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忆外婆的作文(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6 19:22:02
2023年回忆外婆的作文(三篇)
时间:2023-05-06 19:22:02     小编:zx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回忆外婆的作文篇一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的外婆一直在照顾着我,妈妈不在的时候,她送我上学,接我回家,学校离家有点远,可外婆一直走路,一想到外婆我就想哭,记忆中,那个时候早上我经常喝点开水,吃一个小安其蛋就上学去了,外婆家只有一个窗户,所以房间其它地方非常的黑,为了能省点电,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到窗口下写作业,因为如果天黑了,我就看不见,微弱的电灯光实在不方便,还记得厕所的四周有许多蜘蛛网,床下也有灰尘,外婆打扫过,可是没过几天就会有的',很麻烦,中午的时候,午饭就吃面条,我满满的一碗,可是外婆的汤里就只有几根面,外公又不知跑到哪里去玩了,真是一个老玩童,这就累了外婆,同时照顾着一个小孩还有一个老小孩。

那个时候,我们家里很穷,常常入不敷出。为了挣点钱贴补家用,外婆除了照顾我,她还找了一份在保育园照顾小朋友的工作。但是这样每天下午放学后就没人接送我了,我自己一个人回到家等外婆回来做饭,可是有时候肚子饿得实在不行,就学着外婆做饭,所以到现在,我很独立,可以自己洗衣,自己做饭。因为有个游手好闲的外公,外婆有时被气得哭!外婆对自己很节约,再远的地方都走路,从来舍不得坐的士,有一次,外婆走了很远的路,结果走着走着,倒在了路边再也没醒来,而妈妈表面上很坚强,但我知道外婆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会经常偷偷地躲在门后哭很久很久!

如今,我的外婆走了,记得小的时候外婆对我说过,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了,那她一定是到天上去了,变成了星星。所以每当我想念外婆的时候我都会在傍晚来临的时候,走出去看看天上的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太多太多,哪一颗才是外婆呢?很想问她一声:外婆,你在天上幸福吗?

老师的话:刘塽同学认真地写,很好。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不能一逗到底。

回忆外婆的作文篇二

小时候过生日,外婆包饺子,她会在某个饺子里放进一颗红枣,并大胆预测,吃到枣子的人会心想事成,每次我总是吃到红枣,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很久以后才体会到,饺子里裹的是外婆为我预测的美丽世界。……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是个依山傍水的江南小镇,有着淳朴的民风,有着我最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过生日,外婆包饺子,她会在某个饺子里放进一颗红枣,并大胆预测,吃到枣子的人会心想事成,每次我总是吃到红枣,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很久以后才体会到,饺子里裹的是外婆为我预测的美丽世界。

那时我很调皮,爬墙,爬树,在街上和男孩子四处疯跑,饿了,就回来找东西吃,外婆就会简简单单做碗面条,加点香葱、鸡蛋、青菜,香喷喷的。因我特爱吃,长得胖胖的。外婆说,爱吃好呢,爱吃的人会很乐观,不容易被击倒。

外婆能做一手好菜,平常之物到了她卓绝的手艺下,变得不同凡俗,金黄澄明的煎蛋、碧绿雪白的青菜肉末豆腐、绿皮黄肉爽口清香腌青茄子、发菜炖猪蹄、黑木耳粉丝炒白菜、灵芝炖土鸡汤……素净清淡的饮食,加入了精致与恬淡,琐碎的生活也平添了几分乐趣。

听说,外婆年轻时是一个美女,冰肌雪肤,秀发如云,容貌姣妍,厨艺精湛,试想,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子掌勺,将平常生活里乍现的一丝灵感,运用到家常小菜中,让舌头狂欢,齿颊留香,想想,也分外的赏心悦目。

外婆的婚姻大事是父母定的。经媒人介绍,她嫁给了一个香港的商人,生活美满幸福。然而命运弄人,文革时,外公回乡,被人拉走了,从此音信全无。那时,妈妈才两岁。

外婆拒绝再嫁,独自把孩子养大。后来,因外婆做事爽快能干,人缘极好,成了村里的干部,又因外婆厨艺出众,村里的红白喜事,都会邀请外婆到祠堂里掌厨,大家吃到美味的菜肴,自然满心的欢喜。外婆做的菜像被施了魔法,吃了的人都会感到快乐,是外婆把快乐放进了菜肴里,还是外婆的快乐通过菜感染了别人?

外婆乐观善良,勤劳俭朴,村里的人都很尊敬她,从小她就教导我求人不如求己,对人和善,好人有好报,坏人自有坏报的道理。

那时,婶婶的丈夫过世了,作为邻里,外婆很热心帮助她,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婶婶当时很感动,说您老了也不必担心,我的儿子就是您的儿子,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也许农村的封建思想作祟,外婆想到年老了也有半个儿子照顾和送终,不由喜出望外。婶婶盖房子的事情,她前前后后尽了不少的力,还送了一块地给她。

婶婶是算命的,听说算得很准很神,慕名而来的商贾越来越多,婶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生活好起来了。渐渐地,她觉得外婆是一个包袱,以后她老了还要照顾她,太麻烦了,就有意疏远她,叫人拿点物品到外婆家,说以后就别来往了。外婆感到震惊和愤怒,拒绝收下东西。

那件事后,没听到外婆怨恨婶婶,只是没有听到她提起婶婶了。她还是平淡宁静过日子,做点小生意,后来村里的分红越来越多了,给每个村民买了医保社保,外婆生活也挺富足的。

我问外婆,你真的一点也不恨婶婶?外婆说,吃一堑,长一智,拿得起,放得下,人生就像一盘大杂烩,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呢。

于是,在今后很长很长的岁月里,在无数悲欢离合的盛宴里,我便懂得,有一道菜叫做拿起,另一道菜叫做放下,你会更容易获得快乐。

外婆除了经常做菜给我吃,还教我做菜,说先要材料新鲜质好,其次,要用心烹饪,只有用心去做,才会掌握好咸淡酸甜的毫厘,菜肴才会美味,还说,做菜亦是做人,只有用心,平凡的生活才会感到别致的乐趣和快乐。

外婆的`家就在村口,天气热了,有小孩经常过来借水桶,打一桶清凉的水洗脸洗脚,或在池塘旁边玩耍,丢了东西下去,也来外婆家借家伙捞东西,外婆总是笑呵呵给建议;听见小孩在打架,外婆也会走出门去劝架,带着哭哭啼啼的小孩回来包扎;心情好时就做点美味的小糕点分给大家吃;果园的芒果、龙眼、木瓜、草莓之类丰收了,她也给钥匙邻里,让他们自己摘点吃。外婆待人慈善,村里不论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她。

外婆今年77岁了,身子还硬朗着,虽然独居,但一点也不寂寞,空闲了,打打太极,种点小菜,下午和村里的老人打天九,听粤曲,吃饭的时候,她会捧着饭菜到隔壁巷口一边吃一边和那里歇息的人说笑。妹妹常说,姐,你不觉得外婆她很幸福吗?

天冷了,我会想起外婆,打电话提醒她添加衣服,她就会问我:“什么时候过来?想吃什么了?我弄给你吃。”到了外婆家,和外婆坐在一起,吃着一道道她精心做的小菜,感觉里面加入了阳光和心意,吃在心里很温暖。

每次去外婆家,她做的菜总是不一样。我说,做那么多菜,太麻烦了,我随便吃什么都可以。外婆说,吃不同味道的菜会有不同的感觉啊。是的,要是每天吃枯燥的食物,我们又怎样期待着新鲜的未来?爱吃的人如此,做菜的人也如此吧。

回忆外婆的作文篇三

听母亲讲外婆是在1942年来到陕西的,当时还没有母亲。外婆是一路爬山涉水由晋东绕道晋西然后渡过黄河逃难而来的;外婆是一路烧香拜佛背着已病得奄奄一息的大舅逃到举目无亲但还算太平的陕西的。至今我不敢想象,身高只有1米5左右的外婆,缠着金莲小脚的外婆是如何承受失去丈夫和家园的痛苦,如何躲过兵荒马乱,翻山越岭,随着逃难的队伍一小步一小步量完这迢迢千里之遥的,又是如何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路的艰难险阻,饥寒交迫,风餐露宿……

听母亲讲外婆是在1942年来到陕西的,当时还没有母亲。外婆是一路爬山涉水由晋东绕道晋西然后渡过黄河逃难而来的;外婆是一路烧香拜佛背着已病得奄奄一息的大舅逃到举目无亲但还算太平的陕西的。至今我不敢想象,身高只有1米5左右的外婆,缠着金莲小脚的外婆是如何承受失去丈夫和家园的痛苦,如何躲过兵荒马乱,翻山越岭,随着逃难的.队伍一小步一小步量完这迢迢千里之遥的,又是如何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路的艰难险阻,饥寒交迫,风餐露宿……

外婆渡过黄河,她再也无法前行了,她已筋疲力尽了,她相信日本鬼子是无法打过黄河的,她相信一路的求神拜佛一定会感动神灵来保佑她和她9岁的儿子的。为了救活已命悬一剑的大舅,在传说鱼跃龙门的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庄,外婆嫁给了同样是游走四方靠木匠手艺过活的外公。淳朴而好客的村民接纳了他们,他们临时借住在村民的后院里,先后展转了几处住所。解放后,他们才在靠近黄河边村子的最南头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家。

依靠外公的手艺和外婆不分昼夜的操持,终于医好了大舅的病,后来就有了母亲和小舅。在贫瘠的生活和战乱不断中,外婆艰难地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由于长期劳累过度,本就弱小的外婆,背佝偻着直不起腰来。这就是我小时候自记事起见到的外婆的样子。

记忆中的外婆佝偻着身体,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开襟布衣,腿上缠着白布裹腿,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脑后用黑色的发网包裹好。院子里、厨房里迈着小脚的外婆忙碌不停,老窑总会传出哐当、哐当和嗡嗡……的织布纺线声。外婆是个爱干净的人,屋里屋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外婆还在后院种上了枣树、石榴树以及葱、小青菜,并养了好几只母鸡,鸡蛋除了家里人生病补身子外,就拿去换盐吃。

印象中的外婆沉默寡言。每到过年回老家,外婆总会用我怎么也听不懂的晋东土话问我想吃什么?吃饭的时候,外婆就会站在院门外呼唤玩疯了的我和弟弟的乳名。70年代,吃仍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尤其在农村,一大家子人能吃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都得益于外婆的勤俭持家。那时候,我和弟弟只有过年才回一次老家,所以每次回来外婆就显得特别高兴。偷偷避开表兄弟们,把我和弟弟拉到她的老窑里,在箱子底下摸出不知藏了多久的水果糖和用油纸包着的发硬的点心,往我和弟弟口袋里塞。而这时,馋嘴的表弟建民则会挤进来跟着我们沾回光。外婆知道我爱吃干馍片,就把过年才蒸一回的白面馍切成薄片放在篮子里,挂在老窑的窑顶上。等到我回来,馍片早已又干又脆,外婆把大方凳搬在热炕上,然后再踩着小板凳爬上炕,扶着凳子边缘外婆颤颤微微地站上去昂起头踮起小脚很费劲地取下篮子,揭开盖馍的白色粗布给我取出几片,然后又盖好盖布,小心地站在凳子上挂好篮子,最后才艰难地从凳子上下来。看着我咬在嘴里的干馍片发出咯咯蹦蹦的声音,外婆喘着粗气摸着我的头满足的笑了,嘴里还不停地夸我说:“我娃的牙真好,我娃的牙真好。”

记忆里,外婆从未出过门,连坐一回闷罐子火车到县城都没去过。也许是外婆忙碌惯了,家里的事她丢不下,也许外婆这辈子走的路太多了,她不想再走了。每当和母亲谈起外婆,母亲总是怀着内疚的心情说:你外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唉,那时候家里实再是太穷了。

我已想不起外婆是哪一年离开我们的,然而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小脚的外婆,佝偻着瘦小的身躯站在高凳上正给我取馍片的外婆,用晋东土话呼唤我乳名的外婆。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外婆虽然离开我二十多年,每当我想起外婆,看到已迈入老年同外婆一样慈祥的母亲,看到母亲用心呵护着我的女儿——她的孙女,我的心中就会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想到在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像外婆一样为家庭操劳一生的女性,她们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我就会心怀对母性的敬畏,愿天下的母亲们安康幸福。

在这个深秋里,我又想起了外婆。据说外婆走的时候,佝偻的身躯居然伸展开了,我想外婆在天国里一定不用再劳碌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221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