomb这种宽带合成器。
其实基站设备就像是单片机,需要软件才可以正常运转起来。软件一般被贮存在刷新存贮器中,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这样在发生一个电源故障后,rbs能够快速地恢复工作。由上述可见,rbs20xx的软件操作,分前台与后台两种工作模式,dram中的软件操作,属于前台工作模式,而flashmemory的软件操作属于一种后台工作模式。所有的rbs的应用软件程序都以压缩的格式
实习周记篇四
第1周 作为工程监理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工程监理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工程监理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二周实习快结束了,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同事们都很好,工作也轻松,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在这里生活了,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与当初想象中的职场状态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会适应职场生活。
第3周
不知不觉进入了实习的第三周,生活还在慢慢的适应,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了学习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我还加强大学工程监理专业相关知识与自己岗位相结合,努力让工程监理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不想在学校,很多工作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只能自己钻研,不过好在有很多资料可以查,大学里学习的工程监理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帮上忙,也不枉大学的学习。不懂时就查查资料,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了解许多相关的知识,一举多得。
经过2个多星期的正式实习工作,我已经慢慢适应这样的作息和工作方式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偷懒或者身体不适,就会请假或者逃课,老师也会很理解很包容我们这群他眼里的“没长大的孩子”。但是现在开始上班,同事中没有人再会把我们当成孩子,也不会像老师那样宠溺和包容我们。不管是谁,迟到都是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所以每天早上都不敢偷懒,准时起床去上班,有时候为了不迟到,不吃早饭都是常态。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都要提早去办公室,把办公室清扫一下,再给大家打上热水。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也算是给这个办公室做出的一些贡献。
第三周实习快结束了,我相信下个星期我能做得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4周。
这周头一天星期一,我终于接到实习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工作任务。虽然在这儿实习了快一个月了,但是工作的内容无非是协助同事,帮帮忙,打打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闲着的,我的师父今天终于分配给我第一个工作任务,我充分利用了大学里面学习的工程监理专业相关知识,把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师父说,通过他的观察,说我态度积极,并且耐的住性子,已经初步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分配给我一个工作任务,对我进行进一步的考验。这个看似
实习周记篇五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这个月的我,那就是“我在不断成长”,正值月末,在此对本月的具体工作做一个小结。
首先回顾一下在上个小结中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1继续熟悉newapp系统的,争取能够在世博会之前能够完成值机员的各种任务,在熟练办理正常值机手续的同时还要兼顾对一些不正常航班的处理。
2。继续熟悉e—term系统中的一些对航班查询的方法,争取在四月中旬前能熟记各种查询航班的指令。
3。由于昨天我的通行证已经办下来了,下个月应该就能接触到中转登机口的工作了。和第一条一样,希望能够在世博会之前能熟悉胜任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4。前一个班头,张xx师傅教我我们一些吉祥商务对于航班截载的一些基本流程,希望能在四月末之前能独立处理正常航班的截载工作。
一、newapp(值机)
上个周六,我和王思忆从早晨9点左右到晚上5点半在七号柜台用上航云云师傅的工号办了一天的值机。这近8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让我能够更加规范的办理值机,特别是注意et和纸票的区分。目前来说,我可以说我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做一些常规的checkin操作。比如选座、托运行李、加减行李件数重量、改座位、删已值机旅客、安全通道旅客的要求、办个30人左右的团队并托运行李、什么行李应该交超规、怎么处理逾重行李、怎么处理小动物等。
细节方面比如行李托运时什么时候该用托盘,什么时候让旅客签免责,行李上传送带时应注意行李是否破损,什么行李应该打包后再托运,箱子的拉锁应该拉上来以免卡住,把上航登机牌背面t2的地图打叉、圈出旅客的登记时间、登机口和最后登机时间等,办团队加行李的时候怎么先预估行李重量,打印多个行李条,然后等行李托运完了后把预估重量和实际统计重量相比后加减行李重量和件数。
如何处理wch、特殊餐食、等特殊服务。
给头等舱旅客服务时,应该如何贴标签、填贵宾休息室卡。
82级账号该怎么放goshow我也都有所了解。但目前还用不上,所以只做了解。
通过这个月张x师傅的启蒙、上航东航师傅们后期的指点我已经对登机口工作的具体流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比如,登机前的准备、填写准备单、头等旅客名单、区分真假头等旅客、怎么处理登机口托运行李、怎么与外场交接、怎么填写登机口托运行李单、挂登机口托运行李标签、远机位和乘务组的交接、和外场的交接(包括外场专们处理登机口托运行李的师傅的交接)、和摆渡车散客车师傅的交接的一些问题等。登记时的大部分常用中文广播、电话通知广播室、头等休息室、东航信调。改桥位时,自己去原来桥位广播、电话请上航东航帮忙广播或者是让6500广播通知旅客。确认是否开始登机时可以打东航信调5432、4405、86xx等。
对于这个离岗系统的使用、在123号登机口时应该先更改桥位再开航显、怎么看托运行李信息、查航班具体信息、多个航班之间的切换、怎么开航显等一些系统的操作目前我已经可以单独的应对。
对于中转,如何用e—term系统查询中转旅客信息时应注意旅客的转机时间是否充裕、是否是同机中转、托运行李的查询、是否是et、是否是行李直挂(taohrbnng)。必要的时候可以帮旅客事先打印好登机牌带旅客赶飞机,当时间很少的时候,对于不是行李直挂的托运行李可以直接让东航行李房的人直接拉到外场,然后带旅客直接走中转通道等。
隔夜中转的旅客如何安排住宿,两场当天转机的处理和两场隔夜中转旅客住宿的安排等。
由于这个月公司对我的安排似乎有了一定的细化,上个月目标没能够一一完成。望领导们能够海涵。可能有人认为只要把值机、登机口或者中转的某一个弄明白了,面对以后的工作就足矣。但我还是会以200%汗水、专注和热情来面对领导师傅们安排给我的每一份工作。多学总没有坏处!相信只要不断发现、不断积累,胜任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一定不是问题!
第一次进入洪都飞机制造厂是在实习的第三天。先参观了数控机加厂,该厂拥有许多高效、精准的数控加工机床,用来生产飞机的零部件。接下来是试飞站机库,我们在里面看到l—1506号机、出口苏丹的教练机等等。这些飞机正处于维修、护理以及试验阶段,机舱盖是可以打开供人参观的,以至于内部的航电系统,包括大气数据计算机、任务管理机都一览无余。我还登上l—15的前驾驶舱,近距离观察它的一平三下系统,工作的师傅还为我们切换显示画面,为我们展现下显功能,给了我们更多的感性认识。最后我们来到公司的陈列馆,了解洪都的历史、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完成讲座后的一个多星期,我们专业开始了在特设处的入场实习,分别是无线电组、电气组、火控组、仪表组,在这些地点进行了一天至一天半的实习,主要还是了解工人们的工作内容,与师傅们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并且少量地参与到师傅们的工作中。
实习期间,我对洪都的几个工厂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虽然实习的工作有很多与所学专业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实习中,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
在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从工作中再拾起书本的困难性。每天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惫,很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看书。这更让人珍惜在学校的时光。此次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一点基础。我们的航天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的航空工业落后发达国家不止20年,中国航空事业,任重而道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77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